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军神-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猴子说:“鲁大哥,你去当和尚,总不能带着个小跟班,那样方丈也不能要你,我就在镇上找个地方住下吧。”
鲁达说:“好吧,这一路上还多亏了你,洒家这包里还有银子,你找个客栈住下吧,等我找了方丈,学了武艺咱们再继续赶路。”
小猴子到:“住什么客栈,把你马屁股后面的帐篷留给我,找个地方搭建上帐篷就是我家,我又随身带着的斧头,上山砍柴卖点零钱也能糊口,不比多花那冤枉钱强啊。”
“好吧,随你了,等洒家当上和尚再来看你,你莫乱跑,丢了洒家可找不到你。”当即鲁达和猴子分别,就上了五台山。五台山是大寺院,想要当和尚可不容易,得有推荐信,或者捐款数千贯。鲁达虽然有钱可也不过百十贯的,更何况他也不打算捐款给寺院,好在鲁达有老种相公写的信。
守门的小和尚一看,来了个武将,骑着马带着刀,杀气腾腾的,也不敢怠慢,就问:“这位施主您有什么事情吗?”
鲁达道:“洒家来找你们方丈,要当和尚。”
小和尚道:“方丈一般不见客,你有推荐信吗,有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你转交了。”
鲁达从口袋里掏出信来道:“在这里,麻烦你转交给方丈吧。”
小和尚认识字,当即拿给了方丈,片刻之后小和尚把信递交给了方丈。方丈是个六十多岁的和尚了,但是保养的很好白白胖胖的,慈眉善目的,显然是修养很深了。
“方丈,寺院来了个军官,骑着马,带着刀,想要剃度出家,还有推荐信。”小和尚说。
方丈道:“信拿来我看。”
方丈拿过信来,一看,乐了,这是以前没出家时候的老朋友了,在延安府当大官呢,没想到这老家伙没把自己忘记了,当即打开信一看,说自己有个手下,嫉恶如仇,在延安府扶危济困,又有好武艺,但是因为抱打不平打伤了缉捕使,因为担心知府大人拿去问罪,所以安排他到五台山出家避祸,请求方丈看在以往的情分上一定收留了。
方丈无奈,这个面子得给,当即道:“快去把那位军官请进来。”
当即小和尚把鲁达请到了偏殿,鲁达还挺紧张,就如同参加面试的毕业生一般,虽然看似大咧咧的,但是心里扑通扑通的跳着。
进得偏殿来,就见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端坐在椅子上面,鲁达连忙见礼。
方丈问:“你就号称鲁敢扶的鲁达?”
“让大师笑话了,洒家就是鲁达。”
方丈说:“故人介绍而来,我理应收你,但是每个僧人剃度之前都要算卦,你盘腿坐下,放松,让贫僧给你算算。”
鲁达照做,盘腿坐下,方丈温柔的眼神看着鲁达,很快鲁达进入了梦境。方丈也仿佛进入了虚空状态。里面出现一幕一幕的画面,鲁达去了一个有水泊的地方,又当上了军官,然后到了塞外,率领着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厮杀,再然后鲁达又乘坐冒着浓烟的大船去了很远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野牛,和头上插着鸡毛的野蛮人。鲁达为了统一这片满是野牛的大陆,杀人无数。
方丈猛然惊醒,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时候鲁达也醒了,鲁达问:“大师,怎么样,我是不是能当一名好和尚。”
方丈道:“怪哉,怪哉,你的命格非常奇怪,本来能当一名和尚,而且将来造化不低,但是不知道为何你的命格中的七杀星大盛,注定了要做一名征战四方的大将。你走吧,我不能收你。”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鲁达出家五台山
鲁达一听不收自己,急眼了,道:“那怎么行,老相公推荐我来的,说明我的确合适当和尚。”
方丈笑道:“不错,你原本的确适合当和尚,但是现在不行,你的命格发生了改变,注定了要做一名征战四方的将军,不适合剃度出家为僧了。”
“那我不管,我就住这里了。”鲁达耍赖。
方丈道:“我且收你为记名弟子,法号智深,但是不剃发,给你安排个执事,有空时候早晚研习佛法。”
鲁达一听有门,当即道:“弟子鲁智深拜见师傅。”
行完了大礼方丈把管事的叫来让给鲁达安排个职务,说完就走了。管事的大和尚犯难了,寺院里一个萝卜一个坑,各自的差事都有人干,一拍大光头,管事的大和尚说:“我想起来个好差事,山下有一大片菜园子,上百亩之多,干活种菜自有三五个农夫来干,我派你去那里看管菜园子如何。这个职务叫做菜头,大小也是个管事的。”
鲁达道:“一个菜园子有什么好看的。”
“你这就不懂了,咱们的菜园子肥沃,长的菜很好,总有几个破落户经常来打秋风,损坏了许多菜,现在看菜园子的老和尚年老体弱已经当了不这个菜头了。”大和尚说。
鲁达说:“好吧,洒家这就去管理菜园子,当个鲁菜头。”
虽然是记名弟子,但是一样得有法碟,给鲁达办理了手续,就这样鲁达就成为一个带发修行的大和尚了,当然了武将的装扮要换换,然后牵着马匹拿着行礼去菜园子上任了。
到了菜园地鲁达才发现这五台山寺院还真是富裕,光这个菜园恐怕都要百亩之多,全是上好的良田,修得有水车水渠,地里有着各色蔬菜等等。有五个职业种菜的农夫,但是他们都是雇佣来的,不负责看守菜园子。交接了职务,鲁达就去镇上把小猴子叫来了,反正菜园子的看守房间都挺大。这活好,也没啥事情干,米、面、菜都有,每天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拳练刀。
鲁达又置办了沙袋、石锁,每天早晚练习。小猴子是鲁达唯一的兵,这下小猴子可倒霉了,每天背着个大木棍,绕着菜园子跑十圈。
鲁达每日里练拳练刀,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附近几个经常来偷菜的破落户早吓破胆子了,哪个敢来造次,别的不说,就说这小猴子的本领就不得了。
方丈也隔三差五的叫鲁达过去听一些佛法经文,不过鲁达对这东西记性不好,除了学会了哦米拖佛,其他的一概不会。鲁达想着老相公说方丈会传授自己武艺,但是总归不好过去询问。
这天下午,鲁达打完了沙袋,踢了腿脚,拿起泼风刀,刷刷,刷刷的练习了一趟刀法。练着呢,鲁达发现老方丈来了,在旁边笑眯眯的。
鲁达说:“方丈来了,智深给你见礼了。”
方丈道:“不必拘礼,智深啊,我你这泼风刀可是把好刀啊,不是一般铁匠打造的,这是谁给你的。”
鲁达说:“方丈好眼力,这是刀剑大师汤隆打造的,用的都是好钢,锋利无比。”
方丈点头,道:“的确是一把好刀,但是你力气太大,这刀只能作为辅佐武器,而不可作为主战兵器用,你要是想有所作为还需要一个长兵器,重而起长的。”
鲁达说:“那我选什么兵器好呢。”
“禅杖,禅杖乃是佛门伏魔降妖的法器,作为武器的同时还能压制你的杀气,以免走火入魔,遁入魔道。”方丈说。
鲁达说:“镇上不是有铁匠铺啊,我去打造一把得了。”
鲁达没过几天就去铁匠铺打造了一把伏魔禅杖,这家伙六十多斤好铁打造的,一边是铲子,一边是月牙,用起来果然是爽了很多,但是价格也怪心疼,收了鲁达十五贯钱。
日子倒也清闲,就这么一晃好几个月过去了,原本是春天避难出来,现在转眼就成秋天了。
这天鲁达把小猴子叫了过来,道:“洒家当和尚也好几个月了,这段时间来每日里就是菜饭,没有酒肉,你且上山打几只山鸡,然后买几坛子好酒,咱好好喝他一场。”
小猴子有些迟疑,道:“你如今可是和尚,吃酒肉可是犯戒的。”
“你咋也如此罗唣,这里是菜园子,又不是寺院里,咱们吃肉喝酒又有谁知道。”
小猴子见鲁达如此说也不好反驳,当即上山打了四只野鸡,又肥又大,先放锅里炖上了,然后去街上买酒。
事情也是巧合,寺院里有个叫做赖利头的和尚,原本出家前十个泼皮,这日他下山来准备买些酒偷偷吃了,刚好走过菜园子的时候闻到肉味了,山上长的野鸡可不是养鸡场养的肉鸡,那味道叫一个香气浓,传出去老远去。赖利头闻着肉味就找到了这菜园子。这家伙要跟鲁达说,我想吃肉喝酒,鲁达肯定请他,但是他不,他恐吓鲁达,一过来就道:“你这大和尚,好大的胆子,佛门重地竟敢偷吃肉,这可是犯戒的。”
本来赖利头以为这么一恐吓,鲁达就服软了,然后赖利头就留下吃肉就行了,但是鲁达哪里懂这个啊,他脾气上来才不管你恐吓呢,当即鲁达道:“洒家自吃酒肉与你何干,少来这里吓唬洒家。”
赖利头道:“嘿,还反了你了,知道我是谁不,我和寺院掌管纪律的那可是好兄弟,你识相乖乖的,把酒肉分我一半,我便不告发你,如若不然别怪我去告发你。”
鲁达一巴掌就轮过去了,骂道:“原来是个打秋风的,滚蛋。”
赖利头挨了鲁达一巴掌,脸上火辣辣的,当即就走了。
没过多久,小猴子买酒回来了,上好的两坛子酒,两人边吃鸡肉边喝酒,鲁达一喝酒可就没谱了,反正又没什么事情,一个人独自喝了一坛子半。小猴子也喝了一些,正这时候菜园子的门被人踢开了二三十个和尚各拿木棍就冲进来了。
小猴子暗道不好,肯定鲁智深喝酒被寺院知道了,这事情他一个外人也不好插手,当即躲在旁边观看。
赖利头拿着个木棍指着鲁达道:“你这厮好不识趣,现在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当即指挥众僧人冲上去猛打鲁达,鲁达喝高了正在酒头上,见有人来打自己,当即晃动一双大铁拳就打了起来。以一对二十竟然毫不落下风。这群僧人又不懂章法,全靠蛮力乱打,哪里是鲁达的对手,不过片刻功夫就被鲁达打的得东倒西歪,一个个鼻青脸肿的。赖利头又被鲁达打了一巴掌,整个脸都肿了。无奈,赖利头带着残兵败将返回寺院,一计不成又成一计,赖利头带着鼻青脸肿脸肿的僧人去方丈那里告状,说山下看菜园子的鲁达喝酒后无故闹事,打伤了众人。
方丈调查了一翻,发现的确是鲁达吃肉喝酒在先,殴打众人在后,要严惩一翻,罚鲁达写下保证书,以后不再酗酒闹事,这事情才算结束。但是鲁达和赖利头的这个仇算是结下了,鲁达不在意这种小事,但是赖利头可记住了。
没过几天,赖利头带来六个伙房的勤杂僧人,从菜园收走了六但大白菜。刚好小猴子卖柴火回来的路上看到赖利头了,他把其中的三担子白菜卖给了附近卖菜的一个商贩。小猴子回去对鲁达道:“鲁大哥,那个赖利头是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居然偷偷把菜园里的菜拿去卖了。”
鲁达就是个火爆脾气,道:“找他去,抓他去见方丈。”
小猴子说:“俗话说的好,捉贼捉赃,拿奸拿双,他们都已经交易完了,如何抓得,定然是不认账,不如等下次的时候咱们人赃俱获,让他没话可说。”
鲁达道:“对,咱们就等下次抓他。”
又过了三五日,赖利头带着伙房里的勤杂僧人来运萝卜,弄了整整五担子。赖利头带人走了,没发现鲁达在后面远远的跟着。赖利头这伙人卖菜也不避讳人,还是上次的那个小贩,找了偏僻地方就交易。
“两担子萝卜二百多斤,收你二百文好了。”赖利头道。
小贩说:“好说,好说,给你钱。”
正这时候,忽然就听见一声巨响:“好啊,你个赖利头,居然敢私卖寺院的菜,走,跟我见方丈去。”
赖利头见事情发了,当即拔腿就要开溜,鲁达哪里容得他逃走,拦住了去路喝道:“哪里走。”赖利头出家前就是个破落户,见无路可走,道:“鲁达,莫以为你当过武将就怕了你,看打。”
说罢抡起扁担照着鲁达的头就打,鲁达用手接住扁担,一把扔在了地上,大拳头就迎了上去,赖利头哪里是鲁达的对手,只一拳头打在了他的嘴巴上面,两颗门牙就掉了。
鲁达见赖利头流血掉牙了,也不好再打,当即拉着赖利头去见方丈。
方丈见鲁达伤人,不过事出有因,本意要提鲁达说话,奈何其他的长老纷纷说鲁达凶性太大,日后难免出事故,反而要处理鲁达。
。。。
………………………………
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面兽落难
方丈毕竟是方丈,笑道:“如今正是秋季蔬菜丰收的时候,也是附近破落户偷盗蔬菜最猖狂的时候,鲁达打人固然不对,但是总归是赖利头偷卖寺院蔬菜引起的,不如再原谅鲁智深这一次,如有下次一定严肃处理。”
众长老见方丈都这么说了也不好说别的,只好勉强同意。
鲁达很感激方丈,继续留下来看菜园子,这天晚上月明星稀,一轮圆月朗朗,鲁达巡逻完菜地,赶走了几只偷菜的刺猬回到了门前的空地上,拿起禅杖一顿猛练,打的是飞沙走石,虎虎生风。
这时候忽然有人说:“你这是拿着禅杖当棍用呢,算不得一流功夫。”
鲁达吓了一跳,这是谁啊,大半夜跑这里来吓人,就见方丈信步走来,鲁达连忙合十行礼。
方丈说:“你肯来我五台山肯定也不全是为了当和尚,是想学我的武艺吧。”
鲁达挠挠头道:“是啦,方丈就是活神仙啊,啥都知道。”
方丈说:“我出家前和你一样,也是个军官,还有过两个不成器的徒弟,一个叫做史文恭,一个叫做卢俊义。”
鲁达咧嘴大笑,原来这是遇到同行了。
方丈说:“虽然你这次闯祸给拦下来了,但是下次闯祸是迟早的事情。你来一趟五台山也冥冥中注定的缘分,我就教你一套禅杖吧,叫做疯魔仗发,正适合你这种打起仗来疯狂的人用。”
鲁达道:“方丈真是神了,我在西军中有个外号叫做鲁疯子。”
方丈说着拿过鲁达的禅杖,仿佛这几十斤的禅杖轻若鹅毛一般,在方丈手里上下翻飞,时而抬起,时而落下,婉转的如同一条游龙一般,以鲁达的目力甚至看不清禅杖运行的诡计。老方丈演习了有半柱香的时间,最后把禅杖铲在了地上。
方丈问鲁达:“智深,你看懂了多少招式。”
鲁达笑道:“方丈演习的虽然快,但是洒家是好武成痴的人,依然全部记下来了。”
方丈很吃惊,道:“看来你真是个奇才,不过全部记下来还不够,你练习熟练了,然后全部忘记才行。”
鲁达摸摸头:“为何要记熟练了还要全部忘记呢,搞不懂啊。”
方丈这时候已经飘然而去,夜空中传来方丈梵音一般的声音:“无招胜有招。”
鲁达也想不明白这些,索性不去想了,按照刚才老方丈演习的招法,用禅杖演习了一遍,果然感觉非常厉害,但总感觉有地方不对,老是用不出来那种感觉。
小猴子说:“鲁大哥,俗话说的好,功夫,功夫,也就是时间的意思,时间久了自然就成了功夫,你才练习,哪里可能那么快融汇贯通,何不明天继续再练习。”
鲁达一拍大脑,道:“好一个痴汉,急于求成了,好洒家睡觉去,明天再练习。”
且不说鲁达在五台山练武看菜园子日子过的逍遥自在,单说这日山东地界的黄河上面,冷风嗖嗖的刮着。一艘大趸船拉着一块巨大的花石,要从经过黄河到运河,然后运往东京给当今官家建造花园来用。说起来官家修建一个花园也用不了如此多的石头,只是当今官家如此下面的人难免效仿,尤其以蔡太师为首的文官体系最喜欢附庸风雅,故而许多花石根本就不是给官家用的,而是这帮人拿去建自家的园林了,但是这种事情去哪里说理去,老百姓是苦不堪言。
这船上有二十几个船夫,押运的是一个面带青色胎记的军官和四个军兵,这带着胎记的乃是本朝名门之后杨门令公的后人,叫做杨志,因为有个胎记也得了一个外号叫做青面兽。按理说杨志是土生土长的东京人,又是名门之后,应该做个军官才对,其实不然,杨志在东京的祖宅都押给人家了,杨志也不是什么高级军官,只是得了个闲职,这次杨志出来押运花石纲就是想弄点功劳,好回去升官的。
只是这河上风lang渐渐的大了,大趸船在河上也如同一叶小舟一般。
船夫立刻过去对杨志道:“杨制使,如今风lang太大,不能行船,且靠岸等风lang小了再行吧。”
杨志一瞪眼:“有风lang就不行船,天下哪里呀风平lang静的时候啊。误了归时你们是要挨板子的。”杨志出身将门虽然没落了,但是大家公子的脾气还在,总不把普通人当人。
船夫道:“不然,一般的小风lang自然是不碍事的,但是如今这风lang的确太大,不是时候航行了,要立刻靠岸才好,否则会有危险的。”
杨志刷的一下就把锋利的家传宝刀抽了出来,这宝刀可是吹毛利刃,很吓人的,喝道:“快点航行,不然现在你就危险了。”
外行领导内行很多时候是要出事的,比如这个时候,杨志一意孤行要冒着风lang继续航行,船夫说不过杨志只能听从命令,当即继续航行,大河之后大船随着风lang上下翻涌又行了数十里,眼看进入济州境地,忽然一个大lang打过来,正打在船头上,船身倾斜当即进水了,船夫对杨志道:“冒风lang行船,现如今翻了,害了众人的性命,各自逃命去吧。”
船夫都是水性好的人,一个个拿了软木的救生木。可苦了杨志和几个士兵了,水性都不好。
河里风大lang大,众人纷纷从船上找了软木抱住,然后跳船离开。没过多久,偌大一个船连影子都没有了。
杨志靠岸的时候已经是好几个时辰后了,让岸边的一条小渔船给救了,也是杨志命大竟然没什么损伤,但是同船的船夫和军兵就不知道了。这种事情也只能各安天命了。杨志在渔夫家清洗了衣衫,拿了腰刀,至于钱财是早就被水冲走了,身上连个大子都没有。渔夫人好给杨志置办了食物,但是渔夫家境一般也没多余的钱给杨志。
杨志道:“请问这里是什么地界,距离哪个城市近,洒家身无分文,想去卖艺换点钱财。”
渔夫说:“距离这里最近的当属郓城了,那里比较繁华,你去了先不用在街头卖艺,且去晁家楼一趟,倘若耍得动门口的大刀自然有银两和酒菜奉上。”
“还有这等好事,洒家以前也听人说过,不曾想到这次要去了。”杨志道。
杨志别了渔人,行走了两日虽然口袋里没钱,又拉不下面子去吃粥棚的粥,饿着肚子道了晁家楼。
守门的小二正无聊呢,看见一个面带胎记的汉子,手里拿着一把刀,知道来客人了,当即过去道:“客观,你这是要吃饭呢,这里有把大刀,重四十斤,只要你能耍几个招数,免费酒席奉上走的时候还有盘缠。”
杨志道:“洒家船上落水,如今一路走来浑身并无力气,等我吃完了,耍他个三十招也无妨。”
伙计有些为难,正这时候掌柜的出来了,道:“这位壮士,里面请,且先休息吃饭,然后再演练武艺。”
掌柜的特意关照,先让杨志喝了点小米粥,休息了片刻才开吃,就怕杨志撑到。给杨志切了两盘羊肉,两盘素菜,一壶好酒。杨志是真饿了,他是个要面子的人,总不至于去街上施舍的粥铺和老弱强饭吃,所以这一路走路水米未进,吃了六斤羊肉,好几个大饼,杨志这才吃饱了。
掌柜的说:“壮士好饭量,不过我看壮士神情疲敝,还请到客房休息片刻然后再去门口演练武艺。”
本来掌柜的是好意,担心杨志体力不支撑,但是杨志听来感觉掌柜的不相信他,当即道:“洒家耍几趟刀又有何难,走,这就去。”
说罢杨志来到门口,拿起四十斤的大刀,这种到当年杨令公曾经用的这种样式,杨志也会用,拿起来演练了一阵刀法,外行虽然看不懂,但是纷纷叫好,杨志是个红脸的汉子,看有人叫好又演练了几十招,耍了一身的汗水。这才回到了客房休息,本来以杨志的体格,耍刀出汗水这都不叫个事情,主要是在于黄河落水杨志泡了许久,体内寒气未除,杨志醒来时候就感觉浑身无力,脚底下如同踩在云端一般,噗通一声又摔到了地上。外面小二进来一摸额头,麻烦了,打摆子了。当时医疗不发达,发烧就是大病。
掌柜的说:“这可不成,立刻用软篷马车送医馆住院治疗,另外去通知一下庄主。”
“是。”伙计们立刻就把杨志送到医馆了。然后又去通知了晁盖,晁盖正忙的昏头转向呢,如今这兵营差不多四千人马,步兵骑兵都有,虽然扩建了,但是还显得满满当当的,新兵训练,装备配发等等事情挺多。
伙计一说有个人脸上有胎记,当即晁盖就想到了杨志。晁盖立刻放下手头事情,带着焦挺、罗云三骑直奔晁家庄医馆。
病房里,护士刚刚给杨志吃过药,额头上弄着白毛巾休息呢。
………………………………
第二百六十四章 棉服热销
晁盖的名字杨志还是知道的,当即想要起身见礼,晁盖把他按下了。
杨志说:“洒家是连日劳累,偶染风寒,和你店无干,有劳晁团练了。”
“刚才我询问了大夫,说你体内寒气较重,切记要好好休养数日,不然留下病根就不好了。”晁盖说。
杨志看了看这从未见过的医馆房间,担心道:“洒家只怕无力支付诊费。”
晁盖忙道:“到了济州地界,让杨制使受苦是晁盖照顾不周了,切勿再提这些事情,诊费等一切费用皆有我来负责了,你安心养病便是。”
杨志很感激,道:“如此多谢晁团练了,等洒家康复了定然报答晁盖团练。”
晁盖说:“这事情杨制使不必挂怀,你且好好休息,等日后康复了再说。”
杨志生病不宜劳累,晁盖安排厨房照顾一下,毕竟是京城里来的。然后晁盖就出了医馆,准备回去。
焦挺说:“哥哥这个杨制使武艺很好,为何这点风寒就如此病重。”
“昨日水军来报,风lang时候运河之上翻了一艘大船,好在附近有蜈蚣船巡逻救下了二十名船夫,听闻船上还有官军,水军搜寻了一日一没找到,押运这船的不是别人,正是杨志。杨志名门之后,好面子,自是不好提这事情,如此一来杨志是回不了京城了。”晁盖说。
晁盖回去之后,钢铁厂汤隆派人送信来了,说手摇天王米脱粒机造好了,让晁盖过去验收。晁盖也顾不上休息,又赶奔钢铁厂。兵器制造车间,汤隆正指挥着工匠打造兵器呢。兵器车间有三条大流水线,打造的是最常见的兵器,第一条生产线打造朴刀,朴刀在军队中最常用,需要量也最大,现在每天可以打造朴刀一百把。第二条生产线打造长枪头,普通士兵用的长枪枪杆都是白蜡杆的,就一个枪头是打造的,长枪造价低廉,但是使用简单,杀伤力也强悍,也是军队里应用最多的武器之一。
第三条生产线打造的有些儿复杂,是以六五式骑兵刀为蓝本打造的骑兵刀,刀身颜色黝黑,出厂时候只开刀前部刃。由于工艺复杂,每天只能生产十把,造价相当高。
另外还有其他的兵器打造,由工匠们直接打造并没有生产线,至于弓弩、弓箭则有弓弩车间来完成。
汤隆见晁盖来了,把晁盖领带到了办公室,汤隆说:“哥哥,按照你的要求的天王米手摇脱粒机制造出来了,试验了一下,脱粒效果还可以。”
所谓的手摇脱粒机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个满是齿轮的轮盘,旁边固定着一个成天王米的筒子,把天王米放进去,手摇动起来就把天王米脱粒了。
“噢,试验一下。”晁盖说。
焦挺拿过几个天王米棒子,放进去,然后摇动,玉米粒哗啦啦的就出来了。总体感觉还可以,比全手工快点儿,但是有个别卡壳的时候。
晁盖说:“汤隆兄弟,你再辛苦辛苦,安排人制造几十台样品,先给刘有田他们用用试试,如果感觉可以再大量推广。”
“没问,两天时间就好了。”
原本这些小东西类的产品都是张铁汉负责研制的,但是现在张铁汉去了井陉县负责新钢厂的组建,所以许多事情都落在了汤隆的头上。
晁盖说:“我有意让你再成立一个小机械车间,专门研发制造机械,你意下如何。”
汤隆一呲牙,道:“哥哥安排了,本来不应该有异议,但是哥哥知道我汤隆祖传的收益是打造兵器,对机械这东西虽然精通一些,但是不能做到精通,哥哥还是另外请人来负责的好。”
晁盖一想也对,像天王米脱粒机这样的简单的小机械,让汤隆照图打造还行,如果没有图纸,他造起来就费劲了。
“呵呵,是我心太急了,最近新济州那的机械厂正在紧要关头,等他们忙过了这段时间以后的机械就不用你这里造了。”晁盖说。
汤隆说:“好的,我这里可以再上马一条斩马刀生产线,一条虎牙军刀生产线。”
“好,生产用不到的全部运到水泊梁山的库房里藏着,等用到时候的时候再拿出来。除了朴刀和长枪之外,诸如马刀、斩马刀、虎牙军刀这类的武器生产起来不要追求速度,要侧重质量。”晁盖安排说。
汤隆一一记下,打造兵器他是行家,对于质量把握还是很好的。
如今已经是初冬的天气,天气渐渐的寒冷,济州四县除了对困难群里发放的粮食、肉蛋补助外今年又多了一个新项目,那就是棉衣。当然了,作为福利的绵羊都是外面粗布,里面棉花的,很暖和,但是样式不新潮。
来纺织厂里拉货的马车排成了长长的队伍,主要产品是秋衣秋裤,棉布,当然了主打还是外表丝绸内里棉花的高档丝绸的棉衣和棉被。这类东西外销辽国、金国他们不认,他们大多喜欢穿羊皮的冬衣。但是在大宋这类产量可是非常热销的。且不说东京开封这样的大城市,就在京东路附近的齐州、青州、登州一带也卖的火热。产品还远销到了太原府、京兆府等等偏远的地方。
这年月普通人家都是没暖气的,只有火炕或者壁炉类的取暖设备,所以棉被和棉衣显得异常重要,热销也是意料种的事情。
负责发货的几个主任忙碌着清点数目,填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