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阁臣-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臭小子,走的时候还不老实,想摸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又不是不让你摸?反正都看光了……李梓棋摸着自己的****,狠狠的想到。
陈瑀笑眯眯的走到了来时那墙壁边,可是看戚景通和沈飞已经不在了,墙上还赫然留着字,“大人,这么晚,怕您是在府上歇息了,我们先告退了……”
这两个王八蛋,你们走了我怎么办?卧槽,谁说我在府上歇息的?我倒是想,可现在怎么出去?
陈瑀见下面还有一行字,“如果大人想出来的话,不远处有个狗洞,但那狼狗有点凶,保重!”
陈瑀此刻很想呐喊一句,“人的躯体怎么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嗯,幸好自己身材消瘦,不然还真他娘的出不来!
回到府上已经深夜,睡了一觉后,第二日便收到布政使司的请帖。
说什么来什么,竟是那林符的拜帖,陈瑀在沈飞和戚景通的陪伴下直奔西湖而去,看看这姓林的要搞什么名堂。
路上戚景通和沈飞好奇的问道:“大人,您昨晚真的从狗洞子里爬出来了?”
“呵呵。”陈瑀面皮狠狠的抽搐了一番,“我脸大,光明正大出来的!”
“哦,大人就是大人,厉害!”戚景通佩服的道。
“少扯淡,下次在干这种事,扣你一个月的俸禄!”陈瑀恶狠狠的道。
“不敢不敢。”戚景通道,“我两这也是为您着想不是?”
“能不给我添堵么?”陈瑀怒道,“再说昨晚的事,给你踢下西湖去。”
说话间几人来到了酒楼,一个四五十岁的儒雅人独自坐在窗边,他身着儒衫,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十分的安详,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下官见过林大人。”陈瑀是佥都御史,隶属于都察院,正四品官,而那林符是布政副使,正三品,所以陈瑀见过林大人并没有错。
就算不论官职,单论科举的出生,陈瑀也要像林大人行礼的,人可是成化年间的老前辈,也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林符点了点头,“陈大人倒是客气了,都是自家人,快些入座吧。”
“这两位小兄弟不妨也一同坐下?”林符道。
“不了,我们去西湖转转。”沈飞和戚景通跟着陈瑀这么久,这点儿心眼还是有的,知道人家林大人要单独和陈瑀说话,若真是邀请自己,就不会是这般询问的语气了。
这林符看上去一副恬然的样子,可这心眼却多的很,陈瑀不得不防,这次邀请自己来也决计不会有什么好事,不然也不会支开沈飞和戚景通!(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六章 饬海防(九)
林符是个老狐狸,陈瑀想的一点都没错,整个酒宴都快要吃了一个时辰了,这老狐狸一直在扯一些无边的废话。
不仅如此,他状态特别好,扯的特别上瘾,陈瑀也不好意思打断他,就听他一人在那自言自语,陈瑀时不时的象征性的接上两句。
不知过了多久,那林符才破不好意思的对陈瑀道:“不好意思啊陈老弟,我这人特别唠叨,听烦了吧?”
你耳边要是有一直蚊子一直嗡嗡嗡,你会不烦?陈瑀没好意思说,他摇了摇头,“哪里的话,听林大人说的这番有趣,下官是不能自拔啊!”
“都是些陈年老事了,不足提了。”那林符叹了口气,“不过话说回来,年轻时候做的那些事等老了仔细品位也是颇有一番味道的,等陈老弟你年岁大一点就知晓了。”
这一口一个陈老弟叫的,陈瑀听的都直犯恶心,这他娘的才第一次见面吧,谁和你熟到这个程度了?
陈瑀正愁怎么接话茬的时候,那林符又笑呵呵的道:“陈大人为佥都御史,此次巡视浙江怕也收获不少吧?可有什么趣事和本官说说呀?”
打了这么长时间的太极,就为了这个目的,这老狐狸真的很厉害,最起码忍耐性还是很强的。
“哦,到还真的有点儿趣事。”陈瑀笑道,“沈家门出了匪寇,相信林大人是知道的吧?哦,还有那刘太监也被倭寇劫了。”
“沈家门出了匪寇本官倒是听闻了,那中中和中左千户所为实办事不利,让陈大人受惊了。”他说完之后又加了一句,“只是那刘太监已经快要登陆大嵩所被劫,这事儿有点儿蹊跷啊,能知道他航线的人不多,从他们行事的风格来看又不像倭寇。”
林符仿佛陷入了沉思一般,一双手不停的敲击着案几,案几上的茶水被敲的差点儿溢出。
陈瑀知道,这老狐狸怕是知道了刘太监的事是自己干的,他之所以将前面中中和中左两个千户所提出来,之后又提刘太监的事,怕是在向自己提醒呢。
如果陈瑀真的不顾一切,将沈家门事件上报给了朝廷,那么舟山这两个千户所千户的位置肯定是保不住的。怕这就是这老狐狸这次邀请陈瑀来吃饭的目的了。
“此事确实有点问题,但不难看出,不管怎么样,盘踞在舟山群岛附近的倭寇都很猖獗,当然这非兵之罪,实乃兵力太少,本官想若是能在此处加个卫,情况或许便不一样了。”
林符听了陈瑀话后,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然后颇为担忧的道:“这舟山本有一卫,且陈钱、大衢都有千户所水寨巡守,只是太祖年间汤国公撤了卫所和水寨,从此为定制,可惜了,如果真是增设兵备,本官亦相信,倭寇决计不会这么容易登陆内陆。”
呵,这老狐狸打的什么算盘陈瑀岂能不知道?增设兵力好给你亏空军饷的名头?这个锅让老子来背,好处你自己来拿,倒是个好算计啊!
从他说话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出这老狐狸绝不是什么简单的老好人,比如最后他说他相信倭寇决计不会登陆内陆,话没有说死,日后若真的有倭寇,自己也不会落下话柄,还有,他单单说不会登陆内陆,那这沿海可就不敢保证了。
要换做一个小白来,说不定真被这老狐狸的话唬住了,可他很明显忽悠错了对象。
陈瑀装作惊喜的道:“林大人也同意本官的建议?本官考察过大磨山、小磨山、大衢、陈钱的岛屿地貌,若真的迁徙一部分流民在此岛上垦荒,不但可以解决内部流民民籍无处安放的问题,还能增加朝廷赋役收入,更能很好的防止倭寇,这可是一举数得的事啊!”
由于沿海海寇的袭扰,以及陕北等地的低产和兼并之事频频发生,导致大明流民越来越多,而这些流民无论去了那些个州府,他们的知府和知州都不愿意接纳。
倒不是说那些官都是黑心,只是这些流民实在接纳不得,接纳之后就要赈灾,这无疑给原本上交赋役就困难的府州增加了难度,更是将那些知府知州知县们的政绩摸了一笔黑。
这种事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一般没人愿意接纳这批人,久而久之,这批人渐渐的也成为朝廷不安分的因素,小规模造反更是屡见不鲜。
林符笑了笑,“只是本官同意也无济于事啊,本官对你这意见表示支持,可你也知道,撤回卫所这是祖制,想要打破很难的。”
这林大人算是同意么?同意个屁,也不问问流民愿意去否?那里土地的酸碱性如何,适合种植什么,如何布置海防,却********的关心着卫所的设置问题。
“相信有大人的支持可以事半功倍。”陈瑀笑道,“不日本官将浙江这边考察的结果以及一些建议给林大人看一遍?”
“恩。”林符点了点头,“林大人对待政事万分上心,本官也会带你和皇上说的,不愧是我大明朝的状元郎!”
“都是和林御史学的,林御史是下官的榜样。”陈瑀笑了笑道。
“恩,相信林御史也会同意的。”林符颇有深意的道。
两人都是话中有话,陈瑀的潜在意思是他这一计划希望整个闽商支持,也算是拿林符做一个传话中间人了,而林符也给陈瑀了保证,不出意外,闽商是会支持陈瑀的。
陈瑀知道,闽商之所以支持,是因为这件事有利可图,这是一群标准的商人,甚至是为官也是经商的一部分,因为他们做官的目的就是更好的经商!
走私、贩卖私盐、亏空军饷、逃避税赋、贪污兼并,凡事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便能丧尽良知、无事不干,他们玩弄权力,为己牟利,置百姓如猪狗。
这就是这群商人组织的面目,十分可憎!
二人的目的全都达到了,继续坐下去也没有了意思,陈瑀便起身告辞,那林符也没有客气,目送陈瑀离开酒楼。
西湖边,沈飞和戚景通正坐在岸边等候,见陈瑀出来了,二人走了过来,沈飞对陈瑀道:“大人你猜我适才发现谁了?”
“舟山的那两个千户?”陈瑀道。
沈飞惊讶的长大了嘴巴,不可思议的问道:“您怎么知道?!他们才来没多久!”
“猜的!”陈瑀笑了笑,“沈家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刘太监也差点出事,这两个千户所不来找林符都怪了!”
“适才林符也提到了这件事,所以不难猜测是那两个千户来了杭州。”陈瑀分析道。
“那林大人如何?”戚景通问道。
“老狐狸!”陈瑀道,“满嘴没一句真话,心思极其细腻,而且十分的算计人,这样的人要小心。”
“我就说这厮不会那么简单!”戚景通笑道,“正经人家里怎么会取七八房小妾?”
日,这就是你判断的标准?陈瑀一阵无语。
………………
陈瑀走后,舟山中中和中左千户所两位千户才进了酒楼,二人见林符之后道:“表哥/林叔。”
林符点了点头,“放心吧,陈瑀那小子我试探过了,他还不敢动我林家,况且这小子也没有传言的那么精明。”
林符嗤之以鼻的道:“竟天真的要迁徙流民在陈钱岛上,还要开垦种荒?痴人说梦,这么幼稚的政治眼光,也只能这二十来岁的孩子能想出来,鼠目寸光!”
“首先祖制这一关就不一定能过的了,就算是侥幸被他过了,日后若真有倭寇入侵,这后果……啧啧,百害无一利!”
“那小子也就是借着圣宠才能这么肆无忌惮,不然早就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了,竟想出这馊主意,他真以为自己是那王安石一类的人了?”
“就算是王安石,后果也……呵呵,但本官还是同意了他的意见!”林符得意的笑道。
“啊?林叔这是?”折千户不解的问道。
“因为这小子傻啊,他要在舟山上开一卫,这种建言我岂能不同意?”林符笑道,“好处我们拿,坏处他顶着,这样的事我岂能不做?”
“呀?”林远惊讶的道,“若真能开一卫,那我们岂不是发财了?”
“谁说不是呢?对我们来说是百里无一害,何乐不为?”林符自信的道,“这事儿毋需和林御史他们商量了,那老匹夫是越活越回去了,不晓得为什么这么惧怕陈瑀这愣头青!”
“却是!若是哥您掌管林家,怕……”
“放肆,这话不可瞎说!”林符怒道。
闽商林家有两个分支,以大兄林元甫为主家,林元甫是林氏的嫡出,也是现在掌管闽商林家的家主。
另一个分支便是庶出的林符、林廷昂等兄弟。
虽然外面看起来林家一派祥和,可是自家事自家知道,林家绝没有外面看起来的那么风平浪静,这时候一旁又有折家的人在,林符早已经发觉自己说漏了嘴,所以现在也是借着林远补救一番。(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七章 饬海防(十)
生在正德朝,哦,应该说是刘瑾掌政的正德朝来说,明显比后面即将到来的嘉靖朝好多了。
因为所有的政令不需要看内阁的脸色,不需要看皇上的脸色,只要刘瑾同意,就可以得到实施。
刘瑾现在很光荣的得到了一个十分霸气的称呼,人们叫他“立皇帝”。
当陈瑀将自己关于构建陈钱、大衢为府的意见上呈给刘瑾之后,刘瑾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当然也不是说刘瑾和陈瑀关系多么好之类的,之所以这么爽快的答应,是经过内阁商量的,这个内阁自然不是说首辅李东阳,而是焦芳焦大学士。
不过具体的细节还是要等陈瑀回京师之后慢慢商议,此事也不可操之过急,但在此期间,焦芳会让人放出风声,先试探一下民间及百官的反应。
好不容易等到旬休,陈瑀便随同房小梅一同泛舟在西湖之上,陈瑀一直觉得,公事和私事是要分开的,所以在旬休的时候他从不说政事。
十一月,算不上是什么泛舟的好天,但在凛冽的寒冬中,也难得有一缕暖阳,虽说冬风刺骨,但长久待在暖房内早已经让人厌倦不堪,偶尔吹佛一下冬风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乌篷船船头摆放着正冒着热气的茶壶,房小梅来到船头,替陈瑀斟上一壶香甜的西湖龙井,到颇有一种闲情惬意。
陈瑀不喜欢坐画舫,因为在那里你是没发感觉到“孤舟一叶碧波上”的绝美意境的。
他整个人躺在船头房小梅的腿上,手中把玩着一把玉萧,饮过龙井甘泉之后,便束手吹了起来,那声音宛若跨过千年,动人的旋律让人忍不住一阵忧伤。
陈瑀吹的不是别的,真是《星月神话》,这是一首绝美的箫笛所吹之曲,动人的旋律中夹杂着一缕恰到好处的哀伤。
“你吹的这是什么呀?”房小梅好奇的问道,“总是让人有一种遗憾的感觉。”
陈瑀惊讶的看着房小梅,“你若是知晓这曲子以及其中的故事,你就会觉得你自己有多么的厉害了!”
陈瑀将神话的故事一一告诉了房小梅,又把这首歌曲的词也告诉了她,房小梅听完之后也不禁哑然,“我只是从曲子中听出了遗憾,却想不到……你说这世上还真能有人穿越千年和之前人相恋么?”
“当然会有!”陈瑀肯定的道,他真想说一句,因为我就是!
“呵呵,你小子倒是很会泡妞啊!”不远处,一艘画舫中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陈瑀皱了皱眉头,从那小子话语中听出了一丝不善,娘的,每次只要是游西湖,绝对就没有什么好事!
这时候陈瑀才睁开眼,细细打量了一番那艘画舫,画舫上旗子写个烫金的大字,“林”,深怕别人不认识字或者近似一般。
说话的是个年轻的公子哥,瞧那模样也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
“你就是陈瑀吧?”船上那为小公子俯视着陈瑀,脸上露出了一抹不屑,“不也就这幅吊样子?哪里有本公子帅?”
他话说完,船上便有两个小厮附和道:“对对,少爷最帅,少爷是全杭州……哦不,全天下最帅的!”
我靠,这家伙也太自恋了吧?神经病,难道是来和自己比帅来了?
“你认识?”房小梅看着陈瑀,不解的问道。
“不认识,这人有病吧,别理他。”陈瑀继续闭上了眼睛,可谁知,那船上突然泼下来一盆湖水,十一月的天气,这水简直刺骨,陈瑀眼疾手快,用身子将水挡住了,好在房小梅身上倒是没沾到一滴。
房小梅也顾不得感动,狠狠的对那画舫上的人道:“你们好大的狗胆,要造反不成?”
“这位姐姐,我劝你最好老实点,别瞎参合事!”那年轻人指着陈瑀道,“你这厮,下次若是再敢纠缠我的妻子,信不信我给你扔下西湖去?”
房小梅听了这话,眼带笑意的看着陈瑀,“原来是您主动勾搭别人妻子啊,这事……活该!”
陈瑀万分委屈,“他就是个神经病,我勾搭谁了我?”
“休的狡辩,那李家小姐可不就是我的妻子?若是你下次再胆敢去招惹她,看我如何收拾你!”那小子狠狠的威胁道。
日,原来这小子就是林符的爱子啊,陈瑀道:“你不知道我是谁?”
“我当然知道,你叫陈瑀,字陈廷玉!”那小子双手抱拳道。
“就这么多?”难道他不知道现在自己的官身?这小子也是够可爱的!
“你很有名嘛?我干嘛要知道这么多?反正你下次不要再去勾搭我的妻子就好了!”他道。
那边房小梅噗嗤一笑,“对呀,你很有名嘛?哈哈……”
这小子才真是个愣头青,他老爹这老狐狸,非但没生出个小狐狸出来,反而生出了一个呆头鹅,哦,用泰兴话说就是……
“梓棋和你成亲了没有?一口一个妻子的!”陈瑀道。
“不准你这么喊我娘子。”那小子十分嚣张的道,“在瞎说看我不割了你的舌头。”
“那要是还有别人追梓……哦,李小姐你怎么办?”陈瑀笑呵呵的问道。
“杭州府有且只有你这么不要脸,和这么大胆!”他道,“今日小爷已经和你知会过了,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就你这幅德行还奢求李小姐那样的美人?”
说罢像是想到了什么,然后指着房小梅道:“你这厮还是早点离开这穷小子,长相没有本公子帅,更加没有本公子有钱,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纳你为妾,和我一同坐这豪华的画舫。”
房小梅愣了片刻,然后掩面而笑,最后恢复正经的样子道:“哎,奴家已经被这冤家祸害了,以前奴家倒是有些势力,可后来我看开了,原来不是有钱就是好的,姐姐告诉你啊,其实有些东西比钱好多了!”
“怎么可能呢?”那家伙歪着头想了想,然后坚定的摇了摇头,“本公子又帅又有钱,你不可能不喜欢我的!”
“少爷,这女孩子啊,都口是心非,她一定在害羞呢!”一旁一个小厮道。
“恩,说的有道理。”
陈瑀就这样痴呆的看着他二人,这是所谓的自我意淫?这两人也太逗了吧?
“是是。”幸好陈瑀带了衣物,此刻已经进狭小的船舱换了一件干的外套,然后对那林公子道:“你是全天下最帅的,我比不上你,你又帅又有钱行了么?”
“哼,算你识时务者为俊杰,本公子不与你一般见识。”林公子道。
靠,果然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这词语用的,陈瑀感觉十分的惊艳,人才!
这自恋的林公子到并没有让陈瑀二人扫兴,打发了走了这草包之后,二人继续泛舟游湖。
房小梅笑盈盈的道:“你这对手很强势啊,你可要当心了。”
“确实是够强势的!”陈瑀笑道,“他老爹要是能学着他一半好,我也不知道要放多少个心了。”
“额,哪有你这么编排人的,他爹要是和他一样,还能在官场上混下去么?”房小梅白了一眼陈瑀。
“话又说回来了,你到底对那李小姐怎么想的?前晚怕是也没少干好事吧?”房小梅笑道,“那么晚才回来。”
“哎……棘手啊,看来需要去知府衙门走一遭了。”陈瑀摇了摇头,叹口气道。
“陈瑀,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房小梅突然认真的道。
“哎呀呀,干嘛那么严肃,还是游湖好了,问什么问题啊!”陈瑀敷衍道。
“其实你对待何事都十分的果决,唯独对待感情的事,却十分的优柔寡断,我想问你到底怎么想的,对于崔红玉和致末。”房小梅盯着陈瑀问道。
房小梅说的不错,陈瑀一直都是在逃避感情的问题,自从京师相处的这一段日子,他突然觉得,这四个女人,无论是谁,他心中都有一丝爱慕,可人总是要娶妻的,况且陈瑀已经二十来岁的年龄了,若再不娶,怕天下人真以为他陈廷玉不行了。
可是他纠结的是,四个女人他都挺舍不得的,虽然这个想法有点儿荒诞,但确实在陈瑀心中产生了。
一开始他极度的克制住这个思想,可是长年累月的相处,让陈瑀无论是和崔红玉还是致末,尤其是房小梅的感情快速升温,可是那边李梓棋的承诺自己也是做出去了,怎么抉择,他不想去想。
所以无论是谁和陈瑀提到这个话题,陈瑀都是本能的选择去逃避,不想去面对,这也算是陈瑀性格中的一个软肋吧。
这话说出去气人,虽然别人看起来,陈瑀的艳福不浅,这四个都是娇滴滴的美人,可也就是因为这样,陈瑀才谁都不想去辜负。
这个年代做妾室的地位是很低下的,甚至是连丫鬟也不如,更别提和外人提及了,但这四个人陈瑀也只能选择一人为妻,可余下的人当如何呢?
陈瑀很想自私的将他们都据为己有,可他做不到,但是他们和陈瑀已经纠葛不清了,若是再嫁出去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纠结!(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八章 饬海防(十一)
内阁发布的关于建制舟山卫的消息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拿祖制说话的,不过都被顶了回去。
舟山卫所一建制,少说会调五千兵过去,这里面的利益有多少,怕很多人都知道,那些赞成建制舟山卫的同僚们,绝不是为了什么保家卫国着想,偏他们引经论典的还都是从保家卫国的角度出发。
陈瑀拿着手上沈飞递来的情报,不自觉的笑了笑,“这些文官们,真的挺好玩的,无耻到这种境界的我也是见识了,什么“边防其能无人耶?”,什么“因时改策”、“因地制宜”之类的论点层出不穷,这些家伙的书都没有白念,轮到和自己利益相关的时候,就把孔夫子搬出来,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可笑极了!”
“如果没他们的支持,舟山卫还真不一定能建起来!”沈飞道。
陈瑀点了点头,“只是将流民迁徙到大衢和陈钱的事却被搁置了,那些人好像很激烈,说什么“浙东之地势,不适宜迁徙种植,且贼寇叩关,恐百姓受难矣。””
“这些人脑子是不是进屎了!”陈瑀气呼呼的道,“建制舟山卫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控制沿海?!浙东之地利,鱼盐之丰饶,若是大衢和陈钱开发出来,朝廷的赋税定能直线上升!亏得这些人改反对,自己打自己脸?前面义正言辞、舍我其谁的去要求建制舟山卫,后面却反对渔民和流民迁徙,真是笑话!”
“大人为何这么笃定陈钱和大衢一定会为朝廷带来丰饶的税收?其实他们说的我倒是觉得没错,这两地处在孤岛,且离舟山甚远,若真的倭寇袭扰,怕难以保全啊!”沈飞道。
“你只见其一,却未知其二,大衢和陈钱作为淡水岛,且不说其物资的丰饶,也不说其是否能给朝廷带来多少收益,单就其军事位置来说,这两处十分重要!”陈瑀道。
“倭寇于每年三四、九十、月份踏而来,长途奔袭,疲惫不堪,此两处恰巧可以为其作为军事跳板,补给资源,为入浙东做修整!”陈瑀道,“一旦倭寇知晓了浙东海防的羸弱,依照人性贪婪的性子,他们岂能不会入侵大明?”
“这种例子不是一两起,我在钱塘就差一点遭遇倭寇的血洗,那些人贪得无厌,唯利是图。且大明海禁严重,无利可图,无贸易往来之说,对于物资严重匮乏的弹丸之国度,他们能做的只有抢。一旦他们窥探到沿海军事的虚实,倭灾一定会泛滥,届时根本无法收拾,将会给沿海居民,给大明带来多么重的后果你可曾想过?”
“沿海虽军事羸弱,可毕竟人员兵备建制在那里!况且倭人一向愚笨,不熟悉大明地形,且他们能登陆大明的人又少之又少,大人您是不是多虑了?”沈飞道。
“倭灾不在于日本,在国人也!”陈瑀叹了一口气,想起不久就会到来的嘉靖朝倭寇灾难,陈瑀就一肚子火,真正是倭寇的有几人?多数都是一些沿海的喇唬、地痞、走私的团伙,所以陈瑀才有此一叹,那些贪婪成性的沿海商户包括闽商集团,为了取得利益,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在想想那可笑的军队,几千人的大明军能被几十人的倭寇追着打!陈瑀在后世的时候还不理解,自从沈家门事件之后,陈瑀彻底理解了。
其实这种事很好理解,归根到底就两个字“信念”,无关乎沿海军队年龄的构成,不管是年幼的、年老的还是身强力壮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保卫疆土的心,军官不作为,旗兵也就是混日子,要让他们为大明卖命?
凭什么?死了之后估计都没人替你收尸,再加上朝廷本身就不发军饷,那我谈什么为国家效忠?笑话!
所以陈瑀特别能理解,此次来浙江也是他要解决的两个首要的事之一,其一是整治海防,其二是开海禁!
这二件事不是**的,而是密不可分的,这种事在嘉靖朝或许有点难办,但是在正德却绝对不是一件难事,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刻!
正德元年十二月初一,大明朝属于正德时代的第一场雪飘了起来,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陈瑀泛着一叶扁舟,在大衢岛周边飘着,映入眼帘的都是一望无际的白雪皑皑,到颇有一种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
舟山卫已经建了起来,卫所没有设在舟山,而是放在了陈钱。
卫所的都指挥不是别人,正是陈瑀从内厂千户中调出来的千户马昂。
当内阁将都指挥的位置推选出来的时候,闽商集团的人彻底懵逼了,对于这个卫所,他们是势在必得的,这也是他们这么支持陈瑀的原因,他们为此不惜花重金买通了刘瑾,本以为舟山卫都指挥志在必得,可结果大跌眼镜!
杭州府布政左使林符气的面皮不停的在抽搐,天气再冷,也没有他心冷,陈瑀啊陈瑀,老子是低估了你,原来你一直在利用老子!
不过刘瑾还是卖给了林符一个面子,分派了一个林姓千户调到了舟山卫。
刘瑾这么做,目的是为了平衡,他不想陈瑀的权力做大,虽说都司只有指挥和操练旗兵的权力,但是沿海这一块十分的特殊,一旦有紧急战事,根本就不能在兵部调任把总之后才组织进攻,所以这指挥使和千户的位置就显得至关重要!
当然,马昂也不是以内厂千户的身份进来的,在此之前,陈瑀就已经将马昂从内厂千户抹了名,并且将其调到了陕西杨一清的部下。
陈瑀这么做也是在避嫌,直到目前为止,知道马昂是陈瑀的人也仅仅只有刘瑾、和闽商集团罢了。
明朝的皇帝,尤其是以嘉靖为例,十分的多疑,边军不得勾结京臣早已经成为定制,陈瑀可不想落下话柄。
林远站在林符的面前,小心翼翼的道:“兄长,谁也没有想到那陈瑀这般的狡猾,撒了这么多烟雾弹,竟是为了这个目的!”
林远从未见过林符这么失态过,以往就算是遇到再大的事他也不曾这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