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阁臣-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瑀笑了笑,喝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的道:“张侯爷要求还是蛮多的。”
“总比你一条狗命好吧?”张侯爷猖獗的笑道,“怎么样,快些放我出去吧!”
“呵呵,侯爷,我内厂的诏狱条件是不是特别好?昨晚还没睡醒吧?竟然在这里说胡话?”
有了朱厚照的旨意,加上你谋反证据确凿,怕就连张太后也保不了你。
其实陈瑀知道,为了一个张侯爷,朱厚照本不需要大动干戈的,朱厚照也知道这侯爷只是为了陈瑀,根本没有谋逆之罪,所以怎么说也罪不至死。
可话虽然这么说,但张侯爷也必须死,朱厚照这是在宣泄,宣泄折小楼的死。
朱厚照早就暗中发誓,会让那些害死折小楼的人付出代价,张太后就是第一个!
对张太后他是没办法,但是这张侯爷嘛……早就想收拾了!
“你!”张延龄脸色铁青,“姓陈的,你不过是一条狗,我劝你不要不识抬举,不然日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呵呵,狗?可我不****啊,听闻侯爷还吃过韭菜味的屎?佩服佩服!”陈瑀说完,戚景通就走了过来,在陈瑀耳边耳语了几句之后便离开了。
看着陈瑀脸色的变换,张侯爷得意的道:“陈瑀,你放心,若是本侯爷出去后,定也会让你尝尝味道的,我要在你面前****你的妻子,哈哈……”
张侯爷的眼力见不错,果然这个时候,丘聚和谷大用带了一批卫士来到了诏狱内。
“哟,二位厂都大人,什么风将你们一起吹过来了?”陈瑀仍旧淡定的喝着茶,好像并没有将二人放在眼中。
“陈瑀,快些放了侯爷,这是太后的懿旨!”谷大用掏出一块令牌,气势汹汹的道。
“谷大人的伤好了?”陈瑀朝谷大用屁股后面瞧了瞧,“这话说的中气十足!”
“你……休要猖狂,快些放人,太后有懿旨,抗命者格杀勿论!”他说完之后,后面的锦衣校尉便刷的掏出了腰刀。
就在这时候,黑暗的四周中只听到一阵脚步声,然后灯被点亮了,一群人拿着火统将谷大用和丘聚包围了起来。
“你……你要造反?!”谷大用愤怒的指着陈瑀。
“给老子将这太监打一顿!”陈瑀摆了摆手,“口这么臭!”
陈瑀说完之后,戚景通便走了过去,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的就给谷大用收拾了一顿。
“你们……你们真打啊!”丘聚都看懵逼了,这陈瑀难不成真的愣头青,太后的懿旨都敢违抗,活腻味了?
“我看你两是忘了内厂的权力凌驾于你们之上这件事了吧?见到长官不打招呼,还喝五吆六的?”
“根据大明律法“骂制使及本管长官”要杖一百,本官给你个面子,不然扒了你的皮!”陈瑀脸色一冷。
他这话说的一点不错,丘聚和谷大用顿时都要傻了,什么破大明律,他们根本就不曾放在眼中,想不到现在却被这小子堂而皇之的殴打,而且谁还不能说什么,毕竟人没错啊!
谷大用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委屈的像个宝宝一样,轻声细语的道:“陈……陈大人,这个您看下,是太后的懿旨,要带人出去的。”
张侯爷在牢房内都快要气傻了,“你们两个孬种,和这厮废什么话,直接过来带我走!”
谷大用和丘聚看了一眼张侯爷,二人都没动一步。你他娘的属狗的吧?乱叫什么卵子,有本事你来,你他娘的是侯爷他陈愣头不敢弄你,可我们不一样啊!
“哦,本官知道了,你们回去吧,就说内行厂只听命于陛下,皇上没让放人,谁也放不得!”陈瑀淡淡的道,“还有,我提醒二位一句,东西厂设立的初衷干什么的,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陈瑀这句提醒,让二人脸色顿时变了起来,东厂和西厂都是只属于皇上,不受任何人调动,如今他们却听命张太后,这算是怎么回事?
越想越怕,最后二人感激的对陈瑀道,“多谢厂都大人,下官……告辞了!”
二人风风火火,来的快去的也快,一旁的张延龄都快要气傻了,恨不得弄死那两个废物!
“陈瑀,你这孽畜,你不要让本侯爷出去,不然老子杀你全家……”
“你出不去了!”陈瑀脸色一冷,全身散发着杀气,竟然张侯爷颤抖了起来,“你……你做什么?不要瞎来我和你说啊……有什么话,我们好商量的……你还年轻,不要冲动……”
对于这个怂包,陈瑀懒得理他,扭头就出了诏狱。
只是陈瑀最后这一番话,着实将张侯爷吓到了,这几天甚至一点饭都不敢吃,深怕陈瑀下毒。
当丘聚和谷大用回来之后,张太后差点没气死,直接带人杀到了东阁。
第一天,没找到人朱厚照。第二日,仍旧没找到。最后张太后干脆在东阁住下了,直到等到朱厚照回来为止。
本以为会遇到重重阻碍,重重借口,可是意外的是,朱厚照非常听话,答应会放了张侯爷,只是要给他点教训罢了。
毕竟这种事也不是小事。
张太后信了朱厚照的话,结果第二日,经礼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直接将张侯爷剥夺爵位,流放二千里!
对于一个谋逆弑君的侯爷来说,没有杀他已经算是很大的开恩了!
可是对于张太后来说,这种双重的伤害让他快要疯了,儿子不孝就罢了,竟然将自己的亲舅舅给流放,成何体统!
不过无论张太后说什么,朱厚照都已经铁了心了,张侯爷的事现在算是告一段落。
陈瑀又一次胜了,迟来的报复,也是报复,原来一直不敢动的宗室,他陈瑀不但敢动,还整倒了一个。
这些日子周侯爷也坐立不安,很快的申请回封地了,京畿这一块真他娘的呆不住了!
但是陈瑀没打算放过他,一百五十条人命,若是一句话都没有就想平安的出京师?
他陈瑀自觉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那日牢狱之辱从来没忘过,既然他们都说厂卫都是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那老子也就顺了他们的意。
叫来了沈飞,在他耳边轻语了几句,沈飞整个人兴奋到了极点,立刻跪了下去,“谢大人!”
沈飞一向很反感跪着,就算现在做了官也是,但今天又一次给陈瑀跪下了。
“起来吧,不仅仅是为你沈家,也为了我自己!”陈瑀眼中射出一抹精光。(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干掉一个侯爷
天灰蒙蒙的仿佛要压下来一样,暴雨眼看顷刻而至,这样的天气十分的不利于出行,然而周侯爷却推算这样的天气最利于出行不过。
这厮虽然四书五经不怎么样,对于推演什么的,自己觉得自己还是很精通的,比如他于昨夜就算到了今天暴雨。
这种天气其实不能一概而论的,若单纯的对于出行来说,确实不是件好事,但是对于躲避麻烦的周侯爷来说,还有比这样天气更好的嘛?
陈瑀那疯子他是怕了,张侯爷可是当朝皇太后的亲弟弟,都被陈瑀收拾掉了,他这个过气侯爷还会远嘛?况且他和陈瑀还结过梁子,虽然自己身份尊贵,但也架不住陈瑀这种卑鄙小人暗算啊。
尤其是那家伙还控制着可怕的内厂,这个机构简直就是疯子,比东厂还要可怕。
从张侯爷的事件上,周侯爷已经窥探出了内行厂的冰山一角,加上谷大用和丘聚的渲染,内厂简直就如同魔鬼一般。
雨滴渐渐的滴答下来了,越来越大,犹如帘子一样,让人看不清前方,就连赶马车的车夫也放慢了速度。
马车内周侯爷哼着小调,等到了封地,一切就没啥事了,早知道就不来京师了,为了讨赏点土地,弄的提心吊胆的,太不值当了。
就在周侯爷冥想的时候,马车突然停下来了,惯性差一点将周侯爷带出马车,他骂骂咧咧的道,“怎么回事?怎么赶的车?信不信弄死你娘的!”
车帘刚掀开,周侯爷突然菊花一紧,脸色苍白。
虽然大雨挡住了视线,但是周侯爷还是清楚的看到了马车不远处,有几个披着蓑衣的汉子持刀而立,他们手中的刀他也再熟悉不过了,绣春刀!
“你们……你们做什么?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我认识你们,你们是内厂的人,你们……你们敢杀我?那啥……要多少钱,放我一条命吧。”
千算万算,忘了算到这样的天气也极易杀人!
内厂的组织大多是以锦衣卫为主,这几个锦衣卫像是面瘫一样,也不和周侯爷废话,直接架起了他就朝身后京师的方向行去。
内厂的诏狱内,陈瑀又一次泡上一壶上好的热茶,递给了正在瑟瑟发抖的周侯爷。
其实这样的天气,即便被暴雨淋上一下,也不至于说冷,那周侯爷之所以发抖,大都是吓的。
真想不到,还没有用多少时日,两人的位置掉了个个,本来在里面的出来了,本来在外面的进去了。
“周侯爷啊。”陈瑀和蔼的笑了笑,“怎么这么着急离开京师啊?”
为什么这么着急?还不是被你吓的!
周寿没好意思说出口,干笑了两声,喝了一口茶。
“听说侯爷喜欢算卦?”陈瑀冷不丁的问了一句,不知道要做什么。
“略懂!”周寿对于这个还是比较自信的,为此收集了不少上古孤本,研究了很多内容!
“哦,那也难怪了,周侯爷有没有算过自己何时会登上天位呢?”陈瑀又笑呵呵的问道。
“算……”周寿立马止住了,脸上布满了愤怒,显然已经知道张延龄是如何本陈瑀整流放的,想不到这家伙还想故技重施!
“陈瑀,你莫要血口喷人,本侯爷还没有和你追究你今天的事,你倒是先算计起我来了,莫要以为本侯爷好欺负的!”周寿怒道。
“赤伏符、卯金刀。周侯爷家中藏书不少啊!”陈瑀这句话,立刻让周寿冷汗直流。
“那是本侯爷研究所用,根本不算什么!”他此刻小腿肚子止不住颤抖起来,冷汗直流。
对于大明朝人来说,四书五经,自然是不陌生的,因为太祖皇帝开科举热之后,经书就成了每个仕子必读之物。
其实在两汉之时,在经书之外,还有一称之为谶纬的东西,“谶”是一种隐秘的语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告人政事。
比如“赤伏符、卯金刀”就是预示刘秀为帝。
谶书是占验书,“纬”是相对“经”而言的,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不过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经义就愈加的重要起来吗,谶纬学说也渐渐的弱化起来。
“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
比如秦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最后也证实了,亡秦的确实是胡,不过不是匈奴,而是胡亥。
不过由于谶纬本就是人为制作的,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来散布改朝换代的政治预言,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危险,魏晋以后屡加禁止。隋炀帝正式禁毁之后,谶纬之书大量散失。
之后,这种书也渐渐的被认为妖书,在民间禁止,更是不允许乱传和制造。
但是陈瑀的内厂却在周侯爷家中搜出了谶言,上有一句兴许他周侯爷都没有注意过的一句话,叫“十一朝繁华衰,两广间蛟龙出。”
本来简简单单一句话,可是被有心人利用之后就变的不那么简单了,要知道到了正德皇帝,明朝刚好经过了风雨十一朝。
十一朝繁华衰,说的什么?这种谶言不就是在预示着大明的衰落?两广间蛟龙出,意思是下一代皇帝会出自两广。
其实这两句话只是周寿无意间的推演,然后随意写了这两句话,写完了自己都不曾在意过!
让陈瑀惊讶的是,这周侯爷还真有点本事,他算的一点都不错,只是下一任皇帝不是出自两广而是湖广……不对,两或许说的不是两,而是粮食的粮?湖广也可以被成为粮广。
湖广熟,天下足,说的就是湖广是粮食大省。
这侯爷,真他妈神了,不去寺庙摆摊算命都他娘可惜了!
大明律里有明文规定“凡造讖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眾者,皆斩。私有妖书隐藏不送官者,杖一百徒三年。”
对于大明律,陈瑀早已经研究透了,甚至比刑部和大理寺还要精通!
所以当陈瑀说出“赤伏符、卯金刀”的时候,周寿差点没当场吓尿了,内厂真他娘的可怕,什么都能翻个底朝天!
“研究所用?”陈瑀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本书,上面用正楷写着“十一朝繁华衰,两广间蛟龙出。”
“周侯爷就是能掐会算,大明十一朝都被你算出来了。”陈瑀呵呵一笑,只是那洁白的牙齿此刻却怎么看怎么像獠牙一般。
“姓陈的,你……你这是公报私仇,对,没错,你就是在报复,报复那天老子让你入狱,你算什么英雄好汉,使这种卑鄙的手段,若你真的有本事,你去把太后也抓起来啊?抓我们算什么本事!”周寿道。
“呵呵,侯爷就是侯爷,就是一针见血,没错,我就是在报复,我说过,一百五十条的命,本官会替他们做主!”陈瑀脸色一冷,“我陈瑀说话从来都是作数的,等着下去陪他们吧!”
于是乎,一封内厂的文件一夜间传到朱厚照的眼帘前,朱厚照看到后肺都要欺气炸了,立刻下令,秋后问斩周寿。
朱厚照需要这样的内厂,换句话说,陈瑀这么做恰是朱厚照愿意看到的,因为陈瑀本来就已经是翰林院的人,也算是半个外廷的人,可是现在谁还相信他是外廷的人?!
当周寿处斩的消息传出之后,满朝文武都懵了,又是内厂,陈瑀这是要不惊人死不休。
内厂刚建立他就连续干掉了两个侯爷,这尼玛简直比东厂、西厂还要吓人!
关键是这两个侯爷都是皇太后、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啊,他陈瑀到底哪里来的自信?
面对死亡,人们本能的会露出恐惧,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
周寿吓的大小便都失禁了,他堂堂一个侯爷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况且一经历那就是要命的大事!
当陈瑀将消息告诉沈飞的时候,沈飞给陈瑀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朝城北而去。
这是一坐很大的墓地群,沈飞端着一壶酒,洒在了一处墓地前,他眼睛湿润了,双膝跪地,半饷不说一句话。
良久后,他眼神中露出一抹坚定,心中暗自发誓,这一辈子定要护得陈瑀安全!
其实对于陈瑀来说,这算不得是一件高兴的事,因为这么做,无疑的加深了他和王侯后宫间的仇恨。
但是为了正义,为了那迟来的公平,陈瑀又觉得自己做的是那么的正确。
有时候这个世界很无奈,很多事都十分的不公平,潜规则、暗箱、内定一系列玩法层出不穷,但是无论哪一种玩法,他们都知属于权贵人家的。
那些无权无势的,却始终得不到公正公平的待遇,有时候有人会说,法律是权贵人的法律,其实这句话是真的。
陈瑀不是什么圣母,但是对于这样的事他也,尤其是这种对于自己有威胁的人,陈瑀觉得除掉也没有什么不好。
晚间他躺在摇椅上,细细品味着自己这种想法,自己竟然被自己吓到了,原来不知道何时,那个善良纯洁的陈瑀竟然也会变了……(未完待续。)
ps: 能干掉这两个侯爷,都是朱厚照的默许,不然借给陈瑀十个胆子也不敢。祝大家端午节快乐哈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阳明(上)
当陈瑀再一次握有巨大权力的时候,刘瑾找到了陈瑀。
陈瑀一直相信,人性没有绝对的好坏,对于刘瑾前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他并没有在意。
或许刘瑾也觉得自己前些日子做的不对,所以特意带了几万两银子来了内厂。
内厂现在就是缺钱,对于这些银子,陈瑀那叫一个来者不拒,刘瑾见陈瑀收了银子,心中也甚是高兴,便开始一点一点推心置腹的唠叨起来。
总而言之,大意就是前些日子自己做的不对。
其实陈瑀还是比较欣赏刘瑾的,虽然不是男人,但是人家敢作敢当,错了就承认,不像闽商那群家伙,一个劲的找借口撇清自己。
当刘瑾接触到司礼监之后,所做的一切陈瑀都看在眼中,尤其是这段时间,其下发的《见行例事》已经触动了六部的利益。
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
虽然看上去都是些根除弊端的好事,可是太过急功近利,况且人六部的事,通常都是内阁来统筹,就算是内阁,也是要和六部尚书商量着来的。
可是刘瑾不然,比如在刑部上,他严峻法,对于失职和贪污之人,罚!罚什么呢?刘瑾还是比较人道的,用慕容复的话说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罚俸米!这一段时间,工科给事中吴仪核宁夏、固原等地,罚巡抚都御史徐廷薄、侍郎硕佐、管粮郎中、副使徐建、都御史杨一清等一百八十八人,重者五百石,轻者三百石。
当然这一百八十八人中不全都是贪污舞弊,其中还有许多人是出自同僚的打击报复,但是刘瑾不管,只要给事中报上来的,全部罚!
对于那些本就贪污的官吏还好,罚一点不碍事,捞钱那是门清的事,没了明天继续贪个几百石。
可对于那些本就两袖清风的官来说,那这几百石可就要了他们的老命了!一时间,清官流中对刘瑾的怨恨愈加的深起来!
不过这些刘瑾都不知道,他仍旧在做他认为对的事,吏部上,对于京察和地方考察上,他缩短了考察周期,一时间人心惶惶。
户部上,降江南、陕西等地赋税。
其实刘瑾做的一切都是好事,但是在这个时候却绝对不能算得上是好事,因为这些事本该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六部尚书,以及满腹经纶的内阁所做的举措。
牝鸡司晨的举动向来都是不为容忍的,刘瑾这么做是在一次次的考验着内阁和六部的忍耐限度。
其实对于这些日子来说,内阁和六部都在容忍,他们在等机会,等一个绞杀刘瑾的机会,而且绝对不能让刘瑾翻身!
刘瑾做的越多,对于六部和内阁来说就越加的有利。
就在刘瑾继续和陈瑀说他接下来要改革的三边、军务、海防等事的时候,沉默良久的陈瑀终于开口了,“刘大人,不知可否听本官一句?”
刘瑾现在正在兴奋头上,虽然很不想别人打断他的话,但还是说:“但讲无妨。”
“如果在这么下去,不出两月,您的大劫即将到来。”
陈瑀这句话将刘瑾说的眉头紧皱,他问道:“缘何?”
“原因我早就说过,虽然现在内阁六部九卿都没有什么动静,可这才是最为可怕的,或许他们在蛰伏着,等待着最后一击,而且是一击即死的那种!”陈瑀道。
“老夫现在已经快要掌握了司礼监,就连王岳都不敢招惹老夫,五成兵马司、三千营、神机营、东厂、西厂都为老夫所用,就算他们想要做点什么,也要掂量掂量!”刘瑾十分自信的道。
陈瑀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看刘瑾这偏执的近乎疯狂的状态,陈瑀就知道现在说什么也不管用。
刘瑾真的是小看了大明文官群体的力量,前朝王振、马顺,哪个不是权倾朝野,可最后呢?
若你不是正统出生,不经过三五十年科场、官场的历练,没有一定的资格,谁会理你?除非你能掌握文官集团,可是要让一个太监掌握文官集团?难于上青天!
当刘瑾走后,陈瑀只是摇了摇头,他知道不久之后一场暴风雨就要席卷京师,现在算是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吧?
正德元年十月,内行厂传回的消息频率越来越高,六部内阁间不时的走动,让陈瑀有理由相信,他们要准备对刘瑾下手了。
不应该说是刘瑾,应该说是八虎集团,一场外廷内内廷的角逐马上要开始了,不晓得又会有多少人为了这次的政治斗争牺牲。
也就在这个时候,陈瑀请假了,病假,很严重的那种,谁都不见。
在这个时候,陈瑀只能明哲保身,因为无论帮谁都不划算,若是帮了内阁集团,那么这本就是个失败的集团,以后陈瑀那些政治目标还能实现嘛?
要实现他心中那些目标,没有刘瑾根本不可能,他需要刘瑾这样的枪!
可若是帮了刘瑾,那么在文官集团心中,陈瑀那才建立好的形象,立刻就会崩塌,这样一群可怕的文官集团,陈瑀也不想去招惹。
加上陈瑀现在又掌握着内厂,更是将他腿上风口浪尖的地位上,换句话说如果两个集团,无论谁得到他,都可以说是如虎添翼,陈瑀才不想给人当枪使,所以陈瑀在斗争还未开始之前他就选择了躲避。
天天在家中陪着几个丫头斗地主,这种日子十分的惬意,可也引起了戚景通等人的不满。
本来今天准备去拜个佛,求几个姻缘什么的,可刚出门的时候,就看到了戚景通。
这家伙像是谁欠了他钱一样,脸上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陈瑀笑呵呵的走了过去,问道:“戚大哥,你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沈飞他们又欺负你了?”
“我倒是宁愿被他们欺负!”戚景通道。
看这家伙脸上那憋屈的样子,陈瑀就知道估计有话要说,于是问道:“戚大哥有话要说?”
“恩。”戚景通想了很久,陈瑀也不去打扰他,他像是鼓足了勇气对陈瑀道:“大人,俺不想干这千户了。”
“哦?为何?”陈瑀也不惊讶,他知道戚景通他们几个的想法。
“起先俺跟着你,是希望干出一番事,可是现在……”戚景通叹了口气道,“明明知道国难将至,俺们日夜给你收集情报,可到头来你却怂了。”
“有些事情不是你眼睛看的那么单纯的。”陈瑀笑了笑,也不生气,“戚大哥你就安心的呆一段时日,这事我还不能参与。”
“有什么不能参与的?那群死太监是好人?你明知道他们胡作非为,为何不帮着外廷?”戚景通不依不挠,他以为陈瑀是在敷衍他。
陈瑀揉了揉额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戚景通,那群太监不是好人,你以为外廷那群就是什么善茬嘛?
他们争斗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政治利益?而陈瑀的理念向来都是和内阁不同的,所以自己根本没法回答戚景通。
舆论是偏向正统,偏向内阁,偏向读书人,可他们所做的,所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嘛?
“戚大哥,你相信我。”陈瑀道,“有些事情现在或许你还不明白,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说完之后陈瑀便朝寺庙而去。
对于戚景通不能理解自己,其实陈瑀还是比较失望的,现在这个场景他比谁都要着急,他也想尽快的为大明做些什么,好让大明不继续千疮百孔下去,可是现在他又能做什么?
等,是他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了。
戚景通都不能理解自己,更何况外廷、读书人等群体?陈瑀背着手,自嘲的笑了笑,怕是一段时间后,自己的骂名将又要出现在大明的历史舞台上。
陈瑀多么希望自己能和全天下人说,我是穿越来的,我见过一百年后的大明惨相,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这种有苦说不出,有事一人抗,真他娘的难受,有时候真想找个人倾述,可是现实条件又不允许!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开元寺人声鼎沸,虔诚的教徒不少,对于这种宗教,陈瑀向来是不怎么信的,见香油钱旁边坐着几个大和尚,眯着双眼,盯着女施主胸前的伟岸之物,还口若悬河的和那些女香客解答着签卦,陈瑀就很想笑。
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虔诚的拜了拜佛之后,陈瑀便准备离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陈瑀看着开元寺,自嘲的笑了笑,又联想着如今朝政,以及不被理解的迷惑,陈瑀低声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他这句话刚说完,旁边便有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打量着陈瑀,好奇的问道,“适才你说的那句是你自己写的?”
“不是。”陈瑀笑道,“那是杜甫写的。”
废话,谁不知道那是杜甫写的?那人笑呵呵的道:“我是问你后两句啊!”
这可为难了,是不是呢?“是吧!”陈瑀最后还是恬不知耻的承认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阳明(下)
那中年人听了陈瑀的话后,脸上布满了兴奋,看的陈瑀莫名其妙的。
那人还在品位着陈瑀这两句话,“无善无恶意之初……恩,对!”
神经病吧,陈瑀没有理会这疯子,扭头便要走,谁知道那厮却拦住了陈瑀的去路,“站住!”
卧槽,怎么地?要打劫不成?看着人斯斯文文的样子也不至于啊?
那人看陈瑀这紧张的模样,下意识的笑了笑,“不好意思啊小兄弟,可否邀请你喝两杯?”
“不好意思啊大兄弟,我没空!”陈瑀才不想理会这疯子,扭头就走了。
可是走了没几步,却见身后那家伙亦步亦趋,紧紧的跟着自己,最后陈瑀实在无奈,问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做圣贤!”那人脸上带着无比的坚定,这种表情陈瑀知道,那是一种对于理想十分坚定不移的表情。
“尼玛,我问你跟着我干什么,不是问你的志向!”陈瑀哭笑不得,这疯子真的疯了吧?想做圣贤想疯了?中华几千年来能出几个孔子和孟子?
“哦哦,在下兵部王守仁,想请小兄弟喝两杯,讨论一下适才那两句话。”王王守仁道。
兵部?呵呵,想通过官身来说服本官?这点儿小心思陈瑀又怎么看不出,等等……他说他是谁?王守仁?
“你可是王阳明先生?”陈瑀脸上布满了惊讶,中华五千年,在春秋的时候出了个孔子,可在大明还他娘的真又出了个圣贤,正是眼前这主!
“你知道我?你是?”王阳明疑惑的问道。
“我本微末,何谈姓讳?”
陈瑀这一番话立刻将王阳明脸说的通红,是啊,和眼前这人相比,自己真的是落了下层!
于是乎在王阳明热情的相邀下,两人来到了一偏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