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商途-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一个两个或者一家两家葛半城还可以吩咐人打出去算了,可动辄成百上千人去闹,若是采用过激手段,这么多人,一旦乱起来,那可是捂都捂不住的事情。到时候非但家财难保,恐怕脑袋都的搬家。要知道有宋一代,对士大夫优容,对商人可是杀起来不眨眼。
不光是这些,京城那边传来消息,已经有人在京里活动,准备告御状,告的就是葛半城,事由便是葛半城以前做过的恶事。
好在京城那边的关系已经出面将事情暂时摁下了。可也传话过来,让葛半城赶紧准备银子派人到京城打点。告状的人就是当年的苦主之一,代表所有的苦主来京城告状。要知道当年葛半城吞并的并非全是小门小户的百姓家的资产,还有些颇有势力,只是当时被葛半城的阴招所害。
如今当事人已经不在了,其子孙得到消息自然为父辈鸣不平,京城里也有他们的故旧亲朋,听说了这些事,自然有人愿意出头喊冤。
虽说都是些微末小官。可万一时间长了,此事上达了天听,那可就麻烦了。
葛半城是老江湖了,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可要是想将这事抹平,打点关系所需要的银子可就不是个小数目。京城的官员眼界高,数目小了根本看不在眼里。
要是在平时,这些银子对于财大气粗的葛半城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可在当下可就真成了难题。
这几个月的折腾,已经把银子屯成了货,货却卖不出去。手里能拿的出来的银钱确实不多了。
如今到处用钱的时候,葛半城却拿不出钱来。如今连当铺的现银都已经被葛半城给抽空了。现在当铺是只赎不当,可以说跟关门歇业没什么两样了。
崔家和盟友的攻势确是一波强似一波。葛半城的名声也随着他促销力度的下降而降得很臭了。
就在葛半城打算亲自出面去一趟江宁府,找个靠实的买家,将手里的库存处理一部分。虽说价格肯定会被压的极低,但那也好过被活活撑死。
………………………………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 你卖我就收(十一)
就在葛半城打点行装准备出门的时候,一个老朋友突然上门拜访来了。这个老朋友的到来让葛半城喜出望外。他来了,那钱的问题就不用愁了。
这个人是谁呢?居然让葛半城如此的欣喜?此人还真是不简单,与葛半城有近十年的交情了。他本是一个纨绔子弟,祖上也出过朝中高官。少年时架鹰走马,十足十的顽主。直到年近弱冠,却是幡然悔悟。只是读书确实不是那个材料,这才立志学习陶朱公。
家中也明白他确实无法在仕途中有所作为,便安排他做酒类的生意。给他买扑了酒坊。本来也不过是让他有个营生,免得在外面晃荡,给家族丢面子。
却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位姓孙的公子哥居然在这个行业里闯出了名堂。三年的时间,整个江宁府(这位葛半城的老朋友正是江宁人氏)半数以上的酒楼都在他的酒坊里拿货。
再过了五年,几乎大江以南的酒楼界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在业界那是响当当的人物。光是杭州,就有他三家酿酒作坊。名酒玉堂春就是他的酒坊出的。
虽说酒坊开的红红火火,这位爷却不是个闲得住的主。在酒坊界做出名堂来,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了。
现在那个做酒的背后没有背景?事实上发展到目前这个状况已经顶天了。
这位孙家二爷瞄上了另一个暴利的行业,那就是钱庄。
如今孙二爷孙鑫的钱庄那可是有上百万的现银。平时往来的都是大商大户,一般的小生意,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他这钱庄却不同于后来的清朝的钱庄,说白了就是个合法的高利贷。只是孙二爷做的比较江湖。利息定的虽高,却是商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而且他都是要求抵押的。没有房契地契这般硬通的物什,再高的利息孙二爷也是不借的。
所以即便是这等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孙二爷还是做得风生水起。一来是孙二爷放贷小心,再熟的朋友,没有过硬的抵押物,孙二爷也不会放贷。哪怕是石头做的借贷人,只要到了还贷的日期,孙二爷也会把石头卖了,换上自己放出去的贷。说到底,孙二爷凭借的还是心细手狠,不几年的时间孙二爷的钱庄的受益已经远远超过了酒坊。
要说起孙二爷和葛半城的交情,那要上溯到十年前,那时候孙二爷还是个大纨绔,玩的高端,去的地方也多。杭州风景宜人,美女众多,更是纨绔们必来的好去处。
葛半城当时新开了一家酒楼,正是促销拉客的时候。有这样的大主顾光临,葛半城自然会亲自出面应酬。就这样一来二去也就成了熟人。
等到孙二爷开始卖酒的时候,葛半城自然也成了主顾之一。后来孙二爷做了钱庄,葛半城却从未照顾过孙二爷的生意。为啥呢?主要是葛半城从来不喜欢借别人钱。因为他本身就是很多人的债主。他自己也经营有钱庄,当铺。再则葛半城还从未遇到过不借贷过不去的坎。
………………………………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你卖我就收(十二)
“我的二爷,你可是贵人踏贱地,不容易啊不容易!”葛半城老远就迎了过去,看到孙鑫比看到亲人还亲。
“呵呵,葛大财主就不要笑话兄弟了。若你这杭州首富都是贱地,我那里只能成为茅草棚了。”孙鑫显然没有葛半城激动,神色中虽也有兴奋,但明显有故意的成分。
要搁在平时听到这样的话,葛半城哈哈一笑,心中或许还有得意的成分,今时今日听到这样的话,心中只有酸楚可以表达。
“来,屋里说话!”葛半城没有接孙鑫的话茬,只是将他让进屋里。屋里的下人都被葛半城支应出去了,葛半城亲自给孙鑫倒了杯茶。
“二爷,你也是有数的忙人,这次怎么有空来我这里看望兄弟?”明人不说暗话,大家都是商界里顶尖的人物。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葛半城也直接把话挑明了说。
“葛大哥,我就直说了吧!兄弟在江宁听说你最近遇到上点难事。都是多年的老兄弟了,过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说这话时,孙鑫脸上一副诚挚的表情。
葛半城脸上一副感动的模样,心中却道想要吸我的血罢了,还说的如此好听。哎,谁让我时运不济呢。想到此处葛半城脸上的感动更盛了。说道:“还是老兄弟关键时刻靠得住啊!不满你说,兄弟我如今被一个小辈逼的差点走投无路了。”
说罢,葛半城的老脸上挤出几滴浑浊的泪水。
“老哥哥,这是咋的了。你这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小小的河沟还能难得到你?不过是意思的困难罢了。兄弟不才,手底下钱有些,人也有些。需要什么,你尽管说话。”
孙鑫话说的仗义,虽说明知道是场面话,却让葛半城的心里着实踏实了不少。
“兄弟,自古以来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你这份情哥哥记住了。人哥哥不缺,若是兄弟方便的话借哥哥三十万两暂作周转。”葛半城说了自己的要求,不等孙鑫开口,接着说道:“哥哥也知道规矩,月息三分,以城东的三处店铺外加我这个宅院。兄弟觉得还够吗?”
“哥哥说哪里话,弟弟来是给哥哥帮忙的。却不是来找哥哥做生意的。莫要轻了我们兄弟的情分!”孙鑫话语中的诚恳,让认识多年的葛半城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眼前这人根本不是孙鑫。
不过葛半城马上就回过神来。没有讲清楚好处才是最大的危险。与其这样,葛半城宁愿把亏吃在明处。
“兄弟的心意哥哥心领。在商言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若是兄弟不受钱,那哥哥宁愿不借这个钱。”
葛半城说的坚决,彷佛他打心眼里就是这么想的。孙鑫无奈,只得听从葛半城的意思。最后双方达成协议,葛半城以月息一分的利率从孙鑫手中借出五十万两白银,借期三个月。以杭州城中的五处店铺加一所宅院做抵押。
双方的掌柜拟好了契约。葛半城和孙鑫确认无误后,签字画押。要说孙鑫不愧是做大事的人,这么大笔银子不过十天的功夫全部到位了。
………………………………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你卖我就收(十三)
钱是人的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除了安排人进京打点之外。葛半城开始策划后续的反击。
葛半城深知孙鑫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别看现在说的好听。若是到了约定的时节还不上钱,那时候的孙鑫比阎王也好不到哪里去。
葛半城之所以了解孙鑫,是因为他和孙鑫都是同一类人。利益至上,不折手段是他们的共性。
尽快结束这场商战,将资金回笼,是葛半城现在要考虑的事情。
这几天杭州城里的百姓发现一件怪事。葛半城旗下的米行居然提价了。杭州的百姓这几个月来都在享受着低的让人不可思议的米价,以为这样的价格才是常态。
可如今葛氏米行居然涨价了!这太不可思议了。他这样搞不怕被再也没人去他那里买东西了吗?
虽说长了的价格还是比原来的价格低上很多。但习惯了买超低价产品的百姓们并不买账。而且不止是米行涨价,其他的葛氏产业都涨价。
不光涨价,而且还限量。不过他这个限量不是说限制你最多买多少,而是限制你最少买多少。比如大米,最少十斤起。少了,对不起,不卖!
刚开始几天,百姓都对葛半城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葛半城疯了。对于两家的争斗,杭州城里几乎无人不知。如今新的店铺依然保持着超低的价格,葛半城不但不继续跟进,反而逆市涨价,简直是作死的节奏。
结果也如同百姓所言一般。新店铺门口排着长长的人龙,葛半城的店铺门可罗雀。毕竟人心趋利,有便宜的买谁也不会考虑贵的。
刚开始新店铺的店员也都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看笑话。可过了不过十天的光景,他们笑不出来了。新店铺之所以这么低的价格销售还能撑得住,就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是限了量的。以前葛半城的店铺也是同样的策略,虽说都是限量的,但店铺多,每个来买的百姓都能分点。这样大家也都能接受。可如今低价的只剩下新店铺。葛半城的店铺虽说比别家正常销售的低,但比起享受惯的超低价,实在不能接受。
可升米恩斗米仇。以前都能买到,如今却买不到。一天还能接受,两天还能忍,过了三五天,立马就有怪话传出来。说这些新店都是玩人的。就像钓鱼的人给鱼准备的鱼饵一样,就是逗大家玩,不过是给自己的店铺做个宣传,根本不是真心实意做生意的。
刚开始还只是喧闹,后来有人挑头往店铺里丢石头,结果一天的功夫,门脸被砸的稀巴烂。
崔氏纸坊,后堂。十几位东主济济一堂。
“天赐侄儿,悔不听你的良言。居然真有这般不讲良心的刁民。没想到这贴钱给他们还贴出货来了。”第一个说话正是轻云的公公王景旺。
当时葛半城命令店铺提价的时候,崔天赐就将这些新店铺的东主们召集过一次,很郑重的提出要大家留意葛半城的举动,并说这个举动不简单,在没有弄清楚之前最好采取跟随的措施。
这些东主虽说是受崔天赐所邀,共同对付葛半城。但他们更多的看重的杭州的利益,而不是崔天赐的威望。如今葛半城逆势提价,这般作死的举动让他们跟随?这些都是商海里沉浮了多年的老船夫了,哪里会在这明摆着没道理的事情上听崔天赐这个小娃娃的话?
………………………………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你卖我就收(十四)
只是如今事实摆在眼前,各位东主再说经验老到,目前也只得向崔天赐表明一个认错的态度。
其实刚开始的告诉他们这个方法的时候,崔天赐就明白这个方法的漏洞。这在后世便是被某网络公司熟练运用的饥饿营销。
只是这个方法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要限量。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人人想买。可这个量根本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之前因为葛半城也采取同样的策略。百姓虽然私底下抱怨,但还是每天都保持着期待。
以前葛半城虽然和这些新店铺是敌对关系,可在一定意义上讲他们也是盟友。共同用低价限量来对付老百姓。因为葛半城的店铺是杭州城的老户。有他在前面顶着,新店铺不用担心老百姓会向他们发泄怒火。
如今葛半城闪身躲在了背后,将这些新店铺推向了前面。自己在背后煽风点火。这样一来,所有的矛盾焦点都对准了新店铺。想不出事都难。
如今事情已经这样了,崔天赐自然也不会说抱怨的话。
“各位东主,如今葛半城出手反攻了!若我们坐视他反攻的话。我们新店铺辛辛苦苦打下的声誉就要毁于一旦了。”崔天赐看了看在场的东主们,语重心长的说道。
为了组成这种联盟,崔天赐耗尽了心力。自打葛半城露出要将崔氏纸坊赶尽杀绝的苗头。崔天赐便开始联络这次会盟。最开始联络的便是之前的配方拍卖时参与的苏州商家。崔天赐承诺一旦将葛半城击败,葛半城的产业崔家一点不碰,全部分给各位盟友。杭州时江南一带经济最繁荣的商埠。很多外地客商都觊觎这块经商宝地。
可自打葛半城成为杭州首富,外来的客商想来买东西,可以。想要在杭州城经商,门都没有。当初的柴恒以猛龙过江的姿态想要在杭州城谋一块立足之地。结果辛辛苦苦支撑了半年,还是灰溜溜的离开了。
葛半城虽然独霸杭州城,却无法堵住外地商人觊觎杭州商机的心。崔天赐抛出这个诱饵,首先心动的便是柴恒。
当年被赶走的仇恨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是眼前的商机。如今崔天赐和葛半城死磕,在外人看来,崔天赐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可柴恒并不这么看,当年那个配方虽然让葛半城买了去,却是大大的出了把血。从结果上看,那次葛半城是惨败。
如今葛半城和崔家生死对决。崔家输的便是财力。若是财力的缺陷补齐,柴恒看好崔天赐赢。因为这小子的手段都是以前商场中从未见过的。乱拳打死老师傅。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战胜在杭州城根深蒂固的葛半城。
退一步讲即使最后败得是崔天赐。他们最多不好是损失些钱财,若是真到了哪一步说不定还可以从崔家的手中将贡纸的配方捞到手。怎么算都不会吃亏。
柴恒第一个表态支持崔天赐。王景旺本来不想搀和这事。一开始崔天赐本来第一个找上的便是王景旺,毕竟是实在亲戚。想让他牵头来发起这次同盟。
结果王景旺推三推四,甚至劝崔天赐放弃杭州城的店铺,只做贡纸的供应。崔天赐没法只得以自己的名义召集大伙来。
………………………………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你卖我就收(十五)
虽说之前有过合作,但这次却是跟一城首富做生死对决,不是谁都有勇气参与其中的。若不是柴恒一力促成,并明言若是输了,他来赔各家的损失,这次的联盟根本形成不了。
这次的事情让崔天赐对柴恒另眼相看。自打秘方竞买以来,崔家和柴恒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大家只是局限于商务关系。真的没想到柴恒会如此仗义。
柴恒如此大的包票打下来,其他的商家看到这其中的商机自然也就没有了顾虑。王家也不得不转变态度,开始变的积极起来。
张金来此时出海还没回来,钱掌柜代表他也表达了支持,只是牵头这事东主不在,他一个掌柜自然也不好做主。
如今出了这样的挫折,在崔天赐的询问下,第一个表示力挺的依然是柴恒。
“大伙都是生意人。做生意嘛,哪里有一帆风顺的?有波折很正常,谁也不会天真的以为富甲一方的葛半城会被一棒子打死。如今葛半城出手了,崔东主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我们这些虽是你的长辈你也无需顾忌太多。这次是你主事,我们都听你的。”
柴恒表明了态度,这是很大的力挺。柴恒一表明态度,其他东主纷纷附和。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其他东主心头也是一团乱麻。这种规模的对决,这种方式的竞争他们也是第一次遇到。
“贤侄,这次葛半城出手诡异,你有什么打算?”王景旺倚老卖老的问道。
“王叔,最近我得到消息,葛半城最近得到大批的银两。现在他不愁银钱短缺的问题,那我们之前的筹谋就要改变策略了。”崔天赐解释道。
“啊!葛半城找到银钱了?有多少?那我们打算挤死葛半城的计划岂不泡汤了?”说话的是刚加入的一个杭州本地的东主。
崔天赐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原则,力劝各位东主尽量拉拢同盟,这边的同盟多了,葛半城的助力就少了。
这个杭州本地小东主就是在最近加入同盟的。本来他也是葛半城的受害者。手下原来有三个油坊,后来被葛半城挤压的还有一个。看到葛半城被挤的走投无路,他便动了心思,找到纸坊,说清楚自己的遭遇,想要加入共同对付葛半城。
当时是看着葛半城离垮台不远了,想要分一杯羹,如今听说葛半城有反攻的动向,而且力度还不小,他的心思便动了,葛半城是什么人他比谁都清楚,他可不想连最后一个油坊都保不住。
崔天赐看了他一眼:“霍东主勿慌。葛半城这次是气数已尽,他所有的这些反抗都是徒劳,他作恶太多,上天都不会绕过他。”
听到崔天赐气定神闲的说法,霍建成莫名觉得安心了许多,刚才的小心思也悄悄的收了起来。
其实刚才崔天赐什么都没说,托言神鬼不过是安慰人的心思罢了。像霍建成这种小商人可以被忽悠,其他的东主可都是久经商海的人,哪里会被几句空话给填对了?
“天赐贤侄,现在百姓情势汹汹,不知我们改如何应对?”说话的是荣发祥的东主郝仁龙。
………………………………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你卖我就收(十六)
“葛半城老谋深算,对付他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今他既然提高了价格,增加了出货量,我们也不妨效仿,不但效仿,还要将价格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崔天赐缓缓说道。
“为啥?我们只要跟他们一个价格就可以了啊!”王景旺叫道。他实在不明白崔天赐为何如此安排。价格比葛半城的低老百姓都不买账,若是高了,更是没人买了。
“不知王叔研究过没有?葛半城现在的定价只能保证他是微利销售。如果我们提到跟他一样的价格,那我们也不过是保持微利,这样他赚不到钱,我们也赚不到钱。我们将价格提上去了。他打击我们的目的达不到了,至于葛半城也不会好心到免费给老百姓提供商品的。”
“天赐侄儿说的在理,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打垮葛半城,不是陪着他做善事。”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肖朝贵说道。
翌日一早,排队的百姓再进这些新店,发现店铺的价格全都调成了正常价格,不限量销售要多少有多少。
百姓们一看傻了眼了。之前价格极低但量太少,被人一鼓动就觉得这些店铺不地道。跟着起哄,攻击这些店铺。
如今人家敞开了供应,价格恢复到原价,有钱你只管买。可再多的货品那有白捡的好。排了一天队伍的百姓失望的散去了。
这些天来今日是葛半城唯一觉得可以松口气的一天。有人已经把新店铺提价的消息告诉了他。
你会是崔家打算罢手的信号吗?说实话到了今日,葛半城觉得就此双方罢手未尝不是一种可以考虑的选择。
葛半城想到此处,随即苦笑了一下,那些被他打垮的商家在一步一步的压迫下未尝没有自己今日的想法,可是那时候自己还曾想过罢手?想必崔家和他的同盟如今也是这样的想法吧!
不过崔家下一步的做法葛半城还真想不出来。把价格调回去,对自己有什么打击?虽说那样能多赚些,可有自己的价格比着,还有人会去他们那里买吗?
葛半城自己琢磨着。虽说猜不透崔天赐下一步想干什么,但葛半城丝毫不敢大意,每日里都派人去新店铺和纸坊里盯着,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要过来报告。
奇怪的是随后一个多月里,新店铺和纸坊里都安静的很,要不是纸坊每日里还印制杭州晚报出来,杭州晚报照例每天都有攻击葛半城的文章。葛半城都会以为这场冲突就此烟消云散了呢。
葛半城的店铺价格却没调整,一直保持微利经营。如今大宋朝商业繁荣,百姓们喜新厌旧。粮食有新的都不愿意吃陈的。绸缎有新花样就不愿穿旧花样。
既然开始打压了,葛半城索性做到底。如今虽是微利经营,却还是有利可图的。将这批陈货出手,不但可以继续打压这些新商铺,而且可以将货换成钱,这样就不必担心孙鑫的欠账。再就是可以早日去进新货,保持对这些新店铺的打压态势。
有这些新店铺的价格在这里比着,葛半城的各个店铺销货很快。老百姓不是傻子,谁的便宜还是看的出来的。
………………………………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你卖我就收(十七)
好在葛半城底子厚,生意爆好的情况下还硬硬支撑了三个月才宣布告罄。这期间新进入杭州的店铺销售业绩也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老百姓甚至都开始遗忘曾经有一批新店铺入驻杭州城。
要说这些新店铺无所作为也并不完全是。其实私底下他们已经联络了不少杭州城周边的经销商。以销售返利的形式来联络他们加盟。这些情况虽不为大众所知,但实际对他们在杭州城站稳脚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管怎样,至少在杭州百姓的眼里,葛半城完胜试图进攻杭州的外地客商。葛半城看着眼前的账单,眉头皱一会舒一会。看着手里的这份账单,里面的出货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惊人。本来是一年的备货量,却在大半年的时间里销售一空。可以说是实现了重大突破。可再看看盈利,连过去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么大的资金周转才这么点利润,这真是葛半城经商这么多年来从未遇到过的事。
葛半城拍了拍脑袋,努力不想这些事。挣得少总比亏得好,下一步多进点新货,争取把损失给补回来!
葛明葛亮是两兄弟,也是葛半城的族侄,最近这几年的进货都交给了他们。两人虽不能说是平庸之辈,水平也是了了。之所以交给他们,一来是进货的渠道都是葛半城安排好的老关系,他二人不过是经手办办,并不需要多高的才能。二来只有自己最亲近的人才能得到葛半城的信任。
这两人虽说是族侄,背地里很多人都知道,这两人其实是葛半城的私生子。
葛明葛亮虽说是私生子,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葛半城的家业,却通过这个职位捞到了不少的油水。葛半城的产业众多,每年的进货量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每个供货商都希望能给葛半城供货。
这样一来葛明葛亮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想要给葛半城供货必然要过两兄弟这关,要想过这关,钱财开路是必须的。
这些年来葛明葛亮两兄弟已经有了不菲的身家。胃口也是越来越大,要的回扣也是越来越高。他们现在最想听的就是葛半城说进货这两个字,一旦听到这两个字也就意味着有银钱进账。
葛半城当然明白这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不过肉烂在锅里,反正好处也没被别人捞取,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姬掌柜,今年的丝绸还是老价钱,不过我要多拿一个点。要知道今年要的量可是比往年大了不少,我多拿这一个点,你不吃亏。”江宁府一座宅院里,葛明翘着二郎腿,用杯盖轻抚着杯中漂浮的茶叶,慢条斯理的说道。语气中带着莫大的恩赐的意味。
要是以葛明如今的采购量来说,他完全有理由表现出这种姿态,放眼大宋朝如今能拿出如此大的采购单的也并不多。所以他完全不担心对方会拒绝。
葛明相信对方一定会接受,而且是感激涕零的接受。
………………………………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你卖我就收(十八)
“葛总管,您说的没错,这个量的确惊人,比往年大了不少。可您这个价格……”面前的这位姬掌柜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别说这个价格,您就是翻一倍的价格,给在下这么多的回扣,恐怕都给您置办不起。”姬掌柜面含微笑看着葛明,神态很是安详。
此时姬掌柜心中的得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往年每次接待葛家这两兄弟都让他头疼不已。除了第一年的时候两个人因为不熟悉,还比较收敛之外,以后每年他们兄弟俩的欲望都要增长一些。除了每年增加的回扣之外。
呆在江宁府的时间里,每晚都是在最红的青楼里度过,吃的都是最好的宴席,要拿最好的特产回去。最后买单自然都落在姬掌柜的头上。
两人的贪得无厌,让姬掌柜想起来就犯恶心,可这等大客户若是得罪了,东主那里自己不光是卷铺盖走人的问题,还要赔上自己的身家。所以每次都是强忍着恶心来做这件事情。
今年翻身农奴把歌唱,姬掌柜早盼着这两兄弟来呢!要不是东主再三交代不可得罪狠了,毕竟以后还要做生意,姬掌柜恨不得吐两兄弟一口吐沫。
“老姬,你老小子昨晚被婆娘折腾傻了吧?你信不信我立马让你卷铺盖滚蛋?”葛明还没反应过来,一边的葛亮立马就炸开了锅。
在他看来肯定是姬掌柜这老小子睡糊涂了,说胡话呢?但凡清醒一点,也不会说出这等把财神往门外推的混话。
姬掌柜大名姬利发,平生最烦的事情就是有人叫他老姬,但凡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死穴,绝对碰不得。葛明葛亮兄弟跟姬利发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自然也知道这个死穴。往年两个人贪婪归贪婪,对于姬利发这个死穴还是不会触碰的。
今天葛亮也是急了,口不择言,脱口而出,说完心中也有一丝后悔,但转念一想现在是姬利发求他们,说了也就说了,没啥大不了的。
再看姬利发,脸色明显不对,先白后红,如同憋蛋的母鸡,很久没说一句话,转身离开。
只能说姬利发是个理智的人,再是生气也没有立马口出恶言。只是这样的结果还不如姬利发当时就发泄出来呢!因为从此以后葛明葛亮再也见不到姬利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