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军神-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晁盖点点头道:“好,你带着罗云给骑兵安排个地方住下,我去找朱先生。”

    史进当即指点罗云去安置晁盖亲兵卫队了,晁盖和焦挺去长工安置点,朱武正在哪里忙呢,外面架着十几口大锅,正在熬姜汤,还有几口锅在熬着药,草药味道弥漫。拿着石灰粉的工人正在清理茅厕、污水沟等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原来朱武来时候盐场这边就已经是冷天了,士兵和职工穿的暖住的好,营养也跟的上自然很少有人生病,但是从真定招募来的长工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住的是地窝棚,保暖自然比不了房子,二来长工们的营养也比不了正常职工,第三有人水土不服。所以又一部分人出现了腹泻之类的,还有部分人感冒头疼,最严重的是有二十多人发烧了,这年月发烧就是大病,盐场的有四个大夫,正给这些人治病。

    朱武抬头一看:“哥哥怎么来了。”

    晁盖道:“这两天船队过来接人,我特地过来看看大家伙,怎么样,情况稳定住了吗?”

    朱武道:“问题不大,只是常规的风寒所致,大夫说不会传染的,不过为了预防万一,我让大夫配置了预防风寒的药和姜汤,另外厕所、污水沟等地方正在进行彻底消毒,所有人都不得喝生水。”

    “恩,的确该如此。”

    晁盖说着转进低矮的窝棚里,以晁盖的身高在里面只能低着头,里面空气污浊,五张简易床上住着五个病号,一个个头顶上放着白毛巾。

    “今天的药吃过了吗?”晁盖问一个长工,这长工道:“吃过了,其实没啥,我还能干活,只是有些不习惯而已。”

    “都发烧了还干活,不要命了。好好休息吧,放心好了,生病休息期间工钱照发。”晁盖安慰了工人。

    晁盖又转了几间窝棚,情况都和这里差不多,病人情况大多还可以,但是这里靠海窝棚里潮湿空气又差显然不利于恢复。

    晁盖对朱武说:“这几天船队就到了,带病上船风险很大,加上晕船很可能造成伤亡。”

    朱武道:“发烧的一共是二十五人,我打算送到盐山客栈里去,从客栈里划分出五间隔离房出来,那边住宿条件好,康复也快。”

    “恩,好,你安排人立刻转移吧,记住,一定要用密封的马车。另外长工们的伙食要加强,安排伙房多采购些猪羊、鱼虾类的,改善生活。”晁盖安排道。

    朱武抱拳道:“哥哥放心,我立刻安排。”

    朱武当即安排杨春带领盐场的车夫用密封马车安排病人转移去盐山村的天涯客栈居住养病,随行怕了一个大夫两个卫生兵。

    伙食方便这边靠海主要是以鱼虾为主,也可能是真定来的这些长工不适应,伙房当天就去订购猪羊了,沧州这边人烟相对稀少,所以羊比较多,如今正是深秋天气羊汤还是很好的。

    安排完病人,晁盖、朱武等人净面洗手,朱武带着晁盖四下里看看,指着一望无际的海滩说:“那边正在施工的也是盐田,明年扩大的到五万亩,以后这里将是个盐的世界。西北那边距离海比较远的地方将建设三个盐场职工的新村,每个村子最少能住五百户以上的规模。咱们的工厂待遇最少比同类的薪水高三成,另外休息日还多,还有各种福利待遇,所以工人们的积极性都很好。”

    晁盖点头道:“朱先生辛苦了,这盐场多亏了你和孔阳才能有如此规模。职工们的生活配套还得完善,育婴堂、学堂都得建设,另外还得有最起码的运动场地,大家伙不干活的时候踢踢足球什么的。”

    朱武道:“好的,这几天我一并安排下去。咱们存放食盐的那个荒村,因为有咱们修建的食盐大仓房,被大家叫做盐山,那里距离此间有十来里地,饭店、澡堂、衣服店倒是有好几家,主要都是盐场的工人休息的时候过去的。”

    “恩,这样也不错,最起码工人休息的时候方便一些,我安排刘梁他们最近也来盐山开几家店铺,方便工人们买东西。另外盐砖生产的怎么样了?”晁盖问。

    朱武道:“盐砖那东西就是把食盐压缩成块,坚硬的石头一般,生产技术简单,已经开始生产了,只是我和大家伙都在想,如此坚硬的盐砖吃的时候怎么弄?”

    晁盖笑道:“呵呵,也怪我没有说清楚,盐砖并非供人食用,而是给牛羊tian食用的。”

    下午时候晁盖、朱武另外带了焦挺、罗云、史进一行五人骑马赶奔盐山村吃饭,盐山村是盐场的一个仓库所在,距离盐场有十几里地,原本是个荒村,后来渐渐了多了许多铺面。海边得这些道路并不宽敞,最多只能并行两辆马车,五人正往前走呢,忽然前面来了一行马队,有六骑,为首的是两个骑兵打扮,后面四骑,都是便装,看样子也是趾高气扬的,可能是哪里的官吏。

    “散开,散开,莫要挡了我家大人的马头。”两个骑兵叫嚣着,挥舞着马鞭。

    晁盖也没当回事,这年头横朝廷的兵马哪个不是横的跟秃尾巴狗一样,示意大家躲到一边,让他们过去就行了。但是你愿意让人家不一定愿意领情,领头的两个骑兵盯着晁盖等人看,一挥手道:“慢着,你们五个干什么的,如何带着长兵器。”

    史进道:“你们是干什么的,面生的很啊,不像是本地的官差。”

    这人生气了,道:“我问你们,你们还问起我来了,找打是吧。”说着轮鞭子就要抽史进,史进劈手夺过鞭子头,使劲一拉,把这名骑兵给拉下马来了。

    另外一名骑兵刷就把长刀抽出来了,他快史进比他更快,长枪顶到脖子上了。

    史进说:“我来问你们,你们是干什么的,到这里来有什么事情?”

    “我家大人是来上任的,过来看看海边的盐场如何?”骑兵不敢造次,说了实话。

    着时候骑兵身后四骑到了,为首一人穿着华丽,留着一点点小胡子,看起来很有派头。这人道:“大胆,什么人敢袭击官军。”

    朱武看看,晁盖,一带马过来了,让史进放下长枪,朱武抱拳道:“刚才可能有所误会,我们是盐场的团练,奉命守卫盐场的。不知道大人是哪位,去哪里上任的需要到盐场来?”

    这人道:“本官高廉,我堂哥是当今太尉高俅,本官要到高唐州上任,听闻黄骅盐场非常巨大特地绕远路过来看看。”

    朱武一听高俅脑袋都大,如今太尉高俅风头正盛,是很不好得罪的人物。朱武道:“如今盐田里有工匠感染伤寒,头疼发烧很厉害,大夫说此病传染,为了高大人的安全还是不要去的好,更何况盐田非经济州知府同意外人不得入内。”

    高廉一听就不乐意了,冷哼道:“本官也不行吗?”

    朱武道:“既然是制度肯定不能例外,不如高大人去了济州让许知府开个文书然后大人就可以到盐场参观了。”

    高廉脸色阴沉,原本在东京自己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没想到到了这个鸟不拉一个小小的盐场守卫居然不给面子。

    手下两个骑兵和三个随从不乐意了,动手就想打朱武,史进罗云长枪过去拦住,打在了一起。高廉随从不敌史进和罗云两个被打的节节败退,晁盖咳嗦了一声,史进和罗云收枪后退。

    朱武道:“高大人,请回吧。盐场也有盐场的难处,我们也是上指下派身不由己,没必要在这里打打闹闹的。”

    高廉说:“我们自己去,就不信还进不了个盐场。”

    高廉带人不理会晁盖等人就朝盐场方向去了,朱武看看晁盖,面色严峻的说:“哥哥。盐田没什么技术含量,晒盐方法迟早泄露。高廉身为高唐知府手定然是伸不到海边来,这里面有高俅的影子,这次咱们是把高俅得罪了。”

    晁盖叹息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得罪就得罪了,天高皇帝远的还怕了他高俅不成,走,喝酒去。”

    一行五人赶奔盐山村喝酒去了,盐山村就有一条街,有那么几十家店铺,最好的酒楼也就是个两层的小木楼,柴进家开的。旁边还有天涯客栈,那是晁盖家开的,天涯客栈属于大车店一类的,属于抵挡的。柴进出身贵胄,凡事讲面子自然不肯去小店吃饭。
………………………………

第二百五十章 冤家路窄

    柴进开的酒楼叫做柴家楼,虽然楼不高大,但是内部装潢比较讲究,饭菜价格还算可以,但也是中等消费,工厂干活的苦力是不舍得来的,饭店面对的就主要就是来往的盐商、盐枭等等有钱的主。

    柴进亲自在门口迎接,距离的老远就高兴得道:“哥哥啊,你们可来了,走走,快上楼。”

    柴进拉着晁盖的手,又招呼朱武、史进等人上楼。

    大家进得店来发现果真不错,大厅里有十张圆桌,显得很宽敞明亮,二楼上是六个包房,高档的木料隔开来。晁盖说:“你这饭店弄的不错,只是这地方那么荒凉能有生意吗?”

    柴进笑道:“生意蛮好的,大厅里的人少,但是二楼的包房基本很少空,光是来盐场进货的那些商人就够我这店铺维持的了。”

    “你这生意眼光越来越厉害了。”晁盖赞道。

    柴进很高兴,道:“多谢哥哥夸奖,多谢哥哥提携。”

    柴进说着把大家引进了包房,分宾主落座,柴进说:“上次的事情多谢哥哥。”柴进指的是晁盖救他那点事情,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晁盖道:“小事,都不要挂怀了,咱们吃饭前再谈点儿正事吧。”

    柴进见晁盖说的一本正经的,让人关了包房的门,也不让小二上菜,柴进说:“哥哥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就是了。”

    “我在郓城建设的那个商贸城你也看到了吧,感觉如何?”晁盖问。

    柴进道:“感觉太棒了,四五百家商铺,每年光租金就是大笔的收入啊。”

    “我给你指条路,这个盐山村很有发展的潜力,不如再进一步,把盐山建设成盐山镇,把街道扩充一下修建二百个左右的门市,然后四周建设上围墙,这个镇就由你来管理了,岂不是比你的柴家村要好上许多。”晁盖说。

    柴进哒哒嘴:“看来还是哥哥厉害,我还在为这个小小的饭店沾沾自喜,哥哥就已经想把这里建设成城市了。只是建设一个镇,哪怕是只有二三百商户的一个镇其中花费也是很大的,如今的柴家已经不是当初的柴家了,哪里能拿出那么多银子。”

    晁盖微笑不语,旁边朱武道:“只要你想做,办法总比困难多,李应李员外颇有财力,你们可以联合起来搞,反正你有盐场的股份,每年的股金吃都吃不完。再说建设商铺也不一定你出钱,以你柴大官人在沧州的影响,你说这里有发展潜力肯定有小商人愿意跟随,你把图纸规划好了,建设个差不多,就让他们掏租金预定,这样就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了。”

    柴进一想也对啊,今年就已经分了数万贯的股金,明年岂不是会更多,能像曾头市那样建设一个自己的镇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光是商铺的租金每年就好多,数钱数到手抽筋。

    柴进当即起身拜到:“多谢哥哥提点。”

    晁盖一挥手,道:“不用客气,我晁盖也不可能做尽天下生意,有生意还是要大家一起做的。”

    谈完正事,柴进让小二上菜,很快酒菜上齐了,大家推杯换盏的吃开了。史进、罗云等人直说好吃,柴家楼有大厨啊,柴进说,这可是以前的御厨的后代,能不好吃吗。

    众人吃的正开心就听见楼下吵闹的声音,一个霸道的声音道:“直娘贼,敢让我们在大厅吃饭,我们可是从东京来的。”

    小二赔笑道:“众位息怒,楼上包房本来就少,现在都已经满座了,人家都在吃饭呢,肯定不能让出来了。”

    “那我可不管,这可是我们知府大人,赶紧的去整理包房,要是弄不出来我们就自己上去赶人。”这人道。

    小二说:“这肯定不行,没有这规矩,饭店怎么能去赶客人。”

    这人怒了,啪的一声打在了小二的脸上,小二一个踉跄,捂着滚烫的脸。

    柴进就一皱眉,请一次客没想到有人捣乱,柴家在沧州那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绝对不是阿猫阿狗的敢惹的。

    众人推开窗户一看,不是别人,真是冤家路窄,正是刚刚在路上遇到的那伙人六个人,也不知道是让谁揍的,其中两个身穿骑兵的衣服人鼻青脸肿的,想来应该是硬闯盐场让盐场守卫给收拾的。

    高廉身边有个师爷模样的人,这人最横,凶巴巴的在那里骂人。打了店小二掌柜的出来安抚,一问之下是高唐州的知府大人,当即掌柜的说:“都是小二不对,不会说话,我给你们几位赔罪了,不过今天情况的确有些特殊,楼上包房全满了,几位就委屈一下在大厅吃饭,店里请客,分文不收。”

    按理说这样不就很好了吗,但是高廉窝了一肚子的火,骂道:“去个盐场不让进,吃个饭还没包间,这沧州真是个坏地方,你这破店也不地道。”

    掌柜的也火了:“你是高唐州的知府,手还管不到沧州来吧,敬酒不吃吃罚酒,愿意吃就留下在大厅,不愿意吃就走人。”

    高廉脸都黑了,呼吸急促,小宇宙爆发了,当即道:“砸,砸,把这店给我砸了,有什么事情我担着。”

    高廉一行六人,除了高廉和师爷之外有两个骑兵,两个保镖。四人都是生力军,抡起椅子就砸店,劈里啪啦的大厅里就开了锅了。

    柴进的脸色也越发的不好看了,对晁盖抱拳道:“哥哥,我下去处理点事情,一会就上来。”

    晁盖道:“好的,需要帮忙的知会一声。”

    柴进说着出了包房下楼,一声令下把后院的几十个精锐庄丁叫了出来,道:“把这几个大胆狂徒给我狠狠的打,敢来柴家楼撒野。”

    这些个庄丁都是柴进庄上的,每日里柴进好吃好喝供着,壮的跟小老虎一样,也没拿兵器,人手一根刺槐的镐把,这顿好打异常的激烈。别看高廉等人只有六人,但是有两个高手,也就是高廉的两个保镖,身手相当了得,劈手夺过一个木棍,虎入狼群一般的大战。但是两个骑兵就没这么好的身手了,让庄客木棍打到腿弯子上一个个翻到在地,近三十个人全力围攻高廉的两个保镖,任凭他武功再高也吃不消了,一不留神让人一棍打在脑后当场晕了过去。就剩下高廉和他的师爷了。

    高廉气的浑身乱抖,道:“你们这是要造反了,敢袭击朝廷命官。”

    柴进骂道:“你也配朝廷命官这四个词,你就是个街头地痞一般的人物,吃个饭没有包房就敢乱打人,掌柜百般安慰都不同意,真是岂有此理,天下就没有王法了吗?”

    “你,你,你。”高廉指着柴进说不出话来。

    柴进虽然愤怒,但并没有失去理智,并没有殴打高廉和他的师爷,道:“把他们给我请出去,永远不欢迎他们来。”

    庄丁把六人请了出去,然后一起动手收拾残局。柴进回来抱拳道:“对不住了,刚才处理了点事情。”

    然后大家从新落座,晁盖说:“我观高廉此人是个心胸狭窄之人,日后定然会报复,他们刚才去盐场了,难保不是想打盐场的主意。”

    柴进四下看看,没有外人,伸手做了个杀头的动作,道:“一不做二不休,不如咱们把这六人给咔嚓了,免得以后后患无穷啊。”

    柴进够狠,让晁盖都吓了一跳,道:“我也想过,但是很不妥,高廉是知府,杀了他朝廷定然全力追查,很容易就找到我们头上了,所以此事切莫再提。高俅新近上位,权利不稳,高廉还未上任,更何况远在高唐州,咱们只要小心在意也不怕了他。”

    柴进道:“说的也是,喝酒吃饭。”

    众人喝酒吃饭,柴进一直和晁盖聊些生意、武艺上的事情,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散去。柴进留道:“你们今晚就住在这酒楼吧,晚上回去不安全。”

    朱武说:“多劳柴兄弟挂怀了,今天有来送病人的士兵三十人在这里,刚好一起回去。”

    柴进也不再挽留,晁盖等一行五人回到客栈,汇合了送病人的杨春带领的三十名士兵,一行人马借着月色往回赶路。

    深秋的寒风嗖嗖的,偶尔有夜枭鸣叫。

    朱武道:“哥哥啊,得罪了一个知府总归不是好事,常言说得好败家县令,灭门的知府,咱们不得不防啊。”

    晁盖点点头,仔细的回忆水浒里关于高廉的事情,高廉再高唐州训练了一支火兵,据说是妖火,屡次打败宋江的士兵,其实那应该石油经过冶炼初步而成的一种油而已,点燃了很难熄灭,用水都难以扑灭,百姓无知,误以为妖火。

    晁盖当即问道:“附近哪里有黑黑的水,有着刺鼻的气味,而且可以燃烧的。”

    朱武不知道晁盖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想了想,摇头道:“这个还真不知道,虽然我在盐场时间挺长,但是未曾出去转悠过,不如回盐场找几个本地长大的工人来问问。”

    晁盖道:“如此甚好,走,咱们快点回去吧,晚上的风还真冷。”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发现石油

    朱武想了想,道:“我突然想起来了。”

    “你想起什么来了?”

    “有本古书上写,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莒,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哥哥说的应该就是这个东西。”朱武道。

    “对,应该就是这个东西,我管他叫做石油,就是从石头里流出来的油。朱先生真是大才博学。”

    朱武笑道:“只是看过这么一点点记载而已,并没有见过实物。”

    “这已经不容易了,毕竟这类东西很少见,而起用的很少。”晁盖说。

    使用在古代虽然有小范围的开采和使用,甚至偶尔用于军事,焚毁敌人的辎重和攻城器械,但是毕竟是小范围的使用,并未广泛流传。

    一夜无话,翌日晁盖仔细检查了黄骅盐场,从晒盐的盐田到盐场工人居住的盐田新村,晁盖都细细的看了一遍,朱武和柴进工作还是很到位的,大部分地方做的都很好,但也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晁盖指着盐田新村的房顶说:“这房子虽然采用了低房顶设计,但是这里是海边难保会有大风,到时候房顶可就坏了,因此这房顶还需要加固,以后设计住房的时候对房屋的抗风性能要提高。”

    朱武说:“哥哥说的是,房屋建造的时候有些仓促,疏漏在所难免,现在已经开始上冻了,不宜维修,等明年开春所有房屋一律加固房顶,保证工人们住的安心。”

    朱武管理盐场无非是临时的,一旦找到合适的人选晁盖就要把朱武调走,毕竟军事才是朱武的特长,让他管理一个盐场委屈了。

    下午时候,吃过饭,在饭堂里,朱武叫过来六个年纪大的工人,这些人有些拘谨,见到晁盖多少有些紧张。

    朱武道:“这六个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从小到大都在这附近,哥哥可以问问他们关于黑油的事情。”

    晁盖让大家都坐下来,晁盖道:“大家不要紧张,找你们过来是想问一些事情,知道就说,不知道也没关系。”

    “好的。”大家说。

    “你们从小到大都在这附近长大,可曾听闻附近山上或者野地里有能燃烧的黑油或者黑水。”晁盖问。

    大家纷纷摇头:“这个还真没听说过,不知道有这种东西。”

    这时候有一个人说:“您说的可是一种有刺鼻气味的油?燃烧起来有浓浓的烟?”

    “对,对,就是这东西?你见过?”晁盖问。

    “见过,我还用过呢。”这人说。

    朱武让其他不知道的人退走,单独留下知道的那人让给晁盖回话。

    晁盖说:“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在盐场做什么工作。”

    “我姓李,家中排行老二,叫李二,今年四十二岁了,在盐场是普工。”李二说。

    海边的人风吹日晒的,显得黑瘦,不过这李二看起来还是很精神的。

    “你且说说黑油的事情?”晁盖道。

    李二说:“我家里比较穷,每到农闲的时候我就上山采药,有一次走的远了,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山谷,这山谷里味道非常刺鼻,有一坛黑水,水边寸草不生,我在旁边生活的时候偶尔发现蘸着这黑水的树枝燃烧的很旺,后来我还去过几次,弄了黑水做了一批火把用了好久才用完。”

    晁盖眼光放亮,如果没错的话就应该石油原油,没经过提炼的原油粘稠度高有难闻的味道。

    “噢,李二,现在让你去找那个地方,你能找的到吗?”晁盖问。

    李二说:“这有七八年了,大题方位记得,只是不知道这个水潭子还有没有。”

    晁盖说:“不管有没有,咱们去找找试试吧。”

    李二有些迟疑,道:“我在盐场要干活的,去了恐怕会扣工钱。”

    朱武笑道:“你且放心,不会扣你的工钱,工钱照发,再给你加点补贴。”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我去。”

    晁盖说:“好,咱们立刻出发。”

    晁盖让人给李二准备了马匹等行礼衣物,带了锄头、铁锹等等用品。也不多带人,就晁盖、焦挺、罗云,另外还有一个班的骑兵而已。没想到李二骑马还不错,最少能跟上大队伍,一行人就向南边山区而去,当天就走了六七十里地,进入了山区。都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李二难免记忆有偏差,也或许是地形变迁,当天找了好几个山窝毫无所获,一连三日,众人在山里风餐露宿的四下里寻找,也没有收获,李二有些不好意思了,说:“晁团练,这么一大群人在山里找来找去的怪lang费时间的,不如这样,你们都回去,留下我一个人在山里慢慢找吧。”

    晁盖道:“你一个人定然是不行,山里狼虫极多,咱们今天再找一天,如果找不到就先回去,我给你安排五名工人,你带着寻找。”

    “好的。”李二说。

    众人继续寻找,一片黑松林浓密的吓人,偶尔还冲出两只野猪跑过。

    往前走出了松林就是一片灌木丛,然后就是个河沟,这河沟两侧连干草都没有。喝水上面飘着油花子。

    李二吸吸鼻子,道:“当年好像就是这个味道,这里有些像。”

    罗云拿长枪从水沟里挑起来一点点的黝黑的东西,用手摸了摸,粘手。

    晁盖道:“所有人下马,留下五个人看守马匹,其他跟我进入山谷,不可以随意点火,都注意点。”

    “是。”众人应声。

    一行人下马进入山谷,李二头前带路,越走李二越高兴,道:“对,对,就是这个山谷,我想起来了。”

    进得山谷来,里面果然有一个黑潭,面积不大,也不过七八十平米,晁盖很高兴,笑道:“哈哈,就是此物,李二,我要重重赏赐你,你要什么赏赐。”

    李二道:“都是分内的事情,三天时间也没多受累。”

    晁盖让人用火把蘸着黑油,去很远的地方点燃,燃烧的很旺盛,这就是石油,虽然现在用途还不大,但是可以提炼成猛火油。

    焦挺道:“哥哥,这么个难闻的东西,黑呼呼的有啥用啊。”

    晁盖道:“用途可大了,不过现在也就是作为猛火油用,可以焚烧敌人的攻城器械粮草辎重等物件。”

    晁盖把李二叫过来,晁盖道:“李二啊,你在盐场一个月多少钱?”

    “包吃包住,每个月能拿四百文。”李二说。

    晁盖说:“这里的黑石油对我来说很有用,我打算开发这潭子黑水,你有没有兴趣当这个场长?”

    李二吃惊的半天嘴巴合不拢,道:“场长就是跟盐场的朱场长那样的吗?”

    “对,当然了,这个石油开采场还很小,也不会多给你分配人手,五十个人吧。你的待遇也会提高到每个月两贯,不愿意吗?”晁盖道。

    李二说:“好,好,我同意,只是不知道这里什么时候开始开采呢?”

    晁盖点头道:“从现在起你就是黄骅石油开采场的场长了,我给你改个名字,叫做李石油如何?”

    “好好,我本来就没有名字,叫石油也是很好的,多谢晁团练。”李二从此有了个新名字叫做李石油。

    晁盖道:“你也不用谢我,你这个场长只是临时的,做的好加工钱,分房子,做的不好你还得回盐厂做你的工人去。”

    李石油说:“好吧,我肯定尽力的,只是不知道怎么个开采法,只是用坛子把这黑水弄出来吗?”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商船遭遇战

    十艘飞鸟商船,三艘飞鹰战船,受损的是两艘商船,船帆已被火烧烂了,不过这两艘商船并没有靠过来,距离港口好远就停下来了。

    晁盖和朱武挺纳闷的,朱武道:“看旗帜来的许贯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船帆还烧了。咱们过去看看吧,受损船只不宜靠岸。”

    晁盖点点头,道:“好,孔阳,备船,咱们过去看看。”

    孔阳立刻调了一艘蜈蚣船,众人上船,水手踩动水轮飞一样向海面过去,直奔受损的商船,许贯忠正在商船上呢,指挥士兵修理船舶,更换船帆。

    “哥哥来了,正要向哥哥报告呢,昨天傍晚时候在海面上喝曾头市的船队遭遇了,双方言语不合护射了几箭,咱们商船有两艘损伤了。”许贯忠道。

    晁盖说:“有没有伤员,有伤员的话立刻送下去救治。”

    许贯忠道:“曾头市的弩箭射程不如咱们的,基本没有伤亡。”

    许贯忠详细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原来昨天黄昏时候,残阳如血,夕阳将最后一抹红光洒向海面,不管是商船上水手还是战船上的士兵都有些小激动,眼看就要到黄骅港了,虽然不能回家,但是最起码能在码头休息几天,对于再还是漂泊了半个多月的水手没有什么比靠岸休息几天更美的事情了。

    瞭望的士兵发现北面过来了一支大船队,也是以飞鸟船为主的商船,浩浩荡荡的,少说有二十艘飞鸟船,还有蜈蚣船等等,船上旗帜也多,斗大的曾字迎风飘扬。

    瞭望哨立刻给下面士兵发信息,士兵过去就报告了许贯忠,许贯忠到甲板上一看,可不是老曾家的船队。渤海属于内海,一般商队相遇极少有冲突,但是也有例外,那就两家有激烈的竞争。曾头市以一个小城的实力养着五六千人马,虎踞龙盘,几乎是整个京东无敌手。郓城晁盖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首先是马匹,晁盖和段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