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偌大的府邸大厅之中,阿倍比罗夫却是有些坐不住了,太宰府这边的兵力如何他是知道的,先前有水师,所以这边可以高枕无忧,但是现在,屁!水师都没了,即便是召集人手反击,又能支撑到什么时候。
“来人!”
“在!”打听外面进来一名足轻。
“立即送信前往飞鸟,大唐水师正在攻打太宰府,请求派兵支援。”阿倍比罗夫说道。
“是!”足轻应声而去。
即便是从太宰府出发前往飞鸟,途中需要的时间也不短,因为太宰府和飞鸟,根本就不在一个岛上,不但不在一个岛上,中间还隔着一座岛屿,一次需要乘船,从海峡之中穿过。
不过好在安全,无需担心唐军渗入到海峡之中。
太宰府在九州岛的最北面,而飞鸟则是在本州的东南,中间隔着一座四国岛。
阿倍比罗夫心里也打鼓,要是唐军的攻势猛烈的话,他们又能坚持多长时间?
能够等到飞鸟那边派遣援军过来吗?
刘仁轨的船队是白天的时候到达太宰府海域附近的,到了那边之后,只是让水师船队下锚,停在了原地。
“传令下去,等到了夜里的时候,一定要加强防范,三日之后的晚上,登陆攻城。”刘仁轨说道。
“是。”刘仁轨的副将应声道。
对面的倭国人应该已经发现了他们船队的踪迹了,毕竟这么大的一个船队,只要站在海边的城墙上往远方眺望,就能将海面上看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他们已经到达了附近,当天晚上一定会加强防备,所以,当天晚上,刘仁轨不会让大军进攻的,先等上一等再说。
若是能够顺利的拿下太宰府,凭借手中十万武器盔甲精良的唐军水师,他有信横扫整个岛屿,而后让这个岛屿变成大唐在海上的另外一个水师基地!
刘仁轨驻扎下来之后,也派人去给刘仁愿送信,希望他能带兵来这边与他汇合。
把地盘打下来容易,想要守住,需要费些功夫,十万人,若是一边打一边守的话,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太宰府的治所府邸之中。。。。。。。
“大人,唐军在附近海域驻扎下来了。”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千零四章:攻城
“夜里加强巡逻和防备,以防唐军夜袭。”阿倍比罗夫说道。
“是!”
因为附近海域发现了唐军的水师船队,所以整个太宰府都沸腾了起来,当然,这股沸腾可不是为了迎接唐军而起来的高昂情绪,而是慌乱。
普通百姓们先前一直听闻大海对面的大唐是如何的强大,如何的繁荣,自己的国家是如何向人家学习的,可是怎么一转眼之间,大唐的军队就打到了家门口了呢?
他们对于大唐,难道还不够虔诚吗?大唐为什么要打他们。
寻常百姓还不知道,这是他们的天皇自己在作死,自己去主动招惹大唐。
城中一片慌乱,原本太宰府这边是没有多少兵力的,但是因为附近海域的唐军水师,阿倍比罗夫下令,凡是城中男子,能够下地走路的,都要船上甲胄,拿起武器,与城中的守军一同应对即将到来的唐军,因此整个太宰府已然是风声鹤唳了。
百姓还是一脸懵逼的状态,阿倍比罗夫却是已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了。
一夜过去了,唐军没有丝毫动静。
两夜过去了,唐军还是没有动静。
第三夜过去了,唐军依旧没有动静。
他们到底想想要干什么?!
阿倍比罗夫在府邸的前厅之中,烦躁的走来走去,难不成唐军也只是过来做做样子,根本就不是来攻打太宰府的?
也是,飞鸟那边不是已经派遣了使节前往长安去了吗?大唐的水师会不会在路上已经遇到使节的船队了,所以才只是到这边溜达一圈儿,吓唬吓唬他们,而不是真的要打他们。
阿倍比罗夫自己的脑海之中已经浮现出无数的想法了,可是哪一种想法,他都拿不准,所以还是在干着急。
这两三天,阿倍比罗夫一直都没有睡好,总是在睡梦之中梦到唐军攻打太宰府,猛然惊醒之间,将外面的人叫进来询问,却是得到一切安好的回应。
看样子唐军短时间内是不会攻打他们了,今晚先好好休息吧,休息好了再说,即便是唐军真的要攻打他们,他现在的这幅样子,也没有办法应对不是?
入夜,阿倍比罗夫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而后叫了两个女子陪着他进了房间。
想要好好的睡一觉,那就先劳累一番吧,至少睡着会快一些,而不是想些有的没的继续半梦半醒。
唐军水师战船上。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刘仁轨问道。
“回将军,已经准备好了。”副将回应道。
他们在太宰府附近的海域,整整等了三天,今天是第四个夜晚,也是要攻打太宰府的夜晚。
“下令,出击。”刘仁轨说道。
“是!”副将应声。
老天爷也是给面子,漆黑的天空之中,别说月亮了,星星都没有几颗,所以夜色漆黑,最是能掩护水师将士们前行了。
本来离着太宰府的海岸线就不怎么远,所以船队的大船不动,将士们直接放了木筏,正好趁着退潮,带着东西,悄悄的摸索到了城外,随后架起了攻城的器械。
随着前军将领的吩咐,攻城的器械组装好之后,便立即开始展开了攻击。
当投石车将第一颗巨石抛到了城墙上的时候,城墙上的守军霎时间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大喊敌袭。
而后,城墙上的火光就凉了起来,源源不断的倭国士兵登上了城墙。
唐军水师将士依旧隐藏在夜色之中,没有举火把,但是对于城墙上的情形,他们看的清楚,谁让城墙上点着这么多火盆火把呢?
抛石车不断的向城中扔巨石,而水师的将士也开始扛着云梯,趁着夜色和后面同袍的掩护,慢慢的摸索到了城墙附近,迅速架好云梯。
“冲!”中军传来了鼓声,将近六万水师将士开始朝着城墙冲过去,登上云梯,攻占城墙。
刘仁轨也坐着小船来到了岸边,就在中军看着前面的战场。
唐军将士的攻势如同烈火燎原一般,登上城墙之后,便开始与倭人近身厮杀,很快,便在城墙上凭借着盔甲坚硬,武器锋利,打开了一片局面。
城中的倭人守卫,大多都是这两天刚刚从城中征调的,都是才刚刚拿起武器船上盔甲的平民百姓,没有经过什么训练,面对如狼似乎的唐军,还未开始短兵相接的时候,从气势上就先矮了对方一头,而后此消彼长,差距越来越明显。
太宰府的治所府邸之中,阿倍比罗夫今天难得睡的熟,半梦半醒之间,又听到有人在说唐军攻城了。
又做这种梦了。。。。。。。阿倍比罗夫心里潜意识的觉得如此,所以翻了个身,搂着怀里的女子继续睡了过去。
房间外头的足轻将房门拍的咣咣直响,但是里面就是没有动静。
“大人!大人!!!”足轻放大了声音,喊着房间里的阿倍比罗夫。
依旧没有回应。
顾不得这么多,足轻只能打开房门,直接闯入了房间之中。
“大人,不好了!唐军开始攻城了!已经打到城墙上了!”
足轻进来,喊了这么一嗓子之后,阿倍比罗夫才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
“你说什么?”阿倍比罗夫问道。
“唐军攻城,已经打到城墙上了!”足轻语气焦急的重复了一遍。
这下阿倍比罗夫是彻底的醒了过来,呼的一声坐了起来,裸露出了自己的上半身:“唐军攻城了?!”
“是!”足轻说道。
阿倍比罗夫顾不得自己现在浑身赤条条的,起身胡乱的将衣服裹在了身上,而后套上了自己的盔甲,拿上了武士刀,着急忙慌的带着足轻出了房间,只留下了榻上裹着床单的两个女子。
到了前厅之中,城中的战报不断的送过来,唐军已经拿下了城墙。
“城中还有多少人?能拿起武器的,都给我上!”阿倍比罗夫着急的说道。
“百姓们闭门不出,能上的这两天都已经被征辟到了军中,现在都在与唐军作战。”足轻说道。
“报!!!”一名倭国士兵跑了进来:“大人,唐军已经开始清缴城中的士兵了,太宰府保不住了,还请大人速速撤退!”(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千零五章:一夜
“你说唐军已经打进城了?!”阿倍比罗夫惊道。
“是,大人,赶紧撤退吧,不然一会儿打到这里来,大人就走不了了。”那名倭国士兵说道。
阿倍比罗夫闻言,面色凝重,但是却是摇了摇头:“不,我不能走,太宰府现在成了这般模样,我能走到哪儿去?回到飞鸟,我也是死路一条。”
阿倍比罗夫葬送了倭国的十数万水师,让他们尽数沉没在了白江村,现在连太宰府都丢了,天皇陛下是不会放过他的,他身上已经背负了太多的罪名,若是能够战死在这太宰府,至少在飞鸟的家人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他,阿倍比罗夫不想再一次的做懦夫了。
在白江村的时候,他已经逃跑过一次了。
整个倭国就这么大,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与其回到飞鸟被治罪,如不痛痛快快的战死,还能有个好名声,不至于连累家人。
想到此处,阿倍比罗夫整理好自己的盔甲,拔出了自己的武士刀。
“现在,事已至此,我也不勉强你们了,想走的都走吧!”阿倍比罗夫说道。
“不,大人,不管生死,属下都追随大人。”
说话的是阿倍比罗夫身边的足轻,他是与阿倍比罗夫一同从白江村回到太宰府的,不管是白江村的战事失利,还是到如今太宰府要被唐军拿下,飞鸟那边,都需要一个顶罪的人,即便是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我等也是!”外面的人也跪在了地上。
“好!如此的话,诸位,随我一同御敌!”说完,阿倍比罗夫带着之所之中的人上了街,与街道上的唐军短兵相接。
整个太宰府城中乱成了一片,火光照亮了整个太宰府,接到上的厮杀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这一战一直打到了天亮,整个城池之中,血流成河,倭国士兵的尸体铺满了街道,唐军的损失倒是不大,毕竟唐军这边是优势方,百战之卒对上刚刚披上盔甲拿起武器的太宰府百姓,优势实在是太大了,杀起人来,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刘仁轨随着部下一同进了城,他们拿下了太宰府,在倭国这边,就有了立足点,可以借助太宰府,攻掠倭国这座岛上的其它城池,只要一天长安那边没有消息传递过来,他就可以在倭国这边,肆意的攻打倭国的城池,劫掠倭国人。
刘仁轨和他的部下入驻到了太宰府的治所之中,两万唐军被留在了水师的船上,而将近八万唐军,驻扎进了太宰府。
太宰府活着的百姓终于意识到,变天了,大唐已经不再是对他们和蔼可亲的大唐了,而随着治所那边告示贴出来,百姓们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唐的军队会来攻打他们了。
因为他们派遣水师去帮着新罗攻打大唐,触怒了大唐,大唐不但打沉了他们的水师,反过来还攻打了他们。
一时之间,太宰府之中的百姓对于飞鸟的那位女天皇心中生出了怨恨。
明明知道大唐强大,为什么还非要去招惹人家,现在倒好了,被人家打过来了,死了多少人?
昨天晚上一晚上的战争,城中死去的这些人,有他她们的丈夫、有她们的儿子、还有孩子们的父亲,城中的男丁死去的,十之八九,除却残疾的,走不动路的,拿不动刀子的,基本上昨天晚上都战死了。
这也是因为阿倍比罗夫下的那条命令的原因。
他让城中男丁,能打的,全都上了战场,结果,上了战场的人,都死了。
阿倍比罗夫也战死了,他的尸首被唐军挂在了旗杆上,用来威慑太宰府的百姓,告诉百姓们,最好安分一点儿,你们城中能打的,昨天晚上都已经战死了,别生乱子,别逼唐军做他们不想做的事儿。
不想做的事,就是屠城了。
这是一件非常不人道的事情,刘仁轨也不会这么做,若是真的这么做了,回到长安之后,非得被朝中的大臣给病垢至死。
他还想回长安那个花花世界养老,不想到别的地方去。
刘仁轨将拿下倭国太宰府的事情也写了折子,专程派人送回了长安,打到倭国本土,这可是一件大功绩。
至于攻掠其它的城池,怎么说也得先在太宰府站稳脚跟才成。
刘仁轨暂且安定了下来,而新罗金城这边,程处默和李恪已经围金城有半个多月了,但是他们知道,金城作为新罗的王都,城中的储备自然是多的,可是再多,也经不过几十万人的消耗吧?进城城高池深,想要强行拿下来,一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程处默和李恪都没有动,他们还在想办法。
仗打到这个时候,他们随军的战略物资都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但是后方的粮草补给在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所以大军是不愁吃喝的,但是缺少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都能运送得过来的,比如说,火药。
若是有火药的话,程处默和李恪早就要开始攻城了。
但是火药这东西,需要从长安拨调。
“特娘的,真不知道这城中的这些人,还能坚持多少天。”帐中无人,程处默不由得发起了牢骚。
这时候,李恪从外面走进来,正好听到了程处默的话,笑道:“城中仅仅是新罗的军队,就有十万余众,还有这么多百姓,咱们大军在外围困他们,城中即便是有再多的粮草,也是不够消耗的,不管是军队还是百姓,都需要生火做饭,而城外已经被咱们的人扫空了,他们投降,也是迟早的事儿,现在就看谁先坚持不住了。”
“可是这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咱们的补给线也不短呐。”程处默说道。
说起补给这回事儿,还真是托了薛仁贵的福了,薛仁贵在熊津这些年经营得不错,熊津都护府的屯粮足够多,能够供应的起大军的消耗。
只有来过熊津才会知道,熊津这边的平原地区,土地之肥沃,丝毫不比关中差,可笑的是,先前这里竟然被高句丽给占据,他们却是不懂经略。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千零六章:围城
高句丽和百济被灭国之后,这里就成了大唐的熊津,薛仁贵就在这边,不断的经营着这一块地方,开垦荒野,把荒地都变成了良田,收成上来了,税收自然也就有了,都护府建造的粮仓被堆得满满当当的,这才成了他们攻打新罗的资本。
一边消耗着熊津这边的粮食,一边从大唐中原地区调度粮草过来。
不管怎么说,准备要充足,即便是最后用不了再运回去,或者书囤积在熊津这边,宁滥勿缺,这就是打仗。
“现在若是新罗人出城背水一战的话当然好,但是奈何新罗人不愿意啊。”李恪无奈笑道。
实在是先前新罗人被他们给打怕了,打仗的手段层出不穷,还有火药这等利器,一旦炸开,最惨烈的,连个尸体都找不到,新罗人能不怕吗?
但是现在城中的新罗人不知道,程处默和李恪军中的火药早就已经用尽了。
不过即便是知道了,他们也不会出城迎战了,实在是怕了,他们现在只想想办法把使节送出去,然后到长安,求和,哪怕付出再多代价都成,只要新罗不亡国,总有一天能恢复过来了。
金家还想要坐在新罗的王位上。
若是新罗亡了,那他就成了亡国之君,而亡国之君的日子,可不好过,看看高句丽和百济的国君的下场就知道了。
不,高句丽那个时候是泉盖苏文掌权,他算不得国君。
但是没有国君之名,也已经有国君之实了。
“真是想不通,如今大半个新罗都已经被咱们给打下来了,他们还龟缩在城中,还有什么意义?”程处默撇了撇嘴说道。
“这不一定,他们还在想别的办法呢,这几天不知你发现没有,他么开始试图要出城,似乎是想要送人出来。”李恪说道:“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应该是想派遣使者与咱们接触,而后让使者到长安城去,请和。”
“然后呢?”程处默问道。
“请和之后,若是长安那边同意了,这仗自然就打不下去了,新罗也就不会亡,咱们打下来的城池,他们自然会换回去,到时候新罗除却损失一些钱财美女什么的,城池还是他们的,土地还是他们的。”李恪说道。
用金银钱财换取城池,长安那边多半会同意的吧?即便是太子殿下不同意,朝中的大臣也会劝说他同意的。
“这不成!”程处默摇了摇头说道:“既然已经打下来了,哪儿有再还回去的道理,咱们把金城打下来的话,那金城当中的东西,自然也是大唐的,还用他们去换?”
程处默这话说的就很有思想了,打下金城,这才是对大唐利益最大话。
这样的话,新罗亡国,三韩半岛彻底改名叫做熊津半岛,全都划分到熊津都护府之中,到时候,恐怕熊津都护府也要改名了,从河北道独立出来,改为熊津道了。
大唐十三道变成十四道,这是开疆拓土!贞观朝的又一次重大的开疆拓土的行动。
“那咱就在他们的使者逮到机会行动之前,把金城给拿下来。”李恪说道。
他也乐意看到新罗亡国的结局,他作为一个王爷,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带兵出征,若是能为大唐立下功劳,那是再好不过的,至于太子猜忌什么的,李恪对于李承乾,还是有信心的,如今,李承乾在那个位子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谁也动摇不了,他乐得做个贤王,若是需要,他可以带兵出征,若是没有战事,他辅佐太子上朝理政,将来也能青史留名。
“那咱俩得想个好办法才成。”程处默说道。
程处默作为主将,围着金城,既想将金城拿下来,又不想让自己手底下的将士损失太过严重,所以,还是老套路,想办法,智取。
也只能好好的想办法,强攻金城,代价太大。
或者他们在这里继续围着,打消耗战,或者是等新的一批火药送到他们手里,这样的话,强攻进城,就多了几分胜算,少了几分损失。
程处默和李恪在打新罗的时候一路推进,而薛仁贵则是在后方,占领了城池之后,开始善后,然后调度大军的粮草,平定战后地方上那些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刚打下来的新罗的那些地方,时不时的就会有叛乱,然后薛仁贵在后面忙着平乱。
可以说这边有了薛仁贵,所以推进才能这么顺利,薛仁贵对于熊津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至于刘仁愿,接到刘仁轨的消息之后,就开始带领着自己麾下的水师朝着倭国出发,刘仁愿也觉得,攻打倭国本土,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不能错过。
所以刘仁轨一邀请,他就去了。
当然,他是从白江口那边过去的,在路上也遇到了倭国的使者,没有打理他们。
从登州到卑沙城,再从卑沙城到白江口,再从白江口到倭国,或者是从新罗到倭国,海面上的航线都是有定数的,这是无数的人走过的航线,开辟出来的航线,所以在海面上遇到的几率,还是挺大的,而且刘仁愿的水师人数也不少,浩浩荡荡的,当倭国使者的船发现他们,肯定是要靠近他们寻求帮助的。
在见到刘仁愿的水师船队之前,他们已经当了几天的野人了,在小岛上过了几天“孤岛求生”的日子。
刘仁愿避开了他们,这让倭国的使者彻底的绝望了,他们只能一边不停的找小岛停靠补给,一边沿着熟悉的航线朝大唐出发,使者可不敢忘了自己肩膀上的使命,可以说倭国的存亡,就担在他的肩膀上了。
在海面上航行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终于登陆了,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是哪儿,只能操着一口不怎么流利的大唐话,跟当地的百姓问路,而后找到驿站,寻求帮助,往长安出发。
大唐这边的驿站对于外国来的使节还算是客气的,也帮着倭国的这些人前往长安。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一千零七章:长安的使者
从登州到长安,有大唐驿站的帮助,倭国的使者在路上紧赶慢赶,大半个月的时间,终于赶到了长安,住进了鸿胪寺之中,每天都上折子想要见大唐的皇帝陛下。
“河边使者,现如今我们陛下是不理朝政的,朝中的一切事务,都是太子殿下在主持,要不,您就去见太子殿下吧。”鸿胪寺的寺卿对着河边麻吕说道。
“你们太子能够决定这场战争吗?”河边麻吕问道。
在他的印象当中,太子即便是再怎么掌权,都是皇帝在背后操控,如今大唐两边都在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怎么可能是太子在朝中独揽政事,而皇帝陛下对朝政不管不问呢?
所以他是直接想要见大唐皇帝的。
大唐的皇帝,李二陛下,在后宫之中连自己家的大臣都不怎么见,又怎么可能见倭国的使者呢?
“本官说的可都是真的,信不信,使者大人自己掂量着吧。”鸿胪寺的寺卿见河边麻吕这个态度,干脆也不与他多说了。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看你可怜巴巴的,给你指条明路,自己不走,要是倭国那边出了什么事儿,也就只能怨你们自己了。
鸿胪寺做的就是接待外使的事儿,以往他们觉得,外使到大唐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圣人教诲,但是接触的多了,也就是说,这行干的久了就知道,来的客不全是好客,有可能还是恶客。
这些年大唐强势,来的大多都是好客,所以鸿胪寺这边,也是拿出自己该有的仪态礼仪来招待他们,他们对咱们客气,咱们也对他们客气,大家客客气气和和美美的,挺好。
但是你的态度要是不端正了,对不起,跟你客气客气也就得了,不伺候。
真拿着大唐当自己家呢,这么不客气。
河边麻吕见鸿胪寺的寺卿对自己这般态度,心里也知道自己这是一不小心得罪人了,自己实在是太过着急了。
想要去找那位寺卿道歉,但是河边麻吕现在实在是腾不出什么空来,他现在脑子里心里想的全是怎么制止大唐对倭国的这场战争,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自己遇到的那支船队,是不是已经到了倭国本土了?是不是已经打起来了?
刘仁轨送信的速度可比河边麻吕到长安的速度要快多了,刘仁轨占领了太宰府之后,奏报送到了登州之后,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就是为了赶在河边麻吕到达长安之前让朝中的人知道这个消息,让他们与河边麻吕谈起来,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或者说,拖一拖时间,他和刘仁愿两人,能拿下倭国更多的地盘。
占便宜占够了之后,再停止这场战争,大唐将会在这场战争之中赚得盆满钵满。
与河边麻吕一同住在鸿胪寺之中的还有吐蕃到长安的使节。
吐蕃的使节算是比较幸运了,因为有文成公主的“家书”傍身,住在鸿胪寺之中的待遇不错,还见了李承乾一面,谈论了一下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
李承乾给他的回应就是,他需要再考虑一番。
所谓的考虑,就是要向吐蕃提条件了。
战争是你们挑起来的,现在想不打就不打了,那大唐的损失找是谁说理去?
李承乾这是要打算敲竹杠了。
这样的行为,若是一国之君想要做,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李承乾自己没顾忌,他不是一国之君啊,所以,敲竹杠要趁早,下手要快准狠稳。
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吐蕃的使者在鸿胪寺之中也在思索大唐可能提出的条件,思索吐蕃是否能满足大唐提出的条件,或者是,如何跟大唐讨价还价。
这会儿的鸿胪寺之中住着的番邦使者,就只有倭国和吐蕃两国的使者,这两国的使者的目的也都一样,就是为了想与大唐停战。
终于有一天,两国使者在鸿胪寺的后花园溜达的时候,邂逅了。。。。。。
河边麻吕在鸿胪寺之中等了约莫有四五天的时间,宫中终于传出了旨意。
大唐太子李承乾在宣政殿召见河边麻吕,让河边麻吕赶紧收拾利索进宫。
河边麻吕心里也记着那会儿鸿胪寺的寺卿跟自己说的话,现在的大唐,所有的政事都是太子在处置,不管如何,先见了太子再说,说不定太子真的有权利停止两国之间的战争呢?
所以河边麻吕接到旨意之后赶紧收拾利索,乘坐着马车到了龙首原上的大明宫,进了宫,在太监通报之后,进入了含元殿之中。
“外使河边麻吕拜见大唐太子殿下。”河边麻吕进了宣政殿之中,恭恭敬敬的朝着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现在是太子,人家是大唐的储君,将来就是大唐的皇帝。
“外使免礼。”李承乾直着腰板儿坐着,目光直视着河边麻吕,朗声说道:“外史来长安已经有个四五天了吧?在鸿胪寺住的可还习惯?”
李承乾一上来并没有与河边麻吕说两国战争的问题,而是礼貌性的问候了一番,他已经知道了刘仁轨率领着大唐的水师船队拿下了太宰府,现在正准备和刘仁愿一起,拿下倭国太宰府所在的那座岛屿。
所以李承乾也想拖时间,给刘仁轨和刘仁愿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前两天,一向不怎么理会朝政的自家父皇难得派人给自己传了个口信,就只有四个字。
倭国银山。
倭国有银山,李承乾听玄世璟说过,现在连自家父皇都特意嘱咐了,所以,李承乾对于倭国的那座银山,通过这回的战争,已经是势在必得。
想要银山,银山在倭国的境内,所以现在李承乾需要更多的筹码,迫使倭国交出银山。
而刘仁轨和刘仁愿现在在倭国,就是在给李承乾拿筹码。
“回殿下的话,长安很好,只是外臣心忧祖国,却是寝食难安。”河边麻吕说道。
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