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日月-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许朗喊了一声,“去把高晨叫到我这里来。”
没过多久,高晨来到了许朗的办公室:“长官。”
许朗指了指桌上的消息:“先看看这个,蒋长官从北面送回来了。”
高晨拿起来仔细的看了一会:“长官,蒋长官的计划没什么问题,不过我怎么看着您好像是很担忧什么。”
“我是在担忧。”许朗并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可我也不知道我在担心什么,蒋长官的这份计划应该说是万无一失了,可我的直觉却告诉我这里面应该是遗漏了什么。”
高晨重新拿起布条自言自语道:“会遗漏了什么?”
“高晨。”许朗捋了捋头说道,“我岁数大了,脑子转不动了。你好好想想,我觉的真的是遗漏了什么。”
“会遗漏了什么呢。”高晨拿着布条站到了地图的前面,“各方面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了,五万人马进攻金州是没问题的。蒋长官考虑的也很全面,甚至把满清各路援军的增援时间都考虑进去了。”
“高晨,考虑问题不要从一个方面考虑。”许朗站在高晨的背后说道,“多从敌人的方面想想,如果你是皇太极,是多尔衮,是涛敏,你会怎么来应对?”
“还能怎么应对。”高晨细细琢磨着许朗的话。
突然高晨一拍大腿:“参谋长,蒋长官真的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
许朗的眼睛瞪了起来:“你想到了什么,蒋北铭忽略了什么?”
“参谋长。”高晨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蒋长官只考虑到了多尔衮和涛敏回援旅顺的时间问题,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他们一定会回援旅顺,可是假如他们不回援怎么办。”
“他们不回援旅顺,那他们能去哪?”许朗追问道,“高晨,把你想到的全说出来。”
“是,长官。”高晨一个立正,“咱们现在正在想办法离间皇太极和多尔衮,先不管咱们的计策是不是管用。如果多尔衮和涛敏走到了一起,他们不但不回援旅顺,甚至连南浦也放弃,多尔衮带领一万八旗和两万朝鲜新军赶往对马岛,涛敏借着这个机会直接进攻东瀛怎么办?咱们的战舰和所有的兵力都将会被栓在旅顺,郑芝龙不可能有援兵,山东就算再集结部队也需要时间,而李长官和林长官在安南。”
“涛敏会利用这个机会去打东瀛?也不是没这个可能。”许朗忽的站起来,“高晨,马上去和我见郑主席、张主席。”
郑江的办公室,张国栋、郑江、王华,包括夏天阳和徐田彬都来了,大家听完了高晨的分析都默默不语,这个结果是谁都没想到的。
“徐田彬。”许朗问道,“现在榆林湾最多能集结多少部队,把所有能动起来的人都算上。”
徐田彬想了想:“我那边一个团2000多人;王校长的军校生最多四百人;海军陆战队五百;这一阵子收编的明军八百多,不过没什么战斗力。”
“各地税警能有多少?”许朗追问道,“他们以前也是军队。”
“应该不到一千,不过也差不多。”
“也就是一共不到五千人。”许朗默默的算了一下又问道,“张主席,邱鹏的战舰到什么程度了,现在能下水吗?”
“下不了水,最早要年底。”张国栋问道,“许朗,你想干嘛?”
许朗从衣服里拿出了辽东地图铺在了桌子上:“诸位,如果真的像北铭预料的那样最好,可一旦如高晨想的那样,多尔衮和涛敏全力进攻东瀛咱们根本就拦不住。所以我有另外一个打算,派出一支奇兵从朝鲜半岛南方登陆,占领釜山,有可能的话就进攻对马岛,截断涛敏的归路,顺便拿下朝鲜。但是我们现在既没有兵也没有船,就算我们能把海南岛的五千兵马集结起来,我们也赶不到朝鲜。”
夏天阳问道:“许朗,涛敏真的会去打东瀛吗?”
“要考虑到这个可能性。”王华说道,“许朗,就算咱们能把五千人派到朝鲜人数也不够。北铭这次去登州只带了快枪队和神机营,北京一带应该还有明军,能不能想办法动用一下,他们去朝鲜应该很快。”
“要动用北京的明军?”张国栋有些疑虑,“北铭不在北京,张海去了宁远,只有潘学忠自己在北京,但是潘学忠能说得动崇祯吗?”
“我去北京。”许朗突然站起来,“诸位,我和高晨亲自去北京找曹化淳和王承恩,力争说服崇祯。你们在家的人也别闲着,徐田彬,集结所有部队,不管用什么方法,哪怕走陆路急行军,年底前必须到达登州驻扎。王校长,安全部再派人去东瀛给横路敬二送信,把涛敏可能会去进攻东瀛的消息告诉他,让他想办法说服东瀛拼死抵抗,一定要把这场战争拖下去。只要拖到明年春天我们就有办法。”
“可是。”郑江提了一个问题,“这样一来咱们榆林湾里面就一点军队没有了,而且你们都走了,只剩下张主席和王校长在家。”
“怎么,郑主席。”王华笑道,“对我和张主席不放心?”
“我不是那个意思。”郑江解释道。
“没关系。”张国栋说道,“让柳冠南的巡捕房多注意一点,同时去和周崇德和李爽联系,把他们的人调一部分来榆林湾,咱们同时可以整编一下周崇德的部队嘛。”
“没想到弄成这样。”夏天阳突然说了一句,“本来就想阻止涛敏去东瀛,可现在,可能又是一场大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许朗笑道,“当年老蒋的淞沪会战本来就想歼灭日军的三千陆战队,最后却搞成了100万人、三个月的大会战。战斗打起来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许朗身边的高晨没听明白淞沪会战是什么意思,看了一眼自己的总参谋长但是也没敢多问。
这个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王华和徐田彬各自忙碌起来,夏天阳亲自去了崖州找周崇德和李爽商量。许朗也没耽搁,回家说了一声就和高晨快马赶往北京。
………………………………
第五百九十章 季通海被捕
蒋北铭在登州还没有出发,多尔衮先去了对马岛。
多尔衮听了季通海的一通白活之后心里越发的疑惑了,几年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事,难道皇兄皇太极真的会驾崩升天,自己究竟要如何应对。目前在朝鲜就自己一个人,多尔衮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去对马岛和涛敏摊牌,把这件事问清楚的好。
涛敏已经接到了登州特工送回来的消息,明军在登州集结了五万人马,传出来的消息是要去进攻南浦。涛敏并没有太多的担忧,这些年南浦的城防建设一直没有停止,光是城防炮就有几十门,加上多尔衮的一万八旗,南浦驻军三万,五万明军只有七千榆林军,他们是打不下南浦来的。涛敏早就打好了主意,用南浦和对马岛拖住榆林湾,等他们的补给线出了问题自然就会退兵,自己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去进攻日本。
多尔衮的到来让涛敏吃了一惊,自己上次回去的时候把情况都和这位睿亲王说了,他为什么现在要来对马,难道他不知道南浦马上就要遭到攻击了吗。
多尔衮吱吱唔唔的把自己的意思向涛敏表达了一遍,并且一再强调因为何通算的那一卦,自己很是担心皇太极的安危。
涛敏总算听明白了多尔衮的意思,他真的是有和自己联合取代皇太极的意思,这一点让涛敏很是高兴。但是涛敏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只是用言语将多尔衮应付了过去。
涛敏表面上不急不缓的应对着多尔衮,心里却暗暗着急起来。何通怎么会知道盛京几年后会有大变,而且为什么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多尔衮。能知道皇太极猝死盛京的只能是榆林湾的穿越者,难不成何通真的是榆林湾派来的。自己怀疑他这么久了,却始终找不到证据。
涛敏安置下多尔衮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弟弟,准备一下,我要和多尔衮马上赶回南浦。”
涛功又被哥哥说晕了:“哥,你怎么又要回去,你不是刚回来没多久吗?”
“情况发生了变化。”涛敏把自己对季通海的怀疑说了出来。
涛功也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何通是绝不会算什么卦的,肯定是在忽悠多尔衮,可他怎么会知道几年后的事:“哥,你打算怎么对付何通?”
“多尔衮现在也不在南浦,明军随时可能进攻南浦,所以我必须要回去一趟。”涛敏说道,“不管何通是不是榆林湾的内奸,我们不能再用这个人了。不管有没有证据,回去先关起来,慢慢审审他。弟弟,我走了以后你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明军虽说最大的可能是去进攻南浦,但他们也可能会来对马岛,你一定要提高警惕。”
“你放心,哥,我会的。”涛功拍着胸脯保证道。
涛敏和多尔衮返回南浦的时候南浦一片歌舞升平,并没有遭到任何攻击。涛敏的心里有些疑惑,难道明军不来打南浦,他们真的想去进攻对马岛?
涛敏把这件事先搁下了,先弄明白何通再说。
“来人。”涛敏喊了一声,“去把何先生请到我这里来。”
过了一会,季通海走进了涛敏的房间,却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房间里站着几个快枪队的人。
“何先生来了。”涛敏从挂在墙上的地图前转过了身子,“本王不在的这些日子有劳何先生费心了。”
“王爷过奖。”季通海赶紧答道,“奴才能为王爷效力是奴才的福分。”
“听说何先生前些日子和家人相遇,本王恭喜何先生。”
涛敏回到南浦以后已经知道了季通海认下族弟的事,这更增加了涛敏的怀疑,天下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关键是相认没几天这个族弟就返回明朝去了,这怎么解释也解释不通。
“些许小事,有劳王爷牵挂。”季通海听涛敏问起这事,心里略微有点紧张。
涛敏没再提这事,而是淡淡说道:“本王听说何先生给睿亲王算了一卦,何先生在本王这里这么久,本王居然不知何先生还会算卦,先生真是深藏不露。”
“王爷多虑了。”季通海赶紧解释道,“奴才因为担心族弟回去的事,所以最近才学的算卦,奴才道行太浅,不敢和王爷相比。”
“何先生的卦算的倒是很准,居然能算出来几年后的事情。”涛敏依旧在微笑,“不知先生能否为本王算一卦,算一算本王是不是也有什么大变?”
“王爷说笑了,奴才岂能有那样的本事。”
涛敏突然变了脸色:“何通,你到底是谁的人。你在本王这里这么多年,本王待你不薄,今日你只要说实话,一切好说,否则休怪本王翻脸无情。”
季通海大惊失色,慌忙跪倒在地:“王爷何出此言,奴才不知王爷听到了什么流言。奴才的过去王爷是知道的,奴才同明朝不共戴天所以才来投奔的王爷,王爷这么说奴才,奴才百死难辨。”
“你真的不说?”
“王爷明鉴,奴才并无任何欺瞒王爷的事情。”季通海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何先生,话本王已经和你说明白了。你在这里不说,有地方会让你开口的。”涛敏一挥手,“先把他带下去,仔细关押。”
几个快枪队的人上来就把季通海从地上揪起来往外拽,季通海一面挣扎一面喊道:“王爷明鉴,奴才对王爷一片忠心。”
季通海被押下去了,涛敏自己静静的坐在屋子里想着心事。
“启禀王爷。”一个快枪队的人急匆匆的从外面走进来,“旅顺方面急报,金州遭遇五万明军进攻。”
“他们居然去打金州。”涛敏惊了一下,“睿亲王知道了吗?”
“睿亲王已经知晓。”来人回答道,“睿亲王请王爷过去。”
涛敏来到了多尔衮的住处,多尔衮正在屋子里团团乱转:“王爷,明军去进攻了金州,金州有失则旅顺不保,咱们要火速回援。”
“王爷先不要着急。”涛敏反而平静了下来,“容奴才好好想想。”
………………………………
第五百九十一章 金州大捷(上)
十一月的辽东已经颇冷,凛冽的北风吹拂着海面,好在旅顺一直是一个不冻港。将近二十艘战舰和大批的大明福船密密麻麻的停泊在金州外的海面上,另外的十几艘战舰和登陆部队在王兆星的率领下绕过了辽东半岛开进了金州地峡的另一面。第一批登陆部队已经上岸,正在朝着金州城运动。
蒋北铭站在珍珠号的船头上,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拉了拉军大衣的领口:“传令下去,登陆部队加紧行动,务必于今日黄昏合围金州。各进攻部队进入指定位置,后天我们发起总攻。”
蒋北铭是这次进攻旅顺行动的指挥官。杨文岳留在了登州,根据崇祯的密旨,杨文岳认命了蒋北铭主帅的职务,郑芝龙这个总兵也要听从蒋北铭这个副将的调遣。蒋北铭明白崇祯是怎么想的,但这次自己不担任主帅恐怕也不行,好在郑芝龙应该不会有什么想法。
蒋北铭来到了海滩上:“万涛,往旅顺方向的斥候派出去了吗,旅顺有没有什么动静?”
“斥候已经派出去了。”韩万涛回答道,“旅顺方面还没有传回消息来。”
“老王那边呢?”蒋北铭又问道。
“老王送回来了消息,那边也已经登陆了,正在构筑滩头阵地。”王兆星的登陆部队比较少,他们不参与攻打金州的行动,而是要抓紧时间构筑防线,防备旅顺来的援兵。
明代的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政府置金州,属山东布政使司。洪武八年(1375年)置金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废除州制,专行卫制。治所在今金州城。
满清打下旅顺以后,涛敏在旅顺安置了重兵防守,相反金州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只有一千多人的样子。蒋北铭的作战计划是让一万明军去打金州,榆林军和郑芝龙的陆军都不参与。这是因为金州的守军虽然不多,但城头上也有重炮。蒋北铭担心会出现一定的伤亡,所以又把榆林军的重炮团调给了攻城部队。
山东的两万明军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蒋北铭也根本就没打着他们的谱,这些山东兵的任务是协助王兆星构筑工事,打仗不行,干活还是行的。进攻金州城的任务就交给了神机营和快枪队。神机营副将张术节将率领一万人发起总攻。
第二天的中午,登陆部队已经全部上岸,明军的行动还是有些迟缓,小小的金州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蒋北铭又召开了一次军官会议,郑芝龙和张术节等明朝将领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张副将。”蒋北铭首先点了张术节的名,“重炮团已经划归给你了,明日进攻金州还要有劳张副将。”
“末将遵命。”张术节冲着蒋北铭拱手说道,“小小的金州鞑子兵不满千,现在末将又有了你们的火炮,打下金州不在话下。”
“张副将也不要轻敌。”蒋北铭又嘱咐道,“鞑子那里也有火炮,我们也要提防鞑子的援兵,不能有太大的伤亡。张副将,明日让重炮团先轰开城门你们再进城,尽量不要去士兵去爬城墙。”
“多谢蒋将军提醒。”张术节恭维道,“将军真是爱兵如子。”
蒋北铭又把头转向了郑芝龙:“郑将军,您的战舰现在都在金州城外,我会让珍珠号配合将军。还请将军多多注意一下海上的情况,鞑子的战舰极有可能会从朝鲜来增援金州。”
“本官领命。”郑芝龙应了一声。
蒋北铭说完又开始安排起榆林军的事:“韩万涛,你明天带着榆林军向南推进两里,先利用战壕和铁丝网构筑一道简易的防御工事,随时注意旅顺鞑子的行动。”
“遵命,长官。”
“叶战。”蒋北铭又命令道,“你暂时从榆林军撤出来,带着山东的部队和剩下的人配合王兆星构筑防线。我们要筑起一道长墙彻底阻断金州地峡,这个任务很重,你一定要抓紧时间。”
“是,长官。”叶战回答了一声。
“曾广贤,每艘战舰调出两门火炮安置在金州地峡的防线上,根据地形和鞑子可能进攻的地点合理配置。同时,金州南面的南山制高点也要构筑炮台。”
曾广贤没想到蒋北铭会从军舰上往下调火炮,张了张嘴想问什么,蒋北铭解释道:“我们这次的陆军只有一个重炮团,携带的火炮不多,只能这么办,执行命令。”
“是,长官。”曾广贤没再多问。
“诸位,命令已经下达了。”蒋北铭拱手绕了一圈,“还请诸位都能多用点心,收复旅顺是圣上的旨意。北铭在此拜托诸位,明日咱们一鼓作气拿下金州。”
一夜过去,旭日东升。进攻金州的战役打响了。
榆林军重炮团的几十门大炮对着金州城一顿的狂轰,金州城上的火炮也开始还击,双方整整炮战了一上午。
张术节看了一上午的对轰,心里越发的羡慕起榆林军来。看看人家的这些大炮,比自己神机营里的佛朗机强了不止百倍。榆林湾现在已经在卖给明朝各种火器,但买回来的大炮除了有一部分装备到了北京城头,其余的都拨给了九边重镇,自己的神机营只分到了一些燧发枪,并没有火炮。张术节现在和蒋北铭的关系还算是走得比较近,张术节的心里有了个打算,能不能让榆林湾也卖给神机营一些大炮。可张术节也知道这件事不容易,毕竟自己是在天子脚下,这还需要崇祯同意。
“张副将,打的如何?”蒋北铭带人来到了张术节的身后。
“蒋将军。”张术节拱手答道,“你们榆林军的火炮真是犀利,照着这个打法,不用等到晚上就能把城墙轰塌了。”
“万不可掉以轻心。”蒋北铭知道金州城上的火炮也是涛敏弄出来的六磅炮,射程也不近,“做好一切准备,力争今晚拿下金州。”
“末将领命。”
………………………………
第五百九十二章 金州大捷(下)
韩万涛带着第一师向南推进了两里,这里并没有什么地形可以凭借,韩万涛只好下达了命令:“传令,一团警戒,拉起铁丝网。二团三团开始挖战壕。”
铁丝网刚刚被竖起来,斥候来报:“长官,前方发现鞑子的部队,人数大约三千,骑兵一千。”
“嘿,他们来的还挺快。”韩万涛摸了摸下巴,“传令,一团回撤100米,三段射击列阵。二团三团继续挖战壕,不用管他们。”
韩万涛的第一师全部装备了线膛枪,在距离铁丝网120米的距离上摆开了阵势。这个距离是线膛枪完全可以覆盖的,但是却是弓箭和燧发枪打不到的。
旅顺的八旗从来没见过铁丝网,带队的额真手搭凉棚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对面到底竖起了一排什么,看样子也不像是拒马。而且他们的士兵怎么会站的那么远,这个距离不是要等着自己去破坏那些东西吗。
旅顺方面在得知明军进攻金州的消息后马上就明白了明军的意图,他们一定是要拿下金州,然后掉转头打下旅顺。所以旅顺的将领紧急作了安排,一方面派出人向南浦和盛京送信,一方面加紧了旅顺的防御,同时紧急抽调了三千人去增援金州,因为旅顺离着金州是最近的。
这个八旗额真看了一会也没看出什么,招手叫过来一个牛录额真:“我给你三百骑兵,你去冲一下。记住,不可冒进,去搞清楚前面那些东西是什么。如有不对,马上撤回来。”
“奴才遵命。”牛录额真点齐三百骑兵打马冲向了前方。
韩万涛并没有下达开枪命令,他在心里犹豫着,到底是在这歼灭这支八旗还是把他们赶回旅顺就行。韩万涛知道王兆星要构筑起一道截断金州地峡的牢固长墙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是不够的,盛京和南浦的援军先不用去考虑,他们来不了那么早,可是旅顺的鞑子却不能不考虑。目前他们最好老老实实的呆在旅顺城,否则哪怕是逐次添加兵力,只要对自己的防线不断的发起进攻也势必会影响到金州防线的建设,更何况张术节是不是能顺利打下金州还不知道。
韩万涛举着望远镜看着对面的八旗,三百骑兵在慢慢的朝着铁丝网运动着,却并没提升马速。韩万涛明白了,他们这是要去弄明白前面的铁丝网究竟是什么,旅顺的八旗应该是不知道铁丝网的。
不能让他们弄明白,韩万涛看着这些骑兵到了距离铁丝网大约还有50米的距离下达了命令:“传令,第一团射击,把这些鞑子打回去。”
韩万涛并没有带骑兵,重炮团给了张术节,骑兵团留给了蒋北铭,韩万涛只带了三个步兵团。
一千多支线膛枪轮流打响了,150多米的距离,三百鞑子骑兵被打落了100多。
“传我的将令,加速冲锋。”带队的牛录额真急眼了,虽然听说过明军有了一种能够打得很远的火铳,可这个距离就能打到他还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前面的那个东西自己还没有弄明白是什么就被打掉了三分之一的人,明军的火铳已经打响了一次,他们装弹也是需要时间的,只要自己冲过这段距离短兵相接,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牛录额真喊完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大刀冲在了第一个。三四十米的距离很快的就跑完了,对面明军的火铳还没有响起,牛录额真的心里稍稍有了一丝的安稳。
但是胯下的战马却突然停住了,不但一步也不肯向前,而且嘴里发出了一阵哀嚎,前蹄高高扬起,像是不断的在踩踏着什么东西。
“都装完铳弹了吗。”一团的军士长不慌不忙的看着对面的八旗,手中的令旗落下,“第一排,开火;第二排,开火;第三排,开火。”
牛录额真从马上摔了下来,萨满保佑,腾格里保佑,自己的战马中弹了,可自己却没有中弹。牛录额真不敢再呆下去,天知道这些明军使用了什么妖法,反正主子有令,有不对的话即刻撤回。牛录额真带着剩下的100多人撒丫子往后跑去。
后方带队的八旗额真目睹了战场上的一切,心里也在暗暗吃惊,难道这就是王爷曾说起过的那个什么铁什么网,这东西居然能阻止骑兵的冲锋。
“主子,奴才无能。”牛录额真跑回来跪倒在地。
“你先下去。”八旗额真挥了挥手,虽然王爷也曾说过对付这种拒马的办法,可自己这次急于增援金州,并没有带那种铁钳,甚至连盾车也没有,难道自己要无功而返?
“来人。”八旗额真叫过来一个斥候,“你马上返回旅顺报告,明军有涛敏郡王说过的那种什么网,我们的骑兵冲不过去,让他们再派援军。记住,一定要带着铁钳和盾车来。”
八旗额真吩咐完又下达了一道命令:“传令,后退两里扎营。”
韩万涛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八旗缓缓的后撤,也下达了命令:“来人,再派出斥候侦查,看看这些鞑子是撤回旅顺了还是没回去。命令二团三团加紧行动,赶快把战壕挖好。”
黄昏时分,金州的城门附近终于被轰开了两道缺口,张术节等着就是这个机会,自己能率先打下金州,不但会给万岁爷争脸,恐怕这个消息传回北京自己弄不好也要升一升了。
“传令下去。”张术节高声喊道,“所有人全力进攻,后退一步者杀无赦。率先进城者赏银千两,官升三级。”
一万神机营和快枪队的人嚎叫着向着金州城跑了过去,城头上残存的大炮依旧在轰鸣着,射出的散弹时不时的打倒了一批明军。但是城下的明军却没有丝毫退却,这些年的训练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蒋北铭站在张术节的身边看着一清二楚,他也在为神机营和快枪队的表现暗暗高兴。这种训练方法的确是有用,可是伤亡还是有点大。
蒋北铭突然喊道:“来人,传令骑兵团出击,配合神机营拿下金州。”
一千人的骑兵团策马冲向了金州城,张术节突然转过身对蒋北铭单膝跪下:“末将多谢蒋将军的鼎力相助。”
蒋北铭赶紧扶起张术节:“张副将多礼,你我相交多年,同朝为官,张副将万不可如此。”
蒋北铭这么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很明白崇祯这次的意图是什么,他也知道张术节是一定会给崇祯密奏的。自己时不时的表现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而且蒋北铭也很明白,张术节这次打下金州,恐怕金州城内的八旗一个也活不了,那些人头都是军功。虽然蒋北铭不愿意这样,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几年前自己和许朗奇袭盛京,也带回来40多人的俘虏。可是一到北京,全部都被崇祯斩首示众,脑袋高挂在了北京城内,只有那个图克坦没交给崇祯而是带回了榆林湾,到现在还在田独矿挖煤。400年前的人还是不能用400年后的标准来要求。
所以这一次,蒋北铭并没有对张术节有任何不屠城的要求,只是侧面提了一下,城内的汉人最好还是放过他们,因为他们也是被迫的。
………………………………
第五百九十三章 崇祯的心思
“陛下,陛下,金州大捷。”一个小太监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启禀陛下,登莱巡抚上奏,金州大捷。我神机营副将张术节攻下金州,斩首真夷一千有余。”
“你说什么?”崇祯很不相信,“是神机营打下了金州,不是榆林军?”
王承恩从小太监的手里拿过了奏折捧到了崇祯的面前,小太监跪在地上回道:“启禀陛下,登州的来人是这么说的。”
崇祯看完了奏折把它扔给了王承恩,脸上掩饰不住的高兴:“王承恩,你也看看。这次真的是神机营打下了金州,不是榆林湾,是朕的神机营。”
王承恩接过奏折翻看了起来,王承恩的心里是明白怎么回事的,没有榆林军的帮忙,张术节根本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打下金州。许朗已经到了北京,也找过自己,王承恩这几天一直在想怎么把榆林湾的意思转告给崇祯。
王承恩刚刚看完奏折,还没有说话,崇祯又说道:“王承恩,拟旨。杨文岳、张术节不辱圣命获此大捷,朕甚欣慰。杨文岳加太子少保衔;张术节升总兵,封龙虎将军。先各司其职,待战事结束另有封赏。”
“奴婢领旨。”王承恩跪下说道,“奴婢马上去办。”
“你先等一下。”崇祯又叫住了王承恩,他的心里还在记挂着榆林军,“王承恩,杨文岳的奏折里也提到了榆林军,进攻金州他们并没有去。”
王承恩知道崇祯这么说的意思,这次进攻旅顺,崇祯的想法是能消耗一下榆林军和郑芝龙的实力,而且崇祯应该知道了榆林军的主力现在在安南。
“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