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大忽悠帝-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即,何曼的第二棍又当头砸了下来,这一棍要是在脑袋上抡实了,恐怕王闹闹不死也得变成植物人。王闹闹连举棍抵挡的勇气都没有,抽身向旁边躲闪过去。随后一连十几招,何曼不是砸便是抡,王闹闹连闪带跳,回敬一招的机会都没有。

    见过打地鼠没?

    以何曼的身高,砸王闹闹,就跟打地鼠是一样一样的。

    何曼那些护卫轰然叫好,其他人的护卫也跟着附和,毕竟王闹闹先前打击面太广,那些人都有点看他不顺眼。新五连畏惧军法,没敢起哄,不过人人面有难色,就连戏志才的神情都冷了下来。好在那些支援团队的人先前被安排下去了,否则的话,其中的女娃们要是看到现在的情景,再惊声尖叫起来,可就更热闹了。

    …………

    表面上来看,双方用军棍,像是何曼让着了王闹闹,但是,棍不是枪。何曼的兵器原本就是根大铁棍,现在用木头的,除了轻巧许多,没别的不适。可是王闹闹没法戳呀,就算冒着被抡一棍的危险,冲上去戳何曼一下,有毛用?

    好在王闹闹不是一般人,打小就是操场上罚跑三圈,不带大喘气的,又是被赵云、文聘加陈冉修理大的。连赵云的枪都能躲的过几招,现在躲着何曼的棍,除了样子看起来不太美观,像是毫无还手之力,其实王闹闹表示毫无压力。

    果然,又过几招之后,王闹闹突出一棍,直刺何曼持棍前手。何曼没留神,以为这小娃累也快被自己累死了,直接就被戳在了手背上。吃痛、撒手,一气呵成,却单手持棍,也向王闹闹戳去。王闹闹回棍拦拿,紧跟着,人又蹿了。

    何曼手疼啊,又不好意思叫唤,在手心里吐了一口吐沫,攥紧军棍,又向王闹闹追去,偏偏追又追不上,心里渐渐急躁起来,到后来,已经“呜哇”乱叫个不停。

    陈冉放下心来,赵云也满脸赞许,谁都看得出来,打地鼠已经变成了猫捉耗子,可惜,猫的名字也许应该叫“他母”。

    王闹闹回招偷袭的次数越来越多,何曼也就越来越火大,嘴里的动静都快分不清是呼喝还是喘息了。游走几圈之后,王闹闹突然回身,这一次直刺的是何曼的脚,就是刚刚抬起来,打算往前迈步的那一只。

    何曼还是没躲过,被戳了个正着,但是,由于惯性的缘故,加上他个大体重,所以没办法捂着脚跳,而是整个人继续往前蹿,反而超过了王闹闹,忍着痛又趔趄了好几步。

    机会难得,一回身,王闹闹可就到了何曼背后了,霎时间,棍影重重,如飞似箭。然后,何曼便发出了一连串极其怪异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震慑当场啊,有木有?

    因为王闹闹这一枪实在太诡异了。

    枪比人先回,然后这根棍子就好像变成了单杠,王闹闹整个人是抓住单杠借力,才反回身又继续出棍的。那么,众人不禁要问了,这根变成单杠的棍,是在哪儿借力的?

    当然,这只是在一般人看来,假如要赵云点评的话:第一,闹儿出枪还是慢,第二,不准!

    虽然好几枪全戳在了何曼的屁屁上,但是并没有正中靶心,而王闹闹之所以能把棍使得让大家看起来好像借力一般,其实也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甭管是举重若轻还是举轻若重,反正枪是锁定住了目标。好像后世有一个游戏,假装上楼梯,所谓的楼梯并不存在,但是人们可以把步子走的好像上了楼梯一样,大概和这个意思差不多。

    即便如此,何曼也受不了啊,一个“千年杀”还能让人魂飞魄散,何况是好几棍呢?何曼的屁屁真是前拱也不是,后撅也不是,左摇不得劲,右摆不舒坦。

    在场众人,没有谁能够明白,除了何曼之外,其实最为心惊肉跳的恐怕就是戏志才了。看看眼前这一幕,再想想汉少当初“邀请”自己上山时说过的话,禁不住冷汗直流。

    到了此时,王闹闹已经不会再给何曼留下翻盘的机会,趁他身形未稳,一棍抡在腿上。何曼终于“推煤山,倒黑柱”,躺了下来,王闹闹手里的棍也已力尽而亡,断为两节。一个飞扑,纵身上前,手里的半截木棍直刺何曼咽喉。就在大家忍不住发出惊呼,而何曼也认命一般闭紧双眼之时,王闹闹停住了。

    何曼慢慢睁开眼,看见带着尖刺的半截木棍就停在自己咽喉前,耳中只听到王闹闹冷冷的声音说:“我若是敌人,此刻,你已经死了。”

    何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才发觉自己已被冷汗湿透。

    王闹闹变脸多快呀,木棍一扔,就想把何曼从地上拉起来,一边拉扯,还一边嬉笑着问:“傻大个,服了么?哥这几招还好使吧?”

    可惜,王闹闹这一回自信过了头,何曼那块头是说拉就能拉起来的么?仅仅把何曼拉扯着坐起来,自己就一屁墩反被拉扯着坐了下去。

    “服!王营长武艺高强,俺老何服气!”

    坐在地上,王闹闹也不为意,装作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与何曼说道:“什么营长不营长的,大家都是自己兄弟。不过有一点,傻大个你可说错了,哥能赢你,不是武艺比你强,而是哥知道什么是军人,应该为什么而战斗。”

    人家好赖是个团长,可王闹闹还摆着营长的谱呢。不过,这些话,按照何曼的理解能力,偏偏听着很顺耳。第一,你拿我当兄弟,还亲近地喊我傻大个;第二,你说不是武艺比我强;至于第三嘛……这个得好好想想。

    “王兄弟,啥是军人,为啥而战啊?”

    王闹闹呵呵一乐,说道:“这个嘛……你们赵旅长比我厉害多了,有空向他多学学吧。”

    最该说话的终于说话了,黄邵笑呵呵道:“好好好,王营长不愧是汉少虎将,武艺不凡。快快,请入堂中叙话。”

    偏偏有人还是不识趣,阴阳怪气地说:“尽是些游斗偷袭的手段,胜之不武,有失光明。”

    “何仪团长……不如我们再来一场演练,三天之后,我率新五连夜袭你的团部,如何?”

    打一个何曼能说明王闹闹胆肿吗?

    一百多号人打人家一千多号人,还提前嚷嚷着,定好时间和地点。

    黄邵和刘辟都认为王闹闹年少张狂,有点太不知高低了,龚都与何曼还劝王闹闹别生气。其实真正生气的是何仪,浑身上下都让王闹闹气哆嗦了。

    “那我就恭候大驾了!”

    可惜,这句狠话也不知道有没有被王闹闹听到,因为人家早趾高气昂地走进旅部里了。

    …………

    会议重开,又是另一番局面。有刘汉少送来的支援,首先商谈的是购买粮食问题。最初是想让刘辟带人去荆州购买粮食,因为他的一团驻地在轩辕山,离荆州最近。但是刘辟惦记着王闹闹与何仪的演练,想再看看这个汉少手下究竟有多大能耐,这位汉少是否值得“托付终身”。所以,推说自己最近身体不适,请赵云临时调度一团,负责购买粮食。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刘辟示好的表现,不侵财、不揽权。

    其次是建学校的问题。名为几万人马,拖家带口的,娃们也真不少。散养的话,放在哪都没用,不如集中起来,成为“嵩山的花朵”。所以,学校就设在旅部旁边,方便保护与供给。当然,那些大兵小将家里,要是有小娃的,也都会来学校……这个问题就看各人怎么想了,一心一意的,这算优先照顾,三心二意的……

    还有就是恢复农耕问题,王闹闹带来了不少农具,还有神奇的棉花种子,但是今年显然是跟不上了。不过没关系,可以先开荒开塘,北邙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农渔技术,既可防旱,又有渔产。

    有了这一系列的措施,在座之人似乎终于都看到了一丝光明。
………………………………

北邙卷 第056章 夜袭还能这么玩

    第056章夜袭还能这么玩

    ……………………………………

    三日后,夜,嵩山旅三团,团部。

    不仅仅有何仪,在座的还有黄邵、刘辟、何曼。这几位都是来观摩演练的,说成是看热闹也行。

    何仪算是被王闹闹气毁了,从中平元年整事开始,咱也是大小仗经过了无数。括弧,确实没数过。可好歹咱活下来了呀,刀头舔血,见过杀人是啥样。如今被一个半大的娃当着众人的面儿放狂言,要领着百十个娃来灭咱上千号兄弟,这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看看,往后也没脸混了。

    所以,从旅部回来之后,何仪就把自己手下的兵士集合起来,好一通臭骂,完事还加紧操练操练。今儿白天下令全部睡觉,晚上谁要是敢合一下眼就军法从事。

    再所以,整个三团团部,这会儿是灯火通明,加岗加哨,单等着王闹闹前来。知不道的,还以为他们提前过年,要守岁呢。

    肴冷酒残,黄邵坐在上首,一副忍不住要打瞌睡的模样。何仪还在数落着诸多不满,一会儿说王闹闹太过张狂,一会儿又说赵云、陈冉太过严厉,甚至还说了一些对刘汉少与黄邵都不满的话,原本好好的几万人马,弄到现在,变成几千了。

    …………

    何曼也不搭腔,头一回觉得何仪说的话,似乎也不全对。别看俩人都姓何,其实没有亲戚关系,只不过之前接触的多一些,结伴杀人放火的事没少干。何曼脑袋瓤儿少,总觉得何仪是个聪明娃,很多时候都愿意听他的。可是自从来到嵩山之后,准确地说,是自己当上团长之后,所佩服之人渐渐的从何仪变成了自己的团督。

    别看那也是个半大的娃,但是说话办事有条不紊。何曼脾气暴,有时候会打骂兵士,他的团督就敢据理力争,寸步不让。论身手,那娃打不过何曼,却总能让何曼顺了心气,没了脾气。最让何曼佩服的是,他从来没见过他的团督喝过一口酒,也没偷偷吃过肉。

    为毛要造反?不就是因为没吃的,活不下去了么。现在怎么说咱也是当了官了,再不对自己好一点,偷偷吃口肉,能对得起自己吗?但是他的团督从来不干这样的事,即使有时候,弄来些酒肉,也全都分给了弱小、病患,何曼自认自己做不到。

    要说在北邙山的时候,这些娃们也不这样,刘汉少自己的德行都没高到那个份上,自然不会去教娃们尊老爱幼、礼让三先。娃们吃饭时能见着点荤腥,也都抢着往上冲。可是下了山之后,这些娃们似乎一下子也长大了,或许,仅仅是因为他们记得沙妹儿的临别赠言,以身作则。

    何曼想,那叫啥来着?同……同舟……反正就是大家坐一条船的意思,应该相互关照着点。这话说的对呀,跟着自己的这些兄弟,可不都是和自己一样,活不下去了嘛。所以,何曼听了自己团督的话,也在尝试着和兵士们亲近,效果不错,兵士们果然比从前更加尊重自己了。再所以,王闹闹要打他的兵士之时,他马上就跳出来护犊子了。但是,那事之后,他的团督又对他说,军中应该军纪严明,不能只是一味地亲近兵士,否则,便会成为纵容。

    到底是应该打,还是应该亲?何曼还没理解透彻,所以,一直在偷偷琢磨这事。

    刘辟也是个大老粗,但是“大老粗”可不代表全是傻子、笨蛋,相反,刘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娃。打王闹闹来到嵩山,没进门便对上了何曼,那时刘辟就知道,那位汉少大概是要立威。没关系,立就立吧,反正咱已经投靠了,原本也该听着点话。但是刘辟还有一丝观望之意,这位汉少究竟有多大能力,咱跟着他能混到多大份上?

    单看赵云这些人,那是没话说,各个都有让人佩服之处,那位汉少能做他们主君,想来也有些本事。可是粮食问题不解决,照样有饿死的人,那就前途堪忧了……这就是缺少粮草,军心不稳的体现。

    如今可好,钱来了,粮食也就快有了,要是王闹闹真能像他说的那样,一百多打一千多,想来这位汉少手下,能人辈出,自己可就真得抱的紧一点啦。再想想,何仪不管打输打赢,恐怕都是要倒霉的人。

    …………

    “何团长,酒,还是少喝一些吧。”

    “没事,我没醉。喝点酒提提神,等会儿正好教训教训那个胡吹大气的小子。”

    闻言,刘辟也不再言语,暗想:反正自己也提醒过了,听不听在你何仪自己。

    一个兵士拖着长长的尾音,高声报进。

    “报……戏旅参到!”

    几个人差点闪着脑袋瓤儿,本以为是王闹闹来了,没想到却是戏志才。

    戏志才笑呵呵地走进来,挨着班打一遍招呼:“哟,几位都在呀。黄旅长好,刘副旅长好,两位何团长好。”

    “旅参来晚了,当罚酒三碗。”

    黄邵像睡醒一觉似的,来了精神,还亲自为戏志才倒上一碗酒。

    “旅长,忠可没各位豪勇,三碗酒下肚,非喝死不可。”

    说话间,戏志才连忙接过黄邵倒的酒,还与之交换了一个眼神。

    何曼瓮声瓮气地问:“戏旅参,王副营长到底还来不来呀,这都啥时辰了?打架就打架呗,说来又不来,忒不痛快!”

    戏志才哈哈大笑着说:“应该会来吧,他啥时辰来,我可不知道。不是说好的夜袭嘛,只要天亮以前能来,就算数。”

    有戏志才在,何仪便不好再说那些牢骚话,只顾低头闷闷地喝着酒。反倒是戏志才与黄邵等人拉着闲话,一会儿说一说自己在北邙时的趣闻趣事,一会儿说等赵云购粮回来,嵩山该如何安排发展,听的几个人时而哄笑,时而向往。

    “报……陈旅督到!”

    有过一回经验,这次几个人可没“被闪之感”,但是那个兵士报完之后,既不出去,又不继续,就杵在门口发起呆来。

    何仪恼怒,陈冉来就来呗,难道还要大家出去迎接他不成?只得没好气儿地说了一句:“请进来。”

    兵士咽了口吐沫,小心翼翼地又说:“还是请旅长、团长和各位上官出去看看吧。”

    …………

    三团团部,原本就灯火通明,此刻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陈冉就站在操场前,身后是整齐的旅部督教连。跪着的有一百多人,不全是兵士,也有已经被安排去务农的“老人”,甚至是女人和老女人。看到黄邵、何仪等人从团部里出来,这些人纷纷喊冤、哭闹起来,有的更是直接叫着“何渠帅救命。”

    何仪怒喝道:“陈冉,你想干什么?”

    这些人都是何仪的手下或曾经的手下,虽然表面上,谁跟谁都不挨着,可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属于太平道的超级粉丝。直到现在都还念念不忘张角老仙儿,平日里总是向别人讲述老仙儿的神奇之处,或是念念不忘为老仙儿报仇。

    刘辟暗自心惊,因为他注意到,那些看押“黄巾超粉”之人,竟然是龚都的旅部警卫营,再看黄邵,一副泰然模样,显然是先前知晓此事的。

    “奉令,清剿黄巾余毒!”

    “你奉了谁的令?赶快给老子把人放了,不然老子跟你没完。来人!”

    来人?

    哪还有人能来呀?下边的营长、连长们早被三团团参借故拢巴到一块去了。

    何仪狂喝不止,远处还有一些人哭喊着向团部跑来,大概都是那些超粉的家人或朋友,却被团部的一些兵士阻挡在外。

    黄邵突然冷冷地说:“是奉了汉少之令。何团长,你想违抗汉少军令吗?”

    远在洛阳史侯府被窝里的刘汉少突然没来由地打了几个喷嚏,这大半夜的,也不知道是谁在念叨哥。

    何仪哑口无言,喘着粗气,双眼血红地盯着陈冉。

    陈冉才不在乎这种无声地挑衅,冷冷地说了一个字:“斩。”

    顷刻间,一百多颗人头,纷纷落地。团部外的那些人见此情景,群情激愤地向里边冲来,却听到有人下令“擅闯团部,杀无赦。”原来,三团团督早已派人将团部门口守卫起来。几个冲在最前边的人被杀之后,便只剩下退却与哭喊。

    陈冉走到黄邵等人近前,鼻翼嗅了嗅,然后又说:“军中饮酒,杖十,醉酒二十;带头之人,杖责加倍,禁闭三天。念诸位初犯,杖责刑免,禁闭三天!”

    刘辟第一个念头是“完了。”恐怕自己的一团也要被洗了。

    是啊,早在赵云调度一团购粮之时,就已经着手清洗一团的“黄巾超粉”了。王闹闹定下三天后夜袭三团之约,本是想替汉少立威,但是戏志才由此立刻便构划了趁机清洗的行动,并且算准了刘辟会留下来观望。

    几千几万的人马,混到现在,最多是个团长,也就管着一千多人。可是这些人心里再委屈,还能委屈得过黄邵吗?原本黄邵的部下是最多的,但是一整编,只剩下一个旅部警卫营。虽说除此之外,下边团、营的督教、参谋,大多都是由原本黄邵的人马组建,甚至哪个团的人数凑不够了,也由黄邵本部分拨过去,可是这些人都已经不在自己手心里了。

    黄邵也有黄邵的苦处,这么多人,养又养不起,这么多手下,摁又摁不住,要是容许各团比他的旅部还势大,不心慌慌才怪。想要独自当老大,面对的就是一片黯淡,能够跟着汉少混,前途越来越光明,所以,当戏志才与他商议趁机清洗黄巾超粉之时,他选择了无条件支持。

    赵云负责清洗一团,龚都与新五连连长负责清洗二团,陈冉负责清洗三团,均有各团团督、参配合。先有三天准备时间,现在再把这些喝酒的禁闭三天,前后六天,足够陈冉在外面把这些黄巾超粉抹干净了。

    随着陈冉一声令下,旅督教连的兵士立刻涌了上来,包括黄邵与戏志才在内,一个个全部押了起来。

    何曼还想为自己辩解一下,高声叫嚷着:“喂,旅督,陈旅督!俺可没喝酒……就喝了一点点。”

    督教连的兵士拿着环首刀,连刀带鞘,朝着他的屁屁上就拍了一下子。何曼可是“有伤在屁”的人,就这么一下子,何曼“哦”地一叫,也没了声息。

    突然,一把环首刀架在了何仪脖子上,有个声音贼嘻嘻地说:“何大团长,您这可是被我当场活捉了呀。本副营长宣布,夜袭三团团部演练,顺利完成!”
………………………………

北邙卷 第057章 他二舅与荥阳贼

    第057章他二舅与荥阳贼

    ……………………………………

    三天之后,嵩山旅的各位老大从小黑屋里被放了出来,王闹闹也率领新五连回北邙复命而去。刘辟本以为何仪这一次死定了,令他没想到的是,放出来之后,何仪依然是三团团长,只是好像余怒未消,看见谁都没个好脸色。

    经过此次对“黄巾超粉”的清洗,嵩山里陷入短暂的沉寂阶段,很多人内心惶恐,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但是,随着赵云购粮返回,嵩山里又进入欣喜阶段,大家都觉得日子有了盼头,尽管眼下肚子里还时常缺食。

    表面的宁静并不代表真正的太平,何仪老实了一段时间之后,带人“出走”,离开了嵩山。整个三团,一营是何仪的亲信,除了督教、参谋,几乎全部出走,二营也走了一小半,唯独三营情况还好,只走了几十人,当然,这个营原本也是黄邵人马填补最多的。

    但是整个嵩山里,跟着何仪出走的,足足有一万多人,其中有一些原本就是何仪所部,其次还有一些是黄巾超粉的家人、亲友。另外这拨人比较复杂,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放下刀枪,扛起锄头,安心务农的。他们也许过惯了打打杀杀,吃喝靠抢的日子,但是嵩山旅筛选的时候,又没被选上。

    最后一部分则最为奇葩。

    你手下管多少人哪?

    三万!

    你手下管多少人?

    一千!

    于是,管三万人的肯定比管一千人的有优越感。

    但是现在的嵩山旅,原本有几万人马的老大,最多也就管一千多人,那么曾经管着几百人,几十人的人呢?甚至有的可能连个大头兵都当不了。没错,这些原本吃不饱肚子,活不下的穷苦人,却患上了“官瘾”之症,眼看着在嵩山,自己前途无望,便选择了与何仪一起出走。

    为毛要说出走,而非叛逃呢?

    因为就在何仪打算反叛前夕,团、营督教与参谋们接到命令,全部回旅部开会学习,所以何仪几乎是大大方方地离开了嵩山。而那些不愿离开的兵士也未受到过多为难,何仪虽然铁了心要走,但是并不想与嵩山旅形成不死不休的僵局,旁的不说,单是赵云、陈冉的手段,他就不敢捋其虎须。

    只是可怜了何曼,因为何仪出走之前,曾经忽悠过何曼与自己一起走,虽然何曼没答应,却还是因为知情不报,而与龚都对调职务,改任旅部警卫营营长。

    刘辟看的明白,你们真不知道何仪要搞事情?连督教、参谋都撤回来了。不过以何曼的脑容量,确实不适合当团长,可是话又说回来了,龚都就适合吗?俩人差不多都一个尿性,唯一不同之处,恐怕就是因为龚都是赵云的铁粉,死心塌地的要追随刘汉少。

    新三团重组,就从嵩山里,那些已经被安排务农或做工的人中选取,补齐缺失之数。新任团长是曾经的团督,使刘辟有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时常闷闷不乐。后来,戏志才与刘辟做了一次闲谈,问刘辟,是否知道嵩山与北邙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戏志才说:“假如有一口猪,汉少想开小灶,只会吃猪肝、猪肺、猪肠子。”

    刘辟皱眉,这位汉少不是有什么毛病吧?好好的肉都不吃,专吃这些玩意。随即一想,不对。先前的嵩山,要是有口猪的话,自己这些当官的人,肯定早就吃完了,下边的兵士只怕连口肉汤都喝不上。可是自己手下这些团督、参之人,有了好吃的,从来都是先顾着弱小、病患,所以人缘都特别好。何仪出走之后,整个嵩山非但没有受到打击,反而更加一片向荣之色。有如此得人心之举,何愁大事不成?

    刹那间,刘辟如梦初醒,茅塞顿开。都不是傻子,也不用多谢指教之类的废话,刘辟皱着眉,笑问道:“那些腌臜东西,能吃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咱们汉少的本事,那可是天上少有,地上绝无。你以为是腌臜东西,可是到了咱们汉少手里,就能整治出美味佳肴……”

    惊讶之中,刘辟竟然拱手遥拜,急问道:“主君还会庖厨?”

    见此情景,戏志才爽的哈哈大笑,立刻来了一个“汉少式”的搭肩膀动作,拍着刘辟的手说:“会厨,会厨。汉少的手艺,保证能让人吃一口,想两口。等将来见到汉少之时,定要汉少整治一桌佳肴,犒劳我等。”

    刘辟连忙客气道:“辟何德何能,怎敢有劳主君?若有幸,定要品尝一二。”

    “有幸,有幸,咱们都是汉少的兄弟,用心为主君办事,若是他连顿饭都不管,岂不是太也小气?”

    于是,刘辟也学着戏志才的样子,拍着他的肩膀,相视大笑起来。

    …………

    相对于嵩山里的缓步平稳,何仪部则进入了快速疯狂。没办法,这么多人跟着他出走,却又没带什么粮草,如果不赶紧有所行动的话,恐怕要不了几天,他们这伙人就得烟消云散。所谓行动,自然又是劫掠,除此之外,大概也只剩吃人一途了。

    不过,何仪也知道黄巾的名声不咋地,又不愿再用嵩山里的官职,所以自称将军,手下几乎所有男人都重新编队成军,想当官的就封官,想发财的就抢劫。有一点倒叫何仪学会了,他也知道手下有一支精锐是多么重要,所以,原本的三团一营,几乎原封不动地成了何仪的亲卫军。如此,也使得跟随何仪出走的人,一时间意气风发,壮志在胸。

    首先被攻占的便是荥阳,入城之后,何仪部大开杀戒,从官吏到富豪,几乎一个不留。没办法,怪只怪这些人家里都有钱有粮。倒是原本荥阳那些活不下去的穷苦人,对此举颇为称赞,竟有不少人纷纷要求加入。何仪对这一套太熟悉了,当黄巾那会儿就没少裹挟百姓,所以打着为民请命,除暴安良的口号,一边吃大户,一边裹穷苦。队伍发展壮大的速度像滚雪球一样。

    可惜一个荥阳够吃几天呢?吃完大户吃小户,吃完小户就该吃人肉了。当初要不是自己混不下去,不至于去投靠黄邵,现在老问题又回来了,出路在哪里?另外,荥阳离京师洛阳太近,朝廷恐怕不会容许自己在这里闹腾。听说河北有一支黑山军,声势浩大,又与黄巾颇有渊源,不如前去投靠。于是何仪当机立断,挥军向东,打算先攻取中牟,获得粮草补给,再北上原武或东去白马,渡河前往河北。

    中牟本不是一座大城,尽管已经得知“荥阳贼”将至,也做了求援与防守的准备,奈何何仪势大,手下又群情汹汹,只守了不足一日,便被何仪的亲卫军攻上城头,破城而入,中牟令落皓及主簿潘业被斩。

    但是何仪也低估了朝廷的反应速度,这边刚一进城,那边河南尹何苗便率军而至,将中牟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位传说中的何苗便是刘汉少的便宜二舅,大将军何进的弟弟。只不过何进对他向来看不入眼,因为既不同爹,又不同妈,怎么算,这根“朱苗”都跟自己没一毛关系,但是跟刘汉少的便宜老妈何皇后有关系啊,好歹人家是一个妈生的,所以,何苗的仕途也是顺风顺水。

    荥阳贼听起来声势浩大,但是真正能打的,也就几百号人。括弧,这个所谓的能打,也是相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因为嵩山旅改编的三团一营并没有真正训练多久,便被何仪又匆匆忙忙地带了出来。

    中牟被围十多日,粮草已然告罄,何仪明白,照此下去,自己只有困死一途。于是,某夜,发动突围。那些封了官的被临阵再封,劫掠成性的许下重赏,大多数人都向着西门、南门突围,而何仪自己却带着少量精锐,从东门突围。计划是突出东门之后,再改道向北,去原武。

    奈何,这位河南尹可是皇后的半拉亲二哥,手下所率除了郡兵,更多的是京师精锐。何仪计划虽好,终究未能逃脱升天。一时间轰轰烈烈的“荥阳贼”被迅速平定,只为何苗增添了斩贼数万的功绩。随后,刘宏下诏,任命何苗为车骑将军。

    …………

    消息传回嵩山,众人各有感触。何曼拼着被罚,喝着酒悼念了一番何仪。刘辟知道,以戏志才之智,从一开始肯放何仪出山,便已想到他会有今天的死路,偏偏又不能怪罪戏志才半句。因为何仪留下来,始终是个祸患,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