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不包括文学院的学生,文学院的学生除却专精读书之外,其余的不论是什么,都要稍微学习一些,书院在今年,也将会给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在“稍微”的基础上,能让文学院的学生,“精通”及科。
进入文学院的学生也不是说毕业就能毕业的,学分达不到的话,书院是不会给办法毕业文书的,没有毕业文书,离开了书院,书院也不会承认这个学生。
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学生在文学院之中自我满足,懒散。
没有拿到毕业文书的学生,自行去参加春闱考试,也是与书院无关的。
在当今这年头,独身一人在朝堂上,在官场上闯荡,可不容易啊。
而且,若是从书院出来,却不得书院承认,名声上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因此,庄子上的学院的学生都很珍惜在书院的日子,也足够努力,足够认真。
从明德书院进了别的学院之后,也都不是孩子了,可以说在进明德书院之后,就已经懂事了。
明德书院也是需要考试才能进来的,并非说,只要到了年纪,家里能够供的起,就能够到庄子上的书院读书,所以机会是要自己来珍惜的。
这样一比较的话,国子监虽然存在的时间比庄子上的书院不知道要早多少年,但是庄子上的书院的教育体系在玄世璟的规划下,却是比国子监这边要先进许多的,同样的时间,学生们能够有效的利用起来,学到更多的东西,仅仅是在这一方面,庄子上的书院要比国子监强许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两处书院各有各的长处,到最后就看谁比较“适合春闱”了。
国子监更多的是传统,而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代表的便是新兴。
新兴与传统的碰撞,定然会擦出更多的火花,两相碰撞之下,有人得益,有人受伤,这是在所难免的。
只有这样,才有进步可言,不然,只是死水一潭罢了。
在东山县庄子上没有书院之前,国子监这边,二三十年了,有一点改变吗?
完全没有,只是按照一代代延续下来的东西,循规蹈矩的继续走着前人的路罢了。
而东山县庄子上的学院,就是作为一个打破传统的存在。
不管是长安城中的国子监,还是长安城外的鹿山书院,都在传统之列。
冥冥之中,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似乎已经成了众矢之的。
若是两年后的文学院拿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绩,或许这些躲在暗地里的人就要在明面上发难了吧。
率先打破规则却没有相应实力的人,没有好下场的。
玄世璟敢这么做,也是对庄子上的书院有极大的信心的,两年之后,背水一战。
不过眼下两年之后如何,所有人都只是在默默准备罢了,重要的是,眼前。
玄世璟怕明德书院的学生们毕业的考试出问题,而国子监这边,却恰恰是要在这场考试上动手脚。
庄子上的一场考试,或许将成为双方的第一次正面博弈。
一转眼之间,到了六月二十,二十一就是考试的日子,也就是明天,但是玄家这边,考试的事情倒是要先放一放了,因为今天一大早,玄家的女主人,玄世璟的夫人,大唐的晋阳公主就要临盆了。
府上的人紧张了起来,晋阳所在的院子里的下人忙进忙出,稳婆在屋子里满脸大汗,玄世璟在外头也是坐立不安。
鲜红的血水被一盆一盆的端出来,产房里头晋阳的哀嚎声就从来没有断过。
一大家子人都聚集在产房外头的院子里,也顾不得天气炎热,就这么在外头等着。
这样的场景,玄世璟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了,可是话是这么说,生孩子可是走鬼门关,玄世璟能不担心吗?
整整一个上午,产房里都在忙活,玄世璟饭也吃不下,就这么在产房外面等着。
晋阳的叫喊声由刚开始的中气十足,变得越来越虚弱,估计到这会儿,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吼叫了吧。
稳婆进入产房之前,是带着参片进去的,让晋阳将参片儿含在嘴里,为的就是能补气,若是气不足,那可就遭殃了。
生孩子也是极其消耗体力的一件事儿,而且这事儿,外人帮不上忙。
也正是因为如此,玄世璟这才紧张。
………………………………
第八百章:玄家长子(为新书求收藏推荐)
到了正午时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的声音,院子里所有人的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玄世璟整个人就像是虚脱一般,身上的衣衫都已经被汗水打湿也未曾察觉到,听到这声婴儿的啼哭之后,玄世璟直接坐在了院子里的石凳上。
他可是在外头站了整整一个上午,在大太阳底下整整站了一个上午,翘首以待着产房里面的动静。
提心吊胆,现在,终于能够松口气了。
很快,稳婆将新生的婴儿擦干净,用上好的绸缎包裹起来,然后开始拾掇产房里的狼藉,而另外一稳婆则是快步走出产房,像外头的人报喜。
“恭喜公爷,贺喜公爷,母子平安!”稳婆的脸上堆笑,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隙,比她自己得了孙子还要高兴呢。
屋子里头的公主殿下,生下的可是玄家的长子,玄公一高兴之下,赏钱可少不了。
玄世璟狠狠的出了一口气,大笑道:“好!平安好啊,平安就好!来人,赏!”
赏钱是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的,用大红的绸缎包裹着,宅子里的丫鬟用托盘端着赏钱进了院子,将赏钱端到了稳婆面前,交给了稳婆。
这一盘子东西,分量可不轻,等到孩子洗三的时候,礼物可更是贵重。
所以作为稳婆,很是喜欢给大户人家的夫人接生,因为得到的回报十分丰厚,财帛最是动人心。
托盘上红布下面盖着的,是大唐最新发行的银币,直径标准的一寸半,很有分量,正面顶头的四个大字,贞观通宝,下方是李二陛下的头像,背面这是大明宫含元殿的缩像。
由于钱庄的推广,新钱也随着钱庄一起,在整个大唐铺开,因为有朝廷国库做后盾,很是受信任,而且原本的铜钱也没有被淘汰,只是户部出了兑换的比例罢了。
稳婆接住托盘之后,歪着头从红布掩盖下的缝隙看得到,里面都是银光闪闪的银币,这可是好大数目的一笔赏钱。
这一盘子东西也不是她一个人的,需要跟屋子里的另外一个稳婆评分,即便这样,分到的钱财数目,也不是个小数目,反正她这下半辈子,衣食无忧还能偶尔奢侈几回呢。
“老夫人,公爷,可以进去了。”里面的稳婆将产房收拾利索之后,才将玄世璟给放进去。
晋阳毕竟是皇家公主,也是有规矩的,玄世璟也不能像上次那样,直接进产房,既然母子平安,玄世璟也就放心下来了,耐心的等着稳婆在里面收拾利索了出来通知他才进去。
玄世璟和王氏进了产房,进了产房的玄世璟疾步走到晋阳的床边,孩子已经被包裹起来,放在了晋阳的身边,玄世璟坐在床沿上。
“感觉如何?”玄世璟看向晋阳的目光,充满了疼惜。
晋阳露出笑容:“疼,但是值得。”
玄世璟也笑了:“看看咱们的孩子。”
晋阳费力将头转过来,看着躺在自己身边儿的孩子。
“夫君,这就是咱们的澈儿。”
“是啊,这就是咱们的澈儿。”玄世璟说道。
孩子的名字是早就定好的,玄家长子,玄澈。
王氏也跟在玄世璟身后进来了。
“娘。”玄世璟起身,转过头看向自己的娘亲,随后将孩子报给自家娘亲。
王氏见着自己的大孙子,也是乐得合不拢嘴。
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了,秦冰月虽然先为王澈生下了孩子,但是玄家的嫡出长子,还是出于晋阳公主,这孩子一出生,王氏也能放下许多心思了。
有些事情,王氏不提,不代表她心里不会想。
现在好了,可以放心了。
因此,王氏抱着玄家的长子,脸上的笑意更盛。
“好啊,咱们玄家,终于是后继有人了。”王氏说道:“对了,可派人去长安进宫去报喜了?”
“已经派去了。”玄世璟说道。
早上晋阳开始出现阵痛的时候,产婆带着晋阳进产房之后,玄世璟就派人去长安了,进宫去告知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晋阳临盆。
估计这会儿宫里派来的人,已经在前往庄子上的路上了吧。
“嗯,可不是能失了礼数。”王氏说道。
好歹出生的,也是天子的外孙子。
“娘,跟我小时候像不?”玄世璟凑到王氏跟前,笑着问道。
“这才生出来的孩子,皮肤都还是皱的,能看出个什么,得等过些时日,孩子睁开眼睛,模样稍微长开一些,才能看出个眉眼来。”王氏笑道。
秦冰月带着安安在自己的院子里,这样的场合,不适合让安安待在院子里跟一群人这么等着,等晋阳生产完之后,秦冰月得到消息,这才带着安安过来。
产房里的味道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只是玄世璟和王氏都不介意,其余的人,留下必要的伺候的丫鬟之外,房间里也就没有旁人了。
这回孙思邈也没有到玄家来,明德书院要考试,医学院可能也要有新的学生加入,医学院那边也在准备,而且这回晋阳从怀孕到临盆,一切正常,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孙思邈一个大老爷们,即便是来了,也只有跟玄世璟一起,在院子里等着的命。
玄家添了新丁,嫡长子出生,这是玄家的大喜事,因此玄家这边需要向长安城各个关系不错的府邸去报喜,送请帖,等百日的时候到庄子上这边来参加宴席。
至于百日之前,得到消息的人家肯定是要带着礼物来庄子上拜会玄家的,因此接下来,玄家还得忙上一阵子。
玄家这边忙,庄子上的书院那边儿也不会闲着,明天就是明德书院考试的日子了,事情还真是凑巧,都赶到一块儿去了,因此玄世璟注定要两头忙活。
一切熬过去这几天就可以清闲一番了。
书院那边,有了今年的经验,往后不可能每一次都要玄世璟过去帮忙督导,书院那边总要学着自己处理一些事情,而今年作为第一次的正式学生考试,玄世璟还是需要多多上心的,毕竟先前他也想过,长安城那边会在庄子上这边动手脚。
………………………………
第八百零一章:考前
不管怎么思虑,考试的日子如约而至,玄世璟甚至没空在家陪伴刚刚生完孩子的娇妻和自己刚生下来的儿子,就要到明德书院那边去督查考试的事情。
清晨一大早来到明德书院门口,玄世璟就见着书院门口已经有大批的庄户等在外头了,派人一打听,才知道这在外头等着的,都是书院里的学生们的家长。
今天对于自家孩子是个很重要的日子,父母哪儿有不希望自家孩子好的,知道今天是场重要的考试,因此他们都选择过来在书院门口等着,陪着孩子,孩子在里面考试,他们在外头暗暗的为他们加油打气。
玄世璟见这架势,有些似曾相识,以前他见识过什么呢?每年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只要是某处学校被点了考场,到了考试当天,学校外头就聚集着学生的家长,有烧香拜佛的,有提前在门口烧纸钱的,有拉横幅的,也有穿旗袍的,总之就是为了个好兆头。
现在明德书院的大门口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也颇有些那样的意味,听说不少家长都提前到佛寺去上香去了。
这会儿才不应该拜佛,而是去拜孔子,别像后世那样,考外语,拜孔子,理综差,拜孔子,孔子也忒忙,孔子估计也是安生不得,想要骂街了。
净给劳资找难题。
“咱们从后门走吧。”玄世璟对着身边的侍卫说道。
大门口聚集了这么多人,玄世璟也不想从大门进去,引起骚动,干脆就低调一些吧。
“是。”护卫应声。
这会儿玄世璟身边的两大护卫高峻和常乐都不在他身边,身边跟着的,也只是宅子里的一个普通护卫。
绕到书院的后门,后门的守卫也是玄家的护卫,见到玄世璟后,拱手行礼,将后门打开,让玄世璟进去,玄世璟和护卫进了后门之后,门口的护卫再次将后门关上,落了锁。
众所周知这场考试对学生们来说十分重要,因此保证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也是必要的,给学生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
明德书院之中有宽敞的学堂,不止有一处,两年前入学的学生也是分散在好几个学堂之内的,分成了不同的班级,现如今要考试了,自然要把他们都给分散开来,在不同的考场之中考试。
考场都已经收拾利索准备完毕了,学生们现在都在自己的学舍之中做最后的准备,等到时间一到就会到提前分好的考场门口集合,经过考场先生的检查之后,就能进入考场了。
这一套方式,也是玄世璟圈套搬过来的,这种事儿他是经历过了大大小小也有十几次了,记忆深刻,可以完全复制到明德书院之中。
高峻和常乐就带着几个护卫在考场的周围走动,见到玄世璟到来,上前行礼。
“公爷。”
“都准备好了?”玄世璟问道。
高峻点点头:“是,准备齐全,就等考试开始了,一切都还正常。”
这两天玄世璟被家里的事儿折腾的也没有多少心思关注书院这边,反正书院也有书院里的先生在照顾,玄世璟无需分心太多。
“这几天庄子上怎么样?可有发现什么异常?”玄世璟又问道。
“庄子上?”常乐一愣,随后摇摇头:“也没听说有什么事儿。”
玄家的大多数护卫都在书院之中,庄子上倒是没有派遣太多人出去走动巡逻,东山县的庄子也不小了,来来往往的都是人,谁还能整天盯着庄子上的人,这难度就有些大了,尤其是到了夏天,东山湖上可就热闹了起来,不仅仅有商人的船队,还有租赁船只在湖中游玩的,游玩之后自然就要在市集上用饭、住宿。
东山县是开放的,每日人来人往,人流量很大,即便是东山县官府,也无法面面俱到的顾全到。
眼见着就要考试了,玄世璟心里还是放不下,总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安。
“书院这边继续加强巡逻,一定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玄世璟说道。
“是。”高峻和常乐拱手应声。
玄世璟去了书院的书房,先歇会儿,等一会儿到了考试的时间之后再出来转悠转悠。
令自己心神不宁,到底是什么呢?
书院的钟声敲响,敲了三声,学舍之中的学生们带好自己的东西之后,到了考场门口集合,开始接受先生的检查,而后进入考场。
总共是分了十个考场,没个考场门口都守着四个护卫还有一个先生,考生接受过先生的检查之后,就能进场,等待下一次钟声敲响之后,考试的题目也将被分发下去,考试分上午场和下午场,考试的题目都是书院的先生出的,最后送到高士廉那里,由高士廉筛选,而后封卷保存。
一直到今天早上,题目才会发到各个考场的先生那里,现场开启考试的题目。
这是玄世璟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针对考题的保密方面。
照样还是抄用他曾经经历过的,直接生搬硬套到明德书院的考试之中。
或者说不仅仅是明德书院,将来庄子上所有的书院都要采用这样的考试模式。
若是这样严格之下,作弊还不被发现,那这学生也算是“特殊人才”了。
玄世璟穿梭在各个考场之间,看着考生们接受检查,而后入场,这种感觉,何其熟悉。
一转眼之间,自己也变得沧桑了啊。
尤其是看到这情景之后心底油然而生的熟悉感,让玄世璟觉得,恍如隔世。
事实也的确是“隔世”了。
自钟声敲响之后,一刻钟之后就会有第二次的钟声,这次钟声响过去之后,考场就不会再让任何学生进入了。
两次钟声中间相隔的这一刻钟,就是给考生们的入场时间。
“你这是什么东西?”
玄世璟在考场周围走着走着,听到旁边考场门口一个护卫拦住了一学生,目光怀疑的看着这名学生,手上还拿了一小片绢布。
“这。。。。。。。这是。。。。。。。”考生站在门口,支支吾吾的搭不上话来。
………………………………
第八百零二章:书院的学生
玄世璟走上前去,走到了护卫的身边,看了看护卫手上的绢布,又看了看那学生。
“这是什么?无妨,说实话就好。”玄世璟温和说道。
只是玄世璟即便表现的很是平常,这学生仍旧是支吾不语,憋了大半天,才说出话来。
“这是我娘给我求的护身符。”
护身符?玄世璟眉毛一挑,这玩意儿可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护身符。。。。。。
“当真?”玄世璟复问道。
“真。。。。。。真的。”那考生说道。
“那事关考试,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不得带入考场,这护身符,就由先生先代你暂为保管,免得不必要的麻烦,如何?”玄世璟说道。
听到玄世璟这么说,站在门口的考生久久不说话。
玄世璟从他的表情和反应上就能知道,手上的护身符之中,定然另有乾坤,只是在这考场门口,玄世璟不想再多生事,也要顾及这孩子,一些话,不能在此处明说,可以考试之后单独与这孩子谈谈。
“考试快要开始了。”玄世璟提醒道:“先生应是与你说过,这第二遍钟声响起之后,考生就不能再进考场了。”
听得玄世璟的提醒,那考生只能匆匆收好自己的东西,进入考场之中。
玄世璟转过头来看向护卫:“交给先生吧,还请先生保管好,今日的考试完毕之后,请先生带着这‘护身符’还有那考生,一同到书房来。”
先生点了点头,应下了。
这件事情等到考试完毕之后再找那孩子谈谈吧,以免影响了他。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能学生们都不知道,因为他们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考试,所谓的升学考试,考场外检查的严格,而且考题也不会轻易的泄露出去,考试的题目也与寻常书本上的知识有些不一样,所以说起来,其实带小抄进去,并没有什么用。
现实是如此,但是事情的性质可并非这么简单。
在书院里不将学生的品性教导的中正一些,靠着作弊进入文学院?将来毕业之后,做官之后,即便是一点小小的贪婪,被放大,那也足以为祸一方。
第二次的钟声响起,先生进入考场之中,将题目分发给考生们。
玄世璟在考场外面站着,也能听到考场里面纸张抖动的声音。
外面太阳正好,玄世璟坐在考场外的廊下,书院之中除却巡逻的人的脚步声之外,便只剩下天空之中偶尔飞过的燕子的叫声了。
书院学堂的屋檐下,每年都有燕子筑巢,这会儿屋檐下的小燕子已经孵出来了,尚且还未睁开眼睛,燕子母亲忙碌着捉虫,喂养巢内嗷嗷待哺的小燕子。
玄世璟原以为考试的时候,考场外面这么多人,燕子是断然不敢飞过来的,但是燕子似乎是不怕书院里的这些人的。
一茬茬的燕子,一年一回,谁都不知道今年来的燕子是否也是去年来的“故人”,若是“故人”,知道书院里的人不会伤害他们,也是正常。
动物的本性,人也有这等本性。
在外头溜达走动的,不仅仅有玄世璟一个人,还有高士廉,作为明德书院的院长,这等考试,他也是坐不住的。
如今高士廉的身体看上去可比以往健朗多了,整个人红光满面容光焕发的模样。
到底是朝政最为累人,到了书院之后,每天教教书,管管学生,偶尔医学院那边,孙思邈带着学生过来给先生们问问脉,学生们给学生们把把脉,一来是检查,以防万一,二来也是给医学院那边的学生一个实践的机会。
从明德书院走出去之后,虽然到了不同的书院,但是同窗的情谊还是在的,孩子们相互之间也都认得,四处学院之间,也是常有往来,而对于明德书院的学生来说,庄子上的其余三处书院的学生们,可都是自己的师兄、学长。
高士廉的身体在这边学院越养越好,这是玄世璟喜闻乐见的,高士廉可是书院的支柱之一啊。
高士廉见到玄世璟在廊下的栏杆上坐着,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世璟在这儿坐着作甚,不去书房?”高士廉问道。
“老师。”玄世璟起身,拱手行礼。
高士廉笑着摆了摆手。
“学生在这廊下坐着,觉得心里甚是平静。”玄世璟回应道。
高士廉闻言,脸上的笑意更甚:“这就是书院啊,要么为何老夫越来越喜欢这书院呢,这书院,就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能让人平静下来,享受现在的日子。”
玄世璟吩咐护卫去取两个胡凳过来,与高士廉一同,坐在了廊下的阴凉处。
“这次的考试题目,对于学生们来说,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了,老师觉得,今年的学生如何?”玄世璟问道。
明德书院的两场考试,上午考文略,下午考武略,也是让书院的先生们更加了解一番,学生到底在这两门上,哪一门比较有优势。
这两年来,高士廉看着这一些孩子成长,对于这批学生,不能说了解的面面俱到,但也能说是大致了解的差不多了。
“虽然出身平凡,但是都很努力,他们也知道这机会得之不易,因此,也不敢懈怠。”高士廉是说道:“读书方面,虽然有的天赋好一些,有的稍微差一些,但也是勤能补拙,要说拔尖的,倒也有几个,若说资质平庸的,也不乏,越是平庸,越是肯努力上进啊。”
“这样的人,学生反倒是觉得他们是可塑之才了。”玄世璟笑道:“最是怕明明平庸,却听天由命,任自己平庸,这样的话,谁想帮都帮不了。”
“书院这边考试的动静闹腾的不小,外面也都纷纷在传庄子上文学院两年之后参加朝廷的大考,要与国子监之间一争高下的传言。”高士廉说道:“你可想好了要如何应对?”
“见招拆招吧,说是与国子监做对比,不承认也不行啊,书院需要立足,需要发展,就得得到别人的承认才行。”玄世璟说道。
………………………………
第八百零三章:廊下对话
第八百零三章:廊下对话 (第1/1页)
“有信心吗?”高士廉问道。
高士廉对国子监的了解可比玄世璟了解的透彻的多,当年高士廉也曾经做过国子监的祭酒,只是时间不长罢了,国子监是有底蕴的,而且底蕴不浅,东山县庄子上这边是新兴,没有什么底蕴可言,但是贵在新颖,贵在学生有这么一股子向学的劲头。
因此,孰优孰劣,即便是高士廉,也判断不出来。
“不是还有两年吗?接下来的两年,才是关键,咱们庄子上的书院能不能就此走出这一步,文学院的学生们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啊,不过这消息暂时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吧,免得心里有压力。”玄世璟说道。
高士廉笑着摇了摇头:“这事儿瞒是瞒不住了,庄子上都传开了,等到学生们放假回家,怎么可能听不到这消息,老夫倒是觉得,顺其自然就好,无需刻意隐瞒,也无需这么庄重的告诉他们,他们自己心中上进,外面的环境是影响不到他们的。”
玄世璟觉得高士廉说的也有道理。
书院里的先生教授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学生学习并非是给别人学的,无论学到多少东西,都是自己的,因此,书院也不强迫你,硬摁着你去学习,这东西勉强不来,说到底,还是一切看自己。
“现如今明德书院的这些学生,最想去的地方,还是文学院啊。”高士廉说道:“但是文学院的收生标准,却是最为严格的,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想进去。”
“现在也只是刚刚开始,今年明德书院这边招收学生,人数估计要提升到三百人左右了,往后随着书院这边不断的前行,不断的成熟,不断的完善,学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都往文学院去考,难免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形。”玄世璟说道。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这说法倒是贴切。”高士廉笑道。
玄世璟也笑了,能不贴切吗?这是多成熟一句形容话?经历了几十年的验证。
“有的时候啊,人真的是被逼着去走上这么一条路的,有的学生或许有别的意向,有别的志气,但是家里的看法,也很重要,就比如拿今天的考试来说,明明都是学生的事情,但是咱们书院外头,却是站了这么多的庄户,都来为自己的孩子鼓劲儿的。”玄世璟说道:“有的还提前到寺庙里头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虽然没什么用,但是也是寄托了一份希望。”
别说求神拜服没用了,就算是去拜孔子,也不见有多大用处,没见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面试失败嘛。
求神不如求自己。
高士廉也是头回见到这架势。
以往国子监的学生参加春闱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国子监中的公子们在春闱场中,外头丫鬟仆役准备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在外头等着。
但是现在在庄子上,来的都是庄子上的庄户,还有从别的庄子赶过来,专门为了自己的孩子。
一上午的考试,玄世璟和高士廉在考场外面说说话,聊聊天,也就这么过去了,钟声响起,里面的考生起身,从考场之中出来,随后先生进去,将考生的考卷全都收取到一起,然后将名姓的一侧,用油纸封了起来。
似乎是因为今天考试的关系,书院里的饭堂饭菜做的也比以往精致太多,到了中午的时候,书院的后院儿之中,就已经飘出了饭菜的香味儿。
“老师,一起去饭堂用饭如何?”玄世璟说道。
“好,一同前往。”高士廉应道。
两人是不饿的,但是不代表不饿就可以不吃,到了下午的时候,学生们要继续考试,而高士廉和玄世璟,还有文学院调派过来的先生,他们将一同在书房之中,批阅今天上午收上来的考卷,将上午文略的成绩单排出来。
等到今天一天考试完毕,最晚三天,成绩就出来了。
二百名学生,最终也就只有五十人能够进入文学院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