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李承训-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副,专管全党政治建设,本王对于政治部没有多大要求,只需要其必须为全党全军,灌输忠于领袖,忠于党,忠于大汉民族,忠于大唐就可以了。至于后勤部由王兼担任部长,主管国社党运行所需一切物资!宣传部暂时没有用处,由本王兼任!”

    李承训说完之后缓冲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道:“都听明白了吗?”这些人都是自己的骨干,无论自己需要做什么都需要他们的鼎力支持。所以李承训对于杜如晦等人的意见很是看重!

    “遵霸王号令!”其实他们都知道李承训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今日能够拿出卍字徽章文件显然是蓄谋已久。杜如晦等人要么便是李承训一手调教出来的死忠,要么就是眉毛都是空心的妖孽自然能够读懂李承训的心思。故而对于这个从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国社党选择了接受。

    别的人也许还有所懵懂,但是这里面绝对不包括李靖和杜如晦。毕竟李承训在文件里已经详细的阐述了关于这个国社党的一切,他们作为这个时代的精英自然从字里行间嗅到了建立这个国社党的高明之处。再加上前面李承训的坦言交心,李、杜二人隐晦的一交换目光笑而不语。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李承训心下轻松,心情大好对着在座的众人道:“国社党以吸收各类忠于本王,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为主,先期以党卫军为主!”李承训心里有着思量这党卫军将是最忠诚于自己的军队必须人人加入国社党,也就说只有加入国社党的人才有进入党卫军的资格,也仅仅只是资格而已!

    李承训目光里夹杂着些许难明,敲着桌子良久以后心里终于决定了下来。对着众人道:“本王决定国社党设置党魁一名,委员二十人!本王亲自担任党魁,尔等各占一位委员之位,拥有着对国社党大事的决策权!”

    “修建地底城作为国社党的总部!诸位还有没有事?”李承训感觉到自己所要做的事已经吩咐完了之后对着众人笑道:“各位如果没有事情的话,就去青楼搓一顿!”

    “我等无事!”以杜如晦为首的众人纷纷对着李承训恭敬的一拜道。

    于是青楼之上,雅间之内李承训等人被眼前山珍海味所震撼。显然由于王兼这位大佬参与,青楼厨子也费了心思。几个人推杯换盏饮着管够的刺客美酒谈天论地。

    ……

    解决完了国社党建立的这件大事之后一番吃喝结束,李承训打马而归却是朝着礼部尚书萧瑀的府邸走去。他需要这一次借助萧后的消息来拿下萧瑀打通看似铁板一块的大唐政坛,大唐错综复杂的势力权利交汇的中枢,李承训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声音。

    经过决定这个声音便是萧瑀!

    此去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拿下萧瑀彻底打开进入政坛之路!

    李承训不多久便是来到了萧府,对着门口的两位少年守卫开口道:“请前去禀报你家老爷,就说楚霸王来访!”听到李承训的自称,两个门口守卫目光闪烁了一下躬身行礼道:“请王爷稍等,我去禀报老爷知道。”

    不一会儿。

    “不知楚霸王来访,下官有失远迎实乃罪过还望王爷不要怪罪!”人未到声先到,大约过了五秒钟之后萧瑀迈着老爷步徐徐而来。萧瑀对于李承训的来访有点摸不着头脑,要说两人以前从未有过交集,却是不知道李承训来为了什么!

    “萧大人才思敏捷,孝悌之道存乎于心,端是才智过人之辈!今日见到萧大人当真是三生有幸!”李承训和萧瑀站在门口客套了几句,没有探到口风之后李承训目光幽深看着萧瑀道:“本王前来叨扰萧大人乃是有要事相商。”李承训说话只见将萧后的一贴身之物递给了萧瑀以示关系。

    “嘶!”

    见到了萧后之物萧瑀脸色几变,最后伸手请了李承训入内。两人来到萧瑀的书房,萧瑀挥退侍女之后急迫的问道:“霸王何来此物?还请不吝告之!”这一刻的萧瑀失态了,面对萧后之物他冷静不下来,多年的姐弟之情无视时间阻隔浮现在了心头。

    目光直视着徒然变色的萧瑀,李承训也是彻底相信了史书上记载的姐弟情深。李承训对着萧瑀一拱手笑着道:“令姐,如今在本王府上!”

    “轰!”

    李承训的这句话就犹如**在萧瑀的内心深处炸响,仿佛是听到了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一样萧瑀双眸之**出惊骇欲绝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李承训。良久,萧瑀才回过神来,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承训道:“不知霸王今日所在所为何事?”

    萧瑀明白李承训找自己绝对不可能是亲自来告诉自己萧后在他的府邸,肯定是有着非同一般的目的。听到萧瑀的询问李承训心下一笑暗呼:“大事成矣!”饮下一杯茶水李承训笑语道:“闻令姐之言,据本王所察,萧大人才华不俗,本王甚是佩服。目前本王手下人才匮乏,希望萧大人能够住孤!”

    ps:国家第一,我族至上!这是一笑的观念,呵呵,求推荐,求收藏

    a》( )
………………………………

第68章 二叔你做好准备了吗?

    萧瑀此刻脑海里全是萧后的身影,在李承训骇人听闻的消息的震惊下久久无法自拔。和萧后相处过很长时间的萧瑀对这个姐姐有着特殊的感情,故此今日听到这个消息心神激荡之下有些失态。

    听到李承训的话萧瑀心里一阵清明,心中略微一思索便已然明白了李承训的打算。双目之内神光堪堪注视着李承训,想要从李承训的目光里看出真假道:“若殿下所说为真,下官必马首是瞻!”

    萧瑀清楚李承训这一击击中的是自己的死穴,他没有拒绝的权利。但是作为经历了隋唐将个朝代兴盛的萧瑀却在答应李承训的顷刻间洞悉了李承训的谋划,对于朝堂之上的势力划分做官多年的萧瑜一清二楚。

    如今的大唐以李渊为首,其下以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明最强。至于齐王李元吉和刚刚进位为楚霸王的李承训则是最弱,虽然两者如今声名鹊起但是在朝堂之上根基太浅。

    萧瑀明白李承训这是打算以自己为突破口,企图在大唐朝堂这片权利场站稳脚跟。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萧瑀第一次深情复杂的看着李承训,目光之中没有丝毫的杂质,刨除姐姐萧后的巨大影响来看待这个拉自己入伙的事情!

    作为楚霸王的李承训有着天然的劣势,可以说未争就已经输了。萧瑀作为权利场的老油条自然明白,但是他也知道这劣势并非不可逆转。如今李渊对于李承训的厚爱天下皆知,李承训一如当年之晋王杨广只要上宠日隆还是可以逆天行事,成就九五至尊位。

    想通了这一关节点之后萧瑀也是了然的笑了笑,目光微凝看着这个少年心下讶然。这个少年犹如彗星般崛起,短短几个月内手握滔天权势一举一动之间愣是牵动天下大势。如今以弱冠之躯却也成了诸雄不可小觑的存在。

    霸王!

    诸王之霸者!

    “哈哈,萧大人果然是明势之人!本王甚是敬佩!”李承训目光炯炯其内透露出一丝激动道:“萧大人若有时间可来本王王府一叙,萧大人一定会发现今日之举明智无比!”

    李承训的目光之中夹杂的激动难以掩饰,哪怕是其的枭雄心性也是按耐不住。毕竟想象之中萧瑀的不会拒绝始终不是亲自收下萧瑀可以相比的,李承训清楚只有收下萧瑀自己才能如同幼龙插上翅膀,有了飞天之势。

    和萧瑀探讨了一下当今形式之后李承训就悄悄离开了萧府,毕竟自己作为楚霸王事情颇多,容不得李承训有一丝的懈怠。特别是如今自己刚刚立党之初,杜如晦等人虽然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大才,但是却也对于国社党这个机构理解过少。

    此时此刻杜如晦等人还是不能代替李承训建设国社党,如今为了国社党的纯洁性以及安全性必须自己出手牢牢把关。楚王府!此刻灯火通明李承训以及李靖等人聚拢在一堂,筹谋着什么大事。只见此刻燕云十八骑守卫,楚王府书房之外三里之内没有一个生灵。

    书房内。

    李承训神情凝重的盯着手里消息,心里沉重无比。

    “薛举称帝了!”

    情报之上记载着薛举在兰州称帝,封妻子鞠氏为皇后,儿子薛仁杲为太子,尊母亲为皇太后。在其祖先墓地建置陵邑,立庙于城南,陈兵数万人,出巡扫墓,然后大飨士卒。派薛仁杲围攻秦州薛仁越前往剑口,攻掠河池郡,被河池太守何亮击退。薛举又派遣部将常仲兴渡过黄河进击李轨,与李轨部将李赟战于昌松,常仲兴战败,全军陷没于李轨。薛仁杲攻克秦州,薛举便将都城从金城迁至秦州。其后薛举斩杀唐弼收拢兵马十数万,势力大增之下由其子领一军攻取扶风郡,薛举自己亲率十万大军出兵泾州。一时间天下风云再起!

    读完情报李承训目光落向了场中的众人吐出一口气道:“薛举称帝了!各位看看吧!”然后将手中盖世太保传来的情报递给杜如晦等人,心里却是轻叹战争来临了。因为李承训记得更清楚这个薛举的壮举——曾经打败了这个时代的不败神话李二,破解了李二不败的神话。

    薛举,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籍河东汾阴其父薛汪时徙居金城。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初任金城府校尉。大业十三年四月,薛举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四年,薛举称帝,迁都秦州。武德一年薛举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其大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正欲乘胜直取长安,却突然病逝。

    脑海里的讯息流淌而过,李承训明白薛举称帝之后便是大肆攻伐。如今薛举出兵攻打扶风郡以及泾州,却是给了李唐一个出师的借口。李承训看到情报由李靖最后看完于是开口道:“如今薛举称帝,攻伐泾州与扶风郡。诸位怎么看?”

    “殿下薛举击破唐弼获得十万数大军,势力大增!如今薛举称帝必将大肆封赏!”杜如晦目光幽深的看着李承训道:“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今薛举攻伐却是气势如虹正是用命之时也,兵锋骁锐!想必用不了多久泾州等地的求援信号就要到达朝廷了吧!”

    李承训听完杜如晦的说法心下了然转头对着李靖道:“药师此事你怎么看!”毫无疑问这件事情还需要李靖这位军神的意见,军事方面李靖才是专长。

    “殿下,属下认同克明兄所言!”李靖目光炯炯有着些许激动道:“薛举起自秦地,自然而然的想要取得关中以全当初虎狼之国的地盘和形式!长安,李唐自然而然的成了薛举的首选!”李靖神色堪堪目光一扫众人凝重的说道。

    “大唐与薛举一战必不可免,殿下还是尽早做准备吧!”李承训知道李靖和杜如晦的想法都实现了,薛举却是窥视八百里关中这个沃野之地。至于李靖说的做好准备李承训深以为然,因为他知道战争是让一个势力成长最强大的加速剂。

    “鉴于薛举之野心,本王决定由药师与敬德训练党卫军,时刻让其保持巅峰状态准备出征!”李承训嘴里虽然说了随时准备出征但是他心里却不是如此想的,李承训对于薛举打败李二的戏码自然不会去破坏。

    一战李二败逃,然后李承训带领党卫军出手击溃薛举的来犯,乘势斩杀薛举收拢降卒才能显得李承训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能缓解自己收拢薛举残兵引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打击李二威望,顺势壮大自己才是李承训需要的,也是此刻李承训心里最大的谋算。嘴角掀起一抹笑容李承训目光转向了承乾殿,轻轻的吐出几个字。

    “乱局已开,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二叔你做好准备了吗?”

    ps:一个不好的消息,一笑感冒了,头痛欲裂!今日就这点了,各位将就着看吧!求收藏,求推荐!( )
………………………………

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静的美男子

    乱局开启,天下英雄、狗熊纷纷登场,搅乱风云。杀戮再起,百姓凄苦,战乱之下,百无聊生。

    “报!”

    “陛下,薛举称帝派遣薛仁呆攻击扶风郡,薛举亲率大军十万攻击泾州。前线告急!”八百里告急,一匹快马奔腾而来踏破了长安城的寂静。

    承乾殿李渊面北而坐,正在享受着群臣的朝拜。君临天下的美妙,然而李渊心中正得意之时八百里加急的战报,犹如魔音灌耳,从云端跌落了下来。只见此刻李渊手指指着承乾殿门口浑身沾染鲜血斑斑的军士道:“快呈上来!”

    “是!”

    张淑德答应一声赶紧匆匆忙忙的朝着染血的军士走去,将之带了进来。那着军报递给李渊,李渊拿着染血的军报对着地下跪地颤抖着的军士道:“爱卿辛苦了,先行下去休息吧!”

    挥手褪去军士,李渊面色沉重的将手中的军报缓缓打开。这个时候李渊心里充满了阴云,因为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代表着最严重,最危急的情况!

    “薛举攻泾州,薛仁呆攻扶风郡!”犹如两道飓风击中了李渊的心,这一刻李渊刚才在天堂的心一下子落到了地狱。“大唐危急!”是此刻李渊心中唯一的念头。李渊不愧是枭雄之人物心里虽然惊雷入心却是面色不变。

    凝重的目光凌厉的扫向文武群臣,而后沉吟道:“薛举称帝,举兵十万攻打泾州,其子薛仁呆攻打扶风郡,众卿家以为何?”李渊将话题送到群臣面前而后对着张淑德吩咐道:“去传楚霸王前来,商讨薛举叩关之事!”

    “是!”

    张淑德应声匆匆离开,他虽然不关注朝中大事但是张淑德作为常伴李渊的太监自然对于李渊心绪变化十分敏感。虽然此时李渊面色没有丝毫的变化但是他依然还是感觉到了丝丝凝重,显然这一次薛举伐唐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

    目送张淑德离去李渊目光炯炯的看着群臣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薛举伐唐之事改如何解决,诸位赶紧拿一个方案出来。”李渊声音落地,群臣哗然。

    承乾殿之内声音哗然,犹如菜市场一样。众人七言八语的开始了商讨,但是朝堂最前方的五个人沉默着没有发言,气氛凝聚。朝堂的前面和后面俨然是两个世界,纯粹的冰火两重天,极静与极动的结合。

    “陛下,既然薛举老儿敢侵犯我大唐地域当真是活的不耐烦了!请陛下下令出兵,臣愿意大军去剿灭薛举逆贼为我大唐开疆扩土!”武将之内唐俭走出列对着李渊俯拜道。

    “出兵,灭杀薛举!”

    “出兵,灭杀薛举!”

    “出兵,灭杀薛举!”

    武将呐喊,作为一名武将渴望战功,渴望战斗。群臣里面的武将纷纷跪下来请命道。李渊闻言心下却是松了一口气,只要武将敢战他就不会很是被动。李渊心中一动伸出双手虚扶了一下道:“诸爱卿先起来,容朕思考!”

    “王爷,陛下寻你前去承乾殿面圣!”张淑德面对这个少年王爷很是恭敬,这个少年王爷妖孽无比容不得张淑德不小心谨慎。

    听到宫内来人李承训自然明白是薛举伐唐的消息传了过来,心里轻轻一笑暗自道:“这一次可是李二的主场,本王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而已!”心里闪过如此念头嘴角掀起一抹璀璨的微笑,朝着张淑德那里走去。

    “天使远道而来,本王有失远迎却是不该!”李承训笑容满面的对着张淑德道。同时挥手对着陈墨示意道:“陈墨!”闻言陈墨走上去将手中的金子隐秘的递给张淑德,便在李承训的目光中退了下来。

    “王爷客气了,陛下派小人前来请王爷入宫议事!还请王爷速速前往!”张淑德恭敬的对着李承训道。闻言李承训则是目光闪烁了一下:“好,请天使带路,本王这就前去!”

    承乾殿内争吵不断,关于薛举伐唐的这件滔天大事俱是意见不一。李渊静坐在九五至尊宝座之上眉头紧皱,关于群臣的争争吵吵的很是无奈。嘴角掀起一抹苦涩目光转向了李建成道:“太子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办?”

    很显然李渊是在考验自己的太子,毕竟李建成是大唐帝国的半君,为人处世的方式必须值得人称道。李建成听到李渊的话心中也是一愣逐走出列来,恭敬的对着李渊行了一礼道:“父皇,儿臣的意见是派遣大将率领大军火速救援扶风郡以及泾州!”

    李建成仿佛想到了什么:“特别是泾州乃是我大唐的军事重镇,是我大唐的西北门户。不了不救!”

    毫无疑问李建成的话让李渊很是满意,其实李渊心中也是赞同出兵抗拒薛举。毕竟泾州作为西北的门户军事重镇对着大唐之地极其重要,不容有失。李渊目光闪烁了下以后对着李世民道:“秦王的意见呢?”

    李渊对于自己儿子的才能很是清楚,李建成擅长于政治才能和大局观。而自己这个二儿子也是军事的大才,故而李渊对于李世民的意见极其看重。听到李渊的询问一直闭目养神的李世民缓缓的张开的眼睛微微躬身对着李渊道:“父皇儿臣赞同太子的意见,薛举狂妄自大居然敢出兵攻伐我大唐重地,必须给于狠狠的打击才能以儆效尤,狠狠的震慑别的反王势力的虎视眈眈。”

    李世民的想法很是不错,不愧是后世威名赫赫的大唐天可汗。眼光着实不凡。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的看了一眼此刻怡然自得仿佛这一次统军出征的人选就是他一般的李世民!嘴角掀起一抹嘲讽李承训暗骂一声傻逼之后低下了头颅。

    低眉顺目!

    李承训不愿意当做出头鸟,更何况这一次是李二的表演秀。

    现实很无奈,李承训心中的祈祷显然是没有被如来和上帝知晓。好的不灵坏的灵!就在李承训刚刚低下头颅隐藏于众人中间的瞬间李渊的目光便是锁定了他,只见李渊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霸王以为薛举伐唐此事当如何解?”

    李渊的目光里有期待,有信任也有丝丝缕缕的无奈残存。李承训一听便知道自己这个藏拙计划失败了,无奈之下只得起身来到大殿中间道:“皇爷爷,太子与秦王所言极是有理,孙儿本来也不欲多说!”就在众人认为李承训认同的时候李承训却是目光凌厉语气森冷:“孙儿认为薛举自大狂妄,必须给于最严厉的惩罚!我大唐应当派遣善战之师,军中骁锐灭其军,斩其首,悬于大唐龙旗之上震慑天下!使得天下反王势力听到大唐两个字而束手束脚!”

    “嗯,裴爱卿刘爱卿你们觉得如何?”李渊虽然一一询问了而已最杰出的儿子和孙子,但是这个朝廷却不是李渊的一言堂。就算李渊在想剿灭薛举却也需要自己手下势力的鼎力支持,特别是以裴、刘二人代表的关陇士族。

    裴寂和刘文静可都是陪伴李渊多年,亦友亦臣的老狐狸何尝不知道李渊此刻心中所想。两个人出列朝着李渊深深一拜道:“仨位王爷俱是盖世之才,臣等也深以为妥!”果然不出李承训所想裴、刘二人也是同意了出兵之策!

    李渊听到群臣统一的意见和心声也是得意,但是薛举伐唐就如同一片乌云遮住了李渊的七情六欲和一切坚强。于是李渊威严的双眸之内闪烁着一抹神采,对着群臣道:“经过朕的深思熟虑之后,朕决定出兵讨伐逆贼薛举,下面朕想知道的是诸位爱卿哪位可以胜任这一次的回援军队的主帅!”

    “陛下臣以为太子德高望重可以作为攻伐薛举的三军元帅!”太子一系便是纷纷开口紧随。而后李渊也是对着李承训的所做所为很是不满而出声道:“安静,出兵之事朕自有主张。不必多言!”

    三王的信徒在激烈的争论,李承训目光闪烁心里却出现了自己决策主张――

    这一次,出兵,无论反击是胜是败,李承训都只是一个看客而已!

    想到这里李承训恭敬的出列道:“皇爷爷,秦王文治武略亦是不凡。这一次薛举伐唐,讨伐的行动需要有一个善战之人担任,才能马到功成拿下薛举洗刷我大唐名声!故而孙儿推荐由秦王担任救援军统率!”

    ps:吊了四瓶水,感觉终于好点了,求收藏,求推荐,明日恢复两更!

    a》( )
………………………………

第70章 独善其身是不行不行的!

    618年,这是不平静的一年,随着薛举的出手攻伐大唐,乱世正式开始了。在李承训的记忆里这一年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一年,就在这一年里隋炀帝被弑,宇文化及杀司马德臧领十万骁果勇士北归争雄中原。

    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声势浩大的瓦岗寨被灭,李密降唐,王世充官拜太尉手掌东都军政大权为代隋而自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就是在这一年里李世民先败后胜剿灭了西秦,尽收陇西之地解除了大唐西北方面的威胁。

    李承训想到这里却是没有了继续下去的意思,嘴角掀起一抹诡异的笑容盯着前面因为自己的推荐而志得意满的李世民一眼心里暗道:“剧情会一直下去,但是李二你只能是前半部分的主角而本王才是后半分的主角!”

    最佳男主角非本王莫属!

    看着李建成略显愤怒,李二的得意,以及众人的不可思议。李承训微微的笑了笑隐藏于队伍之中将主场交给了各位大佬发挥,他知道别人甚至于李渊也是不知道他的做法意义何在。为什么李承训不帮住自己的父亲而是选择了李二,李渊目光之内精光一闪而逝欣慰的点了点头。

    别人的不理解李承训根本就不在乎,他这样做无非就是两个目的。第一自己已经和李建成成为了两个势力,自己可以成为李渊手里的一把利剑来巩固他的地位和权利,来换取李渊的支持和信任。第二自然是让李二先败打击李世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名,而后自己挥军出击斩杀薛举父子,尽收陇西之地夺取李二的战绩,塑造自己的战神之名!

    果不其然。

    李渊的选择也是李二,毕竟此刻的大唐除了一个李孝恭驻守潼关这个长安的门户外,声名在外,能征善战的将领不多,李世民却是首选。

    虽然李建成的行军打仗的本领不在李二之下,但是作为太子身为大唐帝国的半君确实不适合战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作为国之储君李建成需要的治国之能而战场争雄有武将足以。故此除非情非得已李渊是不会让李建成走上战场的。

    毕竟一个国家若是连国之储君都走上的战场,只能证明这个国家气数已尽了。无论如何李渊都不会让李建成轻易涉险的!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不可轻动,朕决定以秦王为将领兵五万前去解救泾州之困!”说道这里还不待众人欢呼,李承训便是感觉到了李渊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心下一阵不好。李承训可不想和李二同行,不然这出戏不是没办法唱了不是!

    然而李渊可不管你李承训的诸多心思,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承训道:“另用霸王李承训为将,带领三万大军兵出扶风郡,剿灭薛仁呆卫我大唐安危!两王之间互不节制,即日领军出发!”

    “遵陛下令喻!”

    文武百官有喜有忧,只有李承训一个人却是有点懵。显然李渊的这一手却是高明,两王同出,可以缓解太子的压力从而有充足的时间让太子培养势力。而且怕太子势力增长过快失去节制又留齐王李元吉在朝制衡。

    派遣出去的两王都是军事大才,这一去,李渊就是让李世民二人竞争,从而矛盾丛生自己利于掌控。看透了李渊的目的李承训却是莞尔一笑退了回来,如今战况危急自己必须马上领兵出征扶风郡。

    李承训必须要给李渊一份满意的答卷,才能继续获得李渊的重用和宠爱,毕竟天家不同凡俗之家,没有能力没有势力就没有发言权。李承训这是第一次名正言顺的开张,他必须一战而解决薛仁呆解除扶风郡的安危才能显示出李承训的军事才能。

    特别是李二一败涂地而李承训一战而歼灭之的相对差距之下,李承训一定可以到李渊那里博一个高明。李承训回到府邸便是对着陈墨吩咐道:“通知李靖,尉迟敬德,杜如晦到本王书房来,同时传本王命令于李太保,李青楼密切关注薛举和薛仁呆的近况,以及扶风郡和泾州的一切风吹草动!”

    “是!王爷!”

    陈墨跟随李承训最久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该多问,只需要执行命令即可。李承训要说的一定会告诉自己的!李承训看着陈墨离去的背影转身道:“出来吧!”

    墙角黑暗处突兀的走出一青年冷漠的走向李承训,进而恭敬的行礼道:“党魁,有何吩咐!”这是党卫军直属的情报人员,只为李承训一个人负责。

    “你去告诉王兼让他在一日之内准备三万大军的粮草!还有本王离开之后时刻关注长安的政治变化,时刻保持联系!去吧。”李承训这是在为离开而做的准备,他必须时刻遥控着楚王府这支力量,为自己在政治上获取足够的好处。

    “是,党魁!”

    “各位来了啊?进来坐吧!本王这次让你们前来乃是有要事相商!”李承训直接了当,开门见山的道。

    “见过王爷!”

    三个人拱了拱手然后纷纷落座,等候着李承训的开口。李承训目光一一扫过杜如晦等人的脸顿了一下道:“今日早朝,陛下有令让本王领军三万西出扶风,以解薛仁呆之兵威胁!本王叫你们前来是商量一下如何进军!”

    “王爷,我方出兵扶风,那泾州不会是秦王吧?”杜如晦目光闪烁了下,仿佛有着璀璨夺目的光芒略过。李承训诧异于杜如晦的判断笑了笑道:“克明所言不差,陛下令秦王领五万大军出兵泾州以抗薛举!”

    李靖目光幽深的看了一眼李承训道:“王爷,据属下所知这个秦王用兵如神区区薛举想必肯定不是对手。如果想要战功,我方就必须在秦王之前攻破薛仁呆以解扶风之围夺取首功!”

    李靖不愧是军神看待问题果真不凡,这里面有些东西就连李承训也没有想到。胡思乱想一闪而过李承训目光炯炯有神的对着屋子里的四个人道:“陛下命令即日出兵,本王决定明日祭旗,誓师之后即刻开拔!”目光深深的盯着李靖看了一眼:“到时候一切就看药师的了!”

    ……

    送走李靖三人,李承训便是吩咐陈墨前去萧府邀请萧瑀过府一叙。李承训打算在自己离开之前彻底的将萧瑀绑上自己战车,以免多生事端。

    与陈墨一同离开王府之后李承训带着燕云十八骑朝着皇宫大内走去,这一次他要出兵扶风,需要去跟自己的便宜奶奶万贵妃交代一声。李承训心里清楚,无论是关于孝道还是为了给李渊和万贵妃留下一个好形象,这一趟宫内拜别是必不可免的。

    时隔五天,李承训再一次的站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