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成帝国-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哨兵被打,周围马上有人围拢过来,有人认识赵弘,连忙去叫廖化……

    不一会,廖化从军帐中出来,只见赵弘席地而坐,骂骂咧咧,周围诸人多有不满,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保全自己,廖化急忙上前:

    “渠帅大人还没有用饭吧。请渠帅大人移步军帐,我叫兄弟们送上好酒好菜招待您。”

    被这恭维的话语一说,赵弘马上觉得舒爽。扭头看看廖化:

    “嗯,不错!小子有前途。如果我不答应就太不好意思了,这样我就不客气了。你去忙吧。我去军帐中等候便是。”说着,抬腿就走进大营。

    廖化将赵弘迎入军帐,随后去安排。随后接到战报,赵弘全军覆没了,马元义也被斩首了,前来助阵的各方渠帅都各自回去了,马元义后方的二十余万人全部逃走了,廖化是个孤儿,一直由叔父养大,现在叔父年纪大了,被马元义等诓入黄巾队伍中,现在,二十万老弱不知去向,叔父也不知道下落,廖化伤心的哭起来……

    看着赵弘一党进入廖化的大营居然没有产生冲突,袁术决定再烧一把火,陆陆续续让一些没有被剿灭的黄巾余党从西门逃出去,增加赵弘在营中的实力,这样能够加剧他们的矛盾和内讧……

    打扫战场,城中歼灭五千余人,俘获三万余人,万余人从西门逃走。激烈的巷战让城管部队只有十多人受伤。城外,麴义传来捷报,马元义斩首,俘虏七千余人,庞德回城,斩获颇丰,带回四万余人老弱妇孺。可以一统计,居然没有看见徐晃,询问庞德,这才知道徐晃的安排,不禁默默为徐晃祈祷,愿他平安归来。

    麴义也不闲着,听到袁术西门的计划,再度要求装成败退的黄巾军,去廖化营中烧火,但是袁术说什么也不同意了,两方随时可能火并,麴义过去十分危险的,这样的涉险,袁术当然不能答应,凡事都怕万一不?

    这一下,城中猛增近八万俘虏,远远超出了袁术早期的意料。首先这教化工作就是一个大问题,八万人不能放到一起教化,得分批次进行。其次就是居住,粮食不成问题,但是总要有地方居住。居住又是一个大问题。城内守军还不如俘虏多,真要炸营还真不好处理。最后,戏志才想了一个办法,城外东门南门外分别建两座大营,每一个营寨安置两万人,城内安置其他先前俘虏的几万人,分别教化。达到教化目的的,就分给田地和农具,去城外开辟荒山荒地。并给予粮草的支持。

    有了这个办法,很快,八万俘虏在三天内就消化开来,不足半月时间,就有万余人领上农具加入到开荒的大军中。当然,这一切的功劳当然离不开蒋琬、顾雍、崔琰的功劳。

    这时传来新的消息,西门外的廖化部不仅没有发生械斗,反而撤军了,这让袁术有些措手不及,原本是希望他们内讧,然后坐收渔人之利的,这下反而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白白给他们增加了万余人的实力。南门外,徐晃也传来讯息,陆陆续续有黄巾余党前来宛城自首。这给城外的教化工作带来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很多黄巾军的家眷都在其中,家眷都来了,一家团聚了,还闹腾什么呢?赶快领上一块地种地去啊。

    不过,一座四十万人口的城市,短时间内要吸收近三十万的俘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袁术倒是不急了,自己在并州的根据地不是还很穷么?那里的甄家不是还要大量的人丁么?自己的那个庄园不是还需要很多人么?把这些青壮都迁移过去,发展那边不更好么?想好这些,袁术将这些事交给贾诩去做,同时给沮授写了一封信,一并共同祝贺一番,一并叫他来宛城处理这些事,只要交接好了,不出意外,上郡高奴能瞬间增加人口二十万人,原本一个贫瘠的地方,将要变成一块富庶之地。想想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时,袁术想起曾经说过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解剖学。叫来华佗,收集几具完整的尸体回书院的山谷中,这里,由华佗张机建立起全新的解剖学术体系。这对华佗研究外科学有极大的帮助的。当然,人死不能入土,在这个时代是一个极大的忌讳,袁术甘愿冒着这样的风险,为他们大开绿灯,自然感激不尽,发誓一定努力做好医学方面的工作。

    转眼一月的时间过去,城外的城内的尸体全部焚烧,在城外各地村庄进行掩埋,这样一来,来年的庄稼又是一个丰收年。其次,八万俘虏基本全部教化。领着农具去耕作。二十万左右的老弱也都有陆续回城自首,也都妥善安置。不过,这二三十万人,袁术要在其中挑选出最精壮的两万人来扩编自己的“佃农”队伍。袁、颜、程、黄四个世家都发展到一万五千人左右。同时,自己的队伍也要迅速扩编。毕竟,根据历史,冀州的战斗并不顺利,并州董卓战斗失败革职。迟早会要皇甫嵩去的。那时候,自己的大计划就要实施了。

    此次守城战斗,何家出钱出物,极大的支援了战斗一线,袁术决定在奏报中为何进请功。其余颜、黄、程三家也“积极支援”了第一线的战斗,功不可没,自然要受到天子的表彰。至于其他的世家,袁术也象征性的给予一些安慰。只有陈家,几乎被赵弘糟蹋光了,这样的结果,袁术是不会理睬的。自己不愿意缴纳保护费,战斗白热化的时候还一心想着逃亡,惑乱军心。袁术不落井下石就已经很不错了。

    袁术送上捷报,不过对于战俘就只说了区区两万,毕竟终究有一些冥顽不灵的。其次还有一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袁术暂时还不想建立养老制度,自然不会白养着他们。上报的俘虏是要押解回京处死的,袁术可不会那么傻,谁要俘虏谁自己来押解,老子只是一个宛城令,有多少人干活啊?

    收到袁术的捷报,龙颜大悦。张让虽然不高兴,但是表面上还是大力赞扬。刘宏要袁术去洛阳接受奖赏和恩赐。虽然袁术知道,奖励不会太多,甚至他还间接的打了张让一个巴掌,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奖励,不过,这对于现在腰缠万贯的袁术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自己此番前往洛阳,主要是去炫耀的。这可是真正的光耀门楣啊。

    与宛城的诸人交待了一下,袁术就准备动身前往洛阳。可是,程昱等人说什么也不同意袁术去洛阳了。理由也很简单,赵弘廖化还未擒获,几万人很有可能就潜伏在什么位置,要是一旦遇险,还真不知道怎么应付。可是,袁术也不能带着几万人前往洛阳啊?

    几经商议,袁术只同意带领陷阵营和别动队以及二百银狐共一千五百人。众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这是天子的圣意。临走,贾诩还提了一个新的建议。从颍川绕道,虽然远一点,但是毕竟安全一些。袁术拗不过大家的拳拳盛意,答应一切遵照执行。

    想想也是,从东门出去,绕道颍川,在三国的历史上是因为有了宛城被攻破,这一路才不平静,危机四伏。现在在我的努力下,历史发生了改变,所有黄巾贼众被我拦在的宛城以南,这条路上怎么会不安全呢?想通这一节,袁术自然信心满满。

    一段简单的道别后,袁术领着一千五百人踏上前往洛阳的路。

    由于自认为一切安全,袁术也不派出什么哨探了,反而将银狐,陷阵营,别动队召集在一起,由史阿典韦赶着大车,车内坐着袁术,融儿、彤儿、袁虎、高顺五人,一起探讨将这三个兵种相互融合的方案。陷阵营如何达到银狐的机动能力,别动队如何轻装实现高防御力,银狐如何实现骑军集团化,这些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每天除了讨论,就是欣赏沿途风景。三支队伍也是遵照袁术的意思相互切磋一下……

    进入颍川地界,风景更好了。毕竟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这时,一小河边,袁术看见一个少年低头垂钓,美丽的山水倒映在水中,衬托出垂钓少年的身影,好一副完美的画卷,袁术不禁诗兴大发起来,想起小时候常常要背的一首古诗,因为不能背诵,经常要挨老师的批评,此时突然想起,使得袁术终于明白,背诵古诗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幻想诗人的意境,那样学习古诗就能很快理解了。

    看着眼前的意境,袁术不觉吟诵出来: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身边诸人大呼好诗好诗,说真的,这些人都是一些大老粗,袁术知道这都是恭维的话,不过看到彤儿陶醉的样子,知道彤儿进入了那个画卷的意境……

    袁术随口一诗,竟然使得垂钓少年为之一震……只是袁术并没有发现而已,因为太远。

    再行数里,忽然史阿大叫一声:

    “戒备!”

    接着就是一片兵器的响声。陷阵营进入战备状态,别动队也紧张起来。只有银狐镇定的四下观望,有的悄悄的潜入了旁边的草丛中。

    “哈哈哈!宛城令,没想到吧。你也有今天。神上使大人,今天我要为您报仇了!”

    听到这句话,袁术马上意识到自己被黄巾贼子袭击了,急忙走出大车,四下观望,这里是一个盆地地形,不过十分开阔。周围群山环抱,通过这个盆地却只有一条道路贯通…果真是一个伏击的好地方……

    唉,大意失荆州啊,太高兴就放松了警惕,连个哨探都没有派出去,一心想着不会出大事,结果还是……咦,不对,他们尊奉神上使,难道是撤走的廖化部贼众?这里是颍川地界,那……袁术叫来袁虎:

    “袁虎,我等已经进入颍川,这里是什么地方?什么县?”

    “公子,此地是长社!”

    啊,长社,历史上的长社之战还是发生了,只是主角被更换了。

    袁术张望周围,四面群山环抱,贼子站在山头,不过分成了两部分,分别把守着进出的两个要道口……

    看看山上,人数倒不是很多,大约万余人,精神却不怎么好的样子,看得出来,伙食一定不咋的了。这让袁术更加确定这是廖化部,山头那个高叫的一定是赵弘了……

    “哟,这不是赵渠帅么?是不是没有粮草了,找我来借粮啊。那您吱个声,叫廖化拉几辆大车来拉不就是了么?宛城别的没有,粮食还是有的。就你们万把人还是可以管够一年的。”袁术套话道。

    “你真的有粮食?快把粮食交出来,我就让你们迟一天死。活到明天。”赵弘真直白。

    “那也不行啊,我身边只有千人,哪里能带那多粮草在身边呢?请允许我回去筹措好不好?我亲自给渠帅大人押送过来……”

    原本身边一干人等都为袁术担心着,随时准备拼命。可这会看着袁术拿赵弘开涮,不觉都觉得好笑,不过都尽量忍着,这公子也太会玩了,这紧要关头,还不忘调戏人家弱智。

    “你去?不!不行!老子才不上你的当呢。你出去了还会回来么?”赵弘终于聪明了一次,不过他也没有好办法:这时,另一头的小将跑过来,对着赵弘耳语……

    袁术没见过廖化,但从这个举动,袁术判断,这就是廖化。

    “我去不行。你回去更不行。我叫廖化去。你写文书。快点。”

    听到赵弘的话,廖化后悔到极点,原本只是一个计策,可是这个任务却人艰难,可这赵弘就偏偏点中自己去,真不该去多这个事……袁术也知道,廖化只要一离开这里,就立即会被擒杀,自己身边的银狐可不是吃干饭的,就算不杀,也会抓住的……袁术决定保全廖化。

    “赵弘,你也真是一个十足的蠢猪,廖化这么一个半大的孩子谁会信啊?你要没人去,就你自己去啊。真是一个十足的蠢猪。”

    “咦。蠢猪,你怎么知道的?张曼成经常这样喊我……额,不。你敢骂我?找死!”

    说着大喝一声,领着大队冲下山,朝袁术冲过来。

    “结阵!”袁术下达防御指令,陷阵营马上行动,“盾在外,人在内,结圆阵。别动队在中间,用手弩射击……”

    没等赵弘冲下山来,陷阵营就结阵完成,大盾在外,以袁术为中心,将袁术和别动队围在中间……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廖化归心

    看着袁术结阵,廖化知道这赵弘又要干蠢事了,不过有了刚才那个心结,廖化不去劝说了,就在旁边看着赵弘发蠢。果然,赵弘冲到圆阵前,就直接去砍大盾,可以想象,一般的武器怎么看得动大盾呢?倒是在靠近圆阵的时候,阵中别动队射出手中的弩矢,放倒了数百人,走近圆阵,被圆阵盾牌缝隙中刺出的陌刀又放倒数百……

    这还没近身,就是几百人倒地,赵弘马上不冲了,大怒道:

    “哼,老子就围着你。困也困死你。你就等着饿死吧。”

    “嗯,这个办法不错。”袁术赞许道,“来,埋锅造饭。烤肉喝酒。”

    于是圆阵中升起袅袅炊烟,一阵饭香飘出,让饥饿的黄巾贼子难以忍受,毕竟他们现在是饥饿难当,好长时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尤其是不多会,阵中飘出浓烈的酒香肉香,更让人难以忍受,可是又没有办法……

    看到袁术这样软硬不吃,赵弘急红了眼,气得直跺脚。可袁术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故意大声的吆喝起来,竟然叫兄弟们开始划拳罚酒了……

    “宛城令,你当真不怕死?信不信我一把火烧死你?”赵弘气急败坏道。

    众人听到这句话,还真有些担心,可是袁术还是那个无良的微笑道:

    “那要多谢赵渠帅了,我正好没柴了,刚才生火做饭把柴火烧光了,快点快点弄些柴火来,我要吃烤全羊呢。咦,渠帅大人,你可真不够意思,快点啊,你要饿死我啊,我会生吃全羊的啊……”看着袁术无聊的戏耍赵弘,大家都开心的笑起来,可赵弘却无可奈何。

    “狗官,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气死我了。”赵弘气得哇哇叫。

    “渠帅,你真不仗义,怎么骂我呢?我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可是,你是什么东西,我是知道的。你是南阳人,跟随张曼成一同起兵。说起关系,张曼成应该跟你关系最好。要不张曼成不会口无遮拦的经常骂你蠢猪白痴之类。也就只有关系好的亲兄弟才会这样。你们一路攻伐而来,几乎每战必胜,直到宛城……”

    “什么?你怎么都知道?”

    晕死,这些都是战报上来的东西和推断出来的,袁术怎么会不知道?刚才他还自己承认了张曼成叫他蠢猪呢……这么一说,赵弘还来了兴趣。

    “后来你攻进了宛城,却在城中迷失了方向。乱打乱撞,被自己人吓倒杀死不知道多少,巷子太多啊,你们转晕了头,敌我不分了……”

    “你这么说,还真有点像,就是,我带五万人冲进去,怎么会呢?你一个县令长能有多少人啊?”殊不知这么一说,众人气得不行……

    “不过天师很眷顾你,让你从西门逃走了,直接进入了廖化的大营。而此时廖化的大营粮草充足,你就过起了神仙般的日子……”

    说得赵弘直点头,廖化倒是不解了,自己有粮草他怎么知道的?

    “你怎么知道我有粮草?”廖化问道。

    “呵呵,彭脱走时,只是留给你十天的粮草,可后来人越来越多,你的粮草最多维持三天。不过天师也眷顾你,让你劫走两支粮队,几十车粮草,大约十余万石,所以维持到了今天,应该你们缺粮几天了……”

    “啊,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廖化不解,只在心里默默思索,赵弘倒是直接问出来。他们不知道,袁术这一招是跟街头算八字的人学来的,一点一点套话,一点一点试探,确认一点再说下一点推断,这不就慢慢推个**不离十了,再说,诓人的手段也不是盖的啊,以前学得那些本领自然不能荒废了不是?

    “你来到廖化的大营中,廖化对你很恭维,所以你们就离开了宛城,来到此地占山为王。而我则是不小心撞进来了,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末了,还不望给自己戴个高帽子……

    “呵呵,你还是叫你的人拿钱拿粮草来赎人吧。”赵弘得意道。

    “你赵弘倒是真不仗义,拿我不当回事也就算了,你也不拿自己的兄弟当回事,真的不是东西。”

    赵弘被袁术这么一骂,当真迷糊了起来:

    “我们黄巾天下一家,都是亲兄弟。怎么不当回事啊?我也知道,我赵弘是蠢了点,但是做人的道义还是懂的……”

    “好个大言不惭的赵弘,你窝藏五千金,怎么不给兄弟们购买粮草?”这一般任何一个首领手里都会有些钱财的,再说,赵弘离开宛城的时候,手里是拿着一些金块的。

    “哈哈,我还以为宛城令真的无所不知呢,原来你也有说错的时候,我手中只有三千金,你说错了吧……哈哈……”赵弘狂妄的笑声让周围的人寒心到里极点,自己为之卖命,却被首领如此愚弄了……

    “你怎么知道他手里有钱的?”彤儿轻轻的问袁术。

    “那个主将手里会没钱的?每次出征,主将手里都要准备一些钱,以备不测。再说赵弘屠了陈家,走的时候,身上的钱财可不少啊……”袁术解释道,彤儿恍然大悟,不过这些对高顺来说,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每次出征,袁术都会安排几百上千金给将领,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些钱不到危急关头也不会动用。每次征战归来,袁术也不索要,要是如果贪一点的,这些钱完全可以装进自己的腰包。当然,袁术信得过他们,他们也自然自觉。

    看到赵弘上钩,袁术知道时机成熟了:

    “赵渠帅,要不这样吧。我写一份文书,你亲自带我的长乐未央佩剑剑鞘前去。他们一定会给你的。这是我的信物,见此剑如见我本人。”

    “额,这个办法不错。好吧,我就姑且相信你,写好文书,装在剑鞘内,再把剑鞘扔出来。快点。”

    不一会,袁术写好文书,装进剑鞘,丢出去,赵弘叫一亲信前去取回,取出文书:

    赵弘念过一年学堂,还认识几个字,仔细看了看:

    “嗯。可以!看不出来,宛城令写得一手好字啊……”

    “你,去引三千人,跟我一起去宛城取粮草。廖化,好好看守他们。要是放跑了他们,我回来你就别想有好果子吃。”说着,迫不及待的带领亲随下山而去了……

    看着走远的赵弘,袁术这才大量着廖化,这不是刚才看到的垂钓少年么?眉清目秀的,虽然长了一些胡须,但也能看出少年的俊朗。

    “咦,元俭,刚才那个垂钓少年不是你么?”

    “正是。听闻将军欲从此地前往洛阳。我等皆不信,特此下山确认,而后在此设伏。”

    “元俭,你知道宛城一战,我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么?”袁术不懂声色的与廖化聊天。越说越有感觉,廖化渐渐的走过来……

    “什么?将军如此大的胜利,还会有什么遗憾?”

    “有的。此战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将元俭这样的将才收归麾下。若是好好培养,他日必定是统领千军镇守一方的上将之才。”袁术也不是恭维他,“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据。

    “难得将军如此垂怜。可惜廖化已经失身为贼寇。不能回头也……”说着叹息一声。

    “呵呵,元俭可就错了,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有何不能回头耶?只要真心改过,何须在乎什么时间呢?你看看,现在身边这么多人指望着你吃喝,你难道忍心让他们跟着你饿死?难道元俭不想为他们某一条出路?让他们子子孙孙都背上贼子的名称?子子孙孙都抬不起头?”

    “这……”廖化无语,这一下击中了廖化的要害,廖化无言以对,他确实不想这样。太平道能夺得天下也就罢了,要是夺不了天下,他们这一辈子都完了。眼下区区一个宛城令就让他们几十万人飞灰湮灭,这有什么前途呢?

    “元俭,说句心里话,我也不想对你们怎么样。别看现在我被你们围着,其实,我若是要走,你们谁也拦不住我。只是,都是穷苦人家,都是血肉之躯,我疼惜你们,你们都是大汉子民……”袁术话没说完,廖化接口道:

    “我等万余人,将军却只有千余,要想突围怕是十分困难吧?公子的爱民之心廖化代他们谢过将军,不过,将军这话说得太满了些……”

    “哦,呵呵!看来元俭是不相信了。要不我等打个赌,我出十人,你出百人。两边对阵冲杀。若是我等伤亡两个以上就算我输,要是我将你等全歼,那请元俭跟随我。归降于我如何?”袁术决定将廖化赌下水。

    “当真?待我与他们商议一番。”说着跑进自己的军阵。

    若是一对十,那谁都不是对手,但是十对一百就不一样了,两个四象阵,相互依托相互呼应,别说一百人,就是对付二百人也不是问题。

    稍后,廖化回来,身边带来一个百人的小队。看看对手的布局,高顺决定亲自带队,使用长蛇阵,小本个时辰就解决战斗,陷阵营又是零伤亡退出,只看得廖化目瞪口呆,佩服的五体投地……

    “将军,要化归顺不是不可,只是一个要求一定请将军答应,要不廖化就以死回报将军。”廖化下最后的决心道。

    “哦,说来听听。我考虑一下吧。”袁术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怕一下把话说满了不好收回了。

    “我等归降将军以后,我等过往一切皆不再追究。我等只想过安定的日子。”

    “这倒是可以答应。不过,元俭可要知道,我袁术是看中了你的上将之才,若是你不肯为我麾下一员虎将,那我要你何用?”

    “将军放心。廖化归降就是将军的人,鞍前马后,任君驱使,绝不皱眉。只望将军善待他们。不要违背诺言就好。”

    “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等归顺就是我的子民,我有何不爱惜之理?宛城内平民过什么生活你们也过什么生活。至于你们当中如果还有人愿意跟随我南征北战的,我也一视同仁。当然,厌倦了战争的也可以开荒种地去。第一年我资助牛马和种子,并且免去赋税,只是要按照我的方法种地。”

    “听说宛城在将军的带领下,采取新的种植方式,粮食产量翻几倍,当真如此?”廖化身后一名黄巾士卒问道。

    “嗯!确实如此。当然,如果你们有余粮愿意出售,我也一定按照市价收购。有多少收多少。”袁术表态道。

    听到袁术这么表示,廖化身边的人几乎要欢呼起来……

    廖化拜倒在地:“廖化诚心归顺将军。虽万死亦不辞也。”

    袁术急忙扶起廖化:

    “上天真的眷顾我袁术,南阳战乱平定,斩马元义等贼首,虽然大快人心,然得廖元俭确是我最大的收获。今后元俭直呼我公子,不要将军长短。我等也以兄弟论交情。此番洛阳受封,元俭就随我一同前往吧。”

    “不是元俭不愿意,只是身边人众……”

    “哦!无妨。我写书一份,唤我亲信持回,自有人安排他们的去所。元俭就放心好了。”

    看着袁术信誓旦旦的保证,廖化选择了相信。

    这时,原本在赵弘麾下的黄巾士卒冲下山来,拦住廖化道:

    “元俭,你等归顺,脱离苦海,怎么能忘记我等众人呢?请帮我等求求,我等也愿意归顺。”

    “好,我都同意。带上家眷一同前往宛城安家落户去吧。”

    廖化选择了归顺,原来在赵弘手下的一选择了投降,可怜赵弘领着心情各异的三千人去宛城取粮,这还没到,袁术的飞鸽传书就送到了宛城程昱的手中,程昱立即做出反应,派出了颜良文丑的双子骑兵……

    当赵弘得知廖化归顺后,大骂廖化,不想身边的人却将他抓住,送往宛城,也请求归顺。自此,黄巾之乱的宛城之战这才正是落幕。最后,赵弘被活捉,押往帝都洛阳……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恼怒的皇甫嵩

    事情与袁术意料中的一样,赏赐没什么,所谓的五千金仍旧又打发了回去。至于其他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多了一个爵位:护国男爵。至于这个爵位有什么用,袁术不知道,只知道这是一个五品爵位,也懒得去理会了。

    不过袁术得知一个消息,何进官拜大将军了。袁术也不感冒,反正手里有长乐未央呢。

    回家看看,好久不见自己的娘亲,十分挂念。一见面,袁夫人就捧着袁术看来看去,看看有没有哪里短了哪里少了。最后询问战争的过程,尽管袁术说得轻描淡写,依旧把袁夫人吓得心惊肉跳。唉,要是实话实说,那不得晕死啊?

    当然也要拜见袁逢,对于退掉三十万黄巾的儿子,袁逢更是刮目相看,虽然言语中透露着欣慰,但是嘴上依旧严厉。袁术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老家伙真啰嗦。

    随后,袁术依旧去看望三老。要见三老,首先去看望皇甫嵩。才到皇甫嵩府上,守门的管家告诉袁术,皇甫嵩正大发脾气,要袁术小心说话。本来是谁也不见的,但袁术例外。

    袁术走进大院,就听见里面皇甫嵩大怒,甚至摔杯砸碗的:

    “晚辈拜见皇甫老将军。请求一见……”袁术在门外行礼道。

    “滚,都给老子滚。老子谁也不见。”皇甫嵩气晕了头,大声呼喝。

    “哦,那晚辈袁公路告辞了。”袁术自然知道皇甫嵩气恼的原因,故意装不知道。

    “什么?袁公路?给老子滚进来。进来了还想走?快点!”

    “老家伙生谁的气呢?口不择言的。”袁术从容抬步,跨进大堂中。堂中只有皇甫嵩和朱儁,袁术一想,卢植这会正在冀州与张角交战呢。

    “生谁的气?老子没生气。老子就喜欢摔东西。这些没用的东西都不要了……”皇甫嵩坐在主位,怒发冲冠,满脸通红。旁边朱儁也愤愤不平,只是没说话。

    “哦!”袁术冷不丁将皇甫嵩摆在桌子旁边的一只翠玉花瓶举起来,狠狠的砸在地上…只看得二人眼睛瞪得溜圆,随即,皇甫嵩看向袁术,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你小子不想混了,敢在老子府上砸东西,这还是御赐的呢……”

    “你刚不是说你喜欢砸东西么?这些都不要了啊,我帮你砸呢……”袁术说着又去取皇甫嵩挂在身后的挂画,“反正你不要了,这幅字画也烧了吧……”

    “你……你……你敢?”皇甫嵩没料到袁术比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