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崛起-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拨开乌云见日头的感觉,一切的想法都有了希望。
文天祥是个忠于民族气节的文人,自由熟读史书国策,清楚这国家已经到了交替之际,只要赵天佑想要,分分钟这天下就要改衔易帜。
文天祥是大宋的官员,也受到过赵家器重,是对先皇心存感恩之心的忠臣,如果有一线可能他也不会希望大宋王朝覆灭。所以他也屡次和赵天佑深谈过,也试探过赵天佑是否有称王称霸之心,可结果让他大惊失色。
赵天佑不想当皇帝,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不需要说华丽的语言来掩饰,或者是出于面子自己不愿说出来,这个文天祥敢拍着胸脯肯定。
还有一个让他不解的是,赵天佑心中除了战斗之外,排在第一的不是军队、不是官员、更不是武器和金钱,而是普通百姓的生活,还有他们的感受。
久在官场自然深知御人之道,如何获得百姓的支持和爱戴有很多技巧,都放到明处的话禁不得考究,会让人内心产生黑暗,所以文天祥可以的观察过赵天佑。他没有掺杂别的思想,就是出于本能的想法,特别重视普通百姓的感同身受,在这些行为中没有一点水分,否则的话瞒不过文天祥的眼睛。
到最后文天祥自认,就像看不懂香港岛上的工坊一样,他也看不透赵天佑内心的思想。但有一点他非常肯定,赵天佑不想当皇上,所以才有了张镇孙请旨出兵的奏折。
宋军的队伍数量开始了爆发性的增长,以前宋军战斗力羸弱的根本,是好男人都不当兵,都要去读书识字参加科考才是出路。再说军饷发放也有问题,说简单就是收入低没人愿意卖命,也没有人给士兵做思想工作,更没有一点民族自豪感。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参军杀敌可是广州附近百姓终极的目标,能有机会参加广州的军队,那将来的前途和收入都很厉害的。
要钱有钱、要装备有装备、优越的自豪感,众多新式武器的配发,不说招人严格的香港岛火器营,就是能够加入城卫军都是出人头地的无上荣光。
西城门外,两百辆双马拉着的炮车缓缓从城内出来,车上是四名魁梧的士兵,还有一架组装好的子母炮。领军将官不是旁人,正是已经提升为旅长的刘长海!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想当帝王
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想当帝王
刘长海率领六千火器营士兵,二百门速射炮,五十门重型红夷大炮,队伍中还配有连发弩车这种恐怖的集射武器,就是预防炮兵阵地遭受骑兵冲击的时候,可以用这种一次性大威力的武器对抗骑兵。()
凌震亲率五万骑兵士气正盛,另外的五万步兵很多都是最近加参军的,正好需要一场战斗来磨炼新兵。同时第一批讲武堂的学员正式参战实习,分配到各个军种的基层岗位,他们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战火中慢慢的进化,打造新一代的宋朝军队。
火炮的应用只是外在的力量,真正打造一支铁血之师,靠的一定是人,而这支队伍的雏形和骨架已经成型,之后需要的就是无尽的战斗中去淬火、去磨炼。
这才是赵天佑心血耗费最多的地方,武器终究会换代会落伍,既然打开了火药的潘多拉之盒,进入了热武器时代,那么以后都不需要他在做什么,残酷的竞争自然会推动武器的研发。
而一个国家想要受到别人的尊敬,有一只忠勇的无畏之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个军队的架构上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一颗颗如同螺丝钉般的基层军官。
是依靠他们才能建立起一支军队的信仰,塑造拥有铁血军魂的无畏之师,蒙古骑兵中依靠血脉维系军队,也是另外一种方法,但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
“赵将军,你真的放心吗?就这么让他们自己独当一面,不会出什么意外吧!”
赵天佑大撒手的策略,文天祥可有点不放心,尤其凌震性格上不稳定,有时候喜欢冒进,放手让他领军出征会不会有些太随便了。
“哈哈,文大人,你独自领军的时候,不也是从几百乡军开始的吗,基础上还不如凌震呢。他的性格有时急躁,正好需要统领全局的职位磨炼他一下,将军不独立领军作战,永远成不了帅才啊!”
“我就是有点怕,说白了就是咱们家底薄,容不得不意外受损失,就像是新开的买卖一样,赚的起赔不起呀!”
赵天佑笑道:“放心吧文大人,我这人也不大方,好不容易积攒的人手,要是没有把握能够轻易撒手?那个刘长海是个人才我很放心,但是资历太浅,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如果有分歧,他不能够说服凌震,所以也做提前做了安排。”
“嗯,既然你有安排那我就放心了,现在武将不够用,文官更是稀少,新会陆秀夫那里还有不少官员……”
赵天佑皱了皱眉头,打断了文天祥的话。
“文大人,这个事先放一放,我在考虑一下,怎么把问题圆满的解决!我不想当帝王,想必文大人心里非常清楚,但是我也不希望出现一个和我理念相悖的帝王。
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的兴盛,一个民族希望血脉悠久开枝散叶,仅仅依靠武力是行不通的,唯有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进化去适应,才能够独占鳌头屹立不倒。
所以呀文大人,眼下你所担心的事情不过是沧海一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随着事态的发展都会解决的。你就安心治理天下的百姓吧,让他们安心的繁衍生息,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这样才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未来!”
赵天佑说完转身离去,讲武堂的课程教材还在陆续优化,新晋的老师每一个都要经过他的面试,合格之后才能任教,所以他一天忙的是脚朝上。
良好完善的军队基础教育,才是提升作战能力和军队信仰最佳手段,绝非简单的增加银响来刺激士兵。而大宋朝一直奉行的是不能让武将变得聪明,生怕他们实力强大之后,会产生赵匡胤陈桥兵变类似的想法,生生的把一个军事强国变得孱弱无力。
赵天佑所说的话中有话,让文天祥这么聪慧的脑子都没反应过来,在那独坐喝茶,细细品味赵天佑刚才的话语含义。文天祥也曾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总找不到合适的办法,能让大宋皇朝和赵天佑并存,还要确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
赵天佑心中没有帝王之位,他百分之百的相信,可是赵天佑的那些嫡系呢?他们的想法中难道就没有功名利禄?就像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也是借部下的手强行推上去的。
伯颜返回襄阳之后卧床不起,时而轻醒时而迷糊,经常的舞刀弄剑想要自尽,被时刻盯紧的部下屡次救了下来。休养了月余之后,忽必烈派遣的特使到达襄阳,伯颜才能够下地吃饭,慢慢的恢复健康。
心明眼亮的人都清楚,向来视声誉重于生命的伯颜,在广州亲自指挥四十万精锐大军攻城,竟然连连惨败死伤无数,还把两位重要的将领阿里海牙阿术都给搭了进去。
最后竟然军队哗变,士兵们抢夺大营的财物之后成了流匪,这在蒙古族从草原兴盛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在蒙古骑兵从草原杀出来的时候,不是没有吃过败仗,就连成吉思汗也惨到过孤身一人,但就是被敌人全部斩杀或者是不敌投降,也没有出过士兵哗变对自己人对手的先例。
特使带来了忽必烈安慰他的口信,确认忽必烈没想杀他之后,伯颜才“努力”的恢复了神智,虽说这次惨败而归,但是忽必烈马踏江南的梦想还是要人去执行的。
其实再元大都新落成的大殿之内,身边只有郭守敬在场的时候,忽必烈曾破口大骂伯颜。在广州损失那可是四十万精锐骑兵,如同忽必烈的一只臂膀一样的重要,如果是李恒或者张弘范等汉将所率的兵马,损失多少自然会有大宋降兵去补充,他们本来的命运就是消耗品,忽必烈绝不会有一点心疼。
忽必烈依靠的这支铁军的战力,才数次打败阿里不哥巩固了皇位,但是分隔出去的广阔疆域上,依旧有心怀恨意的同族兄弟,所以在北方忽必烈一直有大军驻守。
可是这次伯颜的失败,伤到了蒙元兵力的筋骨,如果还想继续征战,忽必烈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把在元大都附近驻守的精兵派往南方。
大尉说
章节名居然修改不了!哇哇哇!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围而不打
第二百七十八章 围而不打
梧州之战初期不是很顺利,在行军的路上就曾被李恒派人数次偷袭,损失不大但是也很麻烦,宋军一直习惯在城中固守,对于反偷袭的战术安排还很生疏。
这个时候讲武堂的实习军官们,开动了脑筋结合兵书上所学习的知识,一起琢磨出很多实用战术,经过优化总结之后提报到刘长海和凌震面前。凌震大喜过望,这些方法虽说并不甚高明,但是应对援军小队的偷袭却很有效,几次交锋之后,就把李恒派出来的小队屠戮一空。
广州大军开到梧州的这一路上,到处都有百姓从家中拿出鸡鸭酒肉,死活都要塞给行军中的士兵怀里,那种如释重负之后的坦然谁看了都会感动。
虽说这里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混居之地,但已经是宋朝三百多年的国土,受蒙元士兵欺压多年,可以说都是在忍辱偷生的活着。突然发现这支宋军很不一般,竟然从广州出兵去打梧州,这可是大宋朝要翻身的意思,所以争先恐后的出来犒劳士兵。
围城三日宋军一炮未发,就在守城元军射程之开始外架设大炮,五十门红夷大炮统一瞄准了城门,两百门子母速射炮车在五百步开外列阵。
李恒驻守东城门,第一天就被宋军密密麻麻的炮车吓呆了,两百辆炮车排成四队,梧州正东门一里范围之内,都是大炮的杀伤范围,没有人能够躲避。
李恒手下的士兵已经被大炮咬过两次,可以说是一见宋军的大炮,腿就开始发软脚下打哆嗦,这场战役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败了。
第二天就开始军心涣散,因为在经过昨天一夜之后,竟然有人趁夜色逃离了梧州,西城门守将放弃岗位,率领手下几百当值士卒离城远去。
这也算是时代的奇葩新闻了,城门官率先带人逃跑,而四敞摇开的西城门就那么亮了一夜,无人把手同时宋军也没有来进攻,真是出了天大的笑话。
到了第二天夜里,李恒亲自带领卫队巡视各城门的守卫,才避免了再出现夜里逃营的现象,不过军心已散就是强加看管又能如何?毕竟你是要这些人来上阵杀敌的,把他们当成囚犯一样看管,只会让军心更加背离,搞不到还会出现兵变。
连续的几天李恒都无数入睡,就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烙饼,总是担心宋军大炮攻城,随时都能够杀进梧州。水路有船可以出城,但是西江之水顺势而下,是直奔广州方向,也不是什么好去处。
八万驻军十几万马匹,这是西南元军物资的大本营,若是在他手里丢了,那就是死罪啊!他的地位和伯颜不一样,忽必烈虽然赏识他的能力,封他为汉军元帅,但是屡战屡败也是在说不过去的。
就在这煎熬的三天之中,宋军整日在城外喝酒吃肉,完全不像是来此打仗的军队,整个是一个携带大炮到此一游的旅行团。美食美酒就摆在那里,五百步之外不说看得见,鼻子尖的士兵闻都能闻到香味,简直就是从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是刘长海执意要执行的,大炮的威力并不是轰轰的怒吼,在他没有发射的时候,威力似乎是更大一些。宋军根本就没有做什么云梯楼车,他们也从没有计划要从城墙爬上去,城门除非从里边被堵死,不然的话从哪里走该有多方便。
按照实际的兵力部署,双方的人数上差异并不大,李恒梧州城内吞兵八万,还有十几万城内的百姓和劳工,在刀枪的威逼之下,肯定也会被赶上城头充当肉盾。
相差悬殊的士兵的心里,宋军在火炮的依仗之下,抱着是必胜之心就看要付出多少代价,梧州死活是要被攻陷的。而城内的守军想的却是如何躲避飞来的炮弹,在这场攻城战中能够多活一会,最好坚持到宋军攻破城池,那时候就可以马上投降求生。
在这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之下的士兵,就是不用大炮轰击城内,单独拉出来在野外打一仗,李恒所部的士兵恐怕也是输家,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勇气。
第四天一早,天还刚蒙蒙亮,宋军大营之中就飘起一片炊烟,无数的大锅在烧火做饭,一阵阵的香味飘香城头。
“报告将军,宋军大营之中,天不亮就在做早饭,恐怕就要攻城了!”
“嗯,擂鼓升堂,准备迎敌!”
三通鼓声响过之后,本该来中军帐前报道的一众将军们,稀稀拉拉来的有些不齐,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中层将领生病卧床不起,这不是睁着眼珠子说笑话吗!
李恒心中恼怒面上却很和善,一挥手道:“派出军医官,逐门逐户的前去拜访探病,让他们安心在家养病,晚一些我会登门去探望的。
各位将军,宋军威慑我们已经三天了,围而不攻不止是调戏,他们希望的是我们的将士胆寒惧怕,不用他们发射一颗炮弹,就能打败我梧州的将士。
呸,那就是做梦,咱们梧州兵多将广,物资马匹数量充沛,粮食多到吃不完,还能怕他们为围城?今天我就要点将,谁拿我的令箭出城,前去宋军阵前交战!”
周围的七八个将军听了有点犯蒙,这个是啥意思?领兵出城去叫阵,那不纯属去送死吗!谁都清楚的很,只要那城门拴一起吊桥一放,最少有五十门大炮等着轰击你呢,怎么出去?出的去吗?
久等了一会无人搭话,李恒微微一笑道:“既然各位将军无人敢去,那么我就只好直接点名了,魏虎将军,命你率本部三千精兵,出城迎战宋军不得有误!”
“是,李帅!”
迟疑中喘了一口气,魏虎才上前躬身接令,周边几个人惊异中又带着几丝幸运,为自己没有被点名而心有余辜。
魏虎出了中军大堂,回营点齐自己手下的兵马,前后就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等到他们集合在东城门甬道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
“开城门,放吊桥!擂鼓助威!”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七十九章 强力展示
第二百七十九章 强力展示
枪打出头鸟,大炮也是同样的道理,魏虎的兵马刚刚冲出城门百十多步,就遭到了红夷大炮的抵近轰击。 刚从城门口冲出来的元兵队伍,队形密集速度也不是很快,别说是开花弹了,就是用实心铁弹朝着队伍里砸,也能砸死不少的兵马。
“轰轰轰!”
“轰轰!”
魏虎举起战刀挥舞着,大声吼叫道:“给我冲啊!杀!杀!杀!”
可是能冒着轰炸的硝烟,四下飞射的弹片跟随他冲向宋军大营的并没有多少人,他手下的兵马还有一半在城内没有出来,炮声一响之后,就已经有畏缩不前的军士,在城门那里阻塞了通道。
就在这一混乱的时节,负责吊桥升降的将领沉不住气了,要是在混乱中被宋军上了吊桥,进而从城门进来,他的罪过也就太大了。
“升、升、升起吊桥!”
吱吱嘎嘎的响声中,城外就只剩余魏虎和他手下的一千多兵马,在没有任何后援和支持的情况下,朝着宋军严阵以待的阵地冲过去。
两百辆炮车根本就没有动,上边火器营的士兵眼睛都没正看一眼魏虎,这样的队伍本来就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要是有本事靠近宋军阵地,还真得对他们说一声佩服呢。
魏虎伏在马鞍之上向前飞奔,心中默默地祈祷,要死就来个痛快利索的,一炮崩死我就完了,别弄我个半死不活的活受罪。从出城那一刻起,这支队伍的命运就已经注定,甚至连怎么死都不能自己决定。
这时候从宋军阵中刷刷冲出数千弓箭手,第一排士兵就地坐下,双脚用力蹬开神臂弩的弓弦,抽箭上弦瞄准发射一气呵成。转后转身跑回队伍的最后一排,坐在地下之后用力蹬开神臂弩,上好第二支弩箭。
这是宋军队伍中配置射程最远的弩箭,因为需要非常大的力气,才能够拉开一次神臂弩,所以在一次战斗中最好的弩手,才能够完成三次射击。
按照道理来说神臂弩的射程虽远,但是也就三百步左右,和大炮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为了节约炮弹,凌震和刘长海两人把战术安排的极其细致。
能够用冷兵器解决的战斗,绝对不会随便开炮轰击,魏虎刚一出城那一轮炮击,目的是打乱元兵的攻击节奏。目的达到之后火器营就停了手,这么小股的骑兵,自然有其他兵种去解决他们。
三排一共两千多人的弩手,从第一排射完之后,魏虎的手下纷纷落马,紧跟着第二排跟上发射,这一千多人就落马了有一半,等到第三排发射完毕,魏虎身边已经不足百人。
在这个时候,魏虎距离宋军阵地的前沿已经不足百步,神臂弩手第二轮发射被旗牌官制止,另有一队配发长弓和破甲锥的士兵,已经做好了发射准备。
一千只破甲锥离弦而出,在空中发出嗡嗡的破空之音,就像一层乌黑色的雨滴,朝着疾驰向前的队伍迎头覆盖。
“翁!翁!”
这支长弓队的人最高能够瞬发三箭,这一出手就用尽了力气,射完之后不待箭矢是否击中目标,就已经收弓转身小跑着离去。后边的两千支破甲锥,追着第一次射出的箭矢,就像三层细小的乌雨一样,把这一百多名骑士完全覆盖。
一片惨呼声中,不只是人连胯下的战马都一起瘫倒在地,尖锐的箭矢透体而出,就是健壮的战马也挨不上几下,就已经把体内的鲜血放空,哪里还有力气挣扎。
一队左手圆盾右手钢刀的宋军士兵从阵中跑了出来,沿着一路上的死尸逐一检查,碰到没有断气的伤兵,噗嗤就是一刀断头,帮他们利索的解决痛苦。
魏虎这一千多人从出城开始,到变成倒满一地的尸体,前后就是那么不大点时间,让城头观战的李恒及身边的将官,都没有来得及发出几声惊呼,就已经全部结束。
宋军的战术节奏,不同兵种之间默契的配合程度,连汗毛都没伤到一根,就搞定了魏虎的人马,可是让李恒开了眼界。他点名派魏虎出城攻敌,除了有人密报魏虎也想逃跑之外,还有心打破这种平静的状态,付出不多的代价能够让宋军的大炮齐鸣,反倒能够让城中的元军更加安心。
李恒非常怀疑自己的眼睛,如此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队伍,是同一个宋朝的军队吗?举着同样旗帜的队伍,以前的十数年之中,自己不知道已经杀了多少,打败的更是不及其数,怎么今天这一切都变了。
距离最近城墙最近的宋军,也就是有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如果元军的元射手开弓放箭,是可以纳入杀伤范围之内的,可是李恒一直没有下令,睁着大眼看着城外的宋军。
刀盾手处理完场地上的伤兵伤马,并没有立即离开,但也往回撤了一段距离,离开了城上元军的射程范围。这时候从宋军大营中又出来一支队伍,一看就是苦役劳工,其中也有一些以前的战俘,手持着木叉推着装满木柴的小车。
他们非常利索的把人和马的尸体分开,就在原地开始开始处理,手持短刀的屠夫杀马扒皮,另一拨人把士兵的尸体和木柴摆在一起,不大会的时间就全部处理完毕。
五堆人尸被点着燃气熊熊的大火,被处理完的马肉马皮各有用处,备着帮劳工装上了小车推回阵中,城前就剩下了五处燃烧的天葬火堆,还有地上已经干涸的乌黑色血迹。
宋军这是在干什么?城中的元军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宋军想吃马肉,舍不得死去的战马腐坏变质吗?但是又为何处理元军的尸体,耗费人力物力焚烧处理呢。
李恒心中清楚,虽说马上要入秋,但是梧州的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那些尸体如果不处理,超不过三天就会大面积的腐臭生蛆,不止是影响城外的宋军,如果产生瘴气或者瘟疫,连梧州城内元军和百姓都一样的逃不掉。
同时宋军也在立威,简简单单的几件事情,想城内元兵展示了强大的战斗力,兵种之间默契的配合,最后就是拿下梧州的强大信心。
“李帅,要不咱们弃城吧!”
一名跟随多年的手下,低声在李恒的耳边念叨。
李恒的眉毛一挑,差点当场发作。
本书来自
………………………………
第二百八十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大宋崛起》最新章节。。。
第二百八十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好大的胆子,敢在这里说这个话,你不想活了吗?”
李恒板起了脸,虽然黎勇说得他心里一动,如果把队伍拉出城池,和宋军在野外作战,取胜的机会反而要大于死守。 这不是李恒瞎想胡诌,元军对于守城向来缺乏手段,最初的征战厮杀中,夺取了敌人的城池,都是抢光杀光一走了之,从来不会去驻守城池。
直到现在守卫城池的任务,大多数交于投降的汉军,城中驻守的元军骑兵还是以机动作战为主,元军到城头防守也都是弓箭手,并不会去操作其他的滚木礌石投石机之类的守城工具。
“李帅,宋军太强、太强大了,我们守不住的!李帅,等不下去了啊。”
黎勇不死心,继续想说动李恒弃城离开。
李恒摇摇头没有回答,看着城下的宋军收兵归营,这一天的就这么过去了,可是明天呢?明天还这样派出一块肉去喂宋军?他非常清楚眼下的局势,如果率兵退走云贵,可以保住这股军力但是要放弃梧州的马匹和物资,而就是死战到底,也不见得能够守住梧州。
宋军的大炮不想把梧州的城墙炸烂,因为刘长海觉得这城墙是自家的,炸毁了还得花钱修,就不如采取这样威慑的战术,一点点摧毁城内元军死拼的勇气。
这一晚李恒睡着了,睡得非常香甜非常舒服,还做了一个甜美的梦,直到早上传令的军士把他叫醒。
“报告大帅,昨天夜里、夜里有人从西城逃走,还把西城守卫斩杀了五十余人,毁掉了城门离去。”
“谁?是谁这么大胆?”
“黎勇将军对头,还有其他大营的几位将领,带走了将近两万的人马。“
“啊!”
李恒顿时面如土色,这下全完了,军心完了,手下的将领没有哗变,摘了他的脑袋投降宋军,已经算是蛮对得起他李恒了。被带走的那两万还是精锐部队,剩下的还有三万多人马,大多是以前投降的汉兵,战力低下是一方面,忠心程度更让人担忧,说不定一会就有人反水来杀他。
“传令,击鼓三通,中军集合!”
李恒这次连一天都不敢再耽搁,召集剩余的将领之后,把作夜的事情一说,就让在场的将军们自己选择。
“带兵转道云贵之地,尚有一线的生机,或者死守梧州,与梧州城同生共死,也不让宋军轻易得手,各位将军们,这次由你们自己选择!”
李恒说完之后,帐中的其他将领面露难色,死战不退肯定不是最佳选择,伯颜四十万大军死伤一空,都没有把广州怎么滴,咱们这点人马不是白送死吗!
但是大家都没有猜透李恒的心思,谁要是说挑头弃城逃走,当下是没有毛病,但是将来万一需要寻找个替罪的羔羊,那么今天多嘴之人不是最佳的人选么。
“哼哼!既然大家都不决定,那么还是由我来做主好了。传令下去,马上收拾物资军械,今夜大军撤出梧州,转道开往云贵境内躲避。”
“遵命,大帅英明!大帅英明!”
李恒心里暗道,全特么都是废物,心里都想着逃命,怕担责任却没有人敢说,怪不得最近战力越来越弱,都是这帮子将领太怕死了。没有等到天色全黑,早已经收拾好细软之物的元军,打开西城门,李恒为首的带着三万多残军败将,仓皇逃离梧州跑向云贵方向。
城内的动静虽说刻意压制,但是也瞒不过城外的宋军,不过这正好中了刘长海的下怀,此次的目的基本上都圆满的完成。这次练兵并不是以强攻为目的,培养的是这支军队的强大的士气,在元军的大力配合下,宋军士兵的战意高扬,都恨不得上马追击逃走的元兵。
基层军官刻意强调队伍中纪律性,通过这次战役有了很好的提升,新入伍的士兵每天和基层军官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的看军官怎么做,他们就一点点的学习,进步非常之快。
而这些军校的实习生们,本来就有很好的基础,在讲武堂深刻学习了赵天佑编写的现代军事理论,这次拿到实践当中发挥,带动普通士兵成长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城内的百姓自发的取出家中珍藏的美酒,摆在十字路口犒劳进城的宋军士兵,但是看到宋军士兵迈着齐刷刷的脚步,确没有人看一眼摆满桌的酒肉美食,无不拍手陈赞军纪严明。
梧州是西南水路陆路交通的枢纽之地,占据两广的交界线,是当时西南贵州蜀地向外拓展的要地,当时元军在此屯马也是此意。水路从梧州可以沿西江南下,直接到达广州或者转到珠江,就是新会崖山也有水路相通,宋军拿下梧州,等于广州对与西南云贵的元军之间,多了一层重要的保护。
清点了两日之后,才把元军建立的巨大马场清理完毕,存栏的八万匹战马和堆积如山的草料,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是现在飞速扩充实力的宋军,更是不可或缺的物资。
“哎呀,美呀,从来没打过这么痛快的仗啊,不战而屈人之兵,也能轮到我凌震用上一回。我说,长海啊,要不咱们在努把力,向西边走走,把柳州也拿下来?”
刘长海嘿嘿笑了。
“都统大人,你觉得我家将军兴师动众的派咱们出来,就为的占领这个小小的梧州?你可小看我家将军了,站稳了梧州之后,自然回哪下柳州,整个西南云贵之地,都是咱们的战场,数不完的城池需要攻打占领,你怕不?”
“怎么可能怕呢,我高兴还来不及呢!需要到什么时候?赵将军吩咐了吗?”
刘长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