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末年-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一左一右加入战场的关门铁骑营和关宁铁骑,适时的赶到战场,这都是朱大典是事先的急令,因为他压根就没有底气击败李九成的部队,
而他命令这两支骑兵奔袭了招远和黄县,只要消息一传回,那李九成必然要做出对应的反应,一是立即撤兵回登州,这条路,他手头就需要大量的骑兵进行追杀。
第二条路就是李九成决意不肯认输,然后带主力前来决战,那同样的,被朝廷和皇帝催促的已经下不来台的朱大典,就势必要迎战,而且要战而胜之,
以手头和东江镇叛军交战的这支连续不断失败的军队,再去决战,那势必是打不过的,所以他还是选择了紧急召回关宁军和关门铁骑营,因为他只相信这两支军队。
可惜算盘是打得好了,架不住下边人执行出了问题,居然整个战场在一个时辰之内,就彻底的崩溃了,这两支骑军作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主力,却落了空,不过好在还是来了,起码现在,他们有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了。
“变阵,变阵,迎接来敌~!”
已经处于混乱状态的东江镇叛军步卒部队,现在只能做最后的努力了,处在西北角追杀官军,本来他们都处于绝对的优势了,至少没有什么明军胆敢回头和他们交战了,但是现在,一支官军的生力军,突兀的加入到战场,他们就傻眼了。
尤其来的这支军队还是骑兵,他们可以迅的在战场之外集结,然后利用军阵的优势彻底击溃他们,
而且这个局势时机选的太过于恰当,现在原本在各处游离监视和掩护他们侧翼的骑兵,都几乎都投入到了战场追杀之中,还能被立即集结起来,并去阻挡来敌的,仅仅只有四五十骑,而这些骑兵够干什么?
很快,最先领兵赶到的祖大乐,定眼一瞧局势,现明军主力虽然崩溃了,但是现在的局势反而是对他来说最好的,因为同样的,那支精锐的东江镇叛军的骑兵和步军也跟着混乱了,反败为胜在此一举!
“随我杀~!”
震天响的呐喊声顿时响起,在战场之外集结编队分配了任务之后,整整五百骑兵,呈一条直线,分为前后两排,然后就直接投入了战场,很快,迎上来企图阻击的四五十个东江镇叛军骑兵,就被杀散了。
游离的单个骑兵,哪怕再勇武,训练的再精锐,也不会是集团冲锋骑兵的对手,这是以卵击石~!
而陈有时,此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关宁军骑兵,开始冲击自家的右翼,然后迅的击溃了一个企图阻挡的百总部,他们从自家步卒的尸体上,毫不留情的碾压过去,如同刚才他们追杀明军那样。
“杀!”
等第二个百总部被击溃之后,陈有时带领的六百骑兵,总算匆匆赶到了战场,但是横跨了数千人的战场距离之后,他们的战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毕竟战马的体力不是无限的,他们先前还追杀了一阵呢。
“迎上去,杀光他们!”
恰到此时,勒国臣率领的三百关宁铁骑,也同样奔走到此,一看陈有时与自家前锋交战,顿时挥刀一指,同样带兵开始冲击他的侧翼。
“天不逢时啊!”
李九成能敏锐的判断战局的整体态势,但他不是神,他无法判断战场中偶然突的事情,这也难怪,两支被紧急召回的骑兵,压根就不在他的考虑之中,而且就算以这么远的距离赶过来,他们也同样是不足为虑的。
但是架不住朱大典这个浑人,居然提前将这两支骑兵召回待命,他安排的在战场外监视的骑兵,数量在三个方向上,都只有一百人不到,哪里能阻挡这种规模的骑兵进犯,看样子,明军反败为胜,自家失利就在眼前了。
可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虽然官军埋伏了后手,但是李九成在此时,却忘记了自己还有一支拥有三万步卒,一千骑兵的主力部队尚未加入战场,虽然隔的远,但是那支救命的骑兵,却被耿仲明提前派了出来!
(未完待续。)
………………………………
第355章 决死冲击的关宁军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速速解救大元帅,诸军,随我杀~!”
耿仲明留四五位游击将军,各自领兵监视莱州,而后以一千一百人的骑兵,又抽调两个千总部的步军,位列李九成和莱州城之间,驻军监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沙河决战的大军后道守卫。
此刻,西北和西南两路狼烟滚滚升起,他心中顿时一突,坏了,这是官军的援兵到了,于是赶紧发步军留守后寨,自引千余骑兵上来。
往来不断以斥候打探消息,当得知陈有时率军已经挡住西南来犯之敌时,顿时心中松了口气,但是过了一会,西北之关宁军铁骑又到,他顿时急了,哪怕不亲眼目睹整个战场,他也知道,此刻自家大军能够被集结起来,并上去抵抗的,绝不会有十分之一。
而以仓促集结起来的骑兵,去迎战,那下场可想而知了。
于是领大军直奔西北战场而来,前锋刚到,就听自家军马崩散而逃的惊恐叫声,“陈都督死了,大家快跑啊~!”
“陈都督阵亡啦~!”
跑到到处都是的骑兵,在领军的陈有时阵亡之后,已经被官军主力骑兵打的溃不成军了,再也没法子和耿仲明一起作战,
“什么?陈都督阵亡了?”
同为大元帅李九成麾下的都督。耿仲明是知道陈有时的厉害,可是。就这么一会的功夫,陈有时竟然就死了?
当下,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直接指挥自家一千多骑兵,顺势发动进攻,哪怕陈有时阵亡了。他也必须要扭转整个战场的局势。不然整个大军都要跟着亡了。
“这支骑兵,来的真不是时候,吴参将,我即刻分你一千人马,将他们挡住,我自去冲击叛军主阵~!”
祖宽恨恨的看着来敌,心想若是能给自己一刻钟的功夫,就能集合主力,踏破李九成的中军了。可惜,天不遂人愿啊!
当下,吴三桂奋力一点头,方才可是他亲自手刃了叛军都督陈有时。才一举击破当面阻挡的东江镇叛军骑兵,眼下心里正是战意沸腾的时候,于是当即率军飞奔而出,迎面直指来犯之敌。
“真当欺我无人也~!”
李九成压抑心头的愤恨,陈有时的死,对他也是一大打击,可是战争在继续。他无法去缅怀袍泽将领的死带来的冲击,而是迅速回身中军主阵,号帅旗往北偏移,亲自领一百多骑和一千步卒,列阵以待祖宽的八百铁骑,拼死一搏,就在于此了。
在正面战场上,明军虽然得到了两路骑兵的支援,但是那些被打寒了胆子的步卒,在东江镇叛军的追杀下,此刻正慌忙的夺路而走,哪里敢谈什么回身再战,他们又不是什么精锐。
而少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家丁部队,企图回身接战,但是却被大规模的败兵阻挡了去路,根本就无法有效的进行抵抗,而且刘国柱的帅旗已经被砍倒了,他本人也生死不知,整个官军的左翼是彻底崩盘了。
只有朱大典统帅的中军巡抚标营,在得到金国奇和黄龙的三千骑兵支援之后,总算是且战且走,能够拥有一定的反击能力,但是在这里,同样拥有被针对着上来的李应元亲自统帅的大军,
包括整整两千铁骑和三千步卒,这种百战精锐,压根就不是当门面使唤的巡抚标营能抵抗的,而黄龙虽然有心死战,但是前头各镇的兵马已经溃退下来,挡住了他麾下骑兵冲击的道路,于是,他也只能先退,等寻机再战。
整个战场的态势,就是各部明军的步卒,被打的四散奔走,而作为鼎定乾坤,准备反冲击的家丁骑兵部队,则被裹挟着被迫撤退,整体还是东江镇叛军占据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也并不牢固。
因为在左翼的张外嘉亲自率领的两千关门铁骑,正和一千五六百人的叛军骑兵交战,但是暂时还不能分出胜负,
在右翼,则是关宁军四部两千五百骑兵,分成三路杀入叛军阵中,并开始攻击他们的后路,还杀散了陈有时率领的援军,并斩杀了陈有时,
所以官军在这里,是拥有反败为胜的希望的,只要吴三桂率领的这支骑兵,能够阻击住耿仲明率领的这支救援的部队,而祖宽亲自率领的八百骑兵能够突入李九成亲自指挥的步卒方阵,那官军就立即能够反败为胜,
可惜,战场上的局势,是瞬息万变的,等吴三桂率关宁铁骑迎面撞上耿仲明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叛军骑兵和步卒,开始在战场上小规模的聚集,准备迎战来袭的祖宽八百骑兵。
而李九成在此情况下,临危不惧,将一千多步卒的主力精锐,已经分为五个步卒方阵,开始迎着来袭的骑兵列阵完毕,重重的盾牌被竖立起来,鸟铳和火炮队也开始转向,最关键的决战一触即发。
“大元帅有令,不分敌我,直接攻击来袭的骑兵~!”
炮队的参将也是急了,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容许他耽搁片刻了,哪怕在当面,还有自己的人手在战斗,但是骑兵一旦奔跑起来,那种冲击力,绝非步卒可以抵抗的,要是当面被打穿或者崩溃了,那整个叛军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再集合一支部队进行抵抗了。
“砰~砰~”
这是位列阵前的火铳兵,在连续不断的开火,
但是毕竟人手少了些,军阵也不够密集,所以对关宁铁骑冲锋并未造成太大的伤害,眼瞅着他们就要进入拼杀范围时,灭顶的灾难开始降临了,整整在这个方向上被紧急调转了炮口的一百一十门火炮,开始陆续发出咆哮。
火炮,作为战争之神,哪怕在这种尚未成型,火药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里,同样具有毁天灭地的威势,单单那一百多枚铁弹打出去,就能形成密集的杀伤,更别提铁弹爆裂之后,其中沾染了这个年代特有的铁钉和碎片,那真是碰着就伤,挨着就死啊。
“啊~!救我。”
可惜,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停下自己的脚步,战马的咆哮,骑兵的哀嚎,奋勇直前的身姿,构成了这个战场上最关键的一环,哪怕当场损失了二十多骑,并且有更多的骑兵被打落马下,但是祖宽都不为所动,他的眼神里,只剩下了高高飘扬的李字旗号。
“斩贼首李九成着,赏千金,官升三级~!”
祖宽在这个时候,只能喊着这些话了,虽然他明白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这种话,还是能调动他身边将士的士气,李九成的身影,在他们心中,就是最大的功劳所在,杀掉他~!不惜一切代价杀掉他!
“想要杀我?给我挡住,打赢了这一战,咱们全部荣华富贵,要是输了,咱们在登州的家人,全部会被朝廷问罪,到时候家破人亡!弟兄们,给我杀!”
被动的挨打可不是李九成的性格,官军不过七八百骑,就想彻底击溃他?做梦去吧。
“大元帅,请让我上吧。”
他身后一员小将,也同样自是战意丛生,甚至想要主动请战,可是李九成一把将他推开,吼道,“诸位弟兄,咱们上!”
于是翻身上马,直接取了马刀,直指来犯之敌,整整一百二十个骑兵,同样翻身上马,没有一丝的犹豫,在此刻,李九成在军中巨大的威望,让他们没有丝毫怨言和畏惧,一起陪他上阵。
“杀啊~!”
从官军来犯正面的侧翼开始杀出的这支百人规模的骑兵,在战场上是那样的起眼,李九成一身显眼的盔甲,更是提升了全军的士气,原本还在观望的叛军小股骑兵,顿时也跟随着呐喊着开始冲击,越来越多的叛军开始加入到围攻祖宽的序列中。
“死战不退~!”
祖宽心知最困难的时候到了,如果不能顺利的击杀李九成,那他们甚至就无法突围了,因为越来越多围困过来的叛军,会把他们撕成碎片。
他冒险攻击李九成的中军,打的主意就是乘乱一举杀掉叛军的首脑,可是让他没想的是,李九成居然临危不乱,在军阵混乱的时候还能组织起一支军队进行反击,这对于关宁军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杀!”
战场之上,刀兵加身,没有多余的废话,有的只是热血的厮杀和沉默的应对,李九成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和辽东关宁铁骑的大将祖宽,激烈的一个身位交换,谁也没占到便宜,甚至也没人回头,因为战马的惯性,已经将他们带入对方骑兵的群里,
厮杀~惨烈的对撞,仍旧在继续,关宁军的前锋,已经狠狠的撞入了叛军步卒群里,连带着掀起了一场惨烈的厮杀,残肢断手不断飞起,不断有哀嚎着躺下的兵丁和被砍倒在地的战马,鲜血覆盖了大地,硝烟遮挡了天空。
这真是一出人间惨剧啊,可惜没人在乎这个,厮杀仍旧在继续,可是关宁军的攻势,已经被叛军用人命给硬生生的阻击住了,越来越多附近的叛军开始投入围攻这支胆大的骑兵行列中……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
第356章 非胥吏不得入阁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撤兵~!”
看着全军低沉的士气,身边被马车拖拽的尸首,李九成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或许,陈有时的阵亡和全军未能击破官军的主力,让他内心底一下子开始彷徨不定起来,
……
“该死的叛军,终于撤退了!”
大明莱州知府朱万年深深的松了一口气,长达数个月之久的莱州攻防战,终于能够结束了,等待他的,或许是一介巡抚的位置吧?
“叛军终于跑咯,胜利啦~!”
这是全城幸存下来的军民在狂欢,长达几个月的压抑,和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恐惧,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释放。超快稳定更新小说;本文由 。。 首发
……
“微臣山东巡抚朱大典,恭贺吾皇万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臣冒死督师诸军,于沙河与贼交战,之中,登莱总兵吴安邦不战自退,致使我大军几乎陷入绝境,幸得左右诸军冒死拼杀,又有关宁祖,吴,张等大将拼死救援,于是三军用命,
臣又命击鼓助威,指挥各军先后反扑,于沙河界斩杀贼一千七百级,伤其过万,然总兵官刘国柱,参将秦佐良等不幸阵亡,祖宽,吴三桂等身负重伤,然各军拼死向前,终一举解除莱州之围,臣亦兴兵东进,再破登州,请吾皇静候佳音,臣必捷报来传。”
……
山东的局势,似乎从这一天开始,渐渐走向了对朝廷有利的一面,但是于天下计,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李九成的主力还在。仍旧占据着登州,其退兵途中,仍旧有庞大的骑兵作为侧翼掩护,
逼迫的官军不敢过于深入的追击。而只能以目送行军的方式,任由李九成退守登州,而后,先解除了莱州城围的朱大典,亲自统率马步兵四万。兵围登州,但并未改变明廷的劣势,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山东在作乱。
河南的局势,似乎随着湖广兵马北上堵截省界,而变得有些平缓而能把握,但是肆虐的流寇,还是不断发展壮大,河南巡抚卢象升看着这一切,却深深的无可奈何,因为他手头只有数千兵马。根本不可能防备全省!
但在此时,又有一位明廷猛人出山,六月中旬,由于历史得到改变,杨鹤未曾如历史上那样含冤去世,故而身为山永巡抚的杨嗣昌,未有如期丁忧,而是被公推为朝廷兵部尚书,对他一见如故的崇祯帝,当即任命他为剿贼总理大臣。
负责河南等地的剿匪工作,又协调了各路卫所兵马,负责加强在中原地区的剿匪。
同时,另一位历史上的猛人。被朝廷任命为巡抚山西地方赞理军务等,这位代替许鼎臣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的陕西巡抚孙传庭,这次从顺天推官一跃成为巡抚,那是因为山西这地方。已经没人肯去了。
而他也荣幸的成为了丢失了驻地的山西巡抚,取道走河南彰德府赴任,负责指挥河南西部的剿匪,在此,已经没人去理会自立为秦王的李璟了,朝廷不蠢,也不傻。
哪怕气昏了头的崇祯帝,一再企图调兵围攻李璟,准备收复大同,但是兵和钱粮从哪里来?
在宣府南下的那支部队,压根就没有作战的情况下全军投降之后,整个朝廷,已经认识到来自于西面的巨大威胁了。
如果当即翻脸,那天下就有改朝换代的危险,明王朝手里现在除了一支门面货色的京营,其他已经没有任何可以阻挡李璟攻取北京的力量了。
他们有的,只是暂时还存在于他们手里的大义,也正是这个,让李璟不敢轻举妄动,享国二百多年的明王朝虽然已经走到的末路,但是这个弑君和反贼的名头,李璟可不想轻易的沾染上,何况他的根基也没牢固到可以一举收复全国的地步。
沉默,装傻,就是明王朝现在的心思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挺简单,那就是迅速解决掉山东和河南的乱局,然后腾出手来,再全力对付李璟,而李璟呢,则抓紧编练新军,扩大基层统治力度,所以除开在四川方面继续用兵之外,其他方向上,大体已经停下来了。
……
“这位就是领兵的前任延绥巡抚,而今的陕西巡抚陈奇瑜?”
说来也是好笑,这位被宣府巡抚沈啓派来送死的军队,虽然只有一千五百老弱病残,但是其统军的指挥居然还是个现任的巡抚,这就让李璟傻了,要是寻常人物,杀了也就杀了,可惜这一个巡抚送来,又不是能暗地里处死的角色,他拿来干嘛?
“正是本抚,你一介陕西总兵,安敢如此对我?”
陈奇瑜不蠢的话,他就不会被宣府巡抚给坑到这种地步了,如果他不蠢的话,他就不会当面与李璟说这等狂言,刀架在脖子上了,还是有人不肯低头,或者说,脸面操守比性命重要啊!
“别人一心求死,孤王到是信,可是你这浑人求死?孤王是决计不信的。”
李璟对于这位历史上有名的五省剿匪总理大臣可是有些了解的,那说穿了,简直是个推卸责任的大王啊,但凡打了败仗,那一准是别人的责任,甚至他贵为总督,却将责任推到知县身上去了,也算是里子面子都给丢光了。
一句话,这样的人,有操守,操守是荣华富贵,要是丢了这个,那可比杀了他们还难让人接受。
“来啊,先把这等小人带下去,饿上三五日,再去问问。”
无心和他扯皮的李璟,随意的挥了挥手,就有王府亲卫上来,将傻眼的陈奇瑜直接给拖拽了下去。
“秦王,这人?”
已经肩负秦王府长史的李登高疑惑的问了一句,他实在捉摸不透这种用意,按说现在和朝廷也算半公开的撕破脸皮了,这等人,放回去也难,不放吧,养着也浪费粮食啊。
“这人孤王留着还有大用,若能将他收服,将来也好在明廷那边接手一些官员投效,何况咱们的吏治,也需要文官去办啊。”
李璟稍微有些叹息着,手底下军队的将领到是能够凑合着用了,但这文官系统,顶个算,最是要紧位置的山西巡抚,竟然是举人出身的魏伯安,这不是徒然惹人发笑吗?
如今他都成了坐拥山陕和大同镇的西府秦王了,连朝廷都不敢轻易对他动兵,可是底下的文官系统,却是如此的短腿,但不成自己还能一直用军队来管理地方?
“对了,地方科举可曾完备?”
“回禀秦王,各地举子多有逃亡,如此在籍者十中不存二三,而且多有隐姓埋名,不肯出仕者,加之这科举,只论六房,无论面子还是里子,都不为读书人所看重,还请秦王明鉴。”
李登高心有所忧的说了一句,然后定眼看着李璟,他实在想不通,为何李璟会出台这么一个说法,自古读书人出仕,那个不是知县翰林养着,哪有从地方县里六房开始的,这不是看轻了他们吗?
“何况自古六房胥吏主事,乃是不入流的小官,哪怕寻常举人,也是不愿意屈就的。”
李登高若有所思的提了一句,可他自己却忘记了,他这一辈子,连个秀才都没考中,不也一步步从当初军中的后勤官,当到了现在的秦王长史,负责数十万将士的内外事了吗?
所以,经验才是磨练人的,读书?八股者,与国有益?话说,这些圣人的自乎者也,对做官,做做事,几乎一点帮助都没有,李璟处理了地方豪强和地主,剩下的官,就是直面民众,如果还是一番老式的做派,到时候出了篓子,谁来负责?
没有从胥吏的身份一步步升上来的经验,那给他一个县,他能治理的好?更别提以后治理一个省,甚至中央内阁六部了,这种读书人,不要也罢。
“吩咐下去,成定言,凡我统率之地,有胆敢篡改者,以谋反论处,任何经地方科举入胥吏者,如不就,永世不得科举,再定!凡中央六部尚书内阁着,地方督抚知府者,非地方胥吏经历着,不得任,凡我子孙,胆敢违例者,为不孝!写入宗谱,列入国法!”
李璟可不管底下人怎么看,这种事,要做就要在一开始定下完善的规矩,免得日后官吏群体壮大了,到时候阻力大了,就不好改了。
他这也是引入后世的做法,你连胥吏都没当过,连百姓需要什么,在乎什么都不知道,到了地方,就凭着所谓的八股治理?连个审文断案都凭圣人言,还提什么为百姓谋福?不两眼一睁抹黑就算好的了。
“遵命。”
这种事,李登高也没有太大的发言权,甚至在看到李璟坚定的眼神之后,他就知道,哪怕自己说了,也于事无补,反而会引来李璟的愤怒,于是也只能在心底叹息了一句,这天下的文人,以后有的折腾咯。
“现在各部,暂且休整整军,非半年工夫,不得轻动,但谭武所部,需即刻挥兵入川,取秦晋之地,借天府人力,供养全军,以期克复天下。”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
第357章 兵进四川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此等小道,凭的难走,单此一道,足可挡十万军啊。‘”
实在是天气太过于炎热,赵胜都忍不住脱了盔甲,素衣带着兵器前进,至于说跟在他身后足足数千人马,也是累的够呛,正好前头不知什么缘故停下来了,他就顺势招呼身边的亲随将领等,随意寻了个地坐下来等待。
他们从宁羌州整编之后,打流寇旗帜,随后南下广元,可是仗没打几场,光行军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在进入四川布政使司之后,数天看不到明军的影子都是常态。
而拉拽着的三十门虎蹲炮和两门大将军炮,行走在这种崎岖的山道隘口这间,就更加的困难了。
“加把劲,把这门大将军炮推上去。”
路遇斜坡小道,是时有生的平常事,这不,一个随军炮队的什长,此刻光着膀子都亲自上去了,他也急啊,身后是暂时停下来等候过路的大军,他们走在中军的位置上,要是堵住了路,那就糟了。
“我说,什长,要不你给上头提提,干脆将这门大将军炮丢了算了,这带着行军,简直是折磨咱们弟兄啊。”
一个壮汉顾不上擦拭自己脸上留下来的汗水,泄似的嘲讽了一句,实在是太折磨人了,重达七八百斤的大炮怎么搬啊,要是道路平坦些还算好,有牛车来回搬运牵扯着前进,可是遇到小道,牛车上不去,还得他们自己套上绳索搬运,
“就是,上回小九就因为一脚踏空。被这炮给砸伤了,现在还躺着呢。”
队里的一个伍长也是心有戚戚,这种地方,别说火炮。就提他们军中的战马,都难走,
“特娘的,让你们干着活,一个个牢骚不断。‘白吃了高粱米啦?”
什长可没功夫和他们废话,加上平日里也是熟悉,说话就没什么顾忌了,直接一拍身边一个光着膀子的汉子,
“搭把手,抬上去~!”
“hei~用力~!”
什长都亲自上了,其他人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咬着牙用木棍绳索套牢,然后奋力的起肩,一步一步艰难的向上挪动着。只等到了平缓的山道,又给装上独轮车,小心的牵着一头壮牛,然后整个大军,才能缓缓前进。
“将军,如此小道,本就行军不易,再行耽搁,要是被明军伏击,咱们可就糟了啊。”
由于此次各镇都进行了大扩编。第五镇也同时改秦军野战第五军,谭武升任都督,下辖步军第十三,十四镇。外带一个**的暂编旅,赵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步军旅的旅率的,不过由于打作流寇的旗号,他的旅暂时没满编,只有36oo余人跟随这次行军。
另有两个都约七八百人,还留在宁羌整编,可是即便这样,这支整编完毕的军队,也拥有普通明军无法比拟的战斗力,甚至摆开了作战,一万人也硬吃不下他们。
自从进入四川布政使司控制的地区之后,他们已经连续击败和攻陷了明军把守的一个县城,五个堡垒和三个隘口,反正后续就是谭武亲自统辖的四个营的正规军,随时可以接手建立统治,赵胜要做的,就是打着义军的旗帜,不断攻击明军地方兵马就行了。
“此地虽然难走,但是但凡出山之道,必有明军堡垒,若无火炮,安能用弟兄的性命去拼?”
赵胜果断的摇了摇头,自从投靠秦王李璟之后,他可是开了眼界了,现在整编整编了的三千多人,足以对付他之前几万的人马,何况就这等山道,明军来伏击?真当自家前出三十里的斥候,都是吃干饭的?
“传令下去,命各军,加快脚步,先带虎蹲炮走,留将军炮于后,另外,各营各都要随时向我报告位置!”
“喏。‘”
跟随找赵胜行军的**旅第一营营正霍年关起身应了一句,然后看了一眼一望无际的大军,又只得拖着疲惫的身子,下去吩咐传令去了。
出古道山区,直抵广元府北面关隘之下的先头一个都,遥望明军堡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