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军神-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梁山排第三十位。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因为水性极好所以外号“浪里白条”。星号为天损星。 在对抗朝廷的几次围剿里。张顺活捉高俅。威名大振。最后随宋江征讨方腊。在涌金门被乱箭射死。 张顺的首次出现书中是由其兄张横介绍。当时宋江上到张横的船上。张横便要劫杀宋江。幸得李俊适时來到。救了宋江并调解双方。张横听到宋江发配江州时。便托他带个信给张顺。宋江也便答应。 张顺最好的就是水性。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江中比水性
晁盖一看这人应该就是张顺了。年纪不大二十多岁摸样。穿一身灰布衣衫。头顶弄着个发髻。渔舟划得飞快。张顺认为这是來踩盘子的了。也就是过來挑衅的。
张顺划船过來的时候。阮小二高高的把鱼扔上了岸边。
张顺道:“不知道是哪里來的朋友。來我张顺码头上有何见教。”
晁盖一抱拳:“久闻张顺号称浪里白条。水性极好。特來讨教。”
张顺一听來比试水性的。第一时间更新 那自信满满的。当即傲气的说:“是你还是水里的这位。”
“水里的这位兄弟水性好。我水性一般。不过也凑个热闹。咱三个就在这江里耍耍。”晁盖说。
张顺道:“远來是客。怎么比较还请画下道來。”
晁盖说:“今天刚好想吃鱼。咱们三人每人拿一支箭潜水。看谁刺的鱼又大又好。”
张顺笑道:“比试归比试。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可是耽误我生意。得出点彩头如何。”
晁盖拿出一定五十两的银子。道:“如果你赢了。这银子就归你了。如果你输了。就请我们吃饭。”
“好说。好说。”
当即晁盖、阮小二、张顺三人在岸边脱掉衣衫。只穿短衣。每人拿了一支箭。噗通跳进了水里。
这场比赛张顺占了很大优势。他是本地渔民。知道哪里有鱼。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张顺刺中了一条七八斤中的鱼。高高兴的上岸來了。
又等了一会儿。阮小二也上岸來了。不过他刺的鱼不如张顺的大。张顺朝他点头示意。能从水中潜水刺鱼水性自然是一流的。
又过了几分钟晁盖还不见上來。罗云急眼了。道:“莫不会有什么危险。还二位下手看看。”
阮小二、张顺也担心晁盖出问睿U急柑滤亍>图嫔弦徽蠓ɡ恕j烁潜ё乓惶趿矫锥嗟拇笥懵淖吡松蟻怼
整个岸边的人都震惊了。天。竟然从水里抓了这么大一条鱼。
张顺眼尖。道:“这是中华鲟。这鱼非常昂贵。少说能卖数十贯。”
晁盖道:“此鱼长这么大也不容易。我洠岬么趟K懔恕;故欠帕税伞!标烁撬蛋辗抛吡舜笥恪W呱习秮怼
庞万春、罗云道:“哥哥下水这么久洠蟻怼8喔煺陆谇氲健O派沸〉芰恕!
晁盖抱拳道:“两位兄弟担心了。下次一定提前说一下。”
张顺见阮小二、晁盖都是非常有本事的人。过來抱拳道:“几位客人怎么称呼。今日小弟做东。望江楼上不醉不归。”
晁盖道:“在下郓城晁盖。这三位都是我兄弟。阮小二、庞万春、罗云。”
张顺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第一时间更新 道:“只听闻晁兄力气过人。号称托塔天王。洠氲骄谷灰材芩虑芫抻惆 ;褂姓馕蝗钚帧K灾咂缴偌!
晁盖说:“玩闹也累了。咱们边吃边聊。”
望江楼可是个很贵的地方。一顿饭洠в懈鍪岚斯岬某霾粊怼?晌揭欢俜挂煌放!>坡ザヂパ偶洹R恍腥送票徽怠A牡梅浅M痘
喝了一会儿。张顺道:“晁团练是忙人。不可能闲得无聊來找我这个闲人比试水性。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晁盖放下筷子。道:“我济州军现有马军、步军、水军。单单水军就有六支船队。现如今水军发展还是急需人手。”
张顺道:“济州靠水不错。但是水泊梁山毕竟是一湖泊。何以需要这么多水军。”
阮小二道:“张顺兄弟说的不错。但是我济州水军可不是只负责八百里水泊梁山啊。在沧州沿海驻扎着水军。第一时间更新 另外数支远洋贸易船队。每次出海贸易都需要水军护航。所以对水军需求很多。哥哥求贤若渴。这才不远千里而來。”
张顺思考了一下。道:“再推脱就显得我张顺不够意思了。只是我有几点要提前说明。要是晁团练能同意的话。我就跟晁团练了。”
晁盖道:“张顺兄弟请讲。”
张顺道:“我张顺开个鱼行。带着兄弟们混口饭吃。虽然日子过得清苦。第一时间更新 但是骨头还是有两根的。虽然张顺算不得好人。但是欺负老百姓。对付老百姓的事情我张顺不做。这是第一。”
晁盖点点头:“这个洠в形暑}。我济州军最是爱民。军民关系相当的融洽。”
“第二个。张顺家里有一老母。我弱走了恐怕无人照料。所以必须在济州给安排住所房舍。”
晁盖道:“为人子女当尽孝。这是最基本的。郓城有住所。许多将领的家人都在那里。生活很方便。”
张顺道:“前两条都答应了。第三条不算个事情。哥哥只需等候我几日。我把鱼行的事情处理妥当了。就可以跟哥哥去郓城了。只是舍不得这些兄弟啊。”
晁盖道:“你这鱼行有多少人。水性好的有多少。”
“有近二百渔民。水性好的也有一百多号。怎么。哥哥能都带去。”
阮小二道:“济州水军可不得了。普通士兵一年也有几十贯的军饷可拿。还有各种福利。一旦打仗还发放奖金、军功田等等。”
“这么好啊。那真是太幸福了。”张顺说。
晁盖摇摇头:“别光看高军饷。高军饷背后是高训练强度和高风险。咱们的水军主要是在海上航行和作战的。打仗这事情可是要玩命的。张顺可把厉害说清楚。自愿去的我欢迎。”
张顺说:“妥了。”
一行人吃过饭。重新回到码头。张顺把要去济州军的事情给大家伙一说。大家都炸窝了。
有得道:“你走了俺们怎么办。”
张顺道:“有愿意跟我去济州当兵的。可以过去。给七贯钱的安家费。每年军饷也是很丰厚的。当然了。当兵打仗玩的是命。自己考虑好了。不愿意去就接着在这里开鱼行。我把鱼行的渔船、用具都留下來给你们。你们自行选一个人做掌柜的就行了。”
众人一商议。感觉这办法可行。有五十人愿意跟随张顺去济州。毕竟大多数都是本地人。拖家带口的不容易走。剩下的一百多号留下來接着打渔开鱼行。
………………………………
第四百一十二章 王六定
张顺想去海军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张顺有个特异功能,就是潜水方便特别出色,在大宋这年月没有氧气瓶,没有潜水服,张顺能在水底潜伏数个小时,不得不说这是违反物理常识的行为。
张顺说:“这附近还有三位水上武艺高强的人,贩卖私盐的李俊、童威、童猛。水性不在我之下,不若邀请一同前去吧。”
晁盖说:“那好啊,我也曾听闻这三人大名,只是未曾会面。”
当即张顺找了条大点的渔船,载着晁盖、罗云、庞万春、阮小二等一行人去找李俊,不过很可惜,奔波了一整天也没找到李俊。
阮小二道:“这李俊也太小心了,贩卖个私盐躲到犄角旮旯里。晁盖哥哥也曾经贩卖过私盐,没见躲到哪里。”
张顺笑道:“晁盖哥哥那是做得大了,实力雄厚。李俊他们是做得小,所以必须躲着点。”
找个熟人问了一下,坏了,李俊等三人外出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晁盖让张顺写了封信,邀请这三人。张顺也没其他什么办法,这年月通信方式太原始了。
江州此行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也该回去了。当即,晁盖租赁了一条大船,一行人连人代马匹顺江而下,不日遍赶到了健康城。
健康城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在大宋这年月也已经很发达了。到了这里,晁盖让人马下船,在江边的天涯客栈住宿休息。
吃饭的时候,晁盖道:“听说此地有个叫王六定的,水性也是了得,不知道张顺是否认识。”
张顺说:“认识,认识,哥哥在客栈休息,我去寻他吧。”
晁盖道:“既然在此地,还是我虽张顺兄弟一起去不,也显得诚意。”
张顺道:“怪不得济州军能有如此成就,哥哥礼贤下士让人敬佩。”
码头有现成的船,晁盖调了条蜈蚣船,按照张顺的指点赶奔王六定家。
船来到江边的一处荒凉所在,岸滩的荒凉处一座孤零零的茅草房,房门前空地上晾晒着许多渔网。
张顺过去一问,王六定去江里打鱼了,家里只有年迈的父母在修理渔网。
晁盖道:“反正也来了,在此等一会不。”
等了有小半天,王六定来了,这大个高的厉害,有两米,比晁盖还高了十多厘米。
王六定一看来了这么多人拿着礼物,道:“诸位是走错了不,因何来到我这草庐。”
张顺道:“是我,张顺,几年不见不认识了”
王六定惊讶道:“原来是张顺哥哥啊,我还以为是管家的人呢。”
张顺道:“兄弟说得对,我现在加入了济州军,在水军当差。兄弟也是一身好水性,好男儿正该出去做些事情,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同往。”
王六定道:“多谢张顺哥哥带挈,我是非常愿意去,可是你也看见了,我父母年迈,我走了无人照料。”
张顺道:“没人有五十贯的俺家费,还有军饷,足够你养家了。如果愿意还可以带上家人一同过去。”
王六定大喜,天上掉馅饼啊。当即给父母一说,父母很高兴道:“我们年龄大了,住在江边习惯了,哪里也不想去了。”
王六定还有个姐姐已经出嫁了,当即把姐姐姐夫叫来商议。王六定把安家费的五十贯全部留下来,其中十贯买了两头毛驴,入股姐姐家豆腐坊,条件是姐姐姐夫必须照顾父母。
王六定安排好家中的事情,当即跟随晁盖,船队北上,不日到达济州水泊梁山。
看着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水泊梁山,张顺叹道:“没想到北方还能有如此气魄的大湖泊。”
阮小二道:“水泊梁山面积不小,横竖一百多里地,但是水浅,比起长江那边的大湖可是远了。”
晁盖暂时没给张顺、王六定安排职务,给张顺副营长待遇,王六定连长待遇,两人先去步军学习军官,进行基础训练。
王六定感觉还是有些怕怕的,悄悄的问罗云:“每天要做多少个俯卧掌、多少个仰卧起坐,还有那个越野要跑多远。”
罗云道:“最基础的也得三五十个,越野跑有五里、十里、二十里,还有长途行军训练。训练是慢慢来的,不是一下子就这么多的,你体质壮实,听说都能横渡长江,基本训练完全没有问题的。”
王六定这才放心,至于张顺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因为他本身就是练武的人,体质好着呢。
回到中军,吴用也没在,他去商贸城忙碌了,眼看争霸赛开始了,忙得不可开交,把牛皋的骑兵营都调去了。
王进、栾廷玉在中军维持工作呢。
栾廷玉道:“晁团练来得好快,糜胜、马犟、马劲、滕氏兄弟也是昨天刚到,宋万给他们安排的家眷安排了住所房舍。”
晁盖叹道:“这么快就到了。”
当即晁盖让亲兵把糜胜等五人叫来,军中众人一一见礼,晁盖介绍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两位刚到的兄弟,这位白面皮的叫做张顺,水中的蛟龙,能在水中换气,潜伏水底数小时。这位个头高大的叫做王六定,也是水性了得,横渡扬子江。”
众人纷纷称赞,王进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两人都是难得的水军人才啊。”
晁盖道:“你六人一起来了,刚好安排一起进行基本训练吧。军中讲究军法,希望各位能尽快熟悉。”
当晚军中举办欢迎晚宴,六人也算是见识了,济州军果然是兵强马壮,糜胜、庞万春等人就不用说了,他们都知道。武松、李逵、杨志、秦明、孙安、黄信、欧鹏、鲍旭、周通、徐岳、冯升等等。
晚宴进行的很欢快,只是就酒水限量供应,让气氛不是那么的热烈。吃得正热闹呢,罗云进来了,在晁盖耳边耳语了几句。
晁盖道:“各位继续喝,我有事出去一下。”
回到书房,回来报信的人头上都缠着绷带。来的是郑天寿派来的人,在沂水县郑天寿开发了一个银矿,一个铜矿,都是含量很低的矿产,没想到三天前还让人给抢去了银矿,矿场的护卫死了十几人,伤了三十多人。
现在郑天寿带领工人撤退到旁边的村子里了,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
第四百一十三章 第一滴血
和曾头市和解之后,曾头市向金国贸易的铁锅、铁钉、小刀、菜刀等等五金制品改从利国铁钢铁厂进货,直接激怒了吕家。 所以这才有了这次的袭击。”
栾廷玉道:“当务之急是务必先守住铜矿,几十名士兵和数百矿工恐怕抵挡不住吕家的进攻。”
晁盖道:“步兵过去太慢,只能派骑兵了,不如派孙安过去不。”
当即把孙安传了过来,晁盖拿出令牌,道:“命令你部现在即刻启程,赶奔咱们在沂水县的铜矿,你到后,接替郑天寿防守铜矿,郑天寿负责生产。”
孙安道:“是。”
晁盖接着说:“如果吕家派人来进攻铜矿,就狠狠的打,如果吕家不来进攻,则不要出击。被抢银矿事宜我另有安排。”
“是,属下这就出发。”孙安接令走了。
吴用说:“虽然说天高皇帝远的,但是这种大规模私斗总是违反朝廷法度的。咱们一方面派人去沂水县上告衙门,一方面让林知府大人上书朝廷。”
众人点头称是,毕竟大宋还是大宋,不是蛮荒之地。
上书朝廷的事情就交给林知府好了,他手下有几个师爷,文案做得很好,给朝廷上书写的洋洋洒洒的。至于去沂水县上告的事情就交给李云了。
栾廷玉道:“那丢的银矿派谁抢回来”
吴用摇摇头:“银矿在那里,也不着急抢回来,先摸清吕家的路数再说。”
第二天晁盖叫来李云,让李云带了二十名精锐捕快前往沂水县衙门,沟通银矿被抢的事情。李云等一行人快马而去,沂水县衙门李云可谓是轻车熟路,地头熟,人也熟悉,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李云吃了闭门羹,派师爷来给李云说,这件事情沂水县衙门根本管不了,州府里也无能为力,要想打官司直接去东京,找朝廷。
李云无奈,又回来了。
沂水县银矿,吕三公子吕良问:“晁盖有什么动作”
属下回道:“有,派人来沂水县衙门告状,吃了闭门羹回去了。派了三百骑兵,但是一直龟缩在铜矿里,正在那里修工事呢,弄个跟个土匪窝一样,想要打过去不容易。”
吕良大笑:“哈哈,哈哈,家里人一直忌惮晁盖,说他是个英雄人物,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个狗熊嘛,如果所料不错,他肯定也派人去东京告状了。就知道告状,告状,笑死人了,还当头是的地方豪强呢,看来高看他了。明日派人进攻铜矿,试探一下对方的实力。”
第二日,吕良派出三百铁卫,试探进攻铜矿,铜矿这修建有石头矮墙,外面有拒马,铁卫身穿铁甲很难进攻,双方隔着老远相互放箭,羽箭乱飞,但是伤亡很小。
孙安和副将欧鹏穿戴盔甲站在矮墙上指挥战斗,欧鹏道:“铁卫们是重装步兵,本身行动就不灵活,他们想要攻上来比登天都难。但是咱们的弓箭对他们也是毫无办法。咱们只需冲出去,抡起狼牙棒一顿猛砸,最少能歼灭一二百人。”
孙安道:“全歼容易,问题是死人太多了,如何跟官家解释,晁团练有所顾忌,才严令我们防守。他们浑身铁甲,咱们就往脸上射箭。”
可惜铁卫是干打雷不下雨,一直在一百多米外徘徊。骑兵的人也没有庞万春那样的神射手,想在百米外射中人脸只能靠蒙了。
铁卫也是在试探,根本不进攻,距离的老远瞎咋呼。双方闹了一个多小时,铁卫撤退了,等铁卫走远了,孙安一招手,让骑兵出去打扫战场,尸体是没有,主要是捡回来射出去的羽箭。
有了骑兵维护安全,数百矿工在郑天寿的带领下开足马力生产铜。这年月铜就是铸造钱币的原料,价格很昂贵。
再说济州府知府林大人,按照晁盖的意思,当即具表上书,同时也给吏部尚书晁大人发了信函。半个月后,只有吏部尚书回信了,表示查不上手,吕家和工部、兵部关系密切。兵部每年从吕家铁矿采购大量的兵器,双方是利益共同体,更何况吏部管不得这一块。不过晁尚书已经给刑部尚书提及过此事,但是希望不大。
等待回函的这几天,一年一度的盛世拳王争霸赛如期举行,而且这次参赛的人数异常的多,广选手都上千人之多。拳脚、枪棒、弓箭,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筛选,只有通过预选的选手才有资格上台比赛,因为人太多了,要是一个一个比下去半个都结束不了。
这天石宝带兵在会场维持秩序,和晁盖边走边聊。石宝道:“晁团练的眼光非常人可比,普通人都已经咱们开这个争霸赛只是为了招揽人才,实际上这个比赛从长远来看是在培育百姓好武的风气,逐渐改变了民风。”
晁盖点点头:“不错,我大宋积弱百年,主要问题虽然是朝廷暗弱,但是民风弱也是很大的问题所在,如果百姓有汉唐遗风,又何至于让大辽、西夏打压的抬不起头来。”
石宝摇摇头:“百姓怯懦其实是官家有意引导而为之,我曾经在东京城呆过一段时间,经常听到这样的笑话,说,一大户人家门窗被毁坏,家里进贼了。主人在家里找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丢了,但是在厨房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兄台,对不住了,家里菜刀丢了,户口簿没在,买不了,借菜刀急用。”
“哈哈,这是刑部那帮没脑子的人想出来的办法,五寸以上的刀具就是禁忌品,到了现在买菜刀都得拿户口簿,还必须去让保长开证明你上一把菜刀坏了。”晁盖笑道。
“普通百姓手无寸铁,大户豪强则啥武器都有,这算啥公平。”石宝摇头叹息。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济州民风发生了根本变化,年轻人几乎人人习文练武,说话谈吐也更加的自信。但是济州的治安良好,几乎是整个大宋治安最好的地方,小偷、强盗、碰瓷的、卖切糕的,在济州几乎没有任何的生存余地。
………………………………
第四百一十四章 摊上事了
上一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第一滴血
且说李云,最近摊上了个不好的差事,告状说起来他对这个可太熟悉了,从沂水县头就都头,后来革职了,还以为仕途到头了,没想又来济州了,官方的职务虽然还是个都头,实际上掌握四百多巡捕,同时负责案件侦缉工作,位置等同于济州缉捕使,而且薪水很好,晁盖带他也是没得说。糖hua79xs
去沂水县状告吕家抢夺银矿,沂水县说管不了,也不敢管,更没有能力管。沂水县令和济州军关系相当好,这几年沂水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晁盖的支撑,所以沂水县令并没说谎,头的确管不了。整个沂水县不过百八十个的兵,能管什么事情。
李云回来,休息了一日,向晁盖汇报了此事,晁盖说:“林知府已经上报朝廷了,只是你懂的,朝廷办事相当的慢,何时回音都是问题。所以还得靠地方解决问题,你对这个熟悉,认为接下来要去哪里。”
李云道:“自然是去登州,吕家根据都在登州,向登州知府报告此事,看看他们什么意思。”
晁盖说:“好,你去吧,还是带领二十名捕快前往,另外这里有个令牌。”
说着晁盖拿出一个造型毕竟怪异的令牌,递给李云,李云一看就明白,这是子母令牌,和对方的令牌重合了,才会生效。
晁盖道:“此去登州府衙告状可是凶险的很,万一有什么不测,你就拿着这个令牌去城里的悦来老店,找王掌柜的,就说老家来人了。他自会祝你脱险。”
李云是什么人,衙门里混大,不用想就明白,登州府衙那跟吕家绝对的穿一条裤子的,告状没结果不说,很可能还会把自己陷进去,不过干的就是这个活,有风险也得去。
李云一行人,钢刀快马,赶奔登州。拿的是正经八百的济州府的文书,一路上非常的畅通,数天后来到登州城,在驿站住下。李云长个心眼,随身只带了两个人,其他十八名捕快换了衣服,留在了城外大车店。
刚一进客栈,有个捕快告诉李云:“头,已经被盯上了,门外有两个人鬼头鬼脑的。hua ”
李云说:“可能是吕家的,这是他们的地盘,收拾了这两个还会来,不用管他们。”
一行人住在驿站,足不出户,吃饭在驿站里。到了晚上掌灯时候监视的人都还在呢。李云推开窗户看了看,冷笑,就他们这点水平还能监视得了李云。
李云换了件衣服,戴着个大檐帽子,大模大样的出去了。夜晚的登州城还是很繁华的,街道上客商不断,李云转过了几条街道,发现身后没有尾巴了,这才来到了城门口附近的悦来老店。这店真够老,面积也不大,但是看起来生意似乎不错。
伙计正招呼客人呢,看李云来了问:“这位客官,你是要住店”
李云道:“我找王掌柜的,就说老家来人了。”
伙计道:“你且稍等,我去通报。”
片刻,伙计出来了,带李云到后面客厅。王掌柜的三十多岁,白白胖胖的。
王掌柜的道:“东西带来了没”
李云拿出令牌,王掌柜的一对,两个令牌刚好卡在一起。
王掌柜道:“东家什么安排。”
李云道:“我们明日要去登州府衙状告;恐怕不会太顺利,需要你安排好退路。”
王掌柜的道:“你正大光明的去,登州府那边应该不会随便乱来,就怕出来后吕家下套,如果关闭城门了我能给你找路出城,你带来了多少人”
“一共二十个人。”李云说。
“好,吕家是地头龙,官兵都听他指挥,总之一切小心,不要硬拼,出城后如果还有追兵就去海边找咱们的商行,那边有咱的兵力。”王掌柜的说。
李云点点头:“好,我明日做好安排,咱们商量一下撤退了路线。”
当即和王掌柜的拿着地图商议了一阵,第二日一早,李云派人出城又叫来了十名精锐捕快,不过都穿便装,而且马匹还是放在城外。
吃过早饭,李云带了两名捕快去登州府告状,快中午了才得到召见。登州知府不冷不热,委婉的说,这案子发生在沂州,根据归属地管辖原则理应由沂州府来管辖,还建议李云去沂州府递交状子。
李云就这么当做皮球给踢回来了,精心准备的状子连看也没看就给退了回来,李云也没有死缠烂打,因为他清楚,那样根本没用,晁盖也说了,过来告状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李云起身拜别了登州知府,两个随从问:“李头,咱们的状子接了吗”
李云摇摇头:“踢回来了,是非之地不久留,咱们走。”
一行三人沿着府前大街赶回悦回驿站,因为驿站里还有些衣衫行李,正走呢,对面过来一个老太太,看起来有六十多岁模样,李云也没在意,这么大年龄的老太太多了去了,也没什么危险。但是正是李云这疏忽,才惹来了麻烦。李云和老太太擦身而过的时候,老太太突然碰到了李云,然后轰然倒地。
李云一看老太太摔倒了,连忙蹲下去救人,李云虽然是都头,但是会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但是谁知道李云的手一过去就被这老太太伸手抓住了,尖锐的声音嚎叫道:“这个人撞了我,可要了我的老命了。”
老太太的手如同铁箍一样拉住李云手腕,生怕他跑了,李云多聪明个人,立刻知道这是有人给自己设套了。当即面色一冷,一甩手把老太太的手甩开,熊掌般大小的手就打了过去,咣咣两个大耳巴子,打的这老太太眼冒金星。
“打人了,打人了。”老太太惨叫道。
李云道:“这要是在济州最少得打你二十鞭子,老家伙不衙,出来讹诈人。”
这时候三男,三女到了,人没到,声音就到了,三个女人哭道:“我的娘啊,你这是咋了,让哪个狠心人给撞了。”
“站住,你们是谁。”俩个随从知道事情不妙,冷声喝道。
这几人道:“这是我老娘,我们是他儿子,儿媳妇。”
李云说:“你老娘这边刚倒地,你们就到了,这准备的够充分啊。”
“什么话,我们家就在附近,当然来得快啊,你把我老娘撞倒了,赔钱,没有二十贯不让走。”大儿子说。
李云拍了拍褡裢,里面有银子几十两呢,“钱多的是,就不给你。别说你家这老太太不是我撞的,就是我撞的又能怎么滴,又没有撞伤,倒地一下就赔这么多银子,你们这是敲诈勒索,更何况你眼睛放亮点,没看到我们的衣服吗”
“哼,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是外地捕快,在登州屁都不算。”
又来了好几个人,纷纷指责李云撞人,有的开始谩骂,两个随从手都按到刀把上了。李云示意不能动手,这是明显的陷阱。
很快,老太太的儿子,报官了。
来了肥头大耳的都头,带着十名捕快,一看就知道是平日里喝得醉醺醺的那种,整日里不干正事的类型。
这都头倒是个快刀斩乱麻的主,问了双方一些事情,当即道:“李云撞倒老人再先,殴打老人再后,人证物证俱在,负主要责任。”
李云一笑:“有人证就能证明是我撞得”
都头:“那当然,人证说得就算。”
“那我现在就可以说是你撞得,我这两个随从可以作证。”
都头:“那不行,你们是一伙的。”
“你还知道一伙的不能作证啊,这几个人证都是老太太一伙的,作证自然不算数。”李云道。
都头:“那也不行,还是你撞的,你走路距离他最近,这老太太虽然老了,但是不至于自己摔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