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3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现在国库没问题,户部也没问题,那就真抓实干吧。
玄世璟趁着自己现在脑子里有不少东西,赶紧都先写出来,连晚饭都没吃,而晋阳也是在书房之中陪着自己的夫君,为他研墨,研墨的空当之中,玄世璟写完一页,晋阳就拜读一页。
越是读,晋阳就越是觉得自家夫君胸中是有大学识有大能耐的,若是没有,又岂会写得出这么多东西?
一直到了晚上,玄世璟才停了下来,方才写的太过入迷,玄世璟的胳膊现在也是有些酸痛,毕竟这林林总总写了有二十多张纸才将今天想到的东西全都写了下来。
而这也不过是个草稿罢了,但是玄世璟也不想把它写成奏折了,打算明儿个就这么带进宫,直接给李二陛下看,反正李二陛下也是不会介意的,奏折什么的,还要重新誊抄一遍,那就免了吧,现在玄世璟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写字了。
晋阳让人将饭菜都端到书房这边来,玄世璟一停下手中的活儿,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今儿个下午一直折腾到现在,玄世璟也是腹中空空,饿的不行了。
“夫君,今日在宫中见过太子哥哥了?”晋阳问道。
她也没忘记,今天自家夫君是被她太子哥哥一封信给催促到长安来的,但是不知为何,回来之后却是开始忙活着写关于钱庄的事情了,这与自家太子哥哥好像没啥关系,倒是跟朝廷最近钱币改革的事情有莫大的关联。
玄世璟点点头:“见过了,不过这事儿现在好像已经过去了。”
“过去了?”晋阳一愣:“这么快?”
“是啊,今天在东宫的时候,太子殿下突然说自己想通了,就去了宣政殿,与陛下在宣政殿中聊了许久。”玄世璟说道。
………………………………
第七百章:晋阳的才能
第七百章:晋阳的才能 (第1/1页)
“夫君是说,太子哥哥自己想通了,然后去了宣政殿,跟父皇说话?然后呢?”晋阳问道。
“然后我出了东宫的时候,陛下派遣的内侍在东宫外头等着我,让我去宣政殿,我进宫的事情陛下是知道的,我在宣政殿外等了许久,太子殿下从殿中出来的时候一脸如释重负的表情,我就猜这件事儿就已经到此为止了。”玄世璟说道:“之后我就进宣政殿了,出来的时候匆匆的赶回家,就没再去东宫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夫君这钱庄的事情,就是与父皇在宣政殿之中商议过的?”晋阳问道。
玄世璟咽下口中的吃食,点了点头。
“嗯,先前与陛下说过大唐钱币的问题,现在户部已经将章程拟定出来了,我在宣政殿看过户部的章程之后,觉得若是与钱庄相结合,不但推广的更快,而且钱庄对朝廷是有利的。”玄世璟说道:“钱庄具体如何,在我写的那些东西之中,你也都看过了,你觉得如何?”
“自然是好的。”晋阳说道:“不过这样一来,原本户部拟定的章程,怕是要往后拖一拖了。”
“嗯,不过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也不是件坏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便是这个道理了,钱庄对于如今朝廷想要的钱币改革来说,便是器,不过这个器,也着实大了些,钱庄的事情,或许对于朝廷的支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觉得,不足一年,朝廷所有在钱庄上支出的钱财,都能收回来。”玄世璟说道:“所以先前的投入也是十分必要的。”
毕竟朝廷开设钱庄,可不是开一个两个的问题,十个八个也不够啊,怎么说也得同时在大唐各个城镇都同时开设起钱庄吧?置办钱庄,而且是同时置办起这么多钱庄,国库得花多少钱?
现在的国库估计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所以这个计划暂时也不能铺陈的太广泛,一州一处钱庄,暂且如此就好了,等到一年之后,再陆陆续续的在一些较大的郡县开设钱庄,这样对于国库来说,也有个喘息的时间。
“这钱币改革的事儿还没开始呢,就钱庄这一块儿,国库又得出一大笔钱,户部那边,夫君的法子,怕是不好过。”晋阳说道:“妾身倒是有个想法,夫君不妨听一听。”
“兕子说说看。”玄世璟放下碗筷,看向晋阳。
这么长时间了,晋阳还从未在自己面前“大显身手”一番呢。
在东山县庄子上一直处置家里头的事情,倒是将晋阳这样一块美玉给埋没了。
在玄世璟的心里,晋阳公主的才华,绝对不会低于那位“早夭的女王陛下”。
不过这早夭的女王陛下还是玄世璟的“锅”呢。
“既然是先在各州城池之中建立钱庄,此事何不交给地方上的官员筹办呢?”晋阳说道:“若是全都由国库来负担,那国库的支出自然是大的,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目前国库的财力来说,也是要伤根动本的,但若是化整为零,全都由地方上各州刺史负责的话,这样一来,就均摊开了,国库甚至一分钱都不必拨调,然后钱庄第一年的收入,无需上缴国库,直接给地方州府,入州府库房就是了,等从第二年开始,全国各地的钱庄收入,再归置到国库之中,这样一来,地方上因为关乎到利益,做起这件事来,也势必能勤快不少。”
玄世璟听晋阳的主意,越是往下听,眼睛就越亮。
这办法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这办法简直不要太好!
不得不说,晋阳抓人心抓得也够狠,钱庄的收益第一年是归地方官府的,这样一来,地方官府建钱庄的热情岂不是要高涨起来,即便是国库这边一分钱都不给拨调,地方上也会自己想办法的,一来有利益,二来这也跟官员的政绩挂钩,朝廷的旨意一下,估计那些个州刺史什么的得疯了。
不能说是空手套白狼吧,但性质其实也是差不多吧,耗费的是地方官府库房里的钱财,但是一年之后,补充回来的钱财,肯定是要比消耗得要多的多,在地方城镇之中建一个钱庄这才能花费多少钱?而钱庄建成之后,一年之内能赚多少钱?
随着朝廷对于钱币的改革,钱庄不赚钱?唬人呢?
现如今的钱庄并不是后世的银行,往里头存钱还要支付给你利息,如今的钱庄,你往里头存钱,是要交给钱庄管理费的,虽然交的管理费也没多少,但是海纳百川可以积少成多啊。
普通的老百姓,家里没几个子儿的不会往钱庄里存钱,钱庄方便的是经常东奔西走的人,或者是家里颇有些钱财的人,不想将钱财放在家里,怕不安全什么的,才会存到钱庄之中,哪怕一年交上一些管理费,也求个安心,更多的还是官员或者是商人,还有大量的有些钱财的百姓。
当然,能让钱庄赚钱的人,还是官员和商人,他们家大业大,尤其是商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一大笔钱存在钱庄之中,自然也会缴纳不少管理费,这管理费刨去人工费之外,剩下的就是朝廷赚到的。
可能不会太多,但是推广开来之后,也决计不会太少。
钱财都集中在钱庄,朝廷可以统一来用这些钱做一些别的事情,而且有国库做为支撑,钱庄绝对不会破产,安全的很,钱庄归朝廷户部统辖,户部下新成立一处部门,专门管理运营钱庄,地方上只享受第一年钱庄的受益,而没有钱庄的管理权,这样的话,地方上的官员也不会多说什么。
虽然是他们埋下的种子,但是种子也是朝廷发放的不是?长出来的果树,树上的果子第一年的收成全归你们了,这是朝廷给你们的福利,至于想要伸手,那就免了吧。
“夫君觉得如何?”晋阳见玄世璟也不说话,说完之后开口问道。
阅读网址:m。
………………………………
第七百零一章:宣政殿内
“好!”玄世璟毫不吝啬地赞扬道:“好主意,这样一来,户部那边就轻快多了,不仅仅是户部,国库的压力一减轻,朝廷能够做的事情就很多了,而且,国库的充盈是对整个大唐有很大的影响的,有备无患,尤其是现在,国库可不能空啊,而且这样一来,交给地方上去做这件事情的话,比朝廷派人到地方去督促或者是直接下旨给各州刺史要好太多了。”
“这么说来的话,这个办法是可行的。”晋阳说道。
玄世璟点点头:“何止是可行,反正到目前为止,我是想不到比你这个主意更好的办法了。”
钱庄的事情即便是拿到朝堂上去说,也不一定会有人能相出这样一个主意来,或许交给地方这个主意他们能想出来,但是让地方官府直接留下钱庄一年的受益,这样的事情怕是想不出来,若是按照朝中的公卿大臣们的想法,地方官府就应该积极的无偿的为朝廷服务。
这样的话也不是不可行,可是地方官府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拿着这件事儿不上心,毕竟没好处,还要耗费官府府库之中的钱财,地方官员不上心,阳奉阴违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这并不是朝廷想要的,这样的话反而阻碍了朝廷对于钱庄的发展。
“夫君过奖了。”晋阳被自家夫君这么一夸赞,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丝毫不夸张。”玄世璟说着,起身站了起来:“我得把这主意写下来,等明日一同送呈到陛下面前,这可是兕子的功劳啊。”
晋阳也是被自家夫君的这股子劲头给逗乐了,坐在那里,捂嘴轻笑,这主意也是她看了玄世璟写的关于钱庄的主意之后,脑海之中灵光一闪想到的。
晋阳觉得这个主意是可行的,所以她才会这么直白明了的告诉玄世璟,也是希望这个主意能被用上,也能帮着自家夫君和父皇解决一些问题。
对于玄世璟来说,晋阳的这个主意来的实在是太及时了。
晋阳的这个主意,被玄世璟单独列在了这一张纸张上,林林总总的又被玄世璟添了不少新的想法。
晋阳的这个主意对于玄世璟来说就如同灵感的源泉一样,霎时间打开了玄世璟脑中的那扇大门。
晋阳就这样在书房之中静静的陪伴着玄世璟,玄世璟写出的东西,晋阳也逐字逐句看过,也会给玄世璟提出一些建议。
一直到了夜里,两口子才回房间歇息。
晋阳与玄世璟两人,也是许久没有在长安同住过了,如今这道政坊的公主府之中,就只有他们两口子两人,两人躺下,一夜缠绵。
最近这两天,玄世璟说累是不累的,不过就是麻烦了些而已,今天下午写了这么多东西,那也是因为脑子里想到的东西多,因此虽然忙活到很晚,但是玄世璟的精神依旧很好。
次日早上,玄世璟抱着晋阳醒过来,见外面的天色还早,估计这会儿宫里早朝还没结束呢,于是抱着晋阳又是一阵荒唐。
日上三竿,玄世璟才起床收拾妥当,待夫妻两人都穿戴整齐之后,来到楼下这才开始用早膳,至于楼上的房间,就让下人去拾掇吧。
用完“早饭”之后,玄世璟去书房,带上东西就去了皇宫,晋阳则是在宅子里,亲自将书房收拾整齐。
无论是东山县庄子上的书房还是道政坊公主府中的书房,都不是下人们收拾的,一般收拾书房的事情,都是晋阳亲自来做,书房之中放置着不少重要东西,不可让别人插手。
丢倒是不怕丢,就怕乱。
玄家的宅子里进不去外人,道政坊的这宅子也是一样,外人是进不来的,即便是来客,大多都是在一楼大厅之中,即便是李恪李泰到这边见玄世璟,最多也就是在二楼娱乐一番罢了。
玄世璟进宫的时候,朝会也正好结束,倒是不知道今天上朝讨论了什么,朝户结束的比寻常时候要晚一些,玄世璟往宣政殿走的时候,心里也在琢磨,莫非陛下与朝臣提钱庄的事了?
或者是钱币改革的事儿要因为钱庄而推迟的事儿也给说出来了?
够呛,因为钱庄的事儿也只是昨天在宣政殿提了一提,连个影子和章程都没有,李二陛下不会就这么直接在朝堂上说这件事,顶多也就在宣政殿之中与户部的人提起,然后再询问户部的意见,毕竟这件事情牵头还是要由户部来。
一路走着,一路想着,玄世璟来到了宣政殿门口,见到站在宣政殿门口的内侍,上前问道。
“宣政殿中就只有陛下吗?”玄世璟问道。
“回玄公的话,还有户部的几位大人。”内侍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果真将户部的人给召见过来了,不过这也省了功夫了,玄世璟将他关于钱庄的想法都写了下来,送到这边来,陛下能看到,正好户部的人也在场,他们也能看到。
“麻烦公公进殿禀报一声。”玄世璟拱手说道。
“不敢。”内侍见玄世璟拱手行礼,连忙还礼:“奴婢这就进殿禀报。”
说罢,内侍便进了宣政殿内。
宣政殿里,李二陛下正在跟户部的官员说钱币改革的事情推后的事情,至于钱庄的事情,户部的官员也才刚刚听李二陛下提起,正是一头雾水的时候呢。
这会儿,殿外的内侍走了进来,走到殿中,躬身说道:“启禀陛下,晋阳郡公在殿外求见。”
李二陛下一听,哈哈一笑,说道:“诸位爱卿,无需在疑惑这钱庄的问题了,出这主意的人来了,想来见到他,诸位爱卿就明白了。”
竟然是晋阳郡公提出来的这主意。
户部的官员们心里想到,之前听陛下说,这钱币改革的事情就是玄公最先提出来的,这玄公也真是能折腾啊,不过钱币改革的事情,也是给了户部一件大差事,对于他们来说,不算是坏事。
房遗爱作为户部的官员,人也在宣政殿之中。
………………………………
第七百零二章:何来不满?
韩仲良听到晋阳郡公的名头,微微一皱眉,早在一个多月钱,户部的官员跟长安城的一个叫做钱堆的豪商打交道,好像那钱堆就是晋阳郡公的人吧?
这晋阳郡公又想要作甚?钱币的事情户部这边已经拟定出了章程,眼见立马就要施行了,结果又出来横插一杠子,弄出个什么钱庄的事情,结果钱币改革的事情就要推后了。
“让晋阳郡公进殿。”李二陛下说道。
“是。”内侍应声,出去之后将玄世璟给带了进来,随后自己转身退下。
“臣参见陛下。”玄世璟拱手行礼。
“无需多礼,璟儿,昨日你与朕说的钱庄的事情,朕让你回去仔细思索一番,可曾想好了?”李二陛下问道。
“回陛下,臣已经都想好了。”玄世璟说着,从怀中将昨日自己写的那厚厚的一沓纸全都掏了出来,双手呈上:“这边是臣所想到的东西,都已经写了下来,恭请陛下御览。”
德义从台阶上走下来,走到玄世璟身前,将玄世璟手中的纸张取走,送到了李二陛下的书案上。
李二陛下快速浏览了一番,约莫有一刻钟的功夫,才将玄世璟写的全都看完。
“好!”李二陛下不禁拍案叫绝。
玄世璟所写的这些东西,比昨天玄世璟告诉他的更加详细,更加通透,而且如此看来,钱庄与钱币改革的事情相结合,势在必行!
“德义,把这些传给诸位爱卿看。”李二陛下将玄世璟所写的纸张递给了德义。
德义接过来之后,再次走下台阶,将这些纸张送到了韩仲良手中,韩仲良与户部的官员一起传看着。
“璟儿到底没有让朕失望,说起钱庄由地方官府操持,这主意好的很。”李二陛下夸赞道。
玄世璟笑道:“这主意可不是臣想出来的,而是臣的妻子,晋阳公主想出来的,昨日臣在家中书房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殿下在书房见到臣写的这些东西,就想到了这么个主意,说是一来为国库减轻了负担,二来,有利于钱庄在地方上的推广,臣仔细想想,果真是如此,便将这主意给写下来了。”
李二陛下听得玄世璟的话,抚须大笑。
“好!不愧是朕的兕子。”李二陛下的语气之间,十分自豪。
那可是自己亲手一手抚养大的闺女,跟在自己的身边这么多年,果真出手不凡,颇有自己的风范。
韩仲良拿着手上的纸张,越是往下看越是心惊,玄世璟的这个钱庄的主意,一旦落成,除却第一年之外,往后一定会成为国库的一大重要的收入来源的,以后的国库,可就不仅仅是只有税收这一样收入了。
依照这里面所说的,钱庄还可以放贷,向借钱的人收取利息,这收取的利息可要比存一笔钱缴纳的管理费要多,虽然看上去占据的比例并非很多,但是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由官府操持的话,无需担心借了钱的人不还,即便是借了钱,跑到别的地方去,只要官府在全国通缉此人,查封家产,进行变卖,钱庄的钱怎么都能捞回来的,不仅仅能捞回来,说不定还能赚上一些,总而言之是不会亏损的。
既然要向钱庄借钱,那肯定要有相应的抵押,这样的话,钱庄也就是多了一个当铺的功能罢了。
只不过这个当铺的功能,可比真正的当铺要方便多了,而且还有官家的威信在当中,朝廷的威信在百姓之中还是比较重的,至少比一般商人要靠谱许多。
韩仲良看到最后,手都已经有些微微颤抖了,不是害怕,而是激动。
韩仲良可是户部尚书,户部在朝中的地位靠什么?除却一些一地鸡毛的事情之外,最重要的是国库!
国库若是充盈,户部的脸上也有光。
谁愿意一出去就顶个铁公鸡的名头?户部为什么是铁公鸡?国库里没钱啊,在朝堂上哭穷都没人相信,人家就相信户部的官员个顶个的吝啬,不信别的。
若是国库真有这么多钱,户部的官员还哭穷个屁,他们也乐得大方,大手一挥,黄金万两。
奈何户部没有生财的本事,只能老老实实的管理着大唐的税收罢了,每年大唐的税收就这么一点儿,户部也得勒着腰带过日子,今天这儿要钱,明儿个哪儿要钱,真当户部的官员有点石成金的能耐不成?
而如今有了这个钱庄,户部这边也就跟点石成金没什么区别了,每年除却税收之外,即便是寻常时候,都会有远远不断的收入。
即便每人每年往钱庄里存钱,管理费只收取一文钱,那一年下来,也是好几百万钱,而且,管理费肯定也不会就只有这么一点儿,所以说实际的数目,肯定会很多,存的越多,管理费就越多。
但是凡是也不能只看到好处,这些纸张当中也写了一些关于钱庄的管理的办法,朝廷派遣军队运输金银铜钱,统筹各地,还要支出本钱呢,还要养钱庄的掌柜和伙计,这些都是成本。
不过总得来说,这个办法是好的,而且,赚的肯定比付出的成本要多。
“韩大人,如何?”玄世璟笑着走到韩仲良身边问道。
“高,实在是高,玄公的这办法实在是不错,在下是甘拜下风啊。”韩仲良拱手笑道。
“若是与钱币改革的事情共同推广呢?”玄世璟笑道:“钱庄在各地落户,朝廷这边新的钱币随着朝廷的军队被运送到地方各个钱庄,百姓可自行到钱庄兑换、存取,是否方便省事?”
玄世璟进宣政殿的时候,也发觉到韩仲良看自己的目光似乎有一些不满,因此,玄世璟见到韩仲良看完了自己的章程之后的反应,忍不住要打趣韩仲良。
自己可不是来耽误事儿的,而是为了让钱币改革的事情实行的更好、更快、更彻底。
“十分方便。”韩仲良说道。
话说道这儿,韩仲良若是还没看出玄世璟在这是在臊自己,那他这些年的官可就白做了。
………………………………
第七百零三章:老办法
“那韩大人觉得,钱币改革的事情,与钱庄一起,推迟一番,共同推进,如何?”玄世璟再次开口问道。
“自然是好的。”韩仲良笑道。
韩仲良又不是个傻子,自然知道这当中的好处,自看到玄世璟关于钱庄的设想之后,他的心里就已经有底了,这个钱庄,将来会成为国库的一大重要的收入来源,他若是连这点都看不明白的话,也就不必坐在户部尚书这个位子上了。
“如此的话,这钱庄接下来的事情,就拜托户部的诸位大人了。”玄世璟拱手说道。
“不敢,不敢。”韩仲良拱手回礼。
别看玄世璟年轻,但是人家的官品与他这个户部尚书是同级的,韩仲良也不能仗着年纪大就看轻人家,而且,就玄世璟现在所做的事情,他韩仲良哪儿来的资格看轻人家。
因为玄世璟,户部的日子都好过了许多,他们得感谢玄世璟才是。
玄世璟所写的东西在户部的官员的手中不断的传看着,房遗爱也在当中,看着纸上玄世璟的笔迹,房遗爱心中确实有点无力。
玄世璟的年纪比他还要小,但是现在看看人家,无论是军功还是其他,所取得的成就皆都高于他,所坐的位子,也是比他高许多,现如今人家已经是堂堂的朝廷三品大员,他呢?仍旧在户部混。
原本房遗爱是想要离开户部去军中的,至少他喜欢军中的气氛,但是他的父亲房玄龄确实不允许他这么做,房遗爱回房家的时候,房玄龄也为房遗爱分析了为什么要让他留在户部,就是因为户部现如今在做钱币改革的规划,这是件大事,是个千载难逢的能够磨炼人的机会。
这种机会,往后多少年都不会在有了,既然能够赶上,自然不能就这么放过,现在离开户部去军中,那就会生生的错失过这次机会,不值得。
房玄龄的眼光总是比房遗爱要远的,毕竟你爸爸永远都是你爸爸。
房遗爱还有个爸爸,玄世璟呢?
房遗爱抬起头来看向自己的这位兄弟,他的父亲在他出声之前就已经死了,从小到大,能有现在的成就,都是靠着他一步一步自己走出来的。
或许与他相比较起来,自己实在是太幸福了,走到现在,也太容易了。
但是即便如此,自己还是不如他,果真,这世上的天才都是天生的吗?
玄世璟也只是打趣一番韩仲良罢了,没必要抓着刚才韩仲良脸黑的事儿不放,若是玄世璟在户部,一份章程准备了大半年,终于有个结果了,终于要实行了,结果又被横插一杠子弄出写别的事情来,结果又要将原先定好的事情给推迟,玄世璟也会脸黑,这是正常人的反应,没必要小心眼儿的去计较。
玄世璟与韩仲良站在一起,谈论着钱庄的事情,韩仲良也是个经验丰富的官员,关于钱庄的设想是玄世璟想出来的,但是毕竟这个计划才刚刚想出来之后一天的功夫,玄世璟也只是写了一下午,许多事情虽然玄世璟尽力尽善了,可是仍旧还有不足的地方,韩仲良也很是精准的能够切中要害。
“不得不说,晋阳公主的这个主意想的好啊。”韩仲良也夸赞道。
朝廷钱庄的摊子铺陈的这么大,对于国库有多大的压力,身为户部尚书的韩仲良心里最是清楚了,而这一计策,则是完全无需国库掏一分钱,就把事情给办成了,而且比朝廷派遣官员亲自到地方上去督促此事更来的方便省事,省了朝廷这边多少人力物力?
而且,没个地方上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只有地方官员最是了解当地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钱庄的事情,到了年底大朝会的时候,还可以列为地方官员的成绩考核,这样的话,地方上的那些官员们,对待此事就会更加小心谨慎,这样的话,此事还要与吏部的诸位大人商议一番。”韩仲良说道。
韩仲良这个办法,比先前晋阳所说的,算是更上一层楼了,钱庄的事情列入年底大朝会对于官员的考校,这样不仅仅关乎地方官府的利益,而且还关乎着地方官员的升迁仕途,双管齐下,钱庄的事情,稳了。
“韩大人出手,果然非同寻常啊。”玄世璟拱手称赞道。
韩仲良若是没点儿斤两,能走到今天?能率领户部的官员拟定出关于钱币改革的章程?
玄世璟是看过户部的章程的,若是没有打量的走访取调,那样的章程是拟定不出来的,虽然户部的官员仅仅是在长安周边走访民意,在民间调查,但是半年的功夫,能把长安周边摸索透彻,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长安城是大唐的帝都,一个四方云集的地方,不仅仅只有长安本地的百姓,也不仅仅只有大唐人,还有外来的商旅,异国的商客,四面八方,汇集于长安,长安城这样一座城池,它是开放的,是包容的,也是多元化的,也正是因为大唐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让长安城成为了现如今这个世界的第一城!
这个名号,长安城担的起!
这样一个充满了复杂性的城池,虽然不能代表了整个大唐各个地方的情况,但也是差不都就这样了,户部如今的能力有限,能将长安城及其周围摸索透彻,已经很是不易了。
钱币的改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影响也不算太大,但是对于富户商旅来说,就方便多了,至少以后出门的无需带上几十斤铜钱了,有了钱庄,更是不必再请多人的护卫护送好几车的钱财到某处去了,直接拿着钱票到当地的钱庄取钱就好了。
因此,户部对于钱币改革的调查,在长安城周围进行的也算顺利,只是后来拟定这份章程的时候,也花费了不少时间,毕竟,想要拟定出一份尽善尽美的章程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都是些老办法了,随手拿来用用。”韩仲良笑道。
………………………………
第七百零四章:姜还是老的辣
这的确都是些老手段,但是不管办法老不老,只要管用,那就是好办法。
韩仲良的这个老办法,直切要害,稳准狠!
这样以来,估计地方官员连第一年钱庄的收益都不想要拿了,毕竟比起钱财来,还是自己的仕途比较重要,府库中的钱财耗费了,早晚还会回来,但是这是个大朝会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啊,一辈子能有几次?
韩仲良作为朝廷官员,是拿准了地方官员的后颈,就掐他们这一点儿呢。
玄世璟觉得,这钱庄第一年的收益,是真的稳了。
不愧是朝堂老油条,这姜还是老的辣啊。
“韩大人这随便一个老办法,就为这钱庄的事情出了大力气啊。”玄世璟凑到韩仲良身前说道。
这样的法子,不能在众人面前说,所以两人说起话来,都是低声谈论,李二陛下坐在书案前头,看着玄世璟和韩仲良两人在底下窃窃私语,看玄世璟的表情就知道,这小子指不定又在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