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训-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我命令,死守城池,不能放李世民的叛军前进一步”心思转动之间,薛万彻便是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不可思议的。
刚才他揭了李世民的老底,让李世民在众人面前一点形象都没有了。薛万彻心里清楚,秦王李世民根本就不是表面上那种礼贤下士,爱才如痴的人。自己得罪了他,而且还是深深的得罪,李世民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守不住中山城,其最后的下场就是与城俱亡。成为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争霸的替死鬼,可以说是死的一点意义也没有。
“将军有令,死守城池不能放叛军前进一步”
“将军有令,死守城池不能放叛军前进一步”
“将军有令,死守城池不能放叛军前进一步”
这一刻,薛万彻的意志就是河北军的意志。通过薛万彻刚才的塑造,让李世民在大唐军中的形象豁然倒塌。直接是丢在了瓜洼地,没有了一丝能够反转的余地。
到了这个不死不休的状态下,薛万彻也是知道如今的太子李建成那便的局势只怕还不如自己。突厥骑兵的攻击力远在秦王之上,此时此刻的城池里面再也没有了兵丁可以支援他们。
想要活下去,只有一种办法。那便是挡住李世民的进攻,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一线生机。薛万彻心里知道。楚霸王李承训已经答应了太子的要求。派遣了燕云十八骑这样的神话来保护李建成的安全。
也就是说他对于这场战争是看重,薛万彻估计此时此刻的李承训一定是在路上,匆忙行军。按照李承训对于异族人的痛恨,以及楚霸王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名,一旦到来必然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足以影响这一场战争的结局走向。
而真正让薛万彻期待的则是,此时此刻唯有楚霸王才能救他们。可以说,他们这些人的生死,都掌握在楚霸王李承训的手里。如果来的时间足够。准时,就会挽救他们的生命。
如果楚霸王李承训来的时间错过了,就只能在这里灭了颉利可汗与秦王,之后为他们收尸。作为一名军人。虽然不害怕死亡,但是他也不愿意去死。
成为青史上留名的梦想还没有实现,这个时候薛万彻对于他的性命,依然十分的看重。因为只有他活着,才有可能让薛氏一族辉煌。一旦他死了,按照李世民的性格,等待他们薛家的只怕是一场残剧。
薛万彻混在军中十数载。对于这里面的弯弯绕了解的十分清楚。眸子里闪烁着夺目的光芒,薛万彻看着底下不断进攻的李世民军队,杀机起伏。
“既然你李世民要毁了我的梦想,那么本将只有杀了你”一枪刺死一个爬上城墙的士兵,薛万彻嘴角一动呢喃道。不得不说这一场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就算两方没有仇怨已经打出来了,更何况两方本来就是不死不休之局。
“驾”
官道上,一支军队正在加速前进,他们轻装上阵,骑着战马不停地奔跑。李承训通过盖世太保时时刻刻的了解着北方的战事,他心里清楚太子李建成坚持不了多久了。
面对颉利可汗与李世民的进攻,不管是这个世界上的谁,都不敢轻易的说出战而胜之的话。李承训不知道李靖到底做不做得到,但是他自己做不到。
李世民在攻城之上的犀利,再加上颉利可汗带来的突厥狼骑,这两种势力的相加,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一加一等于二的范围。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两个人,以及最强大的两支军队的结合。
强大的让人害怕
哪怕是李承训自己也不知道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自己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更不要说一向政治强于军事的李建成了。李承训的眸子里的光芒有一些明灭不定,对于他来说这个时候的结局是最好的。
双方的损失都是巨大的,但是一旦李建成失败必然会使得李世民与颉利可汗两个人进入中山城。一旦李世民拥有坚城可以坚守,那么李承训想要凭借五万国防军战而胜之的想法就彻底的破灭了,相反的还需要时时刻刻的提防对方的进攻。
这样一来,代表着战争的主动权易手,对于自信满满的李承训无疑是很大的打击。拥有一座坚城的李世民的难对付程度,将会无限的上升。
这样的情况李承训自然是不愿意其发生的,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它的意思是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一倍于敌人就进行战斗,兵力与敌人势均力敌就分散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进行防守,兵力比敌人的兵力差就避免作战。
由此可见,想要对付拥有坚城可守的李世民就需要十倍与敌的兵力。按照盖世太保的消息,目前李世民拥有兵马四万,颉利可汗拥有三万突厥骑兵,两者相加便是七万。自己只不过是只有五万大军,根本就不足以实行围城。
熟读孙子的李承训自然是明白,那个时候铲除李世民所要付出的代价小一点。于是这一路,李承训对于军队的要求极其的严厉,已经催促了不下三次加快速度的要求了。
楚霸王的国防军行军速度本来就是日常训练与考核的一项,这也就导致李承训的军队行军速度那是杠杠的,根本就是没有丝毫的嫌弃。以前行军,李承训都没有催促过,但是今时今日,楚霸王李承训已经催促了好多次。
从李承训的言行举止里面,都给人一种急迫的感觉。军队的速度已经到了不可以再增加的地步,对于这一点李承训自然也是清楚,但是心急如焚的李承训却没有去关注。
“陈墨,距离晋阳还有多远的路”焦急之下的李承训,转头看着曾经的侍卫,如今一军之长陈墨询问道。
一路随行的陈墨,一直都没有多说话,沉默着一如他的名字一样。听到楚霸王这一突兀的话题,陈墨抬起头看了一眼前方。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这里到达晋阳府的距离之后,朝着楚霸王道:“报告王爷,距离晋阳府还有五十里的旅途,估计在午时三刻就可以到达了”
不论是李承训还是陈墨,心里都清楚这个猜测其实是不准确的。之所以会说出了,不过是为了缓解心里的压力而已。就如同当年曹操北伐乌拫一样,望梅止渴的原理是一样的。
“陈墨传令大军加速前进,到达晋阳府就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了”由不得李承训不着急,如今北大地已经开打的一二三的。太子李建成势单力孤根本就不能支持多久,一旦自己率领的援军不能按时到达,其后果足以让李承训后悔死。
特别是别看现在行军速度不错,日行三百里,但是一旦与齐王李元吉的三万大军汇合,到时候由于军队的参差不齐,必然会导致行军速度的降低。李承训心里清楚这是必然的,无论是谁,哪怕是韩信在世,孙子重生也改变不了。
而且说服齐王李元吉出兵,这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三万大军出动,肯定是要有一定的时间,准备粮草与晋阳的防御问题。这一切事情都需要足够的时间解决,李承训心里明白,这一刻什么都不缺,唯独缺时间。
“是,王爷”
陈墨能够从李承训的身上感受到一丝急迫,他心里清楚能够让的楚霸王如此失态,必然是北方的战事已经危险到了一种难以支撑的地步。要不然楚霸王李承训绝对不会如此三番两次的下令,加快行军速度的。
“王爷有令,大军加速前进,到了晋阳府兄弟们就可以休息了”陈墨朝着身后的大军大喝道,这一次他的语气比较松,仿佛这不是命令而是请求。
陈墨心里清楚,这支军队连日来经历了怎么样残酷的行军。要不是当初在训练的时候,楚霸王曾经将体力训练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这样高强度的行军国防军根本就不能坚持下来。
这五万国防军的神色上都是有着疲惫,明显就是连日高强度行军导致的。这个时候对于这群士兵,只能激励而不是命令了。陈墨看了一眼军队之后便是将目光重新看向了李承训,这一刻他终于是明白了李承训,当初强调体能训练的高明用意了。未完待续。
………………………………
第333章 李元吉的态度
紧急行军。し
如此的高强度行军,可谓是从来都没有的。要不是国防军的训练强度跟的上的话,只怕早就掉队了,根本就不能坚持到现在。
国防军强大的训练量,以及钢铁一般的纪律就是这连日跋山涉水的根本。在大军全速行军下,晋阳府遥遥在望。
“陈墨,由你前去与齐王李元吉交涉,本王要率大军进城”就快要到达晋阳府的时候,楚霸王李承训转头对陈墨说道。李承训这样做是十分有必要与原因的,这五万国防军经过连日的跋涉,已经到了奔溃的边缘。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缓解他们身体与精神的压力。只能进城,而且这是五万人的口粮,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需要与齐王李元吉提前交涉,让他准备。
而且李承训是一人双王,贵为皇太孙,从另外一点上说,李承训的地位还在齐王李元吉之上。你让楚霸王自己去与晋阳府的守门将领交涉,自然是不可以的。哪怕是李承训不要面子,但是国社党,整个南方到底答不答应还是两说呢。
“是,王爷”
“驾”
答应一声,陈墨便是狠狠的抽了一鞭子。胯下战马吃痛,撒丫子狂奔了起来,目标直指晋阳府。
“全军跟上,本王已经吩咐陈墨陈军长,联系齐王李元吉,让其为你们准备吃食。到了晋阳府,自有好吃好喝的伺候。”就在陈墨前脚刚走。李承训后脚就露出了意味深长笑容。
“是,我等听令”
麾下的军队一声回答,自信心爆棚。楚霸王对于越来越近的晋阳府投去了一个复杂的目光,经过三天的跋涉,五万大军终于是到达了目的地。
晋阳府,抬头可见。
将军队站定。楚霸王在原地等待着齐王李元吉的相迎。五万人突兀的出现。只会带给晋阳府压力,与齐王李元吉产生不必要的误会矛盾。特别是这一次楚霸王李承训有求与李元吉,哪怕是李元吉已经表达了臣服。
李承训也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意,齐王李元吉是他这一番计划中的重中之重。人心是善变难测的,这么长时间不见,当初的承诺是否还有价值都未曾可知,到了人家的地盘,楚霸王就必须要收敛。
“来人止步,不然杀无赦”
就在陈墨骑着战马奔腾过来的瞬间。城墙上一名士兵,对着底下的陈墨大声喊道。
“吁”
一把勒住了战马,将前进的脚步生生的止住了。城墙上弓箭森森,冰冷的杀机席卷天地。刺的陈墨皮肤生疼。
“城墙上的人听着,楚霸王麾下使者陈墨,前来拜会齐王殿下,请城墙上的兄弟前去禀报”没有办法只有止住脚步,朝着城墙上的将士拱手道。
“嗯,你等着”
城墙上的将领闻言,便是朝着陈墨点了点头。便是交代了一下。转身离去了。将领转身离去之后,其余的士兵目光里面全是戒备之色的盯着陈墨,仿佛陈墨是一头凶兽,稍有不慎就会暴起伤人。
齐王府。
位于晋阳府的正中,修建的富丽堂皇。这并不是齐王李元吉有多少钱,而是这里原本是大隋皇帝杨广的晋阳宫。李元吉坐镇晋阳开始,就一眼看重了这个地方,将晋阳宫改为了齐王府。
王府内,李元吉正在翻看兵书。他知道自己的天赋虽然还算不错,但是比了楚霸王李承训与自己的二哥秦王李世民两个妖孽还是不够。想要在这个妖孽多如狗的时代,崭露头角只有努力的学习。
“王爷,赵将军求见”
一道突兀出现的声音将李元吉看书的兴致打乱了,目光之中透着恼怒看向了书房门口。李元吉看着自己的管家,嘴角一动道:“让他进来,本王正好有事问他”
“是,王爷”
询问的事情不过是李元吉临时起意的而已,因为既然赵奕欢来了,那就说明发生了大事,而且这件事情他还不能决定,必须要自己决定。
事情的轻重缓急,李元吉还是能够分的清楚的。合上书本,收拾了之后,坐在椅子上专门等着赵奕欢的到来。李元吉也想知道,这个时候还能发生什么事,值得惊动他。
要知道,如今突厥可汗颉利于秦王李世民联合,在河北于太子大大出手,无论是谁,都没有机会对自己出手。可以说,这一时刻的齐王李元吉是最安全的。
“末将赵奕欢拜见王爷”赵奕欢走进来对着李元吉行了一礼之后,开口说道。
“奕欢,你不好好守城,突然跑来本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李元吉抬起头,看着一脸恭敬的赵奕欢道。他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赵奕欢擅离职守。
“王爷,刚才有一支五万人的军队不断逼近晋阳府,在三里之外停了下来。其后派遣一人前来叩关,自称是楚霸王使者陈墨,欲要求见王爷”听到李元吉的问话,赵奕欢不动声色的将探马探听的一切都如实的报告给了李元吉。
“五万大军,三里之外,楚霸王”咀嚼着赵奕欢嘴里的三个关键字,李元吉淡定的神色第一次有了轻微的变化。
“走,随本王前去迎接楚霸王”
思考了半天,李元吉终于是有了决定。他心里清楚,这一次只怕还这就是楚霸王来了,既然他在三里之外停止前进,这就说明楚霸王的态度不是攻城,同时也透露着要自己前去迎接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楚霸王都不是自己的敌人。特别是当初自己曾经前往帝洲,主动投靠过楚霸王李承训,这个时候前往迎接一下,实属必然。
“咯吱”
城门大开,齐王李元吉在一群人的护卫下缓缓的走出了城。他要前去迎接楚霸王,以尽地主之谊。而且从赵奕欢嘴里听到陈墨两个字,李元吉可不会忘记,这个陈墨便是最早跟随楚霸王的人。
既然陈墨到了,那就意味着来的人就是楚霸王。无论是怎么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地位,甚至于城外的五万国防军都不是李元吉可以忽视的存在。
“陈墨,参见齐王”
就在李元吉刚一踏出城门,便是见到了陈墨。不待李元吉询问,陈墨便是恭敬的朝着李元吉行了一礼道。未完待续。
………………………………
第334章 听调不听宣
“嗯!”
李元吉闻言便是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抹笑容道:“陈护卫,楚霸王人呢?”李元吉之所以如此对待陈墨,那是因为陈墨的身份不一般。 ‘
像陈墨这种本身权力地位不高,却因为身份便利,让人不可怠慢的人很多。齐王李元吉虽然爱好武事,但是出身皇家,对于这种斗争与手段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在长安的时候,他就经常巴结张淑德等几个李渊的心腹。那个时候的李元吉力量太小,自信爆棚,他的野心也才刚刚诞生。不像现在,经历了许多事情,经历过了世事浮沉,李元吉也是心态变了。
“报告齐王,王爷在三里之外驻军,还请齐王稍候,卑职前往报告!”陈墨听到李元吉的问话,便是心里明白,李元吉不想和他这个无名小卒对话。内心深处闪烁着复杂的念头,陈墨接口道。
对于齐王李元吉的这句话,陈墨是有所不忿的。这也就是自己前来,若是蒙辰或者李靖前来,只怕李元吉的态度又会生很大的改变。
强者,才能够得到最起码的尊重。
李元吉并不知道陈墨此刻脑海里的念头,哪怕他就是知道了也会摇摇头而毫不在乎。毕竟两者间的差距摆在那里,犹如一道明显的鸿沟,根本就无法跨越。
听到陈墨的话,齐王李元吉沉默了一下,便是对着其点了点头道:“不必了,本王亲自前去迎接,你前面带路!”虽然李元吉已经决定了要亲自迎接,但是心里还是有着一丝的不舒服。
毕竟他可是李承训的长辈,如今后辈前来到自己的地盘,没有在第一时间前来拜访自己。反而让自己前去迎接,虽然李元吉心里清楚,这主要是楚霸王带着五万国防军前来。‘
不管是自己还是守城的赵奕欢,都不敢放其进来。对于楚霸王这样的人,让人不得不忌惮。提防。
五万国防军与自己麾下的军队相遇,自己的军队根本就不能与他相抗。这个时候,只有一种可能,在国防军的强大的攻势下。自己只能溃败一条路可以走。
“齐王请!”
听到李元吉的话,陈墨也是没有办法,只好走在前面带路,朝着李承训所在的方向走去。
李元吉跟着陈墨,虽然在走路。但是李元吉的心里闪烁着复杂的念头。自从李渊将自己派遣在晋阳,他并没有盲目的参与到李建成与李世民的争斗中去。
哪怕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都是在拉拢自己。但是李元吉却是没有答应,因为他心里清楚对于他来说,楚霸王,秦王,太子都是一尊庞然大物。根本就不是他这个小胳膊小腿能够参与的。
所以那一次南下帝洲,他才会在霸王殿内与楚霸王李承训相商。再思考再三之后,李元吉便是决定朝着李承训投诚。在李元吉的局势谋划里面,这个天下楚霸王才是天下最有力的追逐者。
将心比心。李元吉绝对不会相信楚霸王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将君临天下的机会,让给李建成。扪心自问,李元吉也不会放弃。
一段时间过后,李元吉终于到了。他看到了李承训的军队,雄壮无比,一副精干的模样。看到这样的国防军,李元吉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样的军队可以说是天下骁锐。
“侄儿见过三叔,今日打搅三叔了!”看到李元吉一群人到来,李承训便是赶紧迎接了上来。
一脸笑嘻嘻的模样。 ‘李元吉赶来了,如果这个时候楚霸王在不迎接上来,就是不给齐王李元吉面子。这个时候是自己有求于齐王李元吉,惹他不快只会引起这件事的难度增大。
“王侄多礼了。来到三叔的地盘,不进城待到这里作甚,等着三叔亲自来请吗?”对着楚霸王的殷切笑容,李元吉给出了这样的询问。
“哈哈,三叔你多想了,小侄也想前来拜会三叔。奈何带着军队,多有不便,还请三叔莫怪!”李承训听到李元吉的话,朝着李元吉一拱手说道。
虽然两个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场面话,客套客套而已。但是楚霸王与齐王李元吉都是需要这样的场面话,来维护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
“走,随三叔进城,我们里面谈!”一番寒暄之后,李元吉便是朝着李承训伸手道。因为他知道,楚霸王既然带领着国防军北上,如果不是想吞并自己,就是为了北方的战事。
按照李元吉的推测,十有**就是为了北方的战事。根据可靠的消息,秦王李世民勾结突厥可汗颉利,共同对付太子李建成。要知道太子可是楚霸王的亲生父亲,李承训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的。
而且李世民勾结突厥可汗颉利,可是大大的犯了李承训的忌讳。李承训对于异族人的痛恨比自己还要严重,李元吉相信,他不是楚霸王的目标,所以他才会如此坦诚的邀请。
“三叔请!”
人际交往就是一个给一个面子,花花轿子众人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更别说是楚霸王李承训这个后世人以及齐王李元吉了。这些出身世家大族,皇家的人,都是天生的阴谋家。
……
晋阳宫,如今的齐王府内,李承训已经吩咐陈墨将军队驻扎了下去,而自己却与齐王李元吉待在齐王府书房,脸色凝重的看着齐王李元吉道:“三叔,北方战事已经严重到了一不可收拾的地步,如果这一次秦王李世民与颉利将中山城攻破,那么这将是一场灾难!”
拒绝了李元吉安排的接风洗尘宴,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北方的战事已经糜烂到了一种令人心惊的地步。时间已经,刻不容缓。
“这件事情三叔也是知道,但是三叔的实力不强,根本就无法支援大哥,只能坐视不理以求自保!”李元吉看着李承训这样说道,有真心也有为自己的开脱。
但是李承训并没有怪罪李元吉,因为李元吉的选择是最正确的。如果他尽数起晋阳之兵,去援助李建成。一旦遭遇失败,不仅河北不保,就连晋阳这李唐的龙兴之地,也会落入李世民与颉利的手中。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会出事情。一旦晋阳府落入其手中,退可占据河北山东之地,进可攻打长安,威胁大唐的国都。这是楚霸王与齐王李元吉所不能允许的。
听到楚霸王的分析,李元吉也是在瞬移间明白了这件事情对于他的重要性。这个时刻,李元吉一脸凝重的看着楚霸王道:“王侄,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让李世民得逞!太子必须要救!”
李元吉的话让李承训笑了,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的现实。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才会让人有所行动。就如同眼前的李元吉一样,若不是李世民攻破河北,下一步会占领晋阳。
齐王李元吉绝对不会如此的慷慨激昂,说出太子必须要救的话。
“嗯!”
点了点头,李承训算是认可了李元吉的说法。本来这一次李承训带领国防军北上是为了占领北方,救援太子李建成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这个时候做出承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太子必须要救,绝对不能让突厥人踏入中原一步!”李承训看着齐王先表明了他的观点与态度,然后看着齐王李元吉道:“所以小侄前来晋阳找三叔,就是因为小侄手中兵力不足,想请三叔助战!”
听着李承训的慷慨激昂,李元吉罕见的没有说话。因为他从李承训的话里听到了一丝,楚霸王这是要让他也出兵。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自然是让李元吉有所难以抉择。
更何况还是军队这样安身立命的东西了,李元吉思索了半天,抬起头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李承训道:“王侄,三叔也不和你打哑谜,三叔想要知道,如果我出兵了,我能得到什么!”
凡事都要考虑利益,这一刻的李元吉就是如此。如果没有相对的利益,他是不会茫然出兵的。付出如果于得到不能成正比,那么除非是傻子,否则是没有人愿意出兵的。
“果然如此!”
在心里呢喃了一句,果然没有出乎李承训的预料。想要打动齐王李元吉必须要付出一些代价,这就意味着原本是他一个人的,此时此刻有人前来瓜分。
沉默了片刻,李承训知道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思索了一下,抬起头紧紧的盯着李元吉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三叔,如果你能出兵,胜利之后,你依然坐镇晋阳,听调不听宣!”
李承训给出的诱惑十分的大,李元吉保持现在的地位与势力,在李承训登上皇位之后,听调不听宣。这就想当初李元吉是一个大唐之内的国中之国,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前无仅有的。
由此可以看到楚霸王的诚意,听到了李承训的承诺,李元吉眸子里闪烁出一道精芒,看着李承训停了半刻钟道:“既然王侄如此厚爱,三叔就却之不恭了,在这里三叔预祝王侄成功!”
(未完待续。)
………………………………
第335章 强势介入
听调不听宣!
这种权力是巨大的,一般的历史上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这样的无疑是出现了国中之国,对于大唐来说就像一个毒瘤一样。
李承训之所以这样承诺,他是有过计算的。大唐立国不过短短几年,统一也才完成。这个时候明显的加强皇权根本就不可能,特别是这个时候的世家大族的力量太过于强大,之前他更是得罪了儒家。
可以说,不论是外部还是内部,楚霸王李承训的敌人都是强大的。这个时候,想要坐稳大唐的皇位,李承训就必须树立一个靶子,供不满自己的人泄与攻击。
所以楚霸王选择了李元吉,认为齐王就是一个吸引仇恨的绝佳人物。当然了能够让李承训允许出现国中之国,这一点并不是最重要的。真心重要的是,齐王李元吉已经答应了投靠自己,于情于理,这个时候自己根本无法对李元吉出手。
李元吉不比秦王李世民或者太子李建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一样。李承训与齐王李元吉关系匪浅,刚登上皇位肯定是不能大规模清洗自己人了。那么势必就会将其保留,如果不能动李元吉,那么李元吉的这些遗产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特别是李元吉拥有了这一支军队,思考了前天,李承训都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最后他只能将李元吉的势力,在一定范围内限定死,后有让其继续存在。
双方商量好了之后,五万国防军,三万晋阳军,合共八万大军,自晋阳出,朝着河北中山前进而去。他们都在知道时间不等人,战争的机遇就在那么一分一秒之中流逝。
为了挽救李建成的性命,阻止颉利可汗进入中原。李承训与李元吉,带着轻装上阵。便是带着大军匆匆忙忙而去。
经过休整的国防军没有了连日行军的疲惫,他们的状态大好。通过盖世太保的消息,他们对于河北之战的了解十分的透彻。李建成已经快要破灭了希望,如果援军在不到达。中山城必然会破城。
“陈墨,下达军令,情况危急,全军加前进,争取早点到达中山!”没有办法。李承训再一次的朝着军队下达了紧急行军的命令。从来都没有这样的焦急,李承训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飞到中山,带领着大军灭掉颉利的三万突厥狼骑。
河北。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盯着凌乱的战场眸子游离。对面的敌人抵抗太过于顽强了,而且由于薛万彻的心理攻势让自己麾下的军队军心不稳。 ‘原本攻势顺利,眼看着就要打下了城池,生生的又败退了下来。
一日之间,战场的主动权再度易手。并不是他的指挥出现了问题,而是对方的顽强。以及自己麾下军队军心出了问题。原本计划里面战决的事情,变成了僵持。
这样的兑子游戏,他李世民玩不起。这一刻不仅是秦王李世民脸色铁青,旁边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是神色变化,有着一种墓气。
“秦王,必须要想办法了,如果在这样下去,我们将会损失惨重!”长孙无忌终于是看不下去了,不得不开口朝着一脸无动于衷的李世民道。
如果这一刻。所有人都着急了。如果这样下去,秦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