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武媚的话语只是在李治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那张行成的态度,无疑是让这颗种子发芽生根,在长安的时候,张行成就为李治分析过这岷州的种种,李治觉得,只要自己在岷州经营的好,成大事,也不是不可能。
他所要做的,就是伺机而动。
武媚的事情让李治感触很深,若是自己有了权利,是不是就能解救武姐姐于危难,是不是就能光明正大的与武姐姐在一起?
莫要说这等事情违逆人伦,宫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李治如是想着。
而李二陛下将李治分封到岷州做岷州刺史,这事儿也让李治的心中一凉,同样是李唐皇室子孙,为什么别人就能分个好去处,自己便要来这穷山恶水,更何况,自己还是父皇母后的嫡子不是。
学了这么多年的《孝经》,李治所懂得的,终究还是皮毛,也看不懂自家父皇的心、
张行成已经表明了态度,所以有些事情,李治也不会瞒着张行成,比如说关于武媚的事儿,毕竟后宫之中有一助力对于李治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张大人,还有一事,孤要实话告诉张大人,还望张大人帮孤出出主意。”李治说道。
古人重节,守誓言,张行成既然已经宣誓效忠李治,那李治也不会疑心张行成背叛他了,而且背叛他,张行成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殿下请讲。”张行成说道。
“其实,孤在宫中有一好友,如今身陷囹囫,孤想要救她,却始终想不出什么法子,今日张大人的一番话,倒是让孤下定了决心,此人,对孤或许至关重要,非旧堡可。”李治望着张行成说道。
“哦?殿下所言,是何人?”张行成问道。
“武才人!”
李治说出这三个字,对于张行成来说无疑是秋风掠过湖面,乍起一汪春水了。
“竟然是武才人。”张行成诧异,在长安的时候就听说武才人因为谋害太子被陛下关在了冷宫,照这么看,晋王说的话也是对的,这武才人,还非救不可了,毕竟若是救出来,这武才人就是他们在宫中的一个耳目了。
而依照武才人以往的手段来看,对付太子,无疑是在帮助晋王殿下了。
救,必须要救。
“是啊,张大人可有什么妙计?”李治问道:“如今咱们身在岷州,长安城人手不多,且没有多少熟悉的人,贸然行动,也只能让父皇更加疑心,所以孤觉得,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要有十成的把握。”
………………………………
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
“属下也觉得,武才人的事不能急于一时,殿下的担忧是对的,所以此事只能慢慢来,就像是陛下处置侯君集一般,拖久了,自然就没有人一直惦记着了。”张行成说道:“这武才人谋害太子一事,是怎么被查出来的呢?还让陛下得了证据。”
“因为长安张家的一桩命案。”李治说道。
张行成点了点头,张家的命案他是知道的,在长安闹的沸沸扬扬,长安府还因为张家少爷的画像一事闹了笑话。
“如此一来,若想成大事,殿下,这神侯府,留不得啊。”张行成说道。
神侯府查案的效率让张行成感到心惊。
这神侯府哪儿弄来这么多消息?如此的话,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渠道,这对于岷州这边,可是大大的不妙啊,若是神侯府的消息渠道真的如此广阔,那岷州这边岂不是什么事都瞒不过朝廷?
“可是”李治一愣,随即想想,张行成说的也没错,若是岷州这边的事情在神侯府面前毫无半点儿遮掩,自己日后如何能成事?
“张大人,神侯府乃是父皇亲自下旨赐予东山侯,如何才能将其拔掉?”李治问道。
“这东山侯再怎么得宠,终究不是皇室子弟,一个外臣手中握着这样一个衙门,一有什么反常,陛下定会生疑心,所以,只要让陛下对神侯府起疑就好了。”张行成回应道:“要是能让陛下觉得,神侯府有谋反的嫌疑,就更好了,这样不但能拔出神侯府,说不定连太子都会受到牵连,一石二鸟。”
李治点点头,的确如此,东山侯与太子亲近,若是东山侯谋反,受害最甚的,便是太子了。
可是,兕子与玄世璟之间这般亲近,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若是坑害神侯府,连兕子也会受到牵连吧?
张行成站在原地看到李治在发呆,伸出手来在李治面前晃了晃。
“殿下在想什么?”
“哦。”李治回过神来:“孤在想,孤的皇妹晋阳公主,与那东山侯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若是因为东山侯而被牵连,孤于心不忍。”
“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张行成劝说道:“而且,陛下疼爱晋阳公主是众所周知的事,即便东山侯出了事,晋阳公主也不会受到牵连的,陛下自会想法保护晋阳公主,而且,晋阳公主与东山侯之间,也不过是陛下的一句话,现在两人可是连婚事都没订下来呢。”
想想也是,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晋阳伤心一阵子,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而且,等到成事之后,还能够去用别的弥补晋阳。
“那现在咱们该怎么做?”李治问道。
“与平常一样,殿下可重点关注岷州境内百姓的耕地问题,多多开垦荒地,想要养更多的兵,首先岷州要能够自给自足,等到时日久了,有了钱粮,想办法挑唆吐谷浑与岷州打上一仗,不需要声势太过浩大,只需让长安知道便可。”张行成说道:“这样是为了让岷州能够名正言顺的屯兵,事后再找个合适的机会,将这祸事引到神侯府头上,比如通敌卖国什么的,他东山侯不是家大业大,商队遍布大唐内外吗?”
李治点头,同意了张行成的话。
“除却这些,若是发现东山侯府的商队通过岷州前往吐谷浑,咱们也尽管拦截下便是,侯府的商队,可是富裕的很啊。”提到商队,张行成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贪婪,若真这么做了,干上几票,那岷州的官衙可就要发了。
一般从西域诸国回大唐的商队,所携带的货物可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
大唐在发展,岷州在发展,而东山县发展的更加迅速
春去秋来,一眨眼便是三年的时光,三年之中,大唐境内也是相安无事,三年中再次举行了一次大考,大考结果出来之后,也让不少人都想到了上次殿试的魁首,郑安。
这个时候的郑安已经被李承乾调派到东宫之中协助李承乾,在门下坊任职,算是东宫当中的实权职位,毕竟门下坊在东宫,如同门下省在朝廷地位一般。
大唐贞观十九年,中秋佳节前两日。
东山县庄子上的工程都已经竣工,中秋节的当天玄世璟会在玄武楼会见那些有“资格”的商人。
所为资格,无非就是看谁钱多罢了,毕竟在东山县大张旗鼓的弄这些,目的还是为了赚钱。
但是这事儿对于侯府来说,仍旧是小事儿,眼下在侯府人眼里重要的,是如何过这个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当天,朝中文武百官有一天休沐的时间,当然,这对于玄世璟来说,有没有都没什么关系了,反正平日里玄世璟就是个懒散的,除非有什么大事儿,否则在朝堂上是看不到人的。
这三年的时光,玄世璟倒是与人在辽东的薛仁贵通了几封信,薛仁贵心中告知玄世璟,辽东的一切情况发展虽然缓慢,但是却是在他的控制之中,至于安市城的高桓权,占据着安市城,也在默默的舔舐着伤口,准备与泉盖苏文争夺高句丽了。
这高桓权人是憨了些,可是也不是傻到无可救药,若是当初他到了安市城收拢了杨万春的势力之后立即与泉盖苏文开战,那玄世璟才真觉得他蠢的无可救药了。
中秋节对庄子上的庄户们也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虽说平日里一家老小都没有离开庄子多远,但是毕竟是个传统的节日,到了头两天,氛围更加的浓郁了。
家家户户都在筹备着准备包月饼,说起来这月饼原本是在宫中,那些达官贵人们才能吃到的,之前并不是叫做月饼,而是叫做宫饼的,但是在前两年,玄世璟在庄子上过中秋节的时候,就带着府上的丫鬟下人一起弄了不少月饼,让木匠雕了模具,在月饼上印了些四字的吉祥话,然后分发给庄户们,这吃月饼的习惯才在东山县流传开。
………………………………
第一百三十九章:月饼
现在庄子上的庄户们日子好过了,从木匠那里买个模具回来自己做些月饼,在亲朋好友之间赠送,也是一桩雅事了。
现在在庄子上,即便不出门,都能闻到一股弄弄的月饼味儿,甚是好闻,令人垂涎不已。
“侯爷,一些商户来给咱们送东西了。”秦冰月走进后院儿的小厨房说道。
小厨房中,玄世璟在正陪着王氏在那儿包月饼。
“都收下,装些月饼盒子给他们回礼,大过节的,有来有往。”玄世璟说道。
“是。”秦冰月应声,紧接着,便下去置办去了。
侯府的月饼即便是在长安,都是出了名儿的好吃,红豆沙、绿豆沙还有一些新奇的,最让人垂涎的,便是这玫瑰花瓣儿馅儿的。
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玫瑰花瓣儿馅儿的月饼不但味道好,而且寓意也好,过节,博的就是一个彩头。
中秋节前半个月,钟子朔就会安排人专门去找木匠做一些精美的盒子,用来盛放月饼,给达官贵人的月饼盒,一盒放六个,寓意顺,一家送上六盒,而给来往的商户的,则是放八个,回送的话,只回送一盒就足矣。
“璟儿,宫中的那份送去了吗?”王氏问道。
晋阳如今未曾嫁入侯府,所以这男主外,说的是玄世璟,女主内,则仍旧是当家主母王氏来操心。
“还没呢,这不,咱们亲自动手做的着一些,就是准备给宫里的。”玄世璟说道。
“恩,也是,给宫里送,送的也是心意,亲自动手也是极好的,皇后娘娘曾与为娘说过,说你与晋阳公主殿下的婚事,说不定就要定在今年呢。”王氏说道。
“这么快?”玄世璟诧异。
自己十九岁,虽然放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不小了,可是晋阳今年,才十五岁,便是虚岁,才十六罢了,而两人的亲事,也早就有了谱儿,就等着晋阳到了年纪,就能出阁了。
“快什么?璟儿可都十九了,晋阳公主不也要到年纪了吗?不快,不快。”王氏笑道。
她巴不得玄世璟早日与晋阳成婚,那自己还能早一天抱孙子呢。
玄家一天不开枝散叶,王氏这心,一天就安定不下来,这长安玄家,就玄世璟这一根独苗苗,玄世璟生上个十个八个的,那才叫好呢。
“是啊,想想也是,这日子匆匆,我自己都过的没个数儿了。”玄世璟笑了笑。
“璟儿感慨个什么劲,你啊,还正年轻着呢,往后的好日子,有的是,只要你娶了妻,生了子,为玄家开枝散叶,日子过的好了,就算娘隔天两眼一闭,也能安心的走,等到见了你爹,也能问心无愧的跟他说,咱们家现在日子好的很呢。”王氏说道。
“娘,你看你这大过节的,净说些浑话,将来儿子有了孩子,还不是得您帮忙给看着,孩儿还怕奶娘看不好呢。”玄世璟说道。
孩子的奶奶看孩子,多正常不过的事儿,这也是玄世璟潜意识里这么认为的。
“说的是,说的是,娘还要等着你给娘生个大胖孙子呢。”王氏笑道。
“什么孙子不孙子的,儿子女儿,孩儿一样心疼,都是血亲骨肉,别计较这么多。”玄世璟赶紧劝王氏打消重男轻女的念头,这万一将来兕子进门,一不小心生了个女儿
“好好好,娘知道了,虽然话是这么讲,但是现在侯府这么大的家业,总要有个男丁来继承的,女孩儿再伶俐,想要撑起一个家,也委实艰难了些。”王氏说道:“这一点你别跟娘犟,当年你尚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娘可是有切身的体会。”
“好好好好,不跟您犟。”玄世璟将月饼从模子中扣出来,放在木托盘中,吩咐下人拿去烤好。
“娘啊,皇后娘娘可说了日子?咱们也能好好准备一番。”玄世璟说道。
“后天中午,宫中宴会,陛下会当众下旨赐婚,下了旨也不过是给个日子罢了,你也不必紧张,等陛下给出了日子,你再准备好聘礼去宫中,一切按照礼部给的章程来,乱不了,咱家也不缺钱,大气些,晋阳好歹是陛下和皇后捧在手心儿里长大的,进门前也别委屈了人家。”王氏说道。
王氏作为母亲和未来的婆婆,态度是相当端正的,也是因为当年在玄家那段不愉快的经历,她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糟心的事儿,在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明天中午吃顿饭也成了体力活儿,宫中一顿,下午在玄武楼还有一顿,到了晚上,才能安安静静陪着家里的人一起赏月。
身处高位,过的也不是那般容易的
月饼出锅,丫鬟们忙着将月饼装盒,而玄世璟则是亲自在一旁监督。
“红豆两盒,豆沙两盒,酥皮玫瑰两盒”玄世璟说道:“这六盒都仔细挑选,别出什么差错。“
“是。”丫鬟应声道。
“还有,再每样撞上两盒,送到宫里的时候,这六盒直接送去暖阁。”玄世璟说道。
一共十二盒,李二陛下两口子六盒,晋阳自己就六盒。
玄世璟不担心李二陛下两口子会不高兴,自己拿着兕子这么上心,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侯爷。”钟管家走了进来:“宫中除却陛下和娘娘的,太子那边是不是也得送些?前两天东宫那边可派人来打招呼了,说要多送一些过去。”
“咱这儿是侯府,不是尚食局,想多要,让太子去找尚食局的人自己做去。”玄世璟没好气的说道:“昨天是剩下不是还有一些肉馅儿的吗?找辆马车,全送东宫去。”
“是。”钟子朔应声道。
其实人家想要的,是玫瑰月饼
这一大锅月饼是最后一锅了,庄子上的庄户的份儿早就分发下去了,长安城的一些亲朋好友家里头的也都谴下人送了过去。
这一锅出来,侯府也留了不少,都是大伙儿比较喜欢的口味,等到明日,都会分发下去,是自己留着吃也好,送回家里也好,都是有礼盒的,虽然不似送到外面的那般精致,但是胜在实惠。
………………………………
第一百四十章:李治回长安
“璟儿啊,这两天你与晋阳公主就暂且先不要见面了,在订婚前,总要避讳些的。”王氏临走前嘱咐道。
玄世璟应下了。而这两天的事情不少,估计也闲不下来往宫里去,到了中秋节那天,陛下下了旨,晋阳也就出不得皇宫了。
至于先前高阳与房遗爱订了亲能在宫外私下见面,那完全是个意外,毕竟两人的婚事一推再推不是没个公主定亲之后都能恰巧遇到皇帝大行,毕竟皇帝也是个稀有物,十几年内甚至是几十年内就只有一个。
“侯爷。”常乐从外面匆匆的跑了进来,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钱堆给您的信。”
玄世璟接过信件,拆开看了一番,当即将信收了起来,笑道:“这倒有意思了。
“怎么了?璟儿,可是出了什么大事?”王氏问道。
玄世璟摇摇头:“咱们没什么大事儿,就是在岷州的商队被人给扣下了,从吐谷浑运回大唐的货全都被查封,移交到官府那里去了。”
赶在中秋节前往大唐运送的货,其价值定然不菲,当中还包括钱堆在外头寻的稀奇物件儿,准备拿给玄世璟让他当做中秋贺礼送到宫中去的。
商队被扣下是六天前的事儿,可是岷州那边儿扣着人不放,商队连个消息都送不出来,这消息还是因为岷州官衙那边儿看管的没这么紧了,才偷偷送出来的,不然长安这边儿可全都被蒙在鼓里。
听到玄世璟是商队的事儿,王氏也就不在插嘴,全凭着玄世璟去处理。
“侯爷,这”常乐诧异,商队好端端的怎么会被扣下,而且还是在岷州,难不成神侯府在岷州收集消息的事被晋王他们知道了,所以要对商队下手?
这是要跟侯府撕破脸皮吗?
“不必紧张,中秋佳节,晋王不也要从岷州回长安入宫朝见吗?”玄世璟笑了笑:“介时宫宴上有什么问题直接问他就是。”
“直接问?”常乐一愣。
“可别忘了,今年中秋节要给陛下的献礼就在那批货物中,不然钱堆在信中也不会强调那批货有多值钱了。”玄世璟笑道。
“那中秋节侯爷进宫,献礼怎么办?”常乐问道。
“只能先去库房中挑选一些了。”玄世璟道,一边着一边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去坑李治一番。
若商队在岷州被扣下的事儿李治不知情那是不可能的,仅仅三年的功夫,李治真真正正的成了岷州的一把手,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岷州的官员也不得什么,而且李治身边儿的几个幕僚也是有些本事的,不然也不会被李二陛下派遣过去辅佐李治。
而岷州这三年的变化,表面上只是百姓过的更好了些,但是暗地里,旁人不知道,玄世璟和李二陛下可是知道的。
晚些时候,玄世璟让钟子朔去库房之中挑选带进宫的东西,而他却是中秋节提前一天来到长安,在长安住一宿第二天去宫中参加宫宴,顺便在玄武楼与钱堆和秦玉心商谈燕来楼搬迁到庄子上的事儿。
至于现在的燕来楼,也不打算卖了,干脆改造一番,作为客栈继续在长安城中运营下去。
虽然有些将长安城的娱乐项目朝着东山县转移的意思,但是长安城作为帝都,来往行人依旧是络绎不绝,开个客栈,也是亏不了的,尤其是燕来楼的地段儿还比较不错,卖了可惜。
同时中秋节的头一天,到达长安城的还有李治,李治入宫见过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之后出宫,并没有直接回晋王府,而是一个人朝着城外的感业寺走去。
李二陛下没有杀武媚,而是将她送到了感业寺,剃度出家,这对宫中的妃子来,算是比死都要严重的惩罚了。
除去三千烦恼丝,这是李二陛下给武媚的一个很严重的警告,有些事情,不是你能够参与的,那就去佛寺,好好沉淀沉淀吧。
一般来,宫中的妃子去了感业寺,比去了冷宫更要严重,冷宫始终在宫中,若是那天陛下想起来,觉得你可怜,也就给放出来了,而去感业寺,一入寺门,与尘缘再与瓜葛,无论是朝堂后宫,甚至是民间,都不要再去妄想了。
感业寺本是皇帝大行之后容留没有子嗣的先皇遗孀的去处,如今武媚去了那里,明眼人都知道,她这一辈子,完了。
只是事无绝对,至少玄世璟并没有认为武媚要完了,不是还有一个晋王李治吗?
李治一人骑着马出了长安城,中途在一家成衣店换了身普通的衣服,乔装了一番,毕竟一个皇子堂而皇之的去感业寺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皇宫之中,德义带着六名太监端着食盒走进了甘露殿。
“启禀陛下,东山侯爷送进宫的宫饼到了。”
“哦?好得很,这宫饼,历来数东山侯府做的最是可口。”李二陛下笑了笑:“就是数量少了些,都送去皇后那里罢。”
“诺。”德义应声道。
六盒月饼悉数送到立政殿,后宫赏赐月饼一事也是长孙皇后在做,东西送到那边,各宫各院儿之间怎么分,就看长孙皇后了。
东西少,肯定不会面面俱到,但是四妃那边,定然是少不了的。
六个太监捧着食盒朝着立政殿走去,而德义来到李二陛下面前:“陛下,晋王他”
“去了感业寺?”李二陛下眉毛一挑。
“陛下英明。”
“哼,不是朕英明,而是朕太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提起李治,李二陛下面色有些不悦:“三年过去,虽人沉淀了不少,但是不该有的心思却从未断绝,反而生出了新的想法,他还真以为去了封地,山高路远的,朕就不知道他在岷州做什么了。”
李二陛下的急,完之后一阵剧烈的咳嗽,德义连忙上前给他顺气。
“陛下息怒,龙体要紧啊。”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无事。”
缓了良久,李二陛下才恢复正常。
“那陛下,感业寺那边”德义看向李二陛下。
………………………………
第一百四十一章:感业寺之行
“让暗卫跟着,别让这个逆子做出什么忤逆的事情来,到时候就算朕想格外开恩都做不到了。”李二陛下说道。
毕竟武媚是自己的妃子,即便被发配到了感业寺,那也是自己的人,自己这个当老子的还没死,儿子就想要染指?
“诺。”德义应声道。
李治自己被人跟踪了却仍旧不自知,到了感业寺前,将马匹拴在林子当中,从后门进入了感业寺。
感业寺是皇家寺庙,没有寻常的香客,就是一群先皇妃子之类的女眷在寺庙之中修行,因此李治一个大男人走进感业寺还是比较显眼的,但是架不住他皇子的身份。
虽说衣服换了,但是腰间代表身份的玉牌仍旧悬挂在腰间,一般人看到这玉牌就知道,这人是皇家中人。
毕竟寺庙中的人都是从宫里出来的,这点儿眼力见还是有的。
“施主。”一上了年纪的尼姑拦住了李治的去路:“这感业寺内诸多女眷,不便接待外客,施主还是请回吧。”
李治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师太,此行在下是想要来见一位故人,先前因为种种原因在长安的时候没有见过最后一面,而这次回来,却发现这位友人已经被送进了感业寺,还请师太行个方便。”
“施主,一入感业寺,便是了了尘缘,施主又何必执着,葬送了自己又坏了他人的修行?”老尼姑劝道。
“不见一面,又怎会知道是否还有缘呢?”李治说道:“佛家不就是讲究一个缘字吗?而且,成人之美,也是一种缘分不是?”李治辩解道。
那师太点了点头:“倒是有些悟性,也罢,施主身份尊贵,若是施主硬要闯入,贫尼也是拦不住的。”说完,侧过身子给李治让路:“如施主所说,一切随缘吧。”
“谢过师太。”李治双手合十行礼之后朝着里面走去。
走到侧院,见到一尼姑,拦住问道:“请问,武媚在何处?”
“阿弥陀佛,这感业寺中并没有什么武媚,一入感业寺,便是断了尘缘,这凡俗的名字自然也是弃之不用了,施主要找人,可知要找的人法号?”
李治从来没有来过感业寺,而武媚进入感业寺之后就断了与他之间的联系,自然,李治也不知道武媚的发号是何了。
转而一想,武媚是两年前才被送到感业寺中的,而这感业寺,若是没有皇帝大行,安置妃子,寻常时候是不会来人的。
“此人两年前来到这感业寺,若是无旁的差错的话,感业寺最新来的,就是我的朋友了。”李治说道。
“这样啊,那请施主前往西厢房去看看吧,一般新来的都会被安排在那边,施主过去打听一番,应该能有所收获。”那尼姑说道。
“多谢师太。”
李治告别了这位师太,随即朝着西厢房走去,一进入西厢房的院子,李治便看到了,一身素衣头戴佛帽的武媚,消瘦的身影映入李治眼中让李治心中一疼,那清瘦的面庞,正是李治朝思暮想的武姐姐。
“武姐姐!”李治喊了一声。
武媚听到这声音,手中的水桶瞬间跌落在地上,原本打好水洒了一地,浸湿了鞋子。
“稚奴?你怎么来了?”武媚转过身来看向李治,对于李治的到来,心中是十分诧异的,她并不怀疑自己日后会与李治见面,只是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武姐姐,你怎么瘦成了这个样子。”李治看着武媚,痛心疾首的说道。
“这感恩寺中的吃食清淡,自然没有什么油水,消瘦了也是正常。”武媚笑着说道:“在岷州一切可还安好?”
“一切安好,武姐姐放心。”李治眨了眨眼说道:“这次因为中秋佳节的缘故,被父皇召回了长安,等到过了中秋节,还是要回到岷州的,稚奴不在长安,武姐姐一定要多保重自己,稚奴对武姐姐保证,日后一定会救武姐姐离开这感业寺。”
“稚奴有这心就好了,只是离开这感业寺,何其艰难?”说道此处,武媚的神情失落了下来,原本以为在冷宫过的日子就足够绝望了,可是现在看来,在冷宫之中耗着,至少自己还有希望,可是到了这感业寺,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武姐姐何必灰心?放心,稚奴说的话,一定会做到的。”李治信誓旦旦的说道。
“恩,武姐姐相信你。”武媚说道:“只是我现如今在这感业寺中,却是帮不了你什么忙,一切都要靠稚奴自己努力了。”
“恩,放心吧武姐姐,现在稚奴身边有张大人,我与张大人已经在商议,如何将武姐姐救出去了。”李治说道。
宫中的妃子送到感业寺之后的身份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尼姑,到了感业寺之后,是似是活,宫中也就不再多过问了,而宫中对感业寺的干涉也是少之又少。
正是因为这个,李治在琢磨着,是否要让武媚假死,以逃离这感业寺,跟随自己到封地去,虽然没有宫中的极尽荣宠,但是胜在自有,而有他在,也少不了荣华富贵。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而武媚的身份又比较特殊,所以李治对于这件事,做法也是十分保守的。
不到万不得已,他还不想兵行险招。
李治与武媚在院子之中聊了几句,随后帮着武媚将该干的活儿都干完,两人这才会房间里,坐下来细细的诉说这三年发生的事儿。
武媚唯一的变化就是面容清瘦了,且三千烦恼丝已然不在,而李治的变化却是巨大的,更加成熟了,更加有男人味儿了,俨然一个手握重权的王爷的形象。
而李治的这种形象,也让武媚断定,李治已经走上了自己希望他走的那条路。
只是道路艰难,为了达到目的还需多多努力才是。
李治与武媚的一举一动,却是都被藏身在暗中的暗卫所查看着,明知到李治与武媚之间的关系并不想表面上那么简单,所以李二陛下是不会放松的。
………………………………
第一百四十二章:吃肉喝汤
悉心爱护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到底还是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失望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