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你打算出手对付他?”李泰问道:“对付杜荷,别忘了还有个杜构,毕竟是兄弟俩。”
“早就想对付他了,当户从修建新宫的时候就敢在背后捣鬼,真以为我不敢对他们动手还是以为我不知道他背后的小动作?”玄世璟笑道:“是仇,总是要报的,哪怕是秋后算账。”
玄世璟与杜荷这些人之间的账,已经不是秋后的问题了,而是现如今一定要清算了,再不好好的清算一番,谁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
第七百一十三章:作死
杜荷是杜如晦的儿子不假,但是杜如晦已经死了多少年了,杜家的势力也早就不如从前了,没什么好避讳的,既然主动招惹上来,就别怪人家不客气。
玄世如今作为一个小小的权臣,虽然他不怎么玩弄权,但是不代表他没有啊。
“既然殿下提到了杜荷,那么这件事情,是杜荷给弄出来的?但是在我印象之中,杜荷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吧?”玄世说道。
虽然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其实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但是这件事情当中,要运用到的能量可不小,首先要知道陛下所服用的丹药放在何处,其次就是要将丹药从李二陛下那里弄出来,交给太医院的太医去检测,知道了丹药的成分之后,再将李淳风拖下水,然后借此机会,让李二陛下的旧病发作。
一步一步,算计的十分精准,一点儿都不像是杜荷这样的草包的水准。
所以这件事,照玄世看来,似乎跟杜荷的关系也没这么大。
或许是杜荷提出的主意,然后利用的是李承乾在宫中的能量,可是玄世就怀疑了,杜荷那草包能看出来李淳风的丹药有问题?能看出李淳风给李二陛下的丹药只是普通的丹药?
杜荷没那能耐,这一点儿玄世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这件事情的起因,绝对不可能是杜荷。
“你说的不错,杜荷也不过是个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傻子而已,除却杜如晦的儿子这一个身份之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李泰说道。
早年间杜荷在长安城中的荒唐事几乎已经人尽皆知了,他老爹还活着的时候就是那个德行,他老爹死了,更是没人能管得了他了,杜家兄弟分家之后,杜荷的家底儿也是迅速的见了底儿了。
杜构看在兄弟的份儿上,还能帮衬帮衬他,在杜荷闯了祸之后,也能尽力的保住杜荷的性命,甚至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还为杜荷在东宫某得了一份差事,可能也是跟赵节有关系吧。
可惜杜荷仍旧是不知好歹,或者说,脑子不好使,被人拿着当马前卒使唤。
杜如晦聪明一世,房谋杜断,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却是没有任何办法,好在杜家还有个长子杜构,因此杜如晦那时候觉得管不了自己的这个儿子,也就不管了。
只要杜家有一个能够秉承门楣的,就足够了。
说不定两个儿子都太优秀,最后指不定为了家产,能打起来呢。
“那你说杜荷。。。。。。”玄世不明白,为啥一开始李泰将话题扯到杜荷身上。
“还不是因为杜荷那蠢货又被人当枪使了。”李泰笑道:“杜荷现如今的情况估计你也能猜测出来,着急翻身呢,别人一勾引,他就能上当,你说,若是有人拿着这样的事情去诱惑他,去给他描绘一个非常好的后果,杜荷能不上当吗?”
玄世点了点头,以杜荷的脑子,的确能上当,然后冲锋在前,替别人挡刀子。
“那怂恿杜荷的这个人。。。。。。。是赵节?”玄世说道。
李承乾点点头:“不错,正是。”
估计也没别人了,杜荷再次入东宫为官,虽然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但是在这当中,赵节也是出了力气的,杜荷这样的人,在东宫的官员群体之中,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与他来往,也就只有引他入东宫的赵节了,这样的话,杜荷在东宫能来往的,也就只有赵节了。
因此,由杜荷想到赵节,并不难。
“赵节在宫中也有不少年头了,此前在宫中也是善于钻营,能在宫中从别人口中得知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或者是打探到一些什么隐秘的事情这并不困难,毕竟他是有那心思的,只要有了心思,剩下的,无非就是手段罢了。”李泰说道。
“赵节在东宫之中不受重用,说来也是当初你与太子的建议有关,自那之后,赵节在官场上可谓是一落千丈了。”
玄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也难怪乎几天前的事情,玄世仔细想想,或许那当中也是有冲着自己来的意思呢,或许那个时候赵节心里是恨自己的吧?然后前一阵子这件事儿,正好跟自己也多多少少的有些关系,就顺手了。
这么说起来,自己还真是招人恨啊。
赵节的官途不顺,自然要想些别的办法,然后就将心思打在了最为容易说动的太子的身上。
再加上李承乾二十多年太子的经历,只要多动些心思,诱惑一番,总会成功的。
结果,还真让他给成功了,一次两次,李承乾可以拒绝,但是事情提的多了,后果足够诱人了,是人心思就会摇摆一番。
只要心思摇摆了,就露出了破绽,就更容易让人说动。
到最后,结果就是李承乾被说动了。
赵节成功了。
“那这事儿陛下没有查出来吗?”玄世问道。
“有些苗头,但是父皇的意思,估计是想让太子自己处理。”李泰说道:“现在父皇也在看东宫那边,也在等着结果呢,若是太子不处置这件事,估计父皇也会失望吧。”
虽然是失望,但是对于太子的地位,暂时是不会动摇的,顶多太子不出手,李二陛下出手就是了。
至于那个杜荷,机会不是没给过他,再一再二不再三,这一次,若是真等到李二陛下出手,谁再求情都没有用了,该用的情分都已经用尽了。
对于死去的杜如晦,李二陛下也是问心无愧了。
不是他不肯网开一面,实在是杜如晦的这个儿子忒能作死。
“那。。。。。。。”听到这里,显然晋阳有些坐不住了,想要说什么,却是被玄世制止。
“陛下想要提醒太子,这件事情,无需咱们再插手了。”玄世说道。
既然李二陛下已经知道了,而且有意拿着这件事情来试太子,那么先前玄世想要弄死杜荷的事儿,也就要放一边儿了,用不着他出手。
赵节和杜荷已经把自己给作死了,无需玄世费心了。
………………………………
第七百一十四章:收入与支出
李泰人在长安,作为一个没有就藩的王爷,对于长安城的风吹草动自然是上心的很,因此这件事情,李泰知道的比玄世要多,而且事情还是关乎太子,关乎皇家,李泰就更上心了,如此看来,人在长安,并非完全都是坏事不是。
但是即便如此,玄世也没有一直定居在长安城的心思,对于这些事情与庄子上书院的事情比较起来,在玄世的心里,还是庄子上的书院的事情比较重要。
社稷没了,臣子可以死,但若只是君王没了,无非只是难过而已。
这话是魏征说的,玄世觉得,很有道理。
更何况现在社稷还在,君王也在,只不过是太子闹了点儿小情绪罢了。
这都多大的人了。
关于太子的事情,李泰的想法跟玄世的想法是一样的,虽然知道,但是并不打算插手,若是太子连这点小事都需要别人插手帮忙的话,那这二十多年的太子,可就真的是白做了。
玄世和晋阳与李泰在书房之中聊了许久,一直到半下午的时候,李泰要回自己的府邸,三人这才在书房散了去。
出了书房,晋阳看向玄世。
“夫君,要不现在咱们去账房看看?”晋阳问道。
说起来,晋阳对书院账本出现问题的事情也很关心。
这算不得政事,而且这是自家隔壁的学院,这事儿还是自家夫君在负责调查,因此晋阳插手,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玄世点了点头:“好,去书房看看。”
说罢,两人便移步到了工学院的账房门口。
这会儿的账房已经由李泰的人看管了起来,账房里空无一人,账房的先生们都被李泰的侍卫请到了一处院落当中,管吃管住,就是不能离开那个院子,什么时候事情查探清楚了,什么时候再放人。
就是不能让那些人跟外面的人接触。
而且,那些账房先生包括账房的总管,还需要一个个的单独审问,在审问前,他们虽然在同一处院落之中,但是在侍卫的看守之下,也是不能相互来往的。
账房之中还保持着长房先生们被带走之前的模样,没有人进来过,自然里面的东西也都是保持着原来的位置,砚台里的墨汁都还没有干涸,还是新鲜的。
毕竟中午的时候,人才被集中到学院之中的某一处院落之中。
守在账房外头的侍卫是人得玄世和晋阳的,因此两人进入账房,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先从账房里头的这些账本开始看吧,说不定有问题的,也不仅仅是那一本而已。”玄世说道:“说不定能从这些账目之中看出什么蛛丝马迹来。”
晋阳点了点头,认同了玄世的说法。
两口子在账房之中坐了下来,开始翻看着账房之中的账本。
工学院的支出与收入都是很简单明了的,所谓的支出,便是学院之中工匠们的俸禄,还有学生的补贴,再加上学院内所订购的材料,还有这一大帮人的吃喝拉撒,每一笔,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至于工学院这边的收入,无非就是外来的订单,比如说,长安城中,谁想定做些什么东西,就会有专门的人,找到工学院在外的负责人,下达订单,再由负责人将订单送到工学院之中,教派给工学院内的工匠,然后工匠再带领着学生们,一边教导学生,一边将订单完成。
这算是一项比较大的收入,另外一项比较大的收入就是学生们研究出来的东西,将东西卖出去,能够获得不菲的钱财,而这笔钱财,六成是归书院的,只有四成,才归学生。
但即便仅仅只有四成,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一大笔财富了,因此,学院之中的一些学生,根本就不差钱。
而且,当学生毕业变成工匠之中,若是留在学院之中,再研究出什么东西来,获得的钱财,将会与学院按照六四分成,也就是说,与学院之间的分成比例,是颠倒过来的,这是学生与工匠之间的区别。
若是在学院之中,能够拿到大匠的称谓,那么,这笔分成将会从六四,变成八二,学院只拿两成,剩下的都是你的。
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诱惑。
学院有渠道能够将你研究出来的东西卖个好价钱,但若是你自己以个人的名头去卖自己的智慧结晶,价钱几何,书院不会管,也不会要你的钱财,只是你卖出去的价钱,定然是不会有在学院的操持下卖出的价钱高的。
而且,这样越过学院,对于学院来说,是一种极为不尊敬的行为,也是对自己的师傅不尊敬,因此,几乎没有人会去拿着自己的东西,在私底下与外头的人进行交易。
工学院的账目与别处的账目有些不一样,因为账目的支出跟收入是有单独分开的两本的,每个月都是这样,因此,二十五本账本。
十二个月,每个月两本,但是到了月底的时候,会将这个月所有的支出和收入记载在另外的第三本账本上,而这第三本账本记载的,是这一整年的账目。
第三本的账目是被简化了的,所以要看详细的账目,还是要翻阅每个月的账本。
这个月的账本就是玄世和晋阳在书房之中看到的账本,那账本已经翻看过了,现在他们俩在书房之中要看的账本,就是上个月的,以及上上个月的,还有今年的总账。
总账的账目现在也只是记载到了这个月而已。
翻看账本是一项无聊的工作,一旦分心,不专注,就容易将一些问题掠过去。
或许那长房总管真的跟这件事儿没关系,只是玩忽职守罢了,没有将账本好好的把关,然后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不管这么说,账房这边,也是他的责任,即便不是他的直接过错,那也是见解过错,坐在这个位子上,就要负起这个责任来。
眼皮子底下出这么大的纰漏,这责任不是他的还会是谁的?
………………………………
第七百一十五章: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一下午的功夫,一直到太阳西沉,玄世和晋阳两人才从工学院的账房之中出来,这一次他们两人在账房之中查看账目,将今年所有的账目都仔仔细细的查探了一番,倒是没有查出多大问题来,最主要的,还是这两个月的账目的问题。
细看之下,显然是对不上的。
这也说明,出这件事,也是账房总管的纰漏,尽管是改动账册贪污钱财的人的错,但是账房总管没有及时发现,这个责任,也是够大,跑不了。
两人从账房之中出来的时候,李泰早就已经离开了工学院,他自己的魏王府之中也有不少事情要处理,也没有太多的功夫在工学院这边耽搁,若是李泰空闲的话,工学院这边的账目一个月一核对,也就不会出这样的问题了。
正是因为李泰有三个多月没有到工学院这边来,也是让人有机可乘,多方面的原因之下,闹腾出这样一件事儿来。
“夫君打算如何处置这件事情?”两人出了工学院往自己家走的时候,在路上,晋阳这般询问玄世。
“很显然,账本的问题是出在账房的身上,若是旁人篡改账本,前后的笔迹多多少少总会有不一样的,而方才我翻看账本的时候,一对照,笔迹上没有任何出入。”玄世说道:“若是旁人在账目上做手脚,那么在账房之中,一定有他的同谋。”
不管怎么说,从笔迹上来看,账房之中的先生,一定是有问题的。
晋阳点了点头:“妾身也对比过,笔迹方便,的确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接下来就是要找出,记这账本的主人了。”玄世说道:“偌大的一个工学院,账房的先生也不过六七个而已,在这六七人当中找到这人,不算难。”
说道此处,玄世笑了笑。
做这事儿的人,真以为把账目的表面功夫做齐全了就万事大吉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事情做的再怎么严密,还是留下了这么大的一个破绽。
等到把人找出来之后,再顺藤摸瓜,追查那笔钱的下落就是了。
这件案子在玄世接手过的案子之中,也算不得什么了,可以说是简单的很了。
这件事儿对工学院来说是件大事儿,但是对于破案的玄世来说,不算大事儿,但是虽然不是大事,但是这件事的性质可是不同寻常的。
毕竟是工学院。
从工学院建立之初,玄世和李泰对于工学院的管制就十分严格,其实说来也不为别的,就是防着大唐周围一些居心不良的国家。
纵观历史,居安思危这个道理,都不难以理解,而且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玄世更是清楚的不得了,因为他所见到的,比这个时代的人见到的,更要多。
两人回了公主府,让常乐去工学院之中,与李泰的侍卫一同调查工学院的账房们,账房先生,加上账房总管,一共才七个人,把他们都查透彻,也不过是两三天的功夫,等两三天之后,查出了眉目,再借着往下查就是了。
工学院的事情虽然只是个小插曲,但是也是引起了李泰的重视,事情不算大,但是不能就此放过,该严惩的严惩,对于别人来说,这也是个告诫。
工学院账目上短缺的数目也不算多,但是也算不少,五千多钱。
说起来,每个月工学院进进出出的钱财也不少,最多的时候几乎有十几万钱左右,而这两个月,账目上亏空五千多钱,每一笔都是小数目的亏空,最多是几百钱,最少的仅仅就只有几十钱,但是两个月累积加起来,就有了五千多钱的数目。
显然这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在做假账。
玄世也不知道是该夸这人聪明,还是该说他傻了。
多少人想进工学院而求不得门路,而在里面的人,却是仗着这个机会,可劲儿作死,为了五千钱,不但犯了罪名,而且还要丢了自己的职位。
要知道工学院里面开出的俸禄,无论是哪一行业,都要比外头的高不少。
这又是何必呢?
只能说,人的贪心是无法预估的。
一直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常乐敲响了玄世书房的门。
“进来。”玄世坐在书房之中应声道。
常乐推开书房门,走了进来,来到玄世的书案前。
“公爷,已经查清楚了,是账房里的一个账房先生,儿子原本是想进工学院来着,但是没有达到学院收取的标准,后来他儿子整日在外头不务正业,染上了赌博,家里的家底儿都被拿去赌了,还欠了不少债,债主上门,说还不上钱就要带走他儿子。。。。。。。”
“哼。”玄世轻哼一声,复又叹息一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相反,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啊。”
“公爷,那这账房先生,是否要送交给官府?”常乐问道:“外头魏王殿下的人还在等着。”
玄世知道,这件事情,只要自己肯高抬贵手,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毕竟说起来这账房先生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铤而走险。
但是世上可怜的人多了去了,玄世也无法每个都照顾到,触犯了律法就是犯罪,这个没得说,不管是什么原因。
这账房的儿子,没有人逼着他去赌,因此,有今天,也是他儿子自己作出来的,至于他这个父亲跟着受牵连,一样,也是如此。
“送交官府吧。”玄世说道。
“是。”常乐拱手应声。
说起来,常乐倒是挺可怜这账房先生的,只是这事儿也不是他能做主了的,既然公爷如此决定了,那他就照做就是了。
常乐出了书房,下楼的时候正好遇到晋阳往楼上走。
“殿下。”常乐让身行礼。
“查清楚了?”晋阳问道。
“是,查清楚了。”常乐说道:“是账房里的先生。”
常乐将事情的结果复述了一遍,告知了晋阳。
“那夫君是如何处置的?”晋阳问道。
………………………………
第七百一十六章:时也,命也
“人已经被抓住,接下来,送交官府处理。”常乐说道:“魏王殿下的人在外头,或许,接下来他们还有询问一下魏王殿下的意思。”
晋阳点了点头:“好,去吧。”
“是。”常乐拱手应声,与晋阳错开身子,下楼去了。
晋阳上楼,来到了玄世的书房。
进了书房,玄世听到动静抬起头来,看到了晋阳。
“兕子,工学院的事情已经解决掉了。”玄世说道。
“嗯,方才妾身见到常乐,询问了一下,从常乐那里知道了。”晋阳说道:“怎么,夫君是打算要回庄子上了吗?”
这三天在长安城这边住着,也没有什么要紧事,朝中也是如同往常一样古井无波,因为中秋节而来长安的各方使节早就已经启程离开了,到现在为止,都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原先与玄世走的“亲近”的三个倭国的遣唐使,在玄世去台州的时候,也都回了倭国去了,甚至都没有等到再见玄世一面。
对于这个,玄世也不在意,反正想要圈倭国的钱,以后有的是机会。
而且,那三个人回去之后,与大唐这边,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往来了,毕竟许多东西,还需要通过海船运送到倭国呢。
这三天之中,晋阳也是每天都进宫探望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毕竟上次玄世在宫中的时候,李二陛下还特意嘱咐玄世,让玄世回来给晋阳带话,让晋阳进宫去。
听到晋阳如此说,玄世抬头笑道:“知我者,莫若兕子,长安这边已经没什么事了,这眼见着也要入冬了,就不在长安这边再耽搁了,庄子上书院还有不少事情呢。”
“如此的话,妾身这就吩咐下去,让下人们收拾一下东西,咱们启程回庄子上就是。”晋阳笑道。
“好。”玄世应声。
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
人在魏王李泰的侍卫手中,常乐出去转达了一下玄世的意思之后,便回到了宅子。
很快,宅子里的下人将马车行礼都已经准备好了,玄世和晋阳也从书房里出来,上了马车,常乐跳上马车,驾驶着马车朝着东山县庄子上而去。
玄世和晋阳在长安城没有什么事,自然也就闲散的很,说回庄子上,立马就能动身出发。
对于工学院的事情,玄世可谓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了,反正是已经处理完了,接下来如何,他就不管了,那是李泰该操心的问题,谁让他才是工学院的院长呢?
不过说起李泰,玄世想起来,很久没有见过李恪了,即便是在皇宫之中,也没有预见李恪,也没有听说李恪最近有什么消息。
在路上的时候,玄世向晋阳询问了李恪的事情。
“夫君怎么想起问三哥的事儿了?”晋阳问道。
“想起你四哥来,自然而然就想起来了,倒是没有听说过你三哥的什么消息,也是好奇。”玄世说道。
“三哥调任了。”晋阳说道:“妾身还以为夫君知道这事儿呢。”
“调任?”玄世皱了皱眉头:“我就说嘛,怎么这么长时间不见他,调到哪儿去了?”
“离着长安也不远,只是不再掌管玄甲军罢了,如今三哥调任到岐州去了。”晋阳说道:“这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
一个多月前,正是李二陛下卧床养病的时候。
“岐州?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玄世眯了眯眼睛,仔细想了想,可算是想起来这岐州是什么地方了:“这岐州原先不是。。。。。。。”
晋阳点点头:“正是。”
岐州好几年前的刺史是李恪的亲弟弟李,李当初在封地的时候不老实,李二陛下便将其调到岐州,离着长安近,也方便看管,但是李仍旧不知悔改,到最后终于把自己给作死了,后来这岐州刺史的位子就空了下来。
没想到李二陛下又将李恪给调派过去了,这又是什么意思?
玄世觉得,李二陛下的某些作为,实在是令人费解。
毕竟人家是皇帝,若是皇帝的心思全都被臣子给看透了,那可就危险了。
不仅仅皇帝危险,臣子更危险。
皇帝可不会允许有这样的臣子在自己身边。
“陛下如此做,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啊。”玄世感慨道:“不知道吴王殿下去岐州,他自己心里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过去的,总归是过去了,再想多也没用。”晋阳说道:“倒不如抬头往前看。”
“吴王殿下不再掌管玄甲军,朝中应该有不少人会放心下来吧。”玄世笑道。
毕竟一个掌管数万天子亲军的王爷,不管怎么看,都是个威胁。
对于太子的威胁,对于朝臣来说,也难以安心。
或许李二陛下也意识到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李恪不适合再掌管玄甲军了,也不太适合留在长安城了,于是就将人给送到岐州去了。
至于魏王李泰。
不得不说,李泰留在了长安城,也是托了工学院的福气,再加上李泰是长孙皇后所出,好歹是个嫡子,与太子是亲兄弟,这方便的避讳或许比李恪能少一些?
朝臣们还是介意李恪的身份的。
嘴上说着不介意,但是心里肯定还是有疙瘩的。
玄世倒是没想这么多,人家李恪是李二陛下的亲儿子,人家姓李,不姓杨,这方面有什么好担心的?
玄世搞不清楚朝臣们心里奇怪的标准,索性就不去想了,想他们作甚。
李恪到岐州也有一段日子了,知道这消息就够了,别的,什么都不要想。
看来,李二陛下在当时病重卧床的时候,已经做了最后的打算了,只是没想到后来还真给峰回路转了。
人啊,时也,命也。
玄世突然觉得,李二陛下或许还真有天命罩着。
至于李泰的安排,在长安城中做个闲散王爷,领着工学院,挺好的,或许当时,李二陛下已经一切都安排好了吧,给自己的儿子,都想好了以后的出路。
………………………………
第七百一十七章:重点来了
第七百一十七章:重点来了 (第1/1页)
从李二陛下对李泰和李恪两个皇子的安排来看,当初丹药的事情,几乎都要成功了,因为连李二陛下当时都觉得是时候做这样的安排了。
李二陛下的身体问题,一直压在他的心里,或许每一次犯病,李二陛下的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的吧。
惦记着大唐的江山,惦记着自己的妻妾子女。
李二陛下并非没有牵挂,只是他的牵挂,一直都藏在自己的心里罢了,否则卧床养病的时候也不会做这么多安排。
事实证明,李二陛下还是记挂着不少东西的。
不过好在,这一关,李二陛下是有惊无险。
但是李恪的调动,既然调动出去了,短时间也不会再动弹了,就让他在岐州待着去吧,反正离着长安近,逢年过节的,说回来就回来了。
“这一招棋,不管是谁在背后下的,差一点点就能成功了,真是时也命也啊。”玄世璟想到此处不禁感慨道。
晋阳仔细想想自家夫君所说的话,惊觉的确如此,只是以往晋阳到长安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家父皇身上,没有去仔细想别的事情而已,现在听到自家夫君说这么一句话,将以往的所有事情都在脑海之中过一遍,才觉得这件事情弯弯绕绕不简单。
不过好在现在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一切都是有惊无险。
安安稳稳的回到庄子上,长安城就让他继续平静着吧,等到什么时候起波澜了,再去关注也不迟,长安城之中的些许小事,无需事事都那般在意,比起长安城中的事情,玄世璟更像管好庄子上的事情,尤其是庄子上的书院。
到了明年夏天,庄子上兵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就要正式踏入军营了,将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在军营之中发挥出来,不管是平日的兵法策略也好,还是体能训练也好,军营,那才是真正能检验他们的地方。
到时候,是骡子是马,都拉出来遛一遛。
因为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