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宣政殿之中李承乾有多忙,那就不是玄世璟该担心的事情了,李承乾在宣政殿处理政事,自然有三省之中的大佬们帮忙,玄世璟就不往上凑了。
有这功夫,还不如回家看看女儿儿子,而且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去书院,去书院溜达一圈儿也是很有必要的。
有才能的人啊,时间总是紧迫,因为有事情要做,所以才如此忙碌。
玄世璟离开长安,下午的时候,宣政殿那边,李承乾过人派人回东宫,想要请玄世璟去宣政殿,却是得到陈冲的回复说玄世璟已经出宫了。
李承乾也只能将陈冲请过去了。
看看这人跟在玄世璟身边儿这一段时间,都学到了什么,是不是个可用之材。
李承乾现在算是完全体会到了自家父皇的不容易,皇帝这个位子,不好坐啊,现在还没坐上这个位子,只是代理朝政,就忙的焦头烂额,将来真要是坐上去了,怕是比现在还不容易。
虽然代理朝政,平常要做的事情,跟李二陛下平常要做的都一样,但是还是有不同的,这一套朝臣班子,都是李二陛下挑选出来组成的,李承乾算是“坐享其成”了,真的到了李承乾自己坐那个位子,这一套班子,肯定是要大乱,将来由他自己来重组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并非只是说说而已,而重组一套属于自己的朝臣班子,可不是简单的事情,甚至比处理手上的这些政事,更要复杂,这才是真正的对于一个上位者的考验。
那就是在用人方面的考验,现如今李承乾是没有机会去体会这种考验了,不过从现在来看,李承乾也不着急去体验,仅仅是眼前这些,就足够他忙活的了。
………………………………
第八百四十章:提拔
李承乾这个太子越做,倒是越来越没有以往的野心了,一切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无需着急,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
现如今的自己,除却名头上是太子,几乎别的地方也没什么不一样了,差的是什么,也不过是那个名分罢了。
太子与皇帝之的名头之间,是个坎儿,以往或许李承乾想着迈过这道坎儿,但是现在觉得,过去不过去,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也没有那么重要。
不过去是如此,过去了,也是如此,或许不过去,自己的背后,还有个依靠,但是过去了,那就什么依靠都没有了。
并非李承乾不想独立自主,只是能够省心一些,谁会选择劳累呢?
现在也没什么不好的不是吗?
他是太子,如今行驶的,是皇帝的权利,自家父皇躺在寝宫修养身体,自己则是在宣政殿忙忙碌碌,说起来,代自家父皇坐朝理政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儿了,可是哪一次的心态都不如这一次来的放松。
李承乾之前听玄世璟说他是什么佛系官员,关于“佛系”两个字,玄世璟还跟李承乾详细的解释过。
李承乾现在觉得自己是个“佛系太子”,嘛,也挺好的。
心态一放开,整个人从心理上轻松自在的多了。
早想通自己是个佛系太子,多好,也就没有上次“作死”的事儿的了。
该来的总会来的,不到时候,强求也强求不来,先前的种种不都已经印证了这句话吗?因此,现在李承乾的心态放的那叫一个前所未有的平。
陈冲走进宣政殿之中,躬身拱手行礼。
“臣,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李承乾抬起头来说道。
“谢殿下。”陈冲也直起了身子。
“玄大人何时离开的东宫?”李承乾看着陈冲问道。
“回殿下,约莫是巳时离开的东宫。”陈冲说道。
李承乾闻言,点了点头,自己在这宣政殿之中,折子也都随之送到了这边,东宫那边自然事情就少了,依照玄世璟的办事效率,不到一上午的功夫,就将东宫的事情处理完毕也算正常,处理完了事情,也就闲散了下来,这人就是个待不住的。
玄世璟出宫,去了哪儿,李承乾心中大致也知道,长安城中待了这么长时间了,肯定是回庄子上去了,若是连这些都猜不透,李承乾这个太子也是白当了这么多年了。
“东宫那边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吧?”李承乾问道。
“正是,玄大人是处理完了事情之后才离开的。”陈冲说道。
“很好,本宫知道,你跟在玄大人身边也有一段时日了,感觉如何?”李承乾问道。
既然是玄世璟看好的人,觉得能够培养,有前途,李承乾自然也留意了这个陈冲,到现在为止,这个陈冲,倒是中规中矩的,表现也不错。
“回殿下,承蒙殿下与玄大人看重,这些时日,臣跟在玄大人身旁,着实学到了不少。”陈冲说道。
“学到东西就好,这两日玄大人会暂且离开,东宫那边的事情,本宫暂且就全都交由你去处理了,莫要让本宫失望,明白吗?”李承乾说道。
“是,臣遵太子旨。”陈冲拱手道。
太子让自己总领东宫事务,这边是对自己的莫大的看重了,也就是说,自己已经进入了储君的眼了,将来只要自己规矩,肯努力,前途定然不止于此。
东宫的事情不算复杂,如今太子又不在东宫之中,东宫里的官员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省事,只要处理过这段时间的事情,也就给太子留下了好印象。
这几天自己一定要打起万分的精神来,陈冲自己在心中暗戳戳的提醒着自己,这可是自己仕途上的转折点啊。
机会已经摆在自己眼前了,可一定要珍惜才成。
宫中这边也是有条不紊的处理这一切汇集到宫中汇集到宣政殿的事情,朝堂离开一个玄世璟,也并非转不起来,因此,玄世璟也算是忙中偷闲,回庄子上一趟。
骑着快马出长安,往东山县庄子上走,到了庄子上,也是刚过了午后四刻的时候,本就在长安城没有用午饭,回到庄子上自己的家中,一进大门就让门房去厨房吩咐,弄些吃的送到他房间里来。
门房也知道,自家公爷这个点儿回来,肯定是没用饭的,饭点儿在路上早就错过了。
晋阳和秦冰月对于自家夫君这个时候回来,也是惊奇。
不是应该在长安住上好一阵时间吗?回来的比料想之中要早的多。
玄世璟在自己房间吃饭的时候,晋阳和来到了房间之中,孩子暂且是由奶妈带着。
“听下人说夫君回来了,妾身就来夫君房间这边瞧瞧,果不其然啊。”晋阳笑道。
玄世璟也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碗筷,笑道:“在长安住了这几天,正好空闲下来,就先回来一趟看看,家中如何?”
虽然夫妻两人一直通信,但是信上写的,总不如亲耳听的来的踏实。
“一切安好。”晋阳回应道。
“澈儿呢?在奶妈那里?”
晋阳点了点头:“嗯,午饭吃过之后,刚刚睡下。”
既然儿子睡了,玄世璟也就不打算再去打搅儿子了。
“父皇的身体如何了?”提起李二陛下的身子,晋阳的面色之上染上了一层忧愁,玄世璟一回来,晋阳得到消息之后急匆匆的来到自己夫君的房间之中与自己的夫君见面,也是想知道自己的父皇的身体情况。
“太医诊治过,说是操劳过渡,你也知道,大唐现在各方的事情也不少,许多大事,陛下亲力亲为,桌子上的奏折都快成山了,能不累吗?现在陛下把事情都交给了太子殿下,自己在寝宫之中养着呢,也别太担心,没什么大事儿。”玄世璟说道。
这操劳过渡,在寝宫休息两天也就缓过来了,如今李二陛下最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身子养好,至于那些政事,太子处理的不也不错吗?
而且这两天,李二陛下也丝毫不过问太子政事处理的如何,摆明了这是要放权于太子啊。
………………………………
第八百四十一章:回家依旧忙碌
第八百四十一章:回家依旧忙碌 (第1/1页)
李二陛下想要做什么,玄世璟心里想猜测,但是猜测的结果他不太敢相信,更是不敢说出口,早知道,当年李二陛下为了这皇位,付出了多少,虽然在这位子上坐了二十五年了,但是说放权,放开这个位子?会这么容易吗?
太子也都三十好几了,到了这个年纪,从去年的事儿可以看出来,李承乾展现出来了对于那位子的渴望,对权利的希冀,父子局,让玄世璟这个外臣,心惊胆战。
现在玄世璟还不知道,这两天李承乾在宣政殿坐着,都已经成了佛系太子了。
得不到的,才向往,得到了,就不值钱了,李承乾现在缺什么?除却那个名头,他什么都不缺,李二陛下放给他足够的权利,太子做朝,原本住在东宫就好,但是李二陛下让李承乾住进了宣政殿,宣政殿在新宫之中是什么地位?相当于原先长安城太极宫中的甘露殿。
李二陛下如此做,李承乾心里也应该有点儿数了。
“妾身心里啊,一直就记挂着父皇母后的身体,母后倒还好些,这么多年了,一直在后宫之中养着,平日里宫中太平,也无需操心许多事情,这么多年过来,身子养的也跟寻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了,但是父皇不一样啊,整日里操劳国事,耗费心神,即便是寻常时候,太医开些滋补的药给父皇,让父皇调理着身体,但也抵不住这么经年累月的劳累啊。”晋阳无奈道。
虽然知道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是也没办法不是,李二陛下是皇帝,皇帝不操持国事,大唐会走下坡路,走来走去,会亡国,李二陛下又是个勤勉的人,也是个胸怀大志的人,让他放下国事不去操劳,而在深宫之中养身体,估计比杀了他还难受。
也就是现如今,李二陛下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能再这样了,才让李承乾上。
反过来说,连李二陛下自己都知道自己身体不适合操劳国事了,这说明什么,李二陛下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要么,继续像以前那样,喝着最贵的补药,熬着最晚的夜,这样下去,鬼知道李二陛下能坚持多久,要么,不理会朝政,安安心心的在深宫之中养身体,就是心里惦记着事儿,日子虽然轻松,但是心里的滋味儿不太好受罢了。
暂时眼前来看,李二陛下是选择了第二条路,也是出乎玄世璟意料的一个选择。
玄世璟还以为李二陛下为了自己的“大志”和“理想”会不辞辛劳,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将命都给搭上呢。
那是玄世璟想像之中的李二陛下,也是早些年的李二陛下了,若是这事儿搁在十几二十年前,李二陛下或许会如此,但是现在,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李二陛下选择在宫中养着,心里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他想亲眼见证,大唐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从无到有,从有到富,从弱到强,从强到更强。
“现在可以稍微放心一些,陛下在宫中养身体,朝中的事情,都是太子殿下在处理,这回回来,你家夫君我也算是忙中偷闲了。”玄世璟笑着安慰道:“一会儿我先去书院那边看看,回来之后若是澈儿醒了,我再去看看澈儿。”
晋阳点了点头。
自家夫君现在在长安忙于政事,再加上现在自己的父皇在宫中修养,太子哥哥坐朝理政,用到自家夫君的地方就更多了,回来一趟也是不容易,而且,即便是回到庄子上,也没有丝毫空闲。
若说现在玄家最大的财富,不是玄世璟的爵位和封地,也不是长安城钱堆带领的商会,而是庄子上的书院,现在书院虽然与朝廷有了些关系,但是仍旧还没有被朝廷所“归纳”,因此名头上说起来,这还是玄家的私产,想要书院被朝廷认可,就看学生们毕业之后的成就吧。
有了成就,才会被朝廷看重,书院归朝廷,也顺理成章。
这会回来,看看自己家里,家里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能够让玄世璟记挂的就是书院那边了,今年兵学院那边是刚开始开设水师的课程,先生就只有李元祥一个,自兵学院开学之后,玄世璟也就没到书院这边来过了,也不知道如今兵学院是个什么样子。
当然,外观和内里的装饰是不会变的,他想要了解的是如今书院里的学生如何了,还有李元祥在书院里教书,情况怎么样,这才是玄世璟所关心的。
好歹李元祥也是千里迢迢从封地到长安,随后到这庄子上来“工作”,从一个锦衣玉食的王爷,成了艰苦朴素的先生,从一个反面教材,变成了积极向上的模范标兵,这种转变,玄世璟乐见,李二陛下也乐见,李元祥封地之中的那些官员更乐见,现在就要看看李元祥转变的结果了。
总归该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吧?说起来,玄世璟也挺好奇的。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知道玄世璟是算赤,还是算黑,太子与玄世璟走的近,成了佛系太子,江王李元祥与玄世璟关系不错了,变成了书院教书的佛系王爷。
但是玄世璟本身与“佛”是过不去的,这就很有趣了。
去后院儿见过娘亲王氏之后,玄世璟骑着马离开了玄家,朝着书院那边去了。
书院周围这片儿地方,也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书院里头的格局已经是那样了,一时半会儿不会动,但是随着书院的知名度增加,慕名前来报考的学生的人数增加,庄子上一些有生意头脑的人,会在书院休沐的日子,在书院的周围摆些小摊,学生们休沐日出门想要买些什么东西,肯定是尽着近处来。
现在书院的规矩就是要求学生必须住校,方便书院统一管理,即便是东山县本地庄子上的学生,也要求住在书院之中,当然,比外地学生好一些的是到了休沐日可以会家,反正来来回回花费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时辰呢。
阅读网址:m。
………………………………
第八百四十二章:兵学院
这才过了入学的日子没多久,书院外头还是有不少人,平常时候书院是不让外人随意进出的,但是止不住外头的人对书院好奇,还有就是一些学生的家长,孩子进了书院之后,怕自家孩子刚进书院,缺这个缺那个,因此从家里过来,给孩子送些东西,提前在书院外头或者是庄子上等着,要么等着书院孩子傍晚下课,要么就是等休沐日。
因此,书院从牌坊开始,里面是一个模样,外面是一个模样。
玄世璟骑着马直接从牌坊这条路进入了书院的范围之中,今天他回来,到这书院这边来,主要就是想去兵学院看看。
往后用得着大唐水师的地方可多着呢,正是因为重视,所以玄世璟在这方面也花费了不少心思。
玄世璟回到庄子上的时候本来就已经过了中午,下午到了书院这边的时候,也正是学生们说上课的时候,兵学院的最新一期的学生,比上一批学生要多出不少,一来文学院那边招生十分严格,两百人能考上的,几乎也就只有三十多个,其余的明德书院出来的学生,也大多都会在庄子上的其它两处学院或者是长安城的工学院做个选择,决定到底是要读哪一处学院。
不过兵学院这边,也不是想读就能读的,也是要经过考试才能进兵学院,只是兵学院相比于文学院来说,更侧重学生的兵略与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不好,兵略不好,兵学院这边照样不收。
兵学院这边是为大唐军队培养中层人才的地方,至于普通士兵,外头的人只要身世清白,直接从军就是了,连书院都不必经过。
而进入兵学院的条件之一,也是要身世清白,父辈或者是祖辈是大唐军户的学生优先。
至于若是学生是家中独子的,进入兵学院,需要经过家长的同意,虽然现在是太平年头,但是也不是百分百没有仗打,如今当兵也是个高风险的高危行业,从书院到军营之中,也并非是去过安稳日子的,可要想清楚了才行。
迄今为止,兵学院之中还没有学生说是家中独子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唐也还没有轮到家中独子去当兵上战场的地步。
骑马来到兵学院的大门口,玄世璟从马背上下来,大门口的一独臂老者迎了出来,从玄世璟手中接过马缰。
玄世璟点头示意,之后便进了兵学。
如今兵学院之中的仆从,大多都是须发皆白的模样,有的断了手臂,有的还是瘸子,平常在书院做些打扫收拾的活计,但是书院之中的人,却是没有人敢小看这些老人,这都是当年从战场上杀出来的。
这些人放在别处,或许会被人看成累赘,但是这里是兵学院,这些老者,都是当年守娘子关的老兵。
这些老兵,年轻的时候从军,中原乱了十几年,等到了仗打完了,也过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后来他们的主帅也病逝了,一直在娘子关守着,那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故土,有太多的东西在那里。
后来李二陛下的一道旨意,他们才来到东山县,那么多老兵,军中不适合他们再待下去了,朝廷也不能不给他们一个交代,毕竟都是为了大唐流汗流血的人,朝廷不能放任不管,早些年让他们到东山县庄子上,也算是给他们寻了一个安稳的养老的地方。
不过打了大半辈子的仗,他们闲散不下来,也不想就这么被玄家养着,总想做些什么事,前些年身子骨儿还可以,能做些稍微累一些的活计,现在不成了,因此,玄世璟才将他们都给安排到了兵学院之中。
这里,最是适合他们不过。
玄世璟一路往书院里头走,一路遇到在书院之中做杂务的老兵,见到玄世璟之后,纷纷停下来打招呼。
“公爷。”
“参见公爷。”
玄世璟也都一一点头回应。
来到了书院先生们的书房,书房之中只有李孝恭一人在。
“这是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啊,从书院开学之后,就没见到你的人了。”李孝恭笑道。
“我这也是在走王爷当年的老路啊,朝中的事情,王爷应该知道有多麻烦。”玄世璟无奈笑道,说着,便坐在了李孝恭的对面。
“倒是能够料想得到,现在与以往的景象不同了啊,所以麻烦是必然的。”李孝恭笑道。
李孝恭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大唐的点点滴滴变化也是看在眼里的,毕竟这大唐,这江山,当年征战南北,也有他的份儿在当中,让如何会不了解。
“大唐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不容易啊。”玄世璟笑道:“虽然贞观初年那会儿我才不过是个刚出生的小娃娃,但是从西域回来之后,一直到现在,大唐的变化也不小不是。”
“怎么,今儿个过来,跟本王在这边感慨?”李孝恭调笑道。
玄世璟摇摇头:“倒也不是,是想看看兵学院这边,江王殿下在这边教学生,是不是习惯,想看看这边的情况。”
“哦,对了,你是记挂着江王啊。”李孝恭笑了笑:“放心吧,老实的很,连我都对他刮目相看了,以前这小子在封地,看来是完全装出来的样子啊。”
“形势所迫不是,他也只是担心过头了。”玄世璟在李孝恭面前为李元祥开解了几句。
李孝恭闻言,笑着摆了摆手:“放心吧,本王知道,本王又不是什么小心眼儿的人,而且,那会儿他这么做,也正常,估计也是当初在永安宫的时候,他母亲这般与他说过。”
李元祥的母亲杨嫔是经历过事情的人,虽然一直在永安宫伺候先皇,但是也是个心思活络的人,杨嫔就李元祥这么一个儿子,自然要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这个儿子,先皇身体不好,杨嫔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一旦先皇驾崩,极有可能要嫔妃殉葬,若是侥幸不在殉葬名单之中,要么出家,要么跟儿子一起去封地。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八百四十三章:李元祥在书院(上)
先皇驾崩的时候,李二陛下并没有下令让先皇的嫔妾们殉葬,原本在永安宫的那些先皇的嫔妾们,要么是跟着自己的子嗣去了封地,没有子嗣的,都在寺庙里呢。
李元祥的生母杨嫔,先皇去世的时候,李元祥也才十二三四年纪,也没有封地,虽然如此,但还是从宫中出来了,在长安城的十六王宅住了一段时间,李元祥成年之后,有了封地,这才随着李元祥去了封地。
而李元祥到了封地之后,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虽然到了封地之后也就两三年的功夫,杨嫔就去世了,但是杨嫔活着的时候,李元祥也是那般做派,这当中若是没有杨嫔的意思,玄世璟是不相信的。
玄世璟也是前些日子在宫里听到一些只言片语,这才知道李元祥当年的那些事情的。
这大明宫的前身,便有永安宫的影子,当年在永安宫伺候先皇的太监宫女也有些年岁了,李二陛下放出宫去一些,但是宫中还有一部分人留了下来,新宫建成之后,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留在了新宫之中。
这些日子在东宫,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房之中,但是始终是在宫里晃悠,心里也惦记着庄子上这边的事儿,想着李元祥现在在庄子上做教书先生,对于李元祥的事儿,在长安城这边的尾巴,也都已经处理过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有些好奇,至少作为现如今庄子上书院的主事之一,也要了解一下李元祥的来历始末。
因此在宫中打听到了一些原本在永安宫伺候的老人,向他们询问了李元祥和杨嫔的事儿,玄世璟这才知道,原来当初杨嫔是跟着李元祥一同去了封地,是在封地去世的。
李元祥的自保之道,是杨嫔教他的。
虽然这样对名声没好处,但是杨嫔的教导也并不是说是错的,至少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元祥的名声虽然不好,但是人安全啊,有吃有喝,锦衣玉食的一直到现在,名声不好,李二陛下会头疼,若是名声太好,李二陛下可就不止头疼了。
这杨嫔倒是看的透彻了,李元祥如此,何尝不是自污。
当年在永安宫的时候,那会儿李元祥才多大。
玄世璟也没有反驳李孝恭的话,反正现在人已经在庄子上了,前尘往事,知道了就知道了,少去研究因果如何。
杨嫔去世也是前几年的事儿,再去提起,那不是戳李元祥的痛处吗?
现在这个局面,这个情况,都挺好的。
“现在江王在给学生上课吗?”玄世璟问道。
李孝恭点了点头:“嗯,现在兵学院的学生是分了两拨,一拨是我和裴行俭带,另外一拨就是江王在带。”
也就是说,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的去向也是分开的,一部分是要进入地面上的的军队,另一部分,则是直接奔着水师去的。
“他一个人带学生,没问题吧?”玄世璟问道。
“还有他的一个家仆在给他帮忙。”李孝恭说道:“他那边的学生,也就只有十多个,与先前这边的情况差不多相同,毕竟是第一次开设的类别课程,想要一步登天,没那么容易,也是要慢慢发展,等到了来年,估计情况就好多了,现如今江王走的路,是书院上一期学生和先生走的路。”
事情总是要一步一步的来,当初李孝恭和裴行俭也是那么走过来的,一处书院,学生分了两个学堂,水师学堂的学生和先生,在走上一期学生的路,不过这么走来,比上一期学生要轻松多了,毕竟现在书院也有属于书院自己的教授模式,前人将路开辟出来,指明了方向,后来走的人走起来就轻松多了。
“说的也是,我过去看看。”玄世璟起身说道。
李孝恭点了点头,玄世璟百忙之中抽空从长安城到庄子上来,估计就是不放心庄子上这边,别的都没有什么,就是李元祥那边,毕竟李元祥才到庄子上也没多长时间,也是第一次做先生教授学生,李元祥自己本身还是个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呢。
不过就李孝恭看来,李元祥也是认真的,也在努力着,能做到这个地步,也是实属不易了。
不管如何,李元祥,都是他的娘亲杨嫔教导的好啊。
兵学院很大,但是在学生暑假的时候,兵学院内部也进行了改造,就是为了给水师的学生们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李元祥与玄世璟一同到学院这边来,李元祥说玄世璟着实是用了心的。
是否用心,连第一次到书院的李元祥都能看得出来。
而书院的这一片儿区域,就是给李元祥和他的学生的。
玄世璟进来的时候,这一整片都是安安静静的,几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持着扫帚在这边打扫,都是沉默着的。
先生在里面上课,他们也很安静,怕打扰到里面的娃娃们听课。
玄世璟在学堂外头站了一会儿,里面李远县讲课的声音也能清清楚楚的传到玄世璟的耳中,站在外头大概两刻钟的功夫,一堂课也结束了,先是李元祥抱着书从里头走出来,见到玄世璟在廊下站着,愣了一下,随后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没想到玄公亲自到这边来了,怎么,长安城那边忙活完了?”李元祥笑问道:“去书房一叙吧。”
玄世璟点了点头,随后两个人便去了书房。
两人离开之后,学堂里的学生才陆陆续续的从学堂里走出来。
“刚才那是,玄公?”
“是啊,当初书院的时候,我见过的,不过,玄公来找咱们先生作甚?”
“这谁知道啊,不过听说咱们的这个先生,虽然年轻,但是也是有来头呢,外头都在传,说先生是个王爷。”
“先生是王爷?是皇子吗?”
“是当今陛下的弟弟,先皇的幼子。”从学堂里走出来的一个学生说道。
“竟然是陛下的弟弟?!这么年轻?!”几个学生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书院(下)
“知道就好,这些无聊的事情,少去研究。”方才那学生说道。
“知道了,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啊,知道的就是多。”一个学生笑嘻嘻的揽上了那人的肩膀。
“少拍马屁,走了。”
学生们在背后如何讨论李元祥,李元祥作为先生也不可能不知道,只是这些事情,学生们喜欢讨论就讨论去吧,又不是什么大事情,学生们也只是好奇而已。
现在李元祥过的日子,可比以前在封地舒心多了,在书院待的这一段时间,连李元祥自己都厌恶以前在封地那般胡作非为的自己,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