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军神-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色的占城也是喧哗热闹,花船上的娘们打情骂俏,酒楼里传出来喝酒划拳的声音。
港口,阮小七悄无声息的集结了五百名士兵,其中四百名士兵人手一条火神枪,两米长枪神黑黝黝的,一百名士兵架着二十五门虎蹲炮,
卢俊仁跟着阮小七:“我做什么”
阮小七丢给卢俊仁一个盾牌:“打起来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见情况不妙你可以逃走的,你不是军人。”
卢俊仁笑道:“舰队长说笑了,既然跟着军队那我就是军人,生死也和大家在一起。”
“好,出发。”
队伍跑步前进,夸夸夸夸的步伐整齐一路跑向占刚家,占刚的府邸是个别墅,占地面积很大,院墙大门也很坚固,门口十几个拿刀带剑的巡捕见来了一大群人,还想过来阻止呢,阮小七一示意,十几箭射过去,一律嗝屁着凉了。
有人跑得快,当先逃进了府里,把坚固的大门关上了,士兵们冲上去拿脚踢,丝毫没有反应。
阮小七道:“退后,看炮兵的。”
也没多用,就用了五门虎蹲炮,在十几米外开火,轰轰,大门立刻破碎了五个大洞。
阮小七道:“这家伙门用的木料真硬啊,再来五炮。”
正要开炮呢,大门打开了,占刚、占明带领上百人拿着刀枪出来迎战了。
卢俊仁道:“就是这家伙过去骗的人参。”
阮小七让翻译喊话:“交出人参,交出人质,还有谈判的余地,如若不然今天就是血战到底。”
占刚大笑:“无知,我占城雄兵数千,一会就来增援了,你们还是想想你们如何逃走吧。”
阮小七令旗一挥,火神枪手排成了四排,第一排当先开火,由于距离不过几十米,散弹的威力巨大,硝烟过后就见大门口没有几个站着的了。
“上。”当即阮小七调了一百人攻入了进去,从人堆里抓出来了占刚、占明父子,这二人挺幸运,竟然没死,只是被散弹打伤了。
府里面就空了,没有几个衙役。士兵们径直从地柴房里把打的没有人形的掌柜的救了出来,然后就撤退了。
卢俊仁比较奇怪,道:“他府里金银堆积如山,咱们的士兵如何不动”
阮小七道:“我们是济州军第七舰队,堂堂正正的海军,不是山贼也不是海盗,如何能动他们的财物。咱们抓了这对父子是要带回新济州交给萧县令审判之后发落的。”
“噢,原来如此,可是我那五棵百年人参还没拿回来啊。”卢俊仁道。
阮小七说:“别着急,占家也不是没人,这场战斗耗费颇大,消耗由他们来承担,不过在此之前咱们还要去趟总督府。”
正说着,前面敌人的援兵到了,占刚哈哈大笑着:“你们跑不了。”
占刚朝着援兵大喊:“将军我在这里。”看守的士兵随手就一巴掌,把占刚的门牙都打飞了一颗。
阮小七一看,好家伙,最起码三四千人之多。
“列队,准备。”随着阮小七的号令声,五百人排开,当先是二十五门虎蹲炮,这次装得是散弹,见敌人没有要谈判的意思,当即下令开炮。
一轮炮打过去死了一大片,紧跟着就是火神枪开火了,砰砰,砰砰。第一排一百条火神枪开火了,紧跟着就是第二排。第三排火神枪还没动呢,敌人就已经不敢往前冲了。
占城军蒙了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武器,士兵一死一片,才打死了不过一千多,其他的兵一哄而散。
“追击。”阮小七下令队伍追击,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慢慢的跟着逃兵追击,逃兵四下里跑,有跑港口的,有跑城里的,反正是乱成了一锅粥了,平时这些兵也就是个欺负老百姓的水平,今天遇到硬茬子,胆子都吓破了。阮小七带人直奔总督府,从桌子底下把下的总督抓了出来,捆成粽子带走了。
卢俊仁看得心惊胆战,打打杀杀的卢员外不陌生,他弟弟卢俊义号称河北枪棒第一,作为哥哥耳闻目染了许多,但是向今天这样瞬间灭掉上千人的战斗还是从来没见过的,脚都吓阮了。
再看阮小七的队伍没有任何人战死,只有两个士兵因为天黑看不清路,踩到了香蕉皮,摔了屁墩。
直接把占刚、占明、占城总督提到港口战船了,当晚所有商船、商船全体戒备,暂停任何交易。
卢家商队的损失好算,直接的是三千两银子,两个战死伙计的抚恤等等一百两银子,受伤掌柜的医疗费及其误工费一千多两银子。总共需要占刚赔偿五千两银子,但是四艘军舰开拔到港口,又调集了五百士兵,这个耗费可就大了,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随军文书计算出来是一万两白银。
阮小七拿账单往占刚脸上一丢,喝道:“赔偿商队五千两银子,赔偿舰队一万两银子,什么时候能送回来。”
占刚直接傻掉了,连忙说:“赔,赔,让我回去,马上就送回来。”
“你写信让人送回去,尽快送银子来。”阮小七说。
当即占刚让人送信回去,让家里准备银子了。占家家底子丰厚,没过多久,银子就送来了,五千两银子是卢家商行的,一万两造册登记,回头要上交军部。
扈成和阮小七商议如何处理占城总督的事情,扈成道:“我的意思是教训他们一下,让他们知道错就行了,没必要打的太狠,毕竟咱们是以生意为主。”
阮小七点点头:“这个我明白,舰队护航也有规定,不可以轻易发生国战。只是气势上不能弱了,一旦气势上弱了就会被人欺负。咱们明天和占城交涉的时候一定要要求他们严惩凶手,绝对不容许类似的事情发生,同时承担这次出兵的损失。”
扈成道:“好,明天看看占城国王是个什么意思再做打算。”
………………………………
第四百三十六章 远洋返航
第二天就热闹了,占城国王派来了一个使臣,职务相当于国务卿,就是处理外交事务的大臣,来港口要求和商队负责人见面。
阮小七、扈成在战船上接见了占城外交大臣,这大臣一上来就嚷嚷:“我们抗议,我们谴责,谴责你们的无理行径。”
阮小七端起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品了品,淡淡说:“现在知道抗议了,现在知道武力不好了早干什么去了,我们的人被杀,被扣,去了三个衙门没人理,所以我们只好自己动手了。”
“那也不能动武,你们可以继续上告啊。我们占城的司法可是相当公证的。”占城外交大臣道。
扈成摆摆手:“长话短说,你就说你们想怎么办吧。”
“立即释放我们的总督,交出武器,然后无条件投降。”外交大臣道。
阮小七一听这话,道:“没得谈了,我们的要求是撤换掉这个不称职的总督,贵国要加强管理,严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并且赔偿我们攻打总督府损失的军费一万两白银。”
外交大臣脸都气青了,嚷嚷道:“抗议,抗议,我们严重抗议。”
“赶出去,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要战就战,不敢打就尽快接受我们的条件。”阮小七一声令下,上来五六个如狼似虎的士兵把这占城的外交大臣赶了出去。
傍晚的时候占城的战书就到了,是一个号称占城大将军的人发来的战书,开头依旧是劝降,要求商队无条件投降,最重要的是要交出武器,如果不愿意投降,明天上午占城大军就要来港口了。
阮小七只回复了一个字:“战。”
当即商队开拔离开港口,只留下孤零零的四艘战舰。翌日清晨,阳谷明媚,天气闷热,一大早的人都流汗。
岸上响起了低沉的长号声音,这种长号是两米多长的战号吹出来的,紧跟着战鼓响起,咚咚咚,咚咚咚。
“舰队长快看。”士兵手指着岸上的占城军队,当先竟然是数十骑战象骑兵,高大的大象牙齿都有两米多长,背上托着刚小房子一样的大筐子,筐子里有头戴羽毛的弓箭手和标枪手。
紧跟着后面是数百骑兵,最后是大约三千名步兵殿后。
阮小七仔细观看了阵势,这家伙应该是占城军主力全军出动了。
“红衣大炮准备,先打他们的战象,用开花弹。”阮小七命令道。
开花弹也是刚研制出来的,除了试验之外,这是第一次用。
上千斤的红衣大炮瞄准了还在数里地外的战象,轰轰开了火,舰首一共十二门红衣大炮,十二发开花弹打过去,精确度很差,只有四门打在了战象群里,爆裂开来的开花弹铁皮四溅,有只大象当场打断了腿,另外受伤了三只大象。大象受伤根本不听指挥了,胡乱的狂奔起来,有只大象竟然朝后跑,把队伍给冲的乱七八糟的。
“接着打,狠狠的打,有大象就牛逼啊。”阮小七道。
红衣大炮开火慢,差不多三分钟后再开第二炮,这个时候敌人已经到了七八百米的距离上了,轰轰轰轰,第二次的效果明显的好很多,当场炸死炸伤了数只大象,余下大象不敢冲锋,调头就跑,冲散了自家的队伍。战象都不行,更不用说他们的骑兵了,敌军后撤数里地,这才整理好了队伍,又派出外交大臣过来,这次说话客气了多了,同意双方罢兵,不再征战,也同意撤掉占城总督,但是想让占城赔钱是不可能的。
阮小七和扈成商议了一下,觉得这占城挺上路,又是触犯,就免了赔钱,当即占城和新济州海商大商行签订一系列契约,同意双方停战罢兵,同意处罚不作为的总督等等一系列条件。
此战过后占城算是彻底老实了,占城虽然国家不大,但是人口很多,商业也挺发达。对于商队的货物很喜欢,尤其是棉布,因为占城地处热带,棉布吸汗,价格还便宜,至于其他的铁器、工艺品之类的也很热销。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五十艘大船的货已经卖光了,商队在占城也开始办货,不过这边特殊产品太少,无非是些象牙、犀角、香料之类的,这类货物在大宋价格也贵,但是不能多弄,弄了多了价格就烂了,各商队少量了办了些货物,然后开拔返航。随船的还有占刚、占明两人,这两人是杀害伙计的凶手,必须押回新济州受审。
卢俊仁非常感动,道:“阮舰队长,这次多亏了你们,没想到你们还真出力。”
阮小七道:“什么话,同时大商队的商船,出了问题作为护航舰队自然要出力。”
其他各家商队也是看在眼里,这事情让大家很抱团,唯有团结一致才能闯荡出一片事业来,老是单干是没有出路的。
回去的途中,扈成的货船在三亚湾收购了当地农民的上百万斤的菠萝,几乎是白菜价格。其他舰队也收购了些海南的特殊农产品诸如椰子、腰果、胡椒,还有收购珍珠的、贝壳的。大商行不管你收购什么,反正总体原则就是公平交易,价格双方协商定了,谁也不能坑谁。
其实海南的水果非常的多,为何只选了椰子和菠萝呢,是因为在没有冷库的年月里,水果最容易腐烂,就算是蒸汽船从海南岛到日照港也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只有椰子和菠萝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庞大的商队返回,一路上除了有些风浪之外也没遇到什么海盗,主要是舰队太大,没有哪个海盗敢下手。
阮小七率领舰队一直把商队护送到了日照港附近,锅炉熄火,依靠风帆进港。
阮小七上岸来找孙安,孙安现在负责港口安全,签了交割单,同时把占刚家的一万两银子的赔款放港口,等回头转交军部。
孙安道:“你们这一趟来回挺快啊。”
阮小七道:“这还快啊,两个来月了吧,眼看又秋天了,我得回新济州了,估计第六舰队也有任务,我不回去偌大的岛屿没有舰队哪里行。”
当即阮小七返回新济州岛,扈成等商行的人则开始卸货,到了日照港算是到家了,许多第一次出海的人下船来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也不管地上有多少尘土,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再也不用在海上漂泊。
水手们到港都是这习俗,先休息三天,再谈别的。
掌柜、账房们则忙着计算这一趟海贸的利润,不算从占城、海南岛运回来的东西每条船差不多都有两万两银子的毛利润,去掉舰队护航的千把两银子钱,人工工资乱七八糟的算下来还有一万贯的利润。
日照港到货的消息传遍了山东道上大大小小的商人,许多的商人纷纷来买货,象牙、犀角、香料、珍珠、胡椒都是畅销货,商人获得的利润也很丰厚。唯独各船上运载量最大的菠萝之类的水果比较麻烦,虽然各家商队都能小量的销货,毕竟北方人从小到大没吃过菠萝,吃起来新鲜,奇怪,但是也同样,由于都是采用马车、骡马托运等方法运输的,菠萝运输起来成本就高了,一旦价格卖的太高消费者又吃不起,如此一来菠萝销售就成了问题。
做生意嘛,有赚有赔,各家商队都准备把菠萝倒掉,免得烂了污染了新船,这时候扈成传出话去,收购各船的菠萝,虽然价格给的不高,但是各船都能赚一点点。
扈成收购了菠萝也没办法销售,不过他有另外的办法,原来在港口不远处修建了工业园,工业园里有个新企业,叫做日照罐头厂。
罐头厂有有数百妇女,把菠萝皮咔咔的给削掉了,切成大块,用糖水在大锅里煮熟,装进小口大肚子的白瓷坛子里,用薄的铁皮盖子压上,再通过蒸笼蒸煮一次就出来了,坛子上贴上菠萝罐头。
原本不过两三文钱一斤的菠萝,如此一加工就成了高档罐头了,运输到各州府城市销售高达七八十文一瓶子,就这还供不应求。
扈成出海这一趟也是累了,决定回郓城,让晁盖再找个海商贸易带队的。
来到济州军中军,气氛很严肃。
扈道:“是不是有什么军国大事,我先回避下。”
晁盖说:“不用回避,你也是济州军的人。这次的事情有些严重,林知府要升官了,调任户部侍郎。”
扈成道:“名升暗降,这招来得妙,林知府没得拒绝,下个派来的知府大人恐怕不那么容易按照咱们的思路来发展了。”
“下一个知府第一要务就是要把济州团练里的骨干全部换成他的心腹,如果咱们不听他的调遣,恐怕少不了一场厮杀了。”吴用说。
朱武道:“我说啊,大家也不用担心,哥哥不是曾经说过吗,掌握了军队就掌握了命脉,济州骑、步、水三军都是咱们一手训练的,可谓是铁板一块,就是皇帝老儿亲来又能咋滴”
一直没说的王进道:“朝廷最最看不得那个州府富裕了,这次肯定派来个刮地皮的。”
………………………………
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廷格局
“恐怕还要严重,普通刮地皮的来咱们这里恐怕也翻不起什么波浪,说不定会带领数量不少的军队来呢。 ”朱武说。
众人讨论来讨论去的也没什么结果,晁盖说:“这个问题就别讨论了,等段时间自会知道,各部门各司其职,牢牢把济州军握在手中。”
讨论也没个结果,晁盖是生性豁达之人,索性也不去管这些,管你派谁来,合得来就相安无事,合不来那就少不得一场厮杀了,大不了自任济州知府。
趁着还有一段时间,晁盖提前布局,把武松的东平府都监的位置给办妥了,兵力也从三千增加到了三千五人,而且原来士兵中的董平亲信、年老体弱者统统剔除了出去,现在的三千五百明士兵清一色的壮年,部队天天训练,偶还和济州军搞联合训练,实际上都是一家人了。
晁盖郓城出发,只带了罗云等数十名亲卫,一路北上,先是赶到了黄骅盐场,刚好遇到了柴进,柴进见晁盖来了,惊讶道:“哥哥怎么有空到盐场来,有大半年没来了吧。”
晁盖说:“过来检查一下盐场的生产情况如何”
柴进说:“今年雨水少,晴天多,三万亩盐田都是大丰收。加工的盐砖也有数百万块,只是货物堆积的厉害,商队销售的速度赶不上咱们的生产速度了。”
晁盖说:“草原上马牛羊无数,盐砖的市场很大,只是草原上牧民对盐砖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还是只认食盐,对于专供马牛羊使用的盐砖并不喜欢,等市场销路打开了就好了。”
晁盖检查不喜欢人陪同,晁盖和罗云仔细检查了盐场的每个环节,然后又去盐山看了看大盐仓库。一切都还是很不错的,和柴进说的一样,看来柴进在管理生产方便还是有一手的。
当晚晁盖在盐场宴请众将,十余军中和盐场负责生产的都到场了,晁盖、柴进、史进、孔阳也在场,未吃饭之前先在书房开了个小会议,罗云在外面警戒,会议级别很高,不容许记录。
柴进说:“哥哥,什么事情这么严肃。”
晁盖道:“两个严重问题,第一个是辽国即将入侵。”
“这,宋辽和平有了几十年吧,为何又突然入侵。”柴进不解的问。
晁盖说:“情报千真万确,至于为什么入侵也很容易解释。金国兴起,和辽国在辽东鏖战,辽国国力亏空的厉害,这两农业有些荒废,钱粮补给都不足以支撑和金国的战斗,因此他们需要南下打草谷,来补偿他们空虚的国库。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济州知府林大人即将升入户部做侍郎了。”
史进说:“从知府升入户部,官职还大了啊。”
孔阳道:“户部虽然是掌柜钱粮的大部,但是侍郎是副职,户部最少有三个侍郎,新去的侍郎没什么权利,还比不了知府。”
晁盖摇摇头:“情况比这复杂,恐怕是有些有心人要给咱们布局了,想要对付咱们,咱们在朝廷中实力很弱,能靠得住的就只有手中的刀枪。我宣布军部的三道密令,即日起开始执行。”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现在荣辱兴衰都和济州军捆绑在一起了,想要分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一道密令,柴进。”晁盖说。
柴进说:“柴进在,有什么命令尽管吩咐。”
“暗地里屯兵,把你柴家庄的三百壮丁发展成为一千壮丁,训练标准不能变,武器可以只配备一根哨棒,但是朴刀、长枪的必须准备好,一旦有事立刻可以上手,二十天内就把人手招募齐了,刀枪等武器由我来提供。”
柴进道:“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个密令,史进。”晁盖说。
史进站起来道:“在。”
“你部从即日起发展成混合营,编制三千人,其中五百骑兵,两千五百步兵。新兵只能从盐场老工人当中招募,在不耽误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练出一支能打仗的步兵队伍。”
史进部骑兵师现成的,主要就是步兵了,平常盐场工人一年也训练个二十几天,所以新增两千多步兵并不算什么难事。
史进道:“保证完成任务。”
“我们的兵一要数量,二要质量,这几年来你一直表现都不错,希望你这次能认真的把兵训练好。”晁盖说。
“放心吧,保证练的跟李逵的兵一样,一听说打仗就嗷嗷直叫的兵。”史进说。
晁盖看看孔阳,孔阳说:“是不是我们舰队也要改编了”
晁盖点点头:“是要改编了,正式命名为第四舰队,你是舰队长,编制增和水泊梁山里的水军一致,一千人的编制,战船配备上你这以飞鹰战船为主,少量蜈蚣战船,只是你这的战船都是风帆的,由于这里是近海,而第四舰队不执行远洋护航任务,所以不配备蒸汽战船。”
孔阳道:“是,服从军部命令。”
第四舰队补充了部分战舰,十艘蜈蚣战船,八艘飞鹰战舰,而且每艘飞鹰战舰上都配备了一门一千斤重的红衣大炮,开花弹也有储备,只需士兵熟悉了战船和火炮战斗力会很强旱的,要知道附近的登州水师配备也不过七八艘飞鸟船,至于上就不用说了,由于火炮年久失修,生锈陈旧,根本打不响,主要靠巨弩作战。武器上落后了许多。
最后,晁盖说:“除了扩军外,大家要注意士兵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严防细作渗透,这里的细作不仅仅是国外的,更有其他势力的,你们明白吧。”
众人点点头:“明白,我等会小心在意。”
晁盖在盐场停留了三天,这三天里,晁盖白天和士兵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晚上和士兵们一起观看散打比赛,一起参加篝火晚会,士兵们都知道,他们的最高长官叫做晁盖,给他们提供了军饷和高福利。
第四天,晁盖应邀去了柴进府上,柴家庄后院,晁盖简约了柴进家的壮丁,训练的也是有模有样的,站的笔直,身体强壮,比那些所谓的江湖人强多了。
柴进最近腰包鼓的厉害,盐场、海贸、粮食都赚了许多的大钱。柴进说:“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
柴进说:“有啥好想法,说出来看看。”
柴进道:“我这庄上,招募三百壮丁已经是极限了,再招募就只能从外村来。我想按照哥哥在济州的发展模式,把附近几十个村的壮丁在农闲时候进行军事化训练,将来一旦有事也可以派上用场。”
晁盖说:“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也很危险,你有把握地方官会同意你这么做”
柴进说:“同意肯定是会同意,但是这厮总会想办法多收点钱。咱们可以换个方法啊,这附近十几个村子都在给咱们商队供应藤编的箩筐、簸箕等器具,咱们可以以技术培训为名,把这些村子里的壮丁集结到盐场进行军事化训练,训练中的开支一应有我柴家承担。”
晁盖道:“壮丁训练的开支盐场还是负担的起的,你即日起开始准备吧,明天我还有事情就要出发了。”
沧州一带在北宋这时候属于边关地带,比不得中原,生活相对比较贫困,以往粮食都不够吃的。这两年收益与柴进引进来的天王米新品种,大家最起码能吃饱饭了。生活不能光吃饱饭,还得有钱花,柴进又给了他们一个门路,藤编。
所谓藤编就用荆条等柔韧性好的树枝来编制各种器具,在没有塑料制品的年代里,成粮食装东西的大箩筐、加工粮食的簸箕等等一应物件都是用藤条或者细草来编制的。海外贸易运输的发展对藤编类的包装产品需求很大,光是靠着郓城一带的农户很难以满足供应了,柴进就在这附近发展了十几个村子,给编制藤编。一旦有经济联系农民就变得乖乖听话了,你要想向柴家商行销售藤编制品,就得加入柴家组织的藤编行会,这就是个技术交流的行会,不收会费,但是有定期的技术培训,所以大家也很乐意。这次柴进拿这个做文章,招募千八百的民兵前往码头进行准军事化训练也是可行的,至于具体细节就不是晁盖该管的事情。
辞别了柴进,晁盖率队直奔井陉山区。如今的井陉山区虽然还隶属于真定府,但是实际上已经完全被晁盖控制了,进山两条主干道都修建了关墙和炮楼,卞祥营共计编制了三千山地兵。鲁达营原本只有五百,来到井陉山区后又新增了山士奇作为副将,如今也是一千人的配置。山区里安置了上万人难民村,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只有不到三层的精壮在铁矿和煤矿干活。
还没到山口,晁盖刚好迎头碰见了鲁达,这大和尚提着禅杖骑着匹高头大马气势汹汹的拦住了去路。看见是晁盖,鲁达大笑:“怎么是哥哥啊,我还以为真定府兵又来了呢。”
晁盖道:“什么事情惹得你这么大火气。”
………………………………
第四百三十八章 马场夜话
上一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廷格局
鲁达道:“真定府的这群兵,竟然想要山里的马匹,一开口就是五百匹,还不舍得出钱,前翻来了两次被卞营长好言给劝走了,今天刚好轮到我执勤,看到有队伍来了,还以为是真定府的兵呢。hua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最新章节访问: 。”
事情原来是这么回事,也不知道哪个长舌头的,把井陉山里养着数千匹马的事情给说出去了,真定府的一个都监;叫做赵陇的前来买马,买马也就算了,问题是给不了现款,给打真定府的白条。一来马场的马匹不外卖,二来他们给不了现款,给打官府的欠条。官府衙门本来应该很有信用的,但是近年来衙门的信用越来越低了,衙门府库那点钱不够各级官僚侵吞的,欠款白条猴年马月能要回来啊。所以第一次赵陇来买马的时候让卞祥好言给劝走了。
前天又来了一次,缠着要买马,卞祥没在,解珍给劝走了。所以赵陇就被列为了不受欢迎的人,所以今天鲁达一见来了队骑兵还以为是赵陇又来买马呢。
晁盖道:“来这里一年多了,还习惯吧。”
79,
鲁达道:“刚开始时候还不习惯,洒家性子直,见不到难民受苦。不过渐渐的也习惯了,难民也不全是好人,也有许多好吃懒做的家伙。现在难民村里的难民,除了老弱基本都靠干活来养活自己,完全靠别人是不可能的,洒家算是明白,救急不救穷,要是他们自己没有上进心怎么救都没用。”
晁盖说:“我先去马场,你还是继续执勤巡逻,下班了咱哥两个好好聚聚,好好喝两杯。”
鲁达连忙摇手:“洒家戒酒了,洒家戒酒了。”
说完鲁达带队继续巡逻,晁盖则带人去了马场。
外面正是盛夏天气,热浪袭人,燕赵大地一般盛夏高达四十来度,但是井陉山里温度低,马场所在的山谷的比外面低十来度。hua
马队沿着宽阔的山间小路直奔马场,这道路宽了能有四米,完全能并行两辆马车,夯土的路面还有一层硬砂,即便是下雨天也不会泥泞,路两旁是护路的道沿石。
罗云道:“记得以前来的时候山里的路可是有一人宽的,崎岖难行,许多地方都得下马步行,修路的这劳动量可不小啊。”
晁盖道:“这路是卞祥、鲁达和苏县令一起修的,干了大半年,除了粮食和工具之外其他没有什么花费,刚好赶上田虎作乱,东来的难民极多,以工代赈修建了上百里的山路。”
沿着林间道路走了几十里路,来到马场所在的山谷。山谷里溪水正充裕,牧草长势还是很猛的,只是马匹地方太小了,在十几里长的一条山谷里养着将近五千匹马,这个时候也是靠外购的草料为主。
马场的事情晁盖只是大致的检查了一下,毕竟这属于养殖方便的事情,不可能啥都过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