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过身来,伸手拉住了自己的妻子的手,将人扶了下来。
看着玄世璟准备的宅子,李二陛下的表情比较淡然,不能说富丽堂皇,但是也是中规中矩了。
能在三个月之中准备的这么好,还算是不错了。
“陛下。。。。。。。”玄世璟刚一开口,便被李二陛下给打断了。
“如今朕已经退位了,而且,也不居住在宫中,出宫居住,就是想过过自在日子,这称呼,你就改改吧,都是一家人,无需这般正儿八经的守着规矩。”李二陛下说道。
“是,父皇。”玄世璟将称呼给该了过来,眼前这个五十多岁的人,不再称呼他为陛下,这是他的老丈人。
“父皇,母后,咱们进去看看吧,这宅子里可弄了不少新鲜玩意儿呢,不少都是从工学院那边运过来的。”晋阳在一边说道。
“好,就听兕子的。”李二陛下说道:“观音婢,走,咱们进去看看。”
说着便迈开了大步,朝着宅子里走去。
李二陛下随行的二十多个护卫和十几个仆从也进了宅子,这宅子在李二陛下来之前早就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了,宅子的布局也都规划好了,玄世璟带的几个人过来,就是为了帮着一起安置李二陛下带到庄子上的人的。
一进院儿东西两厢是给护卫们住的地方,二进院儿是给仆从们住的地方,东面住男丁,西院子里住丫鬟,过了这两道院儿,就是宅子的正厅了,绕过正厅,便是院子的后宅了,后宅再往后,还带一个景色比较雅致的花园,总体的来说,宅子很精致,当然,肯定是比不得龙首原的皇宫了。
这宅子原本是没有这么大的,连后花园一同,也是后面这三个月才加上去的,花园里的花啊,假山之类的,都是现移过来的,现在是秋天,花园里除却菊花之外,其余的,也都落了,想要再赏后花园里的花,可要等明天了。
“不错,这宅子倒是精致的很。”参观完宅子之后的李二陛下夸赞道:“三个月做这些,也难为你了。”
“这原本是给书院的先生住的地方,父皇要到庄子上住,就显得小了一些,于是儿臣就让工匠在三个月之中,加紧扩建了一番,这才有今天父皇看到的模样,像方才后花园那边,还有前面的一些房子,都是后来新建造的。”玄世璟老老实实的说道。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关于立太子
三个月要想彻头彻尾的弄出一座府邸来,还要精装修,这怎么可能,这么大的府邸,仅仅是打好地基,怎么着都得一个多月的功夫。
不过这事儿倒是让玄世璟想起一典故来。
相传在前隋的时候,杨广和宇文化及想要谋划着杀了高祖皇帝李渊,那时候李渊还是太原侯呢,而后杨广命令李渊三个月之内在太原建造一处行宫,要是三个月之内修建不好,就治李渊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要是修建好了,就说,这三个月之内,怎么可能修建得好一处行宫,这宫殿肯定是之前修建的,这样一来,便是一个私造宫殿谋反的罪名给扣上了。
可以说,这对于李渊来说,是个死局。
但是李渊有聪明的儿子李二啊。
关于建造行宫的事情,也是分了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污蔑李建成的,就是说原先在太原,是李建成私底下修建豪宅,结果被李二陛下拿来用了,修缮了一番,只是这个传闻不怎么靠谱。
另外一个就靠谱一些了,就是李二陛下与当地的寺庙协商,拆了寺庙的建筑材料来修建宫殿,这样一来,材料都是现成的,只要换个地方重新“组装”起来就成了。
后来杨广到了太原,见到了一座宫殿,便想着拿下李渊,宇文化及便说三个月之内,怎么可能建造出这样一座宫殿,定然是李渊私造宫殿。
李渊却是说,这宫殿是刚刚建成的,只要将铆钉拔出来,就能验看,若是时间久了,铆钉必然是锈迹斑斑。
杨广令人去拔铆钉,拔出来一看,果然是崭新的铆钉,于是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的,李渊还因此有了功劳,被封了唐王。
大唐的国号,也是由李渊的王号来的。
至于这件事的真假,玄世璟不知道,但是也不能就这么去问李二陛下。
“父皇,您看这宅子里还缺什么的话,就派人传个话,儿臣亲自去为父皇置办。”晋阳站在自己的母后身边对着李二陛下说道。
“暂且什么都不缺,而且,这次朕过来,也带了不少人,庄子上不什么都有吗?要是缺什么的话,朕让他们出去置办就是了。”李二陛下说道。
对于这个宅子,他是满意的,虽然不如皇宫住着舒适,但是一切都胜在新鲜,而且不似皇宫那般住得让人压抑,这里是宫外,也没有这么多的讲究,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现如今的李二陛下比以往要自由的多。
再也不会有朝臣跳出来指责他什么了,那样的日子过了将近快要三十年了,他也厌烦了。
在李二陛下的新宅子逗留了一阵之后,玄世璟便和晋阳离开了这里,反正宅子已经送出去了,至少给人家两口子留点儿私密空间,对于庄子上这边,李二陛下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他丈母娘还一次没来过呢,玄世璟他们两口子在这边儿待着,李二陛下也没机会带媳妇儿出去逛街去不是。
所以玄世璟就和晋阳先行回去了。
不过估摸着,李二陛下乔迁的消息会很快传到书院去,到时候书院的几个先生,也是李二陛下的臣子,就会来登门拜访了。
李二陛下才从宫中离开,搬到庄子上住,长安城那边便又给玄世璟送来了消息,说是让玄世璟进宫面圣。
玄世璟无奈,也只能再跑一趟长安城。
这才回庄子上没几天的功夫啊。
进了宫,依旧是在宣政殿。
上次在宣政殿见到的李承乾还是太子,这回就变成皇帝了。
“臣,见过陛下。”玄世璟躬着身子行礼。
“免礼。”李承乾见到玄世璟之后,从坐塌上站了起来,走下台阶,来到玄世璟面前:“把你召到长安,也是有事情想要与你商议,听听你的意见。”
“陛下请讲。”
“朕登基也有一小段时间了,朝中有不少大臣都在说立太子的事情,这你怎么看?”李承乾问道。
“立太子?”玄世璟愣了楞。
想了想李承乾的三个儿子,长子李象,次子李医,三子李厥。。。。。。。
玄世璟在脑海之中过了一遍,先是把次子给过滤掉了,他身体不好,肯定是不能作为太子的人选的,那剩下的就是李象和李厥了。
“朝臣们是怎么说的?”玄世璟问道:“他们可有提议哪位皇子?”
李承乾摇了摇头说道:“暂且还没说。”
“是因为陛下如今还未曾立后吧?”玄世璟说道。
要说皇后的人选,肯定是太子妃苏氏。
若是苏氏成了皇后,那么三子李厥就是嫡子而长子李象便是庶子,皇室立太子,嫡子尚在,是绝对不会考虑立庶子的,古往今来的礼数就是如此。
也就是说,若是苏氏为皇后,太子十成十的就是李厥的。
听到玄世璟的话,李承乾点点头,他也明白玄世璟话中的意思,皇后的位子上坐着的是谁,对于立太子影响重大,而苏氏是太子妃,皇后的位子,十有八九就是苏氏的。
按理说来,一切顺理成章,不知道李承乾还在纠结什么。
但是李承乾也考虑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的年纪,他还不想这么早就立太子,只是朝臣那边催的紧,而且立了太子,也能避免了许多事情。
李承乾自己,做了将近快有三十年的太子,这个中滋味儿,也就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得到了。
关于太子的事儿,李承乾不想立的这么早,但若是不立这么早,总共就仨儿子,万一再为了这位子打起来怎么办?
不说他们之间干仗,就算是朝中的大臣,也会开始捉摸着该站队站在哪边儿了。
“那对于立后一事,陛下如何看?”玄世璟问道。
“定然是苏氏无疑了。”李承乾说道。
苏氏跟着他这么多年,还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如今他登基了,这皇后的宝座可不就是苏氏的吗?
太子妃是太子的正妻,那太子登基当了皇帝以后,正妻还是正妻,也就是皇后。
而李厥是苏氏的儿子,苏氏是皇后,李厥就是嫡子。
………………………………
第一千零四十章:缓行事
“太子妃成了皇后,朝中的大臣要让陛下尽快立太子的话,臣估摸着,三皇子便应该是朝臣们眼中的热门人选了,毕竟是嫡子来着。”玄世璟说道:“莫非陛下觉得,三皇子有什么不恰当之处?”
李承乾摇了摇头:“那倒也不是。”
三皇子李厥今年十五岁,而大皇子李象十九岁,这个年岁,除却其课业与文韬武略之外,也看不出什么别的来,所以李承乾在犹豫。
他心里倒是觉得李象不错,但是怎么说李象都是个庶出子。
当年李承乾年纪不大,李二陛下就登基了,李二陛下一登基,李承乾就成太子,李二陛下为何没有犹豫?一方面本身李承乾在诸多师傅的教导下就已经很优秀了,另一方面,李二陛下的皇后人选也是干脆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而李承乾是皇家的嫡长子,可不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子吗?
如今李象和李厥,长子、嫡子不是一个人,问题就摆在眼前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长子的身份不如嫡子的身份来的重要。
所以从身份上来说,李象的地位应是不如李厥的。
至于二皇子李医,李承乾也根本没有考虑过,那孩子的身子骨儿实在是太弱了,从小到大,都是泡在药罐子里成长到现在的,年纪倒是与三皇子李厥差不多大。
“若是陛下实在为难的话,此事可以暂且搁置,对于两位皇子,先观察上一阵子再说也不迟,治理国家,处置朝政,不同于读书习武,多看看也不是什么坏事。”玄世璟说道:“若是两位皇子万一因此而起了斗争之心,一切只要在陛下的控制范围之内,倒是能看清楚两位皇子的品性才能如何,也有利于陛下判断,到底是谁,更适合太子的位子。”
玄世璟这般说,李承乾才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玄世璟这么说,倒也不怕得罪哪个皇子,反正现在的皇帝是李承乾,等李承乾退位了,皇帝的位子上再换一个人,他指不定那个时候在什么地方呢。
人肯定不会一辈子都在朝堂上,在官位上做到死不是,玄世璟连以后自己养老的退路都想好了,就到书院和高士廉、萧瑀他们一样,做个老老实实的教书先生。
而且,就这么几句话,还算上得罪人。
这么多年过去,现在李承乾成了皇帝,玄世璟虽然现在官儿小,但是在李承乾面前说的话,还是比较有分量的,至少李承乾听得进去,也会认真的去考虑。
就立太子一事,玄世璟所说的话,也让李承乾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所以李承乾现在心里觉得,立太子的事儿,暂且还不用着急。
年纪最大的李象,也不过是十九岁而已,他自己继位做皇帝这才多久?
关于立太子的事情,李承乾也不仅仅只找了玄世璟一人来商议此事,还有另外一个大臣,就是长孙无忌,作为帝国的宰相,也是李承乾的舅舅,李承乾也很是尊重自己的这位舅舅,与长孙无忌商议过此事,长孙无忌的意见就比较中正了,立后,那肯定是苏氏,她是不二人选,太子,那肯定是皇后的儿子,嫡子出身。
长孙无忌的回答规规矩矩,也不似玄世璟这般含糊不清,主要是玄世璟看出来了,李承乾根本就不想这么早就立太子,只是奈何朝臣们逼得紧了,玄世璟来这是给李承乾找个台阶下,让他先安安稳稳的做他的皇帝,立太子的事儿,不着急。
至于群臣再进谏言什么的,就用这借口先堵回去再说。
至少,李承乾以后也肯定不止这三个儿子啊,好歹是做了皇帝的人,后宫之中,怎么可能就只有三四个女人?
现在,玄世璟的台阶也递给李承乾了,李承乾也打算顺着走下来,至少知道了搪塞的方向在什么地方了,这就简单好办多了,到时候再跟长孙无忌通通风声,朝堂上再有人站出来说这个问题,至少也有个从旁帮衬着附和李承乾话语的人。
这个人,还有谁能比德高望重的长孙无忌更合适呢?
这回儿的东宫之中,李象在自己的书房之中,依旧捧着书卷研读,本来就有些胖乎乎的身材,在一直久坐不运动,还不习武的情况下,变得越发的丰腴,模样倒是富态的很,再这么发展下去,都能赶上他四皇叔了。
至于李厥,他则是在苏氏的宫殿之中,在苏氏的看管家,完成先生交代的课业,李厥现在年纪还算小。
但是年纪再小,也知道,自己的父王做了皇帝,现在成了父皇,而如今太子一位还悬着呢,李厥知道,李象也知道。
两人都在盯着这个位子,要知道,要是能坐上太子的位子,将来就能够坐拥天下,如今自家父皇的那个位子,以后就是未来太子的。
因此,两人都在不同程度的用工读书,完成课业,平日里也是老老实实乖得很,都想要给自家父皇留个好印象。
不过自家父皇自从登基之后,就鲜少回东宫这边来了,而李承乾的妃嫔和儿女,现在仍旧居住在东宫之中。
大明宫中已经划分出一片宫殿,作为李二陛下的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而有的宫殿,则是为李承乾的后妃准备的,他们在东宫也住不了多长时间了,肯定是要搬家的,但是不管是李象还是李厥,都希望所有人搬家之后,自己还能住在这里。
住在东宫,这边是太子地位的象征,所以比起其他人的期待搬家,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想要留下来,让东宫成为自己的地盘。
李厥的生母苏氏对于自己的儿子能够登上太子的位子也是有些信心的,至少在这东宫之中,身份就他们母子俩高,一个是正妃,还即将要封后,一个是嫡子,至于其它,那些妖言的间货,苏氏还没有放在眼里。
要么她们都没儿子,要么有个病秧子儿子,再要么就是出身低微,宫外一点儿背景都没有。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皇子封王
手机阅读
以前玄世璟经常在东宫,一些事情,她亲眼见过,一些事情,她亲耳听说过,觉得玄世璟并非是个好相处的人,而且,要是玄世璟在陛下面前,与陛下谈论关于立太子的事情,玄世璟要也站在他们母子这边,那么陛下也就不会犹豫了,毕竟朝中的多数大臣都是这么提议,舅舅长孙无忌也是这般提议,再加上个齐国公玄世璟,这事儿应该就能敲定了。
但是现在宫中却是一点儿动静,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苏氏凭着自己的直觉,觉得立太子这事儿,不能这么直晃晃的去找玄世璟,去拉拢玄世璟。
事实上,苏氏的感觉还是对的。
现在玄世璟可是不会着急站队的,他的立场就只有一个,忠于皇帝,先前李承乾是太子的时候他是如此,如今李承乾成了皇帝,他还是如此。
之前顺风顺水,是因为皇帝和太子之间,根本就没有矛盾啊,就算有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李二陛下是个急脾气,气过了,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至于李承乾,他敢对自己老爹有脾气吗?
所以父子两人自然是和睦相处。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李厥说道。
“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别怪母妃没有提醒过你。”苏氏说道。
而后宫之中,李象也在想办法为自己找出路。
他的出身比起李厥来,稍微差了一些,毕竟他不是先前太子妃生的,在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苏氏可是正妻,而李象的娘,则是侧室。
现在以往的太子成了皇帝,他的嫔妾的位子,也要改一改了。
但是到现在为止,皇后的位子还空悬着。
李象与苏氏和李厥一样,在宫中也有着自己的眼线和消息来源,在得知了长孙无忌属意李厥做太子之后,李象就更坐不住了,能在自家父皇面前有影响力,还能与长孙无忌抗衡的,也就是齐国公玄世璟了。
要去拜访齐国公吗?
李象也有些畏惧玄世璟,万一去了,碰一鼻子灰回来,再让自己的父皇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自家父皇肯定能猜得出来啊。
所以李象也在犹豫。
但是李象想起了另外一个人,与玄世璟有密切关系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姑姑,晋阳公主。
对啊,齐国公可是自己的姑父,晚辈去拜见自己的长辈,去拜见姑姑姑父,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而且,小时候,晋阳姑姑还带过自己呢,关系还算是亲近。
李象想起了小时候自己被当时还是太子的父皇冷落了,是晋阳姑姑领着自己,直接闯进了父皇的书房,还责斥父皇冷落自己的事儿。
那个时候,李象只觉得,自己的姑姑真的是很厉害,连自己的父王都敢训斥。。。。。。。
现在想想,一来是皇爷爷最疼爱晋阳姑姑了,二来,晋阳姑姑是父皇他们一母同胞兄妹之中,年纪最小的,父皇也很疼晋阳姑姑,要是晋阳姑姑喜爱自己,支持自己的话,在面对李厥,总能扳回一些势来。
李象打定了主意,打算挑个日子去拜访自己的姑姑。
但是李象还没来的及去东山县庄子上走亲戚,宣政殿那边的圣旨,却是送到了他的手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长子象遂已成年。。。。。。。封皇长子象越王,授怀州别驾,赐宫外府邸一座。。。。。。。”
一道圣旨下来,李象就要结束在宫中的日子搬出宫去住了。
封了王,有了官职,自然是在长安城要有王府了,而李象也已经到了这个年纪,离开皇宫,这是肯定的,不过好在,依旧是在长安,不之官,所以无需太过担心。
与李象一样,李厥也收到了李承乾下达的圣旨,封了鄂王,授了鄂州别驾,也是不之官,留在长安。
这样一来,李承乾的意思就明显了,太子的事情暂且不说,反正日后时间还长着呢,两个能做官的皇子,先给封了王,给个别驾的位子,老老实实的就在长安城待着。
至于二皇子李医,则是封了梁王,这王位是他叔腾出来的,就给他了,不过,李医封王,不过是个名号上的,让他有个王爷的名头,实则他依旧是住在宫中。
就李医的身体,也就只能住在宫中了,每天都要太医院的太医过来给他诊脉开方子,而后每天都要喝药,就是个泡在药罐子里的皇子,要是分出去,住在长安城之中,即便是有王府,条件哪儿能跟宫里相比较,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这个儿子的命,李承乾干脆就让他一直住在宫里,等什么时候身体彻底好了,再说分家的事也不迟。
“母妃,父皇这是什么意思?”李厥看向自己的母妃问道:“难不成,是真的要将立太子的事儿给搁置下来?”
苏氏点了点头:“应该是了,看来,母妃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一旦立太子的事儿拖下去,不管是对李厥还是对李象,拖得时间久了,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当然,对李厥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毕竟眼前,李厥可是占着上风的,一旦拖下去,这先天的优势,可就会被慢慢的拖没了。
“来人,去给长孙大人送信。”苏氏说道。
李厥这儿才刚刚接到诏书,苏氏不敢多耽搁,想要尽快的与长孙无忌联络上,她现在需要为她们母子在宫外找一座大的靠山。
而这个靠山,长孙无忌最合适不过。
至于玄世璟,她没有考虑,也不想考虑,玄世璟给她的感觉,实在是太危险了。
苏氏叫的人进来之后,走到苏氏面前,苏氏对其低声嘱咐了几句之后,就让他拿着自己的牌子出宫了,表面上是出宫办事,其实就是去长孙家,见长孙无忌。
这样的事情可不能明目张胆,还是要掩人耳目,这才是上上之选。
现在好在李厥还没有到年纪,仍旧可以住在宫中,而李象就不成了。
本书来自
………………………………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站队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皇子封王
以前玄世璟经常在东宫,一些事情,她亲眼见过,一些事情,她亲耳听说过,觉得玄世璟并非是个好相处的人,而且,要是玄世璟在陛下面前,与陛下谈论关于立太子的事情,玄世璟要也站在他们母子这边,那么陛下也就不会犹豫了,毕竟朝中的多数大臣都是这么提议,舅舅长孙无忌也是这般提议,再加上个齐国公玄世璟,这事儿应该就能敲定了。
但是现在宫中却是一点儿动静,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苏氏凭着自己的直觉,觉得立太子这事儿,不能这么直晃晃的去找玄世璟,去拉拢玄世璟。
事实上,苏氏的感觉还是对的。
现在玄世璟可是不会着急站队的,他的立场就只有一个,忠于皇帝,先前李承乾是太子的时候他是如此,如今李承乾成了皇帝,他还是如此。
之前顺风顺水,是因为皇帝和太子之间,根本就没有矛盾啊,就算有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李二陛下是个急脾气,气过了,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至于李承乾,他敢对自己老爹有脾气吗?
所以父子两人自然是和睦相处。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李厥说道。
“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别怪母妃没有提醒过你。”苏氏说道。
而后宫之中,李象也在想办法为自己找出路。
他的出身比起李厥来,稍微差了一些,毕竟他不是先前太子妃生的,在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苏氏可是正妻,而李象的娘,则是侧室。
现在以往的太子成了皇帝,他的嫔妾的位子,也要改一改了。
但是到现在为止,皇后的位子还空悬着。
李象与苏氏和李厥一样,在宫中也有着自己的眼线和消息来源,在得知了长孙无忌属意李厥做太子之后,李象就更坐不住了,能在自家父皇面前有影响力,还能与长孙无忌抗衡的,也就是齐国公玄世璟了。
要去拜访齐国公吗?
李象也有些畏惧玄世璟,万一去了,碰一鼻子灰回来,再让自己的父皇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自家父皇肯定能猜得出来啊。
所以李象也在犹豫。
但是李象想起了另外一个人,与玄世璟有密切关系的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姑姑,晋阳公主。
对啊,齐国公可是自己的姑父,晚辈去拜见自己的长辈,去拜见姑姑姑父,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而且,小时候,晋阳姑姑还带过自己呢,关系还算是亲近。
李象想起了小时候自己被当时还是太子的父皇冷落了,是晋阳姑姑领着自己,直接闯进了父皇的书房,还责斥父皇冷落自己的事儿。
那个时候,李象只觉得,自己的姑姑真的是很厉害,连自己的父王都敢训斥。。。。。。。
现在想想,一来是皇爷爷最疼爱晋阳姑姑了,二来,晋阳姑姑是父皇他们一母同胞兄妹之中,年纪最小的,父皇也很疼晋阳姑姑,要是晋阳姑姑喜爱自己,支持自己的话,在面对李厥,总能扳回一些势来。
李象打定了主意,打算挑个日子去拜访自己的姑姑。
但是李象还没来的及去东山县庄子上走亲戚,宣政殿那边的圣旨,却是送到了他的手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长子象遂已成年。。。。。。。封皇长子象越王,授怀州别驾,赐宫外府邸一座。。。。。。。”
一道圣旨下来,李象就要结束在宫中的日子搬出宫去住了。
封了王,有了官职,自然是在长安城要有王府了,而李象也已经到了这个年纪,离开皇宫,这是肯定的,不过好在,依旧是在长安,不之官,所以无需太过担心。
与李象一样,李厥也收到了李承乾下达的圣旨,封了鄂王,授了鄂州别驾,也是不之官,留在长安。
这样一来,李承乾的意思就明显了,太子的事情暂且不说,反正日后时间还长着呢,两个能做官的皇子,先给封了王,给个别驾的位子,老老实实的就在长安城待着。
至于二皇子李医,则是封了梁王,这王位是他叔腾出来的,就给他了,不过,李医封王,不过是个名号上的,让他有个王爷的名头,实则他依旧是住在宫中。
就李医的身体,也就只能住在宫中了,每天都要太医院的太医过来给他诊脉开方子,而后每天都要喝药,就是个泡在药罐子里的皇子,要是分出去,住在长安城之中,即便是有王府,条件哪儿能跟宫里相比较,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这个儿子的命,李承乾干脆就让他一直住在宫里,等什么时候身体彻底好了,再说分家的事也不迟。
“母妃,父皇这是什么意思?”李厥看向自己的母妃问道:“难不成,是真的要将立太子的事儿给搁置下来?”
苏氏点了点头:“应该是了,看来,母妃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一旦立太子的事儿拖下去,不管是对李厥还是对李象,拖得时间久了,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当然,对李厥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毕竟眼前,李厥可是占着上风的,一旦拖下去,这先天的优势,可就会被慢慢的拖没了。
“来人,去给长孙大人送信。”苏氏说道。
李厥这儿才刚刚接到诏书,苏氏不敢多耽搁,想要尽快的与长孙无忌联络上,她现在需要为她们母子在宫外找一座大的靠山。
而这个靠山,长孙无忌最合适不过。
至于玄世璟,她没有考虑,也不想考虑,玄世璟给她的感觉,实在是太危险了。
苏氏叫的人进来之后,走到苏氏面前,苏氏对其低声嘱咐了几句之后,就让他拿着自己的牌子出宫了,表面上是出宫办事,其实就是去长孙家,见长孙无忌。
这样的事情可不能明目张胆,还是要掩人耳目,这才是上上之选。
现在好在李厥还没有到年纪,仍旧可以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