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多加注意六皇叔府邸的动静。”
李二陛下抚着胡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想了好一会儿,才出声。
“璟儿想的很周全,荆王既然能在下朝之后去含元殿找你皇爷爷,就说明他已经猜到了朕让璟儿去查探他在襄州丢失东西的意思了,呵。”李二陛下冷笑一声:“若是你六皇叔心中无愧,又和必反应如此激烈。”
若原先是五分怀疑,那现在便已经是确定了,荆州藏兵,十有**,造反一事,他李元景也是蓄谋已久
晋阳垂下眼眸,没有说话。
难道十几年前的事情,又要重演吗?
“好了,不说这些让人烦闷的事情了,璟儿就让他在武德殿好生调养吧,让宫人们好好注意些,莫要怠慢了,至于宫外的事儿,就让青雀去做,若是青雀觉得忙不过来,叫上恪儿也成,小小荆州,还翻不起什么大浪。”李二陛下说道。
现在汉州的边境仍然驻扎着大军,荆州李元景私募的那批军队,一旦有了动静,只要一封诏书,汉州边境大军便可倾巢而出,将那批军队,扼死在半路。
李元景仍旧沉醉在他自己编织的梦中,岂不知,李二陛下,早已经快他一步,想好了后面的招数,只等着他的动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日在大安宫中的事情被朝中的大臣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都给打听了出来,如今朝堂上的气氛,明显严肃了起来。
而自玄世璟被禁足武德殿的第二天的早朝后,李元景便再也没有出现在朝堂上过。
那日下了朝之后,李元景便急匆匆的回到府中,府上他的行李已经收拾好了,一回到府中,荆王府的长史便安排李元景离开长安的事情。
等到李泰出宫将钱堆叫到魏王府中问话的时候,李元景的马车,已经悄然的离开了长安城。
钱堆在玄武搂正和钱来聊天,老长时间不见面,父子之间,自然有不少话要说,从钱堆的终身大事,再谈论到府上商会的事情,钱多总有说不完的经验要教导自己的儿子。
早上天亮之后,东市上来来往往的人便发现了玄武搂大门口几个穿着黑色夜行衣的人,半死不活的躺在地上。
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上前仔细一看,这些人的库管中间都软踏踏的,竟是被人打断了腿。
“你说这些人是些什么人,怎么会被打断腿仍在这大街上呢?”
“谁知道呢?不过你看他们打扮,定是些强人,恐怕是夜间想要到哪家大户府中偷窃,被主人家抓住,才打断了腿吧。”有人大胆猜测道。
周围的人认同的点了点头,毕竟穿夜行衣的,能有几个好人?
虽然昨天已经让人将门外的那些碎木碴子打扫干净了,有眼尖的人看见了玄武楼大堂那破败的大门,指着那大门说道:“你们看玄武楼的大门,怎么破成这样,难不成这些人是玄武楼给扔出来的?”
“是啊,就在玄武楼门口呢。”
众人议论纷纷。
趴在地上的几个黑衣人不过是昨夜里经不住腿上的疼,疼晕过去罢了,被周围百姓这吵杂的声音一惊扰,便接二连三的醒了过来。
“你看,他们醒了。”
“他们的腿都被打断了,动也动不了了,要不要报官啊。”一百姓看向这些黑衣人的目光中,带了些许同情。
“报什么官啊,若是这些人昨儿个夜里就被扔出来了,你以为巡防的金吾卫们就没看见?”旁边的人一语中的。
就在周围百姓对地上的几个黑衣人指指点点的时候,官府的人,还真赶了过来。
早上珑儿下楼的时候看见那些人还在外面的大街上躺着,便让玄武楼的伙计去报了官,毕竟这些人一直躺在自家家门口儿,太影响生意,又让一跑堂的去城内寻了木匠重新装两扇大门,还有些破损的桌子凳子需要重新更换,打理完这些,珑儿这才安心的上了楼。
起的早的不只是珑儿,石虎和高峻也是在鸡叫头遍的时候便起了床,今儿个上午还要带着常乐回家一趟,常乐被困在玄武楼一个晚上,也不知道自家弟弟在家里等着得急成什么样子,所以常乐也是一早就醒了,巴不得让石虎和高峻二人立马带着自己回家呢。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一张:献账本
带着常乐从后院走到前头大堂,在大堂找了几张还算完整的凳子,坐了下来。
玄武搂的伙计厨子们也陆陆续续的到了上工的点儿了,所以石虎和高峻打算先吃完早饭,再去千金医馆。
可是常乐却是有些等不及了,往常弟弟在家都是等着自己回去才能吃上饭,现在自己在外头耽搁了这么久,心里很担心卧病在床的弟弟会出什么事。
“两位,能不能让我先回去看看我弟弟。”常乐语气之中略带焦急的问道。
石虎瞪了他一眼:“急什么,大清早的,吃完饭再说。”
昨儿个晚上折腾了一宿,现在石虎整饿着呢,对于常乐,自然没好气,自己都没嫌弃他麻烦,还敢在这提要求。
倒是高峻,想起了昨晚上常乐说他弟弟卧病在床的说法,温言问道:“你可是担心你弟弟?”
常乐点头:“正是,平日里无论有什么要紧的事,我从来不会耽搁回去,更没有彻夜未回过,家弟卧病在床,我实在是担心”说着说着,常乐低下了头,自己一夜未归,弟弟该如何吃饭
“走吧。”高峻起身。
“干啥去。”石虎不解的看着高峻:“饭还没吃呢。”
高峻没好气的邪了石虎一眼:“就知道吃,赶紧走。”说罢,高峻带着常乐率先走出了玄武楼。
门口街上的几个断了腿的黑衣人已经被衙门打扫干净了,围观的百姓也散了,走出大门,高峻四处打量一番,便往千金医馆的方向走去,常乐自然是老老实实的跟在高峻的身后。
千金医馆的名头常乐听说过,只是自己再去求医的时候,孙道长已经不在长安了
石虎见高峻真的带着常乐就离开了,赶紧跟上去。
“高峻,走慢点儿啊!”石虎跟在后面喊道。
石虎和高峻前脚刚离开玄武楼,李泰府上的人便来找钱堆过府了。
魏王府的人被伙计带到了四楼钱堆的房间中,这次啊见到了钱堆。
“你说魏王殿下要见我?”钱堆不解的看着魏王府派过来的人。
“正是,我家王爷说,今儿个上午在武德殿中,见到了玄侯,是侯爷告诉我家王爷,让我家王爷出了宫之后赶紧找钱掌柜您商量事情的。”
听到这人这么说,钱堆一想,商量事情?魏王殿下让自己去魏王府商量事情?最近长安城的大事难不成侯爷将事情全都告诉魏王殿下了?
想想也不是不可能的,现在侯爷被禁足在武德殿,出不来,自己也进不去,完全不能及时的互通消息,或许将事情交给魏王殿下,是最好的选择了。
想到此处,钱堆说道:“既然如此,我这便动身去魏王府,对了,稍等,我还要带点儿东西。”说罢,钱堆走到里屋,从书架上面的锦盒中,拿出一本册子,小心翼翼的塞在胸前的衣襟之中,随后走了出来。
“走吧。”
钱堆和魏王府派来的人一起上了马车,往魏王府赶去,到了魏王府,那人扶着钱堆下了车之后便直接引着钱堆到了李泰的书房,推开门示意钱堆进去,待钱堆进去之后,便在外面将书房的门关了上来。
“草民钱堆,见过魏王殿下。”钱堆见到李泰站在书房中,拱手行礼。
“这里没外人,本王也无须再跟你客套了。”李泰走到钱堆身前说道:“今天上午我在武德殿见到了小璟,他将荆王的事情都告诉了本王,现在他在武德殿中禁足,出不了宫,所以,宫外荆王府的事情,全都由本王来接手,临走之前,小璟让我去玄武楼找你,共同商量,你手中可有什么消息要与本王说?”
钱堆闻言,稍微一犹豫,随后说道:“回殿下,目前草民手下的人已经查探清楚,荆王李元景在襄州丢失钱货共计三十余万贯,结合之前得到的荆王在荆州养兵的消息,这批钱才,十有**是要运回荆州给军队发饷银的,所以,财物丢失,荆王才会如此站不住脚,昨儿个夜里,荆王府上的一批高手悄悄潜入了玄武楼,被侯府的人给擒下了,虽然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消息,但是估计也是冲着侯府来的,毕竟现在才长安人尽皆知玄武楼乃是一商会总部荆王现在如此明目张胆的动作,恐怕是再也坐不住了。”
李泰点了点头:“原来是丢了三十万的饷银,怪不得如此沉不住气,那你觉得,荆王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钱堆摇了摇头:“这个还不得而知,不过现在大局已经逐渐的明朗,只要咱们有足够的证据,荆王无论如何,也是逃不出俯首认罪这一条路的。”说着,钱堆从怀中掏出高源在荆王府偷出的那本账册,递给了李泰。
“殿下,这边是侯府的人从荆王府上拿出来的账本,上面写着武德年间到贞观初年荆王与长安城官员们财货上来往的一些记录,在孙耀庭府上搜出的信件现在都在侯府侯爷的书房里,这个草民现在还没法拿给你”
李泰接过账册,随意翻看了几页便合上了,心中打算将这账册尽快交到自家父皇手中,因为。
因为李泰翻看的这几页上面,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其中牵扯甚为广泛,恐怕就连李二陛下,都难以做决断。
“对了,钱堆,你的人现在还在盯着荆王府吗?”李泰问道。
“昨夜里侯府的人将荆王府派来的高手都一并打断了腿扔在了大街上,一时半会儿之间,荆王府那边,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动静了。”钱堆说道:“不过倒是奇怪的很,荆王府越是平静,我这心里头,越是有些不安。”
“倒也是。”李泰信步走到书房门前,打开书房的大门对着外头吩咐道:“来人!”
“小的在。”魏王府的侍卫抱拳应声。
“去将杜大人叫来。”李泰吩咐道。
“是。”
“殿下,不知咱们下步,应该如何做?”钱堆问道。
李泰没有回答钱堆的话,但是却是对着钱堆说起了早朝时候的事情。(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泰的损招
“今天早朝,荆王在大殿之上与父皇争论对于小璟有损皇家威仪处罚的事情,与父皇闹的不欢而散,照理说,荆王应该知道父皇对他已经起了猜忌,为何还会如此张扬不知收敛呢?”李泰疑惑的说道。
“或许荆王张扬一些,这样反而让人看不透。”钱堆思索道。
“不像。”李泰摸着下巴皱着眉头回忆道:“当时我见荆王的表情,倒是有一种要鱼死网破的决绝,这到让本王有些看不透了,难不成荆王是要破罐子破摔?”
“破罐子破摔?!”钱堆一惊,这句话若是换个说法的话,那接下来的事情,估计就要闹大了啊。
“没错,破罐子破摔!”李泰一拳砸在自己的掌心:“我明白了!钱堆,你立马派人去荆王府查探,无论是明着打探也好,暗中让高手潜进荆王府也好,一定要看看荆王在做些什么,尤其是荆王府最近的动向,一丁点儿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是。”钱堆应道。
“我想,小璟所要担心的事情,还是要到来了。”李泰喃喃自语道,不光是小璟不想看到,这也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
“殿下,杜大人到了。”书房外传来侍卫的声音。
“进来。”
书房门被推开,杜楚客一身白衣,缓缓走到李泰面前。
“臣见过殿下。”
“无须多礼,老杜,今日本王召你来,与你有大事相商。”李泰说道。
“殿下,草民先告退了。”钱堆拱手说道。
“嗯,钱堆,若是你那边有了什么动静,一定要尽快告知本王。”李泰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这令牌你拿着,这是父皇赐下的,拿着令牌,就算你闯入宫门也无妨!”事情紧急,李泰必须第一时间知道荆王府那边的消息,所以,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若是自己在宫中,那钱堆便可凭着令牌,直接面圣。
“是!”钱堆接过了令牌,应了一声,随后便离开了魏王府去安排人手去了。
杜楚客目送着钱堆离开,拱手对着李泰问道:“殿下,出了何事。”
连御赐的令牌都送出去了,看来这次的事情,小不了。
李泰将账本递给杜楚客:“看看吧,想想怎么对父皇说,一会儿立即随我一同进宫。”
杜楚客面带疑惑的接过账本,开始仔仔细细的翻看,越是翻看,速度越快,手也开始隐隐的发抖,到最后,连账本都快要拿不住了。
“殿下,这!”杜楚客惊恐的看着李泰。
杜楚客是亲身经历了隋朝的灭亡,和大唐的建立,当年在诸侯的手底下也受了不少罪,也被人当质子扣押过,认识的人自然是比李泰多的多,至于有多少。
这账本上的人,他都认识!因为全都是武德年间跟随在太上皇身边的大臣!
而这账本上记载的,明显是到了当今陛下登基几年后,这些人仍旧与荆王李元景有所来往且来往频繁,钱财数目亦是不小!
杜楚客不傻,能在乱世中活下来,能在诸侯手底下被当做质子又逃出来,杜楚客的才能不亚于杜如晦,只不过仅仅是对朝堂不感兴趣罢了,若不是李泰诚心相邀,以礼相待,恐怕这魏王府的长史,他也不会做的。
精明如杜楚客,又怎么会看不出这账本之中的问题。
常年贿赂大臣,若说李元景没有二心,杜楚客打死都不会相信的。
“你猜想的不错,这本账本仅仅只是一部分,小璟回到长安的时候,查办了孙耀庭,这孙耀庭便是荆王的人,而且当时小璟还在孙耀庭府上拿到了一批书信,都是与长安城一些官员联络的书信,其中几封信,都是荆王的亲笔。”李泰说道:“小璟被罚禁足武德殿的前因后果你想必心中也清楚,现在,就连父皇都笃定,荆王在荆州私自募兵,意图谋反,这整件事情的导火索,便是荆王在襄州丢失的那三十万贯的钱财!”
“竟是如此!”杜楚客感叹,如此的话,到现在,他心中的疑惑,便全都解开了,为什么十多年前东山侯会中毒,为什么十多年前荆王在太上皇那边走动的如此频繁,为什么荆王在长安城苦心经营这这么大的产业而不是将家业都带到荆州去,为什么孙耀庭被查处之后痛痛快快的将所有的罪名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一桩桩,一件件,此时的杜楚客倒是有些拨云见日的感觉了。
“殿下,既然已经知道了荆王的目的,殿下若是想着手查办的话,便奔着这个目的,直接去搜集荆王的罪证便是。”杜楚客说道:“这账本便是其一,只不过上面记载的东西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作为证据,倒是显得有些单薄了。”
“本王刚才已经让钱堆回去派人紧紧的盯住荆王府了,对了,倒是咱么这边,有没有一些长安城的风吹草动?与荆王府有关的事情。”
闻言,杜楚客思索一番:“前日倒是有听下人们闲谈过,说荆王府前两天有一些人,押送这一些东西出了长安城,不知,这算不算”
“押送东西出了长安城?”李泰疑惑道:“难不成荆王又在从长安往荆州运送财货?”
三十万贯的饷银在襄州被盗走,肯定是要想办法弥补这个窟窿的,现在估计荆王最大的依仗,恐怕就是荆州的军队了。
想到这里,李泰眼睛一亮,对着杜楚客说道:“老杜,派些机灵点儿的人,去追查荆王府运走的那些东西,找个机会,在半道儿上,给他劫了!”
不是偷偷的往荆州运钱吗?这下本王让你依旧发不成饷银!李泰恶狠狠的想道。
“殿下,这不妥吧。”不得不说,杜楚客算得上是个谦谦君子,这种强盗的事情,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落在他的身上。
“无妨,反正他都丢了三十万贯了,也不差这一点儿半点儿,我这六皇叔,有钱的很。”李泰笑道:“你赶紧安排,荆王府出来一批东西,你就让人抢一批,安排妥当之后,立马随我进宫!”
反正荆王都要造反了,李泰也不打算将荆王当成自家人看待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三章:常乐的“家”
“是。”杜楚客应道,心中不住的感叹,自家王爷这是跟谁学的,原先的王爷身上,满满的书卷气、君子风,现在竟然都能想出这样的损招了。
不过和主意,细细想来,到还真是别有一番趣味。杜楚客想到了即将要造反的李元景若是在长安屡屡的碰这种钉子,那表情,一定是有趣的紧。
李泰目送着杜楚客离开,独自回了房间,换了一身便服,又吩咐下人备马,小心翼翼的将账本收好,与杜楚客在魏王府门口汇合之后,便奔向了皇宫。
狭窄的街道,低矮的院墙,四周拥挤不堪的环境,高峻很难相信常乐这样一个身手不错的人,竟然会住在这种地方。
常乐见高峻和石虎还有那位大夫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自己,也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这些年为了给我弟弟治病,已经用光了所有的钱,长安的房子贵,我们买不起,之前在荆王府的时候,王府又不准带外人进入,我就只能带着我弟弟在这里租了间房子,虽然环境是简陋了些,但是胜在便宜,也能多剩下些钱来给我弟弟请大夫。”
高峻点了点头:“嗯,你也是不容易,走吧,快进去吧,让孙大夫给你弟弟看看病,再开几服药,现在你也算是玄武楼的人了,自家人,不会亏待你们兄弟二人的,玄武楼也不是荆王府,这点儿人情味儿都不讲。”
孙思邈的大徒弟是捡来的,所以跟了孙思邈的姓氏,取了孙思邈道号的后一个字,姓孙,名应。
“想必小兄弟是刚来长安不久,对于长安的一些事情还不熟悉,这才沦落到这般地步吧。”孙应感慨:“先不说别的了,还是进去看看病人吧,无论大病小病,都拖不得,且听这位小兄弟的说法,他弟弟应是病的不轻。”
“嗯。”高峻应道,将目光落在了常乐的身上。
常乐闻言,对着孙应一抱拳,表示感谢,随后推开了那低矮的木门,将三人请进了自家的院子。
进了院子,房屋的构造便已经一目了然了,一个院子,三件土坯房,正中的是算是客厅,进了客厅往右便是卧房,院子的东侧是柴房,西边便是做饭的灶台,只是搭了一个简单的能够遮风挡雨的棚子。
常乐的弟弟自然是住在卧房里,孙应进了院子,便背着药箱去了常乐弟弟的卧房,反正他来就是治病救人的,别的事,一概与他无关,叮嘱一声让三人在屋外等着,自己便撇下三人独自进了房间。
“常兄弟,我石虎,敬你是条汉子!”石虎拍着常乐的肩膀说道:“你一身如此好的功夫,若是做些梁上之行,断不会是今天这般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你都能克己守礼,你绝对不是个坏人!”
高峻跟着点了点头,或许这世上,武功高的人有很多,比他和石虎还要厉害的也有很多,但是像常乐这种人,才是高峻他们所佩服的一众人。
自家侯爷曾经说过,文以儒乱法,侠以武犯禁,虽说大唐太平盛世,但是仍旧会有一些关于江湖上人士自恃武功,违法乱纪的事情。
当然,自家侯爷也应该算是一个,比起那些明目张胆的人,自家侯爷或许更让人头疼
“虽然常某出身不好,但是也曾有严父慈母堂前教诲”常乐叹息:“我弟弟比我小七岁,我们兄弟两个,父母早王,作为兄长的我,一边要将他养大,一边还要作为他的榜样,怎么敢去做那些不守礼法的事。”
看常乐这年纪,说是父母早亡,恐怕也是死于多年前的灾难吧兵灾、旱灾、蝗灾上苍不仁,总是给予这大地上的百姓一些沉痛的打击,诸如自家侯爷,含着金汤匙出生,却也没有享受过一天父亲的谆谆教诲或是幼年之时承欢母亲膝下
高峻拍了拍常乐的肩膀:“一会儿出去雇辆马车,带着你弟弟,去道政坊安家吧。”
“啊!”
三人说话间,屋子里传来以少年的惨叫声,听到这个声音,常乐站不住了,往屋子里跑去。
石虎和高峻相视一眼,也跟在了后面。
三人刚进了客厅,便听到了孙应的声音:“都不要进来,高峻兄弟,劳烦你出去跑一趟,买些烈酒回来,一定要快!”
“知道了。”高峻应了一声,看向石虎,说道:“这边就交给你照看了。”
“嗯,你放心去吧。”石虎说道。
“石虎兄弟,你也别闲着,赶紧烧一盆热水,常乐,你出去为你弟弟买些干净的衣裳。”孙应接着吩咐。
石虎听到孙应的话,见常乐正要往外走,赶紧拉住他,从自己的腰中翻出一吊铜钱,塞到了常乐手中:“借给你的,记得还我。”
常乐看着石虎,俊朗的脸上一双星目之中,泛出点点泪光,吸了吸鼻子,抱拳说道:“一定,石兄,大恩不言谢!”
“赶紧去吧。”石虎挥了挥手将人撵走。
或许,高峻和石虎,在常乐的身上,都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幸运的是,他们却是比常乐要幸运的多。
石虎走到那简简单单搭起的棚子下面,将木制的锅盖掀开,却是发现锅底已经有些生锈了,木桶里也没了水,一整根一整根的木柴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
这盆水烧的如何能快的起来!石虎无奈,迅速的提了水桶,在水井旁边找到了麻绳,只是那麻绳看上去似乎很久都没人用过了,不知能不能担起一桶水的重量。
将麻绳的一段绑在了水桶的把手上,轻轻的放入了水井中,没敢将桶打满,只是提了一小桶,倒在了锅中,将铁锅先刷干净了。
提了斧头,石虎利索的开始劈开了柴火,平常人劈柴,一根木柴要三斧头,但是石虎为了省时间,只是两斧,便将木柴劈成了大小相差无几的柴禾。
生了火,烧了水,没有铜盆,也只能将就着用木桶将热水提到房中。
房间里,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嘴中已经被孙应塞上了布包,少年身上的被子已经被掀到一边,露出身上穿着的带了大大小小的补丁的里衣。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
那少年的面色苍白,手上狠狠的抓住了床榻上破旧的褥子,骨关节隐隐泛白,显然是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嘴里的布包约莫也是孙应怕这少年会不小心咬到自己的舌头而塞进去的。
“热水放一边,石虎兄弟,还得麻烦你去弄个炭盆放在这屋子里。”孙应说道:“屋子里这般阴冷潮湿,对这孩子的病情,十分不利。”
走到跟前儿,石虎这才发现,这少年到底是怎么了。
这少年右腿的膝盖整个儿都肿了起来,膝盖的正上方,伤口已经溃烂,开始往外流脓了,右腿上闪着几根银针,而孙应则是点了蜡烛,整将一柄细长的小刀在烛火上烤着。
“这孙大夫,这是怎么回事儿啊!”饶是石虎也见识了不少,但是却不知道,这少年的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应该是旧疾,慢慢的遍眼中了,我刚刚看了看,也问了话,这孩子腿上原本有伤,结果伤口化了浓,没有处理好,后来这不就复发了,加上住的这地方阴冷潮湿,恐怕这孩子整日里都是咬着牙,忍着疼过日子唉”孙应叹息一声:“现在我也没把握,是不是能完全治好他这腿”
“这都这样儿了,还能治吗?”石虎也有些惋惜,好好的一少年
“我也只能尽力而为了,现在这孩子的伤,耽误不得,所以也只能冒险动刀子了,他这腿上的腐肉必须全都割掉,把里面的脏东西都清理干净,看看骨头有没有损伤,若是伤了骨头,恐怕是师傅来了,也无能为力了”孙应说道。
“成,您忙,我立马去生火!”石虎说完,跑出了房间。
这院子里的清贫出乎了石虎的想象,连个取暖的炭盆都找不到了,愁了一眼锅底还在烧着的木柴,还有旁边已经劈好的柴禾,石虎立马将柴禾都抱进了屋子里,柴是干的,也点着之后开一会儿窗户,便会将烟火气走干净,这样也能尽快的让屋子里暖和起来。
从锅底夹出了还在燃着的柴,运到屋子里引燃干柴,时候又拿了一把破蒲扇,在一旁“煽风点火”。
在石虎的努力下,屋子里终于有了点儿热气,石虎扔下蒲扇,将客厅的门关了上来。
屋子里,孙应用布巾蘸着热水,将这少年的右腿小心翼翼的擦拭干净,放下布巾,孙应看着这少年,问道:“一会儿我便要在你腿上动刀,这过程可能巨痛无比,你”
未等孙应说完,那少年将口中的布包吐了出来,面色极度的隐忍着说道:“大夫请放心,当年关公刮骨疗伤也不过如此,郢定能熬得过去!”
原来这少年名叫常郢,孙应赞许的点了点头,似是对这少年甚是满意。
“这小子,跟我家侯爷一样,有骨气!”石虎赞叹道。
听到这话,孙应笑了:“你家侯爷?哈哈哈哈,你家侯爷若是不惧这疼痛,师傅在给他治伤的时候就不会对了!石虎,你身上有蒙汗药没!”
“”石虎呆立当场,随后反应过来:“孙大夫,我石虎可是两家子弟,身上怎么可能带那种不三不四的东西”
“哦?”孙应狐疑的看着石虎。
石虎撇了撇嘴,在胸前的衣襟之中摸索了两把,掏出一个牛皮纸的小包,递给了孙应。
“这是什么?”孙应接过那牛皮纸小包,笑道:“你不是良家子吗?”
“这是好东西,一包顶三包,我给他起了名字,叫‘麻沸散’。”石虎得意的说道。
原来是加强版的蒙汗药,这名字顺便也损了一番华佗老先生。孙应小心翼翼的拆开纸包,问了问,倒是好东西,但是‘麻沸散’这名字让他这个杏林中人,十分的别扭,冷哼一声,也没责怪石虎给起的这名字。
取了碗,将这包蒙汗药悉数倒进了碗中,看的石虎一阵心疼,这一包下去,能让常郢睡上两三天了,真的没问题吗?
“孙大夫,这用量,太大了吧,这可不是普通的蒙汗药呸,麻沸散,这是麻沸散,这一包下去,常郢能睡上两三天,不会饿死吗?”石虎问道,看常郢这样子,估计从昨晚上就没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