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李泰沉吟着,李承乾的提议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只不过二人现在手里根本没有钱,再者说,就算是有钱,李承乾若是想在宫里修建暖阁,就算是出于孝道,也难免被一些朝臣病垢:“大哥,暖阁一事,我等不可参与,这样,此事交给世璟如何。”
“恩?”李承乾先是疑惑,随后仔细一想,便点头:“好,此事就交给世璟,青雀你去跟他说便可,至于钱财方面,我东宫还有些父皇赏赐的东西,挑出一些不起眼的,送到侯府,让世璟帮忙变卖了吧。”
李泰点了点头,身为太子,要给自己母后建个暖阁都要沦落到砸锅卖铁的地步,想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回去翻翻自己武德殿里,看看还有什么东西,一并送到侯府去吧,这差事虽说是打着玄世璟的名头,但是实际上出工出力的,还得是李泰。
“此事须好好商议一番才是,大哥,今晚的晚膳我就在你宫里蹭一顿吧。”李泰笑笑,想缓解一下沉重的气氛。
“好啊,欢迎之至。”李承乾也笑着回应。
此时的玄世璟正在书房里跟钱堆聊天,钱堆将一叠纸张推到玄世璟面前。
“小侯爷,这都是今天我见过的纸坊的掌柜的,上面记载了他们的出价,长安城周边一共九家造纸作坊,这九家造纸作坊供应着整个长安城以及周边乡镇的用纸,今天我试探了一下,这九家作坊对于咱庄子上出的新纸,都非常有兴趣,有三家当场就定了下来,傍晚已经将钱送了过来,每家六百贯,一共一千八百贯,来的时候我顺带着将钱运到了侯府,让钟叔入了库。”
“这么快钱就到账了?”玄世璟有些不敢相信,这大唐人办事儿效率挺快啊。
“是啊,剩下的六家,钱明天就会运过来了,同样都是每家六百贯。”钱堆说道。
玄世璟愣了楞,随后拿起钱堆推过来的几张纸,仔细的看了起来,现在侯府上下,已经开始使用起了新纸,往日的硬黄纸已经被淘汰,都放在府内的茅厕里当厕纸用,这让府中下人不禁感叹自家侯爷败家。
玄世璟心中盘算着,一家六百贯,九家造纸坊,这就是五千四百贯,这还紧紧是长安周遭地区,除却分给李承乾李泰还有李恪一共四成侯府还剩下玄世璟在纸上划拉了两下,得出一个数字,三千二百四十贯!
从建造作坊到雇用造纸工匠,侯府的花费才不过百余贯,也就是说侯府纯盈利三千多贯!玄世璟心中狂喜,但狂喜过后觉得还是有些不安,小心翼翼的问道:“一家六百贯,是不是太多了些。”
钱堆摇了摇头,说道:“不多,我在与他们谈之前,在长安城里看过几家卖文房四宝的店铺,纸张都是由这九家供应,这九家作坊完全垄断了长安城的市场,这也是我权衡利弊之后得出的数字,不会错的,再者说了,咱府上的技术可是一次性的卖给了他们,并且我还跟他们说日后若是纸张再有新的进展,会按照这个价钱的百分之八十出售给这九家,并且保证长安城周遭只会有这九家拥有咱家的技术,也让他们继续垄断长安城的纸张市场,咱吃肉,总得给人家喝点汤不是,小侯爷,咱的技术出售给任何一家,都足以打破长安城纸张市场的平衡,所以,这价钱,他们也必须接受,不过我也跟他们说了,日后咱庄子上产出来的纸张不会流到市场上去,只会供应咱自家府上还有宫中。”
“他们答应了?”玄世璟问道,毕竟皇宫的市场可算是长安城内最大的一块肥肉了。
钱堆点了点头,说道:“应下了,不应也不成啊,若是咱庄子上的纸坊扩建一番,新纸往外卖,他们的生意恐怕也就没法做了。”
这钱堆还真是个商业天才,一番分析下来,不乏威逼利诱,侯府只是研究出了新的纸张,无须找渠道往外卖,就能大把的收钱。这还仅是长安周遭,若是再加上洛阳、山东、扬州乃至整个大唐,这得多少钱呐,玄世璟这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做,也能养活一整个侯府了。
“这九家作坊花了六百贯买了新纸的方子,这新纸的价格不会上去了吧。”玄世璟问道,若是如此,他宁可这方子卖的便宜一些,纸张的价格过高可不是什么好事,本来是一件造福万民的事情再平白无故惹来病垢,这就得不偿失了。
“小侯爷放心,新纸的价格我与几位掌柜的也谈论过,咱家的新纸成纸时间比先前的硬黄纸要短上许多,再加上原料丰富、廉价,所以新纸的定价定会比硬黄纸低,即使这样,他们也能赚到不少。”钱堆解释道。
这样就好,玄世璟点了点头:“那成,派几个可信的人,带上咱们的纸张,往洛阳、山东、扬州这些地方走一走,在这种纸张铺满长安之前,咱们就尽可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是。”钱堆应道,这件事情不用玄世璟吩咐,他也能想到,光是长安就出了如此丰厚的回报,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人,怎么会放过其它的地方。
竖日一大早,李泰便来了侯府,顺带着拉了一大车的东西过来,然后又在侯府蹭了一顿早饭。
“魏王殿下,您看您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显得多生分。”书房里,玄世璟看着李泰细嚼慢咽的吃着自家的包子,笑着说道。
李泰咽下口中的包子,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边的油腻,说道:“这次带的东西可不是给你送礼的,世璟,这次哥哥是有事相求。”
“魏王殿下,这话说的可就严重了,什么事儿,您还能求到我头上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尽管吩咐就是了。”玄世璟说道。
“我带来的东西是我和我大哥宫中一些父皇赏赐的东西,你看着帮忙给找个下家,卖了。”李泰不急不缓的说道。
啥?卖了?李承乾砸锅卖铁的这是要做什么?
“魏王殿下,您和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急用钱吗?正好”玄世璟刚要说纸张资金回笼的事儿,话才说一半,便被李泰给打断了。
“我跟我大哥要在宫中修建一个暖阁,用来给母后居住,母后的身体不适合住在干冷的立政殿。”
………………………………
第七十五章:暖阁的花费
原来如此,玄世璟点点头,说道:“那变卖这些东西的事儿先不急,魏王殿下,新纸已经开始在长安城推广,第一批资金已经回来了,而且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二位的分红也算出来了,既然如此,用这些钱来筹建暖阁便是,正好这两天我也在想给皇后娘娘送些什么礼物,这样,暖阁的事情算我一份,这种在宫中大兴土木的事情二位殿下也不好直接插手,小弟就当占个便宜,这件事儿就先以我的名义去做。”
李泰听到玄世璟说新纸在长安推行已经开始盈利了,不禁大喜:“我跟大哥也是这么说的,若是挪用内务府或者是内务府拨给东宫和武德殿的钱财来做,母后肯定是不会答应的,所以才想到跟大哥偷偷的变卖一些殿中用不着的饰物,既然世璟说新纸的钱已经到账,就先从你这边挪用,日后定会偿还。”
玄世璟摆了摆手,笑道:“说什么偿还不偿还,我从小颇受陛下与娘娘的照顾,暖阁一事,我也想尽些心意罢了,再说了,这新纸能有如今,大部分可都是魏王殿下的辛苦。”
李泰见玄世璟如此,也不在多说,只是点了点头:“所以这件事就拜托世璟了。”
“不知殿下可曾预算过,修建暖阁的费用?”玄世璟问道,虽说李承乾和李泰孝心可嘉,二人砸锅卖铁的举动也让玄世璟有些小小的感动,但毕竟现实就是现实,造一座宫殿可不是闹着玩的,耗费的人力财力庞大,不然,暖阁一事不等李承乾和李泰张罗,李二陛下早就从内务府拨出款项来将此事搞定了,李二陛下又不是不知道长孙皇后这身体,不宜居住立政殿,想必李二陛下是想这么做的,却被长孙皇后拦下了而已。
提到钱财预算的事情,李泰面露难色。
“怎么了?”玄世璟问道。
“这我倒是与大哥昨日在东宫讨论过,我们打算将暖阁修建在太液池旁边,正好那边有一块荒废的空地,用来修建宫殿再合适不过,又临近太液池,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景色也是十分宜人。”李泰说道。
玄世璟眯缝着眼看着李泰:“魏王殿下,小弟是问您预算,不是问您打算将宫殿修在哪儿。”
“呃”李泰顿了顿:“咱们修这个宫殿不能征用徭役,所以工人的工钱也要算上一份,粗略的估计下来,怎么说也得两万贯”
“两万贯?”玄世璟惊讶的喊了出来:“我的殿下,您真的觉得两万贯就能修起一座宫殿?”
“那世璟以为,要用多少钱?”李泰反问道。
玄世璟苦笑着,自己心中计算了一番,只是大概有了个了解,但也是被算出来的数字下了一大跳,后悔刚刚说下的豪言壮语了,原以为李泰这么雄心勃勃的来找自己,是已经清楚了花费,且有办法在后续的时候弄到钱,原来根本他的预算就是变卖一些器物就差不多可以的数字。
:“殿下,我来给您说说吧,既然是给皇后娘娘修建暖阁,而暖阁又是用来作为皇后娘娘调养身体的住所,所以建造时所用的材料一定要是最好的,殿下知道金丝楠木吗?”
李泰点了点头:“知道,太极宫殿中的柱子就是金丝楠木。”
“当年杨广在太原修建宫室,用的就是上等的金丝楠木,这金丝楠木光是从蜀中运到太原,便耗资无数,现在在长安更是有价无市,两万贯,还不够买几根楠木呢。”玄世璟说道。
“暖阁又不是太极殿,楠木什么的,不能找合适的替代品吗?”李泰说道。
“可以,暖阁的木材也不必非要用金丝楠木,那样太过奢华想必皇后娘娘也不喜欢。”玄世璟思索一番,继续说道:“红木或者是檀木也成,这就是修建暖阁最大的开支了,光是这些木材,就要耗费数万贯,加上其他材料和工人的工钱,算下来,少说也有十万贯。”
李泰一惊,十万贯!就算是把东宫和武德殿的东西掏空了,也凑不出十万贯啊!李泰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我没想到竟然要花这么多钱”
还是太年轻啊,年轻人做事情就是凭着一股脑的热血。
“即使是花费这么多钱财,你们哥儿俩还是一定要修建?”玄世璟问道。
李泰有些犹豫,随后坚定的点了点头:“是,若是十万贯能让母后的身体调养的好一些,无论用什么办法,我和大哥也会凑齐这十万贯的,只是时间上”李泰没有再说下去,十万贯,确实有点超出他心中的预想了。
玄世璟点了点头,李承乾和李泰还真是出乎意料的孝顺,为了长孙皇后能好好调理身子,真是打算变卖自己殿中资产了。
“其实暖阁也不必非要修建成宫殿的模样。”玄世璟开口道:“魏王殿下想必知道前隋时期,炀帝的那所龙舟吧。”
李泰点了点头:“知道,据说那所龙舟修建的奢华无比,亭台楼阁”说道这里,李泰霎时间就明白了玄世璟的意思,眼睛一亮:“世璟是说暖阁要修建成楼阁的样式。”
“不错,相比于宫殿庞大的工程,楼阁就要简单多了,地基打的深一些,修建一个五层高的楼阁完全不成问题,而且后期四周还能陆续修建其他的建筑,行成一个建筑群而丝毫不影响暖阁的美感。”
“只是,母后乃是一国之母,若是住在楼阁之中,恐有**份吧。”李泰犹豫的说道。
“立政殿并不是一年四季都不适宜皇后娘娘居住,只是春冬交际的时候,才需要暖阁休养,所以暖阁只是皇后娘娘暂居的地方,这也是我不建议你修宫殿的原因之一,毕竟皇后娘娘是国母,是后宫之首,按制是要坐镇立政殿的。”玄世璟分析道。
李泰点了点头:“那若是修建楼阁,花费大约要用多少。”
玄世璟对于建筑的花费还真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唐朝的建筑用的大多都是木材,所以才知道建造一个宫殿耗费最巨的就是木材这一方面,若是问他具体的造价,他还真不知道。
“这就得问专业的人了,毕竟我也不了解。”玄世璟说道。
李泰差点忘了,坐在对面的玄世璟年纪还没有自己大呢,不知不觉,自己竟然对这个比自己年纪小的人有了一份信任,一份依赖。
这时,珑儿推开书房的门,端着两万米粥走了进来,将米粥放在玄世璟的书案上,说道:“侯爷,殿下,喝点粥吧,暖暖胃。”
说实话跟李泰说了这么久,还真有些饿了,端起粥来便大口的喝了起来。
“对了,珑儿,府上有熟悉建筑的人吗?”玄世璟放下手中盛粥的碗,看向珑儿。
“这个珑儿还真不知打,侯爷问这作甚?”
“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想要在宫中给皇后娘娘修建一个暖阁,摸不准花费呢。”玄世璟说道。
“暖阁?宫殿吗?若是一般宫殿的话,花费差不多要十五万贯呢。”珑儿说道。
(收藏、推荐来者不拒,6起来!)
………………………………
第七十六章:砸锅卖铁
“嗯?珑儿,你怎么知道?”李泰惊奇的看向珑儿。
“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修缮过宫里的宫殿啊,虽说是修缮,但是跟重建也没什么两样,太极宫本就是隋朝旧宫殿,炀帝在位的时候先是发生过宫变,后来又是接连的战火,损毁的也挺严重的,后来太上皇登基之后就重新修葺了,这些事情珑儿还是以前在二贤庄的时候听老爷说的呢。”
李泰一拍脑袋:“我怎么把这事儿忘了,皇爷爷在位的时候曾经修葺过宫中的建筑,只不过那时候我还小,住的还是秦王府,对这些事儿也没怎么关注。”
“那珑儿,你知道若是修建一个楼阁,花费大概是多少吗?”玄世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询问珑儿。
“这更简单了,楼阁什么的,五万贯就能修建的极好了。”珑儿说道。
五万贯,虽说超过了李泰预想很多,但是比起建造宫殿的十五万贯要好的太多了。
“那就建造楼阁吧,正好借着父皇给我的信物,还能调动工部,我先回去与大哥商议一下如何凑钱。”李泰算是决定了下来。
“既然这样,那殿下拉来的东西还是先留在府中吧,昨天钱堆来我这汇报,新纸的钱到了府中的已经有将近两千贯了,过两日长安城新纸的款项剩下的也会运过来,总共大约有五千四百管,除却蜀王殿下五百贯分红,还剩四千七百多贯,我这边还要给庄子上的河道预留出两千贯,也就是说,现在手头能动用的还剩下两千七百贯,加上您送来的一车子的器具。”玄世璟见李泰下定了决心,于是将能挪用的财务状况直接告诉了李泰。
李泰摇了摇头,仅有两千七百贯,杯水车薪啊,原本以为自己和大哥偷着变卖殿中的一些摆件,平日里再节省一番,加上玄世璟这边新纸的分红差不多就够了,毕竟修建暖阁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修完,这段时间内,自己和大哥也能想些办法不是,可是照现在看来,就算变卖了那一车东西,离着五万贯还差不少,自己和大哥,还是想的太不周到。
“所缺的钱财虽多,但是建造暖阁一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这五千多贯的收益仅仅是长安周遭,我已经吩咐钱堆派人往洛阳等地去了,想必也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就会有消息了。”玄世清说道。
这个消息对于李泰来说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闻言,李泰眼睛再次亮了起来,修建暖阁的事情还是靠谱的。
“武德殿和东宫那边就先别再出动静了,你俩要是真把皇宫掏空,先别说承乾那边要遭到弹劾,光是你武德殿,恐怕也得揭不开锅,我预计着,五万管,差不多能够凑出来,殿下,庄子上河道的事儿您就先放一放,去工部找个人过来看一下就成,您现在还是忙活着暖阁的事情吧,在宫内起一座楼阁算的上是件复杂的事情,您还得想想陛下和娘娘那边要怎么去说。”
今天在侯府,李泰的心情可谓是在大起大落之中度过的,心绪杂乱直到回了武德殿还久久不能平息,虽然说钱财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但是要在宫中修建暖阁,还得想想怎么跟父皇去说,李泰叹息一声。
“殿下,刚刚东宫来人传了消息过来,说您回来了请您去趟东宫,太子殿下在等您呢。”李泰回到武德殿屁股还没坐热,就有内侍前来禀报。
李泰挥了挥手示意内侍下去:“本王知道了,你退下吧。”
内侍应了声诺,也不再多话,便躬身退出了殿内。
李泰从榻上起身,自己到内殿将身上的长袍换下,穿上了王服,自从在玄世璟庄子上呆过这几天之后,自身的日常琐事,他越发的不习惯让宫女伺候了。
带上两个太监,两个宫女,李泰一路溜达着,穿过御花园,到了东宫。
“你们四个留在殿外等候。”到了殿门口,李泰停了下来,转头吩咐随行的太监宫女在外面等着自己。
“是,殿下。”
李泰进了大殿,大殿中,李承乾正坐在书案前看折子,眉头紧蹙,似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李泰径直走到书案前,拿起书案上瓷盘中摆放的苹果,用手擦了擦,一口啃了下去。
“看你这表情,出了什么事儿了。”李泰盘腿坐在案前的软榻上。
李承乾将手中的折子递给李泰,一脸严肃:“你看看这个。”
嗯?李泰将手中的苹果放到案上,接过李承乾递过来的折子,翻开看了看。
“江陵旱灾?”大致看了一遍折子的内容,李泰说道:“这种事情不是应该禀告给父皇吗?”
“这本奏折是父皇派人送过来的,说是问问我有什么意见。”李承乾说道。
“那大哥你认为呢?”李泰皱着眉头问道,这是可能是父皇在考验大哥。
“若单单是旱灾还好了呢。”李承乾叹了口气:“若单单是旱灾,朝廷只要拨款拨粮便是,虽然国库不充裕,但是总能凑到。”
“那大哥的意思是?”李泰继续问道。
“江陵以前可是萧铣盘踞的地方,到现在为止,仍有萧铣的旧部在活动,父皇几次三番派人前去查探,可是朝廷的人一到,那帮人就没动静了,如同乌龟一般将脑袋缩在壳里,让人无从下手,若是此次那帮人趁着旱灾做些什么,无论如何对朝廷都是极为不利的。”李承乾分析道。
李泰点了点头:“为今之计也只能速速派官员去江陵一代赈灾,朝廷这边也得尽快的派下钱粮。”
李承乾苦笑着摇摇头:“若是有钱粮可派,我和父皇就不必如此无奈了,昨日里父皇问过户部的主事,连带着内务府也问过了,给的答案都是,没钱,是不是很可笑,我大唐偌大的国库,竟然连赈灾的钱财都派不出来了。”
李泰皱着眉头,他是第一次迫切的感觉到钱的重要性。
“大哥,我刚从世璟府上回来,暖阁的修建,大概花费五万贯,要不,先挪用一下这些钱财。”
“五万贯?咱们哪儿来这么多钱,就算把东宫掏空,也凑不出五万啊。”李承乾说道。
“我与世璟讨论了一番,五万贯差不多十日左右就能凑个差不多,反正暖阁的事情也不能急于一时,即使现在有了钱,没有父皇的批准,也是动不了工的,所以,咱可以将这笔钱先挪用到赈灾上面。”李泰分析道。
“可是五万贯”李承乾没有说下去,五万贯,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若是说到钱财,还是要向玄世璟讨主意吧,李泰又想到了玄世璟,一个新纸的方子能在长安城卖出五千多贯的价格,他肯定会有办法的。
“大哥,你现在写封信给世璟,说父皇急需用钱,让他帮忙想想办法,然后你再去见父皇,最好是让世璟能够跟父皇当面讨论一番。”不知为何,李泰现在对年纪比他小上许多的玄世璟有着莫名其妙的信任。
………………………………
第七十七章:考验
“咱俩都没辙,世璟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办法。”李承乾苦笑。
“可是我看世璟手底下那个叫钱堆的掌柜,就是大才。”李泰说道,虽然说现下士农工商分的清楚,但是李泰却从来没有看不起商人,商人别的没有,就是有钱,国家打仗赈灾用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钱,虽然说新纸是他和一帮工匠弄出来的,但是最后能弄回钱来的,还是钱堆。
只是李泰不知道,钱堆能弄回这么多钱,完全都是玄世璟出的主意。
“钱堆?”李承乾一听,这名字,做生意倒是吉利,不管如何,既然李泰说了,自己试上一试也没什么。
李泰拿起放在案上啃了一半的苹果继续吃了起来:“对了,刚刚打我进你这东宫起,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了,怎么回事儿,怎么你这里太监宫女一个个都战战兢兢的。”
李承乾扯过一张白纸开始写给玄世璟的信件,一边写一边说:“好像是东宫混进了什么人,父皇下令彻查东宫所有的太监宫女,包括仆役等人,听说昨天上午有人假借着我的名义在半路上想将世璟骗走,可是知道那天咱要跟世璟见面的人可不多,对方竟然能知道,可见一定是在我这边安插了人手。”李承乾神态淡然,皇家出身的他,对于这些事情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那为什么没有彻查武德殿呢?”李泰问道。
“那天你都不在宫里,直到下午才回来知道的此时”说到此处,李承乾一愣,抬起头来看向李泰:“世璟既然给我这边送了信,想必也派人去庄子上找你了。”
“你是说有可能派去庄子上找我的人将消息送到的时候不小心泄露给了什么人?”李泰反应过来:“这可就无从查证了,毕竟从宣威侯府到庄子上,路途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些,很难查证。”
“罢了,既然父皇派人在查,总会有结果的,毕竟冒用东宫名义当街绑架勋贵可不是小事儿,这件事情若是放任不究,查不出结果,别说世璟那边不好交代,就是满朝文武那里也过不去。”李承乾笑着说道。
“这又跟满朝文武有什么关系。”李泰问道。
“你想啊,一个侯爷,走在路上,差点被人绑了,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一次没成功,第二次呢,这一次是宣威侯,下一次会是哪个勋贵,朝中上下,哪个大臣一辈子没得罪几个人,若是任由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以后谁还敢上街,一天天的光提心吊胆的活着就成了,朝中那些个老狐狸,可是一个比一个精。”李承乾低着头写着信,回应着李泰。
“倒也是,说白了这次想对世璟不利的人是触动了全长安勋贵高官的神经啊。”李泰感叹,啃下了最后一口果肉,将果核仍在盘子里。
李承乾将写完的信拿起来,朝着信纸吹了两口气,又甩了两下,将墨迹晾干后,装到信封里交给了李泰。
“你派个可靠的人,送到世璟府上吧,如今我这东宫可不太平,人手什么的我都不敢轻易调动。”李承乾说道。
李泰将信封接了过来,顺手揣到怀里,回道:“成,不过有件事你得答应我。”
“何事?说来听听。”李承乾好奇的看向李泰,自己四弟还有求人办事儿的一天?
“在宫里建造暖阁一事必须经过父皇的同意,这件事儿你去办。”李泰趁机将这烫手的山芋丢给李承乾。
李承乾苦笑:“好好好,我去,反正这不都是早晚的事儿,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帮父皇先处理好江陵的事情。”
立政殿,李二陛下与长孙皇后坐在软榻上,软榻的桌子上摆放着一碗刚煮好的燕窝,还有一碗,则是阴妃派人送来的野芝熬成的补药。
长孙皇后端起那碗补药,轻饮而尽。
“观音婢,你说朕把江陵的事情,交给承乾,他能否想出办法去办好。”李二陛下笑吟吟的看向长孙皇后。
“承乾是您的儿子,他有几斤几两,陛下是清楚的,臣妾倒是想问问陛下,江陵一事,陛下可有了完全之策?”长孙皇后反问道。
李二苦笑着摇了摇头:“至今没有什么上策,其实朕将这件事情交给承乾,说来也有些不好意思,朕也是有些没辙,想看看这些孩子们能想出什么办法。”
“这些?”长孙皇后诧异。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没错。”随后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你以为承乾会自己憋着?承乾和青雀最近关系好的都快要住到一块儿了,没见青雀天天往东宫跑,此事承乾一定会找青雀商量,而青雀,一定会拉上璟儿。”
长孙皇后施然一笑:“陛下倒是算的明白,陛下刚刚说只是没有上策,但就此事,定是有了解决的办法,将事情推给承乾,只是想考验一番承乾,臣妾猜的没错吧。”
“知我者,观音婢也。”李二抚须大笑。
“承乾是太子,为陛下分忧也是应该的,算不上什么考验,只是希望他们别让陛下失望便好。”长孙皇后说道。
李二陛下点点头:“这点朕自是晓得,话说回来,观音婢,江陵一事,你如何看?”
长孙皇后笑笑:“陛下,这是政事,臣妾一女子,能有什么见第,说白了江陵遭了灾,派人去赈灾便是了,往常不都是这样吗。”
李二微笑着摇摇头:“观音婢勿要敷衍朕,知道的,尽管说便是,朕想听听。”
“真要臣妾说?”长孙皇后看向李二。
李二点头。
“若是依臣妾见解,陛下可以速派官员便衣前去江陵,若是有人想要趁机闹腾,那就让他们闹腾,咱们在暗中看着便是。”
“观音婢的意思是,趁此机会查清楚盘踞在江陵的萧铣旧部。”李二陛下眼睛一亮,自己怎么没想到呢,只顾着自己关在殿里想怎么挪出钱来去赈灾,其实完全可以趁此机会将一些萧铣的旧部拎出来,果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此事就算不是长孙皇后提出来,明日上朝的时候也会有大臣提出来的,只是,李二陛下从长孙皇后口中听到这个计策,可比在大臣口中听到要显得兴奋的多。
………………………………
第七十八章:钱堆进宫
首先感谢书评区的小伙伴,因为umr写历史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在一边查资料一边写,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书友们肯指出来说明这本书还是有救的再次拜谢
当玄世璟收到李承乾的信件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信上,李承乾将江陵的事情交代了一番,还说就在今天下午,他会和李二陛下一起在御书房等着他和钱堆。
“怎么把钱堆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