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太子这个位子。

    李二陛下的想法也简单,他自己没有感受到兄弟之间的情谊,由世家变成了皇家,兄弟情留给他的也只是一个冰冷的玄武门,他希望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见到这样的清晰,兄友弟恭,他想着将来,李承乾、李泰和李恪三兄弟,李承乾能够坐上帝王的位子,而李泰和李恪这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众多皇子之中,能入得李二陛下的眼的,现如今却是只有这么三个皇子,至于李治,李二陛下知道他的性子,所以对他也没抱多大希望,日后李承乾上位之后,安安心心做个太平王爷足以。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李承乾拱手。

    “好了,朕也不在这里多待些了。”李二陛下在德义的搀扶下起身,走到李象身边:“既然在你父亲的书房里,就要用功一些。”

    “是。”李象拱手。

    李二陛下在李承乾父子两人的恭送下,离开了东宫,李承乾起身之后,看了李象一眼:“很是无聊?”

    李象低头不语:“今日在这书房之中,在为父面前都如此涣散,却是不知往日你在你老师面前,如何用功。”

    “孩儿知错了。”李象听到自己的父亲言语之中颇有责备之意,连忙低头认错。

    “你是否觉得,为父对你太过严格?”李承乾看向李象的目光,认真了起来。

    “孩儿不敢。”

    “嘴上说的是不敢,但是心里想的,未必不是为父说的,莫要不承认,为父也是从你这般年纪过来的,为父也是在你皇爷爷的严格要求下度过这般年岁的,你现在所想的,当年为父的心中也想过,只是为父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就知道,家里的形势如何,自己又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时至今日,为父仍旧不敢对自己放松。”李承乾语重心长的对着李象说道:“你皇爷爷到了今日还在教导为父,这就说明,为父在你皇爷爷眼中,仍旧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而现在为父教导你,这也说明,你在为父的眼中,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太孙。”

    李象现在的年纪却是理解不了李承乾这话当中的深意,只是明白,自己的父亲对自己不满意了。

    “孩儿知错,孩儿以后一定用功。”

    “知错就好,莫要觉得枯燥,书中自有黄金屋,人,不但为了增加学识,更是为了明事理,为父像你这般年纪,读过多少书,为父自己都忘记了,还有如今的东山侯,东山侯孩童时期,经常是为父在照看,他小时候如何用功,为父也是知道的,若是说起孩童时期用功做功课,为父是不及他的。”李承乾说道。

    想到玄世璟小时候的那段时光,李承乾心中也萌生了让玄世璟来教导李象的念头。

    虽然玄世璟的年纪不大,但是其学识,李承乾是佩服的。

    李承乾觉得,玄世璟有治世经邦之才,如今不得重用,一是年纪问题,二来,便是这玄世璟,是自己的父皇留给自己的肱骨之臣。

    自然,李承乾的想法是对的,李二陛下也是如此心思。

    若是在贞观朝,玄世璟便是位极人臣,无可升迁,那将来李承乾继位,用什么笼络玄世璟?用什么来恩威并济?

    玄世璟完全是填鸭式教育的产物,不能与这些古人相比。

    都说古人十年寒窗,难不成现代人就不是十年了?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不读研究生加起来也是读了十六年了。

    这还没算幼儿园和学前班呢。

    “东山侯?就是与晋阳姑姑来往的很密切的那个侯爷吗?”李象问道。

    “恩?这是谁告诉你的?”李承乾皱眉。

    “没有,是儿臣自己在宫中听说的。”李象的目光不再看向李承乾,面对李承乾探究的目光,有些躲闪。

    “说实话!”李承乾的语气严肃了下来。

    虽然自家父皇的态度已经摆在那里了,但是毕竟晋阳和玄世璟还没有定亲,这种言语,对于晋阳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名声上始终是不好的,所以听到李象这么说,李承乾是有些生气的。

    “是是母妃”

    “哼!”李承乾冷哼一声,随后语气缓和了下来:“算了,今日你不必在书房了,让奶娘领你回去吧。”

    李承乾觉得,这是大人的事儿,不该对孩子这般态度,李象这个年纪,也是个容易被旁言所左右的年纪,怪不得他。

    只是这太子妃李承乾眉头一皱,觉得自己应该跟太子妃好好聊聊了。

    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吗?宫中的主子尚且如此,下人们岂又不跟风的道理,要想杜绝这种事儿,就得从源头上杜绝。

    而太子妃还不知道,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却是让太子不悦。

    除却这些,东宫之中,还有一处最为压抑,便是太子良娣侯氏的住处。
………………………………

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

    侯君集在大牢里也待了好几天了,关于对侯君集的处置,朝堂仍旧没个定论,对于侯氏来说,自家父亲在牢房里待着,即便这东宫再怎么锦衣玉食,她的心里也是难过的。

    而太子不作为的态度,也让她十分窝火。

    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岳父,人都在牢房里了,怎么还这么无动于衷。

    李承乾出宫见玄世璟的事儿侯氏不知道,而李承乾身为太子,在侯君集的事儿要避嫌,侯氏也不明白,要不然平日里李承乾也不会总说侯氏是头发长见识短了。

    “良娣,太子殿下他,去了太子妃那里。”侯氏正在殿中为自家父亲的事儿担忧,却是听到了自己身边而儿的宫人来禀报太子的行踪。

    “去了太子妃那里?”侯氏一愣:“哼,这两天他不是一直在躲着我吗?这有什么?”

    现在李承乾没想好怎么面对侯氏,所以这两天也是躲着不见,侯氏早就见怪不怪了,而且现在的侯氏也没那心情去伺候李承乾。

    往日里的夫妻恩情,到头来求他去为自己的父亲说句话都这么困难。

    “良娣,奴婢说句不该说的,前日太子出宫,似乎就是为了侯将军的事儿”

    “那结果呢?我要的是结果!结果我爹还不是在天牢关着,他还是在东宫端坐着吗?”

    “良娣您听奴婢把话说完呀。”那小宫女说道。

    她是侯家陪嫁进来的丫鬟,所以在东宫之中,侯氏若是说与谁私下里关系最好,还是家里陪嫁过来的丫鬟最为贴心。

    侯氏抬起头看着身边儿的小宫女。

    “太子爷回宫的路,就被人袭击了,堕了马,差点儿受伤,这两天,很多人都在关注到底是谁要谋害太子呢,还有就是,方才陛下来东宫了,去了太子的书房,正好看到皇太孙跟着太子在读书,良娣您知道,陛下对于这种事情,是最乐意见到的陛下在书房待了好一阵儿才带着德义公公离开呢。”

    “这与本宫”

    “良娣,太子是为了侯将军的事儿出宫的,您说袭击太子的那些人”

    “是不想我父亲好过?”

    小宫女实在是被自家主子的智商折服了,看来自己以后在宫中的日子,少不了劳心劳力了。

    “良娣!奴婢跟您说这么多,就是让您好好巴望着太子,别跟太子闹别扭,侯将军的事儿太子心中自然有数,您在这儿担心也没用,用力过猛反而让太子不喜,奴婢是希望您能跟太子夫妻一心,您想想,万一这次太子在宫外受了伤,落下什么病症呢?多少人盯着着太子的这个位子?太子要是落不着好儿,您呢?陛下现在看起来对太子和皇太孙很是满意,进一步说,您想要争个位子,侯将军在您身后撑腰是不假,可是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太子殿下不是,退一步讲,就算您将来想在宫中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更要收敛一些,不要惹得太子不高兴了。”

    “唉我自小也是在父亲的疼爱下长大的,本以为将来嫁的平凡些,或者嫁给什么将门子弟,虽说也是相夫教子,但是日子过的简单啊,这一入宫门深似海,说的不就是本宫吗?好在喜儿你机灵,父亲让你做陪嫁丫鬟也是帮了我,这宫里形势关系复杂,以后还要多听你的意见啊。”

    侯氏是将门女,在侯君集的宠爱下长大,身多了些彪悍不羁的将门气息,若是嫁得寻常人家,这当家大妇的位子当仁不让,但是错就错在,她嫁给了李承乾,成了太子良娣。

    在这宫门之中,侯氏的这脾气禀性,若是没有喜儿这样机灵的丫鬟在身边陪着,多半是要出事的。

    在出嫁之前,侯君集就千叮咛万嘱咐,在宫中凡事多与喜儿商量,因为侯君集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

    太子与侯氏的婚事是李二陛下下的旨意,虽说侯君集早就站在太子一边了,但是加翁婿的关系,侯君集心里也是高兴的,但是他这女儿的性子,进了宫,也是让人担心。

    好在还有个喜儿。

    喜儿是侯家的家生奴,信得过,侯氏带着喜儿进宫,侯君集也能放心些。

    “所以说啊,良娣您就放心吧,奴婢这几天时常在宫中转悠,都说侯将军这次,虽然表面看去事情是严重了些,其实没什么的,侯将军可是刚刚大破高昌而归,身还带着战功呢,只要人出来,以后什么会没有?”喜儿宽慰道:“所以奴婢觉得,您应该找个合适的时候,好好跟太子聊聊。”

    宫中的女人,失去了帝王的宠爱,在宫中的日子是难过的,现在侯氏仅仅是个太子良娣罢了,可是以后太子继位,侯氏定然会成为四妃之一,若是还像现在与太子不合,那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所以说,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侯氏冷静下来听喜儿的话,觉得也是这么个理儿。

    合着自己这两天着急火全都是白费心思了。

    “死丫头,不早跟我说!”侯氏没好气的伸手点了喜儿脑门一下。

    早说您也听不进去啊,喜儿不禁腹诽,侯将军出事儿的前两日,您自个儿跟着了火似的,听不进人话

    今日李二陛下在宫里转悠,也是因为侯君集的事儿在他心里堵得慌,想要出来透透气。

    回到甘露殿之后,面对一桌弹劾侯君集的折子,却是又恢复到先前的状态。

    “千篇一律!”李二陛下翻阅了基本奏折,又将奏折丢在了书案。

    因为侯君集刚刚得胜归来,这件事情如何处置,着实让人为难。

    “召房玄龄、褚遂良甘露殿议政。”李二陛下对德义说道。

    “诺。”

    房玄龄和褚遂良两人在朝中处事,可谓是最为公正,长孙无忌所不及也,李二陛下也想听听最为公正的看法。

    至于魏征,整个儿就是一合法喷子,怼天怼地怼君王,也就碰李二陛下这么个君主,容的下他,不然早就把自己怼坟圈子里去了。
………………………………

第一百一十三章:太巧了!

    侯君集的事儿让李二陛下头疼,而李承乾的事儿却是让玄世璟头疼。

    对着书案愁了半天愣是没想出什么能够联系到一起的事儿来。

    虽然认定了张家少爷是武媚指使买凶,可是证据呢?凡事要讲证据,没有证据,那谋害太子的事儿就只能查到张家少爷头,线索就断掉了,死去的张家少爷,也就成了替罪羊。

    再往后,能否找到制造张家惨案的凶手,也是难说,长安地界儿这么大,一天过去了,说不定凶手早就跑了,出了长安城,天大地大,又没人见过凶手的容貌,哪儿找人去?

    所以说这案子让玄世璟头疼。

    “侯爷。”书房门被敲响。

    “进来。”玄世璟重重的呼出一口气,让外面的人进来。

    房门被推开,外面的锦衣卫走进来拱手说道:“侯爷,晋阳公主到访,现在人正在大厅。”

    “领到书房来。”玄世璟说道。

    “是。”

    玄世璟与晋阳谈论的事情,不是能够在大厅说的。

    晋阳在大厅那边,有房遗爱和赵元帅接待,也是公主到访神侯府该走的程序,不然直接略过房遗爱和赵元帅去书房找玄世璟,这影响多不好,至少现在,房遗爱执掌神侯府的旨意还没有被李二陛下撤下不是。

    书房里就玄世璟一个人,不多时,又多了个晋阳。

    “前天才出宫,怎么今天又出来了。”玄世璟脸带着笑意,看向晋阳。

    晋阳自顾自的走到玄世璟对面坐下:“当然是有消息要告诉璟哥哥,宫里面那个人没有查到,但是却在宫门处发现了异常,此事我不放心交由别人带话,也只能自己过来了。”

    “恩,画像的那个人的确不是宫里的,是长安城内一家富户家少爷,昨儿个晚被人杀死在家里,连同家里的管家和门房都一同丧了命,至今不知凶手是谁。”玄世璟说道。

    “死了?”晋阳小脸一闪而过的诧异:“那还真是巧了。”

    “是啊,太巧了,宫中刚拿到画像,当天晚这张家少爷就死了。”玄世璟笑道。

    “是啊,太巧了,张家少爷死的当晚,宫中就有人出去,第二天早便跟着送水的车队回到了宫里。”晋阳面对着玄世璟,脸也带着笑意。

    “我已经让冰月去查了,看看这张家少爷与宫里的那位,到底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关系如何。”玄世璟说道。

    “正该如此,张家命案头天晚,宫里的一名侍卫和一名宫女出了宫,第二天早一早,便跟着最早进宫的送水的车队进了宫,那会儿天还没亮呢,在宫里我已经查过了,这宫女和太监,一个是与那位有关系,另一个更是其贴身宫女。”晋阳说道。

    “你还真派人在宫门口全天候的盯着啊。”玄世璟问道。

    “父皇的暗卫,闲着也是闲着。”晋阳说道。

    只要晋阳不出宫,那就是绝对安全的,暖阁不少高手都空闲了下来,干脆让他们帮忙去查一些她想要知道的事情,这不就查出东西来了么。

    若是没有晋阳带来的消息,玄世璟恐怕还要为了证据再苦恼一阵子呢。

    “接下来璟哥哥你打算怎么办?”晋阳问道。

    “抓人!”

    “抓人?抓谁?”

    “自然是那侍卫和那位身边的小宫女,只要抓进了神侯府,有什么话,还会招待不出来?”玄世璟冷笑一声。

    心情好与你玩玩权谋,心情烦躁了,就简单粗暴一些,反正锦衣卫么,不就是用来让人害怕的嘛。

    “这会不会显得太毛躁了。”晋阳说道:“毕竟是宫里的才人,要抓她身边的贴身宫女,弄出来的动静不会小了去。”

    “此事我要进宫与陛下好好聊聊。”玄世璟面色严肃的说道:“不过是一个侍卫和宫女罢了,现在他们的主子,还不成气候,对了,晋王的成婚的日子还有多久?”

    “还有四天。”晋阳说道。

    “那就在这之前敲定吧。”玄世璟说道:“你担心晋王,我也担心这当中出什么差错,既然晋王都要成亲了,那以后就好好的收敛一番心性吧,不属于他的,总该要放下。”

    按照李治的尿性,武媚一出事儿,他肯定要搀和进去保护他的武姐姐,到最后把这潭水搅的更加浑浊,既然这样,就趁着成亲前不在宫中让事情速战速决就好。

    李治若是闹腾起来,怕是李二陛下也不会轻易放过李治吧。

    毕竟自己还活着呢,儿子就与后宫的嫔妃走的如此近,皇家的颜面何存。

    关于太子李承乾的事儿,李二陛下现在看起来似乎一点儿都不着急,那是因为他知道神侯府这边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现在答案有了,至于满不满意,玄世璟就不知道了,毕竟算是涉及到皇室秘辛了,算是丑事,这种事儿还是由玄世璟去李二陛下面前说为好,就别让晋阳沾染了。

    对于晋阳,玄世璟可是爱护的很。

    玄世璟提起笔来,开始在先前自己写下的纸张写写画画。

    “璟哥哥这是作甚?”晋阳不解的看着玄世璟。

    玄世璟写完之后将纸张往晋阳面前一推:“看吧,这样看这件案子,清晰明了多了。”

    晋阳盯着纸张看了一会儿,笑道:“倒也是,对了,璟哥哥,关在神侯府中的那两个人你打算怎么处理?”

    “那两个是认证,暂时还需要关在神侯府的牢房之中,现在这牢房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更加安全,一切等将事情禀告给陛下之后再说。”玄世璟说道。

    武媚能在宫外联系到张家少爷,就一定能联系到其他人,若是现在将那两个泼皮无赖给放了,指不定活不过明天呢,武媚的心狠手辣有青史为证。

    这案子是一个圈儿,武媚以为断掉这个圈儿的一环,便能够置身事外,却终究是小看了晋阳。

    断掉一环,剩下的不还是连着的么,玄世璟和晋阳在暗处注意武媚,但是武媚却不自知,终究还是被抓到了把柄。
………………………………

第一百一十四章:入宫陈情

    “我在想,父皇若是知道武才人在背后意图陷害大哥,恐怕这武才人的命,可就保不住了吧。”晋阳拄着脑袋说道。

    玄世璟笑道:“你更应该担心你九哥是否会向陛下求情。”

    想到这个可能,晋阳的小脸儿也拉了下来,她实在想不通,那个武才人有什么好的,竟然能让自己的九哥如此神魂颠倒,容貌上确实那武才人不差,可是天底下容貌姣好的不止武媚一个,听说父皇给九哥寻的晋王妃,也就是王家的姑娘,容貌上也是一等一的好,到时希望九哥只是简简单单的喜欢那武媚的容貌。

    虽然晋阳心中也觉得,事情不会就这么简单,但是仅是想象,也多少能安慰一下自己。

    “行了,别多想了,一会儿我送你回宫,正好去见陛下。”玄世璟安慰道。

    玄世璟觉得,一个李治,因为武媚的事儿,真是让晋阳这个妹妹操碎了心,要是不知道也就罢了,大不了出了事儿晋阳还能去求个情,可是同样是在宫中,李治与晋阳之间的关系如此亲密,李治那智商,什么事儿能瞒得住晋阳,还不是让晋阳给发现了。

    这一发现,可是苦了晋阳了。

    晋阳在宫外逗留了不少时间,玄世璟陪晋阳在外面转悠了一番,到了傍晚,这才送晋阳回宫。

    到了宫中,晋阳率先回了暖阁,而玄世璟则是朝着甘露殿的方向走去。

    一遍走,一遍在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对李二陛下说。

    到了甘露殿,外面的小门房却告知玄世璟,李二陛下正在殿中见李淳风。

    玄世璟心中一凛,难不成李淳风真的从老天爷那里看出了什么?

    甘露殿中,李淳风跪在地上,一言不发,偶尔偷看一下李二陛下的反应。

    “武?唐传三世,武代李兴!”李二陛下在台阶上徘徊着,嘴中念叨着李淳风告诉他的篾言。

    “来人!”李二陛下朝着殿外大喝一声。

    甘露殿外候着的侍卫连忙疾步走进甘露殿,单膝跪在地上拱手行礼。

    “给朕查!凡是宫中人员名字中带‘武’字的,全都给朕找出来!”李二陛下喝到。

    “遵旨!”侍卫领旨退了下去。

    “李淳风,朕若是将所有符合篾言之人尽数斩首,可能抗的了天命?”李二陛下的目光十分犀利,落在李淳风身上。

    李淳风被李二陛下这锐利的目光一大量,也是不禁紧张了起来,帝王一怒,他不过是一个寻常的道士罢了,如何能承受的起?

    “陛下,天意如此的话,又何必徒增杀孽,若是天要兴唐,自会有能人来为陛下解决这件事情。“李淳风说道。

    他心中对于玄世璟还是抱有一份期望的,这事儿是玄世璟告知他的,而且从神侯府出来的时候,玄世璟也让他放心,李淳风久违的给自己算了一卦,定然是无碍的。

    “天意?朕兢兢业业的治理大唐,教导太子,自登基起,无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太子亦是知事明理,无何过错,天为何要亡我李家!”说道这里,李二陛下的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之前李淳风的那一句杀唐子孙殆尽让李二陛下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李淳风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李二陛下将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眼神又恢复到往常的清明:“此事朕自会处理,记住,今日在甘露殿你我二人之间的话,不得外传,明白吗?”李二陛下说道。

    “是,臣明白。”李淳风应声道。

    今日的事若是传出这甘露殿,怕是朝中会有人对太子不利,这种事情,既然天子无过错,那必定是太子失德才导致天降灾祸于李唐,为了大唐,牺牲区区一个太子算的了什么?

    李淳风离开了甘露殿,出了甘露殿见到玄世璟的时候很显然眼中一亮,而玄世璟也是对着李淳风微微点头示意。

    李淳风亦是回礼。

    看到李淳风出来,甘露殿门口的小黄门这才进甘露殿去向李二陛下禀报玄世璟到来的消息,少倾,小太监走出来,对着玄世璟拱手道:“侯爷,陛下召您进去。”

    “好,有劳了。”玄世璟还礼之后便步入了甘露殿。

    “臣,见过陛下。”玄世璟行礼。

    “免了,都这会儿了,可是送兕子回宫了?”李二陛下问道。

    李二陛下身边的暗卫这么多,派在晋阳身边的人也不少,晋阳的行踪,自然是瞒不过李二陛下的。

    “正是,除却这个,臣还有两件案子要向陛下禀报,不过说是两件,合为一件也可以。”玄世璟说道。

    “哦?说吧,朕听着。”李二陛下坐在榻上,看着玄世璟。

    玄世璟直起身子来,开口说道:“是关于太子殿下在长安城遇袭之事,另外一件案子,不知陛下可否听说过,长安城出了一桩命案,崇仁坊一户张姓人家,一夜之间死了三个人,继而失火,三具尸体两具是从火场之中抬出来的,焚毁眼中,容貌辨别不清。”

    “长安城竟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案子,为何大理寺没有上报给朕?”

    长安城是大唐帝都,按理说应是整个大唐最安全的地方,可正是在长安城,自己的子民竟然被谋杀,而大理寺那边却一点风声都没有。

    这已然是一件大案子了。

    “这件案子是长安府上报给大理寺,戴大人为了能尽早破案,就将这案子送到了神侯府,或许戴大人也明白,这太子头天刚刚出事儿,第二天长安城就发生了如此命案,怕是于太子遇袭逃脱不了关系。”玄世璟解释道:“臣查探之后,发现果然这死者于太子遇袭的案子有关。”

    “继续说。”

    “当初太子遇袭之后,巡城的金吾卫围住了五人,一番争斗之下,三人当场死亡,一轻伤一重伤,随后连人带尸体被送到了神侯府,经过一番审问,那些贼人乃是长安城东市的无赖,近两年刚刚来到长安,而指使他们袭击太子并提供马匹的人,正是死去的张家少爷!”
………………………………

第一百一十五章:事发

    “那张家少爷为何要指使人去袭击太子呢?太子常年在宫中,与这张家少爷并无交集才是,难不成还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英明。”玄世璟拱手道:“当初审问那两个无赖的时候,只得了一副画像,臣寻思着,太子平日里也未曾与宫外之人结仇,臣便将画像让人带给了兕子,想让兕子在宫中帮忙打听一番,那张家少爷是宫外的人,自然不会在宫中打听到什么消息,于是这画像就到了长安府那边,张贴告示寻人,从百姓口中印证了是张家少爷,画像虽然送出去了,可是兕子安排在宫门处的人并未及时撤回,张家命案发生当晚,宫中一侍卫与宫女出了宫门,到了清早天还未亮便跟着送水的车队进了宫。”

    “那侍卫和宫女是哪处宫殿的?”李二陛下问道。

    玄世璟说到这里,李二陛下心中已经了然,

    太子遇袭定是宫内之人的手笔,而那宫女和侍卫出宫,确实为了灭掉张家少爷这个罪证的,可是却让兕子给误打误撞盯上了。

    “侍卫是储秀宫的人,而宫女……是武才人身边儿的人。”玄世璟说道。

    “这也是兕子帮你查探的?”李二陛下问道。

    “是。”玄世璟拱手应声。

    事情说到最后,李二陛下坐在位子上想了许多,最终还是吩咐甘露殿外的侍卫前去拿人。

    “神侯府案子办的很好。“李二陛下对着玄世璟夸赞了一句:“至于朕的那道旨意,过些时日,朕会处理的。”

    李二陛下说的那道旨意,自然是之前“夺了”玄世璟执掌神侯府权利的那道旨意。

    “臣明白。”玄世璟应到。

    其实有没有那道旨意都无所谓了,李二陛下的那道旨意也适当的帮着玄世璟挡了一些风头,不然仅仅是面子上,窦家就过不去。

    这么长时间,窦家都没有什么动静,或许窦家已经不准备为窦逵出头了,可是不还有一个窦静吗?

    难不成这窦逵连亲爹都不管他了?

    一个新年倒是冲淡了不少事情。

    “接下来的事情朕亲自处理。”李二陛下说道:“还有,以后少拐着兕子往宫外跑,朕还能留住这个女儿几年?”

    想起自己的宝贝闺女就要被眼前这小子拐走,李二陛下心里就一阵不舒服。

    “这……臣尽量。”玄世璟拱手:“陛下,若是接下来无事的话,臣就先告退了,这天色也不早了。”

    “恩,退下吧。”李二陛下挥了挥手。

    玄世璟转身离开了甘露殿,这宫中的腥风血雨如何,便是与他无关了。

    无论是“唐传三世,武代李兴”也好,还是太子遇袭的事情也罢,剩下的,就看李二陛下自己了,因为太子遇袭的事儿,玄世璟已经间接的将武媚暴露在李二陛下的眼皮子底下了,若是这般,武媚仍旧能够在宫中安然无恙,那玄世璟也就没招了,难不成还真让玄世璟在李二陛下面前指着李二陛下的鼻子告诉他,就是这个女人,要扳倒太子,让晋王上位,之后与晋王苟合成为大唐的皇后,然后再窃取了大唐?

    那样的话玄世璟真的就离着死不远了。

    不死也得被李二陛下抓去炼丹。

    夜深了,甘露殿仍旧是灯火通明,只是今日的甘露殿,确实不似往日那般蛰伏寂静了。

    “武才人身边儿的宫女,储秀宫的侍卫。”李二陛下坐在上首,目光不住的打量二人:“告诉朕,前天晚上你二人出宫,做什么去了?”

    无论是侍卫小五还是武媚身边儿的这小宫女都没有想过自己会被带到甘露殿问话,因此李二陛下这一问,倒是将两人给问住了。

    就是这一愣神的功夫,李二陛下便知道,这两人定然是有问题,两人无论是说什么话,都要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