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军神-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晁盖都担心这个苏县令洠斗骨5溃骸盎故俏颐乔胨障亓畎伞5然崴障亓钤俳韪颐羌父鍪煜さ匦卫暇N颐且诰曜Q罢沂屎稀!

    苏县令道:“我就行。我來井陉县虽然洠Ц沙鍪裁凑▉怼5堑胤蕉甲榱恕!

    苏县令回去换了身便装。一行五人來到县城最好的一家酒楼。其实就是二层的小木楼。店铺伙计一看这群人各个都是武将打扮。还以为是真定府的军官呢。吃饭了又不给钱。再一看苏县令跟着呢。忙道:“苏大人來了。快快里面请。”

    苏县令别看年纪轻。第一时间更新上任也洠Ф嗑谩9偌茏友С鰜砹恕5溃骸鞍涯忝钦乒竦慕泄齺怼N矣惺虑橐才拧!

    县令大人发话。酒楼伙计屁颠屁颠的去叫掌柜的了。掌柜的很快就來了。

    “苏大人來了。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就是。”

    苏县令道:“这四位都是京东來的大富商。你安排厨房好好做几个小菜。”

    掌柜的也犯难啊。平时也洠裁垂罂汀J裁词呛煤米黾父鲂〔恕U乒竦牡溃骸皝砀鲂〖郎骄1匆巴谩T谧龅阊蛉馐裁吹摹!

    “行行。去吧。第一时间更新不要耽误太久啊。下午还要出去呢。”苏县令说。

    酒楼生意冷清上菜也快。山区别的不行。野味就是多。洠Ч嗑貌司蜕蟻砹恕P∩郊漓滥⒐健N兜勒娼邢恪R巴萌狻⑨笞尤狻8髦忠拔冻云饋砘拐娌淮怼3缘奈迦嗽薏痪凇5比怀缘淖罾鄣牡笔艚雇ΑK苌俪浴J笨套⒁馑闹艿那榭觥

    由于下午还要出去。大家都洠Ш染啤

    苏县令。全名苏仁。仁义的意思。苏家也算是本朝达官显贵了。苏仁学问洠У乃怠5谝淮瓮夥疟緛碛Ω檬墙匣蛘呔┒0才诺骄晗厥且蛭麤'给蔡京送礼。

    吃罢饭菜。马灵付了饭钱。一行人出了酒楼。苏县令说:“晁团练。你们等会我去拿东西。”

    “好的。苏县令请便。”晁盖说。

    苏县令一路小跑。洠Ч嗑镁突貋砹恕F镒乓黄グ怼Q匣构艺獗痰丁B砥ü缮厦姘笞乓恍┯镁哂晟∈裁吹摹W急傅幕雇θ睢

    公孙胜道:“看样子苏县令经常出门了。”

    苏县令道:“道长取笑了。这井陉县虽然是个穷县。但是面积很大。到处都是狭窄的山路。走起來比较困难。咱们现在出去找地方。估计最早也得明天下午才能回來了。”

    一行人出了城门。就看到了罗云带领的五十名骑兵。骑兵们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呢。看晁盖來了立刻准备出发。

    苏县令啧啧赞叹:“这是晁团练的兵吧。太羡慕了。弓箭、马刀皮甲装备精良啊。”其实苏县令哪里知道。他看到的不过是表面。每个骑兵都还有一把手弩。能射一百米。穿透力强。另外骑兵身上穿的也不是皮甲。而是上好的钢甲。防护力强不说。重量还轻。

    苏县令说:“铁厂得找铁矿和煤矿。这个我不在行。我先带你们找养马的地方吧。我知道有个地方几十里荒无人烟。”

    “那走吧。行不行的过去看看再定。”晁盖说。

    苏县令就带着晁盖这一队人马出发了。离开了官道。慢慢就都是羊肠小路了。最多只能容下两匹马并排走。不过好在路边也洠裁醋诘亍U铰砜梢运嬉饧ぁ

    走了许久。前面渐渐出现一片大山谷。一条清澈的河水。河水不深。但是非常清澈。河里还有小鱼在游泳。河道两边有数里宽的荒草地。虽然入秋了。但是草大多还是绿绿的。并不显得多么枯黄。

    “晁团练。看看这个河谷怎么样。河滩就不用说了。两侧的荒坡也有几里地宽。各种野草狠命的长。养马应该洠暑}吧。”苏县令说。

    正这时候。就听见有人大声的惨叫呼喊:“有人吗。快來救命啊。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养马场选址

    山谷空旷,呼叫声传的很远,紧跟着是狼嚎声,嗷嗷的狼嚎声中夹杂着羊的惨叫声。晁盖看了看罗云,罗云道:“声音是从西南方向传来。”

    晁盖说:“走,过去看看。”

    苏县令跑的也挺快,看样子竟然不害怕。大队人马沿着草地走了有二百米,转过一片松树林,眼前出现一片惨像,十几只山羊倒在地上,血泊染红了秋草。一个牧羊的汉子拿着根哨棒正和饿狼博斗呢,无奈狼太多了,最少有六头,放羊的这汉子虽然不怕狼,但是也阻止不了狼咬羊。

    一头大灰狼猛扑过去,汉子哨棒当头就打,哨棒中空,坚固程度有限,狼是铜头铁脑袋,就听见啪的一声脆响,哨棒断了,大灰狼张开大口,恶狠狠的向这汉子的脖子上撕咬,这汉子就感觉到狼满嘴腥味的口气,哀叹自己命运不济,忽然这时候扑向自己的饿狼忽然转向,一头扑向旁边小树上,四肢还不断的挠动。

    事发突然,这汉子也是吃了一惊,细看之下才发现饿狼的脖子上有一只羽箭,把饿狼钉到了树上。紧跟着后面一只饿狼额头中箭栽倒。

    原来是晁盖见情况紧迫,担心狼把这牧羊的汉子吃掉了,连发了两箭救下了牧羊人。苏县令手搭凉棚观望道:“这得有七八十步的距离,直接把狼钉树上,飞将李广也就这水平了。”

    晁盖道:“李广那是把箭射石头上了,我这是射树上了,还是比不了。”说着晁盖把弓箭收了起来。

    旁边罗云打了手势,马刀一挥,队伍里飞出五骑,连带罗云一共六匹快马,马匹散开踏着草地向饿狼飞奔而去。

    原来一共六条饿狼,被晁盖解决了两个,剩下的四头饿狼向这边观望着看情况,狼也纳闷呢,两个同伴怎么忽然就死了呢,一看之下这边来了六个骑着马的人,看样子不好惹,调头就跑。狼刚开始小跑,罗云他们就已经开始加速了,本来就不过百十米的距离,哪里需要多久,几乎是瞬间的功夫,骑兵就到了,也不用弓箭,骑兵们弯下腰,锋利的马刀歇着劈下去,狼的铜头铁脑袋就被砍烂了。

    罗云消灭了狼群,指挥五名骑兵分散开来,看看四周还有没有什么危险。那个牧羊的汉子见有人救了自己顿时精神大振,再看看自家的羊,还有十多条好好的活着,不管咋说还有一半。

    虽然是山野中人,基本的礼节还是懂的,牧羊人丢掉半截哨棒,走到晁盖这边来,远远的对晁盖等人一抱拳,鞠躬道:“多谢救命之恩,小人永生难忘。”

    晁盖说:“举手之劳,不必挂怀。”

    苏县令骑着矮马走过去了,一看这家伙,认识,附近村里的张大胆。

    “张大胆,你活腻歪了吧,县衙里一老早就说了这河谷里有狼群出没,严禁放羊打猎,为何你还来。”

    张大胆道:“原来是县太爷啊,这次是我不对,我不该进来山谷。原本吧我是想着趁着中午让羊吃点儿好草就回去了,谁曾想到大白天的就遇到狼群了,先把我的牧羊犬干死了,我去阻止,狼又来咬我。”

    苏县令怒其不争,道:“你这浑人,这下好了,家里还指望你这一群羊过生活呢,死了这么多看你怎么办。”

    张大胆叹口气道:“最多就是不娶媳妇了呗,还能有什么办法,反正吃的总还是有的。”

    苏县令一顿骂,把张大胆数落了一顿。

    晁盖说:“你这汉子胆子不小啊,一个人敢跟几头狼打,你不怕吗?”

    张大胆道:“我打小就没名字,就因为胆子大,别人都叫我张大胆。说一点不怕吧那是假话,但是我就放羊的,保护羊这是我的活,豁出命也得这么干啊。再说了是没有趁手的家伙,如果有条铁棍保证能打翻个三头五头的狼。”

    晁盖打量了一下张大胆,发现这是标准的河北汉子,身材中等,强壮有力。

    “想当兵吗?有军饷拿,有好饭吃。”晁盖问。

    张大胆很高兴,谁不愿意当兵啊,穿上铠甲,骑着战马,那该多威风。

    张大胆点点头,又摇摇头:“想当,但是不能当。家里就我一个男丁,父母年迈,还有两个妹妹要照顾。”

    “嗯,你的羊群毁了一般,看来生计也没着落了,不如这样,过几天这里会有马队前来放牧,到时候你就过来照看马匹吧,也能拿点工钱,离家又近,还能照顾一家老小。”晁盖说。

    张大胆道:“多谢了,过几天我一定过来。”

    晁盖等人又继续向前勘察,发现这里的确是好地方,河流不大,只能算是山里的溪流,但是一年四季都有水,这样就保证了马匹的饮水,两边草地荒地很多,而且又没有庄稼地,只需要找一片平坦的地方修建马厩就能在这里放马了。

    苏县令得意道:“不错吧,长着有十五六里地,宽了能有五六里。这个山坳叫做靠近井陉的名山苍岩山,原本山谷里还有人家,后来因为土匪和野狼双重危害基本没人在这里住了,所以就空了。”

    “是挺不错,就是狼多。要想来这里放马难免又要对狼大开杀戒了。”晁盖感叹说。

    养马的地方基本确定了,等回头还得养马场的人来亲自看地形,决定如何个修建法。晁盖等人返回去,又继续寻找木器厂的厂址,沿路就见井陉的这山包林立,古木狼林的树木也是非常的多,杉树、桦树、松树、柏树、杨树、柳树等等遍地都是,木材资源丰富,但是有一样,道路不行,基本只能让行人和马匹通过,马车没办法走。这就麻烦了,木头重量大,不用马车拉很难做长途运输。

    马灵说:“我看木器厂不能设置在山里了,还是在进入井陉山区的官道旁边选一块地方,或租或买,从那里建厂,这样最少能方便产品的外运。”

    晁盖道:“恩,是这个道理,山里的路崎岖难行,选在山里的确不合适。”

    苏县令急眼了,山外可就不归他管了,苏县令道:“山里不也有官道啊,就从山里的官道旁选址,找块荒地免费使用,那多好啊。”

    晁盖摇头说:“地价格又不贵,木器厂也用不了几亩地,何苦为了省点钱找个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呢。”

    苏县令一咬牙,道:“好,我修路,等秋收一完就修路,组织两万壮丁,把山里的官道整理一遍,然后明年开春,再把要紧处的小路拓宽一下。”

    公孙胜道:“看在苏县令一片赤诚的份上还是开在山里吧。”

    晁盖说:“好吧。”

    苏县令见晁盖同意,嘴巴乐的合不拢了,又道:“修路是没问题,山里人对这条也非常愿意修理,每家每户出工出力这是没得说,但是衙门得管饭,这是最基本的,不然可就引起民变了。”

    晁盖早有预料,不过晁盖已经把井陉山区当做自己的地盘来管理了,当即道:“管饭没问题,我派人负责吃饭,就连路的质量我也要派人负责监督。”

    苏县令道:“晁团练怎么不信任我们井陉县衙门呢,我们衙门里都是好人。”

    公孙胜道:“衙门里当然是好人,就怕你监管不到位,给修路壮丁的伙食上再做了手脚,到时候我家哥哥的名声不就臭了吗?所以管饭还是有我们的人来负责吧。”

    苏县令乐得清静,道:“好吧,反正路在我们井陉县,回头上官考核这都是我的功劳。”

    光修路还不够,还得剿匪,山里土匪不少,这些土匪大多不是专业化的,平时种地放羊,遇到有肥羊的时候就聚集起来,打劫客商。晁盖道:“山里的环境并不差,只是这土匪太多也影响外地商行来做生意,并不是每个商行都会像我们这样有大队人马保护的。”

    苏县令道:“剿匪可就难了,说到底还是穷,老百姓穷了没饭吃就得想办法,县衙穷了,没钱招募衙役,自然也没办法剿匪。”

    晁盖说:“你总得干点事情出来,让我看到你的诚意吧。”

    苏县令知道再一位的推脱不是事,当即道:“好吧,剿匪再难也得干,只是县里的步军你们也看到了,完全就是老人团,不顶用。”

    “我知道你要借兵,没问题。我把郓城县的步军都头借给你。”晁盖说。

    苏县令感恩戴德,又要请晁盖等人吃饭,晁盖等人在井陉县呆了两天,查看了基本地形之后就返回了真定城的外联络处。联络处一切安好,没有鸡飞狗跳。孙安、冯升还在养伤。李逵、鲍旭、庞万春也依照命令没有外出,只是在院子里练练拳,射箭等。

    李逵见晁盖来了,急忙就过来了,道:“哥哥,山里有什么好玩的吗?怎么又不带我去啊。”

    晁盖说:“你的兵刚刚经历了战斗,死伤那么惨重,你总得陪着他们缓解缓解情绪吧。”

    李逵道:“都好了,受伤的基本都好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三十名士兵都能战斗了。”

    “那我交给你个任务,你带兵去井陉县,帮助苏县令剿匪。”
………………………………

第二百三十章 借调李逵

    “剿匪?井陉县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有几个匪啊,不够我杀的。”李逵嘟囔道。

    晁盖说:“这么说你是不愿意去了啊,孙安刚刚加入,正想着立功呢,我就让他去了啊。”

    “慢着,慢着,哥哥真偏心,我就是说说而已,我去,我去。”李逵道,“让我带多少兵啊。”

    “就你和鲍旭,兵就不用从郓城往这里调了吧,就你们现在的这些兵,三十来个兵还不够你用啊,县里还有五十多步兵,到时候你们看看情况,是不是归你们调遣。”晁盖说。

    李逵道:“好嘞,哥哥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李逵回去跟鲍旭一说,这两货高兴的不得了,当即集合了三十名士兵,骑上马匹开拔井陉县。

    一路无话,一行人马当天就到了井陉县,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着破败的城墙和城门,李逵立马摘掉帽子,叹道:“俺滴娘啊,还以为到了沂水县了呢,没想到还有比俺沂水县更穷的地方。”

    鲍旭道:“知足吧,这已经很好了,我做河工的时候一连好几年没住过房子,都是住帐篷的。”

    “走,进城。”李逵一挥马鞭,大马吃疼,快速的向前冲,城门口的两个老军正闲的无聊呢,以往到了太阳偏西的时候基本就没什么人了,大家聊聊天,吹吹牛就该关城门了,山里土匪多,不能不小心啊。

    虽然只有少少的三十二骑,但是马蹄声传出老远去,守门士兵甲道:“看,骑兵来了。”

    “看到了,我又不瞎。”另外一个士兵说。

    正说着呢,李逵和鲍旭率领的马队就到了,守门兵职责所在,伸出长枪拦住:“站住,站住。”

    “你们是干什么的啊?”李逵问。

    “军爷,我们是守门的门军,你们是做什么的。”士兵甲说。

    李逵左右无事,逗门军道:“你看我们像做什么的。”

    士兵甲一大把年纪了,当兵三十年了,虽然最近二十年没打过仗了,但是以前那可是经历过阵仗,上过战场和大辽国的精兵真枪实弹的干过的。借着夕阳的余光,仔细观看这两名带头的大汉,一个个长的身材高大魁梧,络腮胡子老长了,一脸凶像能吓哭小孩,再看兵器,一个拿着长柄的战斧,马屁股上面还挂着两柄板斧。另外一个手里拿着把大剑,剑身比巴掌都宽,腰上挂着把带手柄的马刀。再看后面士兵,一半拿着短柄的板斧,另外一半拿着大剑。

    “你们和前几天那个什么晁团练是一起的吧。”士兵甲说。

    “为什么这么说?”李逵问。

    “气息一样,都是强悍的部队,但是没有盛气凌人,不恃强凌弱。”士兵甲说。

    李逵骂道:“俺李逵平生最恨恃强凌弱的恶人,哪里有恶人,告诉俺,让他尝尝俺的板斧。”

    “看你这衣服是个都头啊。你们是来这里任职的还是路过啊。”士兵甲问。

    “来这里任职的,你们以后都归我管,你们两个一会给大家说,下班了都别走,我请客喝酒吃肉,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管吃饱。”

    门军们笑笑,没当真,着年头上官来上任,都是当小兵的请客,哪里有上官的掏钱请客的。

    李逵和鲍旭带兵就往里去,径直去县衙,苏县令对这个借来的都头还是很重视的,亲自到门口迎接。

    李逵最近还是学了不少的礼节的,跳下马来,道:“可是苏县令,苏大人。”

    李逵嗓门够响亮的,如同晴空打了个雷,苏县令吓了一跳,一看着李逵长的跟个土匪一样,还好是在城里遇到,要是在野外肯定当成劫道的土匪了。

    “正是,来的可是李都头?”苏县令说。

    “对,俺就是李逵,这是副都头鲍旭,俺们两个奉哥哥将令前来协助你剿匪,你可不许刁难俺们啊。”李逵说。

    苏县令暗道,就两个这凶神恶煞的样子我哪里敢刁难你们。

    “好说,好说,咱们通力合作,把井陉县的剿匪事宜办好就是。”苏县令说,“今天天色已晚了,给你们安排了个住处,先行休息,明日本官给两位都头接风洗尘。”

    李逵说:“哥哥说了,你这县衙穷的饿死耗子,接风洗尘就免了,俺们自己有吃有喝的,你要是乐意就过来一起吃。”

    李逵说话也不经过大脑,苏县令被说李逵说的脸通红,一看李逵就是那种浑人,也不好发作,当即道:“那好,你们今天先去休息,明日再来办公。”

    给李逵他们安排的住处就在井陉县步军的营房,营房破旧,但是很明显刚刚修缮过,苏县令办事也算尽心,李逵鲍旭也不是讲条件的人,带着队伍就入驻了。士兵开始准备马料、饭食等等。营中还住着守门军三十人,晚间有十人执勤,其他的二十人都已经回来了。

    李逵把他们叫过来,道:“今天本都头刚到,请你们吃饭,都别闲着了,找些木材来,我请你们吃好的。”

    “吃什么好的?”有的门军问。

    李逵一瞪眼:“让你干嘛就干嘛,多问做甚。”

    那门军吓了一跳,不敢多问了。

    木柴还是多很多的,士兵们七手八脚的,在营地的小校场上点起两堆篝火,架起大铁锅。李逵让火头军把桌子也抬了过来,上面是两头杀好的大肥羊。这羊真够肥的,杀完了还要五六十斤。火头军先把花椒、大料、干姜、桂皮等等放入锅里熬汤,然后把羊肉切块,放到锅里开炖。

    趁着炖菜的功夫,李逵就和守门的老军们聊天吹牛。李逵道:“俺叫李逵,是京东沂水县人,外号铁牛,现在混了个职务,郓城县步军都头,这次奉命过来协助苏县令剿匪。”

    刚好下午遇到李逵的那个老军也在,着老军还是个军头,管着十来个兵呢。

    “老军,你叫什么名字?看样子比我叔叔的年龄都大了。”鲍旭问。

    老军到:“我姓赵,叫赵大。井陉县闹土匪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为什么现在突然想起来剿匪了呢。”

    李逵说:“赵军头,这你都不知道吗?井陉县里要办几家工厂,要多多的建设商行,所以必须剿匪了。”

    “啥,啥,工厂是什么?”赵大吃惊的问。

    李逵一撇嘴:“工厂都不知道啊,工厂就是生产东西的地方,比作坊大很多很多,数百人一起干活。要招募很多工人,你们谁家有亲戚朋友的最近可要留心了,到时候去工厂找个活干,可比种地强多了,随便当个小工什么的一年也能混个几贯钱花花。”

    赵大家里有个儿子二十好几了,也没个正事干,整天游手好闲的,赵大担心这小子学坏了,一听李逵这么说,有些心动。

    “李都头,你说的这工厂什么时候办啊。”赵大问。

    李逵道:“工厂办起来很快,来几百号人,嘁哩喀喳一顿建筑,工厂就出来了。”

    “那,那李都头,你和工厂里的人熟悉不,我有个不争气的儿子,个头也高力气也大的,想去工厂干活,你看看能行吗?”

    “没问题,这事情包在我身上,只要踏实干活的,肯定给你介绍。”李逵说。

    没过多久,香喷喷的羊肉汤熬好了,门军们各自盛了一大碗,也不顾烫了,一个个趁热吃了起来,李逵和鲍旭又拿过几坛子酒来,大家有爱喝酒的都喝点儿,但是毕竟都是老军了,都有谱,哪个也不敢喝高。赵大一手拿饼子,一手拿端羊肉汤,李逵看得仔细,发现这厮竟然光喝汤,不吃肉。

    “赵大,你怎么光喝汤,不吃肉啊。”李逵说。

    赵大被李逵说破,囧道:“没,没。一会吃肉。”

    李逵道:“我明白了,你这是想起了家里的老娘了,想一会回家的时候把肉带给老娘吃,对不。”

    赵大见李逵说破,也不隐瞒,道:“没错,这几年县里不景气,饷银也是有一次没一次的,家里一家老小都靠我着点工钱养活,许久都不知道肉味了。”

    李逵道:“着没什么丢人的,再跟哥哥以前,俺也是吃不上喝不上啊。厨房还有留的肉,俺给你拿二斤回去。”

    赵大赶忙摇头:“公家的东西我可不敢拿,犯军规要打板子的。”

    “啥公家的东西,这是俺李逵自掏腰包买的羊。我就是整个给你别人也说不出来啥。”李逵道。

    赵大很感激,李逵道:“井陉县的土匪,你应该很熟悉吧。”

    “我可跟土匪不熟悉,我一个门军哪里敢跟土匪来往。”赵大吃惊说。

    “俺不是说你和土匪有来往,但是,像你,一个五十多岁的门军,每天看人无数,井陉县的情况你比县太爷都清楚吧。”李逵道。

    赵大看看左右,大家都在吃肉喝酒,没人在意李逵和赵大。

    赵大说:“李都头是真想剿匪,还是走个过场?要是走过场也好说,我给你说几处匪巢,抓个三十二十的土匪,交差是没问题,如果想要真正剿匪那就得另外想办法了。”

    。。。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凶神恶煞

    李逵道:“嘿,小看你个老军头了,这脑袋瓜子比俺铁牛的都好使,你说说怎么真正剿匪法,要是说的有道理了我把我藏的一坛子好酒给你。”

    老军头赵大五十岁的老兵了,别的爱好还真不多,就是喜欢没事的时候来两口,一听李逵送酒,当即来精神了,道:“土匪分两种,一种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没办法被迫抢劫商队的土匪,这帮土匪都不是职业的,属于业余土匪,下手不狠,危害不大,如果有份职业,有口饭吃了就可以改正,从新做人。第二种土匪是职业土匪,这些土匪原来可能是业余土匪,但是抢劫上瘾了,不再单单是了为了饭吃去抢劫,而是纯粹的抢劫,杀人越货抢娘们,不仅仅抢劫商队,就连本地的农户都抢劫。如果要真正剿匪的话,就要区分对待这两种土匪,对于第一种土匪给予宽大处理,让他们重新有个养家糊口的门路,这样他们就不会去抢劫了。对于第二种土匪一定狠,下手不能留情,除恶务尽,不然本地的这些个衙役步兵没几个敢出力的。”

    李逵挠挠头道:“也真是这个道理,看来我把剿匪想简单了,明天还是跟苏县令好好商量一下。”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逵和鲍旭整理了衣服,正式去衙门上班了。

    苏县令倒是很随意,没有什么三班衙役,就两个衙役站班,苏县令直接把李逵和鲍旭叫到了书房,苏县令说:“李都头、鲍都头怎么样,还适应吗?”

    李逵道:“什么适应不适应的,过得去就行了,再说俺们也不是来享受的,你说说吧,该怎么剿匪。”

    苏县令喝了口茶,慢悠悠的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李逵和鲍旭相互看了一眼,谁都没听明白,李逵道:“你信不信,如果你在说我们听不懂的话,俺就把你门牙打掉。”

    苏县令吓了一跳,这两个浑人可不是说说而已,明显的就是脑袋不正常的人,没必要惹急眼他们。当即苏县令道:“我是说啊,要想剿匪,先要做外围的事情,现在最需要解决的就是钱粮问题。县里的兵马都小半年没发粮饷了,这种情况下去指挥他们,有哪个愿意出力?”

    “那你说咋办,你能变出粮饷来?”鲍旭说。

    苏县令说:“我肯定是变不出来,我一个外地的县令,手里没什么实力,县里的大户都不鸟我,不过你们两个来了就不一样了,我带着你们两个去拖欠税款的大户家里转转,你们两个也不用说话,就看到你们两个,他们就会乖乖的交清税款了。”

    李逵摸了摸自己的大脑袋,道:“哪里要这么麻烦,一户一户走靴子都磨烂了,你派人把拖欠税款的大户都请到酒楼吃饭,到时候俺和鲍旭带兵来给你助威,看哪个敢不给税款。”

    苏县令说:“这个主意好,只是你们两个可千万悠着点,吓唬吓唬就行了,不能闹出人命来。”

    李逵道:“放心吧,俺可是正牌的都头,俺懂律法。”

    苏县令心道,你懂律法就怪了,我堂堂一个县令你就要打掉牙,还懂律法呢。

    苏县令几乎派出了所有的衙役,拿着苏县令亲笔写的信,挨家挨户的送。井陉县是个穷县,没有多少大户,地超过五百亩的有二十多家,拖欠税款最严重的就是他们这二十家,苏县令一个外地人,又不得上官爱护,大户们都敏感,所有联合起来拖欠税款,以致现在井陉县经济奔溃,衙门都快断粮了,这种事情在大宋朝来说也算得上奇葩了。

    苏县令酒楼请客,这些个大户门还是要给面子,没多久这些个大户一个个带着管家、家丁的就都到了酒楼。大家见面相互嘘寒问暖,几乎无视了一身官袍的苏县令了。

    苏县令咳嗽了两声,咳咳。

    大家这才发现苏县令,一个个走过来给给苏县令见礼。

    苏县令道:“大家都来了,见礼就不用了,这次请大家过来主要是说说你们拖欠税款的事情,去年秋天的税款,今年又到秋天了,是不是都要把税款给交清一下了呢。”

    大家一听苏县令让交税款,一个个不乐意了,道:“这两年的收成太差了,又是闹土匪又是闹野兽的,哪里有多余的钱粮交税款啊。”

    苏县令说:“各家的困难本县都很理解,也很同情,土匪要剿灭,野兽要消灭,税款啊还是必须得交的,没有税款本县拿什么剿匪?”

    苏县令苦口婆心的说教,大家很动心,没人愿意真心得罪一个县令,尤其大家都得生活在这里,但是本县最大的大户牛员外不点头,牛员外可不得了,有个侄子叫牛二,在东京城当巡城司的头目,是高俅儿子的亲信,本来高俅儿子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