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崛起-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去,保持现状,谁晓得那个渔寨是不是陷阱,就专门等我们停船靠岸呢。传令下去,所有船只都要提高警戒,严防四面八方的敌人,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盯紧这五十条船,别他吗的让宋狗从咱们眼前跑了。”
王奎的这个决定还真是关键,不然的话很可能战争就会提前爆发,后面所有的一切很可能就不会再发生,而大宋的命运又能出现第三种转折吗?
汤瓶咀山下的小渔寨,看似没有几十户人家,但是位置极其的重要,紧紧握住出海口的咽喉,并且在汤瓶咀山的山势掩护之下,水流平缓而又避风。寨前的小码头水深数丈,不但是渔产丰饶,还可以停泊大型的船只,最重要的是只有穿过渔寨,只有唯一的一条险路登上百丈高的汤瓶咀山顶峰。
枝繁叶茂的顶峰之上,在树藤搭建的掩体之后,有几十个人遥遥的看着海中的元兵战船,一边笑一边小声的谈论。
“来吧来吧,来两条船到渔寨这吧,爷爷请你们吃炮弹!”
“这几条破船就追的他们嘎嘎的往里跑?都不敢回头和他们干一下?真是丢死人了,要不是咱们的炮舰回去了,早他妈下去干翻他们了!”
“你们折腾什么,一会刘师傅撕了你们的嘴,别忘了咱们是干嘛的!抓紧时间干活,注意隐蔽别让远处的人发现咱们!”
“刘师傅在对面崖山上呢,我过过嘴瘾,他看不见!”
“都小心点!别说了!”
隔着宽阔的入海河道对面是四面环水的崖山,半石半土的崖山之上前后两座高地,南边是崖山主峰山高百丈怪石嶙峋,北边名为大岭山势平缓。岭下两侧都有常年冲积的平地,被周边的百姓开垦耕种,是出产丰富的良田,养活着崖山左右几十户零散的渔民与农户。
刘金利一身短衣劲装,趴在凿开的山岩洞中也在眺望远处的元兵战船,本来是搞技术开发的他被派了这个活,心中叫苦但是也没有嫌弃。
因为事关机密赵天佑一再嘱咐,就连香港岛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们来此干什么,每次返回香港岛装载物资的时候,他还得对着老冯头、周远他们编瞎话。
两个多月的时间,四五百人一点都没停的赶活,两座山峰上的炮位刚刚稍具规模,但是还没有达到赵天佑所规定的,前后左右无死角,只要是在水中经过的船只,都能够有射击角度的要求。
刘金利大把大把的银子拿出来,真的是方圆几十里的石匠和壮工都被集中到了这两个地方,炮位的选择是个技术活必须是刘金利亲自跑上跑下,终于把粗活全部完工,可是战火已经蔓延至此,大炮可都在山下的渔寨之中。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声东击西
刘金利高价雇人在山上干活,本来还想思索个能搪塞的借口,不然乡亲们都问你在山上砸坑挖洞的干嘛,到时候无法圆谎,可是银子拿出来之后,谁还管你挖坑干嘛,乱世之中都想多挣点钱,只要你给的价钱合适,把山挖空都有人干。
开山凿石头的粗活可以雇人,为了保密运送大炮可不能让他们干了,因为需要用到很多的滑轮和索道,这些活也必须让香港岛上有技术的人来弄。拉来的红夷大炮虽说是减重设计,特意采用了轻量化装配式结构,就是为的方便朝山上运输,但弄到山峰之上也不件容易事。
好在汤瓶咀山已经完活,十八门红夷大炮已经就位,可以说是锁住了一半的入海口附近的江面,如果需要炮口方向调整,海湾两里之内的方圆的海面,都是山顶大炮的杀伤范围。
刘金利同样气恼逆流而上的虎头战船,明明你船大人多,后边都是杂牌小船追击,怎么就不敢摆开阵势打一张呢!盔甲鲜明的大宋战船,竟然被元军的一堆杂毛追的抱头鼠窜,真是浪费了那些船和装备,简直就是糟蹋好东西。
香港岛缺少船只他非常的清楚,只有一艘大船供他使用,送完他之后马上就得返回去忙别的,现在运载炮身零件等物品,都是靠租的渔民小船来倒腾。
如果这五十艘虎头快船是香港岛的,那该有多好啊,扭头看了看已经开往新会方向的大宋战船,又看看在出海口外游弋的元兵战船,刘金利失望至极的摇了摇脑袋。
可是他还得加紧干活,虽说赵天佑在开始的时候对他说过,很可能这些大炮根本用不到,这里也不会有战事发生,可是元兵的船已经追来了,战争还会远吗?
而在三江聚会的三水河口镇附近,水路巡查谢国勇的手下巡逻船,已经选好了适合停泊运兵船的码头,准备按照原计划引导运兵船停泊靠岸,卸下装载的士兵马匹和粮草,整军之后再兵发广州。
“谢将军,大帅有令,选择江水缓流的浅滩暂时停船,不得靠岸停泊!”
传令官坐着一艘小艇,飞速的划到了码头,上了谢国勇的巡逻船,传达李恒最新的命令。
“啊,就在江中浅滩停泊,万一要有宋军来袭,战船转移缓慢很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这也太危险了吧!”谢国勇有些不解,对着传令官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若是在以前,谢国勇根本不会质疑李恒的任何命令,听到传令官的传达指示,就会在第一时间遵照执行。
可是这次的军令从拔营第一天就有些怪异,缓慢的行军速度,一路之上人烟冷清的江岸,十天到达的先锋骑兵,每一样都透着不寻常,才让谢国勇多心问了一句。
“大帅说了,原地等待命令,可能随时开船也许会休息几日,谢将军别着急,大帅自有安排。”
“好!尊令!”
已经穿过四会渡过北江的八千蒙古骑兵,距离广州城还有最后几十里的路程,这时候已经能和宋军的快马斥候遥遥的相望,那日松也没有像要隐瞒的意思。
“十天真他吗的难过,快马加鞭固然很累,特意走的慢起来也是一种煎熬啊!”
那日松伸个懒腰,从怀中掏出了已经揣了十天的锦囊,这个是李恒在出兵之前,亲手交给他的,并且严令不到广州城外不许打开。虽然还有几十里路,如果有需要的只需打马扬鞭,没有多久的时间就能杀到城外,可是李恒的吩咐他还是不敢违抗,捏了捏之后把锦囊又揣回了怀里。
这八千骑兵终于来到了广州城外十余里的里水镇,前两日还嘈杂热闹的小镇现在已经没有人烟,元兵这次从梧州出发,就一直在宋军斥候的监视之下,提前都已经疏散了沿途的百姓。
“在此镇临时扎营,派出斥候四面搜索侦查敌情,一旦遇敌不可逗留火速来报!”
那日松发出命令之后,信步走进了十字街口的小酒馆,虽然里边已经空无一人,厅里摆的几张桌子倒还干净。看了看周边没有人注意,从怀里掏出了锦囊一点一点的打开,里边是一张叠成一团的羊皮纸,上边端正的字体一看就是李恒亲笔所书。
那日松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心中的内容,李恒命他化整为零,分散成几个机动灵活的队伍,在广州城外巡回骚扰还在附近生活的百姓,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攻城,而是防止广州城内出兵支援另一场战斗。
“怪不得故意拖延时间,一路之上鸡飞狗跳,毫不避讳侦查的宋军斥候,原来自己这一路人马是来吓唬人的啊!那么李帅的大军都在水路,乘船沿西江只能南下,他们去哪呢?”
李恒的命令写的简明扼要,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大军将要去哪里征战,不过这个活在那日松看来,简直是太轻松容易了,哪里值得这么神秘兮兮,出发的时候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
那日松其实心中惧怕城上的大炮,当先锋官来的时候心中颇有负担,率领骑兵到了城下又能如何,靠近城墙一里之内都有被炮弹轰击的可能,这点人马凑一起能够迎着炮弹冲到城下吗?
广州城头有厉害的大炮,你让我直接攻城纯属玩笑,要说以我八千蒙古骑兵围住广州城,切断广州城出兵支援的道路,真的是小儿科。
干嘛还需要兵分几路,派出斥候整日巡游监视就足够了,我带大队人马离广州五里之外扎营,宋军缺少灵活机动的骑兵,离开大炮得到攻击范围,我叫他们个个的有来无回。
那日松想的不错,如果只是围困骚扰广州城,提防城内的宋军出兵援助别人,他这战术安排虽说有点托大,但是依靠娴熟的骑术和弓箭射术,就是两万宋军的步兵出城,他也丝毫不惧谈笑风声。
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他忽略了,就是上次被大黑马拐走的上万匹战马,而这些战马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战斗力,正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的队伍,准备把他一口吃下呢!
………………………………
第一百六十章 海上追逐
在三水停留了两日之后,李恒接到了从茂名快马传回的情报,元兵的主力舰队已经发现了张世杰的船队,正在从海上围追堵截,刚刚经过了茂名。
“好一个围追堵截,两线夹击!看你计划的如此周详,我李恒就配合你一次,张弘范啊!若是让宋军跑了,可别怪我到大汗面前参你一本!”
李恒立刻鸣金点将,安排大军顺流而下,从西江航道转珠江,再由之流河道转向新会县城,在那里上岸然后分兵。张弘范要求李恒率军快速占领珠江及周边之流入海的码头,断了败逃宋军上岸或者停泊的退路。
张弘范的三百艘新式战船及十万精锐大军,停泊在阳江的海林镇小岛边上,背风之处有七八里宽的平静水面,最适合大批战船隐藏停泊,如果不是穿过海湾的船根本发现不了。
阳江县城及周边能够入海的港口码头,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全部占领,有个一直带兵抵抗的郭姓县令带着残余的宋军向北逃窜,张弘范都懒得派兵去追。
他的目标是张世杰的船队,那里边有着宋朝的文武百官,有着宋朝的小皇帝,那代表的是什么?已经不简单的是升官进爵,而是他自己的一个梦想,能够把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此毁灭,他可能够名垂青史风光几世,这是用多少的钱财都换不来的无上荣耀啊。
从雷州传来的最新消息,朱清率领着从福建一直追过来的舰队,从雷州就开始尾随张世杰的大部队,双方已经有了几次小规模的战役,互有胜负不分高下。
张世杰一心想要摆脱追击,但是主力船队要在后面拦截元军战船,造成整体航行的速度太慢,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朱清的纠缠。单从战船数量和吨位上来说,宋军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可是队伍太过庞大,调动起来非常困难,在队伍中间受保护的百姓所乘船只,成了整个舰队最大的负担。
幼帝太后所乘的三层楼船处在队伍的最中心,周边围着的是整整两千余艘大小船只,延绵不断的船队足有十多里长,二十多万的大宋军民,漂泊在南海的风浪之中。
宽大的船头之上,张世杰站在最前迎着风向远处的夕阳眺望,太阳落山之后船队就以楼船为中心汇集,在起伏不定的海水中结成攻防皆可的阵势。
甲板上和船舱之中汇集的,是当朝的文武百官数十人,刚刚吃过晚饭,一会还要商议国事。
“张大人,元军紧追不舍,茫茫海上无遮无拦,咱们要如何才能摆脱?”
张世杰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这个新上任的少卿乔文达,心道陆秀夫你不直接问我,派他来搭话,莫非是你看不起我吗?
“乔大人有何高见,觉得该如何退敌,张某愿闻其详!”
乔文达呆了一下,没想到张世杰会反问自己。
“张大人,文达不通行军布阵之能,怎么会知道如何退敌!”
“你都不知道还问个屁……”
“你……”
朱清的船队在遥遥数里之外,同样的也在抛锚休整,也没有想要偷袭或者进攻的意思,本身朱清就没有想要决战,就是赶着船队继续前行,直到落到已经张开的大口袋之中。
朱清手下总共有四万士兵五百多条船,一大半最好的战船都被张恒抽调走了,去运送漕粮和临安的国库珍藏北上元大都,这个重任不亚于追击张世杰,所以朱清才派张瑄率精锐手下亲自押送。
要不然的话朱清在海上的实力一直与张世杰不相上下,追了几千里地的大肥肉,哪会舍得和别人一起分享呢?怎么会在蒲寿庚那里付出极大的代价,弄到新式战船后自己不用,反倒交给了陆上的张弘范,是朱清品德高尚忠心为国着想,一心杀敌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吗?
当然不是了,忽必烈从他降元的时候,就开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只要是平定宋朝马踏江南之后,北上的粮食、食盐、丝绸茶叶等江南物产,全部都归朱清张瑄私人的船队运输,子孙可以继承保持三十年不变!
这不是简单的封赏,而是给了两个人一个荣耀九族的大富贵,同时两个人也要拼命干活,保证南北方水路运输畅通无阻。只要局势没有太大意外,很快两人就是水路运输的大老板,有现成的船现成的人马,未来的前途光明远大不可限量。
又是一天紧张的追逐,两次小规模的战役接触,双方各有死伤,但是都有克制的意思,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冲突。元兵一条小船被撞毁沉没,宋军的一条快船失火,桅杆船帆全部都被烧毁,只凭船桨无法跟得上大部队航行,宋军无奈之下弃船离去。
宋军的楼船之上,皇太后坐在幼帝的龙椅之后,虽然是隔着纱帘,下边的文武百官也能感受到她的愁苦之意。这一路之上辗转万里之遥,每一次停泊都满怀希望,希望是一个新的起点,能够有修养生息的机会,不再被元兵侵扰。
从四条船五百多人自临安出逃开始,随行的人马逐渐逐步壮大,温州福州两地的十万水师官兵及忠诚的百姓,悍不畏死的守护在幼帝身边,让皇太后甚感安慰。
士气可嘉但结果并非所愿,勇气固然重要但实力差距很大,宋朝多年来发展经济,重文轻武的恶果一步步呈现。人数装备等等占据优势的时候,结果总是失败,就是偶尔有惨胜的机会,还都是元兵见适不好主动撤离,一场完胜的战役都没有打过。
“各位同僚,咱们当朝议事,为何都闭口不谈?乔少卿,你昨日不是还质询我有何退敌良方,怎么今天在圣驾面前却不提了?”张世杰心中有底,广州的红夷大炮威能已经多次验证,只要到达广州城内,看他朱清敢不敢上岸追我?如是要敢来攻城,看我不炸死你两姓家奴。
乔文达脸上一红,昨天问张世杰可不是陆秀夫的意思,是他升官之后头脑有点发热,见到张世杰的威风心中不愤,才用言语想刺激一下张世杰。
“张大人误会了,文达只是担忧圣驾安危,心中焦急口不择言,望张大人恕罪!”
张世杰闷哼一声道:“哼!咱们浩浩荡荡的二十万大军,装备精良粮草丰足,难道害怕一个小小的崇明海盗不成?”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右夹击
张世杰不是害怕朱清,而是宋军整个部队都无心恋战,只想逃跑的主将能带出多么勇敢的士兵吗?分到殿后压阵或者是机动巡防的任务之后,战船上的将官都觉得是自己晦气,接到了倒霉的任务,将官如此那么舰船上的士兵又会如何想?
但是超过千艘的船队确实庞大,朱清的不下也不敢全面进攻,只是紧紧尾随跟着宋军,因为故障或者其他原因掉队的宋军船只,是他们期盼的小点心。
“张大人,前方即将到达阳江海域,江陵镇及附近有数座小岛,岛上都有山泉淡水,是否停船补充一下?”
张世杰从此经过一次,当然记得在江陵镇岛及周边的大小棒棰岛,此地鱼虾肥美物产几多,陆上许多渔民慢慢的向岛上移居,有充足的淡水就能耕田种植,形成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村落。
“好,传令下去,在江陵镇北港抛锚集结,补充淡水和新鲜的蔬菜,多给乡亲们一些银钱!”
张弘范的战船静静的停泊在江陵镇南湾,士兵们手里拿着肉干面饼烧酒,不言不语的细嚼慢咽,这顿吃饱之后不知道下一顿要什么时候吃了,当然也会有很多人再也吃不到下一顿饭了。
当大批的宋军战船逐渐靠近江陵镇的北港停播之后,张弘范的战船兵分两路,静悄悄的从南湾扬帆起航。八十门神勇大炮分散到了十艘大船之上,首位各有一尊大炮,左右两弦各有三门。巨大的炮管被油布紧紧裹着,用来隔绝海上的潮气和防水,专属的士兵正在拿出小刀,隔开绳结一层层的剥开油布,露出黑灰色狰狞粗大的炮管。
一寸见方的铁渣块,拳头大的铁球等,充当杀伤敌人的战斗部,是在填充六斤火药夯实之后灌进炮管之内的。神勇大炮脱胎于北宋时期的神勇霹雳炮,但是增加了炮身厚度和炮管的长度,在六斤火药的发射力量下,不至于有炸膛的力量又能提高射程,在潮州城下已经验证了它的巨大威力。
潮州城头的守军伤亡巨大,有一半都是被神勇大炮的功劳,若不是铸造实在耗费资源和时间,张弘范宁可再等几个月出战,也要多装备几十门神勇大炮。
“将军,此战定一定是大胜宋军,若是能把那个宋狗小皇帝捉来,将军可就立了不世之功。将来的地位只在伯颜大人之下,那个汉军元帅李恒,也得乖乖跟在将军后边吃瘪了。”
张弘范手下的第一幕僚,曾经在大宋求学十数年的辽人后裔耶律禹蒙,非常恭维的在拍张弘范的马屁。
张弘范哈哈一笑道:“平定中原本来就是我自小的梦想,如此的大好河山岂能再一群懦弱的宋狗手中掌握!至于功劳吗,大汉和丞相都是不世之材,我等也事依靠他们的指点才有这么点成绩,哪里值得拿出来去邀功。
李恒元帅本来就帅才,人家是西夏皇室宗亲嘛,比我这平头百姓出身的要强上很多,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不过这次他在广州吃了败仗,以后恐怕就没有那么高傲了,元帅和我都给他写了信,配不配和就看他聪不聪明了。”
耶律禹蒙身为幕僚,心思缜密聪明过人,怎么会不清楚眼下的形势,却从不说破,反倒一脸不解的望着张弘范问道:“恐怕他会嫉妒将军百战百胜的功劳,不愿意将军独享大获全胜的功劳,心思不正之下拖延将军的后腿,那可如何是好?”
张弘范脸上神采飞扬,明知他是在拍马屁,但是听了就是让人舒服,朗声道:“丞相眼明心亮,他哪里敢玩什么小花样,最多就是拖延几日罢了。朱清主力在后边追赶许久,并没有打过硬仗,宋军一直都有轻敌之心,认为海盗出身的朱清不敢和他们硬拼,他们哪会想到我这有最新的战船,最强大的神勇大炮在等着他们。别看他们两千余艘的船队,今天一仗我就叫他少一半下去,其他人谁敢夸下这样的海口?”
当元兵的战船露出帆影的时候,就被在北港负责巡视的宋军快船发现。
“啪!啪!啪!”
三支响箭在半空中炸裂示警,船队两边各有十几条机动战船转向迎敌,可是当元兵的船队整个露出在视野之中时,本来冲上去的船队主将傻了眼。
这次看到元兵的战船比宋军的还要高大威武,船头之上有一处搭起的平台,已经装填好火药铁块的神勇大炮被一大块红布蒙着,暂时还没有露出狰狞直貌。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作为指挥枢纽的楼船之上,文武群臣一阵哗然失色,尤其是文官之中在小声议论,怎么会有大批元兵的战船出现,他们的水师主力不是一直都在后边跟着吗!
“一群读书读傻的呆子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你们吓得,靠说话写字能行?还不是得需要武将才能平定天下。”张世杰心中默默的骂了一遍,包括陆秀夫在内的所有文官,他心中想的或许有几分道理,但是已经三百年的国策,想改都难喽!
紧跟着张世杰开始排兵布阵,安排一群武将各种迎敌方案,逐一的分发下去之后,楼船之上算是安静了一会。
从准备开拔时的两千三百多条船,在这一路之上战损的并没有多少条,而是不知不觉间就离开了队伍,消失在茫茫和大海之中。其中有少许真的是因为故障或者特殊的原因,但是绝大多数的是有意而为之,离开船队的主要以搭载百姓或者一直跟随的渔民等小船为主,满船只有几十个人,或许就都是一个家族的成员,意见很容易统一。
元兵冲在最前方的是五艘装备神勇大炮的战船,而迎面而来的是宋军十几条战船,宋军船上的弩床投石机都已经准备妥当吗,甲板上的弓箭手和身边护卫的刀盾手紧紧挨在一起,准备进攻敌人的同时,也要堤防对面射来的箭矢。
两个船队的距离越来越近,甲板之上满是弓上弦刀出鞘的披甲军士,一个个的瞪大了眼珠盯着对面,为即将展开的生死战斗积蓄勇气和力量。
负责指挥的宋将王宝,站在战船的桅杆上边,因为目力极佳所以亲自上桅杆观观察敌情。
那块红布盖得是什么?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也要死在你们船上
没有等王宝看清楚那是个什么物件的时候,站在旁边的两个元兵拉下了红布,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手持松明的炮手在等待发令官的指令。
两面绿色的小旗在桅杆上的旗手里左摇右晃,根据观察手目测的距离,对面宋军的战船已经进入了神勇大炮的杀伤范围。
“放!”
“放!”
“放!”
并驾齐驱的五艘战舰,几乎同时下达了点火的命令,而负责转向的舵手也在提前做着准备,就等着第一炮燃放完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船身横过来,用侧舷的神勇大炮继续发射。
“轰、轰!”
“轰、轰轰!”
神勇大炮的声音惊天动地,在宽阔的海面隆隆的炮声上传出七八里距离,就连在楼船上指挥的张世杰和文武官员,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什么声音?速速探查清楚来报!”
张世杰大惊失色,他脑海中有关于红夷大炮的描述,隆隆的炮声一响,他首先联想到的是广州城的红夷大炮,难道是张镇孙造反了,投降元兵了还把红夷大炮搬上了战船。
王宝的战船冲在最靠近的位置,巨响的同时漫天的铁块铁球激射而至,如同瓢泼大雨一般落到甲板上的宋军士兵身上。
“啊!”
“噗嗤!”
“好疼!”
“救命!”
弓箭手死伤惨重,为他们举盾掩护的盾牌手也没好到哪里去,一下就躺到了几十个人,甲板上都是哭喊呼救之声。共有三条船上的士兵受到了炮击,船帆上都是破洞,首当其中的王宝也轰中了肩头,掉下来又摔断了一条腿。
五条元兵战船一个原地急转弯,庞大的船身生生的扭了个九十度,露出船舷上已经装填完备的三门神勇大炮。
“放!”
“放!”
这次的炮声此起彼伏练成了一线,紧跟着王宝战舰迎敌的十几条战船,正好是刚刚进入大炮射程,被炸了个正着。对于炮击没有任何防备和经验的宋朝士兵,被铺天盖地如同飞蝗一般的铁块铁球砸了个劈头盖脸,这是十几炮放完之后,宋军死伤惨重足有数百人。
元军战船的底仓之内,膀大腰圆的桨手们用力的在拨动船桨,巨大的战船原地转身可不是那么简单,完全依靠靠人力来操作,可想而知这些桨手们挥汗如雨般的拼命。
宋军的战船还没接触就被打蒙了,残余的士兵们望着面前正再转身的元兵战船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下手还击。
一身血污的王宝被亲兵架了起来,搬了一把太师椅坐在甲板上,开口依然中气十足的发布命令。
“投石机,准备还击,巨弩对准元兵发射,神臂弓测试射程,其他人把受伤的人转移到船舱。”
“是,将军!”
“投石机,准备……放!”
“神臂弓最大仰角,射!”
在旗舰士气的带动下,十几条战船上残余的力量陆续的开始反击,但是抛过去的石块命中率不高,神臂弓射出去的弩箭勉强能够到达,轻飘飘的插到人身上都无法射穿士兵的皮甲。
在百步开外的距离,甲板上的弓箭手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的地方,没有受伤的人员七手八脚的搬动死伤的同伴,把他们转移到船舱之内救治。已经有士兵捡起元兵发射过来的铁块等物,沾着斑斑的血痕拿到了王宝面前。
“将军您看,元兵发射过来伤人的东西,能打穿皮甲锁甲,也能穿透头盔砸破脑壳。”
王宝非常清楚这个东西的厉害,左肩被砸了一下,还不是正面只是稍带而过,就把他的肩骨砸裂了。
“打旗语给后边的船,保证要把军情传递回去,我等今天与元军决个你死我活!”
王宝愣了片刻,发现投石机和弩箭给元兵带来的伤害太小了,等到元兵的战船转过头来,轰轰轰再来上一顿炮火,这十几条船就全部完蛋了。
“传令,所有人都进船舱,替换桨手全力划船,舵手对准转弯的敌船,全力加速给我撞过去,然后准备全员肉搏,不胜不归!”
王宝这道将令一下,整船的人都一震,看着已经断了一条腿耷拉着一条臂膀,依然桀骜的坐在太师椅上的主将,作为跟随的士兵你还有什么话可讲!
船舱内到处都是喊话的校尉,在组织自己手下的人员,能够上阵的全都装备好刀枪剑戟,做好一会登船肉搏的准备。船舷两侧的甲板上堆满着一垛,都是两三丈长带挠钩的竹梯,只要是两条船舷靠近,立刻就会搭上无数的链接竹梯。
张弘范对于大炮海战的效果还算认可,大炮的缺点同样也很致命,清理炮膛装填火药从新夯实,然后再往里灌装铁块铁球战斗部,这个过程延误的时间比较长,严重的影响大炮的射速。
元兵的战船在原地转身,而宋军的战船却是不要命的冲了过来,很明显的就是要撞船,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战术虽然不算高明,但也是这十几条宋军战船唯一的出路了。
“妈的!快快退后,加速加速,躲开宋军的船头撞角!”
这一下打乱了原地身之后还要继续发炮轰击的计划,指挥的将官当机立断,马上下令炮船就此躲开脱离战斗,他们身后紧跟的战船向前冲,迎接拦截玩命的宋军战船。
说时迟那时快,王宝的旗舰战船撵上了一艘元兵炮船,急加速的战船撞角,狠狠的撞击在炮船的右侧船舷。还没有来得发射的两门神勇大炮被掀翻在甲板上,坚固的船舷和甲板被撕开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