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末年-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明泉匆忙的丢下这一句,然后留下自己的五个亲卫,只带两人继续巡视四门去了。
“南蛮子不肯派民夫上城,咱们引诱全给失败了,要不真心再一场?”
由于盘踞在各地进行劫掠的鞑子其余主力,开始向小小的山阴县城汇聚,所以无论是阿巴泰还是济尔哈朗,底气又变的充足起来。
可是对于攻击动了全城百姓防守的山阴,他们都不确定。‘
“贝勒爷,山阴城虽小,却有死战之精锐,如今又动全城的百姓前来抵抗。如若强攻,非得再损我勇士精兵千余不可,”
岳托站在他们的身后,出言劝解了一句。然后又分析着说道,
“各军马旗丁等,皆是珍贵,何至于折损在此,我观城楼上这股南蛮子的兵力。已经被咱们打残了,哪怕只留千余兵马看守,他们也不敢出城来战,既然现在有密道可绕开雁门,何不遣派大军,直抵代县城下,一举擒拿南蛮子所谓的大都督,然后劫掠山西而还?”
“也是,咱们的勇士不能白白消耗在此,”
济尔哈朗也瞧着城头抵抗的骑兵镇官军。他实在提不起任何继续攻打城池的信心了,女真兵马本来就少,死一个都伤心,何况山阴,不是什么重镇,再打下去就不划算了,
“各路大军汇聚于此,粮草不可久持,大军不可浪战,故而我欲以精兵兼程南下。取小道直攻代县,何人敢为先锋?!”
济尔哈朗这次跟随黄台吉西征,所带镶蓝旗牛录一共十五个,除开五个留守归化。此次入关的是十个牛录两千二百人。
此刻已经大多到了,只有小部还在后头押运粮草不提。
而几乎在同时,镶红旗,正蓝旗,正红旗落在后头的牛录也各自赶到,此刻盘踞在山阴城下的女真牛录。以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为十个牛录,岳托的镶红旗九个牛录,萨哈廉带的正红旗五个牛录,阿巴泰率正蓝旗五个牛录,另有两白旗三个牛录,总计满洲牛录三十二个,
总兵力六千余人,而汇聚到此的七个蒙古部族十九个台吉麾下总计也有接近万余的蒙古骑兵,另有阿哈尼堪四千人,总计两万余人。
“贝勒爷,请让我去吧!”
阿巴泰挺身而出,要是这一仗打赢了,他就将取代德格类统帅正蓝旗,所以建功立业的机会,他是绝对要抢的,
因为局势很明显,南蛮子的主力,必定是云集在雁门关和山阴这一线的,南方未必有精兵把守,如果都是如同明军那样的战斗力,他甚至敢凭借手中五个牛录,直接攻破代县县城,俘获李璟,所以抢先出战!
见他仗着身份先请战,落后一步的萨哈廉就无话可说了,只能在岳托身边跳着脚表示愤怒,这事,换谁也想先上阵啊!
“既然如此,阿巴泰,我命你率四个牛录带正白旗一个牛录为先锋,兼程南下,记得留下一个牛录在山阴牵制,免得走露消息。 ‘”
济尔哈朗出于平衡,也不能让岳托和萨哈廉两兄弟继续扩大实力了,不然他们和多尔衮等小辈,就会在大金国中占据优势,虽然岳托是亲近大汗的,但是也不可不防备。
“岳托,你率镶红旗八个牛录并镶白旗两个牛录,为主力,在后接应阿巴泰!”
“是!”
“今夜出,你们各去挑选科尔沁精锐蒙古骑兵,与阿巴泰一千,岳托取两千,再取尼堪五百,押运粮草!”
七千人,足以攻破没有精兵把守的代县,济尔哈朗绝不相信南蛮子会有几万的主力,如果这样,他宁愿此时回师,也不愿意继续打下去了。
“萨哈廉,你带本部监视山阴,我再分你两个牛录,务必不许城中人马逃走,等我大军凯旋之日,辖大胜之威,再破此城!”
济尔哈朗自家,移师镶蓝旗主力八个牛录并蒙古兵马五千,屯兵雁门关下,牵制南蛮子的主力精锐,并取尼堪两千,准备随时攻城。
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想的也挺好,各部的兵力都足额,无论在那个方向上,都确保了优势,以七千人南下,就足以攻破没精兵把守的代县,届时哪怕李璟逃走,这支兵马也能肆虐山西内地,缴获无算。
而他以接近九千兵马,威压雁门关,就牵制了南蛮子的主力,让他们不敢轻易回去救援,如果李璟被堵在代县,那这支兵马就势必要全师去救援,那他可以乘机攻破雁门关!
只要这条路被彻底打通,那后续无论是战是走,就由不得南蛮子考虑了,甚至雁门关被打破,远在归化的大汗,甚至要亲自带兵入关,届时十万铁骑南下,天下将无人可挡,彻底拔除南蛮子在山西的主力,也并非不可。
而留下给萨哈廉统帅的主力,也接近四五千人,这支兵马,同样精锐,山阴城里的残兵败将,想要突围,就是死路一条!
于是入夜之后,各部女真兵悄悄从山阴城下分批撤走,汇合了后路增援的各路大军,然后分成两部,东西对进同时南下,新的大战,即将开始!
……
“鞑子兵日夜巡视,偶有斥候,进入密道,看来他们是坐不住了啊!”
李璟手持骑兵镇来的战报,冲身边宁佑并陈达等相视一笑,然后传阅诸将。
“主公,只是密道有二,不知鞑子从哪条路来啊?!”
宁佑心中大喜,这可能是自家统帅大军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了,
“偏雁门东道,只能走人,不能走车,往日也是乡民小道,偶有商贾带人取财货挑夫走此路,但鞑子多骑军,战马不能行,则势必走代县通马邑小道,此路多有商贾而过,我料定鞑子必走此路!”
李璟回想两条小道,第二镇驻扎在这里之后,各地都严查死守,取两道通行,东面一道,几乎不可行人,昔日邓艾灭蜀之道,也近乎于此,多高山峻岭,未曾有通道,行一人可,行千军难,鞑子如果能舍弃他们的战马,从山上翻滚下来,然后偷袭自己,那李璟真心认了。
下马的鞑子,没有机动力,哪怕弓弩射击再厉害,他能打的过自家几万火铳兵?
所以,他们只能走西面密道,在这里,李璟早就为他们准备了一份大礼,整整骑兵镇七个镇扎紧的口袋阵,和十万斤火油火药,只要他们敢走,一把大火就能烧断他们的后路,集中大军各处三百门虎蹲炮和十门大将军炮的主力整整四个镇,十三个步军营头,七个骑兵营头,三万多主力云集于此,谁能造次?!
“吩咐下去,各军严加隐蔽待命,我观鞑子兵走此路,必有搜索,只要躲开此处,则鞑子必败,我军必胜!”
李璟意气风的瞧着天下局势,朝自己愈的有利,于是心头更喜,要是凭借这次大战获胜,那鞑子也算被自己打残了一部,剩下的只要不敢继续南下,那他就有从容的时间来布局整个天下的局势了。
“大都督,是否命骑兵镇在关外的第一营切断鞑子的退路?同时命第二镇在雁门的主力,牵制一下鞑子的主力?”
陈达沉思半刻,实在压抑不住着心头的亢奋,要是一战能歼灭被主公视作生死大敌的鞑子主力,那这份功劳,可就通天了,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大军这么多镇,这么多总兵,都督,要是谁能在这一仗鼎定乾坤,
那日后李璟登临九五至尊,一个国公侯爵,是绝对跑不掉的,走到今天,大家已经不再为自己的性命担忧,而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与家族子孙后代的前程在拼杀了!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爵位落后于人,封侯建功,但凭马上取!(未完待续。)xh:2182o413
………………………………
第337章 漕运断绝三月,大明药丸!
如果在明末,能够飞上青天,去俯视整个华夏大地,就会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场新的王朝变革已经生成,数十万,上百万的军民,代表着各自的阶级,忘我的拼杀,去为了决定华夏国运而厮杀。‘
东起辽东,山东半岛,南到徐州卫,泰州卫,西起陕甘,北到宣大长城一线,烽烟四起,国将不国,民不聊生。
中原大地这片孕育了汉民族的源地里,已经膨胀到四十万的流民大军,以王自用,高迎祥,罗汝才,李自成,张献忠等号三十六营七十二家,攻城掠地,四处肆虐,大明王朝在河南最后的一丝颜面,即将不保。
新任河南巡抚卢象升,统辖天雄军和山西败退到河南的官军约万人上下,与贼自登封,荣阳等地连续大战,官军七战七捷,但无奈流民之势,愈演愈烈,情况已经没有好转的迹象了。
昌平副总兵左良玉,更是视朝廷军令于儿戏,其麾下昌平精兵两千多人,与贼刘国能,马进忠交战,互有胜负,但实则杀敌不过二十余,自损几乎为零,但缴获金银颇多,只管以分润打点朝中文臣,引以为后台,故而虽卢象升不断上奏,他也安坐钓鱼台,坐观时局变幻。
因为大明朝走到此时,文臣可能还看不清现实,或者他们看到了,却不肯承认!
那就是大厦将倾,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西李璟,东李九成,皆为妖孽,要不是现在李自成未曾崛起,那三李联手摧毁明王朝的统治,就将彻底成型了。
也难怪河南山东等地,儿童童谣所言,十八子当问鼎天下!又有大逆不道之言。曰年关之日,杀猪欢庆新年,谐音取杀朱明之意,凡山东。河南等地,皆闹的沸沸扬扬,而地方官府,只派人到处巡查,惹得地方民怨不断。
山西陕西这块还好。 ‘地方民谣虽然有些传扬,但是传的不是那么广泛,盖因为另一段揭语更能代表他们的心思,取书说秦晋王霸之地,自古得关中天险,占据晋地,莫不问鼎天下,
今山陕大都督李璟,得蒙天恩,幼而有愚。口不能言,十五变幻,一遭成龙直上青云。
这些话叫地方推波助澜,愈演愈烈,几乎每天都有百姓,在自家供奉李璟的牌位,自山陕大都督,至秦王,晋王等一一在列,甚至有称上天文成武德混元上帝者。无一不足。
由此可见,地方百姓无不感恩戴德,莫不相忘也。
……
“此帝王基业也!”
遥指漕运军户壮汉,孔有德神情激动。连番挥动马鞭指点江山。
徐州卫不足为战,他带三千铁骑,横行无忌,到今日,部队已经壮大到六千余人,今日又得漕运总督麾下一标营兵马来战。轻易破之,再得漕运兵马千余,声势愈壮大,
“都督,北边有烽烟起,来报军将愈千余,乃是明军铁骑,打祖字旗号,过泰安,据此五十里!”
正当他意得志满指点江山时,突有一骑飞奔而来,离十余步便潇洒翻身下马,足见其骑术如何了得,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可惜啊!我在此间闹够了,粮食军兵充足,无须交战,只需往西躲避便是,且看天下大势,谁人能够拖延的起吧。”
孔有德哈哈大笑着,有李九成在登莱地界继续霍乱,有河南数十万流民作乱,朝廷能抽调出来的主力,无非就是数千关宁军罢了,他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反正手头的兵力就是他的命脉,只要拖延几日,朝廷大军就该撤兵了。 ‘
“命令各部,传令西进,不得有误!”
下达了这么一个躲猫猫的命令之后,孔有德自己当先打马而走,并非他畏惧关宁军,出身东江镇的辽东系人马,谁会怕关宁军?但是他现在入蛟龙入海,任由翱翔,心思也渐渐泛起。
倒叫他看出点意味来了,而今九鼎旁落,群雄并起,问鼎中原的格局差不多已经形成了,他从登莱地界脱身,便存着自立为王的心思,李九成在辽东军中,威望压着他,他就一日不能自主。
哪怕建立了辽东国,何人为国主?
原先可能还为这个,可是当他得到来自山陕的消息时,突兀的一下开悟了,那就是,天下之大,何必留在登莱,只管往西,问鼎天下未尝不可,他有三千大明朝最精锐的铁骑,如今又得漕运兵马四千,兵精而粮足。
这些漕运兵,生来健壮而服从,正合该是天下精兵的底子,自古步军精锐出两淮,得此足以称王建霸也!
“该死的!又被贼子逃脱,咱们这是第三回扑空了。”
关宁军前锋所在,祖宽遥望人去楼空的县城,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
“看来孔贼是不想与我等交战了,特意避开了咱们。”
吴三桂此刻领兵入关,本想建功立业,但是朝廷严令他们,先转到南直隶,剿灭孔有德,打通漕运生命线,这本无可厚非,拥有六千关宁铁骑的他们,打孔有德,也就是手到擒来的事,
可是孔有德却如同泥鳅一样,滑不留手的,但凡闻见他们的气味,就远遁数百里。
大家同样都是骑兵,再加上孔有德的实力也不弱,关宁军一时不敢分散追赶,所以只能远远的吊着,反正驱赶他们走,让其不再威胁漕运安全就行。
“他这样一直躲下去,咱们可就不妙了,山东巡抚朱大典一日三催,就想咱们带人东援青州,可是孔有德一日不死,漕运就一日不宁,我只怕朝廷到时候怪罪啊。”
祖宽压抑着心头的愤怒,摇了摇头,这档口,关宁军不能再激怒朝廷了,否则整个局势就有崩溃的危机,别看现在关宁军被称为大明第一强军,但那时倚靠着全国来供养的。
漕运断了,朝廷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活,还得想方设法的节流,哪里节?还不是张口最大的关宁军?
“朝廷要问罪,也并非问罪咱们,那些个所谓的总兵,带着千七八百兵马,攻打李九成数月之久,毫无寸功,咱们起码驱除了孔有德,总算有功劳在身吧。”
吴三桂在这种情况下,看的不如祖宽深远,他只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为自己谋划,全看不到整体对于关宁军的冲击,毕竟,他还不是十年之后那个手握四万主力,可以决定大明王朝命运的辽东总兵!
但是现在,他也基本上算的是决定大明王朝命运的副将了!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他如果能一战击溃孔有德的主力,那腾出手来的关宁军主力就能汇合关门铁骑的主力,一举打垮盘踞在登莱和明军对峙的李九成,山东如果能迅平定,那河南也就能消停下来。
但是,他们没有这个命了,孔有德根本不与他们交战,西出进入南直隶与湖广交界地带去了。
“算了吧,再追下去,咱们也吃不消了,还不如先在这里驻扎休整,看看情势,坐等朝廷的调令吧。”
这一回,由于有孔有德的例子在前头,地方的军民官府,不敢再继续刺激这些同为辽东系出身的关宁军了,要是他们再反了,朝廷得把他们的皮剥了,所以在粮草等后勤补充方面,还算大方,关宁军拿着全国接近四层的军饷,钱粮还是不缺的,起码部队还是养的起。
但是盘踞在青州的大明十二位总兵官,就难受了,一是漕运被断绝,南方直隶和浙江的粮食接济不上来,哪怕中央朝廷还能给予一些,但无异于车水杯薪,无济于补。
从湖广北上的道路,也同样被四十万流寇切断,这条路,更加的凶险,因为朝廷在河南就一两万的官军,勉强维持自保还差不多,要想获胜或者保证粮道的畅通,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几万大军盘踞山东,全靠地方支撑,显然是不可能的,何况登莱地界叛乱,又丢掉了一处粮仓,反正朱大典是没办法了,作为大军统帅的他,每天只干两件事,一是向朝廷诉苦,要求迅补充钱粮,二是急需向朝廷叫苦,要求补充援军。
但是他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支援的兵马越多,粮草的缺口就越大,山东本地的军民负担也越重,负担重了,当然要逃或者不交,这样一个恶性的循环就形成了。
那就是被朝廷派往山东平乱的客军,在山东得不到足够的粮草补充,千万别高看这些大头兵,搁哪里都一个样,既然朝廷不给,那就在地方抢吧,这样愈的造成客军和主军之间的冲突,朱大典一多半的时间,就用来协调各军的关系了。
在加上李九成时不时挑拨一下战斗,事情就更乱了,他一度甚至生出辞官归隐的想法,实在是山东这局势,彻底的乱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漕运的恢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局势,但是谁能知道,这种情况能维持多久呢?起码顺天府里那位圣明天子,是不能容忍六千关宁军无事可干的!(未完待续。)xh:2182o413
………………………………
第338章 主动暴露,诱敌深入
“这山路崎岖而陡峭,两侧高山沟壑,如若遣派一支大军在此等候,则为之奈何也。8小 说‘”
跟亢得时这等人说话,阿巴泰是有些郁闷的,一口一句之乎者也,连带着他这个粗人,都忍不住想要迅逃离了,但是大军没有他可不行,山西代州的活地图作用可大着呢。
“吴扎库阿克敦,斥候可有回报?”
既然不想理会他,那自然得找些事情来做了,阿巴泰领前军正蓝旗四个牛录,正白旗一个牛录,并蒙古左旗五个牛录,总计十个牛录两千余精锐,取尼堪兵丁五百押运随军粮草并盔甲等。
在他的后头,则是十个满洲牛录和蒙古右旗十个牛录的主力,由岳托率领,隔五里之地相望,这是军事上对南蛮子军队的藐视,要知道整整五千人的主力,居然就直接跟在前锋身后,
但这也同样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这条崎岖的小路根本就施展不开更多的兵力,寻常小道,可容两人两马过,可有些地方,甚至连行马都难,这要是换了明军大部队走此道,那非得炸营不可,可谁让女真人,自古就是丛林里打猎,河流里捕鱼的民族呢。
这基本上对他们没什么阻碍,无论是阿巴泰,还是岳托,都严令将战马,盔甲聚集一处,囤积于推车之上,以尼堪和蒙古兵护卫,然后轻装上阵的女真鞑子,背着弓弩,手持兵器,取丛林间隙间行进。
除开最前面的正白旗一个牛录全副武装的探路,其余兵马都是轻装上阵,别说阿巴泰小看明军,就这地界,哪怕来了埋伏,也就是送命的下场,更别提在大军前头十里的地方,撒开的一百来个斥候。就足以让一切埋伏遁形了。
可惜,脑子再聪明,也敌不过预先安排,早在四五月间。‘当时的郑仁宝接到来自李璟的奇怪命令,叫他先行于此地挖掘坑道,埋设密封火油与火药,上头以杂草土石遮掩,加上又离通道有数十步远。几个月下来,这些地方,甚至连女真鞑子都没察觉到异样。
以特制麻绳侵泡火油数十日,晒干之后穿针引线,取各处链接,只管点火,顺带着也要引起这一片山林之中,剧烈的爆炸和火灾,更别提临近代县和临近山阴的两个出口,道路上早就被整修了一次。不知道被埋下了多少奇奇怪怪的东西。
如果天不作美,叫在这山林中起一场自然火灾,那恐怕这次女真兵南下,就不会选择走这条道路了,因为那巨大的埋藏在地下的密封火油和火药,早就将道路炸的坑坑洼洼了,明眼人一看,这就是有埋伏的。
可历史没有如果,当女真人选择这条道路,并且义无反顾的踏进来时。他们的性命,就已经有半只脚踏进了坟墓,剩下的半只,就得看乞活军的了。
“现在。就看咱们的了!”
骑兵镇被调集到代县西北处的几个主力营头,基本就位,按照梁四九关于在战前的准备,各营驻扎隐蔽,不得作为第一波攻击的主力,围攻女真人的主力。将交给步军去行动!
但是军事商议,还得一起上来,毕竟是全军埋伏静止,还是诱敌深入,都该有个说法,李璟坐镇代县,当听闻鞑子兵进入小道,只两日后将到达时,也坐不住了,便带人往此亲自指挥。
下陇谷地,就是这次选择作战的预设战场,骑兵镇七个营主力,有四个布置于此,还有一个充当预备队,其余十三个步军营,几乎都以这个点为中心,四散隐蔽,作为鞑子兵出密道的第一个平原战场,乞活军已经张开了大口袋,等着他们前来了。
“主公,鞑子兵前锋,遣派数百人之众撒网搜索,虽然咱们的埋伏还未暴露,但是在谷地如此之多的兵马埋伏,势必会被觉,鞑子兵马六七千之众,往后前后拉出足足十里地,即便是预先的手段,也不足以杀伤如此多的鞑子啊。‘”
宁佑如今身为一军都督,加镇军将军,但实质上,他的资历,在整个军中,算不上什么,这次轮到他晋升都督,完全依靠的是教导镇有利的地位,同样,他也因此憋足了劲头,准备在这次大战中,立下战功,让别人无话可说。
“鞑子兵骑战勉强,步战完全凭借悍勇,说穿了,就是没脑子,此次进军,无异于自寻死路也,我埋设两侧火油,届时必然引大火,将丛林树木烧光,便是堵截了他们逃亡丛林的路,丢了这身本事,他们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李璟自信的说了一句,女真人善捕猎,多游走于丛林,如果伏击战打成了追击战,那在丛林中占据了优势的鞑子兵,甚至能给乞活军带来巨大的伤亡,这是不可接受的!
“至于说斥候?咱们如果派主力截杀,则势必告诉他们,这里已经驻扎有大军埋伏,则女真鞑子,必然立即撤兵,但是咱们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的斥候,不是想要巡查前头有无埋伏吗?那就让他们现!”
陈达一愣,让他们现?那不是自投罗网,吓退了他们吗?
“主公?此话何解?”
他是真的愣住了,这般作战的计划,可从来没有遇到过啊。
“咱们这叫请君入瓮!”
李璟哈哈笑了一声,然后将各将招到身前,“鞑子兵畏惧什么,咱们就让他们觉什么,当然不是将我大军主力的位置暴露,但是你们说说,这等密道,竟然鞑子都知道,凭什么咱们会不知道?”
“值此大战来临之际,鞑子取精兵数千走此道偷袭,咱们有寻常百人队伍巡视,装作偶然遇到,只管拼杀几个斥候,然后快预警,你们说,一旦暴露了的鞑子,将会如何做?”
他留出了足够的时间给下头的军将反应,宁佑未曾思考,便脱口而出,
“若为我领军,则必然立即退兵,”
见李璟赞许的点了点头之后,又带着鼓励的眼神瞧着他,他就继续说道,
“自古正奇相辅相成,方可成事,凡用兵堂堂正正,以势压人,可百战不殆,鞑子兵出奇军走小道,则势必新生忧虑,顾忌重重,此刻见我军巡山军丁,并预警上报,则各路援军,星夜来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已经不行了,那则势必迅退兵,以图再战。”
宁佑说完这番话之后,却看李璟既不说好,也没说不好,这倒叫他一时无法接口下去了。
“尔等还有其他想法否?”
李璟罢了一番手势,示意宁佑先行坐下,心中却给他断语,宁佑这人,善用威势压人,以儒家正道训人,用兵平淡无奇,但却胜在稳妥,可领兵无大胜,亦无大败,为老成谋国之言,只是现在还有几分稚嫩,一旦成长起来,国之柱石,未尝不可。
“主公?我等的想法,皆合宁都督一致。”
甚至包括梁四九在内的大部分军将,都想不出主动暴露自家的用意,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女真人,他们被觉了么?
可在场诸人,只有陈达皱眉不语,李璟好奇的问了一句,
“你有何言,只管道来,此乃军议,各抒己见也。”
陈达再想了一会,才苦着脸道,“主公,若我领军,一曰不知敌军详情,二曰我大军精锐,敢问诸将,若以我等领精兵七千,取小道攻击明军军户,若无示警,如何?”
他这是典型的换位思考了,考虑的方面更多,算是跳出了固定的圈子,顿时引来李璟赞许的眼神注视,得三军易,一将难求啊,此等方为不折不饶的大将之才。
“可。”
在场的诸位,都不是傻子,只是先前,无人认知到,带着固有的思维,你想,自家的兵马,虽然不算顶尖的精锐,但是上阵作战,谁不争先恐后?又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想女真人,步步被算计,这要是知道了,不得马上掉头跑啊?
但是听到陈达这一句点醒的话,宁佑最先反应过来,暗道自己还是孟浪了,未曾思考太多,于是轻声吐出一个可字,足以证明他此刻同意了一半,但剩下的一半,还需要细细的思考一阵。
“女真人向来自大,示我汉人无精锐之兵,凡莫不以为自己以一当十,若我为统兵大将,以当面之敌未曾汇聚,则势必拼死向前,占据有利地势,凡各个击破来援之敌,再一举南下,我的位置,便在代县,擒拿了我,则诸军崩溃,未曾擒拿我,亦可绕道雁门关后,两面夹击,则引主力入关,立于不败之地,”
李璟稍微解释了几句,便一锤定音道,
“凡属此等张狂之辈,必目中无人也,只管寻见我巡山官军,必不以为然,只管一头突进,在意兵马循循诱导深入,届时大军杀出,后路只管炮,切断其退路,引燃火药,必全歼此鞑子军于此,诸军以为如何?!”
“谨遵主公将令!”
这一番话说下来,在场的各个大将都心满心足,此!必胜也!(未完待续。)
………………………………
第339章 一意向前
“噗,砰~”
静寂的山野,突然传来两声猛响,让在前面开道的正白旗一个牛录顿时大惊,图门索额牵着战马的手一下放开,然后迅速向马背上伸手取了盔甲和兵器,并大吼道,
“快穿甲!”
正等他们奋力着甲,分发兵刃时,一个正白旗的斥候兵远远奔走过来,大声的喊道,
“主子,前头有明军巡山官军出没,怎么办?”
一位正白旗的白甲,带人正巡视山野,突然与明军小股巡山部队遭遇,大惊之下,以弓弩射之,当即射杀一人,可是教导镇被派出来的这个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事先驻扎在代县以西,根本不知道眼下的情况。
在出发前,他们得到的军令,也是正常巡逻,压根就不知道任何明细,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走漏消息,哪怕被俘遭到严刑拷打变节,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何况他们还不定打不过鞑子的先锋军。
走主道南北对进的两只小部队,顿时迎面碰到一起,双方都没有心理准备,鞑子这边都穿着甲,约莫七八个,而羽林军教导镇以一个什为单位,号十一人,四人穿甲,七人着火铳,见鞑子之后,立即举枪就打。
双方以一个拐角为遮掩,迎面只有二十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