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少-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东城等地的兵力只是暂时由他瞎管调动罢了,若是真的将大唐打败,他还敢在安市城自立不成?”泉盖苏文嗤笑一声:“这些事情,等到他将大唐军队都打败之后再说也不迟,呵,天朝上国,让本官看看那位陛下的本事如何。”

    自前隋以来,隋炀帝三次对高句丽大动兵戈,结果都无功而返,到现在大唐的皇帝,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原再也没有大举侵犯过高句丽,这让泉盖苏文觉得,中原,无非如此,还是往常的中原罢了。

    “这”那官员听到泉盖苏文这般说法,沉吟了一番,接着说道:“总而言之,下官以为,杨万春对大对卢来说,始终是个不得不防范的对手啊。”

    这官员一路跟着泉盖苏文从北方一直到平壤,算的上是泉盖苏文的心腹,与泉盖苏文之间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泉盖苏文现在做的是什么,他心里也清楚,只是现在高氏王族的人还并没有死绝,泉盖苏文无法名正言顺的跨出那一步罢了。

    就算平壤城中的高氏王族死光了,唐军之中不还有一个高桓权吗。

    不过,一路跟着泉盖苏文走过来的这些人,都巴不得泉盖苏文早点坐上那个位子,从龙之功,足以让他们享尽荣华富贵了。

    因此,辽东的杨万春,据雄兵以霸安市,拒不服从平壤城出的命令,这也让这些官员心有戚戚,那可是雄踞一方的大将军,早先大对卢亲自兵征讨都拿他没办法。

    要是万一

    “都放心吧,本官的对手,本官自己了解,杨万春与本官不对付,无非就是因为本官杀了高建武,杨万春是高建武的人,但是现在面临危险的,是整个高句丽,而不是本官,大唐狼子野心给予我高句丽辽东国土,杨万春又岂会不知?无妨,辽东放任给杨万春便是,最后无论是胜是败,本官都会亲自将辽东的势力,收归麾下。”泉盖苏文说道。

    杨万春在辽东能够将唐军击退,那他泉盖苏文与百济之间的盟约就会更轻松,介时联合百济攻占新罗,再挟兵北上,一鼓作气,扳倒杨万春,收回辽东的势力。

    若是杨万春败了,无疑,泉盖苏文最先做的将是立即将辽东剩余的势力收归麾下,然后再与唐军之疲师作战,胜算大的,仍旧是他泉盖苏文,而南面新罗和百济,只需要用些计谋,让其河蚌相争便是了。

    无论如何,结果对于泉盖苏文都是有利的,或者说,泉盖苏文在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为本钱,以高句丽的将来做赌注,在整个辽东及高句丽新罗、百济下一盘棋,而泉盖苏文,则是对这盘棋抱有八分的胜算,赢了,他将名正言顺的执掌整个高句丽,介时,高氏王族是否有人活着,对整个高句丽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他才是高句丽的英雄。

    “大对卢,百济的使者就在这殿中等候您呢。”到了正殿钱,身边的官员对着泉盖苏文说道。

    “恩,本官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说完,泉盖苏文便迈步走进了殿中。

    百济的使臣见到泉盖苏文进来,起身迎了上来。

    “大对卢,近来可好啊。”

    说来泉盖苏文与这百济的官员也是相熟了,之前在百济的时候,泉盖苏文的行程便是由这人全程陪同。

    “无恙,不知使者这次来我高句丽,所为何事啊?”泉盖苏文笑问道。

    “大对卢果真是个爽快人啊,既然这样,那下官也就不多啰嗦了,之前大对卢说想要联合我百济,一同攻占新罗,但是现在的情形,百济恐怕无法出兵帮助大对卢了啊。”时辰面色上带着些许尴尬的微笑,对着泉盖苏文说道。

    “使者大人怕是没弄清楚一件事,贵国并不是帮着本官出兵,而是咱们双方共同出兵。”泉盖苏文笑道:“若是用‘帮’这个字,那攻占新罗之后的好处,贵国是一份都得不到的。”

    使者闻言,笑了笑:“大对卢,无论是帮忙,又或者是共同,现在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了,百济现如今境内因为大唐出兵辽东的事情,闹的是人心惶惶,我百济本就是大唐上邦之属国,若无适当的理由,去攻打新罗,新罗上书大唐,大唐的兵锋岂不是调转过来,就会针对我百济,到时候大唐与新罗联手,我百济是断难在两者夹击之下生存下来的,所以我王的意思是,暂时不会对新罗动手了。”

    “贵国王上跟新罗说这些话,新罗会相信吗?”泉盖苏文在殿中踱着步伐:“我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新罗早就已经上书大唐皇帝,将百济与我高句丽联合一事,告知了大唐皇帝。”
………………………………

第五百九十五章:谈判

    “只要我百济没有出兵,即便是大唐,也找不到借口来攻打我百济不是。”使者说道:“倒是高句丽这边,不知大对卢,要如何应对?大唐的大军已经在辽东肆虐了,若是大对卢还没有什么良策,恐怕高句丽,可就危险了,至于新罗,下官劝说大对卢,暂时还是不要妄动了,这南北用兵,高句丽是吃不消的吧?”

    “我高句丽辽东有杨万春将军率领三十万雄狮以拒大唐,大唐区区六万大军,怕是在辽东也蹦跶不起来。”泉盖苏文不以为意的说道:“既然贵国无意攻打新罗,那本官也不好勉强,还要麻烦使者大人将本官的话带给你们王上。”

    “大对卢请讲。”

    “如今半岛之局势,正是对新罗用兵之大好时机,高句丽辽东有上将军杨万春,可确保万无一失,这等大好机会之下,放着不去珍惜,往后想要再去对付新罗,可就没这么简单了,而且,本官想了想,似乎新罗存在与否,与我高句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泉盖苏文冷笑道。

    新罗与百济之间的关系要追溯起来,能往上追很远,而泉盖苏文想要拿下新罗而去联合百济,也正是看中了两家不对付这一点儿,利用百济,拿下新罗稳固自己在高句丽的地位,这原本对于双方是互利互惠的事儿,但是现在百济见高句丽与大唐之间起了兵锋,就想退缩,这哪儿成,现在新罗已经将高句丽和百济都记恨上了,要是百济不动兵刃,新罗一定会配合大唐在高句丽南方动手的。

    这不是泉盖苏文想要的结果,不过即便是如此,泉盖苏文也要稳住自己,拿出强硬的姿态去与百济谈判,而杨万春,则是他手中的一个筹码,三十万高句丽大军在辽东对上大唐六万大军,仅仅是数目上,便能够让百济对高句丽现在的局势更加有信心,更何况,还有平壤城这边的兵力并没有被动用。

    “哦?听大对卢这话,是想放弃新罗了吗?”使者笑道:“大对卢倒是豁达。”

    “原本今日我也想派使者前往百济安排本官的行程,本官也想与贵国王上亲自面谈一番,看来现在,似乎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泉盖苏文说道。

    新罗、百济、高句丽,这三韩之地,独属高句丽一家做大,百济没有高句丽的支持,若想攻打新罗,即便到最后战争胜利了,也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一点百济上上下下的文武大臣都知道,使者也知道,只不过现在大唐在辽东横插一杠,让百济上到王公,下到普通官员,都生了一些别的心思。

    高句丽一家做大也不是新罗和百济想要的局面,如今高句丽有难,百济的王上,也生了趁火打劫的意思,所以才派遣了使臣来到高句丽面见泉盖苏文。

    “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那下官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下官会将大对卢的话,原原本本的都告知王上,在此,下官也祝愿贵国在辽东,能够百战百胜。”事到临了,使臣也不愿在多跟泉盖苏文说什么了。

    “那本官,就承蒙使者大人吉言了。”泉盖苏文对着百济的使臣拱了拱手。

    “对了,这次前来平壤城,下官想在城中多逗留几日,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在城中转转,不知大对卢,可否帮忙安排一番。”那使臣说道。

    “本官尽地主之谊,也是应该的,使者大人放心便是。”泉盖苏文笑道,随后对着身边的侍从说道:“这几天使者大人在平壤城的行程,就交给你了。”

    “是,大人!”侍从应声道,随后对着百济使臣说道:“大人,请。”

    泉盖苏文在殿中目送着使臣离开,不一会儿,外面便走进一高句丽官员,走到泉盖苏文身边,问道:“大对卢,谈的如何?”

    “百济那边不是惧怕大唐,不过是想趁着这个机会从咱们这里要些好处罢了,若是真的这么干脆利落的就拒绝了本官,那使臣又何必在城中逗留呢。”泉盖苏文说道:“这百济,看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了。”

    “那大人的意思呢?答应他们?还是放置百济与新罗,谁都不去理会?”那官员小心翼翼的问道。

    “谈判谈判,总得先谈谈再说,不要着急,不是明天,便是后天,这百济的使臣,一定会再次进宫,面见本官的。”泉盖苏文笑道。

    “那大人是要大营给他们好处?”

    泉盖苏文点点头:“他们想要好处,给他们些便是,要想马儿跑,就得让他们吃饱草,百济这般贪得无厌,到最后,还不是一样要为咱们收拾残局。”说道此处,泉盖苏文脸上的笑容变得阴险了起来。

    “大人已经有了计策?”

    “恩,对了,给杨万春的信送出去了吗?”泉盖苏文问道。

    “已经送出去了,就是不知道杨王春他”

    “这可由不得他。”

    卑沙城这边安稳的度过了两天的时光,第三天,斥候便快马加鞭的赶回了卑沙城。

    “报”卑沙城的府衙外面传来了斥候高亢的声音。在这卑沙城府衙当中,能这么嘈杂的,也就只有斥候了。

    “启禀侯爷,卑沙城外那七千高句丽士兵回安市城的半途,被张俭大人的部队截击,这是张俭大人的信件,请侯爷过目。”府衙大厅当中,斥候躬着身子站在原地,手中捧着一封信件。

    “呈上来。”玄世璟说道。

    那斥候拿着信件走到玄世璟面前,双手将信件呈交给了玄世璟。

    玄世璟拿过信件,见到上面的火漆完好无损,这才拆开信件,仔细的阅读起来。

    张俭的笔迹玄世璟不认得,但是张俭的大印,玄世璟还是能够看的出来的,落款处的大印的确是张俭本人的。

    快速的看完信件之后,玄世璟脸上露出笑容,抬起头来对着那斥候说道:“下去吧,继续出去探听消息,密切注意高句丽士兵的动向,随时向卑沙城或者是张俭大人那面禀报。”

    “是!”斥候应声而去。
………………………………

第九百五十六章:提前打算

    这一次张俭在阻截那些高句丽士兵,也仅仅是留下了两三千人而已,看来那高句丽军队当中领头的,也不是个愣头青,此次离开安市城攻打卑沙城的一万高句丽士兵,折损了六成,还搭进去一个副将,剩下的四千高句丽兵被张俭的部队截留在卑沙城外进不了城,只要张俭想,吃下这四千高句丽兵,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现在就看是那些高句丽士兵的动作快,还是张俭率领的军队的速度快了。

    玄世璟放下手中的东西,走到府衙大厅门口,抬头看看艳阳高照的大晴天。

    这天气,人的尸体可存放不了多长时间啊,现在军营当中的人能够瞒得住,等到尸体腐烂了,可就瞒不住了,到时候可就热闹了呢,不知道杨万春那边是个什么反应,而辽东半岛的战争已经开始了这么长时间了,身在平壤城的泉盖苏文呢?

    玄世璟伸出手遮住刺眼的阳光,今儿个还真是个好天气。

    卑沙城现在在唐军的手中,唐军的大军也在辽东,但是唐军走了之后呢?辽东相比于关内,的确是个苦寒之地,朝堂上不会有人看重这里,而辽东,对于大唐来说,象征意义要比实际用处大的多,即便是拿下来,日后也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来管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高句丽这么轻而易举的就从中原王朝的手中夺走辽东的缘故吧。

    在朝廷公卿的眼中,辽东的确不是个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但是在玄世璟眼中,这里可遍地都是宝贝啊,否则商会也就不会在建安城安插门店和联络点了。辽东的好处,只是这些公卿没有意识到而已。

    而想要彻底的将辽东纳入大唐的版图以绝后患,那就是让诸多大唐人口自愿迁移到辽东半岛地区,几年十几年过后,整个半岛地区就再也没有什么根正苗红的高句丽人了,民族的融合是可怕的,而中原大唐人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更加可怕。

    曾经玄世璟有一个朋友,边疆的,信仰宗教,来到中部地区几年的时间,酒也照常喝,猪肉也照常吃,这就是中原民族的同化性。

    但是中原人的故土情结,也是让他们迁移到辽东的一个不可跨越的难关啊,辽东自古以来,与南疆、陇西并齐,都是个发配罪犯的好地方,提起辽东,关内老百姓最先想到的,除了艰苦卓绝的环境之外,便是这个了。

    或许可以趁着自己现在在卑沙城的时候,做一些安排,就算日后用不上,对于东山侯府来说,也是有用的。

    “你过来。”玄世璟对着不远处的府兵招了招手。

    “侯爷,有何吩咐。”那府兵跑到玄世璟面前站定行礼。

    “你去一趟建安城,找到通源商铺的林掌柜,让他到卑沙城来一趟。”玄世璟说道。

    “是!”那府兵应声而去。

    至少若是日后自己的这批部队撤出卑沙城,能给东山侯府捞点儿好处,现如今的卑沙城里可是空旷的很啊,本就是一座小兵城,没有百姓,城中除却军营就是军营,这不是白白给送了一座城的地皮吗?倒不如先让商会在卑沙城选个地儿,作为整个辽东半岛的转折点。

    原因无他,卑沙城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优越了,临海,现成的港口,建安城那边儿日后一定是水师的地盘,所以玄世璟也就不惦记了,而卑沙城,位置、大小,刚刚好。

    想到此处,玄世璟不由得回到了大厅之中,找出了卑沙城的平面图,仔细的看了起来。

    卑沙城城墙,两百丈见方,城中多是驻扎军营,另有校场等地,茶馆酒楼却是没有,若是想在这里简历一座商会的中转站,这种兵城的情况,定然是不妥的,照这样看来,若是卑沙城内驻军满员的话,将近能容纳下五六万大军不成问题啊,这还是包括了城中有各有校场的情况下,从高句丽部署卑沙城的情况下,显然无论是卑沙城也好、建安城也好,都是两座驻扎水师的营寨,而水师大部分时间可都是在船上度过,所以,守城的兵丁并不多,而一旦两城的水师全都被抽调出去,这就出现了两城守卫空虚的状况。

    也正是因为这样,两座城池被大唐的先锋军轻而易举的便偷袭拿下了。

    有了前车之鉴,若是朝廷真的想稳固辽东,那卑沙城和建安城的守军,数量会控制在两城加起来一共是三万大军左右,建安城的兵员会多一些。而卑沙城这边,怎么也不会下于八千人。

    这样的话,城中就会出现大量的空缺,而让百姓入城居住,那也是必须要进行的事情了,否则城中没有税收,两城的士兵,就是完完全全靠朝廷养活着,一旦中间出现点儿什么差错,两座城池,几天都坚持不下去。

    有了百姓住进城池,那就有了人员流通,商会抢先在城中找一处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也会比后来者要好上一些,辽东半岛这块蛋糕就这么大,谁能抢先吃下更多,谁就是赢家。

    卑沙东面与大唐隔海相望,西面是三韩之地,北面陆地可通北方草原契丹靺鞨等游牧民族,而一个商队的中转站,正是需要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而卑沙城在唐军的保护下,应该说是十分安全的,这次辽东一役,打赢了,整个高句丽都会元气大伤,李道宗在辽东半岛纵兵抢粮抢了半个高句丽,打完仗,留给高句丽的,只剩下饥荒了。

    卑沙城不像建安城那般城南便是水师大营,无须安排人手去守城,卑沙城若是拆掉四面城门赌上的巨石,那可是四面通透,军营的位置,将来也只会安排在东西两侧,北面大门外有护城河,难免则是背靠安市城,只有东西两门,需要重兵把守

    民房一定是要靠主干道的两边,而商铺,也会以主干道为中心轴,分布在路的两旁,卑沙城的主干道足够长,除却商铺之外,若是寻常百姓摆摊,也是能容纳开的。

    现在城中守兵一大半闲着没事儿做,倒不如提前为卑沙城的未来做打算。
………………………………

第九百五十七章:有人算计

    现在卑沙城中的守军用的还是原先高句丽守军的营地,只不过东西都换成了自己的,而原先高句丽守军的营地,安排的还真是混乱不堪,看来也有必要重新整顿一下了。

    现在卑沙城安稳无战事,是个比较好的时机,就算不打仗,军营当中的守军也不能闲着,若是没有玄世璟之前为东山侯府谋点儿私利的想法,或许这些守军闲下来就是无休止的训练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毕竟以后的卑沙城,还是要展的。

    不然今儿个打完了扔在这儿了,明儿个又被高句丽给抢了回去,那不是白费功夫吗?

    思及此处,玄世璟开始仔细研究起了了卑沙城的布置,既然要好好的拾掇拾掇这卑沙城,总得有个章程章法吧?

    提起桌案上的毛笔,在这原图之上,玄世璟开始写写画画,没多大一会儿功夫,府衙外面便传来斥候的声音。

    “报~~~~”斥候跑进府衙大厅:“启禀侯爷,英国公五天前率军攻打通定城,现在已经成功拿下通定,河间郡王拿下盖牟,现在正向钱余出,陛下大军已经到辽东城,围困辽东三日有余。”

    “知道了,下去再探。”玄世璟挥退了斥候。

    “是!”

    斥候领命之后,退出了府衙大厅。

    “陛下大军围困辽东城?为何只是单单围困,而不攻打呢?”玄世璟听了斥候的话,不由得皱起眉头。

    大唐后卫大军到达营州之后便兵分三路,英国公李绩一路,李二陛下亲自率领一路,张俭一路,加上水师刘弘基与张亮两路,李道宗四千先锋军一路,现如今的辽东应该已经是遍地开花了。

    英国公李绩拿下了通定,李道宗拿下了盖牟,张俭提防着安市,而张亮和刘弘基在海上与高句丽水师纠缠。

    如此看来,大唐的军队倒是将整个辽东给团团包围起来了,难道是要一步一步的收缩到辽东然后是安市吗?

    玄世璟在卑沙城待的十分安稳,但是李二陛下军中,却是仍旧有人对玄世璟念念不忘。

    是夜,长孙无忌的营帐当中,长孙冲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孩儿见过父亲。”长孙冲站在营帐中央的空地上,对着长孙无忌拱手行礼。

    “我儿无须多礼,过来坐吧。”长孙无忌招呼道,随后对着左右侍从说道:“你们先都下去吧。”

    挥退了众人,长孙无忌这才抬头看向长孙冲:“说吧,这么晚了你不在你那边好好呆着,来这里作甚?”

    “父亲,是关于东山侯的事情。”长孙冲说道:“本来以为陛下会将东山侯带在身边,这样的话,孩儿也能下手安排,没成想都这么多天过去了,那东山侯仍旧在先锋军的编制当中未被陛下召回”

    “是啊,东山侯在先锋军,还做了不少事情呢。”长孙无忌抚须道:“咱们仍旧是小看了这位侯爷啊,先下卑沙,再偷建安,一步一个脚印,战争还没开始打,就不费兵卒,连下两城,欺瞒了安市城的杨万春大半个月。”

    “父亲怎知,这些都是东山侯做的,而不是i江夏王指挥的呢?”长孙冲问道。

    “江夏王的行事风格,为父自是了解,陛下任命江夏王做先锋大将,也正是看中了江夏王那股子遇山开山,遇水搭桥的性子,拿下卑沙城和建安城两座城池,当中的弯弯绕绕却是甚多,因此,为父断定,先锋军纵观大局,是李道宗在领导没错,至于这些幺蛾子歪点子,定然是出自这位东山侯之手了。”长孙无忌对着长孙冲解释道:“这些个弯弯绕绕,虽然有的上不得台面,但也是冲儿你现在,需要向这位东山侯学习的地方啊。”

    “那之前孩儿与父亲商定的事情”长孙冲面带犹豫的看向长孙无忌。

    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在朝堂当中无大建树,现在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机会,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不用着急,辽东这场仗,才刚刚开始而已,别看现在大军推进的顺利,但是辽东,也是块难啃的骨头,别的不说,便是那安市城的杨万春,拥兵十万,安市城城高池深,便是四路大军汇合,想要拿下安市城,也不简单,卑沙城离着安市城不远,东山侯万难独善其身,一旦参与进来,便是冲儿你的机会。”长孙无忌说道。

    “是,父亲,孩儿明白了。”长孙冲应声道。

    长孙无忌叹息一声:“现在,就连为父也不知道,对付这东山侯,是对还是错了,若是在辽东没有机会能奈何的了他,工学院一事,就此作罢。”

    长孙冲点了点头,这么多年,他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露出如此神态,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可奈何,仔细想想,长孙冲也觉得似乎事情从始至终,东山侯也没做错什么。

    只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罢了,只不过这东山侯在朝中,也着实不会看人脸色

    若是玄世璟知道这父子两人的想法,定然会仰天大笑,顺带着朝两人竖上一根中指。

    也不能怪长孙家父子两人如此想法,但凡朝中身后有大世家作为依靠的公卿,这种别人的辛苦弄出来的东西理所应当拿来给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普遍

    “父亲,夜深了,孩儿就先回去了,您也早些休息。”长孙冲站起来看着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无忌点点头,嘱咐道:“冲儿也是,后勤的事情,虽比不得在前线冲锋作战,但是也是复杂之及,断然不可出差错,否则,就算是为父,也帮不了你啊。”

    “孩儿谨记。”长孙冲拱手道:“那孩儿就先告退了。”

    “去吧。”

    长孙冲离开了长孙无忌的营帐,走在回去的路上,身旁不断有一队队的军士巡逻,只是长孙冲陷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丝毫没去在意,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回到了自己的帐篷。

    “东山侯”躺在床上的长孙冲睁着眼睛看着帐篷顶:“被父亲这么一说,还真是让我起了好奇,在这辽东,咱们两人之间的战场,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

第五百九十八章:辽东城

    后卫大军之中,长孙无忌父子仍旧在等候时机准备算计玄世璟,但若是玄世璟一直守在卑沙城,他们两人也没办法,总不能屁颠屁颠的跑到卑沙城专门去找玄世璟算计人家去。。

    军营当中的夜晚算不得万籁寂静,总会有晚上的巡逻守卫在军营当中巡逻,带起一阵甲胄碰撞的声音伴随着的,还有军靴踩在地上的声音。

    此时军营大帐当中,李二陛下书案上的烛火仍旧没有熄灭,而是看着整个辽东的地图,陷入了沉思。

    现在各方的消息渐渐的开始向大军这边汇集,李绩和李道宗都已经开始攻城掠池的步伐,而张俭那边,防卫安市城的同时还截击了卑沙城回来的大军。

    而辽东城这边

    根据斥候带回来的消息,辽东城在得知大唐大军要到辽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重新修建防御工事,因为辽东城并不在高句丽长城以内,所以辽东城这边的城墙也是被他们一再加固,如今变得十分的高大,若是强攻,死伤定然惨重,若是部队死伤的太厉害,那这一趟征伐辽东,算是亏的。

    而北方契丹靺鞨部落,都是写骑兵,在攻城掠池方面,一点儿用场都派不上。

    现在已经是八月底了,两个月结束不了这场战争,迎来的将是辽东的寒冬天气,关内的子弟兵在辽东这样恶劣的环境当中,人员的战斗力将会大幅度的锐减。

    此战是李二陛下御驾亲征的第一战,绝对不能出问题。

    所以,对于攻打辽东城,李二陛下也是无比的谨慎。

    长孙冲离开了长孙无忌的营帐之后,长孙无忌起身来到营帐门口,现不远处李二陛下的营帐依旧是灯火通明,想了想,还是迈步走到了李二陛下的营帐门口。

    门口的人进去通禀之后,长孙无忌这才进入营帐当中。

    “臣见过陛下。”长孙无忌站在营中,躬身行礼。

    “辅机啊,这么晚还没休息呢。”李二陛下抬起头来卡了长孙无忌一眼,笑着打招呼。

    “陛下这不也没有休息,陛下可是在想如何攻打辽东城的事儿?”长孙无忌问道。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没错,咱们在辽东城外已经驻扎了几日了,白天将领们在一起也商讨了对策,只是朕觉得,除却强攻,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若是一味的强攻,辽东城守城的高句丽士兵都已经有了准备,怕是会死伤惨重啊。”

    “陛下,自古以来打仗夺城,伤亡大一些是正常的,兵力十倍可攻城,虽说咱们现在的兵力没有比辽东城的守军多十倍,但是大唐的士卒对上高句丽的士兵,以一挡三还是可以的,更何况陛下身边还有那五千玄甲军。”长孙无忌劝慰道:“依照微臣看来,咱们在辽东城外耽搁的时间越长,对于咱们来说反而越是不利。”

    “辅机,坐下说。”李二陛下招呼长孙无忌坐在自己的面前,紧接着说道:“朕又何尝不知道,但是朕也在等,想要看看平壤城那边泉盖苏文的反应。”

    “陛下觉得,泉盖苏文会带兵来辽东?”长孙无忌问道。

    “未尝不会。”李二陛下说道,随后指了指安市城:“安市城的杨万春,始终是个心腹大患,杨万春忠于高建武,泉盖苏文杀了高建武,杨万春与泉盖苏文理应不合,当然,之前也证实了两人之间的嫌隙,泉盖苏文兵攻打安市城,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杨万春与泉盖苏文之间再如何,也是高句丽的事情,大唐兵辽东,关系的可是高句丽的生死存亡,朕不相信,杨万春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继续跟泉盖苏文对着干。”

    长孙无忌听了李二陛下的解释之后,陷入了沉思。

    这话说的也是有理,杨万春手下有带甲十万,若是一心守着安市城,大唐的这点儿兵力想要拿下安市城恐怕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若是在大唐与安市城对峙的时候,泉盖苏文领兵来辽东,局势顷刻间就会急转,大唐的军队便会陷入杨万春与泉盖苏文的包围当中。

    若想攻打安市城,大唐的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