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成帝国-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他有不少作品在。
小孩子爱玩具不是,反正工谷有很多废弃的模型,拿来做玩具倒是不错,尤其是那种战车,带着小家伙去兜风正好。武院中的沙盘更是好玩,有山有水的,有站岗的小面人,有乘风破浪的小木船,小法正真的是高兴得不亦乐乎。不过,小家伙人小不假,倒是识字不少,不一会就记住了很多词汇,旁边郭嘉看到小家伙很有意思,就来一旁教小家伙读《三略》,原本以为小家伙会将这些词句说得张冠李戴,闹出不少笑话,不料,郭嘉才念完一遍,小家伙就能背出百十来句,竟然不错一字,惊得郭嘉嘴巴掉到地上。
可让袁术震惊的还不在这里,到晚宴时分,又接到田丰,沮授,程昱回来的消息,原来贾诩在制造气氛,法真的名望,贾诩在打听他的消息时就打听到了,在得知法真要来书院时,就以为袁术想要拉拢法真,于是就想到了为书院营造氛围的办法。
次日,蔡邕、法真、贾诩、程昱、田丰、沮授、就法家、儒家、兵家、等学术上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辩论会,晕倒,一群文坛泰斗啊,袁术想,要是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管幼安(管宁)、邴根矩(邴原)这些人在一起,不知道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但能有今日这样的境况已经是很难得了。
法真“打搅”了近半个月,尽管众人都苦苦挽留法真,但依然不能留住。然而,当法真要离开时,却发现法正不想回去了,看着袁术依依不舍,当然,袁术也想留住法正,但这样是不行的,表面上还是要很恭敬法真,并表示日后再去拜访,当然,袁术也送了很多玩具给法正,但这些玩具都是不会带走书院秘密的东西。尤其是还叫人捏了一个小面人送给他,留做纪念。送走法正,袁术叫五虎派人去留意这一家人的动向,当然是不能让法正跑到别家阵营中去了。
田丰沮授简单的述职后也回并州去了。
随后的岁月是等待吕布的到来,不过,这接待吕布的事情,还真不能在书院中,毕竟,这时候的吕布还不是自己阵营中的人,于是,袁术把演武场临时迁到了宛城的军营中。同时将原来的兵卒进行了一次裁军,这倒不是因为士卒多了,而是因为有很多都是城中各大世家来混功名的,这些人袁术也不鄙视,毕竟是家族的需要,他们也是身不由己,把他们裁掉自然不行,于是袁术把他们编到府兵的队伍中,这样,以后程昱行县令职责时会要方便很多,而军营中也更便于统一指挥。不过赵云黄忠等人就没有迁过来,只有高顺、乐进和五虎带领陷阵营和一百银狐过来了。并且,袁术决定自己庄园中壮丁的普及性训练就在宛城训练好了。
袁夫人本打算一开始就来“约束”袁术的,后来听说袁术不走了,并已经住在了宛城中,于是又来宛城陪袁术和自己的媳妇儿。毕竟,过完年后,姜儿就要生了,这段时间,这个做婆婆的更是不放心的。
对自己的训练,袁术自然也不会放松。有空就去找童渊王越,同时也关注其他人的进展。可人总是有闷的时候,两老头总不能天天切磋不是?总要有点事做。于是,王越就要袁术给他找点乐子,袁术歪头一想,马上想到象棋,于是画图令工谷做来一套,简单的讲解后,两个老家伙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由于好玩,不到一月,就遍布书院,一次,袁术观王越和贾诩下棋,大大的郁闷了一把:居然炮隔两子将军,飞相过河,蹩住马脚照样飞日,连忙帮他们纠正过来,并好好地给他们上一节象棋课。
………………………………
第一百三章 世家之战
袁术住到了宛城,很多事情忙开了。要真正完全控制这座城市,就要完全的把持这座城池的人口和兵源。无疑,那就是控制世家。先前就有了袁术制定好的方案,只需要付诸于行动就够了。一场巨大的阴谋悄悄展开:
这天,宛城中陆续迁入一些大户,有兖州程家,有冀州颜家,有南阳黄家,悄悄的在城中购置地产,安顿下来后就招募家丁,随后还在宛城周围购置田产。开始,城中世家大户没有在意,直到其中一家刘姓豪族中的几名佃户前来结算工钱,欲另谋高就时,刘家家主才发现其中的危险。
原本,佃户种田,工价都是一样的,城中的这些大户世家之间都有自己的默契,基本都算公平竞争的,平常偶尔个把两个佃户退出也是正常现象,谁家没有点生老病死等啥事啊?可一下子几户同时来辞工,那性质就蹊跷了,而且事情也不是家里出了啥事,刘家管家令人跟踪了这些人,发现都到新来的一家姓颜的大户家去了,刘家管家一打听,彻底晕倒,这颜家给出的工钱是他们家的一倍,其实一倍的工价并不是很高,毕竟他们都是剥削阶级。手里的钱都很多,但这是在扰乱行情,恶意竞争啊。于是向家主报告了。
刘家家主知道后,发现这个事情不简单,于是,召集城中的几家大户来商议对策,当贾、许、张、文等大小十几个世家的家主坐到一起谈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大家这才发现事情很严重了,原本一家走掉几个几十个,本就没啥影响,哪家不是庄丁几千甚至上万人啊?可是,这十几家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能小看了,这加到一起就是几百啊,人家才来多久呢?时间一长不就人都跑光了么?
当然,这些人能做到家主这个位置,当然还是有些能耐的,当下决定联合起来制衡新兴的几个家族。城中世家豪族分为几种,像刘家这样的是皇族旁支,家主叫刘永,也有本地豪族,像文家文业、陈家陈文,也有别的州郡的大世家发展到南阳的旁支家族,像蔡家蔡京,当然还有何进的何家,不过这时候的何家在袁术面前“低调”了一些而已,于是当下就选出这五家做为代表,与新兴世家周旋。
五大家族也不推辞,当下就派出了下人去打探几家的底细和后台,常言道,打狗也要看主人,所以动手前要看看是谁的家臣。这不,这一调查,发现黄家有人在袁术身边做打手,颜家有人在袁术身边做护卫,程家有人在县府任职,丫的,都是宛城令身边的人啊。但是,家族利益不容侵犯,不能明争还不能暗斗么?这世家之争连朝堂的皇帝都没法管,还能怕一个县令不成?不过,何家的人在这时候主动退出了,袁术他可惹不起。
看到何家退出,大家暗地里骂他软骨头。不过其他人并不以为然,外甥打灯笼,照旧。然而这一切,自然瞒不过城中银狐的眼睛。得知情况的程昱眼睛眯成一条缝,凝神思考一下,这样的情况正是他所想要的。
经过打探,四大家族得知所谓的几个新来的世家大户不过是个空壳而已,家族中就黄家和颜家有二百来口族人,程家充其量只能算一大户。手中除了有几个钱而已,地都没买好。三家人都到宛城外收地去了。这不是一群傻冒吗?刘文陈蔡一合计,乐开了花,这样的家主,不把家败光才怪。于是更加充满信心。几人一合计,一条毒计生出:不是收人吗?那好啊,自己不是有很多“黑人”么,都让他们去收啊。入不敷出,吃都要吃垮他们,等这些人养肥了养壮实了,他们也就快垮了,那时候不就一举两得了么?
不过,眼下即将过年,程昱不想一蹴而就,动作越快,这些世家就会很快感到危险,要把这些人都套牢实了再下手,让他们想跑就没办法。
嘿嘿,怪就要怪袁术这后来人的智慧了,所以,过年之前,也只是叫这些人招募家丁,购买土地,至于工钱,那是要多少有多少,至于佃户就更是开心,双倍的薪水还基本没活干。而袁术也不仅仅只是把这些人召来养着而已,袁术知道,各朝各代所谓的世家都会瞒报自己的人口数量,期间差距越大,“偷税漏税”就越多,这样利润就越高,如果在盛世,这样的情况或许好点,但现在已经临近乱世了,连朝中大员都是卖官鬻爵了,那这些世家不更加胆大妄为?这样一来,袁术就能知道各家各户到底瞒报了多少人,收进来的人,每天都有人去跟他们聊天,而这些人就是袁术手下的银狐,一个人可能说不清楚,但是综合一群人的说法,还是能总结出一个大概出来的。这结果一出来,让袁术大吃一惊:
刘家上报人口是八千,实际人口竟然超过二万,陈家上报人口是五千,实际可能是一万二到一万五,城中最小的一家只有一千五百人,可实际也在三千人以上,袁术暗暗咂舌,这瞒报的人口都能凑足一支十万大军啊,这样的蛀虫不拔了怎么行。袁术忽然有一种头大的感觉,好像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一般,当然,这么大的行动,不能那个环节脱节,于是叫来贾诩,收拢资金,准备一次大的运作,贾诩也不含糊,当场承诺准备二十万金运作。
听到二十万金,袁术有点呆,这是二十亿啊,自己啥时候这么有钱了?一问才知,贾诩早把肥皂投入了市场,不过投入市场前,通过纪灵的手献给刘宏一些,三位将军也定期定量供应,袁术自己家就更不用说了,当然是“袁术”孝敬娘亲的。就是一些油脂混合草木灰就行了,这些都不难找啊。而且价格极贵,二两十金啊,袁术被贾诩“吓”得不轻,下巴掉到地上去了。这毒士还真狠,好歹你我都是世家啊,咋就这么下得黑手啊?
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袁术迎来了大汉第一战神:吕布。
袁术十里相迎,用隆重的礼节迎接吕布。袁术要尽量拉近与吕布的关系。
只见吕布正手握方天画戟,骑大宛马,头戴一铁盔,就像现在骑摩托车的半盔一样,一副鱼鳞重铠,身着黑色披风,加上二米出头的身材,好不威武。看到袁术大礼相迎,吕布急忙下马,上前给袁术行礼,两人并辔回城。人数也不多,就是袁术几名护卫,吕布的六十名亲兵而已。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回到城中,袁术先是安顿好吕布是住所,食宿,再就是带领吕布等人出去玩乐,只字不提要戟法要士兵的话。因为袁术知道,如果只是简单的给本书送几个士兵,何必亲自来一趟啊,亲自来就必定是有难言之隐啊。于是,袁术采取攻心的办法,果不其然,几天后,吕布忍不住了。找到袁术:
“袁将军……”吕布准备看门见山,结果被袁术打断:
“你我兄弟,这俗礼就免了,公路天天喊你奉先兄弟,怎么你就不肯认我这个兄弟呢?这么见外?”袁术知道吕布的想法,这样说既能拉近两人关系,又能转移吕布紧张的心情。
“公路贤弟,不是布不想,而是礼不可费。今晚布有要事要说,不要插嘴。”
吕布严肃道,也不让袁术接话,长舒一口气道:
“公路贤弟对布之情义,布今生没齿难忘。然而,贤弟的要求,布倒是有些为难。布学的是霸王戟法,霸王项羽是高祖的敌人,因为要避讳,所以他的武艺一直没有大张旗鼓的传授后人,不过布之先祖跟霸王有些渊源,故将霸王戟法传了下来,不过,习得此戟法的也就祖上聊聊数人,布从小天生力大,故家父才让布学习。将戟法外传,布请示过家父,毕竟,公路贤弟与布情同手足,可是家父不允。连日来,贤弟盛情,布不能释怀,苦思良久,不得其解,恰才吾之妻舅曹性思得一计,特来征求贤弟的意思。”
“呵呵,啥大事呢?原来不过如此,些许小事何足挂齿,既然兄弟为难,贤弟不强求就是啊。为人子,当孝为先,尊父命,是儿子本分啊。”尽管袁术很失望,还是做得十分大度。不过,这也是在粗人吕布面前做做样子,在程昱面前就不行了。
“公路贤弟,别这么说啊,布乃真心的。明日贤弟唤来几名武艺高强之辈,与布过招就是,只要多过几次招,总会学会几招的。至于狼骑,布给贤弟带来五十人,都是布之亲随,还望贤弟不要嫌弃。”
晕,这好事,谁嫌弃谁是龟孙子。只看一遍,嘿嘿,老子把文臣武将都叫来,每人记住一招,就是十几招了,有贾诩程昱在,恐怕还能画成图本呢。
“唉,这怎么好啊?又让兄弟操心了不是?”
“好了,婆婆妈妈的,像男人点,屁大点事。”吕布有点愠怒,好像这事是他硬塞给袁术的一样。人家还爱要不要的。
晕,过份的谦虚还真让人看不起,吕布告辞离开后,袁术即刻吩咐典韦以最快的速度去书院找贾诩、颜良、文丑和赵云过来,找颜良文丑的目的自然不用说,找赵云来就是防备将来有一天要跟吕布对阵之时,有所了解,毕竟,有了眼下这些铺垫,吕布必定会使出一些绝技的。至于贾诩程昱就不用说了,安排停当。袁术才去休息。
由于动作迅速,次日下午颜良文丑赵云就赶到了。袁术没有让赵云直接下演武场,只着一身儒装跟在袁术身旁,只有颜良文丑跟吕布切磋。以后的几日中,袁术也拿出不算成形的陷阵营对并州狼骑。以学习骑兵阵法和对抗骑兵的阵法。当吕布与高顺见面时,似乎有牵绊出一些感情,高顺的忠义,吕布也是有些感觉的,于是教得更加卖力。整整大半个月,吕布是没有一天放松过。甚至有些时候像是回到了沙场的感觉。直到贾诩告知袁术,吕氏戟法基本记录下来了。
过年了,普天同庆。袁术原本就收得一个杂技团,于是,在宛城上演一出好戏,台下,袁术和娘亲领姜儿琳儿一同观看,其乐融融。程昱领一众文武在一旁欣赏,不时地发出一声喝彩。吕布坐在袁术身边,看到袁术一家幸福模样,露出羡慕的神色,袁术察觉到了,扭头看向吕布,吕布道:
“看到公子一家,布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有些失态了。”
“无妨,人之常情也。奉先兄弟当初何不携家人一同前来啊?”
“一同?前来?”吕布压根都没这么想过,可是仔细一想,好像也是啊?历史上吕布可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兀自傻笑一下,掩饰道:
“布出门时,夫人刚刚生产,多有不便,故……”
“琦玲出生了?”原来是这时候?袁术自言自语道……尽管声音不大,可吕布听到了,一个沙场征战的将军,听力自然不错:
“琦玲?好名字,小女乳名红儿。抓周时扯住红缨不放。布一直想取个好名字,不想公子想得如此好名。这名字好,多谢公路贤弟了。”
额,没搞错吧?吕琦玲是我取的名字?好像这不是历史吧?袁术小郁闷一下,继续观看。然而这一幕被袁夫人看在眼中:
“术儿,自己的孩子可想好取何名?”
额,这娘还真会插话,好像历史上袁术的儿子叫袁耀吧?还是不要改变太多:
“孩儿想叫耀儿。”袁术答道。
“嗯,耀儿。耀儿好,光耀门楣。”
“曾闻贤弟善于相人,不知可否愿意为布一相?”
“谁说的?如此拙技不曾示人啊……怎么会?”
“难道贤弟帐下奉义兄弟欺我?”
“没呢?只是当初收他时,对众人说过,此人武艺非凡,非等闲之辈,兄弟名将之才,何须一相?他日必定是名震塞外的飞将。名动天下的战神。”
袁术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总是纠缠不清,知道历史的袁术只是把历史提前讲出来,把吕布的威名提早说出来而已。不料:
“多谢贤弟。布当发奋努力,当不负飞将战神之名。”
过完年,袁术要去朝中给众官家拜年。吕布也告辞离去,五十并州狼骑留在宛城,袁术现在还不能就把这些人送书院去,听吕布说,这是今年刚招募的一千新兵中最优秀的前一百名中的一半,可以说并州狼骑的所有军阵都会使用。只是还没有上过沙场而已。所以,袁术想在这次的世家之战中,见见血。再打入颜家的卫队中,使颜家卫队变成三百狼骑后,再融入大军阵,这样一来,就有了一支真正的骑兵。虽然人的素质上有南北差异,但是纵横中原还是够了的。
………………………………
第一百四章 元宵诗会趣事
新年刚过,袁夫人满意的回洛阳去了。
袁术以公务繁忙,只给朝中每家每户送了些礼物,就是每家十斤肥皂,这可是大手笔啊,相当于每家五百金啊。可袁术不这么理解,卖价很高,普及就有一定的阻力,而这样一送,就大大提高普及率,这样,生意只会越来越好。当然,袁术满足的不是这些,袁术一直在考虑改进配方,制作出卖相更加好的肥皂,到时候,一个打特价,就能促使这些人再大掏一把钱。等到卖完存货,新货上市,攀比心理再次作祟,这样,又会引发新一轮的**,说不定就一个洛阳都能尽进百万金。当然,现在的宛城也不能放过,卖酒,马车等都在宛城开始了,袁术给袁绍的只是洛阳的市场,袁术的工业废料还是要卖出去的。现在肥皂也要占领宛城的市场。
年后的元宵佳节,袁术回到书院,陪同蔡邕一起过节,自然,又一个大满堂:
堂中主位蔡邕以长辈身份坐着,旁边坐着贾诩和袁术,其实旁边的位子,袁术本是要留给左慈的,可这家伙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活动开始了都没来,袁术就不等了。于吉淳于凡却云游未归。再一旁就是张机,张机很低调,坚持只坐旁边。其下都是一众学子,郭嘉,戏志才,李严,张既等。田丰沮授程昱也都赶来了,王越童渊也被请来“陪酒”,不过,有所差别的时,他们上的都是书院中最好的文公酒,其余人等都根据自己喜好上汾公或母亲酒等。
新年伊始,屋外迎来新年第一场雪,雪下得很大,酒至半酣,外面就白茫茫的一片了,这时,蔡邕想起两年前初见袁术的情景,不觉轻声吟道: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平章,
梅稍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大家听完,皆道好诗。都称赞蔡邕,虽然多少有些恭维,但蔡邕却苦笑一下,摇摇头:
“诸位不知,此乃公路所作也。”原来这首诗只在蔡邕府上出现过一次,所以,外面还没有流传,知道这诗的也仅仅只是皇甫嵩对三位将军说过而已。
听到蔡邕这么一说,大家看向袁术,对袁术的才华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可袁术可慌了,众人这么一观,必定会要他当面再作一诗,这如何是好?袁术苦恼:
“恩师啊,些许取巧,何足挂齿啊?学生不过恰逢心中有感尔。”
“呵呵,有感,今日雪美,公路是否有感,再作一首。”
得,真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啊,这恩师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我的天,这叫什么事啊,真要命啊。
这是看到袁术神色,大家皆不解,看表情不似作伪,大家纳闷。
“取巧也,果真如此,蔡先生不要为难公子了。”田丰上前戏谑道。
看似解围,实则有点那什么什么的感觉,袁术说不出来,就是感觉不爽,狠狠地瞪了田丰一眼,当然,不是恨他。田丰也知道,袁术不傻,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袁术有些发苦,趁着斗嘴的当口,赶紧搜索前世的记忆,好像有一丝灵感,但不知道在哪,可蔡邕有些愠怒,就是,自己的得意门生居然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咋能不气?
“难道,公路当真没有准备好?”蔡邕有点恼火,但尽量忍着,也有一丝纳闷,难道……见到袁术没有说话,接着道:
“那为师先作吧,自己慢慢想。”
“谢过恩师,”袁术行礼道:“有些头绪,且看学生七步成诗。”
袁术想起曾经在一书上看到过的一首诗,权当应急吧。
“七步?”不吹牛会死人啊?众人脸色十分精彩,有惊讶的,这是田丰;有诧异的,这是沮授;有不屑的,这是郭嘉,他压根就不信;有啥表情都没有的,这是贾诩,公子的真才实学他见过,急智也知道,真的七步成诗也不是没可能,有暗赞的,这是蔡邕,这孩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袁术也不多看众人精彩的脸色,边走边摇头晃脑,两步出一句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
飞入泥潭皆不见。
前消后继不断飞,
……
这只到第六步,袁术说不下去了,扭头看看蔡邕,后面那句能说出来吗?袁术想想,真有点不敢说啊,袁术挠挠头,看看周围,众人的脸色又十分精彩:
田丰歪着头,等着下句,也不觉得脖子疼;
沮授脸色有些变变,也许猜到后面那句不简单;
贾诩还是那表情,公子的急智他见识得多了,司空见惯。
蔡邕则一脸的疑惑,怎么没了下文?只差一步了啊……
程昱看出来了,袁术的第四句其实已经出来了,只是对着蔡邕不能说,只有他,扭头看看蔡邕。
“没了吧,还七步,第六步就断了……我说咋能呢?”郭嘉叫道。
众人看看郭嘉,小子嚷嚷什么?没大没小的。看到众人的脸色,郭嘉缩缩脖子,弱弱的道:“师兄没下文了嘛……”
“这……能不说吗?”袁术看看蔡邕,弱弱的问。
“额……你说呢?”蔡邕胃口吊得老高,听袁术这么一说,气不打一处来。
“丰知道公子下文必定精彩,快说罢,唉呀,脖子好疼……”
“终叫河山颜色变。”袁术无奈,一声轻喝,说出最后一句。
蔡邕一惊,说不出话来;田丰干脆惊都不惊,直接呆住;沮授则轻轻的回味全诗,暗暗赞好;贾诩也只是眉毛动了动,还是没什么反应,可惜,郭嘉一惊,直接从跌坐在地上,手里的酒碗泼到身上也没发觉,这也太震撼了……
良久,田丰回过神,摇摇头,谈谈的道:
“公子之才,丰不及也。最近身体不好,公子以后作诗给丰提个醒……”
蔡邕正要说话,只听堂中一声兴奋的惊呼:
“公子真大才也。大家看到没?公子没有用七步,六步就成了。”众人视之,乃是程昱。
程昱看到堂中气愤有些紧张,打趣道,想要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唉……公路大志,为师亦知,只是公路莫要忘记昔日之誓言。”
“恩师在上,学生永远不忘。‘只要天下有天子,公路一定誓死尽忠陛下’!”
听到这话,田丰沮授贾诩程昱皆是一惊,随即,恢复过来,这公子说的是有天子在,要是没天子呢?天子怎么会没有呢?难道,几人再一惊,尤其是田丰冷汗都冒出来了,这公子也太大胆了吧?现在这天下还没乱了,难道公子真如传说中的一样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吗?那不是市井草民瞎吹的么?怎么会……几人越想越感到头大,只有贾诩泰然。
袁术见程昱想要搞活气氛,结果没有成功,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指着郭嘉:
“太公啊,年纪大了就少喝点,看,坐都坐不稳,咦,怎么还‘失(湿)身’了啊……”
一边说着,一边耸着鼻子装模做样地嗅嗅,再做一个气味难闻的样子,掩着鼻子连忙走开……
大家被袁术的动作吸引了过去,看向郭嘉,大家开始还真以为郭嘉真的出啥事了,不过在场的人都是智者,前后一联系,都明白咋回事了,不觉戏谑的笑了起来,尤其是贾诩,难得的笑了起来,这公子的急智加恶搞真的不俗啊……
只是,可惜,这还不是**,看到大家戏谑的笑脸,郭嘉不知所措,难道真的尿裤子了吗?不会吧?我胆子这么小?
若是只有一个人这么笑,以郭嘉的智慧,郭嘉还真不会上当,可是满屋子的人都看着他,这假的也能成真的了啊?
只见郭嘉用手摸摸下摆,然后放到鼻子上拼命的闻闻,没味啊?再看看大家,众人看到郭嘉还真的上当,笑得更开心了。尤其是袁术,看到恶作剧升级了,超乎自己原有的意图了,笑得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难道是酒味太重,闻不出来?郭嘉擦擦手,再使劲的摸,再闻,看到郭嘉这么搞笑,大家笑得更开心了,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只见郭嘉小脸涨得通红,拼命的摸,拼命的闻,就差没伸出舌头去尝尝了,那个囧啊……
终于郭嘉忍不住了,爬起来,看着袁术,恶狠狠的道:
“师兄,你……你……你欺负人……”
说着一溜烟跑了出去,有了这一出,大家笑得差点背过气去,尤其是平时很少见到笑脸,一脸严肃的贾诩程昱等四人都笑止不住,良久,大家终于停下来,蔡邕正色道:
“郭嘉乃诚实的孩子,以后不要这么取笑他……”
“喏!”袁术长揖道,直起身,想想不觉又想笑,打住,袁术捂住嘴,可耸动的肩膀还是把他出卖了,看到这一幕,蔡邕也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又是一阵大笑,这酒都吃不下去了……
良久,待到都停下来,田丰又对众人说起前年去征羌时,袁术千里之外,从容算计敌人的情节,这人还在路上,就知道敌人会怎么攻城,边塞会出现什么情况,该用什么计策迎敌,城里会出现什么情况等等,愣是慢慢悠悠的赶到边地,羌人也愣是两个月不敢攻城等等,当然,这下又带出袁术的另两首不为人知的诗作: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放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另一首
青海长云暗边关,
孤城遥望临洮关,
黄沙征战连环甲,
不破胡虏誓不还。
听到袁术曾经做过的诗词,蔡邕更是感概万分,众人则是更加惊讶不已,尤其是田丰说道:“后来边关的将士都是高喊着:‘黄沙征战连环甲,不破胡虏誓不还!’冲向敌人,连边关的将士都说,几十年没打过那么畅快淋漓的仗了。”众人更是用赞美的眼光看向袁术,对袁术的敬佩再增加几分……
武者也有武者的乐趣,一早在黄忠赵云的领导下,众人打猎去了,给大家准备诗会的肉食去了,聚会快要结束时,一干武将带着大堆猎物回来,袁术又提议:“吃火锅,涮羊肉。”
大家被袁术的新名词吸引了,众人都知道,只要出自袁术口中的新名词,必定是一个新鲜的玩意儿,于是大家耐心的等着一众武者和厨子把打来的猎物褪毛和去内脏后,袁术吩咐取来花椒八角茴香等一些佐料(这时代还没有辣椒),在大堂中央支起一口大锅,加入大把的木炭和柴火,待到锅中汤料滚沸,然后将肉切成肉片,丢入锅中,再用筷子(这时候不叫筷子,但这样方便大家理解)迅速捞起,吹吹,即丢进口中……
淡了点,再加点盐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