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世这一讲,就讲了大半节课。

    讲完之后,萧和高士廉这才站起来,萧离开了学堂,而高士廉则是来到讲台上,跪坐下来,准备利用下半节课的光景,继续教授。

    “大家都先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吧。”高士廉说道。

    听得高士廉的话,学生们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玄世则是带着自己的东西,与高士廉示意过之后,离开了学堂,去了书房。

    高士廉扫视过下方的学生们:“这后半节课,借着方才玄公所讲述的事情,老夫来与你们讲一讲先秦之前战国时候的事大家回去之后,结合先前所接触到的书本,写一篇感想,明日午后,交予老夫。”

    “是”学生们纷纷应声。

    玄世进了书房,萧正在给书房中的火炉添煤块,书房中有一火炕,火炉的烟囱就直接伸在火炕之中,火炕之上放置了矮桌软榻。

    玄世将东西放在了炕上,脱掉鞋子,直接盘膝坐在了炕上。

    萧见状,笑道:“世你好歹也是个年轻人,怎地跟我们这些老朽一个模样,一点儿朝气都没有。”

    “晚辈也老大不小了,还是稳重一些好。”玄世笑道。

    萧说玄世一点儿朝气都没有也的确没说错,长安城中像玄世这般年纪的勋贵子弟,哪个不是朝气蓬勃的,或是在军中当兵操练,或是在官场上兢兢业业,再不济,在长安城中花天酒地,好歹有个年轻人的样子,哪儿像玄世,要么在自家宅子中,陪陪夫人,书房里处理处理事情,要么就在书院里,听听课,不听课了就在这书房中的炕上窝着,怎么看怎么懒散。

    “稳重和懒散是两回事。”萧笑道:“老夫觉得,要治你这懒散,怕是要再给你安排些事情才好。”

    “萧先生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晚辈去做,尽管吩咐便是。”玄世一支胳膊撑在软榻上,整个身子斜躺在软榻卷起的被褥上,另一只手拿着他带过来的册子,不断翻看着。

    如同萧所说的,现在的玄世看上去,还真是懒散

    萧无奈的笑了笑,走到炕头的另一侧,脱掉靴子,也盘膝坐在炕上,拉过被褥的一边,盖在了自己的腿上。

    矮桌上备有笔墨纸砚,萧要开始准备明天要为学生们讲课的东西了,一边翻看书本,一边将要讲的东西大致记录下来。

    人上了年纪,虽说见识的多了,但是记性也不如年轻时候的好了。

    书院书房之中,一老一少,守着热炕头,各自忙活着各自的事情,虽说气氛沉默,但是却和谐的恰到好处,书房之中,只剩下了书本翻页的声音。

    冬季本就是万物修生养息的时候,学生放寒假自然也包括在当中,玄世拟定了日程之后,高士廉和萧觉得没问题了,离着年关还有八天的时候,书院放假了。

    尽管学生们不舍,但仍旧还要回家,收拾收拾准备过年

    萧和高士廉回了自己的府邸,也收拾好东西,打算回长安,一年到头,回长安也就这么一段时间,两家都开始忙活了起来。

    萧家除了他这一个老辈人之外还有个姐姐,年纪要比他大,提起萧的姐姐,也是个有名头的人,前朝萧皇后,是萧唯一在世的亲族人。

    当初江都之变炀帝遇害后,五十多岁的萧后带着幼孙和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处,后义成公主迎其至东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炀帝孙杨政道为主,萧后与其居定襄。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萧后等这才归长安,与身在长安的萧团聚。
………………………………

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吓四夷

    萧皇后的身份还是比较敏感的,加上其本身年纪也大了,也经不起折腾了,因此萧回长安小住几日,萧皇后便留在庄子上,由府上的仆人照看,便不再来回折腾了,这庄子对于萧皇后来说,也算是一处净土了,即便是当年在大隋鼎盛的时候,也没有见到过这等安居乐业的地方,这东山县的繁荣,对她来说,也算是另外一种安慰吧

    她不想回长安,长安,也不需要她了。

    玄家大宅里的下人里里外外的忙活着,准备过年的事儿,年前庄子上来往的人最多,大宅门口的车马络绎不绝。

    今年秋天玄世从平壤城回长安加官进爵之后,长安城的不少人便开始想方设法的要与玄家搭上线了,这逢年过节的走动,更是必不可少,年礼都是一车一车的往玄家送,而玄家往外送年礼也是如此,这一进一出,大宅门口显得十分热闹。

    玄世来到院子中,管家正忙活着指挥着府中的人帮忙将外面的东西都搬进来,不仅仅有搬进来的,还有送出去的,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弄错了。

    玄家的吃食在长安可谓是一绝,不少熟人来送年礼的时候特意提了一句,若是回礼,自家主人希望玄家能弄些吃食过去。

    能提出这事儿的,也就只有长安城的那几位老公爷了。

    玄家这会儿厨房的厨子和帮工都忙翻了,这些人的回礼可马虎不得,不但要精致,连数量也要过的去。

    如今秦冰月的肚子也显露了出来,每日在府中即便是行走,身边儿也有两个丫鬟紧张兮兮的跟着,这可是玄家第三代的第一人啊。

    甭管是男娃还是女娃,都是意义非凡。

    晋阳成为了玄家大妇之后,便从玄世手里接过了庄子上玄家大部分事情,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外便是朝堂,这内,便是自家封地的这些事儿了,这些事对于晋阳来说,做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又是一年大朝会,王玄策在路上紧赶慢赶,想要在大朝会上将阿罗那顺献给李二陛下,元日的前一天,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长安。

    而之前他借的那些军队,早在他班师回朝的时候,就顺路回了吐蕃和尼婆罗,到了陇西地界后,护卫王玄策往长安的,便是大唐的军队了。

    王玄策的大名已经在整个大唐传开了,陇西的那些将士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更是尊敬的很,灭国之功啊,即便是他们这些穷打仗的,想要灭一国,也不容易啊,更何况人家一使节,孤身在外,成就了如此丰功伟绩。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赫奕掩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诗中所描绘的,便是元日大朝会的盛大景象。

    元日头天晚上守夜对于玄世来说,尚可偷偷眯眼休息一番,真正遭罪的,还是第二天的大朝会,如今玄世的身份,可不允许他自带吃食躲在太极殿的柱子后面偷嘴睡觉了。

    他的位置在一众官员之中算是挺显眼的,就在太子的附近,毕竟太子詹事是东宫官员,自然要守着太子。

    李承乾跪坐在玄世前方,玄世就在李承乾身后,李二陛下一眼扫过来就能看到他,所以大朝会上的玄世,必须要打起精神来,至少要挨到赐宴的时候,那时候才能放松一番。

    过去一年,大唐的动静也不小,元日大朝会的时候,当着列国使臣的面儿,长孙无忌亲自捧着折子,站在太极殿上首的台阶下,朗声宣读大唐这一年的丰功伟绩。

    灭国,灭国,还是灭国,灭完国设都护府,派遣官员,在这喜庆的日子,狠狠的歌颂了一番。

    玄世、薛仁贵、苏定方和刘仁轨再次受到了朝廷的赏赐,当着各国使臣的面儿,领了厚赏。

    朝臣如此拟定大朝会的规程,无疑是想借此,震慑番邦,去年一整年,出征的将军、官员,灭了人家的国家,堂而皇之的在朝堂上领了赏,那些使臣心里能不忐忑?

    去年大唐灭了人家,说不准来年自己国家哪儿得罪了大唐,大唐大军便会踏入自己的国家,灭了自己的国家

    这是赤果果的威慑。

    大朝会结束,玄世觉得自己的半条命也留在了太极殿中,皇帝赐宴,每年都是吃到一大半的时候,玄世就偷偷告退了,今年刚开始,匆匆扒拉了两口,玄世便让殿中的小太监去告诉德义,自己先退下了,实在是禁不住了,困啊。

    玄世是玄家的家主,昨儿个晚上家里守夜,别人都可以睡,就他不能睡,就一直坐在炕上,偶尔合上眼眯一会儿,但是不能熟睡,大半夜的闹腾完了,子时也过了,闭上眼睛才一会儿,外面仆从就收拾好马车,玄世需要坐着马车从东山县庄子上出发前往长安,否则赶不上早上的大朝会,这一路颠簸,想补个觉都是奢望。

    玄世出发的时候天都没亮,赶夜路前往长安花费的时间也要比白天长,更何况路上的积雪都未曾融化,马车跑起来都是小心翼翼的。

    再从宫中出来的时候太阳都快要落山了,一整天,都在太极殿中,所以说这大朝会,也是个磨人的东西。

    整个长安城都是张灯结彩的,长安城一年之中就这么几次不宵禁的时候,元日占一次,毕竟宫中的宴会结束的时候,天几乎就已经黑透了。

    玄世也佩服李二陛下的好体力,头天晚上要祭太庙,守夜,第二天还要坐镇大朝会,大朝会上的主角,可不就是李二陛下吗,若是李二陛下不在,一帮人歌功颂德给谁听去。

    也难怪乎元日头三天官衙便要封笔,这是修生养息的意思啊。

    马车出了长安城,朝着东山县缓缓驶去,折腾了这一天一夜,玄世回去之后的闷头睡上一整天才能歇息过来。

    往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多是去长安城热闹,上元节当天晚上长安城不施宵禁,若是有那精神,即便是彻夜不眠也无金吾卫打搅。
………………………………

第四百五十三章:天竺方士

    但是今年,且不说庄子上市集也热闹非凡,秦冰月的肚子已经显露出来,不方便再往长安城颠簸了,于是当晚玄世便带着一家人,带上几个护卫,在庄子上的市集上转悠了一番。

    虽说庄子市集不比长安城热闹大气,但是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庄子上多是熟人,见了面会相互打招呼,亲切的很。

    玄世倒是更喜欢庄子上的这种氛围,毕竟他也是这庄子上的一员,能够融入到这热闹的气氛当中去。

    “出了正月,妾身估计怕是得好一阵子不能出门了。”秦冰月苦笑道:“便是这几天,妾身就觉得身子笨了许多呢。”

    秦冰月本是习武之人,寻常时候都是身轻如燕的,而如今怀了孕,身子一天比一天笨拙,虽说是渐渐适应,但是终究是头一次。

    “无妨,让府上的人陪着,出来走动走动也是好事,也无需整天闷在家里。”玄世说道。

    “是啊,冰月姐姐安心养胎就是,庄子上的一切事务,无需多操心。”晋阳笑道。

    “倒是辛苦明达了。”

    偌大的一个封地,因为是玄家的封地,因此东山县的县君对于庄子上的事务也不多插手,这些事情就落到了晋阳和秦冰月的身上,往常还有秦冰月帮忙,现在倒是都成了晋阳肩头上的担子了。

    不过好在玄世现在在庄子上,若是晋阳累了,背后还有个可以依靠的人。

    “看到这庄子上如此繁荣热闹,妾身心里也高兴啊,夫君,妾身名下还有一块封地呢。”晋阳巧笑嫣然,看向玄世。

    “你的封地还是朝廷的官员替你打理为好,那地方,插手不得。”玄世笑道:“光是一个名头,说出来就够吓人,往后若是有机会,还是请陛下你换块封地,顺带着把我这晋阳郡公的名头也给换了吧,说实在的,我一点儿都不想继承我父亲的那爵位的名头,太招人妒。”

    “有父皇在,怕什么。”晋阳笑道:“还有太子哥哥呢。”

    “天家的事,如同浮萍一般,没有定则,不好揣摩啊。”玄世说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总是没错的。”

    “这大过节的,夫君就不要说这等让人听了消沉的话了。”秦冰月说道:“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因为自己的经历,秦冰月对这得之不易的平和日子,甚是珍惜。

    只有曾经失去过,才懂得失而复得的那份喜悦,那份珍贵

    年关一过,玄甲军和太子六率也就没必要再去秦岭了,长安城及周边的那些材料商人被玄世一番整顿,再也没有敢囤货涨价对抗朝廷的了,龙首原上的材料供应,也不怕断货了,在工匠没有回龙首原之前,工部的官员一过了休沐,便再次驻扎在龙首原上,调度材料,规划来年的工程。

    新宫修建期间,最忙的不是玄世这个督建,而是阎家兄弟,毕竟是工部尚书和将作大匠,要对整个新宫的工程负责。

    大唐北方尤其是关中地带,还没有冬小麦一说,依旧是遵循着春耕秋收,到了阳春三月,家里无论男女老幼,都在田间忙活着,耕种之后,期待着有个好收成,一家老小,靠天吃饭,靠地吃饭。

    倒是南方,与北方大有不同,在前隋时期,南方的麦类种植便已经是相当普遍,稻麦连作之俗已经出现。

    再往南一些,少部分地方几乎已经有一年两熟出现,只是现在南方的开发还没有往后那般成熟、扩大。

    王玄策元日前就赶回了长安,他是提前赶回来的,将阿尔裘那献给了李二陛下,但是后续队伍,一直到现在,才回到长安,带了不少东西回来,也正是因此,才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毕竟从吐蕃以西往大唐长安,路可不好走,又是大冬天,行进十分缓慢。

    而后续的队伍之中,王玄策的人,还带回来一方士,这方士是王玄策在天竺的时候寻访到的高人,名叫那迩娑婆寐,自称寿命长两百岁,有长生之术,王玄策想要以此来讨好李二陛下,便将这人不远万里带到了长安。

    只是之前王玄策给予赶上元日大朝会,想要在大朝会上出风头,便不等大队人马一同出发,率先带着阿尔裘那回了长安,这方士,自然不如大朝会出风头来的重要,而且,这种事情,也不能摆在明面儿上,即便是人带回来了,也要私底下介绍给李二陛下。

    玄世听说这方士的事情,也是从魏王李泰的口中得知的,他人在庄子上,还不知道王玄策已经将这方士领进了皇宫,见了李二陛下。

    到了春天,李泰是带着妻儿到玄世的庄子上踏青来了,任由两家女眷在一起说话,玄世和李泰在半山坡上书院附近散步,李泰才与玄世说起此事。

    “几年过去了,原来陛下这心思还未完全绝了,仍旧是埋在心里啊。”玄世叹息道。

    “父皇这些日子身体每况愈下,一直在靠御医开药调理着,每逢国事繁忙,便是熬到三更半夜,风疾复发的越来越频繁,或许王玄策带回来的这方士,对于父皇来说,是个心理安慰,是个依托,是根救命稻草”李泰说道:“你我心里都明白,这不可信,可是又能怎样呢,秦始皇帝千古一帝,为求长生,遣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之法,找到了吗?若是世间真有长生法,如今何来大唐?”

    李泰说这话,也只是说给他自己与玄世两人听罢了,他与玄世都是不信这些东西的。

    当年玄世和李淳风两人试着绝了李二陛下的这心思,莫要让他一世英名,到了晚年再被这长生之事蒙了心智,为他这一生再添污浊,可是现在看来,徒劳无功矣。

    李淳风是个厉害人物,但是奈何,李二陛下不信,既然本土的道士办不了这事儿,那外来的方士不一定没有办法

    现在玄世信了,到底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

第四百五十四章:将太子拖走

    “不好办啊。”玄世苦笑道:“明知道是个骗子,暂且还找不出什么办法去反驳,人家自称活了两百岁,咱们有什么证据去说明他说的话是假的呢,若是陛下是寻常勋贵也就罢了,可是陛下不是,陛下是大唐天子,大唐的掌舵人,一国君王,虽说臣不议君过,但是也不能拿着自己的身子开玩笑,那方士若是弄出什么长生之药”

    “要不,我进宫去劝谏父皇?”李泰说道:“大不了豁出去了,反正最多也就是挨几句骂,要不然就是禁足,削俸”

    玄世摇摇头:“出发点是好的,但都是无用功,整个长安城信这些东西的,不仅仅只有一个陛下,可以说整个长安城,八成的勋贵都信这些,还有的甚至家里就养着炼丹的方士,陛下相信,大部分勋贵相信,你去劝谏,除了给自己找不痛快,恐怕除却已经在家走不动路躺在床上等死的魏征老大人之外,没人会赞同你。”

    即便是有不信邪的勋贵,谁敢去冒天下之大不韪,顶撞陛下,得罪大部分勋贵去说真话?

    “可是本王是父皇的儿子,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父皇被那外来的方士蒙蔽啊。”李泰说道:“父皇现在本来身体就不好,那方士弄的那些药丸子,再吃下去,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太子知道这件事吗?”玄世问道。

    李泰点点头:“知道,他现在脱不开身,让我将这事儿告诉你,你脑子灵光,想想办法。”

    “脱不开身?这么忙?”玄世问道。

    李泰叹息一声,摇摇头:“不是忙,是跪在甘露殿外,求父皇驱逐那方士,不要信他。”说道此处,李泰的语气甚是无奈。

    太子跪在甘露殿外,他借口带着家里人来庄子上踏青见玄世,虽说是策略,是掩盖,但是想想还是有些不地道。吴王在外带兵,若是朝中没有大事,鲜少在长安城中逗留。

    “跪在甘露殿外?”玄世无奈道:“还真是,选了一种最不划算的方法,而且,跪在殿外阻止,若是被有心人添油加醋,太子的形象也就大打折扣了啊。”

    跪在殿外求陛下驱逐那方士,也就是不让陛下求长生之法,太子这么做,被人一揣摩,那成了什么了?不希望自己的父皇一直坐在那个位子上,不然太子永远是太子,没有出头的日子。

    被揣摩成这样,名声还能好吗?

    李泰一愣,之前他可没这么细想,太子在外面跪着的时候,他就赶紧找借口来东山县庄子上来找玄世了,现在想想,若是太子的行为被有心人揣摩,的确是对名声不利。

    玄世虽然没有明说有什么不利的,但是李泰能猜到,他又不傻。

    “不行,我得赶紧回去,进宫。”李泰停下脚步说道,说完之后便转身想要离开。

    玄世赶紧拉住李泰,说道:“你不必回去,带着妻儿继续在庄子上,该怎么玩儿怎么玩儿,我去进宫,你是皇子,是王爷,这种浑水少去搀和,我不同,我是可是外臣。”

    好歹,也在李二陛下面前刷了不少好感度,用这点儿好感度去救太子一次,也算值当了。

    “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你行吗?”李泰问道。

    “我若不行,还指望你和太子殿下去救我呢。”玄世说道:“两个皇子救一个外臣,可比一个外臣去救俩皇子容易多了,会不会算账。”

    “又把你给牵扯进来了。”李泰歉意一笑。

    “少来,你来庄子上找我之前,就没想过对我的歉意?既然来找我了,我还能置身事外?虚伪。”玄世笑骂道:“不扯了,事不宜迟,我马上进宫,这里,你跟兕子解释,不必隐瞒。”

    李泰点了点头。

    与李泰商定之后,玄世便匆匆离开,带着高峻赶去了长安。

    高峻有官位在身,因此也能跟着玄世进皇宫,玄世拿着李二陛下赏赐的令牌,带着高峻直接骑着马进了皇宫,到了甘露殿外的广场上。

    勒住马缰,在李承乾的身后停住了。

    玄世从马背上跳下来,来到李承乾身边。

    “太子殿下,还在这儿跪着呐。”玄世半是认真,半是打趣的说道。

    “小,你怎么来了?”李承乾转过头看到玄世,对于玄世的到来,他始料未及,还是有些惊讶的。

    “魏王殿下现在在我庄子上,带着妻儿踏青呢,你说,我能不来吗?”玄世无奈道:“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太子殿下却选择了最不利于自己的一种啊,虽然表面上是在表孝心,实则不然啊,殿下还是赶紧起来,回东宫吧,虽然这阳春三月的,但是这天儿可还凉呢,别跪坏了自己的身子。”

    “父皇那里”

    “我去求见陛下。”玄世说道,随后转过头来看向高峻:“将太子殿下拖回去,记住,是拖回去。”玄世在这个‘拖’字上加重了语气。

    “是。”高峻拱手应声道,看向李承乾,低声说道:“太子殿下您配合一下呗。”

    若是太子就这么容易被玄世劝回去,他脸上多挂不住,所以干脆让高峻用强,直接将太子拖回去,给太子留点儿面子,也算是给个台阶。

    “小你”李承乾看着玄世。

    “太子殿下。”玄世附在李承乾耳边说道:“给个台阶顺着下去就好了,别熬坏了自己的身子,一直跪在这儿,传出去,一些不喜太子的人会如何揣摩太子?如何散谣中伤太子?殿下关心陛下,尽孝心是好事,但是办法可以想别的,别把自己搭进去。”

    李承乾点点头:“好。”

    高峻将李承乾‘拖走’了,送回了东宫,玄世则是走上了台阶,来到甘露殿外。

    “这位小相公,请禀报陛下,太子詹事玄世求见。”玄世客客气气的对着外头守着的小黄门说道。

    “是,玄大人且稍侯。”说完,小黄门便进了甘露殿,去禀告李二陛下去了。

    不多时,德义便出来了,对着玄世躬身一礼。
………………………………

第四百五十五章:废太子

    “玄公。”

    “德义相公无需如此客气,不知陛下可是要召见”

    “陛下说,若是玄公是为了王玄策大人带回来的方士一事,还是请回吧。”德义说道。

    玄世一皱眉,看这模样,陛下这是铁了心了要庇护那个方士了,那方士的话对陛下就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脑筋一转,现在不是寻思这些事情的时候。

    “德义相公,还要有劳您跑一趟,进去禀告陛下,就说,臣来不是为了那方士之事,而是为了太子,恳请陛下,废太子。”玄世拱手说道。

    玄世此话一出,将门外的小黄门和德义都给吓了一条,心脏扑通扑通跳的厉害。

    好家伙,太吓人了。

    晋阳郡公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突然说什么废太子,刚才不是还在殿前与太子说话吗?而且,晋阳郡公与太子之间关系可是好的很,太子可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

    被玄世这一吓,德义拱手行礼时手都颤颤巍巍的了。

    玄世心里暗道一声罪过,没成想把德义老相公吓成了这样

    德义只是拱了拱手,随后赶紧进了殿中,将玄世的话转告给了李二陛下。

    转眼之间,殿中便传来了德义的高喝声:“传,晋阳郡公,太子詹事玄世觐见”

    玄世理了理衣袍,迈步走进了甘露殿。

    “臣玄世,参见陛下,陛下万年。”玄世走到甘露殿之中,一撩衣摆,跪在了殿中,行了大礼。

    对于玄世行大礼,李二陛下也没有诧异,他的诧异早就被方才德义进来传达玄世所说的话的时候送了出去了。

    “你是真希望朕万年?”李二陛下似笑非笑的说道,脸上还带着一股薄怒:“起来说话,来人,给咱们玄公备座。”

    “诺。”德义应声说道。

    很快,德义亲自拿了软垫出来,放在了仍旧匍匐在殿中的玄世的面前。

    “玄公请落座。”

    玄世抬起头来,对着德义笑了笑:“谢过德义相公了。”

    德义微微点了点头,离开了玄世身前,回到了李二陛下身边。

    玄世在殿中跪坐下来,又是一拜:“臣谢陛下赐坐。”

    “嗯。”李二陛下没好气的应了一声:“说说吧,你到底想作甚?好端端的,说什么废太子的话,这等动摇朝政国本的话,你也敢轻易说出口?!”

    李二陛下说话语气之间,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玄世可是他钦定的,留给李承乾的肱骨之臣,如今这未来的辅政重臣口中竟然轻易说出什么废太子的话,李二陛下能不怒?

    “启禀陛下,此事,臣也是方才进宫,见太子殿下跪在殿外,有所感想,仔细想了想,太子跪于殿外,寻常人看来,太子至纯至孝,但是说起来,有失国体,毕竟太子是太子,是大唐的储君。”

    “就因为这点儿事儿?你就与朕说要废太子?”李二陛下问道。

    “此事要从太子为何长跪于甘露殿前说起。”玄世说道:“如今朝中皆知,王玄策出使天竺,带回了一方士,此方士自称有长生之术,年纪已经有两百多岁了,陛下将那方士请进了宫,是信了那方士说的话,想要求长生之术,太子长跪于殿外,无非是要求陛下,不要信那方士妖言蛊惑陛下,想要求陛下回心转意。”

    “别停啊,继续说,朕听着。”李二陛下说道。

    玄世话说道此处,李二陛下听着,心中已是不悦,一个方士入宫,太子长跪于殿外反对,听说魏王李泰想眼不见为净,直接躲到东山县庄子上去了,这才去了东山县,这庄子的封地主人又跑进宫来反对。

    李二陛下可高兴不起来。

    “太子之心,太子之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子不希望陛下长生,若是陛下长生,那太子岂不是一辈子的太子,其心可诛。”玄世越说越是加重了语气:“如此太子,不要也罢,若是陛下能够长生,则陛下万年,大唐万年,要太子何用?”

    李二陛下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玄世:“闹了半天,朕算是听出来了,你这哪儿是说要废太子,说的都是反话啊,说到底,还是反对朕听信那方士的话是不是。”

    “陛下所想,臣不敢揣摩。”玄世跪坐在原地,拱手躬身行礼。

    “不敢揣摩。”李二陛下重复了一遍,随后说道:“你揣摩的还少?!朕不见你,你就弄出这么一番言论来唬朕,进殿之后,一番谬论,你小子才是其心可诛。”

    若是前半段话玄世是认认真真的进谏李二陛下,说的也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但是后面几句,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了,连站在李二陛下旁边的德义都能听出来。

    “臣一番肺腑,还望陛下明鉴。”玄世见状,又添了一把火。

    “明鉴?”李二陛下反倒是笑了:“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说,方才说的话,可是真心话?”

    “回陛下。”玄世信誓旦旦的直起身子,拱手行礼:“假的。”

    李二陛下抄起手上的奏折就想朝着玄世丢过去,奏折拿在手中,却是克制住了,这可是户部刚刚递上来的折子,还没批阅呢,复又将折子放在书案上。

    “你小子,朕真想揍你。”李二陛下指着玄世说道:“说话绕这么大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