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4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好好的典礼被搅和了,估计苏皇后是要记恨他的。
得,玄家又得罪人了,这下得罪的,是当朝的皇后。
不过既然李承乾这么说了,玄世璟也就这么办了。
跟苏皇后有这样的过节,眼前来说,虽然不是什么好事儿,但是以后呢?这谁知道呢?
也不知道李承乾是否想到了这一点,是不经意的,还是故意而为之呢?
现在玄家的权势与恩宠,可是到达了顶点了。
而玄世璟只指望这样的日子早点儿结束,也不希望什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现在那些人呢?”李承乾问道。
现在李承乾也看重了这些商人,可千万不能让这些商人出了什么问题。
地方上的那些勋贵,真以为他们在长安城没有人?没有什么消息来源?
不见得啊,所以,这些商人,更要保护好了。
“回陛下,那些人现在臣暂时把他们安置在臣的庄子上,庄子上有玄家的护卫暗中看着他们,也有陛下的百骑司。”玄世璟说道。
“朕也觉得,他们在东山县最为安全,但是千万不可大意,人到了一定的地步,什么事儿都能做出来,你那庄子上,也只是相对安全一些而已。”李承乾说道。
要说安全方面,除却长安城,应当就属东山县庄子上了。
尤其是庄子上的书院。
玄家不会让书院出事儿,而朝廷,更不会让书院出事儿。
现在东山县的书院已经成了大唐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要是那边儿出事儿,天下的读书人可是会炸了锅的。
而且那里也是为大唐培养人才的地方。
就第一批文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官场上的表现来说,很是得李承乾的心思,李承乾也逐渐的开始倚重这批人,李承乾想着,希望书院的将来,能为他带来更多这样的英才。
“臣明白。”玄世璟拱手说道。
“如此的话,等到封后大典那天,朕会让兵部带人去你庄子上,你跟着他们,一起再过来吧。”李承乾说道。
“是,陛下。”玄世璟应声道。
离着封后大典的日子,还有四天。
四天之后,就要变天了啊。
玄世璟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一次,又有多少人头落地啊。
但是他们不死,祸害的是更多的大唐百姓,死的这些人,总不会比他们祸害的百姓更多。
这么一想的话,玄世璟的心里也就释然了。
管它呢。
在外头的百骑司是比玄世璟更早一步回长安的,这也是玄世璟的意思,他在苏州将百骑司从各地汇总过来的资料证据全都理清楚之后,就让百骑司带着这些东西先行回长安,除却玄世璟和高峻还有被他指派的百骑司的人之外,谁都不知道这些证据案卷的存在。
所以,它们才能顺利的到达长安,到达了李承乾的手里。
而这事儿,也是在百骑司被重新清理了一遍之后,玄世璟才敢交给他们去做,不然的话,带着这些东西回长安的任务,可就是高峻的了,但是,一旦高峻离开玄世璟身边儿回长安,那他在路上所面临的,就是各方的阻截了。
高峻的身份太过显眼,只要他一动,人家就能猜测到,是玄世璟又要有什么动静了,接下来,就不知道要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了。
而百骑司就不一样了,先是经过了一场清晰之后,百骑司内部安稳,再者,知道百骑司里的人在明面儿上的身份的人,几乎没有,或许他们是谋个小摊的摊贩,或者又是那个挑着柴的樵夫,说不定擦肩而过的,就是百骑司的人。
这样隐蔽的人,上哪儿查他们的身份去?
因此,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完好无损的到了长安。
李承乾知道玄世璟回来,盼望着能够见到玄世璟,但是见面之后,两个人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所以就算是见面,能说的话也不多,讨论的,也不是事情的过程,而是往后的结果。
跟李承乾在宣政殿之中见过面之后,玄世璟就觉得一阵心里。或许是紧绷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松快了下来,也或许是因为四天之后即将发生的事儿。
………………………………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连锁反应
现在的玄世璟,想回家,想跟晋阳好好的喝喝茶,聊聊天。
想到这些的玄世璟,只觉得自己的心,是不是已经老了?
正当壮年的齐国公,心已经老了,已经想要归隐田园了。
但是他不能啊,他的身后,是偌大的一个玄家,一大家子,都指望着他呢。
这种感觉出现在玄世璟的心里,也就这么一会儿,就让玄世璟强行压在了心底。
等家里的孩子都长大了,自己的年纪也大了,再远离这个朝堂,去过轻松的日子也不迟。
面包会有的,这样的日子也会有的。
玄世璟在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而后离开了皇宫。
出了皇宫的大门,常乐和高峻在宫门口等着,高峻骑在马上,常乐坐在马车的车架上,见到玄世璟出来之后,两人都下地迎接玄世璟。
“公爷。”
高峻和常乐见自家公爷从宫中出来之后,好像情绪有点儿不太好,心里也都纳闷儿,在宫里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吗?怎么好好的进宫,出来就成这个样子了呢?
高峻和常乐自然是不知道,四天之后,要有多少人头落地了。
或许,比王家那一百三十多口,还要多。
“无事。”玄世璟摆了摆手,叹了口气:“咱们去玄武楼坐坐吧。”
“公爷,您忘了,钱堆现在不在玄武楼,您不是给他送信儿,说让让他放下手头大事儿,到庄子上住几天吗?”高峻说道。
这倒忘了,从渭水的码头一出来的时候,玄世璟就让高峻去办这件事儿了,钱堆接到消息之后,估计也不敢耽搁,现在早就已经在庄子上了吧。
“那好吧,咱们回庄子上。”玄世璟说道:“四天之后再回来。”
跟在玄世璟身后的两人点了点头。
四天之后是什么日子,他们知道,是封后的典礼,苏贵妃变成了苏皇后,苏贵妃成了皇后,那苏贵妃的儿子李厥被封为太子的日子还远吗?
随着封后大典的举行,将有太多的事情要逐渐走上明朗,而朝堂上,也会更加混乱。
玄世璟大老远的从庄子上跑到长安城,也就是仅仅进宫面圣而已,出来了,暂时没有什么事情找到他,他人也就回庄子上了,他不怕麻烦,也不怕来回跑,相比于长安城,玄世璟更喜欢庄子上,不然也不会把玄家从长安城搬到庄子上去了。
多少人挤破了脑袋,想要在长安城拥有一座大宅子,因为长安城里的大宅子,代表着身份,代表着地位,代表着你更容易融入到长安城上等勋贵的圈子。
但是这些,玄家好像都不怎么喜欢。
他们嫌长安城是非多,太过吵闹。
还是庄子上好,自从书院成型,庄子上也在无形之间多了一股子书香气。
外面的事儿,朝堂上的事儿,在宫中的李厥也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连宫中的太监宫女,私底下都在议论封后大典的事儿,自打新皇登基以来,宫中还没有大肆举行过什么隆重的典礼呢,因此,宫里的人,讨论的也就多了一些,这以讨论,顺带着就连李厥给讨论进去了。
说什么苏贵妃成了苏皇后,那李厥不就成了太子爷了?
私底下听到这些消息,李厥并没有觉得有多开心,自己心动的姑娘娶不到,婚事被父皇驳了回来,李厥心里现在赌着呢。
虽说后来苏贵妃劝说了一番,但是哪儿这么容易就放下了?
再者说,太子的位子,父皇那边儿一点儿风声都没有,也并非说宫中人私底下议论议论就有了的。
“康顺。”李厥把在外头候着的自己的贴身内侍叫了进来。
“殿下。”康顺规规矩矩的站在李厥身旁。
“这宫中的人该整顿整顿了,别的宫中的人,咱们管不着,就本王宫中的人,让他们嘴上多个把门的,明白吗?”李厥说道。
“是。“康顺规规矩矩的应声道。
封后大典在即,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李厥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但是李象就不一样了。
他是长子,但是却是庶出。
都说皇家疼长子,百姓爱幺儿,但是长子也得是嫡长子才能被看重。
李象不是。
苏贵妃成了苏皇后,李象心里是最不痛快的,虽然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明显,自从他父皇的旨意昭告天下之后,李象身边儿来往的人的态度,就大不如从前了。
封后大典的日子越近,李象心里就越是慌乱焦急,但是这些都没用,他阻止不了,苏贵妃在东宫的时候就是太子正妃,这一天,迟早都要到来的。
能让他父皇改变立太子主意的,就只有更加的努力,比李厥更优秀,身边儿的人,比李厥更多。
当初皇爷爷不也是没有被立为太子,仅仅是做了个秦王吗?
可是后来呢?这天下,还不是皇爷爷的。
王府书房里,李象的拳头撰的紧紧的。
不过,听说齐国公玄世璟已经回到长安了,今日早朝罢朝,八成是自家父皇在宫中见了齐国公,因为有人看到齐国公的马车从丹凤门离开。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玄家好像是拒绝了父皇要赐婚的的事儿,拒绝了将玄家大小姐玄悦嫁给李厥。
这件事儿,让李象看到了希望。
李象的年纪比安安大太多了,而且,李象也已经有了妻儿,肯定是不会把心思放在玄家大小姐身上的,他的希望就是,玄家拒绝了这门亲事,会惹恼李厥,这样的话,玄家就不会站在李厥那边儿了。
若是玄家不站在李厥那边儿,是否就意味着,他李象有这个机会呢?
看来,在封后大典之后,得找个机会再去东山县庄子上一趟了。
李象想要亲自探一探齐国公玄世璟的口风。
李象的府邸冷清了许多,但是表面上看起来,李象依旧是一点儿着急的模样都没有,以往那些与李象走的近的官员,也想要探探李象的口风,但是都被李象给挡回去了。
因此,现在很多人都在猜测李象的心思,但是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m。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倾诉
玄世璟回到了庄子上,拖着一副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里。
看来还真是有点儿上年纪了,这才从庄子上到长安城折腾了一趟,就已经有些劳累了。
身体上的劳累还是其次的,要是有能让玄世璟为之奋斗的东西的话,玄世璟是不会觉得累的,主要是玄世璟觉得,心里累的慌。
有些事情,他不能跟别人说,就只能自己憋着,闷在心里。
以前在外外面的时候是这样。
但是回来之后,玄世璟好歹有自家老婆可以倾诉,有些事情,玄世璟要是钻牛角尖了,不是还有个晋阳吗?
晋阳的才识,不输朝堂上的男子,甚至在政治敏锐方面,比大多朝堂上的男子更要厉害。
“老爷,您回来了。”门房见着玄世璟回来,躬着身子行礼。
“嗯,夫人现在在哪儿?”玄世璟问道。
“回公爷,夫人现在在书房那边儿看着小公子读书呢。”门房说道。
“好,我知道了。”玄世璟挥了挥手说道。
玄世璟来到了后院儿,家里有三个书房,一个是玄世璟自己的,不过晋阳也经常在用,另外一个是秦冰月的,她和安安,娘俩用一个书房,另外一个就是给小公子玄澈准备的,他自己一个书房,因为他师傅就在这和书房教他读书。
兕子现在在看着玄澈读书,应该就在玄澈的书房。
玄世璟走到玄澈的书房门口,书房的大门敞开,玄世璟果然看到了在书房里的晋阳。
“夫人。”玄世璟出声叫道。
他这一出声,书房里的人自然也就往外面看,看到了玄世璟,书房里的夫子,朝着玄世璟拱了拱手,玄澈也放下书本,对自己的父亲行礼。
唯有晋阳,笑颜如花。
“夫君不是去长安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晋阳问道。
“有些事情,心里觉得有点儿不痛快,想要找你说说,夫人可愿意听为夫念叨?”玄世璟问道。
“自然是愿意的。”晋阳笑道:“夫君愿意跟妾身说,跟妾身分享,不管是好的坏的,妾身都愿意,妾身也非常高兴。”
“好,那咱们就不在这儿打搅澈儿读书了,去我书房说吧。”玄世璟说道,说完之后,看向了玄澈。
“澈儿,切记用功读书,听夫子的话,劳逸结合,等晚一点时间,为父检查你的功课。”
“是,父亲放心就是。”玄澈认真的说道。
自从当初在老夫人那里听过玄家以往的事情,听过他父亲以前的事儿之后,玄澈的心思就收敛了很多,在书房也能认真读书了。
虽然小孩子爱玩儿还是天性,但是明显,玄澈比以往,可是懂事了不少。
知道家里大人的不容易,这是件好事,没指望这玄澈能跟大人一样懂事,但是至少,少闯祸就好。
两口子到了书房,进了书房之后,玄世璟关上了书房的大门。
“夫君,事情可是很严重?”晋阳见玄世璟这般作为,出声问道。
“四天之后就是封后大典了。”玄世璟说道。
晋阳点了点头:“嗯,这个妾身知道。”
“四天之后,将有大事发生啊,兕子,在外头的时候,我在苏州城一脸待了一个半月,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当中,陛下的百骑司在大唐的各个地方搜集钱庄的事儿,各个地方的官府、豪强勋贵都有参与其中,认证物证聚在,我汇集了一本册子,将这些事儿,都汇集了起来,后来百骑司就率先带着这本册子回到了长安城,陛下也已经看过了,至于我带回来的那些商人,他们就是认证,陛下也知道他们来长安了,我问陛下打算什么时候见他们,陛下说,四天之后,封后的典礼上。”
玄世璟这么一说,晋阳就意识到这当中的严重性了。
什么时候不好?非得是封后的典礼上,要知道,这盛大的典礼,长安城的百官百僚
虽然也只是查询本地的户籍,给孩子开个书面证明,但是架不住这庄子上的孩子数量大啊,而且这工作都集中在这一两天了,能不忙活吗?
虽然忙,但是也许久未曾有这般充实的日子了,偶尔这么忙活一下,也挺高兴的,至少,在百姓心中,身为官府书吏,还有能被需要的一天。
在入官府做书吏之前,没个年轻人都有一腔热血要报效国窖,提起笔杆子为国家效力,只是到最后结果却不是很喜人,春闱过后,未曾被朝廷选用的,也只能到地方官府,做一书吏,日子长久了,当初的性子,也都给磨平滑了,平日里无所事事,在官衙之中朝九晚五日子,再勤勉的人,时间长了也容易有所懈怠。
说好的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的心思,都淡了。
但是就在这两天,官府的书吏终于感受到了被百姓所需要的心情。
而且,百姓来给自己的孩子开文书证明,那也是为了让孩子去上学,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重要的事儿,能为百姓解决事情,这才是官吏应该做的。
也不得不说,贞观年间,整治的确清明,贪官污吏有,但是大多数人,受正统儒家教育,在地方为官,还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心思大多还是正的。
不能说儒家在朝堂上大多只是坏处,至少教导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身具浩然正气的君子,官场上磨炼的时候长了,也知道什么叫圆滑了,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不失本心的,这才是大唐最需要的。
“那官府的户籍证明,能否与我一观?”李二陛下问道。
“呐,就是这个。”老者笑道:“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东西,就是到官府,报个名字,官府的人给开个证明,证明我孙子的确是在书院招收的年纪之内,有了官府的这个印章就够了。”
李二陛下点点头:“原来如此,这庄子上的人,全都跑到官府去办理这个证明,官府的人给办理吗?”
“办啊?怎么会不办呢?老汉带着孙子到官府的时候,官府那里好些人呢,官府的书吏老爷们都忙坏了,一直忙到天黑呢,实在办理不完,也只能等第二天了。”
。搜狗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封后!
李厥就弄不明白了,怎么自己娶不到自己喜欢的女人对自己来说就是好事了。
父皇为难是不假,但是父皇也只是让自己回来等等,应该就是要等到玄公回到长安之后再与玄公商议这件事。
父皇也说了,儿女婚事,是两个人的事儿,也是两家人的事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是皇子,父皇是天子,虽然是一道圣旨的事儿,但是玄家是不一样的,玄公不在,父皇要先与晋阳姑姑通通气。
这一切都表明,这并不是没有谱儿的事儿,至少,父皇其实也是同意这门婚事的,剩下的就是要看玄家那边儿的态度而已。
但是到了自己母妃这里,却被全盘否决了。
李厥心里憋着一口气,也憋着一股子怒火,但是不能在自己的母妃面前表明,不能对自己的母妃发火。
现在李厥就觉得自己很憋屈。
“厥儿,你要知道,现在母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苏贵妃说道:“有哪个母亲,会对自己的儿子不好呢?你要理解母妃的苦心。”
“是。”李厥拱手应声道。
苏贵妃也是因为看出了儿子的表情,所以才会这么说。
但是说完之后,李厥的表情虽然缓和了许多,但是依旧还是没有恢复到寻常时候的模样。
看着儿子脸上僵硬的表情,苏贵妃只能叹息一声。
她是打心底里不惜黄那个玄悦。
一个女孩子家家,性子那般活泼,将来嫁为人妇,如何能相夫教子?
而且,自己的儿子也不是寻常人,他是皇子,将来说不定还可以是太子。
若是做了太子,有这样的大妇,有这样的太子妃,那会是污点。
往长远来说。要是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了太子,成了天子,那就要立正妃为皇后,玄悦的母亲的出身不好,这必定是个污点,是洗脱不掉的。
他不能让自己的儿子有任何污点,被人口舌。
李厥离开了苏贵妃的寝宫,出来的时候,有些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住的地方,进了书房,吩咐外面的太监都守好了,任何人来,都不见。
他现在,想清净一下。
一边儿是自己喜欢的女人,一边儿是自己的母妃。
看母妃那态度,就算是父皇同意了,母妃也得给把这事儿搅黄了。
他能怎么办呢?
李厥的心里乱的很。
而李厥对李承乾提出了这件事儿之后,李承乾也放在了心上,他心里的意思,也有点儿心动,想与玄家的关系再进一步。
“临安。”
“奴婢在。”临安应声道。
“着人到东山县庄子上送信给晋阳,就说朕许久未曾见到她入宫了,对他十分想念,让她明日到宫中来一趟。”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
临安心里捉摸着,陛下定然是有事儿要找晋阳公主商议了。
知道归知道,自己知道就得了。
该办的事儿,是要办的。
不过半天的功夫,晋阳就收到了宫中的消息。
这会儿,窦孝果才刚从庄子上离开。
窦孝果离开之后,安安也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窦孝果把安安送回来之后,晋阳让安安先回自己的院子,自己这是带着窦孝果到自家的后花园里转悠了两圈儿。
“窦公子如今的年纪,也快要行冠礼了吧?”晋阳问道。
“九月份行冠礼,日子也已经挑好了。”窦孝果说道。
“如此的话,家中可有给窦公子安排亲事?”晋阳问道。
窦孝果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自在下的父亲去世之后,说起来,在下在窦家的事情,一直都是由伯父操心,但是窦家如此大的一家子,伯父也不太可能都顾得过来。”
这话表面上说的好听,市集上传达到晋阳这里的意思也很明显。
窦孝果的爹病逝了,窦家本来就是窦衍在当家,窦孝果现在已经开始被窦家边缘化了。
“那本宫也就厚颜直说了。”晋阳笑道:“窦公子觉得我们家悦儿如何?”
“安安。。。。。。。她。。。。。。。很好。”被陡然间提起来,窦孝果的脸都红了。
“男婚女嫁,本就是天道天理,人伦纲常,公子也无需害羞什么。”晋阳说道:“你家中长辈无心顾忌你的婚事,你的年纪也该到了娶妻的年纪了,本宫见你与悦儿玩儿的来,也聊的来,所以,也就上心了一些,想要问问你这件事儿,若是本宫给你做了主,将悦儿许配与你的话,你可否愿意。”
“我愿意!”窦孝果激动的拱手行礼说道。
“先别激动。”晋阳笑着扶起了窦孝果:“虽然本宫有这个意思,但是,这件事,还是要问过悦儿的父亲,问过玄家的当家的,才能最后定下来,本宫现在,也只是给你指点一番罢了,悦儿的心思,我这个当母亲的看出来了,她的娘亲也看出来了,或许,就只有她自己懵懵懂懂的罢了,往后,指不定你还要在她这边儿,遭多少罪呢。”
想起玄悦,晋阳也忍不住笑了笑。
“不管有多艰难,我这一辈子,就认定安安了。”窦孝果掷地有声的说道。
“你有这句话是好的,但是想要做到的话,可不容易。”晋阳说道:“你现如今是喜欢悦儿的,本宫也能看得出来,但是往后呢?日子一长了,失去了兴致,失去了如今的热情,是否能一直对安安好下去呢?”
“我只要安安一人!”窦孝果义正言辞的说道:“殿下,我向您保证,一辈子对安安好,一辈子,就只有安安一位妻子,绝不娶妾。”
晋阳也看出了窦孝果的决心,但是现在说什么,也只是表决心而已。
“有这个决心是好的。”晋阳说道:“等你行冠礼的时候,说不定,玄公就从外面回到长安来了,到时候,咱们两家,再好好合计合计这事儿,至于你与安安的事儿,我会在信中与玄公说的。”
“多谢殿下。”窦孝果拱手行礼说道。
他是喜欢安安的,但是他怕因为之前自己的名声不好,玄家不会同意安安与自己的事儿,现在即便只是晋阳公主的一句话,他也安心下来了。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帝王
饶是于志宁知道了李承乾的计划,听到李承乾说这句话,心里也是不由得一颤。
这一次要死的人,怕是比王家一案死的人要多的多。
于志宁离开宣政殿的背影,佝偻了很多,李承乾也看在眼里。
他知道于志宁在担心什么,而于志宁担心的事儿,也正在发生,但是,他还是不得不去做。
那些依附在大唐百姓身上的吸血虫,也应该为他们的贪婪所付出代价了。
总不能,让他们一天天的壮大,到时候再想除去他们,可就不是放放血这么简单了,严重了,会要命。
现在皇帝与那些老世家之间,已经是势同水火了。
原先说中原名门望族,五姓七宗,现如今呢?王家已经没了,郑家已经残了,离着被灭门也没多远了,七家就剩下五家,等到封后大典结束之后,又能剩下多少呢?
李承乾看着于志宁离开的背影,虽然是他的老师,但是也是大唐的臣子,食君之禄,李承乾是君,于志宁是臣,帮着帝王处理家国大事本就是臣子的本分,这才哪儿到哪儿,就像抽身离开朝堂。
就算是放他离开,朝廷百官愿意吗?
在这件事儿当中,于志宁已经为了李承乾而得罪了不少人了,想要退,那也得退得了。
李承乾打算等这件事儿过去之后,先让于志宁到东山县书院里待一阵子,估计一段儿时间过后,于志宁自己也就受不了了,想要回来了。
书院的确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但可不是个躲避麻烦的地方。
于志宁想要彻底的摆脱这身麻烦,也得李承乾同意才行。
恰巧,李承乾是用得着于志宁的,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他离开?
李承乾望着外面的眼神逐渐的眯了起来。
老师,也别怪学生心狠,学生也是为了大唐,为了天下百姓,老师有大才,作为学生的,心里知道,所以,暂时还不能放老师走。
于志宁还不知道,李承乾只是打算暂时给他放假一段时间,并没有打算真正的放过他。
东山县庄子上,玄家大宅,玄世璟的书院之中。
“皇兄当真是这般说的?”晋阳问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没错。”
“这下可糟了啊。”晋阳说道:“不知要死多少人,这下,咱家也给卷进去了,在封后大典上行这般作为,皇嫂怕是要记恨咱家的。”
“我在想,这事儿是陛下提起的,皇后娘娘或许也不会把这笔账算在咱们家头上。”玄世璟说道。
“你啊,大男人,女人家的心思你哪儿懂。”晋阳说道:“你知道对于我皇嫂来说,皇兄的封后旨意和给她的封后典礼,对她来说有多么重要吗?或者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有多么重要吗?”
名不正则言不顺,虽然有了圣旨,虽然昭告了天下,但是总还是差着这么一会事儿,这回事儿就是封后的典礼。
风风光光的进行典礼,然后苏贵妃风风光光的成为皇后。
在封后大典上做这些事儿,等同于破坏了这场典礼。
“好端端的封后典礼成了惨案现场,这事儿搁在谁身上谁不记恨?皇嫂不敢记恨我皇兄,不就只能把这笔账算在咱们家头上了?”晋阳说道:“谁让这件事儿,是夫君你一手操办的呢?”
玄世璟听了晋阳的话,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在宫中的时候他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陛下的决定也已经下了,他还能怎么办?只能遵照李承乾的意思,在封后典礼上,将这些商人带到宫中去。
书房里,两口子都为这事儿发愁,眉头就从来没有舒展过。
良久,玄世璟才看向自家夫人。
“夫人有什么看法?”玄世璟问道。
若是按照玄世璟的意思,皇帝什么旨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