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表面上看,皇帝动不动就大赦天下,显示了权威,玩弄了律法,实际上他们也有着明确的目的,并不是完全是拍脑袋胡来。括弧,虽然偶尔也会莫名其妙地赦一下。
一般而言,皇帝越是感觉自己的统治不太稳定时,赦天下的频率就越多。比如,汉高祖刘邦在位十二年,大赦天下九次。相反,汉武帝的儿子汉明帝在位十八年,也就搞了三次。由此可见,皇权稳定与否和大赦天下的频率是成反比的。
而“刘小辩”这位便宜老爹,大名鼎鼎的汉灵帝刘宏,史上在位二十二年,足足搞了二十回大赦天下,基本上一年一次,像举办新春茶话会似的。
不管搞多搞少,在刘汉少看来,这本身就是荒诞滑稽而不可理解的事,因为大赦天下不是发福利,而是赦免罪犯。想卖好赚名声,哪怕给百姓们发个馒头也行啊,为毛要把罪犯放掉呢?假如罪犯都是被冤枉的好人家的娃,说明统治者糊涂;假如罪犯没有冤枉,放回去继续祸害百姓,那不是更糊涂了嘛。
难怪涿县小酒馆,小红脸初遇大耳朵刘备备和小黑脸,就敢叽里呱啦地说:“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当地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可不是么,都蹿五六年了,大赦天下,漂白也够漂脱皮好几回了。
不过像蔡邕这样的老憨娃,还真是托了大赦天下的福,不然兴许现在还梳不起小辫呢!
…………
管他们呢,爱赦不赦,赦谁谁舒服。
刘汉少现在可顾不上这些,已经很久没下雨了,老村长刘大根和有经验的农户都预言今年要大旱,恳请上仙下界的刘汉少施展神通,给想想办法。看来史老道的忽悠工作做的不错,整个工匠农家村的人都将刘汉少奉若神明,搞的刘汉少真是有苦难言。他特想对大伙说:“兄弟们哪,哥打喷嚏不会变成雨,撒泡尿也解不了渴呀!”
原本这应该不是个事,史上发明翻车的马均现在都成了刘汉少的徒弟,问题在于,一来,他还年纪小,不知道搞不搞得出来;二来,翻车又叫龙骨水车,就是一个木槽,中间放着刮板,不管脚踏还是轮转,带动刮板刮水而行,只适合近距离取水,而且提水高度也有限;三来,就算克服了技术难度,目前也不能跑到大河边去建大水轮,那样不是等于将北邙山里的秘密大白于天下了么。
好在刘汉少并没指望他,独自寻思一番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认为可行的办法。就看见刘汉少突然从校长办公跑出来,边跑边指使燕大娃:“去,把马均喊到木匠工坊。”小伙伴们不明所以,但是也不耽误跟着刘汉少一起跑,任红昌、云大妞和韦光正,一个都没落下。
马均还在上课,听到刘汉少“宠招”,跐溜一下就从教室蹿了出去,等跑到木匠工坊一看,刘汉少和小伙伴们围着一个木匠,正指挥他锯竹筒呢。
“师傅,您这是要干啥?”
刘汉少撇了一眼马均,顺口说了一句:“来了。你娃见过打气筒没?”
“没!”
马均很敦厚地如实回答,完事还偷偷寻思,师傅说的到底是啥玩意。
刘汉少脑门黑线,真想给自己一嘴巴,好几年了,自己的穿越综合症总也治不过来。
“认真看着点,做好记录。”
对于无中生有的东西,刘汉少向来缺乏解释,除了浪费口水不说,也害怕自己越解释让人越不明白。而马均也不惯于刨根问底,倒不是他不爱学习,只是觉得师傅既然不肯说,一定有不说的道理,也许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所以,他更喜欢自己琢磨。
指挥木匠把一节粗长且看着顺溜的竹筒从六分之一处锯开,竹筒底部对开两个孔,再找两个细竹管,分别扣上两个像小碗一样的半圆木塞,然后接到两个开孔上。括弧,得朝同一个方向顺着扣;再括弧,打气筒只需要进气口有塞子,因为出气口有气米芯包着,自然无法回气。
搞好这些之后,再比着竹筒内径削一个圆木片,接根木棍当推杆。最后竹筒削外口,竹盖削内口,竹盖穿过推杆,扣回到竹筒上,一个纯手工的打气筒就做好了。
“伸手。”
刘汉少试着推了两下,又让马均把双手放在气口两端,再推。马均有些惊喜地看着这个奇怪玩意,明显感觉到一个气口一直在吸气,一个气口一直在出气。
“师傅,您做的这个,是汲水之物吗?”
“真是个聪明的娃,打盆水来试试。”
不一会,有人端过来水盆,刘汉少将进气口稍微倾斜着没入水中,推动推杆,果然从出气口喷出水来。众人看的欣喜万分,刘汉少更是嘚瑟的哈哈大笑,然后又招过来马均指导着说:“均儿,用这个东西从井中汲水,可事半功倍,但是一定要注意密封。”
“密封?”
“对!你看这个活塞,它与竹筒内径相配的越紧密,产生的吸力越大,但是过于紧密又可能导致卡死不动或者推拉吃力,所以最好是稍稍松一丝,圆周覆上布皮,遇水则布皮膨胀,自然可以紧密内径。另外,这些接口处也一定要注意密封,否则漏了气的话,就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根本吸不出水来。”
可怜哪,没有橡胶做密封圈,刘汉少只能想着用布皮来代替了。
马均听的频频点头,飞速在自己的小黑板练习本上记录着新词与心得,还不忘向刘汉少提问。
“师傅,此物何名?另外,弟子以为,若是将它放在井口之上使用,这个进水口最好开在底部,可便于吸水的竹管直接伸入井中。”
行啊,到底是有天赋的娃,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窍,事实上,手压水泵的吸水口本身也就是在底部下边的。
刘汉少满意地点头,夸赞着说:“嗯,说的有理,那你看此物应该叫个什么名字?”
马均敦厚地说:“弟子想不出来,要不……就叫吸水神龙?”
噗……又成神了。
刘汉少也是无奈,神太多了,鬼才相信哪!
“水泵!就叫手压水泵吧。你设计图纸,计算适合的尺寸,然后去铁匠工坊指导他们做出来,试用。”
两天。
仅仅是两天之后,马均便兴冲冲地跑来找刘汉少,要他去观看手压水泵的试用效果。学校食堂附近的那口水井上已经架起了一只,井口也用厚实的木板覆盖。不单是学校里好奇的小娃们,周围的工匠农家也都赶来观看,里三层外三层,假如不是井口已被覆盖,搞不好真能把谁挤进井里。
马均说为了防止吸入过多的泥沙,他在吸水竹管的头上还让人包裹了麻布,而刘汉少更在意的是井边一竖一横两根木棍。竖的是支架,横的是杠杆,没错,就是杠杆原理。好奇的人们轮流上前压几下杠杆,甭管老人还是小娃都能压的动,费力不大,水哗哗地往外流。眼前这个手压水泵与刘汉少前生后世,在农村老家里见到的已无二致,这个玩意要是推广出去,大概用轱辘摇水的历史就要终结于此了。
趁热打铁,刘汉少已经准备下令铁匠工坊赶制手压水泵,打算给所有的水井都装上,马均却悄悄地拉了拉刘汉少的衣袖,而且一脸忧色。
随着他走出人群,来到僻静处,马均才开口道:“师傅,手压水泵虽好,却只便于百姓煮饭洗衣,寻常之用,若是浇地养田,恐怕……”
东西是师傅指导着做的,马均不敢说不好,但是也必须说出自己的见解与担忧。
是啊,手压水泵方便是方便,但是想要抗旱浇地,它这么点出水量显然不够看,就算让人日夜不停地压,和动辄几十亩的田地相比,还不是小娃撒尿一般。
刘汉少低着头来回溜达,时不时还摸一摸下巴,然而并没能摸到什么。小伙伴们的目光随着刘汉少一起溜达,时不时摸摸下巴,然而也摸不到什么。哦,韦光正是有胡茬的人了……
突然,刘汉少一脚踩在一根小树枝上,而小树枝另一端横搭着的一根更小的树枝立刻被弹飞出去。
灵光一现,虽然咱不是一休哥,但是溜达哥也非浪得虚名啊。刘汉少转身,有点兴奋地问马均。
“你娃见过跷跷板没?”
“没!”
马均敦厚地如实回答,但是看着刘汉少的眼神已经放射出了小光芒,明显师傅又有新招了。
让人找来一块长条木板,中间垫一下,然后刘汉少坐在一端,让燕大娃坐在另一端,一起一落地晃悠了起来。看到众人还是一头雾水,刘汉少突然起身,导致燕大娃直接向后折了出去。就看见刘汉少捡了两个石子,分别放在了跷跷板的两端。
“哦……”
马均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即又说:“可是水井……”
刘汉少伸出两根手指,洋洋得意地在眼前晃了晃。
“明白?”
“明白!”
小伙伴们都还不知道刘汉少和马均打的什么哑谜,可是马均已经撩腿蹿了,只留下刘汉少半眯双目,老神在在的一副嘚瑟样。
………………………………
北邙卷 第026章 师傅传你三件宝
第026章师傅传你三件宝
……………………………………
几天之后,马均又兴冲冲地来喊刘汉少。
这一次是在老村长刘大根家的地头,那里原本有一口井,现在并排不远处又多添了一口。两口井中间架着一个跷跷板,两端连着水泵的推杆。这俩水泵的个头也大,就跟俩大铁桶似的,一起一落,交替出水。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此起彼伏,等于比手压式多做了一倍的工,大铁桶更是成倍地增加了吸水量,而跷跷板上坐人,等于利用人体自身重量起压,比手压式更省力。
已经有大胆强势的小娃抢上去玩开了,这头坐俩大的,那头坐仨小的,翘起翘落,不亦乐乎。两个水泵的出水口修有小渠,汇聚到一个石砌的大水槽中,水槽留口,可以直接注水入渠,灌溉农田。
也许,很多很多年以后,再描绘汉朝田园风光,就得在地头画上俩老头,压着跷跷板,此起彼落间仿佛还有画外音。
“他张大伯,儿媳妇生了吗?”
“生了,生了!”
“生了个啥?”
“一对双生小子。”
“哎哟,那可是大喜呀!”
“喜啥呀,娶媳妇花钱多……”
这应该叫啥?腚压式?臀压式?
对于自己鼓捣出来的黑科技,刘汉少还是颇为自得的,就在幻想即将冲破天灵盖之时,马均又一脸愁容地走了过来。
“师傅,水泵虽好,但是用金太多,恐怕百姓们难以承受啊。”
“用金?用什么金?”
“就是水泵的铁外壳太贵,我想……用木桶试试。”
中山大商张世平与苏双,赞助大耳朵刘备备拉队伍的时候,送了五十匹马,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什么概念?单是小红脸那把青龙偃月刀就重八十二斤……
最主要的还不是汉朝冶铁能力以及铁制农具的制造问题,而是世道,百姓们饿的要人吃人,没地可种,农具要来干啥?有个词叫“铸剑为犁”,可现在是“铸犁为剑”的时代。也就是刘汉少不计得失,不懂贵贱,安置工匠农家的时候,分发的都是铁制农具,寻常农家,勉强还有点地种的,也不见得能用的起,更别提这么大一个铁壳水泵了。
从木质机械到钢铁机械是质的飞跃,可是受限制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刘汉少有些无奈,还是做出欣喜的样子,鼓励着马均,也像是鼓励着自己。
“好哇,木头能做水桶,不漏水,也一定能做水泵外壳。不见的非得圆形,刻两个方槽扣在一起,接口越少,密封越好。另外还可以烧成陶瓷的,不需要白瓷,黑陶的就成,只要壁厚敦实,那玩意一窑烧几十上百个的,不是问题。”
马均的脸上终于挤出一丝笑容,却还是禁不住忧虑说:“吸水量还是少,天下有多少田要浇啊……师傅,我想下山游历。”
这才学的哪到哪呀,就想撇开师傅单飞啦?
刘汉少神情怪异地望着马均,对于他这个突兀地想法真有点接受不了。马均的神情也很怪异,忽而不舍,忽而忧虑,忽而忐忑,忽而坚定。能跟着刘汉少混,对于马均来说,已经是抱住了大腿,可是现在他却想下山,因为他想把水泵推广出去,浇灌更多的田地,惠及更多的百姓。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宏大目标,能够予人点滴,便去做到点滴,这或许是个不会舞刀弄枪的大侠,而刘汉少从来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大侠。
这一刻,刘汉少似乎读懂了马均的心思,也由衷地敬佩,但是,他可不能放马均离开。不是害怕马均被别人拐跑了,而是现在他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万一他在战乱中发生意外,对于整个大汉都将是一个重大损失。
“均儿,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来办。师傅还要告诉你,救国救民,从来都不是哪一个人能独自做到的事,只有人尽其才,同心戮力,方可众志成城!”
北邙山里没有砖窑瓷窑,能够架几个铁炉,敲敲打打,已经动静很大了。把水泵献给朝廷?刘汉少可不想出这个风头,他现在巴不得别人都忘记他的存在,能够让他多自在两天。
于是乎,洛阳城外,一个快混不下去的小砖窑被某位神秘客商收购,专门烧制一种像是水缸却边底两头透气的玩意。刘汉少又干了赔本乱吆喝的事,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并且传授使用之法。可惜时间紧迫,从制造到推广,再让百姓接受,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所以当年大旱之前用上水泵,能够受惠者,寥寥无几。
这算是刘汉少食言吗?就算把马均放下山,也绝不会做的更好。
…………
刘汉少加大了对马均单独调教的力度,除了自己每天练武、授课之类,必须要做的事情外,空闲时间几乎都拉着马均呆在木匠工坊。并且扬言:“师傅传你三件宝,齿轮、轴承、螺丝钉。”
其实原本历史上,马均所做的指南车,正是齿轮传动。而更早的东汉初期,就已经有了人字齿轮,至于用途,有说是装饰花纹,又有说是制动用的。轴承的起源更是能追溯到八千年之前,就是所谓的慢轮制陶。
刘汉少讲的当然不是这些,他把自己前生后世所知道的、见过的样式都一股脑地画下来,做出来,讲解给马均听。于是有了木头做的正齿轮、斜齿轮、内齿轮、伞齿轮、齿条;也有了木头做的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
同时告诉马均一句格言:“这是一个滚蛋的世界,谁滚的越好谁就越厉害。”
马均思忖了半天,怯怯地说:“师傅,您想说是转动的世界吧?”
用球球做轴承难度比较大,反倒是圆柱比较简单,而齿轮更是为马均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好像整个人都变的比平时更呆傻木讷了。大轮六十齿,小轮六齿,大齿轮带小齿轮能够增速,小齿轮带大齿轮可以省力……于是,马均孝敬了刘汉少一台木质手摇风扇;给铁匠工坊做了木质鼓风机;还在考虑木质抽水机,这个玩意需要的功率大,链条、连杆,风力、畜力……而叶片的使用,实际上就是螺丝钉上螺纹原理的延伸。
同时,为了便于马均研究,刘汉少不仅采用了毫、厘、分、米的长度计量单位,还让铁匠工坊打造了不少工具,比如圆规、卡尺和扳钳;丝扣、丝锥和钻头。现在的这些玩意想在钢铁上套丝打孔,还不太可能,但是在木料上用没问题。
一时之间,马均成了北邙学校风头无两的人物,因为那些奇奇怪怪小玩意的出现,还勾搭了好几个和他兴趣相投的小娃。为此,蔡邕大为恼怒,跑到刘汉少那里状告马均,大意就是说他经常翘课啦,被奇技淫巧所误啦,还拐带其他小娃啦。刘汉少一边哄着蔡邕别生气,一边给马均配备了工作室……其实就是在木匠工坊扫出一间屋子专门给他用,结果可好,那屋子被整的就像个修理铺,但更像垃圾堆。
这样真的好吗?
好!
前生作为一个业余手工达人,能有这样一个“专业”的工作室,简直是梦寐以求的。这里有刘汉少熟悉的场景,看着就亲切,只不过味道有点不大一样,因为多是木材味而非机油味。要不是担心董老糙货来取自己的小命,刘汉少真想就和马均他们一起,在这小屋里敲敲打打,混过去这一辈得了,管他天下如何,谁好谁坏。
可惜,未遂。
…………
史阿来报,太平道在洛阳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收买宦官,结交豪强,甚至在军中也有发展。
巨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已经忽悠很多年了。像这种忽悠之法,总会先给人定下一个小目标,比如修道成仙,信老仙儿,得永生什么的,自不必说。但是成仙太远,谁不死谁也看不见效果呀,所以就需要“神迹”来帮着一起忽悠,而最简单且能让人最直接的切身感受到的“神迹”就是治病。
可惜这货要是真能治病,就不用忽悠人,直接改行当医生得了。所以画符、念咒、忏悔、祈祷就成了主要服务项目。
天灵灵,地灵灵,隔壁有个小妖精;
画张符,显神通,反正鬼也看不懂。
台词背完,符纸一烧,搅和到水里或者酒里。
“来,喝了,喝完你就不结巴了。”
啥,喝完肚子疼?
那说明你娃心不诚。
跪下忏悔吧,罪人!
老实交代,小时候有没有偷看过女厕所?隔壁半夜闹耗子,是不是你也偷听动静来着?一五一十地赶紧说说说,早交代完事,也好早点祈祷老仙儿,原谅你的罪过,并且还能保佑你……再扒女厕所墙头,正好赶上一摞砖头;再听隔壁闹耗子,还能遇到墙上有洞。
几十数百,乃至成千上万的人,一起跪地忏悔祈祷,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鬼哭狼嚎。谁不嚎谁心不诚啊,还不得被周围的人活活打死,吐沫喷死,眼神鄙夷死?
折腾一通病好了,头疼脑热不吃药也能好,但是现在只能说老仙儿大显神通;折腾一通人死了,不能说病重,老仙儿也治不了,只能赖他娃罪孽太大,老仙儿宠召过去要亲自调教;折腾一通病没好,人也没死,说明这娃心不诚,接着哭。
如果用前生后世的一些词汇来说明,那就是迷信、无知、盲从、洗脑,还有一个比较有科技含量的词:心理暗示。
难道这里边就没有明白人吗?
当然有!
张角是个什么玩意变的,他自己能不知道么?越是离蛋蛋近的毛毛,越知道扯一下有多疼,越是大贤良师亲信的“小贤良徒”,越明白这里边的套路。还有一部分人,既不信他的邪,又愿意跟着他混,因为这一部分人不愿意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地等着饿死。
………………………………
北邙卷 第027章 史老道的大尾巴
第027章史老道的大尾巴
……………………………………
在张角派出的“小贤良徒”们各地溜达,四处忽悠的努力之下,被坑蒙拐骗的信徒达数十万。幽、冀、荆、扬,豫、兖、青、徐,八州之人,无不响应。有的信徒变卖家产,投奔张角,单单是走不到地方,死在半道的就数以万计。
这得是多虔诚啊?
于是张角设置三十六方。这个“方”就相当于部队,大方上万人,小方六七千,各设“渠帅”,就相当于部队的将军。吆喝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就准备动手了。
“角诳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讨,恐更骚拢,速成其患。宜切敕剌史、二千石,简别流民,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
时任司徒的杨赐之前就上书说过这回事,赶巧,还没等灵帝刘宏看见奏章呢,杨赐就被罢官,奏章也被宦官扣下,不知道塞到了哪旮旯。
“遭赦不悔”,听见没?张角这娃就算是白赦了。
后来司徒掾刘陶又申请复议杨赐的奏章,还说:“张角这老小子可要弄大事啦,四处招收小弟,还敢偷偷溜进洛阳,窥探咱们朝廷的动静。下边州郡那帮吃干饭的害怕告诉了您,您批评他们,所以谁都瞒着不说,就只是偷偷的相互知会。咱们赶紧发个悬赏令,谁能逮着张角这一伙子,就封侯赐爵。下边那帮吃干饭要是再敢胆小怕事,就算他们是张角一伙的,批评了他们!”
结果灵帝刘宏不当回事,还把刘陶丢去整理《春秋条例》。
这……真粗话的粗话!
…………
北邙山,无名小山头。
刘汉少选在这里,不是因为这儿有个小山崖,把人推下去,不死也能摔个半残,而是因为……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仅仅是因为这里没有屋顶可爬。
这些年来,刘汉少始终不肯融入汉末的幸福生活,对于所谓天下,也是越看越悲凉,越看越愤怒。也许躲进北邙山,已不仅仅是想保全自己的小命,而是眼不见为净。说到底,他现在这副身子骨还不满十岁,能够做的了什么呢?也只有身边这些人,带着活人的气息,感染着刘汉少,使他还能够嬉笑怒骂,假装正经或者不正经。
尽管刘汉少对史老道从来不懂客气,甚至连哄都懒得哄一下,但是不得不说,他对史老道还是甚为依赖的。
是的,依赖,心理上的。
可要让刘汉少承认对史老道有感情,那是打死他也万万不可能的事。然而张角蹿出来蹦蹦跳跳,大呼小叫,闹腾的越来越厉害,使得刘汉少对于自己身边这位张角的同行也不禁多了几分猜想,且越想越怕。
史老道不是一个真道人,或者说,起码不是一个安稳本分的道人。刘汉少一直都知道,只是从前没有把他扒开屁股看裤衩,整个里外通透罢了。而现在,因为那些猜想,或干脆直接地说,是对史老道有了猜忌,让刘汉少不得不把他整个里外通透。而在这之前,刘汉少已经在害怕了,他怕万一自己真猜对了,该怎么办?
表面上看,只有韦光正一个人站在不远处做护卫,其实童渊王越都藏身在左右。刘汉少拉着史老道在无名小山头已经呆坐了半天,刘汉少不说话,史老道也不提问,好像是在比试谁更有耐心似的。
“老道,听说过大贤良师吗?”
“听说过,都传遍了。”
“你认为张角能成功吗?”
“不能!”
史老道一副笃定的模样,反倒使刘汉少越发不解,惊讶地盯着史老道,好像是在问:为毛?
“因为有汉少在。”
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糊弄小娃玩么?终于找到了发飙的机会,刘汉少立刻向史老道吼了起来。
“说人话!”
“其一,张角蒙骗百姓,能逞一时之利,必不长久;其二,看似人多势众,各州响应,实则力量分属,不便指挥,时久则各立山头,沦为匪寇;其三,若张角内外勾结,偷袭京师,想一战而定,原本该是最为狠辣的手段,可惜现在已经被汉少知觉了。”
粗话的,这是一个道士该说的话吗?一个整天只会念“无量天尊,哦咧个去”的老道,能把时事分析的这么透彻?鬼才信了。
“那你呢?告诉本侯爷,你到底是个什么妖怪变的!”
“我?我意愿他们能功成,可是……又明知他们成不了。”
“这么说,你也是他们一伙的了?”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刘汉少的语气故作阴狠,其实心里突突不停,真怕史老道给出一个让他为难的答案。
“不是!”
史老道回答的掷地有声,刘汉少心头一松,却还是不敢完全相信。
“他们找过我,我虚与委蛇,没有答应。”
看到刘汉少的眼中疑惑更甚,史老道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又继续说到:“他们想我掳走汉少,待他们起事之时,予以……予以祭天!我担心断然拒绝,会使他们另作他法,对汉少不利,所以确实与他们有所联系。汉少,为天下百姓计,请自……珍重!”
语落,史老道从袖笼中猛然抽出一柄短匕,毅然决然地向自己的胸口戳去。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刘汉少完全懵圈,一柄剑鞘犹如利箭般射向史老道的手腕,韦光正仅仅两个跨步便已来到刘汉少身边,手中寒光一闪,当头向史老道斩下。
“住手!”
刘汉少惊恐地大叫。寒光隐去,长剑就停在史老道肩头,离他的脖颈大概不到……不到一条大毛虫的距离。
自从王越上山,对韦光正悉心指点颇多,一来,他本身偷学的就是自己传下的剑法;二来,他是汉少身亲最亲近的人。故而,如今的韦光正更上层楼,登堂入室,已不远矣。
史老道神色坦然,即使长剑就架在脖子上,眼睛里也没有一丝躲闪,这使得刘汉少心里仿佛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而史老道为了围护刘汉少周全,不惜与太平道玩暧昧,更是让刘汉少有一丝感动。
“光正,退下。”
韦光正捡回剑鞘,顺便拿走了史老道的短匕,又站到不远的地方,就好像刚才他没溜达过来一样。
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
原本以为只有董卓那老糙货惦记着哥这条小命,哪曾想,张角这老骗子居然也敢打哥的主意,还想把哥当成生鲜祭品,真粗话的粗话!
说出来也许没人相信,刘汉少也有过和史老道一样的想法,希望张角他们真的能成事。甚至暗自懊恼,穿就穿吧,为毛要穿到这个尴尬且短命的未来小皇帝身上?假如换副身躯,说不定他也拉起队伍,在这个粗话的世道里轰轰烈烈地干一场。
如果放在前生后世,史老道也许会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不是私欲爆棚的诸侯,不是愚弄百姓的骗子,而是真正想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的人。刘汉少自问没有这样高尚的情操,即使有心“玩一把”或“干一场”,都只是为了不想活的这么憋屈罢了。
“你说的没错,他们成不了,而且我不妨告诉你,张角很快就要死了。”
自从汉少三岁那年,杜娘衣衫不整地跑到自己房间……史老道对刘汉少的“葱白之心”日益剧增。当然,现在看来,不排除他有时候也许是故意做出“葱白”的样子。即便如此,也无法抹杀他对刘汉少的“信重”,否则他何必拒张角而侍刘汉少?说他看准了张角难以成事,革命哪有百分百能成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