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侯,你这呈交上去的账本里到底记载了些什么东西,为何陛下看了之后连早朝都不上了直接就退朝了呢?”去甘露殿的路上,马周出言问道。
马周这一问,同行的几位大佬同时朝着玄世璟这边看过来。
“在太极殿中说了啊,就是长安城一些佛寺的账本,包括这佛寺之中库房的财产,名下的田产、店铺,还有寺庙中和尚的数量而已,只是这数量让人意想不到罢了。”玄世璟解释道:“几位大人没有察觉到吗?长安城这几年和尚是不是多了起来,往常还好说一些,毕竟不会有人闲着没事儿去数寺庙里有多少和尚,但是这两个月就不一样了。”
“不一样?也是,毕竟玄奘法师回来之后在长安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房玄龄说道。
“没错,玄奘法师的归来,将佛学带上了另一个高度,一时之间,长安城周边的州县,佛庙举行的法会如同春笋般冒了出来,长安城中大眼望去,街上的和尚都比往常多了不知道多少倍,问题是,这么多和尚,而官府颁发给寺庙的身份文牒,每年才多少?”玄世璟问道。
“这”
………………………………
第二百四十七章:大地主的利益
这个问题倒是把朝堂上的这几位大佬给问住了,他们还真不知道长安城官府每年给寺庙颁发多少身份文牒。
“这个事情锦衣卫也走访过官府,询问之下得出结果,长安城每年根据寺庙规模的大小,给寺庙发放出家的文牒在五到十五份左右,也就是说,就算是长安城最大的寺庙,法华寺,一年之内招收和尚,也仅仅是十五名。”玄世璟说道:“而那日仅仅是在东山县,在场的和尚就有六十多人,其中一半是武僧。”
“这”褚遂良听到玄世璟的这么确切的分析,这才发现这当中的问题,似乎真的有些不妥,但也仅仅是限于不妥而已。
“传东晋末年,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来长安译经途中,下榻于圣地崛山,并在此译出佛教一切法门经典之纲要《金刚经》,这才有了法华寺,供奉的便是这本经书,法华寺与扶风法门寺遥遥相望,虽说修建年代早些,但是真正的兴盛起来,也是在大唐定鼎中原之后。”玄世璟说道:“贞观初年的时候,法华寺的和尚也不过三十几人罢了,当时也不过是个落魄的小寺庙,一直到现在,法华寺僧众粗略估计竟达到千余人。”
按照官府每年办法给法华寺的文牒,一年最多收十五个和尚,二十年,不过三百人,那多出来的那七百多人呢?
佛学热的掀起也是给朝廷的一个考验,大多数信徒真正的痴迷到无法自拔,便剃度出家,佛寺的和尚越来越多
“仅仅是一个法华寺,与法华寺相等的法门寺呢?还有那些大大小小别的佛寺呢?”玄世璟问道。
“这无休止的剃度出家不加以管制,的确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啊。”长孙无忌也发话了:“虽说问题麻烦棘手,但是也不至于如此小题大做,官府纠察的力度在加重一些便是了。”
“长孙大人说的没错,佛寺无休止的招收和尚,这也不过是癣疥之疾,大唐的百姓多,喜欢折腾就折腾去吧。”玄世璟笑了笑:“就算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出家了,反正也饿不着长孙大人。”
“老夫不是那个意思”
“晚辈不是针对长孙大人,而是的确和尚数量的事儿相比于账本上记下来的事儿,就真不是什么大事儿了。”玄世璟说道。
“那玄侯所说的大事儿”马周看着玄世璟问道。
“甘露殿到了呢,一会儿进去诸位就知道了。”玄世璟指了指近在眼前的甘露殿大门:“几位前辈,请。”
几人进了甘露殿,而李二陛下已经黑着脸坐在了甘露殿上首。
果然,佛寺这是抢了他老李家的税收了,所以李二陛下的脸都黑了。
这大唐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一家子了,现在才发现,竟然有人在跟地主抢地,抢了地还不交税,这就出问题了,而且,好像这个不交税还是朝廷放宽给佛庙的政策。
赤果果的打脸了啊。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在殿中站好,拱手向李二陛下行礼。
“几位爱卿不必多礼。”李二陛下伸出手虚扶一下,紧接着便步入正题:“想来几位爱卿也知道,朕将几位叫到这甘露殿来所谓何事了。”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即点点头。
“东山侯呈奏上来的这些东西,现在朕只是大致的翻看了一下,接下来,有劳几位爱卿,看看这些东西吧。”李二陛下说道,随后看向德义:“给几位卿家赐坐。”
“诺。”德义应声。
以往在甘露殿中议事之时,都是站着的,如今都要赐坐了,也就是说,得在这甘露殿停留上一会儿了。
很快便有太监开始布置甘露殿的两侧,不多时,在场的几个大佬都在甘露殿的两侧落了坐。
玄世璟呈交上去的账本有三四本,除却这些,还有一些寺庙之中的资料都收集整理归纳好了的,李二陛下将这些东西让德义送到几位朝臣面前轮流翻看。
玄世璟与李二陛下一同,坐在各自的位子上等候着这些大臣翻看账本。
翻看账本的人脸上的表情是藏不住的,越是往后翻看,越是吃惊,对比玄世璟整理出来的资料来来,长安城的佛寺,的确是过分了。
方才在路上说佛寺不顾官府文牒无休止的招收和尚一事,众人虽然觉得此事佛寺做的过了,但也未曾如此震惊过。
“几位爱卿,如何?”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这账本上所记载的,的确超乎了臣的预想,一时之间,臣也不知该怎么办了。”褚遂良倒也干脆,不知道该说什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
任谁一下子接触这么大的一件事儿,想要立刻发表看点,也有点儿难度吧。
“陛下,寺庙名下虽说财产众多,但这毕竟当初朝廷下过诏令,寺庙可以免去税钱,如今想要整治,可有些难度了。”长孙无忌说道。
朝廷的法令若是说改就改,那这个朝廷,就一点儿威信都没有了,所以长孙无忌才说这事儿棘手。
“是啊,这寺庙虽说富裕,藏财众多,但是想要动这些东西,不妥啊。”马周也是附和。
“马大人不是一向愿意主持公道为民请命吗?怎么在这件事儿上,却也怂了?”玄世璟不解的问道。
马周闻言苦笑:“不是在下不愿意管,是没法儿管,佛寺大可以拿着朝廷的法令当做挡箭牌啊。”
“除却这些,若是陛下下旨整顿佛寺的话,怕是难以阻挡流言啊。”房玄龄说道:“当年虽说军中僧兵不多,但也确实存在,一旦陛下下旨对佛寺动手,免不得背上一个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罪名。”
“当年陛下军中真的有僧兵?”玄世璟问道:“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救秦王?”
“僧兵确实是有,但是什么棍僧救秦王,不过是些茶楼酒肆里的闲汉编排出来的罢了。”褚遂良笑道。
“但是即便是编排出来的,相信的也大有人在啊。”房玄龄说道。
………………………………
第二百四十八章:公报私仇?
“三人成虎啊。”玄世璟感慨了一声,如同房玄龄所说的,即便是闲汉编排出来的,相信的也大有人在,相信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事实。
“那么,依照几位爱卿的说法,佛寺一事,朝廷就继续放任不管?”李二陛下问道:“这账本证据都摆在了眼前,还要装作看不见?”
“陛下,现在佛寺的确很嚣张,但若说无从下手,那也不尽然,朝廷想要整顿佛寺,便可由官府介入调查佛寺之中和尚的文牒,有身份文牒的,可以证明是正儿八经出家的和尚,也就罢了,若是没有文牒的野和尚,那就不能放过了,藐视朝廷,藐视官府,这也是罪名啊。”玄世璟说道:“佛寺总不能这般无休止的招收和尚,无休止的壮大下去,现在不过是小毛病,一个大点儿的寺庙里千八百和尚,若是发展下去呢?长安城周边的平衡,可就要被打破了,不仅仅是和尚与百姓的平衡,当中还关乎朝廷税收、土地兼并等等。”
和尚的事儿从片面来说,不大,但是往大了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唐盛世是有着巨大的国力作为支撑,而这种强大的国力累积的来源是什么?无非是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
均田制最早源自于北魏时期孝文帝的改革,唐初将这一制度推到高峰。
唐律中规定,女子不授田,男子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人烟稠密的地方减半,比如说长安周边各州县。
均田制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有效的抑制了地方豪强,保证了大唐国库的赋税来源。
而佛寺之中出家的和尚,且不说有合法文牒的和尚,有了合法的文牒,官府承认和尚的身份,其赋予的田地自当也是寺庙接手,而那些非法和尚的土地则是有两种处置方法,一是由寺庙接手,而是转手卖出去。
寺庙之中和尚人数的增加,也无疑加速了长安城周边的土地兼并。
后期的唐帝国为什么衰败的如此迅速?
其实早在中期的时候这种隐患就埋下了,与府兵制也有关联。
府兵制是兵农合一,源自于西魏,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府兵平时为农,不用承担赋税,战时为兵,自备粮食武器,到了后来,因为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无地可种,纷纷逃亡,大唐的军事力量也就日益变弱了。
说到底,历朝历代都逃不过一个土地问题,天下大乱的根源,还是百姓过不过的下去,活不下去,天下自然就动荡了起来。
并不是说寺庙就能够引发土地的动荡,只不过是由小见大罢了。
“玄侯所说,臣觉得可行,只是这当中牵连的,是整个长安周边的佛寺,若是大规模的调查,恐怕会引起动荡啊,玄奘法师刚刚回长安不就,佛门如今声望正是鼎盛的时候,朝廷若要出手,只怕是逆风而行。”长孙无忌说道。
“小璟,此事是你牵扯出来的,你可有什么好提议?”李二陛下问道。
“既然长孙大人说不能大规模的彻查,那就先查一座寺庙,臣觉得,先把法华寺抄了就挺不错的。”玄世璟风轻云淡的说道。
“抄?”李二陛下看向玄世璟:“你是说抄了法华寺?”
“没错,不彻底的查抄一座寺庙,世人怎知这寺庙之中究竟藏了多少东西呢?”玄世璟说道:“法华寺不能说是长安第一寺,但也是属于大寺庙之一,查抄法华寺,最为合适不过。”
“玄侯这是在公报私仇?”长孙无忌垂着眼眸问道。
“长孙大人若是这么认为的话,晚辈也无话可说。”玄世璟摊手笑。
“陛下,兹事体大,还望三思而行啊。”长孙无忌看向李二陛下拱手劝道。
李二陛下也不愿意去难为佛门,只是任谁看了那本账本之后心里也会觉得不自在吧?小小的一个寺庙,当中藏纳的财产,堪比长安一年的税收,这让李二陛下如何平静的下来。
玄世璟安静的坐在位子上,等候着李二陛下的回应。
寺庙这事儿,也只能怪有些和尚太贪,来者不拒,不懂得低调,若说佛寺之中的钱财积少成多也说的过去,但是既然积的是百姓供奉的钱财,不用在佛像金身上,至少也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拿来买土地,置办田产、商产,这是要做什么?
“查!”李二陛下的嘴中说出一个字,却是允了玄世璟说要查抄法华寺的说法。
帝王心深不可测啊,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从朝廷口中夺肉吃,李二陛下的那颗玻璃心忍不了了。
“东山侯,此事便交由神侯府查办,查抄法华寺一应细节均上报朝廷,不得有遗漏!”李二陛下说道。
“是。”玄世璟拱手应声。
在场的几个大臣见李二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账本他们都已经看过了,这还仅仅是摆在明面上的,暗地里的佛寺有多少不想让世人看到的东西,这还不得而知,若是自己意义反对,将来佛寺真的出了事儿,可是赤果果的打自己的脸。
离开甘露殿,玄世璟在前面走,长孙无忌从后面追了上来。
“玄侯好手段啊。”长孙无忌似有深意的说道:“法华寺的和尚,不过是与玄侯在东山县起了争执罢了,玄侯这一招,可是真真正正的把整个法华寺置于死地啊。”
“若是法华寺毫无破绽,还会怕晚辈去查抄?”玄世璟笑道:“长孙大人这般偏向法华寺,可是家中有人在法华寺礼佛?还是这法华寺,与长孙大人之间有什么渊源?”
“本官不信佛。”长孙无忌说道。
“嗯,说的也是,坐到长孙大人这个位子,说不信佛,晚辈是相信的。”玄世璟笑着回应。
当官当到长孙无忌这个地步,要的是心性,要的是手段,要的是智谋,信佛?那种一心向善可不适合长孙无忌,他一回头,那可是万丈深渊。
………………………………
第二百四十九章:查抄寺庙
“本官就权当玄侯是在称赞本官了,只是玄侯可曾记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长孙无忌说道。
“记得,不但记得这句,还记得枪打出头鸟呢,怎么样,这句,没听说过吧。”玄世璟笑道:“法华寺的事儿,长孙大人就静候结果吧,本侯要先走一步了,告辞。”
说罢,玄世璟加快步伐,匆匆离开了皇宫,直奔了神侯府而去。
在神侯府中点齐了人马,玄世璟一身锦衣卫的官袍,率先打马朝着法华寺而去。
法华寺有千余众和尚,当中自然少不了武僧,因此这次神侯府查抄法华寺可谓是全员出动,不仅仅高俊常乐还有秦冰月三个千户,连带着房遗爱、赵元帅等人也都来了。
这俩人纯粹是想来看热闹的
锦衣卫锦衣卫包围了整个法华寺,随后开始将法华寺中的百姓驱逐。
寺庙里有不少来上香求佛的信徒,偌大的法华寺也十分的热闹,但是见到神侯府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先从心里就怯了三分,锦衣卫开始撵人的时候,百姓们虽说好奇法华寺发生什么事儿了,但是也不得不赶紧离开,万一波及到自己那可就不划算了。
玄世璟连同他身后的几人下了马,走进法华寺,来到了寺庙大雄宝殿前的空地上。
殿前硕大的香炉之中仍旧冒着袅袅的香烟,只是一瞬间不复方才的热闹罢了。
法华寺中的和尚见锦衣卫进来二话不说便撵人,将信徒都撵出去之后刀子立马就拔了出来,也是楞在原地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很明显,这些锦衣卫就是冲着法华寺来的。
玄世璟等人站在大雄宝殿前,很快,法华寺的方丈披着一身大红袈裟走了出来。
“阿弥陀佛。”
“方丈,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喊佛号了,还请将法华寺所有和尚全都召集到这里来,还有,带上他们的文牒。”玄世璟说道。
方丈一听玄世璟说要查法华寺和尚的文牒,心中也是咯噔一声。
这下坏了。
寺庙中没有文牒的和尚很多,这些年佛学在长安城逐渐的传开,每年有不少人都来寺庙中想要出家,人数太多,可是每年官府分给法华寺的文牒就这么多
问题就出在这儿,长安城中即便是有点儿身份的人想要出家,也需要官府的文牒,而寺庙不敢得罪这些有身份的人,那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人收进寺庙,可是寺庙之中不能全都是这样的特殊人群啊,寺庙里的活儿谁干?
于是,在这方面,寺庙干脆无视了官府的文牒,反正也不会有人来查。
至于那些有点儿身份的和尚,出了家,那点儿身份可就不管用了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这锦衣卫可是连亲王都敢拉下马的
“高峻,常乐,带人搜查整个寺庙,一丝一毫都不要放过,赵元帅负责记录。”玄世璟说道。
“是!”三人应声。
随后,高峻和常乐带着锦衣卫开始在寺庙中搜查,而常乐则是找了书案笔墨,开始记录锦衣卫的搜查过程以及搜查出来的东西。
这记录下来的东西可都是要上交给朝廷的,而且还要明明白白的写上,锦衣卫是奉旨办事儿,合法搜查。
“侯爷,神侯府这是何为?”方丈看向玄世璟问道:“侯爷不能因为寺中僧人在东山县庄子上与侯爷起了争执,就带人来法华寺搅闹。”
“本侯带人来法华寺,不是来搅闹的,而是奉旨搜查!”玄世璟说道:“方才本侯说过了,让寺中所有的和尚全都在这里集中,本侯要查他们的文牒。”
“这”方丈听玄世璟说是奉旨搜查,这难不成是陛下的圣旨?
“玄侯可有陛下的圣旨?”
“陛下口谕,而且本侯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借着陛下的名头行事,那可是假传圣旨的罪名。”玄世璟说道:“还请方丈配合一下,至于东山县庄子上的事情,两码事,不过你们法华寺不顾本侯之前的警告一意孤行,得罪了本侯,这倒是真的。”
“阿弥陀佛。”方丈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
“佛家讲究戒贪嗔痴怨,讲究修心,大师不觉得,现如今长安城的诸多佛寺,功利心太重了吗?还是,这就是所谓的佛?”玄世璟问道。
玄世璟的一句话,将法华寺的方丈问的哑口无言,毕竟在长安城中毫无节制大肆宣传佛门,召开法会,这都是佛家弄出来的,而各家佛寺什么的,都是佛门,同宗同源,谁也说不得谁。
就玄世璟与法华寺方丈说话的功夫,寺中的和尚渐渐的聚集在了大雄宝殿前面的空旷地带上,人越来越多,显得有些拥挤,连带着昨儿个在东山县被打了板子的武僧也都在同伴的搀扶下站在了场中。
这些人见到眼前站着的是一身锦衣卫官袍的玄世璟,心里都揣测,这是来报仇了吗?
玄世璟在长安声名狼藉,也都是他们的功劳,回来之后大肆宣传玄世璟是有多么残暴,在东山县多么**横行,今日见到玄世璟过来,心里都有几分害怕。
显然这已经不是事情暴漏的害怕,而是人家已经找上门,开始报复了。
“启禀侯爷,法华寺的和尚一共一千零十三人,已经全都在这儿了。”
殿前的广场挤了太多人,玄世璟和方丈走上到了台阶上,锦衣卫将查出来的和尚数量上报了出来。
“现在,有文牒的人,往前走,站在前面,排好队。”玄世璟大声喝到:“没有官府文牒的,后退。”
人群之中先是面面相觑一阵,随后有身份文牒的和尚开始向前挪动,而那些没有文牒的和尚则是往后面走去。
如同玄世璟所料想的一般,非法和尚,很多。
“锦衣卫,检查前面和尚的数量还有他们的身份文牒。”玄世璟吩咐道。
“是!”锦衣卫的人走下台阶,开始排查数量,检查身份文牒。
前面的锦衣卫不过三四十人,剩下的人全都分散在寺庙的各个地方,搜查寺庙的财产以及把持着寺庙的个个门口。
………………………………
第二百五十章:寺庙财产
“侯爷,这么多年官府都不曾过问寺庙招收出家人的事情,为何今日却又来寺庙巡查?”方丈身边儿的法师问道:“而且,长安城这么多寺庙,非我法华寺一家如此,侯爷却偏偏抓住法华寺不妨,这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长安城佛门的问题很复杂,本来倒霉的也不一定是法华寺,也有可能是法门寺,或者是其它寺庙,反正总是要有人做这只鸡来被官府杀,恰巧你们法华寺撞上了,算是本侯的一点儿私心吧。”玄世璟毫不避讳的说了出来。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谁让你们寺里的和尚得罪人了呢?
玄世璟见到昨日在庄子上的那些武僧,却是没有站在前面,而是站进了后面的人群之中。
这问题可就大了,若是有文牒的正儿八经的和尚,到庄子上去开法会,那叫弘扬佛法,为民祈福,可是这些连和尚身份都没有得到承认的,就跑去开法会,这叫什么?这叫非法敛财。
打着寺庙的名义,表面上是开法会,实际上就是敛财,如同后世自己剃光头,穿上僧袍走街串巷的去寻求施舍一般
“阿弥陀佛”连同方丈在内的法华寺当中穿着红袈裟的和尚纷纷双手合十口念佛号,这一声佛号中所藏着的情绪,却是复杂的。
“启禀侯爷,前方站着的这些和尚身份文牒都没问题。”锦衣卫来到玄世璟面前汇报:“一共三百四十六人。”
“嗯。”玄世璟应了一声,看向身边儿站着的法华寺的方丈:“大师,现在的结果,也就是说,除却这三百四十六人,余下的将近七百人,都不能算是法华寺的和尚了。”
“只要他们一心向善,心中有佛,便依然是佛门子弟,而法华寺,也代表不了佛门。”那方丈说道。
“说的有理,来人,排查剩下的那些和尚的人数。”玄世璟吩咐道。
“是!”锦衣卫应声,下去数人去了。
“朝廷允许佛门子弟不必上税,指的是有身份文牒的佛门子弟,这是朝廷给佛门的恩典,而佛门子弟有了官府的文牒,个人名下的永业田与口分田官府也会重新收回去,另行发配,寺庙中这些有身份文牒的,自不必详查,但是那些没有文牒的所谓的和尚,官家可就要好好查探一番了。”玄世璟说道:“大唐律例规定男子一人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人烟稠密的地方减半,而法华寺招收的这些人,且算是长安周围的百姓吧,田地减半,便是每人永业田十亩,口分田四十亩,多余的这将近七百人,这土地的数量便是永业田七千亩,口分田两万八千亩”
很显然,这寺庙中的人肯定不仅仅是长安周边的百姓,玄世璟即便算出这么大的一个数字,这当中还是往少了说的,自然,这些和尚也不一定全是寻常种地的百姓,或许当中也有些身份不一般的人,比如说流亡的强盗,逃难的难民,或者是没有户籍的黑户。
若是流亡的强盗,这寺庙恐怕就又要多上一条私藏强盗的罪名了,虽说是教人向善,但是不与官府报备,那就是罪名。
好人成佛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强盗坏人成佛,只需要放下屠刀?
进了佛寺,就不必为以往的事情承担责任了?
“方丈,仅仅这些人,逃了多少税?”玄世璟问道:“入了佛寺之后,他们名下的地,去哪儿了?”
没有身份文牒,却当了和尚,名下的地官府自然没有收回,那这些地,都去哪儿了呢?
见方丈不说话,玄世璟复问道:“方丈可否告知本侯,这法华寺名下的地,有多少呢?”
怕是连方丈都不知道法华寺的名下有多少田地
“法华寺虽说有地,但一直都有佃户在种地”另一位长老站了出来:“土地并没有荒废”
“但是这些人的的确确没有上税不是?”玄世璟问道。
“如今神侯府还要管户部的事情吗?”那人问道。
“本侯是否管户部的事情,你说了不算,说的算的,是陛下,今日查抄法华寺的事情,会写成具体的奏报送到陛下的手中,究竟是只有法华寺一家倒霉,还是整个长安的寺庙都跟着倒霉,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由法华寺开头,将来即便是整个长安的佛寺都出了问题,人们最先想到的,也是贵寺吧。”玄世璟笑道。
“侯爷就只有这么点儿胸怀吗?法华寺不过是小小的得罪了侯爷一次,竟然招致如此报复!”一群和尚之中,仍旧有敢对着玄世璟说这种话的。
玄世璟打眼一看,笑了,这不是那日在庄子上给他撂狠话的那个长老吗?事到临头了,竟然还这么嚣张,这些和尚,平日里是有多么的自恃高人一等啊。
“有错就要认,这才是态度,大师真的是和尚吗?怎么身上一点儿佛性都看不出来呢?”玄世璟笑道:“来人,检查一下这位大师的文牒。”
这脾气,怕是个假和尚吧?
散布在法华寺各方的锦衣卫都渐渐的汇集在了大雄宝殿前。
“启禀侯爷,经属下清点,寺庙之中没有身份文牒的和尚一共六百八十一人。”
“侯爷。”赵元帅和房遗爱也回来了:“这是锦衣卫查抄法华寺抄出来的财产明细记录,请侯爷过目。”
赵元帅手里拿着的,正是方才在后面锦衣卫一边查抄,赵元帅一边儿记录下来的东西。
大致的财产,玄世璟心里早就有了数,但是拿过赵元帅记录的东西自己翻看了一下,还是被法华寺当中所藏纳的财产给惊了一下。
仅仅是良田便是八千多亩,各类古玩字画珠宝玉器更是数不胜数,库房里成箱堆放的铜钱、金银
这还仅仅是一个法华寺,名下便是八千多亩良田,良田基本上都是永业田过来的,口分田或许还称不上良田,但也不会查到哪儿去,只要地能种,就不会差到那里去。
而除却八千多亩的良田之外,其余各种田地累积起来,多达一万五千多亩js3v3
………………………………
第二百五十一章:波及
“寺庙是个好地方啊。”玄世璟笑了笑:“堪比国库啊”
站在玄世璟身边儿的几个和尚面面相觑,寺庙里的富裕,连他们自己都想象不到
“法华寺中一应财产全部封存,包括库房还有田产地契,至于这些和尚,全部驻留在法华寺,没有朝廷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外出!”玄世璟大声说道:“高峻常乐!”
“属下在!”两人上前,拱手应声。
“你们两人带着锦衣卫留在法华寺中,看守着这里,在陛下没有下旨之前,法华寺暂不对外开放,外面的人不许进来,里面的人不许出去。”玄世璟说道。
“是!”两人拱手应声。
“房二哥,这里就有劳你了,我带着账本,立即进宫。”玄世璟说道。
房遗爱点了点头。
查抄法华寺的结果让人震撼,仅仅是一座寺庙而已,便侵占了这么多的土地,想想长安城周围这么多寺庙,让人不寒而栗。
玄世璟快马加鞭的赶去了皇宫,而法华寺这边被神侯府查抄的事儿也迅速的通过诸多香客的口在长安城穿开了,就现在而言,玄世璟在长安城百姓口中的名声,更是狼狈不堪了,神侯府的主事的,不就是东山侯玄世璟吗?
老百姓都有一颗八卦的心,想想昨天法华寺的高僧就在东山县跟东山侯起了争执,今儿个东山侯带人查抄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