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任由大水这般再这边儿聚集的话,旁边的农田都要遭殃。
“快!去帮忙!”玄世璟说道。
“老爷,您。。。。。”
“您什么您,我也去帮忙!”玄世璟说道。
说完之后,玄世璟就上前去了,和那些庄子上的庄户一起,搬石头,抗麻袋。
玄世璟出来之前,并没有换衣服,身上依旧是一身锦衣,只是大部分都被蓑衣给遮挡住了,庄子上的庄户在低头搬动麻袋的时候,看到了玄世璟的长衫,这才抬头仔细看眼前的来人。
“公爷?您怎么过来了?”庄户诧异的说道。
“我听说咱们庄子上的水渠出事儿了,就过来看看,来,赶紧干活儿,先给堵上,不然地里的庄稼可就要遭殃了。”玄世璟说道。
庄稼生长的确离不开水,但浇灌也是要适量,像这般大雨,若是田地里的水不能及时的排出去的话,庄稼的根,怕是要烂在地里了。
“公爷,您这千金之躯,怎么能跟我们一样,干这些粗活儿呢,这些事儿,我们来就好。”那庄户说道。
“什么千金之躯,又不是什么千金大小姐,老子也是上过战场砍过人的,哪儿那么娇弱,别废话,干活儿!”玄世璟喝道。
雨下的很大,虽然玄世璟跟这人说话的声音不小,但是除却周围的两三个人之外,别的人都没有发现玄世璟的身份,只不过一来二去,玄世璟在这边干活儿的消息,也都传开了。
连齐国公都来帮忙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卖力干活,好歹被淹了的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玄世璟吩咐自己带来的家仆,赶紧到庄子上去筹集麻袋,仅仅是垒土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多多少少都会被水冲走,只有用麻袋,装满了砂石,才能堵住缺口,等这一场大雨过去之后,再重新疏通整条水渠。
玄世璟的力气还是很大的,干起活儿来,也是干脆利落,不比庄子上的庄户要差到哪儿去。
“这边差不多了,赶紧去别的地方。”玄世璟说道:“另外,田地里的水,也得想办法排出去,分出一部分人来,在田边挖个水沟排水。”
“好。”周围的庄户纷纷应声,而后便在人的组织下,井然有序的分配了活儿,大家各自忙活各自的。
玄世璟不断的在田边巡视着,看看还有哪儿有什么问题。
“老爷,夫人她也来了。”大雨之中,玄世璟身边儿的仆从说道。
“什么?!”玄世璟一惊,而后四处打量,果然看到了一身劲装,穿着蓑衣的晋阳带着家里的仆从赶了过来。
“夫君。”晋阳来到了玄世璟的身边。
“你怎么过来了?”玄世璟说道:“这么大的雨,你在家里待着就好了啊。”
“夫君,家里已经没有什么事儿好担心的了,妾身担心这边,所以家里闲散着无事可做的人,妾身全都带到这边来了,就算是有问题,咱们也得一起面对才是,夫妻一体,不管什么,妾身都会陪着夫君一起面对。”晋阳说道。
人都已经来了,玄世璟也不好说什么了,不过晋阳说的这一番话,着实让玄世璟心中大动,说不感动,这是假话。
而且,晋阳说的,面对一切事情,也不仅仅是这一件事,而是所有的事儿,明显这两天晋阳自己在家中也想了不少事儿,尤其是自家现如今的处境。
玄世璟怕晋阳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即便是事情憋在心里,也不会跟晋阳多说,但是今天晋阳的态度,无疑是让玄世璟心里安定了许多。
不管发生什么,夫妻就是夫妻,虽然两人出身在两个家族,但是自打他们成亲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一家人了,那就是一个新的家。
家中有难,一同面对,这才是夫妻,这才是一家人。
玄世璟觉得,可能真的是自己以前想的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时候,将所有的事情考虑得面面俱到也不是什么好事儿,这样的话,反而会让自己家里的人多想。
“好。”玄世璟伸手拉住了晋阳的手,用力的握了握:“不管什么事儿,咱们都站在一起。”
大雨之中,玄家的家仆也加入进了这一场忙活之中,玄世璟则是带着晋阳不断的在水渠周围巡视,有时候他两人也会在一边儿搭把手。
有了玄世璟和晋阳在这边坐镇,明显庄户们的士气就高涨了许多,干起活儿来也都格外的卖力了。
人家齐国公和公主殿下都能吃得了这份苦,心里都还惦记着他们呢,他们要是心里不把这个当回事儿,这算什么?
“大家再加把力气,这边儿马上就能堵住了!”
“好!”
“来!一!二!三!走!”
两个人合力,抬起一装满砂石的麻袋,将它摞在了水渠边儿上。
这样一来二去,水渠的不少缺口,也就这般堵住了。
玄世璟一边儿看着他们干活儿,一边儿也在想,原本的庄子,还没有这么大来着,当初庄子上修建这条水渠,也是为了满足当时庄子上的人,但是明显,现在庄子上的人可比以前多得多,而水渠也是已经年久失修了,今天这一场大雨下来,将水渠的所有毛病全都给暴漏了出来。
玄世璟现在已经开始考虑水渠的事儿了,不仅仅是修缮,甚至还有扩建。
诚然,这样要砸很多钱进去,但是玄世璟不在乎钱。
玄家有钱,钱躺在仓库里,那就不是钱,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罢了。
花不出去的钱,那能叫钱吗?
而且,钱财没了,总还是能赚回来的,重要的是看投资,而这庄子,就是玄家最大的投资了,所以花钱在庄子上,玄世璟也是心甘情愿,并且怡然自得。
………………………………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代价
庄子上原本用来蓄水的湖,现在水位也逐渐的抬升了起来,不过好在这边还十分坚挺,若是连这湖泊都出问题的话,那绕着湖边的这一大圈儿码头仓库,都得倒霉。
湖边有很多仓库,原本这边就连通着渭水,虽说进不来大型的货船,但是小型的船还是能进来的,因此,这边也是囤积了不少东西,水渠那边需要大量的麻袋,玄家的下人就跑到这边来了。
物资的话,这边是不会缺的。
而这边的这些掌柜的,一听说是齐国公需要这些东西,二话不说,赶紧让自己的工人将仓库里空闲的那些空麻袋全都搬了出来,随着玄家的下人一同到水渠那边儿去帮忙了。
水渠边儿上汇集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东山县的水渠很多,也很长,人一分散,也就不显得拥挤了,人多都来帮忙,这也是好事。
水渠有好几处都已经溢水了,除却要将水渠堵上之外,被淹没的田地,里面的水,也要想办法给排出去,这才是麻烦事儿。
这一场雨,从早上,一直下到了下午,玄世璟和晋阳两人,包括在外头冒雨干活儿的人,都是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
现在这雨依旧没有停歇下来的模样,谁的心也不敢放宽下来。
一直到了下午的时候,雨才下的渐渐的小了一些,水渠的水也被完全控制住了,剩下的,就是将田里的水都排出去也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玄世璟抬头看了看天色,经过今天这一场大雨,接下来好几天的时间,都应该不会再下雨了,天空之中厚厚的云层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散了。
一场大雨,下过了,就好了。
“老爷,夫人,您两位这都忙活了这么长时间了,一点儿东西都没吃,这边儿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要不您二位先回宅子里休息一会儿吧,多少吃点儿东西。”玄家的下人来到玄世璟和晋阳的身边儿说道。
雨已经停了,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玄世璟点了点头。
“成,这边儿的事儿若是弄完了的话,给我回一声。”玄世璟说道,转过头来看向了晋阳:“夫人,我们先回去吧。”
晋阳也是点了点头。
好在庄户门冒着大雨将水渠都给堵上了,不然的话,田里积攒更多的水,到时候处理都没法儿处理,会有更多的田地遭殃。
这若是搁在三十多年前的话,下这么大的雨,田地是不会出这种问题的,因为雨水都有地方排,有地方渗,但是就这三十多年来,庄子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土地变得紧凑了,多许多石板路地面,也多了许多建筑。
不过好处是什么呢?这场大雨要是搁在三十多年前的话,怕是会造成房屋倒塌,会死人,而现在,大家的房子都还好好的,没有被雨水冲垮,没有出现倒塌,庄子上更没有一人因为房屋倒塌而丧命。
玄世璟回过神来之后才发现,或许,这就是要发展而付出的代价吧,现在仅仅是在这样一个庄子上体会出来,往后呢?
黄河的水为什么是浑浊的?因为关中不断的修建各式各样的建筑,不管是民宅也好,皇宫宫殿也好,大肆砍伐树木而导致水土流失。
想想后世的黄土高坡。。。。。。
“夫君,在想什么呢?”晋阳与玄世璟走在一起,自然察觉到了玄世璟在走神。
“在想咱们庄子上的事儿,就这样一场大雨,若是放在十几二十年前的话,也不会让田里的庄稼遭这难了。”玄世璟说道:“是不是咱们庄子上,发展的有些太快了?”
“这难道不是好事儿吗?”晋阳反问道:“以前百姓都是靠着老天爷吃饭,靠着地里的几亩庄稼吃饭,但是现在,水渠虽然出现了问题,但是修缮之后,依旧能用,能改变看天吃饭的日子,顺带一提,现在咱们庄子上的庄户,也不仅仅是看天吃饭,除却地里的庄稼之外,他们还有另外的谋生手段,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这一场雨水,将地里所有的庄稼都给毁了,他们也照样能生存下去,也有活命的本事。“
晋阳所说的,也就是庄子上的百姓收入多样化了罢了,而不是就依靠着地里的庄稼生存。
“而庄子上的这一切,都是夫君为他们带来的。”晋阳说道:“所以夫君无需想这么多。”
玄世璟这么一说,晋阳才理解了玄世璟现如今是有多么的累,一边儿要小心朝堂上的风起云涌,小心暗地里那些小人的中伤,一边儿还要操心着庄子上的庄户,百姓们过着的日子。
这样重的心思,整个人能有什么精神?
“不想这么多可不行啊,庄子上都是如此,更何况整个关中。”玄世璟叹息一声说道:“我不想千百年后,子孙戳着咱们的脊梁骨骂咱们呐。”
这话,晋阳就有些不明白了,明明是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后人又怎么会戳着脊梁骨骂你呢?
玄世璟无奈摇了摇头,沉默了下来,继续往前走。
虽然身上有蓑衣,但是干活儿的时候,谁会注意这么多,而且雨下的这么大,里面的衣衫早就已经湿了。
回到家里之后,宅子里的下人赶紧烧了热水,让两人各自在房间里清洗了一番,换上了干净衣裳,厨房那边儿也熬了热乎乎的姜汤,给两人送了过来,喝下去,驱驱寒气,免得寒气入体,再得了风寒。
这个季节若是得什么风寒,可不容易好。
当天晚上,一整晚,玄世璟并没有睡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良久,才闭上眼睛沉下心思来睡着了。
天一亮,玄世璟又醒了,醒了之后才想起来,昨天宅子里的下人好像还没有过来说庄子上的事儿。
昨天那么大的雨呢。
洗漱完毕之后,玄世璟换上了衣裳,出了房间。
到底是才下过一场雨,比下雨之前凉爽多了,地上的土还没干呢,而且看上去,昨天晚上怕是又下了一场零星小雨。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出门
“来人!”玄世璟朝着外面唤了一声。
“小的在,老爷有何吩咐。”院子里的家仆连忙来到玄世璟的身边。
“让高峻和常乐来宅子里,顺便准备马车和吃食,我要出门一趟。”玄世璟吩咐道:“速去办。”
“是。”家仆应声道
约莫一刻钟的时间,高峻和常乐就到玄家大宅里来了,玄世璟也在前厅匆匆忙忙的吃完了早饭。
“夫君这般着急忙慌的,是要去干什么?”晋阳见玄世璟连高峻和常乐都找来了,忍不住好奇,询问了一句。
“出门去转转。”玄世璟说道:“去黄河边儿上看看。”
“那夫君要去多久?妾身也好替夫君安排一二。”晋阳说道。
“还不知道呢,看看再说吧,咱们庄子上,也没有什么好安排的了,等这一场雨过去之后,水都流的差不多了,就赶紧组织工匠和庄户们,把水渠好好的修一修,该清理的清理,该拓宽的拓宽,该挖的挖,这事儿啊,不能再耽搁下去了,不然再往后的话,更麻烦。”玄世璟放下手上的碗筷说道。
晋阳闻言,点了点头。
“好,这事儿妾身肯定是会记在心上的,只是这么大的一活儿,咱们家这支出,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晋阳说道:“妾身这是提前跟您打招呼了。”
“放心吧,该怎么来怎么来,花些钱,让庄子上太平,也是好事儿,不然钱扔在库房里都生锈了不是?”玄世璟说道:“就当给咱们家的后人积德行善了。”
“嗯。”晋阳点头应声。
其实说起来,这些钱对于玄家来说,也算不得什么,但是玄世璟身为家主,而晋阳身为当家主母,家里的大笔款项进出,两个人还是要通一通气的,不然这么一大家子,上上下下几十口人,事事都不跟当家的说,那这还算什么当家的?
“好,那我就先去了,要是快的话,估计在咱们庄子上修水渠之前,我就回来了。”玄世璟说道。
“嗯,夫君放心去就是了。”晋阳说道:“家里一切,妾身能照应得过来。”
与家里人支会了一声之后,玄世璟就带着高峻和常乐乘坐着马车离开了庄子上,至于他们要去哪儿,如今,也就仅仅只有晋阳一个人知道而已。
明面上是如此,但是实际上,背地里,玄世璟在庄子上的行动,也是被一双双眼睛看着的,玄世璟前脚刚刚离开庄子上,后脚这消息就会被送回长安城。
现在的玄世璟可是处在一个漩涡之后,这会儿他离开了,这算怎么回事儿?
可偏偏,玄世璟没有将长安城的风风雨雨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就是挑选着这个节骨眼,离开了庄子上。
“公爷,咱们要去哪儿啊。”常乐坐在车架上,朝着车厢里询问道。
“黄河。”玄世璟说道:“去黄河边儿上的村庄走走看看。”
高峻和常乐两人都想不通,自家公爷这是要干什么,那些个小村子有什么可看的?以前从外面回长安的时候,多少次都是走的黄河水路,不早就看够了吗?今儿个怎么又要特意去看了?
从庄子上,走到黄河边儿上,说远也不远,但是说近的话,乘坐着马车,怎么着也得走上个一两天的功夫,更何况大雨过后,就算是官道,也不好走。
因此,玄世璟三人,从庄子上出发,到黄河边儿上的那些个县城村庄,整整走了三天的时间,这也是因为玄世璟一点儿也不着急。
反正只是过去看看,又不是去做大事儿的,那么着急做什么?
到了黄河边儿上之后,玄世璟一脸走访了好几户人家,打听到了这村子里上山砍柴的樵夫,或者是进山打猎的猎人,又或者是这村子里的老人家。
高峻和常乐就一直跟在玄世璟的身后,他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弄明白,自家公爷这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原本他们以为自家公爷是来黄河边儿上乘船看景儿的呢。
“大爷,十几年前,还不是这个光景吧?”玄世璟坐在村口的老树底下,跟一个老农聊了起来。
“十几年前哪儿能跟现在一样。”那大爷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参差不齐的老黄牙:“十几年前啊,这方圆几十里的地,还有山头上,都绿油油的一片,你看现在,稀稀拉拉的,那些老树根底下的小苗苗才一人高。”
“那人走了之后,后来就没有人上山去专门再给栽种上?”玄世璟问道。
“谁管这事儿啊,官府的那些老爷们,是闲的?再说了,山上还有那么老些呢,再过个几十年,不就又长回来了?咱们村子里上山打柴,都不会去砍那些树苗苗,要是咱们现在都给砍没了,以后儿孙们用什么烧火做饭?”
“大爷说的是啊。”玄世璟笑道。
“后生啊,我看你这身上穿的,也不像是个平头百姓家的,家里家底儿应该不错吧?做商户的?”老农问道。
“嗯,家里做些生意。”玄世璟回应道。
“来长安是来做木材生意的?”老农又问道。
“大爷您怎么知道?”玄世璟笑着问道。
“像你这样的后生,腰包里有钱,会闲着没事儿跟老头子我扯这些?”老农脸上露出了些许自豪,一边儿说一边儿笑。
“那老大爷,您看,我这生意,能不能成?”玄世璟问道。
老农摇了摇头:“够呛啊,要是早些年,那成,不仅能成,还能发大财,但是现在不成了。”
“为什么啊?”玄世璟问道。
“后生,这整个大唐都知道,早些年,龙首原上修建新皇宫,整个大唐的好材料都紧着长安用,那时候来这儿做生意,肯定是赚的,朝廷又不会坑骗你,但是现在,你也看到了,自打龙首原上的新宫建造完了之后,再加上长安城消耗的木材,这山上树,早就不像以前那样茂密了,不能再砍下去了。”老农说道:“像你们这样的商人,也该放过这片儿了。”
………………………………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种树
虽说当初建造皇宫的木材,都是从整个大唐各地运送过来的上好的木材,经过精挑细选的,但是连带着关中地区,也消耗了不少木材,一些修建皇宫时候需要搭建的架子所用的木材,都是就近取材,结果就导致了在那时候,大肆的砍伐了关中不少树木,这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要恢复,谈何容易。
当初的大明宫是何等的工程浩大,玄世璟是亲身经历过的,自然也知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想起后世的关中,玄世璟的良心,还真是有一点儿疼的。
“大爷啊,您放心,我不会在这边儿做什么木材生意的。”玄世璟说道:“您知不知道,这周围,有没有卖树苗的商人?”
“卖树苗的?怎么着?你们这是要去种树啊?”
老农想不通,怎么这看上去好好的后生,脑袋好像不灵光似的,看这后生的年纪,估计家里的孩子都成亲了吧?
“既然砍了,再给种上,这也是应该的。”玄世璟笑道。
“你是朝廷的人?“老农问道。
“算是吧。”玄世璟笑道。
既然是朝廷的人,老农也就不好多打听什么了,对于朝廷的官员,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从心里就有一些畏惧,仔细打量打量眼前的后生,看他的气度,好像也不是什么小官儿,但是若说是大官吧,年纪又不太够的样子。
老农跟玄世璟介绍了附近几个做树苗生意的商人,反正也是举手之劳,至于眼前的这人想怎么折腾,就由着他折腾去呗。
玄世璟离开村子之后,就打发常乐驾驶着马车去采购树苗和工具去了。
“公爷,您这到底想要做什么啊?”高峻问道。
“咱们上山,种树。”玄世璟说道:“咱们先得在这儿,找个落脚的地方,看看县城里的驿站吧,要是离着近,咱们就住那儿。”
两人一边说,一边儿渐渐走远。
老农的耳朵不算太灵光,但是也不至于听不清楚不远处的玄世璟说什么,听到玄世璟说要去住官家的驿站,心里也就确认下来了,这后生,的确是朝廷的官员。
只是官员好端端的,就来这儿种树了?
难不成是罪官?也不至于啊,罪官哪儿还能去住驿站啊。
虽说老农心里疑惑,但是怕也没有人能为他解开这个疑惑。
第二天一早,玄世璟就带着高峻和常乐两人,推着车,带着树苗,带上工具就上了山。
“公爷,您真的是来种树的啊。”高峻问道。
“不然呢?以为我糊弄你啊。”玄世璟说道。
“可是,您这是为什么啊?”常乐也不解,自家公爷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庄子上还有这么多的事儿,家里头现在正是一个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时候,公爷就什么都不管,跑到这边儿来种树?
是个正常人都想不通吧?
又或者说,公爷这是在做事给谁看?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我一个人的力量,或许不够,但是我希望用我的行动,来影响更多的人。”玄世璟说道:“就前几天,咱们庄子上下的那场大雨,记得吧?”
“记得啊,庄子上的水渠出事儿了,公爷您跟殿下还亲自冒雨去帮庄子上的乡亲们修水渠呢,这事儿属下怎么能不记得呢?”常乐说道:“可是这跟您在这边儿种树又有什么关系呢?”
“庄子上的事情,咱们有办法解决,而这边儿的问题,要是不及时的亡羊补牢的话,怕是千百年后,是要出大问题的,咱们不能让后人们,戳着咱们的脊梁骨骂啊。”玄世璟说道:“有句话叫跳进黄河洗不清,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吗?”
“黄河水浑啊,本身水就是浑浊的,怎么洗?”常乐说道。
“那黄河的水,为什么是浑的?”玄世璟问道:“明明从源头上起,水是清澈的,流经各个州府,支流汇集到黄河中来,也会变得浑浊不堪。”
常乐摇了摇头,这么深奥的问题,他不懂。
“关中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人口越来越多,虽说经历过历朝历代的战争,但是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关中,始终都是一等一的肥沃之地,王朝定都于此,既然是帝都,必定是天下之首要城市,承载着多少人的生活,而关中的这一片土地山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够耕种的地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出来,可是山林呢?却是日益减少,打个比方来说吧。”
玄世璟捻了捻脚下的土,指了指。
高峻和常乐的目光也随着玄世璟的动作,注视在了地上。
“这地上若只是单纯的一捧黄土,大雨一过,是不是就被被冲下山,而后汇流到河道之中?”玄世璟问道。
两人点了点头。
“可是,若是这一捧黄土上,长了树,长了草,这片土就会变的结实,任由雨水冲刷,它自巍然不动,明白了吗?”玄世璟问道。
“公爷您的意思是,真要是等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又或者是千百年后,这关中,无树可砍,无山林,那周遭的土地,一经雨水冲刷,就会变成公爷说的那样。。。。。。。”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玄世璟说道:“你们也是随我几次离开长安的人,这当中间隔,总有个十几年了,就没有发现,十几年来,黄河的河岸两边,有什么变化吗?”
“变化?”高峻皱着眉头想了想:“要非说变化的话,黄河边儿上的码头每隔两三年,就要修缮一次。”
“码头的修缮,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再里面。”玄世璟说道。
“可是,要是真这样的话,仅仅是靠咱们在这儿种几棵树,也是改变不了的啊。”常乐说道。
“且走且看吧。”玄世璟说道:“我好歹也是大唐的齐国公,在这个关口上,跑到这里种树,你觉得,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会怎么样,且不说他们怎么想,至少,几乎整个长安的人都会知道,齐国公在黄河边儿上种树。”
这就是这个时代一个高官,一个公爷在帝都,在大唐的影响力。
………………………………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想不通的行为
另外,玄世璟也知道,自己的行踪,指不定被哪些人都看着呢,与其一直在庄子上一直这么待着,做什么错什么,还不如出来呢。
在这边种树,总不会错了吧?
玄世璟的猜测,还真是对的,玄世璟这是出来的第四天了,而长安城的一些人,在玄世璟离开庄子上的时候,就已经将他离开的消息给报了上去,而这第四天,在暗中盯着他的人,也要返回长安去报信了。
他们回去的速度,可比玄世璟来这边的速度要快的多。
“齐国公离开了庄子?他上哪儿去了,干什么去了?”
宣政殿中,暗卫躬着身子,站在殿中。
“回陛下,齐国公是到黄河边儿上的山林里,种树去了。”
“种树?你们没看错?”李承乾脸上的表情甚是诧异。
“是,属下并没有看错,齐国公出了庄子之后,就一路朝着黄河边儿上去了,在黄河边儿上的几个村长走访了一番,便让他身边儿的护卫买了树苗和工具,第二天一大早就上山了,在山上种树呢。”
李承乾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玄世璟这又是要闹哪样。
现在长安城的局势都这样了,对他们玄家可没有什么好处啊,就在这个节骨眼,他这个局中人就这么轻轻松松跳出去了?什么都不管了?
“在此之前,他在庄子上可发生过什么事?”李承乾问道。
“五天前的那一场大雨,庄子上的水渠险些被冲毁,齐国公和晋阳公主殿下带着家里的家仆冒着雨和庄子上的庄户一起筑底,这才避免了庄子上的良田被淹没,事发后的第二天,齐国公就带着人离开庄子上了。”暗卫说道。
不是所有人都是玄世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想明白玄世璟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玄世璟这么东一跳西一跳的思维,包括他心中藏着的事儿,没有人能猜测的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李承乾了解玄世璟,但是却越来越对玄世璟畏之如虎的原因。
“继续去看着吧。”李承乾说道。
他想知道,玄世璟是真的要在哪边种树?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其实玄世璟并没有想要做什么,他的目的,也单纯只是种树,现在只是他一个人在种树,等到往后时间久了,他想让更多的人在这边种树。
关中的资源已经被人们享用了上百年了,总要给点儿修生养息的机会吧?
为什么历史上自大唐之后,就都没有在长安城定都的王朝了?真是因为长安城龙气已经尽了吗?
实则不然,是关中的资源,已经被唐,包括大唐往前的那些王朝,养活数百万人口,耗尽了,自朱温之后,长安城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了,而后世王朝,依托着连通南北的大运河,可以南粮北运,王朝的帝都要向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