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少-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应该是我说才是,好好的陇西你不待,跑辽东来做什么?”玄世璟上下打量着石虎,这么长时间没见,黑了,也壮了,看来军营里的生活确实能磨炼人。
“我是跟着上官一起调派过来的,今天早上才知道,原来侯爷您也在大军当中,德义相公来跟我说这事儿,就把我调到您手下了。”石虎脸上带着止不住的笑意说道。
玄世璟点点头,石虎来到先锋队伍当中,对他也是有帮助的,现在三百府兵卡在辽东城外,还要为大军开路,正是缺少人手的时候,尤其是像常乐石虎这样身手了得的高手。
“来了就好,先吃饭吧,我这睡了一上午,有些饿了,一块吃,吃完再做别的事儿。”玄世璟拍了拍石虎的肩膀,随后朝着外面走去。
石虎见状,连忙跟上。
“侯爷,还有一事。”跟着常乐往火头军那里走的路上,石虎将薛仁贵的事情告诉了玄世璟。
玄世璟听了之后,脚步一顿,转过头看向石虎。
“你说你那个兄弟叫什么名字?”
石虎愣了楞,接着回应道:“薛仁贵啊,哦,大名叫薛礼,侯爷,我跟您说,那小子力气可大了”
“走!”玄世璟没等石虎话说完,转身就往来时候的路走去。
“唉?侯爷,不吃饭了?”石虎纳闷。
“吃什么饭,带路,我亲自过去要人!”玄世璟没好气的说道。
这可是薛礼,薛仁贵啊,三箭定军山,仁政高丽国,脱帽退万敌的牛人啊,一辈子从小兵做到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平阳郡公,为了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现在辽东的战争比原本早早的开始了两年有余,这位牛人若是没有遇到石虎,现在也不过是个大头兵,早先薛仁贵是在李二陛下打完辽东之后才逐渐的开始发迹,到了高宗的时候,才走上了人生巅峰。
见到自家侯爷这般着急,石虎也是一头雾水,不是要吃饭吗?
在石虎的带领下,玄世璟在前军的营地当中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白袍小将,没错,现在的薛仁贵,货真价实的小将一名。
“东山侯?!”见到玄世璟,薛仁贵也是诧异。
“薛兄认识本侯?”
薛仁贵摇摇头:“未曾见过,只是之前在军中听说过侯爷,侯爷跟随江夏王的五千先锋军夺卑沙,抢建安,在军中也已经流传开了,只是未曾想到,传说中的东山侯,竟然这般年轻。”
玄世璟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自己在辽东半岛的这些事儿,竟然也传到了后卫大军当中。
“我是听石虎说薛兄弟在这边,颇有怀才不遇,所以现在是特地来上门请薛兄到先锋营的,薛兄大才,将来成就定不止于此,不过现在,也只能暂时委屈薛兄弟了。”玄世璟对薛仁贵十分看重,因此说话之间,也十分的客气。
有才华的人,都值得别人去敬重。
“不敢。”见到玄世璟对自己这般客气,薛仁贵连忙躬身行礼:“既得侯爷看重,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在军中,玄世璟是除却石虎之外,第一个十分看重他薛仁贵的人,而玄世璟的身份,自然不是石虎能够相比,这要是算起来,无论是石虎还是玄世璟,对他薛仁贵来说,都有知遇之恩。
便是这份知遇之恩,也足以让薛仁贵在军中对玄世璟死心塌地的追随了,他少年从军,一路从陇西到辽东,见过了无数人间冷暖,而他薛仁贵,除却一身力气和喂不饱的肚子,没有什么值得谋取的,所以薛仁贵也不担心玄世璟会对自己有什么图谋。
更何况,石虎还是玄世璟府上的侍卫呢,能让石虎这般敬重,这位东山侯,也必定有可取之处。
玄世璟上前将躬着身子的薛仁贵扶起来:“既然如此,那你就收拾东西吧,你上官那边,本侯去说,石虎,你与仁贵一起。”交待完,玄世璟便离开了薛仁贵的营帐。
前军当中的官尉很好找,只要随便叫住一个士兵询问一番让他带着过去便是了。
很快玄世璟就见到的前军军队的主事人,现在的玄世璟可是深得李二陛下看中的人,前军当中的人还不敢得罪,而且德义相公也有那个意思,让他们尽量满足这位东山侯的要求。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九品仁勇副尉罢了,手续很快就办妥了,从此时开始,薛仁贵就正是成为玄世璟先锋营当中的人了。
虽然先锋营不过才三百余人,但是玄世璟的官职也是放在那里的,早先在大军刚开始出发的时候便是封了从五品下游击将军,经过了卑沙城、建安城之后,玄世璟的官职从从五品变成了正四品上忠武将军。
在辽东立下了如此攻来李二陛下总是要发两封旨意奖赏一下,也好激励一番先锋军的将士,玄世璟一下子便是连升三级。
这三级,不过赏的也是勋爵罢了。
处理完薛仁贵的事儿,三个人便返回了先锋营当中。
大帐里,玄世璟在主位坐下,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薛仁贵,越看越是满意,没曾想到自己手底下竟然也有了真真正正的牛人了。
载入史册的牛人。
“仁贵,既然到了先锋营中,就暂且委屈你在先锋营当中做一将士,等到辽东城咱们先锋军的任务完成之后,本侯亲自为你上书陛下讨赏。”玄世璟看着薛仁贵说道。
现在有了薛仁贵,再加上石虎和常乐,对于如何突破辽东城的防御,玄世璟心里有了个大概的想法。
听到玄世璟这般说话,薛仁贵连忙拱手道:“多谢侯爷。”随后面色上显露一些难处,并不是说在先锋营中做一将士委屈了他薛仁贵,而是有些话,他不好意思说。
玄世璟一直看着薛仁贵,自然也看到了他脸上一闪而过的尴尬之色,笑了笑,接着说道:“石虎说仁贵你天生神力,且饭量也不不过你放心,在本侯营中,你吃饭,本侯管饱,这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这个道理,本侯明白!”
………………………………
第六百一十三章:神射!
玄世璟将话说出来,倒是把薛仁贵说的不好意思了,自己的肚皮还真是与常人不一样,别人一顿饭吃一张饼,他能吃五张,如同玄世璟所说的那般,饿着独自着实没有力气去打仗。
“多谢侯爷。”玄世璟话都说道这点上了,薛仁贵连忙拱手应声。
若是军营当中管的不是那么严格,薛仁贵出了军营在山林中打猎也会想办法让自己填饱肚子,奈何军中规矩就是规矩,任何人没有主将命令,不得擅自离开军营,这可就苦了薛仁贵这么一个大胃王了。
“仁贵,之前只是听石虎说你天生神力,本侯问你,你能否拉开五石弓?”玄世璟看向薛仁贵问道。
在玄世璟的印象当中,薛仁贵可是用弓的神人,要不怎么能说三箭定军山呢,而且观薛仁贵的双臂,五石的弓,应该差不了。
玄世璟这小胳膊小腿的,咬咬牙拉满两石弓,只不过满打满算两三只箭矢下来,胳膊就废了而已。
却只见薛仁贵摇摇头:“五石弓我没试过,但是让我吃饱了,倒是可以试上一试。”
“那好,正好本侯也没吃午饭,现在不过午时二刻,后面火头军应该还有些吃食,咱们一起先去吃饭再说。”说着,玄世璟站起来。带着石虎和薛仁贵往外走。
从今天早上开始,外面先锋营的训练便已经是常乐在接手了,而玄世璟,则是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三人到了火头军那边,正好遇到他们在收拾剩下的饭食,大多都是些干饼之类的,至于汤菜,吃不了也只能倒掉,存不住,到了晚上可就全都馊了。
玄世璟可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做胃大如牛,薛仁贵吃这么多东西,都存哪儿去了?难不成有个次元胃不成?
玄世璟吃饱之后,与石虎等了好长一阵时间,薛仁贵这才抹抹嘴,对着玄世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回过身来,玄世璟鬼使神差的朝着薛仁贵问了一句:“吃完了?”
薛仁贵点了点头。
“哦,那走吧。”玄世璟说道。
三人原路返回先锋营的营地当中,军营当中五石的弓还真不好找,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找到一把,只不过这弓看上去已经有些旧了,不知到韧性是否能够达到标准的五石。
营地当中,玄世璟命人在百步外立了一箭靶,随后示意薛仁贵上前。
薛仁贵拿着那五石的攻,试着拉了拉,未到满弓,看上去还是能够驾驭的了的,既然能够拉开,那剩下的,便是准头了。
见到薛仁贵能够将五石的弓拉开,玄世璟的新也就放下了一大半,薛仁贵神射的名头也不是浪得虚名,既然能拉开,那准头上,也一定没问题了。
薛仁贵站在百步前弯弓搭箭,仅仅不过三息的时间,手指松动,随后便是砰的一声,百里之外的靶心上,多处一支箭矢。
“感觉如何?”玄世璟问道。
“没有用尽全力。”薛仁贵如实答道。
方才拉弓,也不过是仅仅拉开了而已,一百步的靶子,还不至于用尽全力。
“将靶子后移五十步!”玄世璟朝着对面的府兵喊道。
很快对面的人便抬着靶子继续朝着后面走去。
靶子放定,薛仁贵再次弯弓搭箭,这次的力道却是比上次的要多出一些,很明显的弓弦拉开了一些。
手指松动间,箭矢再次破空而去,一百五十步的靶子,仍旧正中靶心。
“两百步!”玄世璟再次朝着对面喊道。
玄世璟是在测验薛仁贵的极限,而薛仁贵也未尝没有想试试自己有多大的能力的意思,于是,两人便这般五十步五十步的往上加,一直加到了三百五十步。
这个时候玄世璟站在原地去看那个箭靶,视线之内看到的,也仅仅是个铜盘大小的靶子面,而那红心,不过小拇指指甲盖一半大小。
还能中吗?
虽然知道薛仁贵神射,但是人的目力,确确实实是有限的,弓箭即便射程再远,不能正中目标,也是鸡肋。
此时的薛仁贵站在原地,面色已经凝重了起来,连续的开弓,手臂已经感到有些疲惫了,不过这一箭,他仍旧志在必得,或者说每一次开弓,他都是志在必得!
深吸一口气,薛仁贵从箭筒之中抽出一杆长箭,搭在弓弦上,紧接着便缓缓的开始拉开弓弦,弓弦与弓胎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这场陈旧的老弓也开始发出声音。
站在一旁的玄世璟也终于亲眼看到了什么叫做弓如满月,还是五石的弓。
拉满了弓,薛仁贵此时的目光就如鹰隼一般,死死的盯住三百五十步外的箭靶,小心翼翼的调整着方向。
几息之后,手指松动,弓弦发出“嗡”的一声。
不消一会儿,对面的府兵便跑了过来,站在玄世璟与薛仁贵对面,拱手道:“侯爷,正中靶心!”
听到这个回应,薛仁贵整个人松了一口气,随后甩了甩自己的胳膊,看来连续一直开这五石的弓,也对他的双臂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拉弓脱力十分正常,况且,这恐怕也不是薛仁贵的巅峰状态,毕竟在军营当中忍饥挨饿这么久,今天中午也是头一回吃饱了饭。
“神乎其神,今日见到你薛仁贵,本侯算是开了眼了,当得起神射手这三个字啊!”玄世璟对于薛仁贵射箭的记忆,丝毫不吝夸赞。
薛仁贵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连称过奖。
“石虎。”玄世璟冲着石虎唤了一声。
“侯爷,有何吩咐。”
“想办法弄一张新的五石弓给仁贵,这事儿交给你了,至于现在这一把,就先留在仁贵这里,宁缺毋滥。”玄世璟吩咐道。
这把弓虽然老旧,但是从方才薛仁贵开弓的状态来看,这弓至少还能坚持到这场战争打完,所以暂时不着急淘汰,至于新的弓,要想弄一把宝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是!”石虎应声道。
原先只知道自己的这个兄弟厉害,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五石的弓啊,说开就开,三百五十步外正中靶心,厉害啊!
………………………………
第一章:准备完毕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宝剑赠英雄,石虎觉得,既然自己的这个兄弟有如此才能,当真是要为他寻上一把绝世的好弓了,若是没有,那他即便是费尽心思,也要请上好的工匠为他做一把了。
得了玄世璟的命令,石虎也不敢耽搁,看侯爷对薛仁贵的这个态度,恐怕这次先锋营为大军开路,就要派自己的这个兄弟出场了。
玄世璟的确有如此打算,见到薛仁贵射箭的手段,玄世璟心里估摸着,薛仁贵的这神射,怕是比抛石机的距离远的多,而且准头更是不言而喻。
打走了石虎,玄世璟也给薛仁贵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先锋营当中,薛仁贵的伙食一定是管饱管足的供应。
让薛仁贵养足了精神力气,这可比那些不值钱的饭食重要多了。
安排妥当之后,玄世璟也回到了自己的营地当中。
从下午开始,斥候的消息都会抄送一份送到玄世璟的营帐当中,第一封情报过来的时候,玄世璟心中便明白,这是李二陛下在帮自己了,后卫大营当中的斥候数量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先锋营能够比拟的,斥候的消息同步到玄世璟的手中,这无疑为玄世璟省了许多功夫。
玄世璟营帐的书案上放着辽东城周边的地图,背后挂着的,是整个辽东区域的地图,其详细程度,与李二陛下营帐当中的那副地图所差无几。
辽东城,牵一而动全身,军中但凡能够在李二陛下面前说上一两句话的人,营帐当中必定会挂上这样一副地图,否则等到李二陛下问策决断的时候,那什么去评判辽东局势。
六百斤火药、三百精锐府兵、薛仁贵、常乐、石虎三个高手,加上自己这个半吊子高手。
任务:破开辽东城防御为大军争取进城的机会。
玄世璟仔细的想过,自己所在先锋营一旦破开辽东城的防御,那后续的大军定然便要一拥而上,这也就说明,大军朝着辽东城进军,定然瞒不过辽东城的斥候,或者说,自己的这三百部众,也根本瞒不过辽东城的斥候。
想要偷偷摸摸的摸到辽东城下,像玄世璟和常乐那般,是决计不可能的,就算三百人趁着月黑风高能够潜伏在那里,那陛下的三万大军呢?
薛仁贵固然神射,不过也是一人之勇,石虎常乐固然武功高强,但是军中从来不是能够逞匹夫之勇的地方。
如此看来,想要行动,必然要取巧。
玄世璟这几日在先锋营的营地当中,除却白天偶尔出来观看府兵训练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营帐当中完善着自己的想法。
这一次,玄世璟也当身先士卒,就算不是为了大唐,为了自己能够活命,已经做好的方案也需要反复推敲。
长安城的两府一庄还在等着自己凯旋归去呢。
长安城的家事玄世璟并不担心,莫说自家娘亲也不是什么任人欺凌的人,便是自家产业,也不是旁人能够随便染指的,长安城与潞州府那边遥相呼应,即便是一些心怀不轨的大家族想要动念头,也得看看钱家父子答不答应,钱家父子可不是单冲。
当初单冲的行动虽说是被逼无奈,奋起反抗,但是也不过是种愣头青的行为,而且因为单家的事情,这种事情单冲没可能暴露在官家的眼皮子底下。
而钱家父子可就不一样了。
潞州的形势,当中未免没有李二陛下放纵的意思在其中,当年玄明德的身世和他堂而皇之的接管二贤庄李二陛下都没有动作,更何况现在玄明德已经死了。
长安城后方的安定,也是玄世璟敢在战场上放手去博的动力,来都来了,不给那些高丽棒子好好的上一课,他玄世璟枉为华夏之子龙的传人。
历史上太宗征高句丽,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是在棒子的史书当中,却是被写的乌烟瘴气,想想就让人来气。
辽东城,安市城玄世璟心中琢磨着,这次,看看你们能否有本事抵挡得了大唐的兵锋。
是夜,玄世璟卷了自己的几张图纸便朝着李二陛下的营帐当中走去,这个点儿,李二陛下的营帐当中除却德义在一旁伺候应该是没有那些文武大臣的,所以玄世璟也能图个眼不见为净。
或者说,现在玄世璟,不待见长孙无忌了。
早先从长孙冲那边回来的时候,当晚房遗爱便腾出空来跑到了玄世璟的先锋营当中,与玄世璟叙旧的同时也跟玄世璟透漏。
“小璟,从长安城到辽东,想来你也知道,长孙家父子对你也是不怀好意,现如今长孙冲在后军当中,你又是先锋营,一律辎重补给,定要经手长孙冲那家伙,定要小心啊。”
得到房遗爱的警告之后,玄世璟心中对长孙家父子的防备更甚,先前觉得陛下在大军之中坐镇,长孙家父子似乎没有必要冒着得罪陛下的险去整治玄他玄世璟,现在看来,还是小看了长孙家父子了。
只不过现在若说对付二人,玄世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而现在玄世璟选了这么个时候,正是要避开长孙无忌,不给长孙无忌与长孙冲反应商量的时间。
等到玄世璟所率部众行动的时候,大军也应该要行动了。
至于三百府兵的后勤,既然长孙冲都盘踞在那里了,玄世璟就不打算经长孙冲的手了,玄世璟的理由也十分简单,后军的粮草配给,不合先锋营将士的口味。
玄世璟站在李二陛下的营帐外面,让守着营帐的将士通禀之后,才进了李二陛下的营帐。
“臣参见陛下。”玄世璟站在营帐中央,拱手行礼。
“免了。”李二陛下抬起头来看着玄世璟:“听说这几天,你一直都没有出你那先锋营,今日到朕这里来,可是有了什么结果?”
玄世璟点头,随后从怀中掏出几章图纸,捧在手中。
德义见状,轻步走到玄世璟身前,接了图纸,随后呈给了李二陛下。
………………………………
第二章:臣,不喜高句丽
李二陛下从德义的手中接过这几张图纸翻看了一番,这几张图纸都是之前在玄世璟的桌案上见到过的,不过此时的图纸上,已经多出了一些内容。
看着这些图纸,李二陛下眼睛一眯:“你那三百人要埋伏在城墙之下,伺机炸开城门?”
玄世璟点点头,回应道:“没错,要想破开辽东城,唯有如此,臣想过了,之前拿下卑沙城也是如此,一招鲜吃遍天,只要管用就成。”
“但是辽东城不是卑沙,卑沙城的事情,朕也了解,你觉得,你觉得,辽东城会是如此简单吗?”李二陛下质问道。
“正是如此,所以臣才舍弃了抛车,改为三百人埋伏城下,或许会有损伤的,但是比起大军的伤亡,这是值得的。”玄世璟目光中饱含着坚定。
三百人的府兵,说是先锋营,但是此战,玄世璟这支部队就是一支敢死队,包括玄世璟在内,玄世璟在营帐中的这几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这些人全身而退。
“陛下,辽东城的防御如何,陛下比臣更明白,所以陛下才将臣调动到辽东城这边,没有人比臣更加了解火药,火药的出现,能够让大军更多的减少伤亡,这也是陛下将臣调派过来的用意不是吗?”玄世璟说道:“臣已经想好了,所以,还请陛下恩准。”
“朕让你来利用火药减少大军伤亡是不假,但也不是让你来送死的,朕的大军,还没有软弱到要让一个侯爷去送死才能打开辽东城的局面的地步。”李二陛下将手中的图纸往桌子上一拍,怒喝道:“你有什么信心,能去悄无声息的解决掉城外的那些斥候!”
关于城外的斥候,若是早先没有石虎和薛仁贵的到来,玄世璟万万不敢打他们的主意,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石虎加上常乐,近战搏杀,加上薛仁贵的远程接应,即便是拿下一个五人一组的斥候,也不在话下,绝对不会让他们逃了去。
夜间行动虽然对薛仁贵的视线有很大的削弱,但是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间,即便是夜间,薛仁贵也是当中的王者。
“陛下,此战过后,臣会给陛下一个惊喜。”玄世璟面带微笑的说道。
自从现了薛仁贵之后,玄世璟从来就没有打算将薛仁贵一直留在军中,这等大才,玄世璟知道,在李二陛下的麾下,才是能让他尽情施展抱负的地方,所以玄世璟打算在再此战过后,将薛仁贵引荐给李二陛下,让薛仁贵如同历史上那般,在大唐光热。
“你为何执意如此。”李二陛下目光复杂的看着玄世璟。
“陛下。”玄世璟拱手笑了笑:“臣,不喜高句丽,不喜高句丽人。”
李二陛下的目光由复杂变成了疑惑,玄世璟自长安出生,随后便去了陇西,似乎与高句丽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何会如此?
看向玄世璟的面色,见到玄世璟却仍旧是一番风轻云淡的神色。
“你不喜高句丽,已经到了以命相搏的地步?”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臣妄言一句,臣所做的,扪心自问,都是值得的。”玄世璟依旧笑着回答。
往后千年,祸害我华夏子民的,除却鬼子,便是这些二鬼子了。
要是能从他们的祖先这里断掉他们这一脉的根,玄世璟绝对不吝啬自己的这条命,但是现在征伐高句丽,他不能出事,因为他还要留着他的这条命,去好好的谋划朝鲜半岛下方的那条虫子。
长安城中的遣唐使可仍旧蹦跶的欢快着呢。
李二陛下不会明白玄世璟心中想表达的真正的意思,只是觉得玄世璟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对大唐绝对的忠诚,为了大唐不惜身死的坚定,这让李二陛下心中甚是动容。
“也罢,你执意如此,朕不拦你,但是朕在后方,就不会让你死在辽东。”对于玄世璟的态度,李二陛下也回以了不可置否的绝决。
李二陛下说不会让玄世璟在辽东出事,那就绝对不会让玄世璟死在辽东,在玄世璟出前在长安的时候,李二陛下心中便有着这般心思,更何况是到了辽东,玄世璟还是为了减少大军伤亡才如此铤而走险的。
若不是安市城这样一个阻碍横立在辽东,李二陛下也就不会如此小心谨慎的要保存实力了。
杨万春对于大唐的大军来说,的确是一座大山,是否能够翻越,暂且还不能下定论,但是真的到了唐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双方都会竭尽全力,打出真火气来。
“臣,谢过陛下!”玄世璟抱拳躬身。
“罢了,好好说说你的计划,咱们君臣第一次如此合作,争取能够一战而定辽东城。”李二陛下对着玄世璟招招手,示意玄世璟坐到自己的对面来。
玄世璟走上前去坐下,德义很是贴心的从旁端了热茶,放在了玄世璟的面前,玄世璟则是对着德义点头致谢。
“今天傍晚接到的消息,百济还是与泉盖苏文联合起来了。”李二陛下开口说道,随后看向玄世璟,等着玄世璟表他的观点。
而玄世璟也没有辜负李二陛下的期望,眼睛一亮,笑道:“好事啊。”
“如何好事?说来听听。”听到玄世璟如此说法,李二陛下的眼中,一闪而过的满意。
“如此一来,辽东,可就剩下了辽东城和安市城了,安市城这块骨头再难啃,四下也是孤立无援了,辽东城一定,英国公和江夏郡王的军队便会向陛下这边汇合,加上安市城外张俭大人的部队,然后直指安市。”玄世璟说着,目光却是落在了李二陛下身后的那张行军地图上。
“没错,平壤城的泉盖苏文带着大军与百济一同攻打新罗,的确是分身乏力了。”李二陛下抚须笑道:“不过璟儿如何断定,泉盖苏文不会增兵安市城呢?”
“如今咱们大唐出兵辽东,百济也耳不聋眼不瞎,这个时候还敢跟泉盖苏文站在一起打新罗,由此可见一斑了。”玄世璟回应道。
………………………………
第三章:当然选择原谅他
李二陛下点头,看着玄世璟:“没错,继续说。”
“百济敢无视大唐联合高句丽,当中定然是泉盖苏文许了他们什么好处,而大唐这边,对于百济来说,不过是几个使臣的几句话而已。”玄世璟笑道。
玄世璟的这话,无疑是在赤果果的讥讽朝中对于这些番邦的态度,当着李二陛下的面儿说出来,虽然不妥,但是玄世璟还是希望,让李二陛下从百济的态度来看清楚,朝中平日里和善对待的这些番邦,是如何阳奉阴违的对待大唐的。
李二陛下冷哼一声,眯了眯眼睛,看着玄世璟:“哦?”
玄世璟见李二陛下这般态度,拱了拱手:“臣失言。”
朝中的态度,当中也有李二陛下的态度,毕竟人家给李二陛下戴了个天可汗的帽子,这顶帽子是荣誉,也是一个无形的束缚,虽然玄世璟看不惯外邦的嘴脸还有朝中大臣们所为的儒家态度,但是大环境,玄世璟凭借一己之身,如何能瞬时间改变这种局势,也只能潜移默化。
好在,玄世璟他还年轻,比谁活的长,玄世璟有显而易见的优势,道路也不是万全绝望的不是吗。
“无妨,你接着说。”李二陛下目光灼灼的看着玄世璟,听习惯了朝中大臣的那些言论,李二陛下倒想听听,眼前的这个少年人,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那小臣就说?”玄世璟收了心性,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二陛下一眼。
“莫要废话。”李二陛下没好气的回瞪了一眼。
说就说,反正这是你让我说的。
玄世璟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就简单的拿百济的例子来说,与忽略陛下您的旨意,与泉盖苏文联手攻打新罗,无论时候成败,对于百济来说,都没有什么损失,借着辽东的时局,百济可以狠狠的敲诈泉盖苏文一笔,两者联手攻打新罗,新罗定然是抵挡不住的,这战争的好处只要是军队当中的将领都知道,攻占了别家的城池,数不尽的财富都会被战争的胜利者搜刮干净。”
李二陛下点点头,示意玄世璟继续说下去。
“这样一来,百济两头得利,凭着战争,狠狠的发了一笔战争财,而等到陛下您下旨问罪的时候,若是百济派遣了时辰,带些特产前来长安上贡,编一条苦衷为借口,借着对大唐俯首称臣,承诺对年年纳贡陛下以为如何?”玄世璟笑道。
玄世璟的话说的是事实,这么多年来,大唐对待番邦的态度就是如此,始终怀着一颗宽厚的心去接纳他们,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