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乾仔细的看着册子里所记录的内容,一大部分,果真就是他知道的那些,还有另外一小部分,是他不知道的,就比如他让暗卫仔细去查的关于当年玄世璟去查党仁弘贪污的案子。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想要再仔细的查,也是不容易,暗卫也是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在潞州府和长安城,还有当年的事发地跑来跑去,才调查出这样一个结果。

    当初的玄世璟,果真动用了所谓的江湖势力,而潞州府向玄家提供的人,也并未悉数都到长安,而是有一部分人留在了潞州府,帮着玄家经营商队,而长安城玄家这边的商队与潞州府那边的商队,也是来往密切,潞州府那边,借着地理位置的便利,组织了不少大行商队往来大唐与西域各国之间,赚取的钱财不计其数,当然,也养活了不少人,商队里的人,大多都是当初所谓的江湖人,只不过,人家现在从良了而已。

    虽说从良了,但是江湖人的身份和人脉是掩盖不住的。

    十多年前,玄世璟能这么快就查办了党仁弘,这些人在当中的贡献可不能说小啊。

    李承乾知道,玄世璟身边儿有两大护卫,一高峻,一个常乐,高峻当初就是跟着玄家一起从潞州府到长安城的,也是看着玄世璟长大的人,是玄家忠心耿耿的家谱。

    高峻的能力不小,功夫也不弱,人也忠心,就是不知道,玄家像高峻这样的人才,在潞州府,还有多少。

    至于常乐,算是个意外吧,常乐的事儿,李承乾也知道,当初常乐是因为刺杀玄世璟,被玄世璟身边儿的众多护卫所制服,玄世璟在知道了常乐的事儿之后,才想要帮一把,这才得了常乐的忠心。

    常乐的弟弟常郢,虽说身有残疾,但是人很聪明,在玄家的商会之中,混的风生水起,也算是掌柜的钱堆的副手了。

    当看完了暗卫送来的所有消息之后,李承乾心中也就有数了。

    玄家,的确是该动一动了,至少玄家的商会,不能像现在这般发展下去了,若是玄家商会的利益,多数归于国库,归于内务府,无非就是给他一个皇商的名头,让他们继续为大唐出力,也无可厚非,甚至他这个当皇帝的,可以做他们的靠山。

    但是眼下不行,因为商会的利益,还涉及到两个王爷,玄家商会的分成,可不能再往那两位王爷那里送了。

    针对商会,也就是针对了潞州府那些所谓的江湖人。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朝廷要针对了玄家的商会,怕是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弹吧,到时候就看看齐国公会怎么做了。

    李承乾现在的重心都在商会利益的分配方面,在潞州府的所谓的江湖人上面,至于来俊臣所说的玄家结党营私的事儿,李承乾倒是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玄家如何,他还能不知道?

    就说狄仁杰,他也是了解的,所谓的师生情谊,也就是当初玄世璟在长安城发现了狄仁杰这么个人才,还第一时间推荐给了那时候还是东宫太子的李承乾。

    这不仅仅是对狄仁杰是一份情谊,对李承乾也是一份情谊,让李承乾的班底更加厚实,以至于李承乾上位之后,手底下也是人才济济,这当中,也包括已经升官的郑安。

    这些人如何,李承乾是不会怀疑的,因为李承乾与他们相处的时间,可比他们与玄世璟相处的时间要长的多,这么长的时间,也足够李承乾看清楚他们了。

    看人用人,这也是帝王之道。

    但是,要对玄家下手,这个来俊臣,还真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有时候李承乾也在想,来俊臣总是能在他想要做事的时候送上一个台阶,这样的人,还真是挺神奇的,神奇的让人不想杀了他,而是一直用他。

    瞌睡了就给递枕头的人,谁不喜欢呢?

    李承乾将那本册子放了下来。

    “临安。”

    外面的临安听到里面微弱的动静,赶紧走进宣政殿。

    “奴婢在。”临安躬着身子应声道。

    “去,取个火盆过来。”李承乾说道。

    “是。”

    一会儿的功夫,宣政殿里的内侍将火盆抬了进来,李承乾拿起书案上的册子,走下了台阶,亲手将那册子放在了火盆之中,引燃,看着一整本册子被烧成了灰烬,烧得干干净净。

    临安站在一边儿,默默的看着,他知道,这本册子里记载的东西,必定是能引起朝廷惊涛骇浪的东西,而且,肯定也是关于齐国公玄世璟的东西,陛下才会如此谨慎。

    临安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之前李承乾下令让暗卫去彻查玄家。

    如今陛下将这册子烧了,是个什么意思呢?是不打算追究玄家的事情了吗?

    但是朝堂上的风波,还没有平定下来,御史中丞来俊臣,大理寺卿狄仁杰,依旧在为这件事儿忙碌着,齐国公,玄家,能躲过这一劫吗?

    宫中发生的这些事儿,庄子上的人是无从得知了,就算他们的消息再灵通,也不可能连宫中这么隐秘的事儿都能打听的到,要是真第一时间就知道了,那玄家离着被毁也就不远了,真要是这样,谁都救不了玄家。

    “父皇现在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父皇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得到,以前刚来这边的时候,一整天坐在书房里,去看那些个文章,都是神采奕奕的,现如今,看个一个多时辰,就得休息上半天了。”

    李二陛下和玄世璟还有晋阳,在书院的树荫下散步,走了没一会儿,就找了个凉亭坐了下来。

    “父皇可莫要如此说,儿臣看,父皇的身体好着呢。”晋阳闻言,赶紧说道:“只不过是最近父皇可能又犯了老毛病的原因,一会儿儿臣请孙道长过来忙父皇看看就是了。”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心寒

    李二陛下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兕子啊,朕自己的身体朕自己清楚,其实朕也明白,以朕的身体,从离开宫中到这庄子上的书院,能安稳度过这几年,也是赚了,若是当初朕执意不听劝,一直在宫中,怕是也熬不过个一两年吧。”列表日下无奈苦笑:“不过朕在这书院,的确每日都很开心,看着我大唐的人才如此茁壮成长,看着那些个学生们,有时死板,有时活泼,有时胡闹,可比冷冰冰的宫中要强多了,别担心,虽然如今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但是还能活上个好几年呢。”

    李二陛下和所有的老人一样,空余下来,看到自己的子女,都喜欢絮叨上两句。

    另外,这书院,还有一点儿让李二陛下十分满意的。

    那就是以前那个让他头疼不已的小皇弟了。

    他的二十弟,江王李元祥。

    李元祥现在彻彻底底的就是一个教书先生,人在兵学院,闲暇的时候也到文学院这边看看李二陛下,说起以前的事儿,李元祥也释然了许多,也能正儿八经的跟李二陛下聊天了,这让李二陛下很是欣慰。

    若是他所有的弟弟都能如此安分的话,他又何尝愿意挥起屠刀,砍到他们的脖子上?

    他所作的一切,虽然为人所病垢,但还不是为了天下安稳,为了大唐江山?

    要是先皇所留下的王爷们纷纷造反的话,那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江山会乱成什么样子?

    ??如今,好歹李元祥还对大唐能有些贡献,手里又没有权利,就徒又一个江王的名号,虽然在书院里教学生,学生们出了书院之后也从军,但是他人可是在李二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呢,他有个什么心思,李二陛下肯定也能发现。

    至于以后若是李二陛下看不到了,李元祥教导出来的那些学生,在军中想要掌握住兵权,没个二三十年可不成。

    二三十年之后会是个什么样子,谁又能想到呢?反正李元祥不管如何,也是没有造反的能力的。

    “对了,最近听说,玄家遇上事儿了?”李二陛下看着自己身边儿默默无闻站着的玄世璟。

    “算不得大事儿。”玄世璟笑道:“不管如何,儿臣都会听从朝廷的安排。”

    李二陛下笑着点了点头。

    玄世璟这孩子,也是他看着长起来的,对大唐,是真正的做到了鞠躬尽瘁,从投入到书院之中的心血,便可见一斑。

    人不贪财,不贪权,有能力,是个能臣。

    但是李二陛下也能理解李承乾的做法,因此,问过之后,也就不再说起这个话题了。

    他问了,若是玄世璟将事情仔仔细细的说了,他也只会在里头和稀泥而已。

    一边儿是当皇帝的亲儿子,一边儿是能臣女婿,李二陛下能偏向谁呢?

    “父皇,这件事。。。。。。。”晋阳想了想,还是打算说出来:“这件事情结束之后,若是玄家能证明自身清白的话,那儿臣断然不会放过一个人。“

    “你是说来俊臣。”李二陛下说道。

    虽然李二陛下人在书院之中,但是这些事儿,他可都是知道的,今天有意试探玄世璟,也是想要看看玄世璟的反应,若是能够让他满意的话,玄世璟必定会成为李承乾和将来李厥这两代帝王的辅政大臣,在朝中的地位,必然是不可动摇的。

    区区一个来俊臣,李二陛下可没有把他放在心里,不过是一个随时都能踩死的蝼蚁罢了,跟玄世璟这样的能臣相比,不足为道。

    “好。”李二陛下说道:“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来俊臣如何,朕不管,想来,你那皇兄也不管,其实兕子也无需如此跟朕支会,朝堂上的事情,朕早就已经不管了。“

    李二陛下的这话,玄世璟并没有接,他也不知道怎么接。

    在女婿和儿子之间,人家肯定是要选择自己的儿子,向着自己的儿子啊,更何况,在李二陛下看来,李承乾如此做,也是为了李唐皇室,为了大唐江山能够更好的延续下去。

    所以就算到最后,玄家付出牺牲,李二陛下也都是默许的。

    李二陛下的态度,看透了,也着实让人心寒。

    所以玄世璟沉默了。

    他有什么不臣之心吗?不但没有,反而处处为了大唐着想,因为李二陛下有恩于玄家,他处处为李唐皇室着想,满腔热忱的去付出,到最后换来的,是李二陛下的不管不问,是昔日故友兄弟的猜忌。

    这能不寒心吗?

    玄世璟知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唐,李二陛下玄武门杀兄弟,囚父亲,夺兄弟妻妾,李承乾做了太子,但是没有顺利继位,李二陛下这么多儿子,虽说是李治上位了,但是活下来的又能有多少?

    正是因为玄世璟知道,所以他努力的想要改变历史的结局,而他也见到了成果,所谓的成果,换来的就是如今这般局面。

    或许,往后还会有更令他心寒的局面呢。

    玄世璟静静的站在李二陛下身边儿,垂着眼眸,不说话,脸色如常。

    就算心里有再多的情绪又能怎样,他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做。

    李二陛下的意思,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

    在书院之中待了约莫有大半个时辰的功夫,玄世璟就和晋阳告别了李二陛下,回了自己的家里。

    回到家里之后,玄世璟的情绪依旧没有缓过来,因为方才在书院中之中,玄世璟想了不少事儿,他还依旧沉浸再那里面,没有走出来。

    到了家里,跟晋阳说了一声之后,玄世璟就回到了书房里。

    只有书房里,才是最安静的,他现在,十分需要安静下来。

    晋阳跟玄世璟是夫妻,都这么多年了,怎么可能不了解自家夫君,方才那表情,肯定是有事儿啊。

    但是晋阳选择了不打扰,若是自家夫君想跟自己说的话,那一定会告诉自己的,自己又何必去追着强问呢?

    徒增烦忧罢了。

    如今玄家面临的事情,若是自家夫君不想让自己知道,不想让自己参与的事儿,那她就不参与,安安稳稳的治理好家中的事务,这就算是帮了自家夫君大忙了。


………………………………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死亡

    至于玄世璟,自己回了书房之后,周围也没有人打搅他了,他也能安安静静的坐下来,考虑往后的事儿了。

    显然,走到今天,所谓的情谊,是绝对靠不住了,人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自己,虽然早就想到可能会走到这一步了,但是玄世璟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他想做的,他能做的,他都已经尽力去做了。

    人只是人,成不了神,尽管玄世璟的脑海之中比如今的人多出那么多的东西,但是并不代表玄世璟就比别人聪明了,他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借助了人们几百上千年累积下来的东西罢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很优秀的人。

    经历过朝堂的风风雨雨,或许玄世璟成长了一些,能够与贞观年间的那些大臣们同朝为臣,这就是玄世璟最大的收获了,能够与他们斗,这是乐趣,但是也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或是一心为民,或是鞠躬尽瘁,或是明哲保身,或是权势争夺。

    玄世璟也是人到中年,有中年人的迷惑,再加上最近多事之秋,虽然表面上淡定的很,但是也是在是焦灼。

    旁人看来,来俊臣弹劾玄世璟,无疑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但是大多数人也忽略了,这只蚍蜉身后,站着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若是寻常人被来俊臣这般弹劾的话,或许事情也不会被拖这么久了。

    现在事情的关键,已经不在来俊臣身上了,不然的话,李二陛下也不会挡着晋阳的面儿,这般询问玄家的事儿,而且也仅仅是询问了一句,久没了下话,晋阳搭话,说等到事情结束之后,要处置来俊臣,也未尝不是要试探李二陛下的态度,结果李二陛下说,他已经远离了朝堂,这件事他不会管。

    和稀泥,推脱,不给明确答案。

    不过即便是给了,也没什么了,一个来俊臣而已,李二陛下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深夜,狄仁杰依旧在翻看自家家仆被打的案子的卷宗,大理寺的人在长安城及周围找到的所有蛛丝马迹,狄仁杰都仔仔细细的去看了,这件案子,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自家家仆被打的事情了,狄仁杰想通过这件事,扯出更多的东西来。

    而长安城的府衙之中,月黑风高,牢房里的守卫也是昏昏欲睡。

    两个官差模样的人,腰间挎着长刀,从外面走了进来。

    “换班了,两位兄弟都回去休息吧。”

    牢房里的两个差役早就已经困的不行了,从长凳上起身,闭着眼睛打了个哈欠,随意的拱了拱手,就离开了牢房。

    半夜换班,平常都是如此。

    换班之后,刚刚进来的两人就守在了牢房之中,约莫一刻钟的功夫,一人就朝着另外一人使了个眼色。

    “现在外头的人都已经撤干净了,牢房里也就只有咱们两人,赶紧把大人吩咐的事儿给办了。”

    “好,你帮我在这儿看着点儿。”另外一人说道,说完之后,就讲身上差役的衣服给脱了下来,里面是一身深色的衣裳,扯了一块布,将自己的脸给蒙了上来,随后就朝着牢房里头走了去。

    牢房里除却关着赵正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犯人,都是在长安城犯了事儿,被送到长安府衙这边来的,定了罪之后,就被关在了牢房之中,因此,实际上这长安府衙的牢房,也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至少做事,也不太可能避开别人的耳目。

    要是光明正大的弄死赵正的话,来俊臣会落人口实,将把柄送到朝中的御史们的手中,要是暗中下手的话,这牢房里,鱼龙混杂的,查起来,也十分困难。

    另外,来俊臣也答应了赵正,让他死的不那么遭罪。

    “赵正。”

    那人走到赵正的牢房门口,轻声呼唤着赵正。

    这会儿牢房里即便是有其他犯人,也都已经睡着了,但是那人呼唤赵正的声音,还是压低了不少。

    赵正在牢房里,本来睡的就不沉,在被人呼唤了两三声之后,赵正睁开了眼睛,朝着牢房门口这边看了过来。

    “你是谁?”赵正问道。

    “受人之托,来给你送东西来了。”那人说着,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

    赵正见如此场面,也就知道,这不是来送东西,这是来索命的,此人,也必定是来俊臣派来的,白天的时候,来俊臣说的那些话,他可还没有忘记呢。

    “看来还真是着急呢,白天这才刚刚见过,晚上就来给我送终来了。”赵正从稻草上起身,站了起来,来到了牢房门口,接过了那人手中的瓷瓶。

    “让你家主子放心吧,你家主子的手段,我是听说过的,我也不会那么想不开,让自己遭罪。”赵正说的:“你家主子白天说的事儿,虽然我没指望他,但是也希望他能做到吧。”

    赵正从洛阳往长安来的时候,就已经料想到了,自己的结局不会好到哪里去,只是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快。

    “好。”那人回应道。

    赵正握紧了手中的瓷瓶,即便是信中有再多的不甘心,可又能怎么样呢?

    形势不由人了啊,他现在只是后悔,当初不该上来俊臣的这条贼船。

    赵正看着牢房上头那一方不大的窗户,牢房的过道里,有微弱的光芒,但是外头,却是一片漆黑。

    连月光都没有啊。

    赵正坐在了地上,打开了瓷瓶,将里面的东西,都倒入了自己的口中。

    门口的人是眼睁睁的看着赵正在地上痛苦的翻滚了好几圈儿,咬着牙不发出声音,随后断气的,心中只是叹息一声,随后便离开了。

    上头交给他的任务,他已经完成了。

    离开了牢房走廊这边之后,他又再次换上了衣服,变成了牢房里的官差。

    次日清晨的时候,牢房换班之后,才发现昨天刚送过来的犯人赵正,竟然死在了牢房之中,牢房里的差役赶紧将消上报给长安令。

    “什么?人死了?什么时候的事儿?!”长安令惊诧的说道。


………………………………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无此人

    “今天早上发现的,应该是昨天夜里死的。”牢房的差役说道。

    “快,快带本官过去看看。”长安令说道。

    这人可是来俊臣要审问的人,结果死在了长安府衙的牢房里,长安令怕自己跳进黄河洗不清啊,这要是被来俊臣给记恨了,惦记上了,因此而被针对了,那他可就完了。

    有一个道理,长安令可是太知道了,那就是一定要远离官瘾大的人,因为他总会瞄着你的肩膀,看看要怎么踩,什么时候踩,如果他对着你的脖子盯着看的,那就等着准备后事吧。

    偏偏,来俊臣就是个官瘾大的。

    长安令还真怕因为这件事儿,来俊臣就要盯着自己的脖子看了。

    所以听到赵正死在了牢房里,长安令很是着急。

    “大人,莫要慌。”一边儿的小吏说道:“还要带上仵作。”

    “说的是,块去请仵作,另外,赶紧将这件事的消息给来俊臣大人送过去。”长安令说道。

    “是。”

    长安令带着人风风火火的来到了府衙的牢房之中。

    “大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好端端的,人怎么会死了?”长安令问道。

    “大人,发现赵正死了的时候,他身边儿还要一个小瓷瓶,可以确认,是他自己服毒自尽的。”牢房里的差役说道。

    “服毒自尽?他那儿来的毒?”长安令问道。

    牢房里的差役相视一眼,都在摇头。

    赵正的毒药是从哪儿来的,他哪儿知道?人是来俊臣的人送进来的,送进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按照规矩去搜身啊。

    他们倒是想按照规矩办事儿,但是看人家来势汹汹的样子,他们敢吗?

    连大人都不敢去得罪来俊臣,他们哪儿敢啊?大人物要收拾他们,还不跟踩死个虫子似的。

    在这些牢房的差役眼中,来俊臣那样的人物,就已经算是大人物了。

    这下可糟了,这事儿,自己是说不清楚了。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长安令脑门上的汗水都渗出来了。

    “大人,这事儿,会不会有点儿蹊跷?”长安令身边儿的小吏说道:“大人您先别着急,冷静下来,这事儿,也未尝不是不能查啊,在事情被查清楚之前,大人您是不会有事儿的。”

    “嗯,说的也是。”长安令强行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昨天夜里,当值的人是谁?”

    “上半夜是我们两个,下半夜就换人了。”牢房的差役当中走出两人来说道。

    “那下半夜呢?”长安令问道。

    在场的人都默不作声。

    “怎么回事?本官问你们话呢。”长安令说道。

    “这。。。。。。。不知道。”

    “不知道?上半夜不是你们两个值守吗?怎么会不知道?”长安令看着那两人怒问道。

    “大人恕罪,到了半夜的时候,睡下两人已经昏昏欲睡了,依稀记得,来的两人,身上也是穿着府衙之中差役的衣服,属下也就没仔细看。”差役说道:“属下以为,和平常时候一样,是来正常交接的,因此打过招呼之后就迷迷糊糊的离开了,所以这才。。。。。。。”

    “混账东西!你们。。。。。。。”长安令手指指着他们,手都在发抖:“你们真是给本官惹下大麻烦了!这件事,给我查!整个长安府衙都不要放过,昨天晚上,看看有谁看到过,有人进了这间牢房。”

    “是。”长安令手底下的差役连忙拱手应声。

    “仵作呢?仵作怎么还不到?”长安令询问道。

    “大人,人已经到了,在外头候着呢。”

    “候着什么啊?赶紧让他进来,先验尸,至少得知道人是什么时候死的,用了什么毒死的。”长安令说道。

    仵作来到了牢房之中,仔细查看了赵正的尸体,摆开了他的嘴巴,没一会儿的功夫,仵作便站了起来。

    “大人,此人是服用砒霜丧命,从尸体上看,死亡不超过三个时辰。”仵作说道。

    “也就是说,十有八九,就是在后半夜丧命的。”长安令说道:“后半夜牢房值守的两个人,一定要给本官找出来,找不出来,都得倒霉!”

    整个牢房里的气氛十分压抑,众人心里也都是战战兢兢。

    这话,可不是说着玩闹的。

    “大人,来大人到了。”此时,外面的差役走进了牢房里对着来俊臣说道。

    长安令闻言,赶紧往门口走去。

    “来大人到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长安令拱手说道。

    “长安令无需如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人怎么会说死就死了呢?尸体在何处?”来俊臣一见到长安令,便询问赵正的事儿。

    “还在牢房之中,仵作已经查验过尸体了,死亡时间是在三个时辰之内,是服用砒霜而死。”长安令说道。

    “这下可麻烦了啊。”来俊臣皱着眉头说道:“这犯人才被本官带来一天,第二天就死在了牢房之中,这让本官如何向陛下交代?”

    “这。。。。。。。”长安令躬着身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肯定不能将罪责主动往自己身上包揽,他又不傻,原本这件事儿跟他就没关系,是来俊臣没地方审问人,将犯人带到了长安府衙,现在出了事儿,也不能说是他的过错吧?

    赵正作为犯人,而且还是与齐国公案子有关的犯人,能没人盯着他吗?

    不过,这事儿长安府衙这边儿也逃不了责任,至少一个看管不严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只要不是杀头抄家的罪名就够了,现在长安令也就只能这么想了,只要命还在,那就不错了。

    来俊臣可是个吃人的老虎啊。

    来俊臣带着人来到赵正的牢房门口,也见到了地上躺着的赵正的尸体。

    “大人,这件事儿,说实话,下官也没了主意,不知接下来,下官应该如何做?”长安令主动询问道。

    来俊臣叹息一声:“这事儿瞒不住,今天消息就会传到宫中去,这件事。。。。。。。。罢了,本官想办法跟陛下解释吧,出了这样的事,没有查清楚之前,也不能说怪谁。”


………………………………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下手

    说完之后,来俊臣看了一眼长安令,抬起手来,抚了抚自己的胡须。

    赵正的确是他派人给弄死的,赵正也必须死,赵正死了,他才能更安全,但是赵正死了之后的麻烦事儿,是不是得找个人背锅呢?

    长安令合适吗?

    来俊臣方才看长安令,随后便是仔细的思索起了这件事儿。

    怕是不妥。

    长安令还不知道,自己方才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儿,侥幸又缓过一口气儿来。

    要是来俊臣真的要拿他当替罪羊,人是在他的看管下死亡的,他就是浑身长满了嘴,他都说不清楚。

    这里是长安府衙的牢房,犯人死在了牢房里,这事儿怎么怨,都怨不到来俊臣身上吧?所以来俊臣才会在人当天到了长安府衙牢房之后就找人下手。

    至于下手的那两个人,现在早就离开了长安城了。

    来俊臣也并不是没吸纳故宫去杀人灭口,只是,犯人死在了牢房里,要是那两个人再死在长安的话,难免会将事情闹大,这一下子可是三条人命啊,朝廷怎么会不派人去查?而朝廷会让谁去查呢?这原本应当是长安府衙的分内之事,只是,长安令涉及此事,朝廷不会让他去查,所以就只剩下了一个大理寺。

    现在来俊臣避开大理寺都躲避不及呢,又怎么会让大理寺有机会搀和进来呢?

    好不容易把狄仁杰给排除在外了,不能让先前的努力白费。

    “尸体先保存好,等本官的消息吧。”来俊臣说道。

    “是。”长安令拱手应声。

    来俊臣带着人离开了长安府衙,接下来,怕是朝堂上要有人针对这件事儿来参奏自己了,得回去想想怎么应对才是。

    长安城之中的人都知道来俊臣审问犯人,就算到最后犯人活下来了,也是遍体鳞伤的模样,犯人服毒,这还是头回见呢,肯定会有人对这件事儿生出疑惑的。

    来俊臣琢磨着,挡在他面前最难处理的,还是大理寺的那个狄仁杰。

    回去之后,来俊臣匆忙换上了官服,直接变朝宫中而去。

    “陛下,来俊臣求见。”宣政殿外的内侍进来禀报道。

    “让他进来吧。”李承乾说道。

    “是。”

    “臣,参见陛下。”来俊臣行至殿中,躬身行礼。

    “免礼,爱卿此时进宫见朕,可是已经查出了什么?”李承乾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