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日月-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啰嗦什么,我说不去就不去。”张海不是真的不想去,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但张海从小生活在中医世家,懂得很多,他从左臂疼痛的感觉就能判断出这支箭是没有毒的。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最多再有一个小时涛敏的进攻就会停止,自己坚持一个小时应该没问题。而且自己这么做也算是轻伤不下火线,北京城自然会传颂榆林军的英勇,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件事要是传回榆林湾,那自己的准将应该是十拿九稳了。蒋北铭现在已经是中将了,打完这次仗,说不定韩万涛也会升中将,而许朗、林兆龙说不定也会升少将,自己总不能还是个上校吧,连叶战和安德里亚斯也是上校了。况且前几个月的穿越大会做出了决定,明朝人也可以当将军,万一自己真有一天要称呼叶战长官那多没面子。
医护兵没有办法,只能伸手从张海的手中接过了匕首:“长官,还是我来吧。”
箭杆被贴着肉割断了,医护兵又在张海的胳膊上撒了一些止血药,用绷带缠了起来:“长官,暂时先这样。不过请长官记住,今晚之前务必去医院把箭头取出来,而且属下一定会禀告蒋长官的,还请长官理解。”
张海心里暗暗笑道:“我还巴不得你告诉蒋北铭呢,最好你能嚷嚷的全北京城都知道。”
不过张海嘴上还是说道:“中士,谢谢你,你忙你的去吧,我没事了。”
后世的六点,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朝鲜新军停止了进攻。张海安排了一下防御就直接下墙回到了军官教导团。
张海一进军官教导团的会议室就说道:“所有人出去,我和蒋长官有话说。”
硕大的会议室里就剩下了蒋北铭和张海两个人,蒋北铭先问道:“你有什么要紧的事,是不是肖俊哲的事。对了,我听说你负伤了,伤得怎么样?”
“先别管肖俊哲的事了。”张海在蒋北铭的对面坐下,“北铭,赶紧找军医来,可TM疼了我了,箭头还在肉里。”
“我看看。”蒋北铭也有点急,拽起了张海的胳膊撸起了袖子。
“北铭,你别看了,我知道自己的伤。”张海把胳膊抽了回来,“这支箭没有毒,找个军医过来把箭头弄出来就行,几天就好了。”
“你确定箭头没毒?”蒋北铭问道。
“我确定。我爷爷就是老中医,这点事我还是能确定的。”张海疼的呲牙咧嘴,“你赶紧的,这TM太疼了。”
“肖俊哲今天的表现有些出乎意料啊。”蒋北铭突然说起了别的问题。
“肖俊哲的事慢慢再说,现在是我胳膊的事。”
“你胳膊没事。”蒋北铭笑道,“不过恐怕你还得疼一晚上。”
“为什么?”张海有些奇怪,“这个箭头好弄,只要拉开一个小口箭头就能弄出来。就算没有麻药,这点疼我还是能忍受的,毕竟是在胳膊上。”
“不不不,这不能算小伤。”蒋北铭连连摆手,又坏坏的笑道,“这是重伤,咱们榆林军的军医弄不了,得找太医。”
“北铭,你玩我呢。”张海终于听明白了蒋北铭的意思,他也想借着这个箭伤做点文章,“让我再忍一个晚上也没事,可是。”张海还是有些犹豫,“那帮太医会动手术吗,别再把我胳膊给卸了。”
“你放心吧,没事。”蒋北铭站起身拍了拍张海,“明天你别去了,我带着肖俊哲去城头指挥,你就在这等着太医来就行。你先吃点东西,我让人把俊哲叫来,你再和他好好聊聊,他现在情绪还是很激动。再有,我顺便去一趟王承恩那里说说你的事,这么英勇的事迹怎么着也得让崇祯知道。”
“你先等等。”张海喊住了蒋北铭,“见到俊哲的时候先替我向他道个歉,今天急了打了他几下。”
“我知道。”蒋北铭点了点头。
蒋北铭问了一圈,最后在战地医院找到了肖俊哲。
肖俊哲正守在陈南的病床边,陈南的肩膀上缠上了厚厚的绷带,迷迷糊糊的躺在床上昏昏欲睡,肖俊哲拉着陈南的手默默的注视着他一动不动。
“长官。”病房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进来的蒋北铭起身敬礼。
蒋北铭还了个礼,轻轻的走到了肖俊哲的身后:“俊哲,陈南的伤怎么样了?”
“长官。”肖俊哲起身对蒋北铭敬礼问道,“他睡了,大夫说他需要静养。陈东的遗体怎么处理的?”
“你放心吧。”蒋北铭说道,“我专门做了安排,等陈南的伤好一好,把陈东的遗体和陈南一同送回榆林湾,由你亲自护送。”
“蒋叔叔。”肖俊哲喊了一声叔叔,眼里又含上了眼泪。
“俊哲。”蒋北铭严肃的说道,“张海说得对,打仗就要死人,没有道理可讲。我想你今天应该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你应该真正的长大了。明天愿不愿意和我再上城墙?”
肖俊哲“啪”的一个立正:“长官,属下誓死追随长官。”
“很好。”蒋北铭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先回军官教导团吧,张海在等你,他让我先替他向你道个歉,今天不应该打你。”
“不,张大哥不用道歉。”肖俊哲回答道,“我知道张大哥是为了我好,我会向他道谢的。”
西安方面,三路大军有紧有慢的步步逼向西安城,许朗和韩万涛之间保持了一天一次的通讯联络。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也开始收缩兵力,二十万农民军龟缩进了西安,一场大决战迫在眉睫。
十五天之后,三十万明军实现了对西安的合围,榆林军的100多门火炮也按时到达。洪承畴召集了各路的将领在距离西安城两里地的一个山坡上商讨下一步的行动。
洪承畴站在山坡上手搭凉棚朝西安城内张望了一会却有些看不清楚城内的情况。洪承畴一转头,看见了榆林军的军官们几乎人手一个望远镜,连卢象升的手里也举着一个韩万涛送他的单筒望远镜。
洪承畴咳了两声:“韩将军,你们的千里目看得可清楚?”
“洪大人。”韩万涛会意,忙将手上的望远镜递了过去,“这是我们榆林湾制造的千里目,看的还算是比较远,下官送于洪大人。”
“多谢韩将军。”洪承畴也没客气,接过来转过身继续观察着西安城。
许朗四下张望了一番,杨文岳的身后站着一个身材高大风度娴静的女将,她的身后是一个同样器宇轩昂的中年将军。许朗知道这就是秦良玉和她的儿子马祥麟。
许朗轻轻的来到秦良玉的身旁,双手将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捧上:“秦将军,下官是榆林军许朗。下官久慕将军威名,今日下官也没带什么东西,此千里目送于将军,万望将军不要推辞。”
秦良玉看着许朗笑道:“本官在四川之时也听闻你们榆林军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许将军有心,本官却之不恭。”
秦良玉接过望远镜又解下了腰间的一口宝剑:“许将军,此剑跟随本官多年,今日送与将军。还望将军能奋勇杀敌卫我大明。”
许朗接过宝剑谢道:“下官多谢将军厚爱。”
两个人正在一答一谢,洪承畴在前面转过身高声说道:“诸位将军,流寇现已撤回西安城内,咱们各路大军也已到齐。明日如何攻城,本官还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周围的人你看我我看你,包括卢象升在内都没人说话。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现在20万流寇全部躲进了城内,而且城头上也有火炮和大量的防御设施,城下又设了两道防线。谁都知道,不付出大量的伤亡,西安是打不下来的。
洪承畴见没人回答,直接开始点名:“韩将军,你们榆林军有大量火炮,还有最精锐的骑兵,将军认为应该如何攻城?”
韩万涛知道洪承畴就得问他,几天前他就和许朗商量好了攻城的办法:“回大人,下官认为咱们这次不和流寇玩虚的,实打实的和他们干。”
“哦?”洪承畴问道,“如何实打实的干?”
“诸位大人请看。”韩万涛手指西安方向,“西安城城高沟深,而且城外还有两道防线,如果咱们正面进攻恐怕伤亡会很大。所以下官认为,可由我榆林军进攻东面的长乐门,用重炮轰开城外的防线,然后猛轰城门,其余各位大人可佯攻南面的永定门和北面的安远门。如此一来,流寇定会认为我军的主攻方向是长乐门,自然会把他们的火炮和主力安放在东面。只要将流寇的主力吸引过来,可由秦将军的白杆兵作为主力猛攻永定门。如此一来,西安必破。”
韩万涛刚说完,马祥麟就有点急:“韩将军,这样的话我白杆兵岂不是要有很大伤亡?”
“祥麟。”秦良玉微微呵斥了一句,“让韩将军说完。”
韩万涛对这秦良玉和马祥麟拱了拱手:“将军,此战咱们必须速战速决,北京方面还需要勤王。将军放心,既然下官建议白杆兵主攻永定门,自然不会不顾将士们的安危。我榆林军共有火炮144门,可拨出一部分去永定门,另外我们的骑兵也可以拨出一部分协助白杆兵。只要轰开永定门,伤亡就不会太大。”
“老夫麾下尚有八千子弟,也可协助秦将军。”卢象升插了一句话。
秦良玉和儿子听韩万涛和卢象升这么说都略微放了点心,洪承畴又问道:“诸位将军,可还有别的良策吗?”
孙传庭史可法等人都觉得韩万涛的这个办法是最好的,由榆林军和白杆兵打头阵那是最好不过的,于是纷纷说道:“韩将军的计策甚好,下官赞同。”
洪承畴的中军大帐中,一干将领威严肃穆的站成了两排,洪承畴拿起了一支令箭:“韩万涛听令。”
“末将在。”韩万涛昂首走出了队列。
“韩将军帅你们本部人马明日进攻长乐门。给你们两天时间,务必将流寇主力吸引至长乐门,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韩万涛接过令箭退了回去。
“秦良玉听令。”洪承畴又拿起了一支令箭。
“末将在。”
“秦将军帅你们本部人马围困永定门,二日内突破城外防线,做好一起准备,二日后由卢大人和御林军协助发起总攻,务必打下西安城。”
“末将领命。”
洪承畴又拿起了第三支令箭:“杨文岳孙传庭听令。你们也帅本部人马围困安远门,不必猛攻,只需拖住流寇即可。”
“末将领命。”杨文岳同孙传庭一同接过了令箭。
“史可法听令。你麾下将士也需做好准备,一旦西安城被攻破,你们要马上进城清缴残余流寇并维持城内安稳,不得有误。”
一道道将令下达完毕,洪承畴最后说道:“诸位将军,时不我待,圣上还在北京等着咱们回去。望诸位将军齐心协力,五日内打下西安城。”
“谨遵帅令。”众人齐声答道。
韩万涛回到自己的营帐也开始排兵布阵。
“赵奇,明天先调一个炮团上去,轰垮他外面的防线;安德里亚斯,骑兵师最好准备,配合周磊的步兵师,尽量将城外的流寇赶回西安城。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蒋长官还在北京,给你们一天的时间,一定要清缴干净城外的敌人。”
………………………………
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撤离西安
涛敏站在北京城外默默地注视着前方的战场,这阵子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自己的朝鲜新军伤亡不小,可皇太极的八旗却一直在按兵不动,涛敏的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满意。
涛敏昨天收到了谢田从西安传递回来的情报,杨嗣昌和洪承畴并没有回援京师,三十万明军还是去了西安。对于这个情报,涛敏喜忧参半。明军没有回来,自己的压力就不大,再努一把力,打下北京也不是不可能。可是三十万明军齐攻西安,其中还有一万多榆林军,看来李自成是撑不了多久了,但是明军究竟多久能打下西安,涛敏心里也没数。
北京现在又打成了胶着战,这么拖下去,弄不好又是白来一场。涛敏在心里拿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说服皇太极动用他的四万八旗。
涛敏目前还不知道雅克萨发生了什么,皇太极秘密命令豪格带一万八旗重返盛京涛敏就知道了盛京一定是出事了。但涛敏怎么也猜不到是博木博果尔反叛了皇太极,他一直认为可能是旅顺的明军进攻了盛京。涛敏觉得有济尔哈朗驻守旅顺外围,现在豪格又回去了,盛京一定是无忧的。只要打下北京,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停泊在金州地峡的联合舰队一直没有机会参战,济尔哈朗从不主动进攻,而是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联合舰队没有陆军,火炮的射程又打不到清军的阵营,曾广贤和王兆星也是急的团团转。
“广贤,咱们这次来旅顺好像没什么用。”王兆星在珍珠号的船长室里发着牢骚,“要不咱们换个地方,去打一下南浦怎么样?”
“不行啊。”曾广贤摇了摇头,“咱们的任务是协助明军进攻盛京,最起码也要守住旅顺,不能去南浦。”
“可济尔哈朗根本就不出来,旅顺的明军也根本打不过去。”
“老王,你得明白。”曾广贤解释道,“就因为咱们联合舰队在旅顺,所以济尔哈朗才不敢出来。要是咱们走了的话,很难说他会不会过来。”
“这事搞得。”王兆星很无奈,“人家都在打仗,咱们倒成了看热闹的了。”
王华又找到了郑江和张国栋:“两位主席,有个事我得汇报一下,可能我要去一趟东北。”
王华的话把两个人都吓了一跳:“王校长,你怎么突然要去东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
王华把蒋北铭的飞鸽传书拿了出来:“梁二给北京送了消息,他成功的完成了计划,博木博果尔和陈雨寒联合进攻了皇太极。”
“这是好事啊。”郑江没听明白,“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你干嘛还得去东北?”
“可是梁二干砸了一件事。”王华解释道,“他把陈雨寒押给了博木博果尔,并且答应送给博木博果尔1000支燧发枪和十门火炮。我现在担心一旦兑现不了,陈雨寒会有危险。”
张国栋想了一想:“老王,陈雨寒对咱们很重要吗?”
“张主席,陈雨寒现在不过100多人的队伍,对咱们来是其实没那么重要。只是他是一个象征和代表,如果咱们食言,他真的有什么危险,那么这对整个东北反抗皇太极的势力将是一个打击,没人会再信任咱们。”
“这个梁二,怎么能凭白无故瞎许诺呢。”郑江觉得王华说的很有道理,陈雨寒的确是不能放弃的,“王校长,那你具体怎么打算。”
“两位主席。”王华说道,“安全部北方站成立之后一直由葛涛负责,我和何炯从来也没去过,所以这次我想带着何炯顺便视察一下安全部在北面的工作。另外徐田彬的征兵也已经完成,咱们在家里也没什么大事了,我打算征用一艘海关的30炮艇,带上一千支燧发枪去旅顺。咱们的联合舰队现在在旅顺,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到了旅顺,先让梁二再去联系陈雨寒,就说交货地点改在了黑龙江入海口,把枪炮交给他们,正好我也见识见识这个陈雨寒。这些忙完之后我就去北京,从北京回来。”
王华还有一个目的没有说,他这次去北面希望能找机会营救出季通海。
郑江向张国栋问道:“张主席,我觉得王校长的计划很周详,不管陈雨寒的确不太合适。另外咱们真的送给博木博果尔枪炮,这对他反抗皇太极还是有帮助的。”
张国栋没回答郑江:“老王,我们用什么名义送给博木博果尔枪炮,咱们自己的名义还是明朝的名义,或者还用季通海的名义?”
“这个我还没想好,去了看情况再说。”
张国栋站起身握住了王华的手:“我没意见,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西安的战事进行了两天,长乐门外的两道防线全部被攻破,所有城外的流寇全部被赶回了城内,真正的总攻马上就要开始了。
西安城内,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也在商议着对策。
“闯王,榆林军攻势很猛,而且他们火炮数量众多,咱们伤亡很大。”刘宗敏急乎乎的说道。
李自成摆了摆手,又摇了摇头:“宗敏、摇旗,你们在延安的时候也和榆林军交过手,你们回来说榆林军的火炮有多少?”
“他们大概100多门火炮,打得都很远。”郝摇旗回答道。
“那现在永定门城外的火炮有多少?”李自成又问道。
刘宗敏想了想:“大概有七八十门,闯王,你的意思。。。。。。”
李过在一旁接过话:“闯王,你的意思是榆林军把一部分火炮隐藏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李自成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枪炮,老营人马还有多少,骑兵多少?”
几个人都不知道李自成为什么这么问,但是李过还是如实回答道:“闯王,咱们这两日同榆林军激战,枪炮损失了一部分,现在火炮还有37门,燧发枪大约4000支。老营人马三万,骑兵一万。”
李自成不再说话,指头不断的在桌子上点化着。众人都不知道李自成在想什么,谁也没出声。
“宗敏。”李自成突然说道,“今夜拨出15门火炮送给张献忠,告诉他,北京马上就要被皇太极攻破了,我们要死守西安。”
刘宗敏有点傻:“闯王,送给八大王火炮,我没听错吧。”
李自成没理他:“郝摇旗,连夜把城头其余的火炮撤下来,枪炮集中起来。李过,汇集老营人马,做好随时撤离西安的准备。”
郝摇旗也和刘宗敏一样不知所以然:“闯王,为什么要撤离西安,明军根本打不进来。你刚才不也说皇太极马上要攻破北京了吗,明军肯定会回援,咱们怕什么。”
李过听懂了李自成的意思:“两位将军,西安守不住。咱们在城外的两道防线都是精心安排的,可仅仅两天时间就被榆林军攻破,他们的战斗力非同小可。北京的确是非在旦夕,但是看明军这两天的攻势,不打下西安他们是不会回援京师的。两位将军请想,榆林军剩余的火炮会放在哪?八大王现在守卫永定门,而永定门外是秦良玉的三万白杆兵,明军的主攻方向一定会是永定门。闯王的意思是让张献忠拖住明军,咱们和老营先撤出西安。明军一旦收复西安必会回援京师,到时候咱们再打回来就是。老营精锐和枪炮在手还怕打不下西安城吗?”
李自成赞赏的点点头:“过儿,你觉得咱们往哪撤退比较合适?”
“闯王。”李过答道,“明军围三缺一,就是想让咱们撤离西安他们好回北京勤王。那咱们就按照他们的意思办,西安的西面,凤翔秦州一带地形险要,可攻可守。那里明军的人马不多,咱们就撤到那里,稳住脚跟再图发展。”
李自成笑道:“就按你的意思办,只要明天明军一进攻咱们就撤。但是记住,万不可走漏风声。宗敏,你还需安排一下永乐门防御,把那些老弱病残全放上去,咱们只带老营人马。”
第二天的一早,整个西安周围下起了大雨,磅礴的雨势和泥泞的地面让整个明军的进攻延缓了不少。但是赵奇却没有丝毫的紧张,炮兵师第二团的70多门大炮已经安置在永定门了,安德里亚斯的骑兵师和周磊的步兵师也已经调到了永定门,那里是张献忠防守的。今天是要检验一下秦良玉的白杆兵战斗力的时候了,自己变成了敲边鼓的。
“传令下去,继续炮击城门。”赵奇挥了一下手中的令旗下令道。
永定门外,榆林军加白杆兵,还有卢象升的八千人马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一声令下齐攻西安。周磊暂时担当了炮兵指挥,步兵师交给了叶战。
周磊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转身对卢象升敬了个礼:“卢大人,三军准备完毕,请您下令。”
卢象升对榆林军的态度是一百个满意,他们不但疾驰延安救了自己,而且现在自己只剩八千人,他们依旧对自己还是十分的敬重。
卢象升对周磊点了点头:“传令下去,炮轰城门,各部做好准备,城门一开,立刻发起总攻。”
隆隆的炮声响起,70多门6磅炮和12磅炮接二连三的喷射出了实心弹砸在了城门的四周。仅仅三轮的炮击,厚重的城门便被轰塌了,但是城门的后面,出现了一道用巨石垒砌的石墙。
“真TMD。”周磊骂了一句,不过这个结果是早就预料到的,“传令,炮口左移五度,轰他的城墙。”
轰城墙不比轰城门,西安的城墙厚达十几米,榆林军的火炮还得打几轮就要散热。整个炮击从上午一直打到了黄昏,城内的流寇不断趁着炮击停止的间歇修补着城墙。
夜色笼罩了整个西安城,大雨停了下来,炮击并没有停止。韩万涛下了命令,务必今夜轰开西安。
赵奇从长乐门赶到了永定门:“你们这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马上就好了。”周磊说道,“都TM轰了一天了,再轰几轮应该能打开一个缺口,你那边怎么样了。”
“和你差不多,轰开一半了。”赵奇转头看了看周围并没有别的人,“周磊,有个事我觉得不太对。我今天轰了一整天,可是永乐门根本就没还击,不像是前几天的样子。”
周磊并没有多想:“有什么不对的都不用管,咱们是以不变应万变。轰开城墙就能打进西安,李自成就是再有本事也守不住。”
周磊说完转头大喊道:“传令下去,所有火炮,实心弹瞄准缺口五轮齐射,一定要轰开它。”
几百发实心弹伴随着炮声又砸向了残缺的城墙,终于,厚实的城墙被打开了一道十几丈的缺口。
等了一天的卢象升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大刀:“三军儿郎,杀流寇!”
三万白杆兵挺起了手中的白杆长矛,高叫着冲向了城墙的缺口。可城内毫无反应,除了城头上射下来零星的弩箭,居然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周磊的心中暗叫不好:“卢大人,卢大人,停止进攻,流寇有埋伏。”
可是没人能听见周磊的叫喊,三万白杆兵已经冲到了城墙下,几百人冲过缺口进了城。
夜幕里,隔着城墙缺口大约150米的距离,并摆放在四门6磅炮,张献忠正手持火把站在大炮的旁边。
张献忠看着蜂拥而至的明军微微一笑,火把点燃了大炮的引信:“开炮。”
四门6磅炮喷射出了几百颗散弹,冲进城墙的白杆兵全都聚拢在一起,瞬间就被打倒了一百多人。同时11门火炮在缺口两边的城墙上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一排的散弹又打倒了城下几百名白杆兵。
“开炮。”随着张献忠的命令,第二轮散弹紧接着到来了。
“鸣金收兵,鸣金收兵。”周磊顾不上和卢象升请示,越俎代庖的下达了命令。
………………………………
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复西安
紧密的铜锣声响起,明军如潮水般的撤了回来。
“马上让人堵住缺口。”张献忠拍了拍身旁滚滚发烫的大炮,“好犀利的火炮,李自成这次也算对得起我了。”
“义父。”十九岁的李定国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趴在张献忠的耳朵边上低低的耳语了几句。
“你说什么?”张献忠一把揪住了李定国,“你说李自成跑了?”
“是的,义父。孩儿刚才去和他们通报战情,结果发现他们全都撤出了西安。”
张献忠摆手制止了李定国:“李自成这是想让老子来给他断后啊。定国,他们什么时候跑的?”
“回义父,他们中午从安定门跑的。他们只带了老营的三万人和所有枪炮,其余的都留在了城里。”
“好你个李自成。”张献忠骂了一句,又抬头看了看正在修补城墙的军士,低低声音命令道,“定国,集合咱们的人,带上这些大炮,咱们连夜撤离。”
“义父,那曹操他们那里。”李定国问道。
“糊涂。”张献忠呵斥道,“让他们先顶着,咱们出去再说。”
明军大帐中,秦良玉板着脸,马祥麟正在冲着韩万涛咆哮着:“韩将军,你口口声声保证西安城必破,现如今我白杆兵伤亡惨重,你如何对我们交代。”
“马将军先不着急。”夏天阳从韩万涛的身后站出来,“我们也没想到流寇会有所准备,将军的属下有所伤亡也是谁都不想看到的,我们也是判断有误,在下先向秦将军和马将军道歉。”
“一句道歉就完事了吗?”马祥麟依旧不依不饶。
“诸位将军都不要急,先听本官一言。”史可法出来想打个圆场。
“报。”一个榆林军的中尉浑身是伤被几个军士搀扶着进了大帐,“启禀各位大人,卑职有紧急军情禀报。”
周磊认得这个中尉,是自己安排他去安定门监视流寇动向的。周磊上前一步扶住了这个中尉:“你不是在安定门吗,怎么搞成这样?”
“回长官。”中尉答道,“属下带着人一直在安定门盯着,今日午间时分,闯贼带大批人马从安定门撤离西安。属下原本想回来报信,可惜惊动了流寇,属下的手下皆战死沙场,属下身负重伤昏迷了过去,现在才苏醒过来回来报信。”
中军大帐中立时就乱了,众将七嘴八舌的问道:“闯贼走了?往哪个方向走的,带了多少人马?”
“诸位将军,安静,安静。”洪承畴制止了喧闹,冲着这个中尉问道,“你还看见了什么,如实说一遍。”
中尉答道:“大人,闯贼带了大约三万人马,其中骑兵一万,并携带了大量的枪炮。其余的卑职并没有看到。”
“我明白了。”周磊突然大叫了一声,大帐中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把头转向了周磊。
周磊也没在意,先是一挥手:“先把他送下去医治,请送到我们榆林军的战地医院。”
周磊说完转过身对洪承畴说道:“洪大人,闯贼肯定是知道了咱们的计划,所以他才让张献忠死守永定门,而他自己趁虚撤离了西安。怪不得我们在永乐门的进攻没有遭遇到什么反击。大人,西安目前空虚,卑职建议立即进攻西安,今夜便可拿下西安城。”
“周将军又要建议。”马祥麟冷笑道,“但不知今夜的进攻是谁打头阵。”
周磊并没有在意马祥麟的冷嘲热讽,对他一抱拳:“本将不才,愿帅我榆林军打头阵。攻破西安,功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