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神级太子-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让他有才子能力呢?
“那么接下来是教他们拼音了。”
可是问题来了,二百多人,他要花多少时间去教导他们?当时他学拼音的时候,可是学了好久才学会,何况这种新东西对于这些人来说,那简直是难得不得了。
所以他得想个教学办法才是,就算他拥有才子能力,也不能很快的教学会他们啊,毕竟这要看个人领悟。
用什么办法呢?
正当他思考之中,系统来了提示。
“亲爱的宿主,系统检测到您需要授业能力,请问,是否兑换并激活授业能力(初级)?”
李承乾一想,这系统十分智能,什么授业能力?告诉我,快些!
系统直接来了个提示道:这是一个可以让你成为名师之能力,可以短时间内教导一无所知的人民学会某种东西。
“这么好用?那不正好?多少?”
“5000积分!”
积分正好,他也足够。
李承乾想都没想直接点了兑换。
刷的一下,他被扣了5000积分,这么点积分,他还是有的,不在乎,只要能让自己的事情变得容易,而且这个能力往后还是自己用的,不亏。
系统来了提示:
“扣除5000积分,并兑换授业能力(初级)成功,提示:拥有此能力可同时教授三百人任何知识,一教就会,永世不忘,时间限制四小时,冷却时间30天!”
嗯?那就是说要在四个小时之几教导他们所有的知识,那么他们会记忆一辈子?
这个能力好用啊,冷却时间30天,在可接受范围之中。
而且这三百人可作为种子,向外扩散,往后只要几个批次,整个大唐将会得到他的知识传承啊。
“好!三百人是吧?明天让二百来人过来,显然还不够,怎么办呢?对了,让李世民一起过来?还有李师,孔师以及五个皇子一起。房玄龄、上官仪他们也都叫上。”
索性,他将皇子们一起叫齐了,以后也就不必再教导了。说干就干,他道:“来人,明日记得请陛下、皇后及众皇子到东宫之中!还有邢国公他们也一起,就说本王有大事找他们!”
“是!”
那么,接下来要好好再装一次了,将兑换出去的几千积分全部赚回来,亏别人,也不能亏自己啊!
一切就等明天天一亮了。
随后又让人将这一万本字典给收好,以备不时之需。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61章 不请自来(第十二更)
第二天,天刚亮起,李承乾就有些迫不及待的叫上了李世民、长孙皇后,还有各皇子、和自己要好的几个大臣,以及二百多老师等一起到了东宫之中。
他们早早的便来到了东宫的院落之中。
这些人全部坐得端正。
加上薛仁贵等人,人数正好三百人,不多不少。
而在他们面前是一块巨大的黑色版面,像是学校的黑板一样,这也是李承乾特别准备的。
所有人都在讨论着今天让他们过来是为何事,但所有人都不知道。
连李世民也道:“今天高明一早就让朕过来,也不知道是为何?”
长孙皇后道:“妾身以为,他如此着急也是为了教育事业的实行,而这教育要实行难度自然是不小,我听说昨天他又伏案至凌晨才睡,可谓是十分辛苦啊!”
“难得高明为民着急,朕心生慰藉啊!”
“这点随陛下,与陛下一样,为了国事,总是废寝忘食!”
“今我大唐初起,作为君主,当应如此!观音婢,你是在责怪朕少有时间陪你吗?”
长孙皇后连忙说道:“妾身无没有责怪陛下的意思。”
还有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也在讨论,这次程咬金等武将没有被安排,他要讲的是文化相关课件,多一个人,多浪费一个名额,不如给文人们!
众人商议之中,李承乾便出现。
有人叫道:“太子殿下来了!”
李承乾到达之时,便对着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行了个礼。
随后又看了看四周,全是熟悉的面孔,除了皇家的人与房玄龄等自己人之外,还有魏征、孔颖达、李纲、欧阳询、上官仪等人,这次他没有叫上几个讨厌的人,特别是李孝常,这些人加起来共三百,正好是处于授业能力的最多人物。
之后,李承乾便站到了黑板前,拿起一块白色物体,像是粉笔一样。
正要开口
此时却有一个不请自来。
“臣来迟了!来迟了!”
李承乾定晴一看,原来是李孝常,这货怎么来了。
他可没有请他,那么底下的人就超过三百人,他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不过李孝常的到来,让他十分不爽。
更不爽的是他还带来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这些人的脸庞有点像是五大世家,又不像。
这仅是李承乾所想。
李承乾正想发作,毕竟他可没有请他们来的。
李世民先于他道:“李孝常,你这是为何?”
李世民看了看四周,并没有不相关的大臣,而这兵部尚书李孝常怎么就主动前来了?
“陛下,臣听说今天太子殿下要授业,所以就过来看看,再怎么说,臣也是想学东西,陛下不会不允许吧?”
李孝常表现好学的样子。
他这么一说,如果不答应的话,那就显得小气了,说出去可不好听。
李世民阴着脸,无语中,随后道:“你们自己找个地方坐下来吧。”
这院子里已经满满当当的坐满了人,也没有人愿意让给这些人坐,老师们可鄙视李孝常了,而皇族们更是不可能让座给他们,还有欧阳询他们更加不可能,他们坐的地方仅次于李世民,李孝常等人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坐的地方。
最后竟然索性直接站在最后。
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人,李承乾不想理会,但是如果让他们学会了,万一以后对他妨碍,怎么办?
李承乾喃喃道:
“人数超过了!怎么办?”
当系统来了个提示之后,他才安下心来。
系统道:“三百人数已经满员,除非有人离去,否则前三百人才有被授业资格。后来者无权利,加成消失!”
也就是说他们来了,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咯?
那便是极好了。
于是李承乾便开了口道:“陛下、母后,儿臣经过这几天对于汉字读音的研究,在发现大唐读书的时候由于没有标准的切韵方案,老师们在教学生字读音时,常使用两个常见的字进行反切或直拼出这个生字的读音,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而且不易读准。
所以儿臣想出一套方案,名为拼音!它可解决这个难题,让教学变得更加容易,让学习变得更加效率!”
这话一出,上官仪先是激动的说道:
“这一点学生深有体会,当时学生光是识字就花费了不少时间,学生也常常在想,若是有一个好的方案可以替代的话,也可以省掉不少的时间往着文才方面进阶!但是学生并没得出方法。”
上官仪十分有体会。
而李纲更有说服力,他道:“老夫教导过许多人,也是碰上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大唐的汉字过多!到处都是同音字。”
孔颖达点头亦道:“便是如此,臣作为学生时亦是花费不少时间,现在教导众皇子们亦是用切字之法教导,亦是苦于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所以环绕于臣心中许多年。太子殿下真的可以解决?”
李承乾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感慨。
连长孙皇后也是说道:
“当时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确实也是这样,光是认字,都要花上许多时间,花在文学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李世民亦是说道:“这个问题,从汉朝开始,就已经存在着,高明真有办法解决?”
如果可以解决当然是最好的。
不仅是这几人,还有在场的所有老师,也都有同样的感觉。
李承乾的提议可以说是引得众人的共鸣。
那么如何解决,众人看着李承乾手中的粉笔,心想,一会可能就有答案。
与此同时,李承乾看着了在边上站着的李孝常,似乎在记载着什么东西,不过没关系,让他记,他们也记不了,他接下来要说的东西,不是记下来就可以了,因为还有读音,以及书写方法。
并且他只讲一次!不会再说一次,这才是让他们崩溃的存在。
“来人,送上书籍三百份!”
李承乾这时突然说道。
众人一听,书籍?什么书籍?只有三百份?这个数字有含义。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62章 王亡wáng(第一更)
书籍?什么书籍?为什么要送上书籍?
众人纳闷,难道李承乾真要授课。太子要讲课吗?这还是第一次遇到。连李世民都要在下面听课,有点牛逼了。
当人们思考中
这时有小黄门开始每人呈上一本红色小本本。
同时李承乾还道:“只有三百份,坐着的人才发,站着的不发!”
这不明摆着将李孝常等人排除在外吗?
可是又能怎么样?就算他有足够的书,也不会给他们一本,这是他们不请自来。为什么要给他们!他不欠他们的。
这话一出,让一边的李孝常等人,十分尴尬,可是他们竟然带自带纸张与毛笔,开始准备记了起来。
不过无所谓,让他们记,反正他们也记不了多少。
李承乾对着李孝常冷笑,脸上露出了鄙夷的神色,普通人都能看出来,他十分不欢迎李孝常。
奈何李孝常脸皮厚得很,一点都没有在意,反而像无事一样站着。
但在三百人面前,他们心里不慌?那是假的。
但都这样了,总不能走吧!李世民也不同意,不走,又尴尬。只好在里呆着。
这时李世民却是道:
“高明,这是何物?为何如此精巧?”
“是啊,这书籍上面怎么会有一些奇怪的东西存在?像是蝌蚪?又像是一些符号?”
长孙皇后也注意到了一点。
李承乾暂时还不想告诉他们,这些是注意,因为一会才会讲到拼音这一块。
长孙皇后开了个头,其他人更是看得仔细
“是啊!好神奇的符号!”
“真的相当厉害,为什么字可以印可这么精细!”
“这一定是一本神书!”
“太子殿下,这书哪里来的?”
还有五个皇子更是如此。
李泰问道:“皇兄,什么是字典?”
李恪以为:“是否以字为典据?”
李佑惊呼:“皇兄,这里还有解释,好神奇的一本书!”
诸如这类的等等,大量的疑问侵袭于人们的脑海之中,人们的疑惑达到了顶点。
而在一边的李孝常等人则是十分郁闷,因为看不到,自己又是不好意思去和别人讨要着看,人家也不会给他们,所以只好在那里干着急。
李承乾十分满意众人的表现,并且说道:“大家安静一下,让我为你们演示一下!”
随后,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王”字道:“这字怎么念?”
众人道:“此字为王,同亡!”
如此简单的字,当然是难不倒在场的所有人,包括五个皇子也是如此。
李承乾在黑板上又写了一个亡字。
但这‘王’‘亡’却有一些特殊含义存在。
“那么这字怎么念?”
他指着亡字问道。
“亡字同仼(wang)……”
“很好,这仅是举例,我没有其他意思。”
李承乾越是这么说,越让人怀疑。王亡,为什举这个例子?
“大家请看这三个字,为了学会这仼字,我得先认识王、亡二字,甚至更多,是不是相当麻烦,如果碰不到同音的字,我当如何念这字?
如果写出一个大家都不认得的字,或者容易读错的字,我们当如何?是以谁为准?我们的文章当如何迅速让读者得知?
这将会出现错字错词乱用的情况,一些作者美好的意愿也会被曲解。如此巨大的弊端,是不是让人头痛欲裂?”
此话一出,三百来人纷纷点头,李世民也是略有所思。
这时欧阳询先是问道:“那拼音是何物?”
“大家再看!”
接着李承乾便在黑板上写了“wáng”四字拼音。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拼音,这个拼音念wáng,我们只要把它标注到王、亡、仼三字上面,那么根据这wáng的注意来看,我们认字还会繁琐吗?”
接下李承乾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同音字:
崔、脺、嵟、cuī
卢、舮、馿lú
……
上面罗列的是王崔卢郑四家,如此明显用心,众人都能得知。
“这些字也是!你们看是不是这样?”
如此一来,让得众人是激动不已。
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李世民惊呼道:“妙,实在是妙!这就是拼音吗?那么如何学习得?”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陛下,一会,儿臣会教习大家,仅需要一个多时辰,大家都会习得这拼音!”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一个时辰就会?
这时李孝常却是道:
“太子殿下写得不是域外文字吧?我堂堂大唐为何要用域外的文字?这岂不笑话人家大牙,亦是会让外人所耻笑!”
这家伙真是招人烦得很。
但李承乾有的是办法治他。
他道:“李尚书如果可以说出这是何地的文字,本王便不教习!”
明显的杠上了,李孝常哪里知道这拼音是用罗马字母所标,这个时候的唐朝与罗马相差十万八千里,而且古人哪里知道罗马是什么东西?
李孝常:……
他哪里说的出来这是哪里的文字!
真是自讨没趣!
一边的李泰直接酸道:“不懂就不要装懂,好好听皇兄讲课,皇兄的课可是千金难买,能听课,你是的福份。”
这个孩子,跟李承乾跟久了,说话也变得刁钻起来,句句扎心,这得益于李承乾的教导有方。
李恪也是说道:“李尚书,若是你觉得你可以讲得更好,有更好的解决之道,那么你来!你行你上!”
李恪更是凶残,怼得李孝常是半句话都说不上来。
他一张嘴,哪里比得上三张。
而且还不止,像是李愔、李佑两人也出面怼了李孝常。
特别是李恽,他道:“李尚书,你不请自来也就罢了,还这么多问题,如果觉得在这里呆着累,本王可以和陛下提及,让你回去,好好休息。”
五张嘴是越说越嗨,这五兄弟联合一起怼一个大臣,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不管怎么样,看得人都觉得爽。
同时又感觉到李承乾的牛逼,竟然可以让五个兄弟一致对外,对于他维护。
说也奇怪,竟然没有人阻止五人。
任他们一直说。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63章 一教就会(第二更)
面对着众兄弟怼李孝常,让李承乾是心情舒服得很。五个弟弟总算没有白教。
这时长孙皇后轻声的对着李世民道:“这恽儿,自从来到高明这里,品行也变得不错了,高明真是教导有方啊!”
从上面的表现上来看,李恽没有因为王贵妃的事而怨恨李承乾,而是与李承乾站在同一战线上。
“兄弟自然要如此,莫要重蹈朕的覆辙啊!也是难得可贵多了!”
“陛下放心,以高明之能力,定能处理好兄弟之间的关系。”
“但愿如此,怕是人一长大心就会变,希望他不会变了。”
人的心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化,小时候是乖乖男,长大以后可能就叛逆。
但是李承乾不一样,他的心态稳的很,他自己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有自己的追求!
长孙皇后点点头。
“也是,至于其他像泰儿与恪儿说话的方式与思维已经十分向着高明了,如此一来,我皇家之后,全是高才也!”
李承乾说话的攻击性十分强大,十分拥有狼性,但是他也是分场合。
“这一点,众皇子都随朕啊!”
不要脸,十分不要脸,李世民敢说这种话,真是十分不要脸。
但长孙皇后可不敢说,一边的李承乾早就将李世民骂了一遍,什么好的都随他,明明是自己教出来的好吧?后天的才有决定性作用好吗?
但是他也没有反驳,反驳这个没有意义,人们看的到。
接着,李世民说道:“好了,大家看看高明表现吧!”
他再不出口,李孝常恐怕无地自容,再怎么说,李世民也要照顾一下他的感受。
所有人才停了下来。
也没有人去管这拼音是否是外邦文字,因为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一些事情变得简单。它让更多的人可以识字!
李纲算是这里年岁最大的存在。
他补了一句:“老夫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识过这种识字的方法,想当时,真是吃了不少的苦头,如果早些时候有这种东西的话,那老夫可能在文学的造诣上会更高才是。”
人们花费在认字上面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做文学的时间,有些本末倒置,或者说是没有更好的方法。
孔颖达也点头。
“这拼音真乃是利国利国之神物也,如此一来,往后百姓识字就容易得多了。”
以后文盲只会越来越少,大唐会越来越强大。
他们在讨论着关于拼音的一切,这些东西李承乾只讲过一遍,他们都记住了,这一点人们竟然没有怀疑什么。
但是李承乾知道,这是授业能力起了作用,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
当然,他还有许多没讲的地方。
所以李承乾接着道:“拼音的使用上,我再和大家说明,十分简单,在场的各位被邀请的都会一学就会。”
于是李承乾便在黑板上写了声母23个:a、o、e、b、p、m、f。。。。。。;韵母39个,声调4个,并且教导他们如何读音。
以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并罗列出大量的事例……
人们听得是津津有味,三百人之中,每一个人都记住了,也没有一人是有疑问的,因为李承乾的授业能力,只要讲过一遍他们就会理解,如此一来,李承乾教起来,也是十分的轻松。
并且随他的嘴形,开始朗读:a、o、e、b、p、m、f……
大家可都是十分的专注认真,除了三百人之外的数人,他们如同鸭子听雷一般在听着李承乾讲着课,并且不时的打着哈欠,因为他们完全听不懂啊。
这是什么鬼?
最后,李承乾说道:“大家看看字典上的前几页,上面有关于这些声母和韵音的介绍,以前怎么书写,经过我这么一教你们可都会?”
李泰先是道:
“不知为何,今日皇兄所教习的,我一听就会!”
李恽说道:
“是啊,比孔师教的还要好!”
如此说孔颖达,换作是以前,他早会说:老夫不干了,请陛下另请高明吧,可李承乾就是高明啊。而且李承乾的才学已经让他们震撼到了。
不仅是五个皇子有这种感觉,还有其他人也是。
“是啊,学生经过老师这么一说,茅塞顿开,十分神奇,这种感觉也只在小时候有过!”
上官仪亦是如此道
不仅是他们,还有二百多名老师更是如此,他们纷纷议论开来,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这是一一个让人回味的课。
就连李世民也是深有体会。
“今朕能听得高明授业,也算是习得不少新思维,让朕觉得,大唐当包容天下万物,一切有利于大唐的东西,我们都要学习之!此拼音对于大唐有用,你们这些老师们,可要好好教导下一代,大唐就靠你们了!”
李世民的话让众人是不得不从,连连应是。
长孙皇后点头。
“是啊,高明将是我大唐之楷模,大家要好好学习才是,连陛下都如此谦虚,你们这些做文章的,还有什么理由不谦虚?有空得多和高明请教一下,此为良师也!”
李承乾听了十分之爽,感觉现在已经过了一个半时辰了,剩下的时间还有半个时辰,在这半个时辰内,他还要讲明另一些东西,为的是以后能够更好的推广教育。
要知道这些人全是老师啊,哪怕仅是以一对三十人的学生,扩大一下,第一圈就会有六千人能够习得拼音,如果再来个三十倍呢?不用几轮,就完全可以让整个大唐都推行拼音。
今天的收获不错,李承乾收获了大量的羡慕的眼光,当然,今天他想做的,还没有达成。
不等他进行下一步行为。
李孝常却道:“若是读书人不解一个字怎么念的话,那么是否要翻烂整本字典?而且这字典我们完全看不懂,这写的是什么!”
对于李孝常的话,众人竟然深有同感,有了拼音那么要怎么查字?不然字典的作用是为何?
李承乾刚要准备说呢,现在既然李孝常说到点子上了,那便是极好的。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64章 偏旁标点与数学(第三更)
李承乾看了一看李孝常,随后道:“问得好!这一点,本王早已经想好了。”
接着他在黑板上开始书写‘偏旁’二字。
众人疑惑,不等他们提问题。
李承乾说道:”偏旁是汉字合体字的组成部分。左为偏,右为旁。这是汉字的结构,而我则对这些结构下手。如:“位、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囗”,“翩、篇、匾”中的“扁”,都是偏旁。……”
他讲得很快,因为时间不是很够,但人们却是听得明白。
“大家请翻开字典第十页,这里面全是偏旁,而我们要查的字就以此偏旁为开始。”
大家如他所说的一般开始看,果然如他所说一般。
“我们以李为例,偏旁的一般顺序是取左或取上,李字,取木字为偏旁,有四划,找到木字,随后笔画是3,便可以找到李字,再从这李字所标识的页码,我们翻开看!”
在他的引导之中,已经有人大叫起来。
“找到了找到了!有李!”
这里有着关于李的介绍:
李
l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李姓。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北山有李。——《诗·小雅·南山有台》
……
随后他又简单的说了一下,这一说,让众人是茅塞顿开啊,如饮琼浆玉液,十分享受。
同时二百来名老师,齐刷刷的起了身,对着李承乾行了个礼。
“太子殿下真奇才也,请受我们一拜!”
“快快请起,这一拜要拜陛下,没有陛下,我们的教育事业无以实行!”
李承乾的一番话点亮了许多人,这些人精们,连忙对着李世民行了个礼。
“陛下励精求治,治国以民为本,乃英明之君也!”
这马匹拍得李世民哈哈大笑,什么都是他的好了。
同时对于李承乾也是越看越满意,至少在这一点上,他从没有自满过。
这一点,十分难得,对于李承乾的好看法,也便加深了不少。
最郁闷的,可能就是李孝常,本想让李承乾难堪的,现在倒好,直接让李承乾给度过了难关。
“哈哈哈!好好好!”
李世民大笑,随后又道:“此字典果然是好东西,我看这字典奇特得很,不如扩印之,并且取名这贞观字典!”
李世民的取名,真让人汗颜,他好大喜功的老毛病又犯了,总喜欢在伟大的发明前面冠上他的年号。
在李世民认为,这么强的发明,不叫贞观字典说得过去吗?
好吧,那就贞观字典吧,让大家都记得贞观的名号,反正只是一个名字罢了,叫什么又有什么关系。
至于印多少本,那是他们的事,与李承乾无关了,他可揽不下太多的事。
所以也没主动要求去印。
随口说了一句:“陛下英明!”
众人欢喜不已。
这时,人们的情绪还没有到达顶端,说明这一切还不够。
但是却脑袋里来了提示:恭喜宿主拼音推广任务!额外奖励加成百分十。
这样都可以,那就是说,额外奖励90%了。
虽然这样,但他可不会满足,接着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点。
“大家静一静!”
随后他在黑板上开始书写了几个大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简单的几个字,引得人们的猜测。
众人不知道李承乾所写的含义何在。
只听得李承乾说道:“大家看这一句话,我是留还是不留?”
众人纳闷了,这是一句没有标点的句子,古时候写文章是完全没有标点,所以看起来特别费劲。
标点符号的来历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