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见过比李医更年轻的人,在各种各样的病情之下无药可救死去,见过还有更多不是因为得病死而死的人,大水、旱灾、饥荒,天灾人祸。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么脆弱,不堪一击,孙思邈作为一个大夫,对于这些,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了。

    李医虽然要是无医,至少这么多年锦衣玉食,身为皇子,宫中什么东西都缺不了他的,比起那些乡野间的病人,李医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但是在病人之间,是不能比较的,所以这些,也都是孙思邈自己在心里想,自己在心里叹息,并不是能说出口的。

    因此,李医的话,他没法儿接。

    孙思邈一大把岁数了,什么都看淡了,至于李医,才过几天开心的日子,孙思邈又怎么忍心去说一些清醒理智的话,打破李医现在的快乐呢?

    ()

    。m。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气氛才是最重要的

    在燃放烟火的现场,围栏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庄子上的人,有的抬头看烟花,有的在看围栏里放烟花的人。

    “爹爹你看,好漂亮啊。”安安指着天上的炸开的烟花,眼神之中,掩藏不住的兴奋。

    “这看烟花,近距离看是看不全的,若是想看得全,得回咱们吃饭的地方,跟你表兄一起去看。”玄世璟说道。

    “可是这边儿热闹啊,那边儿冷冷清清的,就算是好看,又有什么用呢?”安安的花,一语中的。

    玄世璟一愣,转而反应过来,安安说的的确对啊,虽然看的效果不如那边,可是感受的,不就是一个气氛吗?

    晋阳虽然在看烟花,但是也是时刻注意着自己身边儿的人,见玄世璟沉默不语,便开口问道:“夫君,在想什么呢?”

    “在想医儿。”玄世璟说道:“虽然带着医儿出来了,可是我想的,并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玄世璟的话让晋阳有些云里雾里的,虽然玄世璟说出来了,但是晋阳头一回,理解不能。

    “常乐!”玄世璟喊了一声。

    “在呢,在呢。”常乐从一边儿挤到了玄世璟的身边儿。

    “你留在这里,保护夫人和俩孩子,我去去就回。”玄世璟说道。

    紧接着,玄世璟将高峻喊了过来,带着高峻匆匆忙忙的回市集上去了。

    市集上也依旧热闹,但是街上许多人都偶尔停步抬头朝着天空中望去,去观赏那绚丽的烟花。

    “公爷,您这么急匆匆的,是发生什么事儿了?”高峻跟在玄世璟的身后,一边儿追赶玄世璟,一边儿问道。

    玄世璟也没工夫搭理高峻,直接冲着刚才吃饭的酒楼去了,好在,孙思邈和李医依旧在楼上的亭子里坐着,只是二人只见的气氛,有些沉闷,李医的目光一直盯在不远处的那片天空之中的烟火上。

    “公爷?您怎么过来了?”孙思邈问道。

    听到后边儿的动静,李医也转过头来,看着玄世璟和高峻两人。

    “姑父,高护卫?”

    “高峻,去,背上二皇子!”玄世璟命令道。

    “是。”高峻应声,他大概猜到了自家主子想干什么了。

    高峻走上前,在轮椅前头蹲了下来,直接强行将李医背在了身上。

    “姑父,你这是何意?”

    “去了就知道了。”玄世璟说道:“道长,一起过去吧。”

    孙思邈皱了皱眉头,随后似乎想通了一般,脸色也舒缓了下来,点了点头。

    玄世璟上前推着轮椅,到了楼梯口,直接将轮椅扛了起来,高峻背着李医在前头急匆匆的走着,玄世璟推着轮椅和孙思邈在后头跟着。

    没多大一会儿工夫,便到了围栏周围。

    此时的围栏周围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高峻将李医重新放回了轮椅上。

    “这里这么多人!”李医脸上,尽是诧异,可能今天是他这一辈子当中,到现在为止,看到的人最多的一天了。

    “高峻,推着二皇子到前头去。”玄世璟说道。

    “可是,公爷,这么多人。。。。。。。”高峻的脸色有些为难,现在连挤都挤不进去。

    玄世璟直接走上前去。

    “这位兄弟,能不能让一让,让我侄儿到前头去?”玄世璟问道。

    “玄公!”那男子认出了玄世璟,回头看了看坐在轮椅上的李医,拱手说道:“公爷请,公爷放心,我们来帮忙。”

    这汉子是庄子上的人,晚上的时候也是带着家里的妻儿来这边儿看热闹。

    “大郎、二郎,过来帮忙。”汉子朝着周围喊了一声。

    两个月末十五六岁的小子来到了这汉子身边儿。

    “帮着公爷开一条路,把这位公子,护送到前头去。”汉子说道。

    “好嘞,爹你放心吧,我们还有几个兄弟,也在这边儿呢。”大郎拍着胸脯说道。

    这汉子周围的人也听到了玄世璟和这汉子之间的对话,有的认出了玄世璟,有的虽然没有认出来,但是能被庄子上的人这么亲切对待的公爷,就只有这东山县封地的地主,齐国公玄世璟了。

    众人一起,分分让开了一条小路,虽然不宽,但是勉强能够容李医的轮椅通过,李医走过之后,那条被让出来的小路也迅速的消失。

    玄世璟推着李医来到了前头,转过头往旁边一看,也能看到晋阳和他的两个孩子。

    似是心有灵犀一般,晋阳的目光也朝着这边儿看了过来,看着玄世璟推着李医,这才恍然大悟,朝着玄世璟和李医微微一笑。

    “在酒楼那边儿看烟火,虽然看的全面,但是始终是缺少了点儿什么东西。”玄世璟说道:“安安一说,我才恍然大悟,气氛啊,这个节日,气氛不是最重要的吗?所以,医儿就好好享受眼前的光景,眼前的气氛吧,至于别的,以后再想也不迟。”

    当玄世璟上楼之后看到李医的状态,就觉得李医肯定是坐在那里又胡思乱想了,而一边儿的孙道长,肯定是想劝,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孙道长并非是个善于言辞的人。

    玄世璟看到的,就是一身孤寂坐在那里,仿佛周围空气都冷了好几度的李医。

    他将李医带过来,的确是正确的选择,即便是李医的身体不适合在这里,但是好歹这一刻,李医是高兴的,李医的日子,过的是有色彩的。

    李医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这里,的确很热闹,热闹到让他感到兴奋,有这股子兴奋劲儿,甚至连身体上的不舒适都减少了许多。

    而孙思邈,在一边儿看着玄世璟和李医,虽然玄世璟这般作为实属胡闹,但是他的胡闹,现在看来,是对的。

    一场烟火过去之后,时间也不早了,当烟火放完之后,周围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散去了,但是李医的好心情和那股子兴奋劲儿,却依旧持续着。

    晋阳带着俩孩子还有护卫常乐走到了玄世璟和李医的身边儿。

    “现在时候也不早了,医儿是不是也该回住处了?”晋阳笑着对李医说道:“今天这般劳累,可有感觉到身体有什么不适?”

    。m。


………………………………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世人皆苦

    李医面色有些红润,摇了摇头:“侄儿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晋阳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担忧,看向了孙思邈。

    孙思邈上前拿起了李医的手腕,为李医把脉查看了一番,的确是跟平日里一样,并没有出什么问题。

    “二皇子的身体,并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孙思邈说道。

    孙思邈一说,晋阳和玄世璟也就放心了。

    “那就让医儿先回去吧。”晋阳说道。

    “姑姑,姑父,我。。。。。。。”

    “怎么了?”玄世璟问道。

    “我还想去市集上去转转。”李医有点儿不好意思的说道,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这副身体在外头,只是给人添麻烦,但是实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向往,想到夜市上去看看。

    “这。。。。。。。”晋阳犹豫了。

    “这样吧,贫道带二皇子去,这样一来,也有个照应。”孙思邈说道。

    孙思邈如此无微不至的照顾李医,虽然是好事,但是玄世璟总是觉得有些奇怪。

    “常乐,你也跟着孙道长一起吧。”玄世璟说道。

    “是。”常乐拱手应声道。

    夜市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晋阳了,所以晋阳也是借口乏了,带着侍从先回去了,至于两个孩子,精力旺盛的很,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就回家,玄世璟又不能跟着他们一起去野,所以就让高峻带看着他们去夜市上玩闹去了。

    而玄世璟,想了想,还是和孙思邈一起陪着李医吧。

    福康推着李医的轮椅,往夜市走去,玄世璟和孙思邈,则是不紧不慢的跟随在后。

    “道长平日里也不像是一个能体贴人照顾人的人啊。”玄世璟说道:“为何对二皇子这般好?”

    “好吗?”孙思邈反问道。

    “与对寻常人是不一样的,而小侄也知道,孙道长不是一个会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玄世璟说道。

    “肯能是觉得这孩子有些可怜吧。”孙思邈说道:“不过说实在的,比这孩子更可怜的,贫道也见得多了。”

    事情才刚刚发生不久,孙思邈自然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先前在酒楼亭子里,李医脸上的那个笑容,或许这也是他想要陪着李医在外头多转转的原因之一吧。

    “世人皆苦啊,穷人有穷人的苦,官家有管家的苦,谁家都有一本难念经。”玄世璟叹息着说道。

    “听公爷这话,怎么现在玄家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孙思邈笑着问道。

    “玄家何时没有过难处?”玄世璟无奈说道:“就算是孙道长您,每天不也有难处吗?或大或小。”

    孙思邈点点头:“这话说的倒是在理,虽然如今医院什么都不缺,但是每天面对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病人,或是能够解决得了,或是解决不了,都是难题,不过总的来说,比以往好太多了,贫道也是自幼学习医术,但是从来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大夫,将来会有多大的前途,公爷创办这医学院,算是解决了一些问题,人吃五谷杂粮,总会得各种各样的病症,有了毛病,就要去找大夫治,但是大夫的地位,却在人们的心里,没有过什么提高,除却养家糊口之外,也没有什么前途,可现在不一样了,书院里第一批学生已经随着兵学院的学生去了军中,去做公爷所说的军医,说不准将来还真能靠着手上的医术,为自己博出一个前途来。”

    “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去做这些事儿,我也很开心,在庄子上创办书院的本意,也是想要更多的孩子,能够读书,能够识字,能够学习一身可以养家糊口的本事,大唐现在安定了,没有仗打了,得趁着现在这安稳,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才行,国库充足了,不代表大唐百姓富裕了,藏富于民,这才是盛世,大唐百姓吃饱喝足,也仅仅是一些繁华热闹的大城市,在许多地方,仍旧有人吃不饱,穿不暖,朝廷还需努力才是啊,若是天下百姓人人吃饱穿暖,得了病有钱医治,这才是盛世。”

    “公爷此话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感叹了,现如今多少人说,大唐已经是盛唐,盛世了,但是他们也仅仅只是看的眼前啊。”孙思邈说道。

    孙思邈走过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虽然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庄子上的书院之中,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带着学生出去,一离开书院,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三个月两个月,去了不少地方,深有体会。

    “东山县仅仅是一个庄子,一个灌注了我心血的庄子。”玄世璟笑道。

    在东山县庄子花了多少钱,玄世璟自己心里都没底,反正玄世璟是知道,自己在庄子里砸进去的钱,到现在为止,还是在亏损状态,但是这钱,花的值。

    东山县的庄子已经成熟,接着往后,就是细水长流了,只要玄家人不作死,只要没有天灾人祸,只要大唐不灭,没有兵灾,玄家仅仅靠着这一个庄子,就能吃好几代了。

    前面福康和李医在一块儿,李医到了夜市上,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左边儿摊子看看,右边儿摊子上看看,坐在轮椅上,看着摊子上有新奇的小玩意儿,脸上会不自觉的露出笑容,看到路边儿有卖小吃的摊子,也会想要吃,但是事先总会看向孙思邈,孙思邈点头,他才让福康买一点儿,然后他和福康两人一起吃。

    李医,除却二皇子的身份,他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孩子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医在夜市上也逛得感觉有些疲惫了,因此便与玄世璟道别,和孙思邈还有福康一起回了医学院,玄世璟也是穿梭过夜市之后,回了家中。

    庄子上热热闹闹的好啊,这份热闹过去之后,迎接的就不知道是什么风雨了。

    愿庄子上能永远都这般安康。

    中秋节过后第二天上午,李淳风的回信也送来了,日子定在了三日之后,玄世璟便派人将日子告知了窦孝果,让窦孝果那孩子提前安排。

    至于玄世璟本人,则是去了文学院。

    。m。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书院见王禹

    他可没有忘记李承乾给他的信上写的内容,早在中秋节前两天,王禹就已经住进了文学院之中,有李承乾在背后做主,他进入文学院,也是轻而易举。

    太上皇李二陛下现在可是文学院的院长,李承乾这么做,可瞒不过他。

    即便是没有提前告知李二陛下,但是王禹一到文学院,李二陛下心里就清楚明了了。

    看着这个昔日自己身边儿的百骑司统领,现在来书院做护卫,兜兜转转,还不是又回到了自己身边儿,不过这次到李二陛下身边儿,王禹可是带着重要的任务的。

    玄世璟到文学院之中,也是要见李二陛下,顺带着见一见王禹。

    好歹王禹也是因为他才被迫暴漏身份的,怎么着也得去慰问一下,将来人家也是要住在书院,在庄子上混,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文学院,李二陛下的书房,李二陛下在书房里正兴致勃勃的看学生们的文章,德义在一边儿端茶倒水的伺候着,玄世璟在门口敲了敲门。

    “进来。”屋子里传来李二陛下的声音。

    玄世璟推门而入。

    “父皇。”

    “你来了啊,来书院有什么安排?”李二陛下问道。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婿,要是没事儿的话,肯定是不会过来的,当初他自己砸了这么一大笔钱弄这四处书院,结果现在书院成了,就白白送给了朝廷,自己问都不问。

    “儿臣是为了王禹的事儿来的。”玄世璟说道。

    “王禹啊。。。。。。。”李二陛下放下手上的文章说道:“朕知道王禹到书院的目的,不过,朕还是想听听你的打算。”

    “儿臣说实话,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玄世璟无奈笑道:“毕竟是因为儿臣,他才丢了百骑司统领的位子。”

    “没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他现在的日子,也不算太差,至少比在百骑司之中,要安稳。”李二陛下说道:“你在外头的时候,也接触过百骑司,他们做的事儿,说不准哪天就能要了他们的命,而王禹有今天,至少说明,他的命,是保住了,要是能在你这庄子上安安稳稳的做事儿,养老送终,也算是善终了,比其它人,好太多了。”

    玄世璟不由得想起了明朝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只要是坐到了那个位子,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百骑司也是皇帝的耳目,皇帝的爪牙,只是他们办事儿,可比明朝后期的锦衣卫要低调多了。

    不过明朝锦衣卫才刚刚建立的也是如同现在的百骑司一般,保密工作做的相当好,只是后来,逐渐的保持不了身份的神秘感了。

    不知道以后的百骑司,会不会走到这一步。

    “父皇说的是,只是,儿臣想要见一见王禹。”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嗯,去吧,人就住在书院的后院儿里,离着学生的校舍不远,到了那边儿随便找个人问问就知道了。”李二陛下说道。

    “如此,儿臣告退。”玄世璟拱手说道:“父皇在这书院,也莫要太过操劳。”

    “放心吧,朕自己的身体,朕自己知道。”李二陛下说道。

    看学生的文章,可比看大臣的奏折省心多了,至少学生的文章,好坏一眼就能看出来,至于奏折,指不定里头多少弯弯绕绕等着你呢。

    李二陛下是一天比一天苍老,但是在书院的日子,过的还算是舒心,反正是比宫中好多了。

    皇宫虽然大,但是说到底,也就是那么一番天地,那么大点儿的地方,一天两天,十天八天的在宫中的确是觉得新奇,但是皇宫对于李二陛下来说,已经是住了几十年的老家了,几十年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这谁顶得住?

    文学院对于玄世璟来说是熟悉的,按照李二陛下说的,玄世璟来到了书院学生们的校舍,昨天才过的中秋节,今天学生们还是没有课业,因此,大多数人也都不在学校之中,而是到外面去了。

    王禹就住在校舍的隔壁,这样一来,他能更好的“保护”学生。

    走进王禹居住的院子,玄世璟就看见王禹正挽着袖子在院子里干活儿呢。

    “王统领,别来无恙啊。”玄世璟一边儿打招呼一边儿走到他身边儿:“这忙活什么呢。”

    “隔壁校舍那边儿的木头架子坏了,我正好闲着没事儿,就帮着修理修理,可别看我以前在百骑司,其实在进入百骑司之前,我还干过一段儿时间的木匠学徒呢。”王禹笑道。

    百骑司的人,都是孤儿,王禹也不例外,王禹父母双亡之后,为了能活下去,就给老木匠当学徒,只要有一口饭吃,再苦再累的活儿他也干。

    但是那老木匠是个酗酒成性的人,经常打骂王禹,后来王禹被百骑司的人遇到,之后就经过选拔进入了百骑司。

    “在这边儿住的可还习惯?”玄世璟问道。

    “挺好的,至少比以前的日子省心多了。”王禹说道:“说不准这次,我还是因祸得福呢。”

    王禹自己心里也清楚,在百骑司统领的下场之中,他将来的下场,可能算是不错的了。

    “这事儿。。。。。。我有些对不住你。”玄世璟说道。

    “公爷您这是说哪里话?”王禹停下了手中的活儿,笑着说道:“说起来,这案子也不是公爷您一个人查出来的案子,百骑司不从头到尾也搀和在里头吗?到了结案的时候,总不能什么都让您一个人给担了吧?”

    功劳也好,因为案子所招惹来的罪过也好。

    百骑司的人跟玄世璟是站在同一条线上的。

    百骑司有皇帝回去之后暗中封赏,玄世璟则是有朝廷拟旨拟定的封赏。

    不过现在听王禹说这话,也不过是在安慰玄世璟而已,让玄世璟不要因为这件事儿心里有什么疙瘩。

    这也没什么不好的不是?

    “而且,陛下如此决定,肯定有他自己的打算,所以,公爷无需想的太多,现在我在这边儿的日子,过的不也挺舒服吗?说起这个来,还得谢谢公爷您呢。”王禹笑着说道。

    。m。


………………………………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通气

    “谢我?谢我什么?”玄世璟问道。

    “其实钱庄的案子结束之后,我现在这个样子,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机会,一次能够从今往后都能安安稳稳的生活的机会,公爷也知道,以前在百骑司的时候,是见不得天日,见不得光的,但是现在,我也能光明正大的走在街上,告诉别人,我叫王禹,我也可以寻找自己的家人了。”王禹笑道:“不管是身后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他们乐意盯着就盯着去吧,反正他们人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在书院里,就算是书院里有他们的人,早晚也都得给清理出去。”

    不管是玄世璟还是李二陛下,又或者是李承乾,都希望书院是干干净净的,书院是学生们读书的地方,而不应该是朝堂之中大臣们勾心斗角的地方。

    “关于你的事儿,陛下写了一封信给我,希望我能在庄子上,照顾你一番。”玄世璟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

    至少这样,若是王禹对李承乾心中有怨恨或者是不满的话,总该稍稍缓解一番了。

    “此事,也真是有劳陛下费心了,其实在庄子上这边,这几天下来,一切都好,而且,书院这边儿还要太上皇坐镇,日子也是挺安稳的,目前来看,朝堂上的某些人,还不敢把人安排到书院这边儿来。”王禹见四周无人,便低声的与玄世璟说道:“想来陛下在信中也与公爷说过了吧?”

    玄世璟点了点头:“以后书院这边儿,暗中就得靠你帮忙看着了,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到齐国公府来找我。”

    王禹也点头,应下了。

    两人聊过之后,王禹也是常常的舒了一口气。

    “这下,终于可以娶一房媳妇儿,生个娃了,这庄子上是个不错的地方,用来养老,挺好的,公爷您说,要是再过个三五年,这一片儿地方,住的会不会都是朝廷退下来的勋贵大臣啊。”王禹笑着说道。

    书院的先生,有的是从朝堂上退下来的,这是当初书院刚刚落成的时候,由于急缺人手,玄世璟就不断的从朝中挖人。

    年迈的,体弱的,人耿直但是在朝中得罪人犯事儿的,这些不适合在朝堂上继续“奉献”下去的人,全都被挖到了书院当教书先生。

    一来是成全书院,二来也是成全他们自己,三来,别让皇帝背上一些莫名奇妙的骂名,对谁都有好处。

    那些身体孱弱的,病了的,在书院总比在朝堂活的久一些吧?比如说柴绍,要是不来书院的话,再在朝堂上,能熬个一两年就算是不错的了,到了书院,至少坚持了好几年,为大唐培养了不少人才,也算是发光发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吧。

    但是也不得不说,玄世璟这么做,其实也是在剥削他们,可是这种剥削,他们乐意啊。

    也不得不说,他们这些人,真的是有一副为国为民的纯粹心肠,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留在了书院之中,让下一代的孩子们,继续去继承他们的本事,继往开来,他们一心只想着大唐越来越好。

    有不少有本事的人,怕自己的本事被人学了去,因此,将之记载下来,埋之与深山,等待后世有缘人能够找到,或者是束之高阁,任由其落灰。

    在书院还没有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还没有受皇帝管辖之前,李靖不就是个例子吗?

    明明自己的本事都写成了兵书,就是藏在家里落灰,教徒弟也不敢把本事全都教全了,出了一个侯君集,更是把李靖吓成了鹌鹑。

    “就算有一天真成了那个样子,那庄子上,留在书院周围的,也得是凭本事留下来。”玄世璟说道:“这庄子,就这么大点儿的一块儿地方,能住多少人?”

    “看来,以后想要留在这庄子上,还真是得费不少功夫啊。”王禹打趣说道:“虽然是到了庄子上,我得更努力才行,不然说不准哪天,离开了书院,这庄子上就没有能容身的地方了。”

    “你不一样,你是关系户。”玄世璟哈哈一笑说道:“这庄子上,咱好歹也是个地主。”

    玄世璟四处打量了一番王禹住的院子,虽然不大,但是隔壁就是学生的校舍,对于他要做的事儿来说,也很方便。

    东山县的四处书院,有不少护卫,他们原本也都是朝中的人,都是玄世璟的手下,他们以前做的事儿,跟百骑司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他们都是明面儿上有名头的,办公地点就在长安城,后来不是被玄世璟给解散了嘛,现在,由王禹这个前百骑司统领来带着他们,是再好不过的了。

    也正是因为有他们,书院这些年下来,才一直安然无恙。

    玄世璟才不相信庄子上的书院有这么太平呢,所谓树大招风,书院这棵树多大呐。

    “书院的着些护卫由你领着,我也放心,不过他们可都是个个身怀本事,如何让他们服你,就得看你的能耐了。”玄世璟说道:“要是你能成功的统领他们的话,对你的事儿,帮助是很大的,他们以前坐的事儿,你应该都知道。”

    王禹点了点头:“我知道,曾经协助大理寺办过无数案子,搜集过无数消息资料的人,百骑司怎么可能不注意。”

    玄世璟就知道,当初自己脑袋一热犯中二的时候在长安城折腾的事儿,百骑司都知道,而且,知道的很是详细。

    “当初还是太年轻啊。”玄世璟笑道。

    “不,当时我们百骑司的人都觉得公爷很厉害,一般人即便是去做,也不会做到那一步。”王禹说道:“那时候公爷跟大理寺做邻居的时候,大理寺处理案子可是比以往更加迅速了,这不都是公爷的功劳吗?”

    玄世璟笑着摇了摇头:“咱可不敢居功,现在想想,当初还是作死,好在陛下没跟我一般见识。”

    两人在院子里聊了许久,玄世璟也叮嘱了王禹许多,安排好了书院这边儿的事儿之后,玄世璟才离开书院。

    虽然玄世璟许久不待在书院,但是玄世璟现在还挂着书院先生的头衔呢。

    。m。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琢磨出事儿

    虽然王禹去了庄子上,但是盯着他的人,依旧没有放过他,而现在,盯着王禹的人,又多了一个。

    来俊臣从琅琊回来之后,在长安城可谓是名声鹊起,只不过,他得到的,不是什么好的名声,但是这依旧不妨碍他升迁,因为琅琊王家的案子,他残忍的手段,李承乾不但没有像朝堂许多大臣想的那样弃用来俊臣,反而将郑家的案子也交给了来俊臣,来俊臣也升官了。

    来俊臣这一升官,心里藏着事儿的,害怕的,就开始巴结来俊臣了,这也没几天的功夫,来俊臣直接就在长安城换了一处大宅子。

    现如今长安城的宅子可不便宜啊。

    来俊臣现如今可算是有点儿春风得意了,正得皇帝的赏识,现在长安城又有这么多人来巴结他,他很享受这种日子,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以前他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鼻涕大点儿的一个官儿,谁看得起他?

    不过,来俊臣也有心事,因为他知道了百骑司。

    从前他只是听过百骑司三个字,身为小官儿的他,可从来不知道,百骑司竟然这么厉害,让朝中这么多大臣忌惮,而且,说不准哪天在街上,就能遇到百骑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