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二陛下说道:“璟儿先前有功,因其年纪,朕给的奖赏不过是些不痛不痒的东西罢了。”
………………………………
第三百九十四章:爵位
“所以说,陛下这次是想,实实在在的提拔璟儿?”长孙皇后问道。
“不错。”李二陛下点点头:“你我都知道,璟儿是个栋梁之才,前途不可限量,朕这几年,也是有意培养他,现在璟儿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说句心里话,朕打算把他留给承乾。”
“封赏璟儿一事,陛下心里可是已经有了主意?”
“当年他父亲玄明德在军中出力,与朕乃是八拜之交,力主朕登基,在玄武门为朕而死,到死,不过是个晋国公,到了璟儿一出生,世袭的爵位变城了侯,现在,璟儿得胜归来,朕想将这晋国公的位子给璟儿。“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不是要将璟儿留给承乾吗?若是现在给了晋国公的位子,那将来”长孙皇后又犹豫了,她知道,这个封赏也不算太过分,但是依旧要为了以后着想不是?既然玄世璟是陛下选择出来要留给太子,作为将来的辅政大臣,现在就已经位极人臣,将来还让太子拿什么去笼络他?
“只是给了晋国公的位子而已。”李二陛下说道:“一个爵位,这也是他应得的,至于其它,现在还为时过早。”
爵位并不等于官位,而现在玄世璟也只是在军中有些能功劳而已,以玄世璟的资历,想要真正的进入三省核心,还远远不够,三省的官员,不仅仅是有功劳就能够升任的,经验、资历、才识一样都不能少,而现在的玄世璟,除却才识以外,其余两样,都还很欠缺。
李二陛下先把爵位给了玄世璟,至于其它的,玄世璟有足够的时间去沉淀,等到将来的天下换了太子去坐,其余的再说也不迟,李二陛下要将这个施恩的机会留给李承乾,让玄世璟牢牢的站在李承乾的身边,去帮助李承乾。
长孙皇后点点头:“若仅仅是一个爵位,陛下想好了就好,可是,若只有这一个爵位,是否显得单薄了些?”
“是啊,不过现在璟儿不是还领着大理寺少卿的职位吗?再给他一个太子詹事的位子。”李二陛下说道。
“太子詹事的位子一旦给了璟儿,那陛下的心思,可就是昭然若揭了,朝中的大臣会不会把某些心思,打到璟儿身上。”长孙皇后问道。
“这也是考验他的地方,现在璟儿成家立业年纪也不算小了,也该是经历朝堂风雨洗礼的时候了,不然朕以后怎么放心将大事交给他。”李二陛下说道:“玄家现在仍旧就只有他这一个男丁,总不能一辈子在战场上厮混,朕承认璟儿带兵打仗的确有些天赋,再有天赋还能强过李靖不成?李靖会打仗,但也没天天都在军营里混,璟儿不会走上李靖的路,应该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要走,璟儿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无论朕如何操心,也不过是做为一个辅助,辅助朕的后辈罢了,璟儿与承乾、恪儿还有青雀,在朕之后,朕希望他们能比朕更强!”
李二陛下心里的愿望很美好,当年他坐上这皇位用的手段不光彩,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接手大唐江山,希望李恪和李泰能够成为李承乾的左膀右臂,谱写一段皇室佳话,来洗刷当年的不光彩,而玄世璟,便是他们兄弟三人之间的纽带。
莫说皇家亲情,皇家的亲情不足以作为将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因为太过不值钱。
“臣妾不敢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毕竟天家与寻常百姓不一样,但是臣妾又不得不说,毕竟,臣妾与陛下,不能一直看着这些孩子,往后的路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陛下把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安排妥当,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和疼爱了。”长孙皇后说道:“陛下如何想,便如何去做就是。”
李二陛下叹息一声:“只是不知此事真拍板之后,朝堂上的大臣如何看待,不过璟儿这小子倒是聪明,不显山不漏水的就把兵部的人给拉拢了,这小子,是个当官的料。”
长孙皇后闻言轻笑一声:“璟儿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不能平凡,若是这玄家的当家男人都平庸不堪,玄家也不会在长安立足这么多年了,故晋国公的确给璟儿留下不少好东西,但是好东西也得能守得住才是,臣妾看璟儿的本事,不但能守住了,还能再往家里扒拉不少呢。”
玄世璟的出生,玄世璟在朝堂上的辉煌,是李二陛下心里的安慰,他李世民的兄弟没有因为当年关键的宫变而断子绝孙,没了后人继承家业。
次日清早,宫中的太监便乘坐着马车出了宫门,出了长安城,去了东山县的庄子上,去给玄世璟传话,让玄世璟前往长安,参加明日的早朝。
玄世璟刚刚回家,李二陛下也没有去打搅玄世璟与家人的团聚,关于战场上军情,信使在两地之间来来回回,事无巨细,李二陛下都已经知道了,所以即便是今日召见玄世璟进宫,也没有什么好问的,一切都等到明日早朝上再说。
玄世璟带着庄子上的府兵回了庄子上,整个庄子都一片喜气洋洋的,但顶多也只是欢喜罢了,军中没有兵部的书,军营之中一切照旧。
兵部的书是连夜被送到东山县庄子上的,玄世璟在自己家里接到了兵部官员的书信还有附带的书之后,来不及与家里人吃上一口饭,便带着书去了军营之中,让将士们暂且回家,休沐五日之后再回军营。
将士们是穿戴者整齐的盔甲回家的,回家之后,一家老小都要聚集起来,为凯旋而归的将士卸甲。
庄子上的侯府晚上也开了宴,为玄世璟接风洗尘,一家四口坐在厅中,府上的丫环家丁在院子里摆了一张张偌大的圆桌。
现在这个时节,到了晚上虽说有些清冷,但是穿件外衣便是最好的气候,这一顿饭,是玄世璟自三月出发之后,到现在为止,吃的最舒坦的一顿饭了
………………………………
第三百九十五章:遣唐使的拜访
夜色沉浸了下来,难得今晚玄世与晋阳和秦冰月三人大被同眠,但却都没有旁的心思,整个房间之中,也只是被一股名叫思念的氛围包裹着。
玄世躺在正中间,左拥右抱,晋阳和秦冰月都老老实实的窝在玄世的怀中,听着玄世为他们讲他在辽东战场上的事情
打仗从来就不是什么轻松容易的事,这次玄世出征,看上去是一切顺利,但是这当中的艰辛,又如何对外人道?
自家的两位夫人不是外人,所以玄世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至于此番得胜归来会受到什么样的奖赏,府上都没有人去提,该有的,自然会有,不该有的,也无需去惦记,玄世年纪轻轻已经是个侯爷了,官位也到了正四品,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更何况还娶了皇家的公主。
隔天玄世便带着晋阳和秦冰月去了长安,因为要上早朝,宫中的早朝早上五更就要到达殿前等候列班上朝,所以玄世需要提前到长安,在长安过一晚上。
长安城道政坊的公主府已经许久未曾有人在这里住过了,不过府中仍旧有丫鬟下人每日打扫清理罢了,只是没了主人家,总归是缺少那么几分人气儿的,这边的宅子玄世本就没打算长住,当初弄成这个样子也不过是一时之间图个新鲜罢了,顺带着狠狠的将长安城的那些个富商宰了一刀,发了一笔小财。
玄世带着两位家眷住进了道政坊的公主府,第一位登门拜访的,却是在长安留学的倭国遣唐使,也就是跟玄世“做生意”的三个年轻人。
这三人在与玄世打交道之后,其家族在倭国可是水涨船高,让这三人尝到了甜头,因此,玄世在外头打仗的时候,三人便心心念念的一直留意着玄世到底什么时候回长安。
这三人也是用心,否则玄世不会一住进道政坊,这仨人就得到了消息,不过虽是如此,被人如此在暗中留意着,打听着,玄世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的。
但是既然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又是来送钱的,闲来无事,玄世也不妨会会他们。
今儿个的天气不太好,阴沉沉的,看这天气,到了晚上估计会下一场大雨,但是这天气并不妨碍玄世的心情。
三人也是懂事,前来拜会玄世都是带着重礼来的。
“管家,礼物收了,把人带进来吧。”玄世说道。
“是,侯爷。”宅子里的管家应声之后,便带了府上的人出去,帮着一同将礼物抬进府中。
玄世在大厅之中接见了三个倭国人。
“三位,坐吧。”玄世招呼了三人,又吩咐丫鬟去上茶。
藤间三人坐在玄世对面,略微显得局促,只是听说玄世到长安了,三人便急匆匆的来拜访,到了玄世府上之后才觉得,这么贸然过来说生意的事儿,是不是有些无礼?毕竟人家也是刚从战场上回来。
不过显然玄世让他们三家长尝到的甜头已经让他们欲罢不能了,他们三人在长安,入了国子监,一来没有耽误下学业,二来与东山侯府联络,在学业未成的时候就已经为家族带去了巨大的利益,日后回国,这三人便稳稳当当的坐上家主的位子。
如今玄世灭了高句丽,在大唐的地位便会更进一步,而这三人亲近了玄世,无形之间,也会得到不少好处,所以藤间三人对于玄世现在巴不得当爹一样供着。
“本侯今日才刚到长安,三位便来本侯府上拜访,倒是让本侯有些意外啊。”玄世笑道。
藤间微微一拱手:“是我等唐突了,只是听闻侯爷在高句丽连场大盛,如今侯爷回长安,我等前来拜访,也是来恭贺侯爷。”
玄世笑着点点头:“有心了。”
“说实话,侯爷打了胜仗,我等是真心为侯爷高兴。”井上说道。
玄世一愣,随后腕儿:“你这人倒是实在,本侯喜欢你这样的实在人。”
井上一说这话,玄世心里也明白,如今他们三个是将他们自己绑在他玄世这一边的,玄世步步登高,他们也跟着水涨船高,莫说是在倭国,便是在这大唐长安,在国子监之中,说一句他们与东山侯玄世有来往,也会被国子监的同窗高看一眼。
若仅仅是这样的话,玄世不会介意什么的,只要他们三个不借助玄世的名号在外面惹是生非,玄世在这上面让他们尝点儿甜头也无妨,玄世也不担心他们三个借着东山侯的名头去做什么,因为他们也知道,没有玄世,他们想要在长安获得什么对家族有利的东西,难如登天。
工学院不接受他们,而国子监除却一些掉书袋的东西,别的也给不了他们什么,甚至有可能玄世一句话,他们会在长安毫无立足之地,所以他们不敢得罪玄世。
“侯爷说笑了。”井上不好意思的笑道。
“好了,你们三人今日来本侯府上,心里想什么,本侯多多少少能够猜出一二来,暂且不要着急,且先回去吧,等本侯的信儿。”玄世端起茶杯来说道。
“如此,我等就静候侯爷佳音了。”三下起身拱手道。
玄世点点头。
这三人比之刚刚到大唐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举手投足之间,更像是个唐人而非倭人。
这就是汉人的本事,汉人的能耐,他们能够将一些虎视眈眈想要侵占他们土地财富的敌人,统统变成少数民族,是为中华一家。
汉家儿郎,你对我掏心掏肺,我便对你生死相扶持,大家相亲相爱一家人。
但是也总有一些养不熟的白眼狼,对他好还全然不知,总以为是别人欠他的,也总有些狼心狗肺的,总想着在背后反咬主子一口。
不怪乎玄世的心思贼,只是因为他看过的知道的,太多了
玄世看着三个倭国人离开的背影,泛起一丝冷笑。
………………………………
第三百九十六章:割肉
现在倭国的大化革新已经逐渐的进入了巅峰,现在的倭国与以往混乱的倭国已经大不相同了,但是玄世知道,倭国也只是短暂的兴盛,大化革新,盛极而衰,那个宝女王,一个做过天皇的女人,可不是简单的人
孝德天皇没活过宝女王,孝德天皇一死,如火如荼的大化革新将会终止,宝女王复辟,再次登上天皇的位子,再次登基的宝女王,不过是个利欲熏心的老女人罢了,贪图享受,大肆在难波修建皇宫,搜揽珍奇,听闻中原富庶,极度膨胀之下便会发兵攻打大唐
玄世想想这些,都觉得这宝女王真是失了智,如今的大唐与倭国之间是个怎样的差距,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
三人走了之后,秦冰月这才和晋阳从楼上下来。
“夫君,这三人可是又找夫君谈生意?”晋阳问道。
“夫君不在的时候,他们去过神侯府。”秦冰月也附和了一句。
玄世看着这两人在自己对面坐下,笑了笑:“无妨,有他们三个在,倒是省了不少事。”
“这三人出手也是大方,刚才妾身在楼上看管家将他们三人送来的礼物搬到库房,打开箱子查验之后,竟全是成色上好的白银。”晋阳说道。
“兕子也觉得那白银成色上好?比之大唐的白银如何?”玄世问道。
“大唐白银质地参差补齐,但这些白银,在大唐来说,无疑是上上之选。”晋阳说道。
“兕子在宫中,见过不少好东西,连你都觉得这些白银不错,那就真的很不错了。”玄世笑道:“这样的白银,在倭国,有很多,应该说,倭国有丰富的银矿。”
“夫君打倭国银子的主意?”秦冰月问道。
“不错。”现在这厅中就只有他们三人,也没有外人,玄世也是直言不讳:“倭国的银子啊,现在不说整个大唐,看看长安吧,各国商贾云集,你卖我买,大宗交易数不胜数,然而大唐最为通用的,仍旧是铜钱,铜钱笨重,不适合大宗交易,现如银子作为货币已经悄然露头,大唐的国库,可不能没有储备白银啊,此事我也曾与陛下提过,但是行事不能激进,只能缓缓图之,所以我才说,这三个人为咱们省了不少功夫。”
“按照夫君所说倭国有银矿,用生意的手段去赚取,何年何月才能赚完?”晋阳问道。
“生意也只是暂时的,既然要缓而图之,一上手,当然不能这般激烈,而且,此事不是为夫一人就能做成的,到最后无论是白银的储备还是白银作为官家货币发行,都要由朝廷上下力同心才能推动。”玄世说道:“明儿个正好进宫,这事儿也该与陛下再提一次了。”
“大唐发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战争了。”秦冰月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一句:“但是现在大唐刚刚平了高句丽和百济,短时间之内,陛下不会去动倭国了。”
晋阳听到秦冰月的话,一愣,为何秦冰月会说出这样的话,打仗历来最是劳民伤财:“冰月姐姐,这打仗”
“明达,你是想说,大唐打仗,劳民伤财,是不是?”秦冰月问道。
晋阳点头。
“劳民伤财明达想想当初后将军灭高昌,远的不说,便说夫君灭高句丽,运回长安的钱财,几乎堆满了整个国库。”秦冰月说道:“打仗劳民,但却不伤财,所谓的劳民伤财,也不过是有人从中割肉罢了。”
秦冰月本就是出身官家,打小也是个聪明伶俐的,有些事情她心里门儿清,而且让她印象最深的还是自己的家当年被查抄一事,她不否认自己的父亲不算是清流,因为她幼时的生活过的很是富足,既然日子过的好,那就需要钱财,一大家子的人需要养活,没有钱财哪儿来的好日子,或是经商,或是地方商人的孝敬,总之,秦冰月家里是有钱的。
后来她家被查抄,那她家的财货去哪儿了?任谁清楚这事儿也都知道,财货进了李元景的口袋。
抄家和打仗是两码事,但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获利,但是这利,到了国库的时候,十不存一罢了,打仗国库付出三成,打完仗,得了十成,当中有人割去九成,仅上交国库一成,那便成了劳民伤财,伤的也仅仅是国库的财罢了。
“冰月说的不错。”玄世笑道:“朝中官员,无论是文还是武,都一样的。”
晋阳皱着眉头,虽然已经嫁做人妇,但是好歹也是李家的人,这大唐是李家的江山,如今从自家夫君口中听闻这在外打仗当中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儿,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儿。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滢滢,皆为利来,这是人之本性,改不了的,所以兕子也不必挂怀,空有一腔热血,长久不了,所以无论是庙堂还是天下,逃不过一个利字。”玄世说道。
“道理妾身明白,只是这割肉一说,妾身之前虽说知道些许,但是却不曾想过,这当中的门道这般深,若仅仅是小利,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可是一场大战打下来,到最后连国库的亏空都填不了,这割肉割的委实过分了些。”晋阳皱眉道:“如此下去,岂不是成了夫君之前说过的恶性循环。”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黑心啊,比如你家夫君我。”玄世笑道:“好了,这事儿就别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你以为你父皇不知道这当中的门道?陛下知道,只是不提而已,陛下当年也是行军打仗的人,心里比谁都清楚,陛下不说,自有陛下的道理。”
晋阳点点头,叹息一声:“的确,此事,复杂的很。”
“先管好眼下的事儿吧,明日为夫便要入宫上朝,闲来无事,要不,你俩猜猜,陛下会给为夫什么赏赐?”玄世笑道。
之前刚刚回家,玄世哪儿有闲心想这些事儿,但是现在闲散下来了,心里倒是有几分好奇了,毕竟三韩半岛这么大一块地方并入大唐的版图,是自己的功劳,还不允许自己洋洋自得一番?
………………………………
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
要说往年朝廷给他最大的赏赐,便是在长安行开府之权,因此也有了神侯府,如今的神侯府,不过名存实亡罢了,锦衣卫不会再去接大理寺的那些案子了,神侯府的家底儿也都被德义安排的人弄到宫中去了,现在的锦衣卫还都在辽东飘着呢,有的在薛仁贵手底下听用,有的仍旧在平壤城中开杂货铺
李二陛下也看出玄世璟是想让锦衣卫抽身的意图了,所以也不点破,百八十个人而已,更何况还是人家先父留下来的,所以这点儿事儿李二陛下没有放在心上,一个侯爷,按制手底下养这百八十的护卫也没逾了规矩。
至于东山县的这五百府兵,玄世璟还不知道李二陛下心里已经有了较量,若无征战,那五百人放在东山县着实可惜,所以李二陛下打算将这五百人都给弄到玄甲军之中。
五百精兵,合在一起便是一柄无往不利的尖刀,分在军中,那便是上好的磨刀石。
“夫君这年纪在朝中便已是这般出彩,朝中像夫君这般年纪便身居高位的屈指可数,所以妾身觉得,夫君的官位,怕是不会动的明显了,即便是赏赐,也不过是些金银财宝,这些对于咱们府上来说,可有可无的东西,剩下的,便只是夫君的爵位了。”晋阳说道。
“爵位”玄世璟咂了咂嘴:“现在大唐往外分封的爵位是越来越少,只是平了个高句丽而已,不至于吧。”
“夫君还有以往的累积呢,再者说,这次的封赏对于夫君来说,可以说是仕途的转折了,无论是对于夫君还是对于父皇,都是值得重视的事儿,毕竟夫君的功劳,可不仅仅是眼前平了高句丽这一件。”晋阳说道。
对于李二陛下的心思,或许旁人猜测只能得出一二,但是晋阳要猜,至少能猜出个五六,而且,晋阳的猜测,也不无道理,但若是真真切切的落实,还要看明日的早朝了。
次日清早四更天的时候,玄世璟便被晋阳唤醒,伺候玄世璟洗漱,换上官袍,在家里用过早饭之后便乘坐马车进了宫。
昨儿个晚上一场大雨下的是酣畅淋漓,直到玄世璟出门的时候,外面的天色还是阴沉沉的,下着沥沥的小雨,从道政坊到皇城门口,街上被昨夜的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空气之中也弥漫着清新的泥土味儿。
长安城的街道上很是干净,只是越往太极宫的方向走,积水就越多,宫中积水向来难以往外排除,更何况是昨晚上刚下的大雨。
现如今的皇宫是前隋建造的,隋文帝杨坚崇尚节俭,因此皇宫也是朴素的很,这长安城中皇宫的建造也是有讲究的,按照周易八卦,以其为根基,建造了整个长安城。
古人做事喜欢先算上一算,尤其是做大事,古人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位于北天的中央,被众星所环绕,尊贵的天帝就住在那里,皇帝作为天子,地上的君主与天上的星宿相对应,所以紫微星通常被成为帝星,是皇帝的代表星宿,而紫微星就是北极星,建造皇宫的时候,皇帝居住的太极宫因此就被安排在长安城最北面的位置。
然而这长安城的最北面,却是整个长安城地势最低的地方,太极宫正处在最低的一块洼地上,所以一到了夏天,一旦下大雨,整个太极宫周围就会积攒许多雨水还排不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马车越是往太极宫走,地面的积水越来越多的缘故。
五更天,皇城的守将在校对过门契之后,皇城的大门准时打开,等候在皇城外的官员依次进入皇城。
从皇城进入宫城,马车行驶在地面上,玄世璟都能听到马车车轮碾过积水所发出的声音,只是这积水还不算太多,只是堪堪没过马车的轮毂而已。
进了宫城的大门,直面的便是太极宫,到了宫城门口,玄世璟就不得不下马车步行了。
寻常时日官员一般都是骑马上朝,除却有些上了年纪身子骨不好的,但是到了阴天下雨,马车也就成了官员们的首选了,谁乐意骑着马淋着雨上朝?还没等进殿,一身官服先湿了个透彻,有损官仪。
进了宫城,这会儿天还没有大亮呢,玄世璟让车夫驾着马车先去外面等着,便自己提着灯笼打着伞朝着太极殿走去。
官员照常在殿外等候,只是因为天气的缘故,李二陛下特意让太监出来传旨,莫要在殿外台阶下等着了,所以官员们都站在了太极殿殿外的廊下,收了雨伞,熄了灯笼。
车夫为玄世璟撑了伞,玄世璟踩着矮凳下了马车,一下马车,地面上的积水便没了鞋底,走在路上,难受的很,但是即便是这样,也得在太极殿外等着上朝。
玄世璟到了太极殿外的廊下的时候,这里的官员也不多,玄世璟或许不认得他们的,但是他们却都是认得玄世璟的,现在的玄世璟在朝堂上一时之间可是风头无两啊。
这样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还不得好好的巴结着?因此玄世璟一到,便有不少官员过来低声与玄世璟寒暄着,不求别的,先混个脸熟再说。
玄世璟也客客气气的与这些人行礼还礼,聊上一两句,等候上朝,反正也是闲来无事。
直到程咬金等一干大员到达太极殿外,来到玄世璟身边的时候,这些官员才从玄世璟身边儿散去。
程咬金笑眯眯的看着玄世璟,伸出手来拍了拍玄世璟的肩膀:“小子不错,进步了不少。”
“小侄年纪也不小了,若是还不进步,那可就真成了朽木了。”玄世璟拱手笑道。
“你爹在天之灵看到你这么有出息,也足以欣慰了,玄家有你这小子,想不发达都难,高句丽的事儿干的漂亮。”程咬金毫不吝啬的夸赞道:“堪比老夫当年。”
玄世璟汗颜,这程咬金是在夸他呢?还是在自夸呢。
很快,钟声敲响,等在廊下的百官列队依次进入太极殿中。
………………………………
第三百九十八章:封赏
太极殿中,李二陛下一身冕服,坐在太极殿的上首,接受群臣的朝贺。
“臣等拜见陛下。”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李二陛下扫视过群臣之后,见到了站在戴胄身后的玄世璟:“大理寺少卿玄世璟。”
“臣在。”玄世璟抱着笏板出列。
“你于辽东回长安已有两日,军中事务,可都处理完毕?”李二陛下问道。
“回陛下,此次臣在平壤接到陛下之后之后便即可带领东山县五百府兵返回长安,如今五百府兵已经按照兵部文书,回家休沐,于五日之后返回军营,府兵返回军营之后,便等待陛下与兵部调遣。”玄世璟拱手说道。
“嗯”李二陛下点了点头:“兵部对于东山县的这五百府兵,可有什么安排?”
兵部的两个侍郎相视一眼,随后看了看站在自己前头的兵部侍郎李靖,没有吱声。
李靖手持笏板站了出来回应道:“回陛下,外府兵终身为役,居常则皆习射,唱大角歌,番集之日,府官率而课试,长安及周边,一年两番,而东山县府兵与寻常外府不同,且玄侯训练此五百府兵,皆为精锐,对其去留,兵部不敢妄加调派,恭请陛下圣裁。”
李靖这是将这皮球又提给了李二陛下,意思就是平常的府兵都是按部就班,有个规程,但是东山县的这五百府兵,从建立之初,就不在这个规程之内,而且东山县的这五百府兵,在玄世璟的训练之下那是精锐之中的精锐,更是与寻常外府兵不同,若是按照寻常的规程走,对于这些精锐来说,简直就是大材小用,所以到底怎么安排,还是您自个儿看着办吧。
“说的也不无道理,东山县五百精锐府兵,比之朕亲军玄家精锐尚更胜一筹,确实不能按照寻常规程调派。”李二陛下抚须说道:“既然如此,李恪。”
“儿臣在。”李恪应声出列。
“挑选五千玄甲精兵,将这五百精锐府兵编入其中,作为什长,原东山县府兵佰长升任千夫长,进行为期三年的训练,所需物资,由兵部供给。”李二陛下说道。
“是,儿臣领旨。”
五百人,若是能带出五千玄甲精锐,那所发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
玄甲军本就是从大唐兵员之中挑选出来的精锐编为一军,如此精锐之师,再经过这五百府兵按照玄世璟练兵的方法训练,三年的训练,到最后能变成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也着实令人期待。
“东山侯玄世璟,平定高句丽居首功,上次朕传到平壤城中的旨意并未提起对你的封赏,今日在朝堂上,剩余人等,朕便一并赏赐了罢。”李二陛下说道:“德义。”
“诺。”德义应声,捧着李二陛下的圣旨上前一步,朗声宣道:“大唐皇帝令”
殿中诸多朝臣躬身行礼。
“昔宗周煌煌、威名远扬;功臣昭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