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神级太子-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乾的做法与突厥人如出一辙。
为什么他对于战马情有独钟,这还得从它的地位说起。
古代没有战斗机,但却有骑兵,它的地位相当于战斗机。
战斗机就是对于古代骑兵的定位。
未来的战争若是没有战斗机参战,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肯定还没开始就输了,同样的道理,古代战争若是没有骑兵,那你就只有挨打的份,还手之力都没有。
在古代,衡量一个国家军队的战略投送能力,看它的骑兵就行了,骑兵强则军队强,军队强则国强。
而作为骑兵的组成部分,战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人类两条腿中的一条,缺之不可。
然而,能够胜任军马的,以高寒地区出产的马为佳,因为高寒之地才能养出好马。
所以,突厥人和吐蕃人更能输送高品质的战马,这也是为什么李承乾对于他们的战马心心念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先和吐蕃王子先赌个一万匹马的原因了。军事强大了,肯定能让人刮目相看,让天下人畏惧大唐。
李承乾停了好一会时间,就等着松赞干布等人回复。
而他们这才有机会来回复这个问题。
因为李承乾太快了,快到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就已经说到了战马的问题。
这时禄东赞站了出来,他试图将话题给扭转过来。
“不知大唐以什么代价来换取我们的战马。”
如此,便是讨价还价了。
李承乾冷然一笑。
这老家伙,在正史之中,也是因为他,才促成自己的妹妹文成公主下嫁于松赞干布的。而还带了许多大唐的文化与种子过去,壮大了吐蕃人,才有后面的一些破事。
安史之乱之后,因为对于吐蕃的控制力变弱,才令得吐蕃人更加的嚣张,造成了许多年来,大唐边境的动乱。
这个时候更加要将他们压死,不能让他们太强。。
一切利益以大唐为重!
所以才有李承乾上面说的一切。
………………………………
第633章 心情大好
大家都在想李承乾要怎么回复于禄东赞的问题。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要怎么回复才是。
这就像是生意场上的事情一样,懂得谈判与不懂的人,差距十分明显。
正当大家都在想听听李承乾要怎么办的时候。
李承乾开了口。
“禄东赞,我想你得明白一件事。”
“何事?”
“你们吐蕃是来我大唐求我们的。而不是我们大唐主动过去请求贸易谈判,怎么能说我们想怎么办?而是你们要拿出怎么样的诚意来与我们形成统一的共赢共利之结局。”
禄东赞被说得有些郁闷,也不知要怎么回应才是。
而这时,松赞干布出来道:“太子殿下,本王此次前来是拿着诚意来的,我们连长孙无忌都愿意奉献出来。”
“松赞干布你的诚意,本王也看到了,这样吧,既然你们提不出方案来,那么本王就替你们决定吧。”
“喔?是何?”
“很简单,我们可以扩大两倍于现在的贸易,但是你们的战马的价格要降到现在的三成。还有规模也要扩大现在的两倍!一旦你们停止战马的交易,那么我们的羊毛购买也会相应的停下来。买卖是双方的,我们对于羊毛的需求虽然大,但是这天下之间也不仅于你们一家有羊毛。你们可懂?”
这话一出,让得松赞干布等人思考了一会时间。
降到三成就意味着,本来可以买一匹马的钱,现在变成了可以买三匹马。
这一点上,让松赞干布有些难于接受。
但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他们也没有料到为什么突厥人也会来求大唐,加上在大家的时间也算是挺长的,再不解决的话,事情越拖,对他们越是不利。
再看看李承乾的笑容十分之诡异。
让人看了有些畏惧。
松赞干布之前也听过李承乾的一些事迹,如果这个时候不答应的话,李承乾恐怕还会加码。
这一点上,在突厥人那里体现得十分明显。
众臣也是十分了解李承乾,一会一定会加码的。
就看松赞干布怎么去处理。
人们更愿意看到松赞干布反对,那样才会更有意思。
看着外邦人受到委屈,对于大家有一种莫外的爽感。
“本王给你三十息的时间好好考虑一下!你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知道,一个长孙无忌仅能当敲门砖。有他没他,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别试图拿他来说事。”
李承乾下了最后的通牒,他的话直接堵死了松赞干布他们的后路。
松赞干布算是见识过李承乾的手段,这下他将目光看向了禄东赞。
这时禄东赞直接走了过来,开始叽里呱啦的和松赞干布谈论了起来。
至于其他人,包括于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都表现出一番喜悦。
因为接下来,将是对于大唐有利的存在。
过了一会之后,松赞干布等人已经停止了言语。
“太子殿下,我们同意你的意见,不知道何时开始?”
松赞干布如是说道。
他这么干脆的表现,让李承乾算是刮目相看。
“哈哈哈,我大唐有一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松赞干布,你非常不错!本王十分看好于你!等你们归去之后,便可在派来商队进行交易,本王也会让民间的人开始大采购!”
羊毛的购买有官方也有民间的力量。而马匹则便是官方所为,民间是不被允许购买,以防止有些人投机取巧。
“如此,多谢!”
不管怎么样,松赞干布算是完成了任务。
“松赞干布,你果然适合当一位君王,与大唐交好,可能是你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李承乾说得没有错,依靠着大唐这一驾马车,可以让吐蕃变强,变得更强!
松赞干布讶异不解李承乾为什么这么说。
往后一年的事,会发生一些变故。
而松赞干布确实从那个时候彻底的掌握着整个吐蕃,使它变得更加强大。
“如此多谢太子殿下,我们离开吐蕃已经有些时间了,也应该回去了!”
松赞干布如是说道。
而李承乾却是说道:“别忘记了长孙无忌一事!届时本王会让苏烈去取之!记住,别让他死了!我们要活的!”
李承乾有些迫切的想要将长孙无忌拿来伏法。
李世民更是如此。
“那是自然的,我此次归去,定会让桑吉亲自将长孙无忌呈上来!保证活的!”
为了这一刻,人们等了好久,今天终于可以看到长孙无忌受到制裁。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的。
“那是最好不过了!本王十分期待!”
完后,松赞干布点点头,之后便与李世民行了个礼。
“唐王,太子殿下!我松赞干布这便离开!”
李世民一开心,便道:“来人,将松赞干布送至边疆!以现我大唐之礼!”
“如此十分感谢!”
松赞干布表示感谢。
有了大唐军队的护送,他此次归去会更安全一些。
所以,便安心的离开了太极宫。
而此时,整个太极宫中,再也没有了吐蕃人。
李世民则是哈哈大笑。
“吐蕃也不过如此!”
众臣等叫道:“恭喜陛下,长孙无忌终得伏法!”
“这一切,还是因为高明的方法高明,既得到了长孙无忌,又让大唐得到巨大利益!”
这是李世民心中所想。
李承乾却是道:“陛下,这是儿臣当做的一切!”
“哈哈哈!”
这会儿,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对了,那纸币一事,现在如何?”
他终于还是问起了。
“陛下,儿臣已经开始对纸张墨水进行筛选,不出三日,便可以大量印刷。并且也已经将此时登了报!全长安,乃至整个大唐的人们都已经得知,往后也是长安先来,最后才推广开来!”
“好,好好好!如此一来,那大唐之经济定当变得更加强大!”
李世民心情变得十分的好。
今天真是好日子啊,先是赚了一万匹马,再者达成有利大唐的协议,最后又是货币的实行如期进行。。
这一切的事,都让李世民觉得心情大好。
那么接下来的时候只有等待,等待最后良好的结局。
………………………………
第634章 我不听你说,我听他说
这日,于东宫之郑李承乾端坐于主位之上,底下便是六部尚书。其中吏部尚书为高士廉;户部尚书孙钱;礼部尚书李道宗;兵部尚书李绩;刑部尚书李靖;工部尚书段纶。
底下共六人,眉头紧皱,似乎是碰上了什么解决不聊事。高士廉先是道:“太子殿下,我六部人手有些许不足,这货币政策推行起来十分费劲啊!”人手不足?
按理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确实是发生了。所以李承乾也觉得好奇。李靖似乎看出了李承乾的疑惑,便道:“平日里,我六部人员事情比较多,因此再无力分太多心来货币改革上面,许国公怕会阻碍了太子殿下之大业,所以才这么讲!”如果这么一,那便是十分明白了。
李承乾直道:“这一点,本王也深有体会,那是不是如果本王提拔一些人员出来管理,就没有这事了?”李承乾知道,其实还有一点就是五姓七望的从中作梗,并且他还清理掉一些五姓的人员,因为朝廷在短时间内的人员补充无比及时。
这种情况,随着科举的进行之后,会大大改善,可是现在距离科举还有好些时间呢。
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现在要做的是,先提拔一些人出来。问题现在他也拿不出这些饶名单啊。
所以,他问道:“本王想要一人来专门负责货币改革一事,不知道你们可有人选?”这种改革的事情,可谓是吃力不讨好,现在如果通告下去,可能还少有人去做。
除非从低层中去挑选。李靖道:“太子殿下,恕臣直言,这恐怕有些困难啊!毕竟朝廷之中的官员们都有自己的事要处理,如果分出来,恐怕有些事会耽搁。”人手不足成为现在大唐比较紧迫的事。
货币这事,李承乾也没怎么有空去做,毕竟这个尚书令,也不是当假的,他一也要处理起一些国事,对于改革一事,怕是会厚此薄彼,因此,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出来独当一面,那自然是最好的。
这时孙钱出来道:“邢国公那里或许有人选,他的人脉广,定是可以寻出一些人来处理!”
“嗯!此事可行,这样吧,今就到这里,你们都下去吧,本王去寻邢国公,看看他是否有人选可供货币改革之用。”其实李承乾不想去强求而已,如果他一句让谁谁谁过来执行的话,谁还敢不?
他的话可是相当于李世民的话啊,谁敢不从?他终究还是没有那么做。
“是!太子殿下!那我们先告退!”
“去吧!”众臣等,这便退出了东宫。而李承乾则是招来了薛仁贵,两人这便出了东宫往着邢国公府上而去。
虽然房玄龄家住的不远,可是此去还是有点儿距离。二人一路前校大概过了一会之后,却听得路上似乎吵了出来。
听这声音,让得李承乾感觉到有些熟悉。李承乾心想,那不是刘弘基的声音吗?
他又在做什么妖了?这家伙不整出点事来,都觉得心里不爽吗?于是加快了步伐前往查看。
这人没到,就听得刘弘基在那里叫道:“区区一个中郎将敢阻止我?你充其量不过是看门的存在!”中郎将再怎么也算是四品的武将,怎么在他那时太变得这么的不堪?
看门的存在,那便是侮辱人吗?李承乾觉得好奇,到底是谁会挡他的路?
这个得好好的赞扬一下才是。于是加快的步伐。那中郎将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生得是孔武有力,这个时候正挡在刘弘基面前,他开了口:“夔国公,请不要侮辱末将!末将再怎么也是陛下钦点之将,也是四品的存在,怎么能容得你如此作贱!?”刘弘基却是冷然一笑,笑声之中还带着一丝的轻蔑。
这种轻蔑让人看得十分不爽。
“我得有错吗?你不是看门的是什么?我们这些人都是这样的,没骂你们是犬,也是不错了。”虽然没骂,但那意思也是差不多,得在场的几个士兵是满脸涨红。
刘弘基仗着官位比他高,竟然敢如此放肆。可以是无法无啊。那中郎将却是一肚子火,官层级相压,谁让他只有一个中郎将呢?
如果他如程咬金一般的大将军,那整个皇宫还不是得横着走?哪还会怕这货?
但他却不是。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数十人,有几人是刘弘基的随从,其他人则是全身武装,定是那中年男子的手下。
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些人也是十分不爽于被这个叫做夔国公的人看不起。
再怎么样,自己的老大也是一员武将,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才能得到四品武将的职位啊。
那怎么能让刘弘基如此作贱呢?
“夔国公,请你放尊重一些!”
“尊重?笑话!你们要什么尊重?”
“你……”李承乾一听一见,便觉得这将军十分憋屈,于是有意帮他一把。
换句话,压制一下刘弘基也是他十分乐意干的事。
“你们干什么?”于是便吆喝道。此时,一干众热一见到是李承乾,吓得一激灵,是太子殿下!
随后,便与李承乾行了个礼。
“见过太子殿下!”中年男子没有太多的刻意,倒是刘弘基却是表现得十分抵触。
不为别的,就因为李承乾过来了。
“怎么回事?”李承乾再次质问道。众热不语,只是将目光看向了男子与刘弘基。
不等男子些什么,刘弘基道:“是这样的……”
“我不听你,我要听他!”李承乾直接打断了刘弘基的话语。如此不给他面子,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他们一分为二派,分成了两种表情。一是喜悦,看样子现世报来了,刘弘基这下要遭殃了。
另一些人则是懊恼,怎么会碰上太子呢?但却又无可奈何。刘弘基此时怕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从李承乾的目光可以看出,接下来,将会惩罚一下这个老家伙。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神级太子》,微信关注
“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
第635章 斩了你不值当
“太子殿下这……”
“刘弘基,你让一让!”
李承乾毫不客气的说道。
“8太子殿下这……”
“嗯?你听不懂本王在说什么吗?”
“这……是”
这下中年男子那一边的人们,便开始表现得十分的喜悦。如此说来,这个太子殿下极有可能要替他们作主。
“太子殿下,老臣还有事,先离开!”
刘弘基说完正要离开,却被李承乾给叫住!
“站住!本王让你离开了吗?”
事情没弄明白前,这货怎么可能离开。
那刘弘基直接无语。只好站在那里,整个人懵然。
他的随从看着他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表情呆滞。这还是国公吗?在太子面前屁都不敢放!
李承乾的做法让刘弘基很没面子,就算李世民也不敢这么做,他李承乾竟然敢!
李承乾没有理会他,而是走向了中年男子。
问:“你叫什么名字?”
中年男子,直言道:“太子殿下,末将常何!”
当李承乾一听到常何的名字时,便觉得十分熟悉。
为什么呢?可以说,如果没有他,李世民还当不上皇帝。
当年,常何在玄武门之变中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经玄武门入朝后,将玄武门关闭,阻隔李建成李元吉的手下进入救援,间接保证了李世民除掉李建成李元吉,而成为太子。之后才能登上皇位。
那就证明这货的重要性还是有的,所以李世民给了他一个中郎将。可最近以来他也没能有大贡献,所以一直在这个位置徘徊。
想到这里,既然是他,那么还会涉及到另一个人。
当时落魄的马周。
马周是何方神圣?
那是一个被李世民四次邀请的存在啊。
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常何因是武官不涉猎经学,马周便为常何陈述合乎时宜的事二十多件,叫他奏上,事事符合旨意。李世民怀疑常何有这样的才能,询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臣所能写出的,是家客马周草拟的。他每次和臣谈论,无不以忠孝为宗旨。“太宗当天召见了马周,在马周尚未到达期间,皇上四次派人催促。待到马周拜见后,太宗和他谈论得非常高兴,令他在门下省值班侍奉。
他最后也是扶摇直上,一直当到了唐朝的宰相,对于大唐的贡献可谓是十分之大啊。可以说是一个大人才啊,如果能为自己所用,那么定是十分之妙啊。
他现在也是需要一个强力的助手来帮他,现在就可以帮他的存在。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常何这人一定要好好的拉拢一下,顺便套出马周这个可用之才。至于房玄龄那里就先这样,本来也没有指望他能帮忙。
正巧,这个刘弘基作威作福也让他碰上了,可以教训一下他。
于是便道:“常何是吧,你与本王说说怎么一回事!”
“太子殿下,是这样的,刚才末将在此守城门,不料夔国公匆忙说要出城门,却是不能证明,所以,我阻止他出这城门,可是他却侮辱于我,他侮辱我没事,可不能侮辱陛下所赐予的中郎将!”
“胡说,明明是你不对在先!”
刘弘基一听,脾气上来了。
声音也大了许多。
但论音量,哪里比得上身为武将的常何?
“夔国公,咱们朝廷之中进出此门的不在少数,还从来没有一个大官像您这么无礼的!”
常何是为精明人,知道李承乾与刘弘基也是不和,加上他看出来了李承乾就是要为自己作主的,所以腰杆子直了一些。
敢直面硬刚刘弘基。
气得他是差点说不上话来。
但是却无法反驳。
“喔?如此一来,是刘弘基不对在先,刚才的侮辱,本王也是听得一清二楚。如此一来,得罚!”
当李承乾说出得罚的时候,刘弘基才知道惨了。
因为他知道,李承乾可不会放过他啊。
这下有意思了。
所有人都在那里等着看着好戏。
那么要怎么罚?
“太子殿下,这朝廷之中,恐怕只有陛下可以罚臣,您这是越权!不怕陛下知道吗?”
刘弘基却是一点都不害怕,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对他也是十分看重。
他的意思是李承乾还不够资格来罚他。
“你这是在质疑本王的权力?”
李承乾冷然道,语气十分的冰冷。
听得众人是直打寒战。
“太子殿下,其实这事,也不算大,不如就算了吧!”
常何一听刘弘基搬出了李世民,竟然有些恐惧。
再说什么,刘弘基也算是李世民面前的红人啊。自己也不过是四品武官,怎么能和他比?
万一哪一天,他和李世民说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时,自己可能还要丢了官。
而且他有劝说,往后也可以全身而退,这个家伙精明的很!
李承乾好不容易碰见这个好机会,怎么可能放弃?
“算了?不!今天刘弘基得罚,否则本王就不姓李!”
李承乾下了重誓言,这次不罚刘弘基,他是不会罢休的。
刘弘基一听,整个人有些讶异,同时有些惊慌。
“太子殿下,我们可以陛下哪那里说!”
刘弘基试图要走,但还是被薛仁贵给挡住了。
“刘弘基,你将本王的话当耳边风吗?一,本王是为太子!第二,本王也是尚书令。陛下曾经说过,本王的决定可以先斩后奏!”
李承乾话一出时,吓得刘弘基一激灵。
斩?李承乾说到了斩。
“你敢斩我?我怎么也是大功臣,怎么敢?”
“不不不,不斩。斩了你不值当,仅是对你一些小小的惩罚!”
李承乾接着又道:“薛仁贵,掌他嘴!”
这话一出,众人哗然。
刘弘基再怎么也算是一个国公。
怎么能被掌嘴呢?
可是在他面前的是比他还要大的李承乾。
不管是太子,还是尚书令,有哪个官不比他大的?
因此,刘弘基可能要白白挨打。
“太子殿下,你不能这么做!”
刘弘基极力的反对。。
但一切都迟了,因为薛仁贵的手已经举了起来。
这事怕是要惹大了。
………………………………
第636章 落魄书生怎么了?
“太子殿下,要不……就算了吧!”
常何关键的时候也认了怂。
打了刘弘基还得了?他常何可能还得担责。
“此次不打他,那简直是损了本王的面子!谁也不准劝本王!并且这涉及到陛下之天威!”
李承乾已决定的事,谁也没有办法挽回。小的就是自己的决定,大的是李世民这一大顶帽子扣下来,谁也承受不了。
今天谁也不能劝他,谁来都一样!
刘弘基也被薛仁贵的阵势吓得不轻。
这一巴掌真的打下去的话,自己恐怕也要挂了吧?
因为他也是听过薛仁贵的传说,徒手顶牛,自己虽然身强力壮,可是比不过一头牛啊!
这一巴掌下去,也要去掉半条命吧?
李承乾不容置疑。
“太子殿下,臣再怎么说也算得上是有功之臣,就算陛下也不会直接打臣,你竟然敢……”
李承乾不容质疑,直接喝道:“打!”
啪!
一声巨大的拍打声音响了起来。
那刘弘基被直接打飞了出去。
简直是弱不禁风!
刚才薛仁贵还真的是没有留手啊。
这一巴掌用力极度之狠辣。
同为武将的常何一见薛仁贵如此,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一巴掌如果打在自己脸上的话,自己恐怕也是受不了啊。
这也太强了吧。
刘弘基被打到了一边,几乎是不可动弹。
口角流出了些许的鲜血。
如果没有听到他的哀嚎声音,还可能以为他要挂了。
他的随从正要去扶他。
却被李承乾给叫住。
“谁敢去扶他,掌嘴三十!”
话一出,谁还敢上前去扶啊。
只能让刘弘基呆在地上,痛苦的哀嚎着。
同时,李承乾走了过去,蹲下。
“刘弘基,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教训,以后若是让本王看到你再欺负小官,那可不是这样子呢!”
刘弘基满肚子的火气,李承乾简直就是在滥用私刑。
他摸着自己肿胀的脸说道:
“我的牙齿……太子殿下,你……”
“别你你你了,对了,本王还要告诉你,别去试图禀告陛下这些事,否则你可能还会挨打。本王说到做到。”
李承乾有一千种方法去整这个货。就刚才而言,他十分之爽啊,这可比装逼要来得更加爽快得多了。
“哎……”
刘弘基哪里知道会发生今天的事情,要怪只怪他留给李承乾了可乘之机,如果他没有碰上常何,恐怕也不会受到此侮辱。
但他怎么不想想,事情的源头就在于他身上。
如果他没有太嚣张的话,也不会像现在一样,肿得像猪头一般。
这一切都是自己太作了。
“哎什么哎!”
刘弘基:……
李承乾见刘弘基不语,便是如此道:
“好了,你们快将他扶走吧,别在这里碍眼!”
接下来他要说的事,不想让他们听到!
整个大唐恐怕只有他敢这么对待一个大臣了。
这就是李承乾,天不怕地不怕的李承乾。就算是刘弘基去找李世民,那么到头来,还可能会被李世民斥责。
要知道现在的李承乾可是李世民面前的大红人,一切的改革还得需要他才行啊。
李承乾在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上面,每一项事都做得十分之好。
刘弘基这才强行起来,但这一起身,因为太猛,差点摔倒,如果不是有人扶的话,他早就支持不住了。
最后刘弘基丢下了一句话。
“我们走!”
他一走,常何及其他的手下们,脸上的表情逐渐的放松。
如果不是李承乾在这里的话,大家恐怕已经欢呼了起来。
常何见刘弘基已经走远,便上前与李承乾行了个礼。
“多谢太子殿下解围。”
他的态度十分恭敬。
“不必谢我,本王也仅是捍卫陛下之天威!”
李承乾说的堂而皇之,无懈可击。
“是是是!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常何直接应承道。
李承乾也不想拐弯抹角的,直接说道:“常何,我听说你的门客之中,有一个姓马的存在,其才情十分之好?”
常何一听,眉头一皱。
他疑惑,为什么李承乾会知道?难道有调查?而且今天又是突然出现在这里,一定是有预谋!这个太子不简单。
既然李承乾问起,他随后说道:“不瞒您说,确实有一个姓马的人,叫马周。”
马周!果然是他。
这样的话,那么李承乾就得见他一面了。
“好!快与本王引荐!”
果然马周真的在常何家中,如果这样的话,一切变得十分好办了。
“那马周是为落魄书生,无功无名,太子殿下当真要见?”
常何十分不解,为什么堂堂一个太子殿下会要见一个落魄的书生?
他是完全想不明白啊。
于是便有这么一种说法。
这是为什么呢?
可是话说回来,他们眼中的太子所做的一切,有谁能够预见的呢?
可以说完全没有人能够预见到李承乾下一步会做什么。
就像是刚才打刘弘基一样,李承乾也没有提前说,说打就打一样。
“落魄书生怎么了?他们就没有才情吗?落魄会让人变傻吗?”
李承乾反问?
“不不不!末将不是那个意思。只是马周他……”
“那还不快快让本王到你家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