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毫Γ饧骋灰χ美钤埃蘼凼悄囊恢纸峁际切拉Z喜闻乐见的。

    藏兵谋反,莫说是一个皇室宗亲,皇帝的弟弟,哪怕是皇帝的子嗣,最终失败都逃不过一个悲惨的结局。

    更别说是李元景,首先在长安便竖起了玄世璟这么个小狐狸一般的敌人。

    而且这个小狐狸还有些手段让人将他在长安的产业搞了个底儿掉。

    “陛下,若是真的找到靖王殿下谋反的证据,那太上皇那边”玄世璟有些担心的问道,若说李二陛下太上皇李渊已经是无能为力的,但是自己不同啊,自己在李渊面前,简直就是毫无还手之力啊。

    若是这笔账被李渊算在了自己的头上,那自己多冤啊。

    话说回来也是,李渊怎么还好好的活在大明宫呢,历史上李渊死的算是早的呢现在李渊非但没死,近几年内还未李二陛下填了好些个弟弟妹妹

    玄世璟又怎会不知,自己这一只小蝴蝶,扑棱了两下翅膀,便无意中改变了一些原本该发生的事情,或许还能改变一些未曾发生的事情。

    “太上皇那边,自有朕去说,算不到你头上的。”李二陛下自然察觉到玄世璟在担心什么,现在玄世璟是他麾下的臣子,李二陛下又岂会轻易的让李渊动了他,更何况,玄世璟对于李二陛下可以说是非常重要。

    “反正小臣在朝堂上已经将这差事接了下来,背后的主谋就是陛下您,若是小臣出了什么事儿,也是得陛下您给担着。”玄世璟无赖的说道。

    本来就是,本来这案子玄世璟是不想掺和,谁闲着没事蛋疼的去自己查自己的,还找到真凶,真凶现在正在这大殿上呢,帮凶全都在侯府好吃好喝的修养这,去荆州,上哪儿找“犯人”去。

    玄世璟接下这案子,完全就是在朝堂上被李二陛下的目光所迫。

    “你这小子倒是一点儿亏都不肯吃。”李二陛下笑骂道:“放心,你所担心的,不过是事后太上皇会找你麻烦,朕为你挡下便是。”

    “如此,小臣便先谢过陛下了。”玄世璟拱手躬身行礼。

    “行了,别在朕面前假惺惺的了,荆王一事,朕便全权交给你了,还有,你要带房遗爱去荆州,切记万事小心,虽然你本意也是好的,但是若是一不小心出点儿差错,终将得不偿失。”李二陛下叮嘱道。

    “陛下放心,小臣定不辱使命。”玄世璟拱手说道。

    定不辱使命将李元景在荆州藏兵蓄意谋反的事情查出来公诸于众。

    玄世璟已经想到了这般做法的后果,李元景的下场八成便是流放到偏远之地而已,这对于玄世璟来说,已经够了,毕竟李元景是根正苗红的皇室中人,深得李渊的喜爱,只要李渊出面说句话,李二陛下就得慎重的考虑一番,现在的李二陛下对于李渊,肯能已经没了原本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恨,随着岁月的逝去,剩下最多的,应该是心中的一份亏欠吧。

    李二陛下屁股底下的皇位,毕竟是从李渊手中抢来的。

    “如此便好,顺带着查探一番,看看荆王到底丢了什么东西,让他如此火急火燎的不顾在长安的影响,强行扣押你的商队,查到之后悉数汇报给朕。”

    玄世璟心中大汗,李二陛下这好奇心,还真是未完待续。
………………………………

第九十章:来自李渊的“邀请”

    “璟儿,朕再问你一问题。”李二陛下看向玄世璟。

    玄世璟拱了拱手:“陛下请讲。”

    李二陛下负手走到玄世璟身前,好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玄世璟:“璟儿,朕问你,我大唐与吐蕃和亲,是否只要和亲的对象不是兕子,你便不会站出来反对?”

    这问题李二陛下怎么会问出这个问题,难不成李二陛下心中也是反对与吐蕃和亲的?

    玄世璟拱手问道:“陛下您是想听真话?”

    “废话,你小子少给朕耍滑头,如实说。”李二陛下没好气的说道。

    “那小臣便说实话了,小臣是个狭隘的人,尤其是在家国大事上,小臣也是自私的,所以小臣认为自己没什么出息。”玄世璟笑道:“小臣反正是看不惯番邦利用和亲,来窃取我大唐文明,若是后世人人都像陛下一般英明神武,那别人偷去也就罢了,万一一不小心出几个败家子,人家到时候还不是翻过来用咱们传授给他们的东西来反攻大唐。”

    吐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如此说来,你是反对大唐与吐蕃的和亲了?”李二陛下说道。

    “小臣可没说反对。”玄世璟连忙说道,这话可不是他说出来的,虽然他是这么个想法。

    “那你这番话又是何解?”

    “小臣只是心中不喜而已,这国家大事,向来不是小臣说不喜,说不支持就能够不做的,和亲是陛下与朝堂上诸位大人定下的,就算小臣不喜,也无法改变什么。”玄世璟解释道。

    若说反对,岂不是几乎与整个朝堂上的人为敌,玄世璟才不会这么傻,反正李二陛下理解就成,没必要这么明晃晃的说出来。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罢了,朕也不为难你了,说实话,若是那些大臣们若是真的让兕子作为与吐蕃和亲的人选,朕也不会同意的,和你一样,有些时候,朕也是自私的。”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既然你心中不忿,这样,朕交给你一件你喜欢做的事。”

    “喜欢的事?”玄世璟疑惑,自己都不知道在这朝堂上能有什么让自己喜欢的事情,李二陛下说这话是何意?

    “若是大唐答应了与吐蕃和亲,那这亲事,怎么也得等到明年秋天,转了年你便要去荆州,辅机挑选宗室女也需要一些时日,介时你回来,定然能赶上这场盛事,既然如此,朕就将挑选钦定陪嫁物的事情交给你去办理,朕知道,做这些面子上的东西,你小子,定然会别出心裁,好好想想,想想怎么让朕满意。”

    “小臣领旨。”玄世璟躬身拱手抱拳行礼。

    这可是个好差事啊,自己不是一直担心礼部的那些老糊涂将大唐最宝贵的东西随随便便送出去吗?这下好了,由自己过手,定然不会让那吐蕃人占了便宜,小样儿,娶了我大唐公主,还想顺带着弄些丰厚的嫁妆?要是搁现代,没让你出天价聘礼算是仗义的,就你吐蕃打的这点儿主意,放到后世,没有吐蕃赞普身份的松赞干布绝对是打一辈子光棍儿的主儿,到时候松赞干布就抱着你家大相的腿去搅基去吧。

    出了甘露殿,玄世璟此刻感觉真是神清气爽,李二陛下交代给他的两件事,除了作为李元景谋反案的枪头鸟之外,剩下的为未来的文成公主置办嫁妆,简直是太合他的心意了,至于李元景荆州藏兵的事儿,等过了年,自己带上房遗爱还有石虎和高峻去荆州溜达一圈儿便是,自会有二贤庄的人将他们所收集到的证据送到玄世璟面前。

    这就是家大业大的好处。

    还未走出宫门,玄世璟又被一人拦下,却是宫里的巡逻的羽林军。

    “东山侯爷请留步。”一羽林军腰间挎着唐刀,伸手将玄世璟拦下。

    玄世璟观察了一下这羽林军的表情,似乎来者不善呐。

    “这位将军,拦住本候所谓何事啊?”玄世璟问道。

    “陛下想见侯爷。”那羽林军回应道。

    “本侯可是刚从陛下那里出来。”玄世璟阴沉着脸说道,脑中却是飞速的运转了起来,难不成又是什么阴谋诡计?

    李元景?不对,这还没出皇宫呢

    这羽林军说是陛下想见自己,这宫中除了李二陛下,还敢称陛下的,那便是太上皇李渊!

    李渊为何要见自己?玄世璟心中思索,霎时间便猜了了个明白,十有**,李元景跑到李渊那里去,将自己告了一状。

    若是李二陛下念着与玄明德的旧情对自己另眼相看的话,那李渊看见自己,那简直就是巴不得自己去死啊,更何况还有李元景在一旁火上浇油,李渊想做什么,只要不危及大唐江山,就连李二陛下都不会去阻拦,这一趟,自己看来要栽啊

    走了,那便是抗旨不遵,不走,天知道见了李渊之后李渊会对自己做什么。

    李渊甚是疼爱李元景这个儿子,他要是知道自己与李元景之间的芥蒂,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将自己除去!如同十多年前李元景等人策划给自己下毒,去讨好李渊一样,现在全然反了过来,将是李渊除去自己来抱住他的儿子,无论如何,那个悲情的主角,总会是自己!

    想到这里,玄世璟真的想跳脚骂街了,劳资真是信了你的邪了,自己好好的一大好青年,是招你了还是惹你了,还不是你先动的手,如今劳资正当防卫还成了错了。

    为了以防万一,玄世璟决定自救,当然,求救的对象不能是李二陛下,若是现在跟李二陛下说自己被李渊派来的人带走,李二陛下肯定不会当成一回事儿来对待,所以,只能是魏王李泰!

    每次李泰到宫中参加早朝,下朝之后总会去武德殿的文学馆溜一圈儿,所以,现在李泰应该还在文学馆。

    玄世璟拱手对那羽林军说道:“太上皇召见,臣自然不会拒绝,只是还有人在等候本侯可否托人先去捎个话?”

    那羽林军只是负责请人的,哪儿管得了这么多,便同意了玄世璟的话。未完待续。
………………………………

第九十一章:面见李渊

    见远处有一队宫女太监走过,玄世璟连忙跑了过去,拦下了其中一名小宫女。

    “奴婢见过侯爷。”那小宫女见玄世璟走到自己身前,连忙福身行礼。

    “不必多礼,既然你认得本侯,那便好办多了。”玄世璟说道,随后从腰间解下一方玉佩,递给小宫女:“帮本侯一忙,带着这个玉佩,立即去武德殿找到魏王殿下,就说本侯被台上皇请了过去。”说罢,又从怀中掏出一吊铜钱,一并塞给了这小宫女:“十万火急,拜托了。”

    小宫女被玄世璟这火急火燎的样子弄的有些愣神,但反应过来之后还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交代完事情之后,玄世璟这才故作淡然的回到了那羽林军的身前,说道:“烦请将军带路。”

    那羽林军没有说话,只是躬身将路给玄世璟让了出来,玄世璟也不客气,直接走在了那羽林军的前头。

    很快便到了大明宫,一进了宫门,玄世璟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奢华

    这太上皇的生活环境,简直不要太好!

    但是羡慕归羡慕,李渊的这种生活虽说奢华,但也不是玄世璟想要的,没了自由,过的再奢华,有个p用。

    走进了含元殿,含元殿中四人合抱粗细的金丝楠木的柱子,便先将玄世璟震撼了一番,含元殿中没有点熏香,但也是飘散着一股子异香,这香味,便是这些金丝楠木散发出来的,这金丝楠木可是个好东西,能够运到北方的更是屈指可数,仔细数了一番这殿中的柱子,足足有九根,正是应了九九归一,九五之尊的寓意,更为难得的是这九根金丝楠木,品相相差无几,都是十足的上品。

    大殿的中央,摆放着一方金黄色的软榻,想来是平日里供李渊在此休憩的,大殿连接着内殿,中间由一层薄纱隔开,用来遮挡的丝绸早就被伺候在含元殿中的下人束了起来,绑在金丝楠木的柱子上。

    玄世璟进了含元殿刚不久,李渊便在两名妇人的搀扶下从内殿走了出来,但是眼尖的玄世璟还是发现了,躲在柱子被束起的丝绸后面的李元景。

    果然跟自己猜测的一样。

    “小臣玄世璟,参见太上皇。”见李渊出来,玄世璟连忙拱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大胆小儿,见了朕,为何不跪?”李渊在妇人的搀扶下,坐在了玄世璟正上方的那方软榻上,眼睛微阖着冲着玄世璟说道。

    李渊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现在玄世璟站在自己的下方,自己竟然已经有些看不清楚他的面目了。

    不过,无论这玄世璟生的何等模样,始终是玄明德的儿子,与他父亲,当是差不到哪里去,想到这里,李渊心中更是一股子的无名火,当年玄明德在太极殿跟他说的话,到现在,仍旧是历历在目!

    “陛下,您,不适合在掌管大唐的江山了。”

    “您只知道指责秦王殿下,可若不是您对建成太子的纵容,又何来今天这一场宫变。”

    现在想到玄明德的那番话,虽然李渊心中始终不愿意承认,但是他好歹也是大唐的皇帝,将来这位子是谁的,也是应该由他说的算,容不得他人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

    这些年来,李渊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老大和老二之间,到底孰是孰非,自己的大儿子,精通政事,当年老二外出南征北战,后方一应事务,几乎都是老大在处理,朝堂之上,也是打理的井井有条。

    老二能文能武,胸怀大志,这大唐江山,将近一半是老二亲手打下来的。

    为何最后兄弟二人却落得这般田地?

    只怪那个位子太诱人自己做了太上皇之后的那两年,不也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夺回那个位子吗?

    老二的心胸抱负,使得他断然不会屈居人下,而老大,为了自己的位子更加稳固,也断然容不下他

    至于老三自己的儿子,自己还能不知道吗?

    立在下首的玄世璟自然没想到李渊在见到自己后会有如此多的心思,只是看着李渊那老态龙钟的样子,心中有些别扭,这就是传说中的下马威?

    莫说自己一个侯爷,大理寺的少卿,就算是普通一刺史,一县令,见了皇帝,也不过是躬身拱手行礼罢了。

    大唐的礼仪风俗,还没有到后世那见官大一级就要跪的恶习。

    暗自叹息一声,罢了,谁让人家是大腿,自己就是一小细胳膊呢,胳膊总是拧不过大腿的,人家是太上皇,跪就跪吧,总比没了命要好些,好歹是李二陛下的亲爹,这一跪对于玄世璟,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小臣玄世璟,参见太上皇。”玄世璟衣襟一撩,便正儿八经的跪了下来。

    这还是来到大唐除了正式礼节和拜死人之外第一次跟人家下跪呢!玄世璟心中恶狠狠的想着,就当提前跪了!

    “这孩子还算懂事,免礼吧。”李渊懒洋洋的一摆手,免了玄世璟的礼。

    “谢太上皇。”玄世璟站起来回道,既然李渊喜欢打官腔,那就好办多了,不怕他打官腔,就怕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虽说李元景谋反这事儿没什么情理可讲,但是一个千万不要小看了一个父亲护犊子的心。

    “朕听闻,前些天,老六在襄州丢了东西,昨儿个,就在长安城外,将你府上的商队给拦下了?”李渊出声问道,一句话说出来,中间咳了三回。

    上了年纪的人,说话最大的特点就是换气特别频繁,看李渊这样子,身体状况显然是并不理想。

    “是,小臣府上的人出去,在大唐各地采办当地特产,以充府上年货年礼之用,只是刚行至长安城外,便被荆王殿下连人带货给扣下了。”玄世璟拱手说道。

    “老六也是,多大点儿事儿,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你可是答应了世民,要去查探此案?”李渊继续问道。

    “正是。”

    “那朕若是让你就此罢手呢?”李渊睁开微阖的双眼,直直的看向玄世璟。

    “小臣受命于陛下”

    “难不成他李世民的话好使,朕的话,就不好使了吗?”李渊手掌重重的拍在了软榻的扶手上,这一剧烈的动弹,又引起了一阵咳嗽。(未完待续。)
………………………………

第九十二章:装糊涂

    玄世璟拱手说道:“小臣受陛下旨意,如今太上皇又让小臣放弃调查,陛下是君,太上皇亦是君,小臣不过是臣子而已,望太上皇莫要为难小臣。”

    “为难?难不成,要让朕亲自去找世民去说不成?”李渊眯着眼睛看向玄世璟,依稀瞧见了眼前这少年的模样,倒是与那玄明德像了个五六成。这孩子年纪一般,确是能够在自己面前进退有度,不谦不卑,实属难得,若非是那玄明德的子嗣,饶是自己,对于这样的孩子,也是喜欢的。

    玄世璟只是拱手低着头,却不说话。

    偏是这样的姿态,让李渊更是恼怒,连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自己都使唤不动了,心中压抑了十几年的怒火、憋屈,齐齐涌上了心头。

    “玄世璟,当真不肯听朕的话,就此罢手?”李渊复问道。

    玄世璟只能心中苦笑,这李元景在荆州藏兵,企图谋反,这事儿还让陛下看出了端倪,特意派遣自己去查探,如何罢手?李渊是真糊涂还是假装糊涂?若是仅仅是李元景丢了点儿钱,李二陛下让自己去查,玄世璟巴不得用李渊这个借口推脱掉,可是关键李二陛下的重点不是放在李元景丢了的东西上

    “恕小臣难以回复太上皇。”玄世璟拱手说道:“若是陛下下了旨意让小臣不去查这案子,小臣自然会罢手。”

    玄世璟言下之意便是这话你对你自己儿子说去,他作为一个臣子,只是奉命办事。

    玄世璟也知道,李渊自然不会去找李世民说情,让他下令让玄世璟放弃查探此案,李元景的心里在想什么,李渊自然是一清二楚,哪次李元景回长安,不是李渊在暗中庇护,即使这般,李二陛下还是对李元景起了疑心,还多多少少的探查过李元景,李渊若是找李二陛下来说此事,不但不会平息此事,反而会让李二陛下疑心更甚,若是李元景心中无愧,又何须李渊出面?

    李渊眯着双眸,定定的看向玄世璟,若是自己去找老二说这事,还用得着将你召来吗?

    事情关乎自己的两个儿子,李渊也不得不谨慎起来,他已经见过了十几年前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他不想在有生之年,再看到第二次,李元景这些年做的事情他多多少少的也知道,也劝过,奈何得到的总是骑虎难下的回答,如今李元景所行之事万一败露,那他那面会步了当年老大和老三的后尘原本想唬住玄世璟这小子,没想到这小子也是个滑头,丝毫不肯松口。

    强压下怒火,李渊看向玄世璟,生硬的说道:“若是朕让你在探查此案的时候,得过且过呢?如此,世民那边,你也应该能够交待过去了吧。”

    “太上皇,小臣有一事不明。”玄世璟依旧拱着手问道。

    “且说来听听。”李渊在两名妇人的搀扶下,坐直了身子。

    “陛下派小臣去探查的,乃是荆王殿下丢失物品一案,当然,此案也关乎着小臣府上的清白,毕竟荆王殿下一直怀疑的是小臣府上的人与此案有关,小臣若是全力探查,对于小臣府上,还有荆王殿下,都是一桩好事,小臣不明白,太上皇为何却要让小臣得过且过呢?”

    此刻的玄世璟已经是明摆着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反正李渊也没明说不是,自己便单纯的认为李渊是让自己不要去探查李元景东西失窃一事便是了,自己装糊涂,李渊又不可能明明白白的说清楚,自然他拿玄世璟也没办法。

    李渊一愣,这小子竟然跟自己打起了马虎眼,他才不相信玄世璟不明白自己所指的,到底是什么。

    现在玄世璟将话题一带,一时之间,李渊也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含元殿中的气氛似乎凝固住了,而站在后面的李元景,却也是忐忑了起来,若是父皇真的不能在此事上帮到自己,那自己也就只有铤而走险了,在拖延住玄世璟的时候,尽早动手谋划,而这个东山侯爷,也该遵从他十多年前便该有的命数了。

    现在最打紧的,便是要赶紧筹一批钱,运往荆州,没有钱,便没有军心,同时,李元景也在思索着一件事,这玄世璟能不声不响的让手下的商队将自己放在襄州的钱财偷了去,那为何他就不能从玄世璟手上,再偷回来呢。

    早就听说自己原本的产业玄武搂被玄世璟手下的人买了回去,还改成了商会的总部,既然这样,想必这玄武搂中,也定是存有大量的钱财吧,毕竟商户周转之时,不可能每次都是去侯府的库房支取钱财

    想到这里,李元景心中更为意动,恨不能现在就回到荆王府去派人前往玄武搂。

    “莫要与朕装糊涂,朕说的,你懂!”李渊怒视着玄世璟。

    “小臣不懂”玄世璟拱手说道。

    “你!”李渊手指颤颤巍巍的指着玄世璟:“你在装糊涂,十多年前,你父亲在朕面前肆意妄为,如今,你又再朕面前装糊涂,真当朕是好糊弄的吗?玄世璟,朕告诉你,你玄家,欠朕的!”

    李渊所说的亏欠,无非就是当年在太极殿上连同程咬金尉迟恭等人逼宫一事,若是如此算下来,现在整个贞观朝堂上,又有多少人不欠李渊的?

    李渊也是今日初见玄世璟,看到玄世璟,想到了玄明德,想起了十几年前已经落满灰尘的往事,心头不由得升起一股无名怒火,只是玄明德已经死了,这怒火的承受者,变成了“无辜”的玄世璟。

    玄世璟也能理解李渊,被自己的儿子说的好听是请到含元殿颐养天年,说的不好听,那就是变相的囚禁了,这种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变成了现在垂暮的老人,玄世璟也明白,现在最好的举动,便是不吱声,心中确是盼望着李泰赶紧过来将自己解救出去,面前一个李渊,背后还有一个李元景在盯着,这含元殿,太危险(未完待续。)
………………………………

第九十三章:说破

    且说小宫女拿了玄世璟的玉佩之后,便一路赶往了武德殿,只是万万没想到,今日李泰退了朝之后,便出宫回了魏王府,未曾在武德殿停留,这可是急坏了小宫女。

    小宫女手里拿着玉佩,在武德殿门口来回徘徊着。

    这下怎么办?难不成还要出宫去魏王府不成?自己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宫女,没有上头命令,怎么敢私自出宫,就算是自己敢,没有上头签发的印信,宫门口的军士也不会放自己出去的。

    况且东山侯说此次来寻魏王殿下,乃十万火急之事,等想到办法出宫再去魏王府将魏王殿下请来,到时候恐怕就来不及了

    武德殿门外的侍卫们见这小宫女在殿外徘徊良久,不禁疑惑,这姑娘到底找魏王殿下有何事

    守在武德殿外的羽林军首领走到这小宫女身边,问道:“为何再次徘徊?”

    “这位军爷,奴婢是前来找魏王殿下的,东山侯爷托奴婢前来,可是没成想殿下今日不在宫中,事情紧急,只是一时半会儿奴婢不知该如何是好。”小宫女连忙解释道。

    “若是事情紧急,姑娘何不去暖阁寻晋阳公主,听说东山侯爷与晋阳公主,相交甚督,或许公主殿下能够帮上忙也说不定。”

    这羽林军这么一说,小宫女也想了起来,对啊,魏王殿下不在,可以去找晋阳公主啊,当时见东山侯爷如此着急,身后不远处还有两名羽林军,想来一定是被强请了去。

    小宫女想到此处,当机立断,便迈步向暖阁跑去。

    含元殿中,玄世璟依旧在与李渊对峙,李渊一时半会儿的倒也奈何不得玄世璟,毕竟现在相当于李元景的半条命,握在玄世璟手中,若是李渊真的将玄世璟逼急了,恐怕还未等李渊动作,玄世璟便会加紧派人调查李元景,然后将李元景陷入死地。

    这是一场智慧与速度的角逐,只是侯府似乎,早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因为在得知玄世璟遭受迫害的幕后黑手就是李元景的时候,二贤庄那边钱来就已经让手底下的人去了荆州开始调查李元景,收集李元景不臣的证据,等到过了年,玄世璟只需跑一趟亲自将这些证据带回来便是了。

    这些都是李渊万万猜想不到的,如今玄世璟如此想整元景,或许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的,就是这李渊。

    若非当年李元景为讨好李渊,玄世璟何至于此。

    “你是当真不肯放过元景了?”李渊怒视着玄世璟说道。

    “太上皇何出此言,小臣查探荆王殿下物品失窃一事,对于荆王殿下来说,是好事啊。”玄世璟拱手说道。

    “莫要与朕周旋了,说实话,世民是不是让你背地里查探元景在荆州的事情?”与玄世璟周旋良久,李渊终究是忍不住问了出来,若是不挑明直言,恐怕玄世璟会与自个儿在这对峙到天黑。

    这回玄世璟倒是没话说了,真没想到李渊就这么赤果果的说了出来,不过也是,到了李渊今天这种身份,这种地位,对于这样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避讳的了,早在十年前劼利可汗入长安献舞的时候,太上皇李渊与李二陛下的相处模式便由原本的针锋相对进而和平演变了。

    玄世璟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回答了,是该大大方方的承认吗?李元景现在还躲在殿后,不管承不承认,李元景都已经想到了,说不定他回到荆王府之后便会派人回荆州传递消息,到时候就算玄世璟去了荆州,也不会发现什么问题,若是没有之前二贤庄派去的人搜集证据,恐怕玄世璟的荆州之行必将会空手而归。

    无论承不承认,大局已定。

    玄世璟思索过后,干脆大大方方的承认,反正这都是李渊和李元景心知肚明的事。

    “正是!”玄世璟将自己的回答说的掷地有声。

    “世民他真的对元景起了猜忌”李渊喃喃说道,不过他心中却不怪李世民,李元景有今天,却还是自己当年造的孽玄明德当年说的,果真是对的,错在自己啊

    李渊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刚刚坐正的身子一瞬间松垮了下去,旁边的两名妇人连忙扶住李渊。

    “罢了,罢了。”一句话,李渊声音之中尽显疲惫,状若死灰。

    看这样子,李渊觉得自己已经是无能为力了,这事情是自己的二儿子背后授意,再难为玄世璟,也无济于事了

    站在殿后的李元景没想到自己的父皇这么快便放弃了,原本还以为父皇会对玄世璟动手,现在看来,倒是对玄家有些释然的模样。

    李元景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或许除去玄世璟,在这含元殿便是一个好机会,玄世璟独自前来,身边没有带任何人,怎样都跑不了他,事后陛下那边的借口李元景都在一瞬间想好了。

    自家父皇心中对玄家有恨意,无论是陛下还是原本秦王天策府的大臣们心中都有数,到时候边说父皇看不惯玄世璟,玄世璟便与父皇起了争执,父皇对玄世璟小惩大诫的过程中,玄世璟胆敢还手,最后侍卫失手将玄世璟杀死,这种以下犯上的罪名,任谁也挑不出毛病,被赐死,也是理所应当。

    虽然有些勉强,但是事情若是牵扯到太上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