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成帝国-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公子拨开迷雾,华佗感激不尽。日后将潜心治学。将毕生所学著成小说卷名称就叫“青囊”吧。”

    啊……什么?伤寒论、青囊书是我要两大医学泰斗所著?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科技

    只有半年的时间了,到哪里去都不方便了,袁术终于安下心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陪伴妻儿,“老老实实”的治理宛城。

    袁术归纳了一下半年时间要做的工作,乱世将至,战乱开始,就意味着田园荒芜,饥荒就来了;战乱开始,尸体遍地,瘟疫就来了;战乱开始,意味着和美恬静的生活就要结束。为了全心的迎接时代的挑战,袁术决定重新制定半年工作计划。

    现在人手不缺,金钱不缺,缺的是技术。然而,新的技术只有他袁术一人拥有;治理,袁术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那块料。治军,似乎自己在部队连班长都没做过,那也懒得去想。好在有个身份,有的是钱,这些就是袁术的本钱。好在,袁术利用这些本钱,团结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奋斗。

    袁术记得,黄巾之乱开始,宛城算得上一个主战场,虽然不及巨鹿之战那样起着决定成败的作用,但是,这里运用得好,将历史上的宛城改写一下,那么,宛城可以拖住很多黄巾的兵力。如果可以,袁术希望就在宛城一地,将南阳周边黄巾一举歼灭。然而,袁术有十分心疼自己的子民,战争,是要死很多人的,如果能够不卷进战争,那自然最好。于是,袁术请出于吉、淳于凡外出免费义诊,免费施药,宣传道法,普渡众生,!尽力希望部分善良的平民不跟风,不被卷入战争,以尽量削弱黄巾的战斗力。当然,一旦成为贼寇,袁术也不会手软。

    战争的同时,袁术也希望通过这一场战争,对自己的那群“兄弟”进行实战教学。

    对于城防,袁术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是城外的八卦村落阵,四个方向分别布置一个村落,然而八卦太过复杂,而且要布成八个村落,相对困难。干活的平民士卒可不是袁术等人那种聪明的人啊。袁术决定使用佛教的“卐”字阵,这样布阵简单,但只要入阵,人就会被转晕,甚至崩溃。这个字直到唐朝时候才传入中原,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给命名的呢,这个阵肯定没人见过,更不要说破阵了,只要入阵,就等着被转得崩溃吧。

    其次是城墙部分,袁术画出的图纸没有人能够看明白,最多只能理解加高和变窄。袁术知道,如果不能让大家完全理解,就不能完全发挥城墙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给自己添堵。袁术只好简单一点,把城墙的走道设置成双层,下面一层的士卒主要是在预留的射孔中发射弩箭和刺出长枪,防止敌人架设云梯,并不直接参与城墙上的战斗。但是,帮助储存火油等守城物资。

    第三是瓮城的守备。袁术叫来赵云,首先观看了骑兵的训练成果。不过,这只是做样子,袁术不懂骑战啊,最后还是赵云给袁术汇报。看来骑兵已经基本成军,奔射技能也算比较娴熟。这时,袁术牵来赵云的坐骑,将马鞍和马镫装上,赵云大呼绝妙。袁术叫赵云骑上试试,赵云飞奔一圈回来,已经欣喜得乱了方寸,跳下马背,拜谢袁术。袁术知道,赵云这一拜不是恭敬,是感谢。有了这些,骑兵控制战马就要简单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如履平地。可这还只是一半,袁术再叫人送来五连发弩和狙击弩,这些给骑兵装备上以后,又是什么效果呢?赵云看得呆了,晕,那一拜拜早了,现在的心情该如何表示啊?有这几样,离飞射还差多少呢?最后,袁术告诉赵云,马蹄坚硬,但毕竟也是肉掌,要是给马蹄钉上马蹄铁,那又是什么情景啊?

    嘿嘿,试想,瓮城本是一片空地,宽度也就最多三百步,其中留下一拨骑兵,对于从城墙上攻进来的,可能是重装步兵吗?不会。可能是骑兵吗?那更不可能。那留在瓮城的骑兵,对付轻甲的步卒,会是什么情况呢?黄巾士卒可能是轻甲步卒么?嘿嘿,怕是身无片甲吧?刚刚组建的骑兵只有千余人,而袁术也只是配备了二千匹马。而真正训练成为骑兵阵营的却不足千人,能协调行动形成战斗力的就更少了,不足六百人的样子。不是袁术不想扩展,而是这时候还不能大量装备,在就是,这骑兵也是一个耗钱的大头,袁术得试着来。

    双轮马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第一匹双轮马诞生,尽管有很多缺陷,甚至袁术骑上去就摔倒了,但是,对于学习修理摩托车和精通数理化的袁术来说,这不是很难的问题,经过几天的调试,改进,终于成功地绕工谷骑行了一圈。对于像抗日剧中的游击队一样,一边骑车一边还击,那样的技术,袁术不要求,袁术给步卒装备双轮马的目的在于,提高步卒的机动性,从而达到快速反应的目的,同时,每人一匹双轮马,这样就可以自带粮草,减少辎重部队带来的不便。nnd,老子可比“草原上的雄鹰”还要方便了啊。不过,还有一个目的,这样,袁术可以载着老婆去兜风啊,这次可让彤儿抢了第一,别的三个都有些怕,但是彤儿一眼就看出了袁术的智慧,美滋滋的跟着袁术风光了一回。

    步卒的装备袁术最关注,袁术知道,自己将来的部队会很多,没个几十万,能够夺得天下么?袁术相信自己不是那种凭一张嘴就能说得一个军阀投降的人,可是,一向珍爱生命的袁术来说,降低伤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袁术可不能给每一个普通步卒装备一套陷阵营装备啊。十万大军就要消耗几百万啊呢。因此如何使平常部队具有高战斗力高防护力,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在多次与士卒打交道后,袁术得知最容易破损的是士卒的鞋子,身上可以装备铁甲或者皮甲,但是,脚上只有韦鞮却经不起长期的磨损,只有皇家的军队或者曲长校尉以上的才有一双上好的靴子。于是,普及战靴成为一个重要任务。袁术记得在部队当兵时,见到过一种陆战靴,钢底钢头,结实耐用。于是,袁术立即设计基本图样,并发动甄家、蔡家以及自己治下的所有子民寻找上好的皮革来制作袁术意念中的“陆战靴”。

    闲暇时,贾诩问了袁术一件事,在南下时,袁术曾叫人传回来一个图纸,叫人制作了许多管道零件,但是,谁也不知道干什么的。而袁术回来以后一直没有空闲时间,因此贾诩等人也一直没问。看到零件,袁术忽然想起要制作沼气池的想法,于是先画出原理图,然后对众人讲解原理,最后试着制作。这些理论袁术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听懂的,只要有一两人明白就足够了,郭嘉等人年纪尚轻,对于新事物新理论比较容易接受,戏志才也对此比较感兴趣,最后,袁术终于让戏志才基本学会和理解了其中奥妙。

    没事做了,袁术走进书院。天下要乱了,自己却是巴不得这天下大乱,因为只有那样,袁术才觉得没有白来这个世界一趟,可是每每想起,却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对大汉忠心耿耿的恩师蔡邕。因此,只要有空,袁术都想去陪陪他这个老人家。希望这个老人家在程昱贾诩的“熏陶”下,逐渐成为自己的“支持”者。

    才到书院门口,袁术就听到学堂中有人高谈阔论,声音稚嫩,绝对不是恩师在讲学。袁术靠近窗台,这才看见是郭嘉正在与蒋琬讨论行军治国理论。虽然言辞凿凿,但是对于袁术来说,却是破绽百出。年少轻狂,袁术也有过,上辈子就是自己抢了师傅的风头,大谈三国故事,这才引来穿越之祸啊。走进恩师的内堂,袁术恭敬行礼。

    良久,袁术跟蔡邕相谈甚欢。可以,学堂依旧喧闹,袁术细听,原来郭嘉依旧高谈阔论,由于跟随袁术出行一趟,也有了一些实践经验,言语更有了一些傲慢之气。袁术道:

    “恩师,郭嘉言语轻狂,奈何听任自流?这样会要误入歧途的。”

    “唉,不是为师不想管教,是为师力有不逮,奈何?”

    “哦,嘉弟还冲撞恩师了不成?那我这个做师兄的非得教训他不可了……”袁术说着,就捋衣拂袖,就要出门,蔡邕连忙制止道:

    “公路误会了。嘉儿对我还是很礼貌的。只是,为师治学乃是儒学,兵家学问恐还不及嘉儿呢。老夫也爱三分薄面呢……”蔡邕笑道。

    听到恩师这么一说,袁术觉得还是要教训他一下,对蔡邕行礼道:

    “恩师,弟子省得。还请恩师放心,公路自有办法教训他。”

    看到蔡邕默许,袁术走进学堂,郭嘉正一边与张既推演城池攻防一边与李严对阵丛林,丫的,一心二用,真是不愧鬼才,nnd,要是能同时对阵猪哥和周瑜,那就真是一个怪胎了。只见郭嘉不慌不忙,从容淡定,言语往来,手脚不慌,沉着应战。一边,张既正从容防守,丝毫不乱,可这边李严倒是有些紧张慌乱。

    袁术仔细听了听,从言语中,袁术听出,竟然攻防达到一月,防守的张既城中已经没有箭矢,已经开始拆房屋了,粮草和兵力倒是不紧张。只是城中皆是郡兵,不能野战。只能防守。而这边郭嘉则是粮草有限,但是郭嘉却选择了劫掠村庄和就地收割,以战养战。而且,野战军的机动性大,生存能力较强。李严一边则是赶来增援的援兵,却被郭嘉堵在了城外。原本张既李严可以内外夹攻的,可是,被郭嘉拦在中间,无法互通消息。毕竟只是援兵,战斗力一般,只是携带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结果,被郭嘉一个调虎离山,被劫去一部分粮草。这样一来,士气受损,而郭嘉粮草却得以补给。于是,三方竟成了一个鼎足之势。

    有了粮草,郭嘉自然镇定自若了。可怜张既李严正冥思苦想应对之策。看着一筹莫展的李严和张既,郭嘉有些犹然自得:

    “为将者,当随机应变。利用得失,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随后一连串孙子兵法中的之乎者也,袁术也听不明白:毕竟,袁术看孙子兵法看的是已经翻译后的白话版,通俗易懂很多,来到这个时代后,才看过古书孙子兵法,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古文进行理解的,所以,解书还是可以,要是背诵就难了。

    看着沾沾自喜的郭嘉,袁术有些愠怒,就凭几本破书,也能这样大言不惭的给别人将为将之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真得把文和请出来,教训一番。可是,袁术也知道,贾诩也不可能每天来管着他们。怎么办呢?

    眼前,李严张既又再出招,张既“派遣”兵卒趁夜出城,意欲与城外的李严部取得联系,结果,被郭嘉识破计策,乱箭射杀于城墙下。李严也思得一计,大军举火,再次发动冲锋,制造巨大的进攻声势,以便让城头看见,里应外合。这一计看似冒险,实则险中取胜之道,然而,李张二人费尽心机才找到的一个办法,在郭嘉看来,依旧不堪一击:

    郭嘉也令全军举火,混淆张既等人的视觉,让张既等人无法分辨敌我。当郭李两人交战在一起时,张既却不敢出城营救,毕竟,郭嘉位置处于李张二人中间,只要张既开城门,最先进入城池的必定是郭嘉的军队。于是,李严队在没有达到效果的情况下,再次以失败退却,不敢再战。

    这时,张既不禁喃喃道:

    “要是师兄的宛城就好了,我不妨直接把你们放进来,跟你玩巷战,就凭你区区数万大军,直接就能被我等玩死。”

    晕,几万啊?张既你也太小家子气了吧?几万还不够我塞牙缝呢!袁术不禁歪歪。

    “是啊,要是师兄的霹雳车,连弩车阵在就好了,区区数万有如何,霹雳轰天,连弩一排,就足够你全部丧生火海的。或者,要是启动师兄的飞人队,也能直接飞入城中。”李严也附和道。

    “额,开始就说好了的,不涉及师兄的武装的。那要是依照师兄的战法,我等隐蔽于林中村郭,谁能发现我等?要是高顺兄长的陷阵营在,别看人家才八百人,你们就是八千八万一不一定能奈何得了。再说,师兄的飞人队,现在有几人能飞啊?好像就你能飞而已,难不成你一个光杆将军飞进去不成?”

    晕,这家伙又吹牛了,八千老子还是吃得下,要八万还真难,就是摆着砍,砍八万头猪,也能把人累死……咦,李严就能飞了?我的乖乖,幸好是能飞了,要是一个不小心,飞砸了,那我不陪大了啊……

    “为将者,怎么能总是假设假如的,要知道,这是兵法推演。不能随便就认输的,毕竟,我等还是僵持着,还不能完胜。来,继续啊。我一定能将你们杀得片甲不留……”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怒斥郭嘉

    郭嘉言语有些傲慢,可是,却有无可奈何。看到这里,袁术知道,原本郭嘉天生的智慧已经让众人有些嫉妒,加上现在郭嘉更加有些傲慢,长此以往,自己的部队将成为“**将领”,一天到晚只会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互相推诿,不思进取。霸业的成功,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成功的,要一群人齐心合力才行。这样的思想一定要扼杀在萌芽状态……

    当下,郭嘉又要说话,只见蒋琬缓缓走入人群,袁术停下,看看这位未来的丞相有何高见,袁术当然希望,在文臣的撮合下,各将领之间和睦相处。以前看书,都介绍蒋琬少年老成,也是有大智慧的人……可是,事情并不像袁术想的那样。

    “战局就这么定了么?郭嘉,我敢跟你打赌,就算你进得城池又如何,最后还得灰溜溜的撤走。知道不?攻城容易守城难。”蒋琬的情绪似乎也不怎么谦虚了,原来他只有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才会谦虚,这不是真正的谦虚,这样发展下去,将会要变成另一种极端性格。且不说对他袁术的事业如何,就是做人也会得罪很多人的。诚然,自己的两大智者将孤立无援。幸好,两人年纪尚幼,如果能够及时的拨乱反正,还是能够将他们带上正道的。袁术决定再看看蒋琬的举动。

    “你?平常你与我最为交好,怎么关键时刻,却要撤我的台?这样够不够兄弟?”郭嘉有些愤怒了,也是,平日最为亲近的人,竟然要跟自己对着干,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你自己刚才不是说了吗?这只是兵法推演,我也只是破解你的兵法优势……”

    “好,那你说,大军入城,立马控制城中首府,封锁四门,封锁仓库看你还如何破我?”郭嘉愤愤然道。他还真不信人家还真有办法。

    “呵呵,好吧,就按你说的。我只要在城中散布谣言,让民心大乱。你就无法安定。城外切断你的水源,挖掘壕沟,阻挡你等出城筹备粮草军需,你的军心就会不战自乱。而后,再让全城百姓全民皆兵,那样,你的士卒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暗杀掉,这样,就算没人攻打你。你也会被自己的人吓死,你要不走,那……”

    晕,蒋琬这么一说,倒是颇有“鬼狐”贾诩的风范,尽管袁术喜爱“鬼狐”贾诩,但是,这样的乱城取胜的法则实则杀鸡取卵,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用。可是,现在只是对付一场这样的小小的局部战役,就使出这样的手段,以诸人尚幼的年纪来看,他日成年,不要祸害一方么?贾诩能用毒计,毕竟他有分寸,但是,这帮小家伙,能有多大分寸啊?袁术有些不寒而栗……

    “你,你居然……”郭嘉愤怒了,从表情知道,郭嘉没有应对之策……正要发怒:

    “混账!”袁术一声大喝,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一众人等,都看向袁术:

    “师兄(公子)(公路)!”众人施礼,却见袁术一脸怒色:

    “郭嘉蒋琬,你知道你们两人在一起,是什么吗?”袁术冷不丁问一句。

    “是什么?”郭嘉蒋琬顿时不明白袁术说什么?下意识地问道。

    “两头猪!”袁术骂道,直骂得两人一愣一愣的:

    “一个主修兵法,一个学的儒学经典。一个鬼才一个奇才,两人混到一起,不是两头猪是什么?”袁术看看两人,再看看众人道:

    “一群草包。班门弄斧,还在这里耀武扬威,真的不知羞耻。”只见众人都迷惘地看着袁术,不解……袁术怒道:

    “郭嘉,你给师兄说说,何为为将之道?蒋琬,你可知道,如何治理一方?”

    ………………郭嘉蒋琬卡壳了,这……难道……两人不敢答话……

    袁术走到两人对阵的桌面上,双方只是作图推演,连沙盘都没有用到。

    “刚才我进来时,只是听到两军僵持等情况。我若为张既,那么,我就令众人扎数百草人,着守城军士衣裳,吊下城墙。月黑风高,你郭嘉当如何应对?”

    这……郭嘉不答……

    “你必定会乱箭射杀是不?”郭嘉点头,袁术继续道,“这样,张既不就有箭矢了么?若是被射之时,城头附带一些惨叫之声,怕是,数日之间,嘉弟都无法发觉吧?”

    郭嘉摸摸下巴,不禁暗暗点头,确实是这样。

    “尔等交战,可是什么时节?”又见众人摇头,袁术道:

    “若是隆冬时节,大雾弥天,城上击鼓,大作出城进攻之势,你郭嘉又当如何?”

    “若是隆冬大雾时节,只能依据寨门乱箭阻挡,他们能攻进我的大寨?”

    “不用,张既,看你又得数万枝箭矢……”袁术笑道,张既恍然大悟。郭嘉气道:

    “师兄,你又骗我。”看到郭嘉生气,袁术道:

    “你懂为将之道,难不成不知兵法云:‘虚虚实实’的道理?难不成不知‘兵不厌诈’那个道理?”看到郭嘉无言以对,袁术又对李严道:

    “你带出来的援兵均为城守之兵,与野战大军交战,不是以卵击石么?这样的道理难道你不懂?”

    “可是,城内固守待援啊,难不成明知是张师兄守城,却不救援?”李严很是不解。

    “既然你知道是张既守城,那就知道,以张既之能,坚守三月还是不难。而你,损兵折将,这样对你对城内士卒的信心,不构成极大的打击么?就这个战例而言,你只需建立营寨,深沟高垒即可。若是郭嘉进攻,你就后方袭扰,使之不能尽全力。但若是郭嘉进攻你,也必须并力攻击,攻击一座坚固的营寨与攻击城墙一样,并不容易。况且,营寨内外还可以设置陷阱鹿角等防御工事,把你攻击下来,他也无力攻城了,以你们目前既定的战略目标:‘攻城’来看,郭嘉也绝不会这样做,除非你们的目标是‘围点打援’。”

    啊,原来是这样啊?众人恍然大悟……再看看郭嘉蒋琬脸上都有愧色,袁术接着道:

    “这只是我的一时之计,说不定郭嘉思虑多日,又能想出破解之法也说不定……”不是袁术要故作谦虚,而是他自己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只是把草船借箭的典故稍微改动一下说出来而已。当然,袁术知道不能就这么算了,又转回话题道:

    “嘉弟,可知何为为将之道耶?”郭嘉摇头,袁术把猪哥的话又盗版过来稍加改动道:

    “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利,是庸才也。不知奇门,不晓阴阳,是昏聩也。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蠢才也。嘉弟,你只知兵法,就敢在此高谈阔论‘为将之道’,难不成不知‘羞’字如何写耶?不要以为恩师不管你,管不了你。那是恩师希望你能自己醒悟,自己改正。读书治学,要的是自己走正道,肯下功夫。”

    “师兄,郭嘉错了。今后一定诚心改正。”郭嘉诚心拜袁术道。后来郭嘉重新学习兵法等书籍。

    俗话说,响鼓不用重捶,袁术知道,郭嘉这样的智者一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同样,蒋琬也得敲打敲打:

    “琬弟,你可知错?”看到蒋琬茫然,袁术道:

    “为政者当知民心,体民意,察民情。顺天意,做表率。同样也须知天文识地理懂时节……以琬弟那样,就算夺回城池,日后治理,却要艰难百倍。”

    “师兄教训的是。琬知错了。”蒋琬拜谢。

    当然,袁术也知道,为政之道也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不同的时期。做法也不一样,李世民以挖掘人才治国,得贞观之治。孔子则提倡道德治国等。

    随后,袁术看看众人:

    “一个国家的兴衰,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做到的。我跟兄弟们都说过,乱世将至,要在乱世中生存,活出个人样,或者成就一番事业,就得我等同心协力。一次两次的成败决定不了我们的一生,只要我们有必胜的信念,就能勇往直前。”

    说到这里,袁术想起自己曾经玩游戏时,加入过一个网络游戏联盟:“金兰盟”盟里有个对金兰的解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在这个誓言里,全盟的兄弟一起并肩作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络游戏的战役奇迹。

    但这里,袁术可不能说‘二人同心’这句话。于是,袁术对众人道:

    “送大家一句话:‘兄弟同心,其力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众人听完,若有所思。只见戏志才上前道:

    “公子这话出自《易・系辞上》的意思是:兄弟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没有污秽的语言。这句话讲的是朋友交情深厚,同时,也告诉我们团结的重要性。今后,我等皆为手足兄弟,团结在师兄的周围,严谨治学,不再相斗。”

    “嗯,好!不过,推演兵法倒是以个很不错的方法,也不要局限谁和谁,大家都可以出谋划策。集众人所长,才能天下无敌。不过,这样的推演很不生动,日后,我叫人再做一个议事厅中一样的沙盘过来,大家就可以生动直观的进行推演了。”

    看了看郭嘉蒋琬,袁术知道,要学得更多的知识,光看书是不够的,要找比自己更强的人学习,才能进步。有句话叫做“不耻下问”,并不是说要我们去问比自己更差的人,比如一个智者去问一个普通的庄稼人一些道理一样,看似庄稼人什么都不懂,但是种地这方面的知识和诀窍,智者就不一定比一般庄稼人强,这其中的道理,自然就要去“下问。”正所谓学术无极限,强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袁术唤过郭嘉蒋琬道:“以后,郭嘉多找文和先生学习吧。蒋琬,等以后有空了,我带你去宛城跟程昱先生多交流交流。”

    看到众人眼中再次出现纯洁的眼光,袁术这才放心的离开。在以后的日子了,书院基本平静了下来,呈现出一副勤奋治学的好局面。而被袁术责备过的郭嘉蒋琬更是抓紧了学习,同时更加详尽的参考学习天文地理等知识。

    书院又平静下来,袁术开始令各地银狐收集关于黄巾的情报,以便战局开始,就抓住时局的主动。可是,从银狐传回来的情报看,让袁术微微吃惊:

    首先是南阳的局势,在自己的义诊和免费施药等方式下,已有少量的平民开始信仰正统的道教,可为数不多。这相当于杯水车薪一般,根本改变不了局势。不过,这样的行动倒是收到了一个好的效果,那就是袁术的名字深入民心,大家都知道了袁术是一个爱护平民的好官。就像是房子着火了,袁术只拿了一杯水去扑火,虽然对火势没有多少影响,但是,一群人的喊声中,袁术救火的举动却让很多人都知道了。

    第二,袁术希望能够找到马元义,对于黄巾之乱,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袁术知道,黄巾之乱灭亡很快,就是仓促起义,很多都没有准备充分,要是迫使马元义更早起兵,那样战斗的压力或许会更小。可是反馈回来的情报却让袁术大吃一惊:马元义还真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地位是一个仅次于张角的神上使,尽管是一方渠帅,可是范围却极广。而且是洛阳周围各地的联络人,联络长社、南阳、东郡、汝南等地,难道这家伙想要进攻洛阳?别说迫使马元义什么,目前起义在即,要靠近马元义都是极难的。

    第三,据皇宫的银狐和纪灵回报,在张让的府上也发现了张角的人,负责跟张让联络。我的天,好歹天子也叫你一声“阿父”,你怎么能这样把天子卖了呢?这样一来,城中倒是有些困难了,要是黄巾一乱,张让控制天子,那不就提早玩完了么?要不就是?袁术结合马元义联合洛阳周围的情况,仔细一分析,这是四面包围,中心开花的法则,这样,洛阳危险啊。

    这张角的大本营设在巨鹿,可这手就直接伸到洛阳,野心真不小啊。袁术不禁倒抽一口冷气。丫的,又被罗贯中骗了。尽管袁术的想法是在南阳拖住南方战争的主力,可这样一来,这南方战争要是遇到阻力,那人家不会绕道么?历史上的南阳之战,不就是张曼成起兵后直接杀掉南阳郡长褚贡,而后来秦颉反手就把张曼成杀掉了么?

    怎么办呢?袁术陷入沉思,必须要让历史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恰好,这时张飞收到家书,叔父重病,要张飞回家接管家业。晕,这又按历史走了,难道,桃园结义是天注定啊?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折翼

    袁术不想做历史上那个无能的袁术,他要将历史改写。要让自己的“这一辈子”活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现在局势如此,难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袁术不信天不信命。重新参阅各种情报,长社,南阳,东郡,汝南,这四地,自己一家就占了两地,加强两地守御似乎不难。东郡治所在濮阳,而袁绍不久前正是濮阳令长,想必新的令长还未任命,正好又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快过年了,袁术带着四个老婆一道回家。护卫只带五虎典韦等。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开心。席间,袁胤希望跟随袁术一起学习。袁逢和袁夫人也都出面说话。看看尚幼的弟弟,袁术实在不想就把他带到行伍之间,只是,可惜,乱世将至,还是带在身边好些,要不然,董卓会在虎牢关将袁氏一族全部砍了。于是,答应下来,不过也有条件,那就是听话。

    袁术的部下,袁逢仅仅只认识五虎典韦,这是皇甫将军留给袁术的,典韦几乎寸步不离袁术。同时也渐渐接受乐进这个人,毕竟,自己的这个儿子常年在外,多一个人保护总是有些必要,于是,年关时节,袁逢提出了想要见见乐进的要求。得知袁逢的心意,袁术自然高兴,叫五虎去叫乐进来拜年。

    过完年,袁术等出去拜年,回家时见到袁绍在家中。原来,袁绍毕竟是袁逢的亲生儿子,袁逢自然也还是十分关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