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审问张兴成的是神侯府的人,结果递交给了李二陛下,呈交到大理寺的文案也是酌情删减过的。

    至少武媚的事儿就不能往里写。

    “也是,这些日子戴大人辛苦了。”玄世璟说道:“接下来,可是有大事儿发生啊。”

    玄世璟话音还没落下,太极殿中走出一小黄门,朗声高喝着早朝开始了,就别在外头冻着了,赶紧进屋吧。

    进屋也是冷。

    太极殿十分空旷,也不可能彻夜燃着炭火,殿中也只比外头能稍微强一点儿罢了,李二陛下的龙椅两侧燃着两个大炭盆,再就是下面殿中柱子一侧燃着炭盆,但是效果微乎其微。

    进了太极殿,玄世璟身的大氅就不能再穿了,进门前将大氅脱下,交给门口的小黄门,脱去大氅的一瞬间,身就能感觉到一阵寒冷,照这样下去,估计不一会儿身子就能给冻透了。

    暑九隆冬盼春光,半夜三更盼朝阳,花容月貌盼大款,闲散的二奶盼流氓,现在这天儿,就让人盼望来年春暖花开的日子。

    玄世璟跟在戴胄身后走入太极殿,说来也巧,戴胄站着的地方旁边正好是根柱子,而玄世璟在戴胄身后,便正好靠着柱子后面的那盆炭火。

    舒坦!

    “诸卿家奏事”德义站在李二陛下身旁高喝。

    德义的话音落下,长孙无忌等朝堂大佬不说话,基本就是御史台的天下,怼天怼地怼空气,有的时候一些鸡毛小事儿也拿到朝堂来说,玄世璟都怀疑御史台的人,前世肯定都是泰迪。

    也不对,这会儿应该还没有泰迪这个品种。

    今天的御史台出奇的平静,玄世璟朝着那一片儿看去,发现御史台的人都在你看我我看你。

    这般模样肯定是有事儿的,但是似乎这事儿不好让他们开口,都等着一个挑头的。

    李二陛下干咳了一声,借着说道:“朕知道诸位卿家心里在想什么,事情发生这么多天了,今日早朝,朕便给大家一个确切的处理方法,德义,宣旨吧。”

    “诺。”德义应声,随后走到李二陛下的侧前方,拿出拟好的圣旨展开,朗声诵读圣旨的内容。

    蜀王李愔联合前朝乱党谋逆,处死,府亲眷,一律削为平民,其属官,发配钦州。

    晋王李治,任岷州刺史期间,贪赃公款,私募军队,私通吐谷浑,无故扣押商队财物为自用,削其王爵,送入十六王府,无诏不得出长安。

    晋王从属张兴成,原东宫属官,为晋王幕僚时,贪赃枉法,怂恿晋王行大逆不道之事,收押天牢,来年春日斩首,其余从属,流放闽南。

    德义念完了李二陛下的圣旨,朝堂之中出现了短暂的安静,紧接着便是大臣之间的窃窃私语。

    一下子处置了两个王爷,一个处死,一个终身囚禁,着实让人吃惊。

    不过听到圣旨罗列的罪名,两人有这样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都没想到,一向老实的晋王,去了岷州之后竟然会变成这个样子。
………………………………

第二百一十二章:倭国换天

    事已至此,毫无任何挽回的余地了。

    而朝堂上,事情仍旧没完。

    除却北方薛延陀的动荡之外,大唐东面的邻国,那个敢自称日出之国的地方又派来一批遣唐使,倭国的使臣除却安全送达遣唐使之外,还送来了倭国的国。

    那个宝女王,也就是倭国的天皇,皇极天皇禅位,轻皇子登坛即位,号孝德天皇。

    说来这个皇极天皇还是有些本事的,除却时运之外不可否认她能力在倭国皇室之中也算是突出,当年舒明天皇去世之后,没有在皇子之间选定继承人,结果倭国的皇室陷入了长时间的争位危机,一大家子人打的头破血流,最后多方妥协,宝皇女即位成为天皇,也就是后来的宝女王,皇极天皇。

    相传这位宝女王姿色美艳,极有心计,在位期间重用苏我家族,后来倭国的皇室一看,这也不是那么回事儿,于是就在今年,葛城皇子等发动宫廷政变,皇位让来让去,就到了这位轻皇子头上,成了新一任的倭国天皇。

    这位轻皇子曾因不满苏我氏专权,以患足疾为名,不参与政治,后来政变之后,皇极天皇意欲让位于中大兄皇子,中大兄皇子辞让并推荐轻皇子。轻皇子三度辞让并推荐古人大兄皇子,古人大兄皇子出家以示辞让。于是皇极天皇退位轻皇子登坛即位,是为孝德天皇。

    大唐皇室为了个太子的位子都能打的头破血流,而倭国,几个皇子都视那位子如洪水猛兽一般,宁肯出家都不上位,到之后还是找了个不参与政治的轻皇子来接这个摊子。

    轻皇子说是不理会政治,但是却是对中原典籍还有古代圣贤的治国之道十分了解,早在舒明天皇的时代就立志革新倭国陈腐的政治。

    这样一个努力上进的君主,对于倭国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对大唐来说,就不怎么美好了。

    玄世璟入朝为官之后,对于大唐周边的这些国家的消息都比较喜欢收集,毕竟将来,这些说不准都是大唐的敌人,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现如今虽然苏我家族在倭国的朝堂的势力被轻皇子等人铲除殆尽,但是不代表苏我家族已经灭亡了,倒是那位宝女王,说不定还能有些用处。

    来到大唐的那些遣唐使,都住在鸿胪寺的典客属中,使臣等候着李二陛下的传召,而那些倭国学生,等着大唐的官员给他们安排学习的地方。

    说起遣唐使,玄世璟倒是想起来,道政坊工学院的大门,可不能让这些人进去。

    无数沉痛的历史证明,倭国就是一养不熟的白眼狼。

    下了朝,玄世璟便匆匆的出了宫门,上了停留在宫城门口的马车,急匆匆的朝着工学院赶去,这件事儿得早早的交代下去,别到时候被人钻了空子。

    现在的工学院是李泰在执掌着,这事儿也得好好的跟李泰说说。

    进了道政坊,玄世璟便下了马车,对着车夫说道:“你现在立即去魏王府,通知魏王殿下,说我在工学院等着他,让他赶紧过来议事。”

    “是。”车夫应声,随后调转马车的车头,离开了道政坊。

    从坊门到工学院的大门倒也不说远些,在李泰来之前,玄世璟溜达溜达也就过去了。

    大冷天的,多走动走动也暖和。

    裹紧了身上的大氅,玄世璟朝着工学院的大门走去。

    工学院的大门十分气派,毕竟是这些工匠自己要待的地方,在钱财足够的情况下,这些工匠能绞尽脑汁的将东西做出花儿来。

    门口的牌子是李二陛下的墨宝,一手漂亮的飞白,龙飞凤舞的写着“大唐第一工学院”的字样。

    话说就这字儿,兕子也能写出来

    玄世璟来工学院的次数少的可怜,因此工学院中除了那些老师傅之外,还真没几个见过玄世璟本人的,但是却都给侯府干过活儿。

    工学院的大院子被分成了好几块儿,当初设计建造的时候那些老师傅能想的都想到了,所以整个工学院,也是井井有条。

    进了大门便是一栋三层的主体建筑,几位老师傅还有一些优秀的师傅都住在这里头,其余的学徒就分散在各个院子当中。

    建筑的一层是宽阔的大厅,像个陈列室一样,里面摆满了各个院子里的匠人鼓捣出来的有用的新鲜玩意儿,一旦经过验证,就能够发布到市场上去,造福大唐的百姓们。

    工学院中有完整的奖励体系,倒是不用惦记工部那点儿赏钱,说实话,工部给的那点儿钱还不够学院里学徒们消耗掉的材料钱呢。

    现在的工学院倒是不用朝廷拨款,也用不着侯府出钱补贴,可以说工学院现在已经开始赚钱了。

    虽然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在东西两市,有专门的店铺来出售工学院做出来的东西,不但能维持工学院的收支平衡,还略有盈余。

    会客厅在二楼,玄世璟出示了自己的牌子之后就被学院中的学徒恭恭敬敬的请上了二楼。

    在会客厅里等候多时,茶水都换过两遍了,李泰这才过来。

    “这么着急忙慌的把本王找来又是为了什么事儿。”李泰自顾自的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来人,将学院的教员全都请过来,开会!”玄世璟对着门口候着的小学徒说道。

    “是。”小学徒应声,随后一路小跑着离开了。

    “看你这模样,出什么事儿了?这么严肃,对了,今早你上朝去了吧?朝堂上什么情况?”李泰问道。

    “蜀王李愔来年春天处决,晋王被削了王爵,送进了十六王府,没有诏不得出长安。”玄世璟说道:“御史台的人倒是上奏请陛下将吴王外调,被拦了下来,薛延陀作乱,最重要的,倭国换天了,又来了批遣唐使。”

    “那你着急忙慌的把我找这儿来,这朝堂上的事儿跟工学院有什么关系?”李泰问道。

    “关系可大了去了,无论是皇子作乱还是薛延陀作乱,我都不关心,我关系的是这批遣唐使会被朝廷安排到什么地方儿去。”玄世璟说道。

    。
………………………………

第二百一十三章:不待见

    “往年一般遣唐使来长安,无非就是送去国子监,或是长安哪位名门大儒喜欢收徒弟的,他们都会拜在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师门下,你担心什么?工学院?”李泰问道。

    玄世璟点点头:“是啊,若说诸子百家文化思想,他们想要学,学去咱没什么损失,但是工学院这边儿不行,绝对不能放进一个倭国的人!”

    玄世璟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坚定语气坚决,比起寻常那浑不在意的模样判若两人。

    “你小子这防备心也太重了吧,再说了,人家估计也看不上咱们这些个工匠什么的。”李泰笑道。

    “他们要是看不上啊,更好,好歹你还是个王爷呢,好好想想吧你,大唐周边的这些个国家,哪个是好东西?就说薛延陀吧,这是几年反反复复,变脸变的比六月的天都快,再说草原上,现在的突厥,要是有了大唐利剑坚甲,他们心里肯定还想要再重现一下当年兵临渭水的雄风。”玄世璟说道。

    “一个倭国,一直跟在中原王朝的身后,就算是想打过来,中间隔着一片儿海呢。”

    “当年突厥隔着长安还有条阴山山脉呢,加上几段长城,不也照样到了渭水吗?倭人狼子野心,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定然回来锊大唐的虎须。”玄世璟说道:“就说大唐关中,人口越来越多,耕地不够,怎么办?迁移人口,或者是战争扩张,你看看倭国那鼻涕大点儿的地方,将来他往哪儿扩张去?北方冰天雪地的草原?还是富饶的辽东、山东等地?没有人可以永远的年轻力壮,王朝也是一般。”

    “照你这么说,直接给下面的工匠打声招呼,不允许倭人进工学院便是了,用得着这么阵仗吗?一个侯爷,一个王爷,大冷天的专门跑工学院,还要召集全体工匠教习来这儿开什么会。”李泰说道。

    两人说话的时候,外头便有教习等候了,人越来越多,玄世璟眼睛余光看向外头,站了不少人,估计是因为他和李泰在里面说话,所以他们就没进来吧。

    “别在外头站着了,都进来,找地方坐下,本侯有事情要说。”玄世璟说道,随后看向李泰:“现在毕竟你在掌管工学院,虽然平日里不管事儿,但是遇到事儿的时候你这名头也得拿出来啊,你这魏王的品级,可比我这侯爷的品级高多了,多有分量呐。”

    “早在当初你找上我的时候我就知道了,虽说不是什么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你相中的,也不过是我这王爷的名头罢了。”李泰苦笑道。

    从少年时期到现在,他走过最长的路,就是玄世璟的套路。

    “我还能坑你不成,这可是好事儿,想想以后,人们说起工学院,掌门人是谁?四皇子李泰。”玄世璟说道。

    两人聊了一会儿,工学院里的教习们也全都到场了,偌大的大厅坐了不少人,刚刚的空荡感瞬间就不见了。

    李泰很是知趣的坐在了一边,将位子留给了玄世璟,玄世璟坐在主位上,扫视了一大厅中的众人,缓缓开口道:“本侯方才从宫中出来,今日宫中早朝提到了一件事情,东面倭国再次派遣了一批遣唐使来到长安,所以本侯要嘱咐的是,工学院,不准许倭人进入,不单单是倭人,包括高句丽人,一切外族想要来工学院学习,除非有本侯和魏王殿下的手书,否则,一律拒之门外,除此,所有工学院在籍教习,不得私自收外族人为徒,传授技艺,一旦发现,逐出学院,包括其子孙后代,学院永不招用。”

    坐在下面的工匠听到玄世璟一番话,都拍着胸脯答应,不会让一个外族人进入工学院,不会收外族人为徒。

    大唐的姿态是开放的,但是不代表所有东西都要开放,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刀枪,倭人、高句丽人,绝对不会在朋友之列。

    高句丽人骨子里便是卑劣的,至于倭人,见到肉跟狼似的,看下看现在新罗和百济的边境,就已经现身不少所谓的浪人了,大唐泉州和福州那边也偶尔会发现倭人武士模样打扮的人,都是从海上过来的,沿海地带的村落,也有不少遭到他们这些人的毒手。

    三五成群的倭国武士,在海上几乎来去自如,即便是当地官府,对他们也是无可奈何,而这点儿人,却也不值当大肆派兵追捕,弄得人也很头疼。

    若说那些浪人武士是强盗,那遣唐使就是官方强盗了,明目张胆打着交流学习的旗号来大唐‘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

    而这会儿大唐厚道的子民们还不知道他们谦虚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怎样的狼子野心呢。

    有经验的师傅都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大唐与倭国之间也是这样,一个是包容开放的师傅,一个是贪心的徒弟。

    远的不说,就说今年刚刚退位让贤的宝女王,皇极天皇,在李二陛下御驾亲征打高句丽的时候,也想派兵横插一杠子,从大唐这边捞点儿好处呢,只是当时的倭国内部已经出现了一些乱子,苏我家族与大兄皇子之间打的厉害,一直到现在,大兄皇子等人一举发动政变,搞残了苏我家族,宝女王让位。

    宝女王觊觎大唐,对于现在的倭国来说,这可是个定时炸弹,刘仁轨的水军自当年辽东一站就在卑沙城建立了营地,以防范三韩之地和倭国,当初只要宝女王敢动,迎接她的便是大唐铺天盖地的水军。

    高桓权在薛仁贵的帮助下已经进入了高句丽境内,在高句丽北方拉起了队伍,与平壤城的泉盖苏文对峙,也对峙了挺长时间了,就是不见要开打的动静。

    当初玄世璟果然没有看错高桓权,这丫的就是以怂货,掌控了高句丽北境,就开始过起了安稳日子,几乎已经失去了与泉盖苏文正面刚的勇气。

    难不成他还想等着泉盖苏文自然死亡?
………………………………

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学艺之路

    玄世璟知道,以后的高句丽是要打的,倭国也是要打的,所以现在,工学院针对遣唐使就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拒之门外。

    现在倭国轻皇子上位,坐了天皇,蹦跶的欢实,可是蹦跶的越是欢实就越是不偿命,等到皇极天皇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宝女王仍旧会复辟,再次登上倭国的皇位。

    正是这样一个两度登上天皇宝座的女人,这才让玄世璟记住了她。

    所以说,这位宝女王现在虽然退位禅让了,但是并不是一点儿用处都没有,还有已经半残的苏我家族。

    玄世璟对工学院的教习下了如此严格的命令,李泰听了也不得不重视起来,难不成这倭国,真的如同小璟所说的这般,暗中觊觎大唐的富饶,狼子野心?

    “小璟,照你这么说,国子监那边儿。。。。。。”

    “他们喜欢去国子监就让他们去吧,正好让国子监的大儒们给他们洗洗脑,他们的脑子太脏,正好需要清洁一下。”玄世璟笑道。

    “也真有你的,那好歹是国子监,让你说的这么一文不值,这大唐多少文人士子都向往进入国子监学习呢,也就你,拿着不当回事儿。”李泰说道。

    “说实话国子监还不如我小时候去的弘文馆呢,至少在弘文馆里,学到的都是干货。”玄世璟说道。

    这话倒是没错,国子监教的是四书五经,而当年宫中的弘文馆的先生,都是朝中的顶梁柱,在朝堂浸淫多年的人精,除却这些经史子集之外,他们所讲的别的东西,可比这书本上的东西要宝贵的多。

    “算了,你乐意折腾就折腾去吧,反正本王做个闲散王爷挺好的,安安稳稳的,不用操心。”李泰说道。

    “这倒是能看出来,心宽体胖。”玄世璟煞有其事的打趣道:“偶尔运动一下,当初学出来的骑射功夫,现在都还给师傅了吧。”

    李泰摆了摆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看看现在老三,被满朝文武追着弹劾,为什么?锋芒太盛。”

    人都散了,玄世璟与李泰也要离开工学院,在长安住了两天,玄世璟得和晋阳回庄子上去了,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时间过的很快,嗖的一下就过去了,两个月,不算什么的。

    玄世璟和晋阳坐着马车离开了道政坊,离开了长安,而他们身后的长安,一阵鸡飞狗跳。

    大理寺的人手全都出动了,兵分两路,将在长安城的晋王和蜀王全都拿下,王府也给抄了,家眷也都关押了起来,李愔被直接关进了大理寺的牢房,吃几个月的牢饭,最后连牢饭都没得吃。

    李治被以平民的身份送进了十六王府,待在十六王府的,就算年纪最小的都是他叔叔辈分的,至于他以后的日子如何,怕是除却长孙皇后之外,就没有人再关心了。

    如同玄世璟所料,住在鸿胪寺典客属的那些遣唐使听说长安有一座工学院之后就派人去打听了,打听到的消息说这所工学院当中聚集着整个关中最为顶尖的工匠,创建学院的是大唐的东山侯玄世璟,而掌管学院的则是三皇子魏王李泰,学院的牌匾还是大唐皇帝的墨宝。

    听上去,比国子监还要牛的多。。。。。。。

    典客属一间院子的房间中,几个倭国遣唐使坐在了一起。

    “三下君,井上君,还有藤间君,就由你们三人拜访工学院,争取能够进入工学院学习,现在我们国内十分需要大唐先进的技术,这是天皇陛下委任的重大使命。”

    “嗨!为天皇尽忠!”

    “带上厚礼,那些唐人一定会很乐意教导你们的,不要吝啬,知道吗?”

    “嗨!”

    这些遣唐使,千算万算,“这些唐人”之中出了一个玄世璟,这家伙是个心黑的异类,而且这个异类动作异常麻利,知道遣唐使到达长安的时候就去了工学院,将该叮嘱的事儿全都叮嘱了。

    当这三个倭国人带着厚礼来到工学院的时候,玄世璟人已经在庄子上了。

    “师傅,师傅~~~~”工学院的小学徒跑进大厅,来到学院教习跟前儿:“倭国人来了。”

    “什么?!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关门!”学院的教习一听这话,都“腾”的一声站起来了。

    前两天侯爷可刚说过,不能让倭国人进工学院的大门。

    “哦哦。”小学徒赶紧点头,跑出去招呼几个同窗,去把学院的大门给关了。

    三个倭国人站在工学院的大门口,透过大门看着里面漂亮的建筑,心中一阵羡慕,这就是大唐工匠聚集的地方啊,看看这些房子,多么漂亮啊,还要那些美轮美奂的雕塑,仅仅是前院儿就这般,那后院儿这些工匠干活的地方呢?是否就藏着大唐最新的技术呢?大唐先进的锻造技术,锋利的刀剑,坚固的甲胄,还有建造这漂亮房子的方法,是否都藏在这一方学院之中呢?

    三个倭国人开始憧憬着自己进入学院之后的生活,只是学院出来的人,他们的动作,却是生生的打断了他们的幻想。

    学院当中的几个小学徒,直接推着大铁门,将工学院的大门给关上了,还从里面用铁链上了锁。

    “这。。。。。。。这是什么意思?”那个叫井上的人愣了。

    “几位且慢!”藤间见状,赶紧出言阻止,对着那几个小学徒说道:“我们是来拜访这学院的主人的,你们为什么关门?看,这是我们带的礼物。”说着,藤间打开了自己手中的盒子,是件碧绿的翡翠雕件,看那成色,就知道其价值非凡。

    “我们是倭国的遣唐使,是经过大唐皇帝陛下批准的。”见里面的人部位所动,他们干脆将李二陛下的名头搬出来。

    李二陛下只是批准遣唐使留在长安,可没说过工学院必须要接受这些学生,只是在这些倭国的遣唐使眼里,被准许留在长安,就等于可以去长安任何地方学习了,还是打着官家的旗号。

    “我们陛下要是真说了这句话,我们也就不会关门了,我们知道你们是倭国的人,看打扮就能看出来,就是因为你们是倭国的人,所以我们才关门的,你们啊还是赶紧回去吧,工学院这地儿不是你们能来的,赶紧走赶紧走。”小学徒不耐烦的说道。
………………………………

第二百一十五章:袁天罡属牛皮糖的

    “这怎么会这样?”

    三个倭国人一时也没了主意,听这人说话的意思,似乎是有人专门跟工学院这边打过招呼不让自己这些人进来?

    工学院这边藏的越是深,就越是让这些倭国人觉得,大唐最先进的工艺技术都在这所学院当中,也坚定了他们想要进入学院学习的心。

    “看来咱们在这儿站着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先回去问问大人,问问他有什么办法吧。”藤间说道。

    其余两人点点头。

    三个人带着他们带来的礼物,离开了工学院的大门。

    “他们刚才说了什么?”站在门口的几个小学徒一脸茫然,就知道刚才那三个倭国人当中一个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三个人就很识相的离开了。

    “大概是倭国的话吧,咱听不懂。”另一人说道:“反正不让他们进来就是了,师傅说了,打今儿个起,工学院的大门除却前来送材料的人过来之外,其余时间都要锁门,即便是送材料的,也要看清是不是熟人,不能让那些倭国人进来。”

    这三个倭国人,若非他们遣唐使的身份,身上又带着鸿胪寺的牌子,他们连道政坊都进不来,还是道政坊的坊正看着这仨个遣唐使姿态放的低,而且出手也是大方,才放他们进来的。

    工学院这边儿交代完了之后,玄世璟暂时放下了一桩心事,在庄子上过起了清闲日子,管它长安城风起云涌呢,他自坐镇东山县,巍然不动。

    玄世璟正在后院儿看自家温棚里种的蔬菜呢,晋阳拿着一封拜帖进了温棚。

    “夫君,袁道长把帖子送到庄子上来了。”说着,将手上的帖子递给了玄世璟。

    玄世璟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拿过了帖子打开来看。

    “这次帖子上的言辞可比上次送来的要诚恳多了,看来这是真急了。”玄世璟笑道。

    “夫君不打算见见袁道长吗?”晋阳问道。

    “他这是病急乱投医,他们自己不上进,我能帮他们什么?你家夫君我又不是神仙,一口气儿吹出来就能让长安城的佛学消失的无影无踪。”玄世璟苦笑。

    晋阳点点头:“夫君的话是没错,只是袁道长帖子都送了好几次了,夫君一直这么拖着不见,也解决不了问题,接下来,袁道长一定还会送贴子过来的,夫君就一直这么躲着吗?”

    玄世璟深深的叹息一声,兕子说的也对,加上这次,自己可是拒绝袁天罡拒绝了三次了,可是这家伙还是这么坚定的要见自己,就奇了怪了,袁天罡为什么非认为自己能够帮道门呢?

    玄世璟是真心不想参与到佛门与道门之间的争斗当中。

    被洗脑的信徒是没有理智的,宗教这种东西,弄不好死的人不会少,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灭佛的事件,但是时至后世,佛教还是生生不息,这玩意儿生命力太强悍,不,倒不如说人的信仰太强悍。

    让李二陛下灭佛是不可能的,会被人病垢过河拆桥。

    据说李二陛下起兵的时候,便有僧兵在军中相助,无论如何,这是一份情谊。

    “这送请帖的人呢?”玄世璟问道:“是袁天罡派人来送的还是他自己来了。”

    “是袁道长自己来了,现在还在宅子门口的马车上等着呢。”晋阳说道。

    “也罢,今天就见他一见吧,省的日后再纠缠不清。”玄世璟说着,离开了温棚,准备回去换身衣服见前来拜访的袁天罡。

    这次袁天罡是逮着自己在宅子里,坐在外头的马车里等着自己的回复,大有见不到玄世璟就不离开的模样。

    真特么的老赖,在世人眼里还是神秘的老神仙呢,要是袁天罡有袁守诚一半的淡然,道门完全可以遗世而独立的,跟一群秃驴争什么。

    和尚当中出了个玄奘,人家吃苦耐劳,花了十六年的功夫在天竺走了一趟,从阿三哥手里带回了佛经,让人家嘚瑟几天怎么了,袁天罡想要道门兴盛,又不肯吃苦,总想着走捷径,世上哪儿有这么多好事儿。

    玄世璟换好衣服走进会客的客厅,袁天罡已经坐在了那里,手里头端着丫鬟送上来的茶水,见到玄世璟进来,放下茶杯站了起来,拱手:“贫道参见侯爷。”

    玄世璟摆了摆手,笑道:“袁道长的这一礼,本侯受不起啊。”

    玄世璟还记恨着当初袁天罡妖言蛊惑李二陛下炼丹药的事儿呢。

    “侯爷这话见外了,贫道也算是大唐的官员,而侯爷无论是爵位还是品级,都是高出贫道一筹,贫道见了侯爷要行李,也是应该的。”袁天罡说道。

    “不敢不敢,袁道长是世外高人,旁人眼中的神仙,本侯不过区区一届凡人罢了,当不起袁道长的礼,袁道长有什么事,还是直接说吧。”玄世璟说道。

    袁天罡闻言,无奈的笑了笑:“侯爷这是明知故问啊,贫道之前还让李淳风道长代为引荐,侯爷可是贵人多忘事?”

    “前两次本侯回复的已经很明确了,事关佛道两家的事儿,本侯也无可奈何,袁道长不觉得,你将本侯想的太神奇了吗?比如说这佛道之争,再比如说之前说本侯的血能助你炼成长生不老丹一事。”玄世璟冷然道:“这丹药之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不代表本侯不介意。”

    袁天罡站在玄世璟面前,玄世璟没有提着刀子砍了他已经算是好脾气了。

    谁听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