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成帝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额……一下把左慈噎在那里……
“左元放,吾等前来拜会,也不至于让吾等站在道观前候着吧?”袁术特意把“候着”两个字拉的老长。左慈慌忙将两人迎进观内。
上茶,叙话,闲聊几句,左慈直接询问来意,袁术也不做作,直接道:
“吾知元放通晓奇门遁甲,五行八卦,特来求教几个阵法。”
“唔,这好像不应该来寻贫道吧?常听世人传言,大汉平虏将军用兵如神,区区数千人即破十万西羌,鲜卑,更有甚者,追杀西羌1800多里,陈汤再生啊。”左慈特别强调“大汉平虏将军”。
“得了,咱们少为这些俗事俗礼抬杠了,术今日来确实是诚心相求的。”
“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见到袁术不抬杠,左慈也不开玩笑了,正经道,接着问袁术的来意。
“术实是来求教奇门遁甲中的阵法的。还望……”话没说下去,见左慈脸色有点不好,连忙打住,看着左慈,似有话说。
“公子欺吾也。贾先生从贫道这里偷学奇门遁甲,贫道还没问是不是公子授意的呢?”
“呵呵,此乃术之私心也。术知奇门遁甲乃天下奇术,非寻常兵阵可比。吾只想让贾先生求教仙人几招,好维护书院和山谷居民的安全。却不想触怒了仙家,术代文和给仙家赔礼了。”说罢,下席欲拜。
左慈连忙扶住,原本左慈有气,可见到袁术如此放低身份来谢罪,还真不好出言怪罪了。愤愤道:
“非是贫道不肯,只不过也不需将贫道灌醉了来套话啊。唉,也只怪贫道贪杯也……”
额,贾文和还真有办法啊……真的为了吾,这办法也用上了。
“不过看在公子为天下子民的份上,贫道可以不计较,不过以后还请公子劝解贾先生,欲学奇门遁甲不是不可以,只须在师尊牌位前行个拜师礼就行了,贫道一定倾囊相授,以贾先生的资质,不出三年,吾就望尘莫及了。”
“额,好你个左元放,还要挖吾之墙脚啊……”
这下轮到左慈叫屈了,不过是夸了贾诩几句,眼前这袁术还要这样歪曲意思,心里那个郁闷啊……所幸看到袁术脸上没有怒意,才知道袁术的性格使然。
于是认真讨论奇门遁甲中的阵法,袁术向其讨教两个人的阵法和十八个人的阵法,只听左慈悠悠道: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
额,还有这种说法啊?袁术愣了一下,以前只知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说法。
“两人就学两仪阵法吧。十八人的容贫道想想。”
额,你道家子弟不知道十八罗汉吗?袁术一想,罗汉好像确实不是中国的说法,好像是外国传过来的,外国传道,好像是唐宋以后了,这咋办啊?一会,只听左慈道:
“习十八人阵颇为困难也,只有正反四象阵和正反五行阵两种阵法合并才行,要配合完美才能发挥其中的威力,十八人啊,都要做到心神合一,何其难也。”
“正反?那八卦阵是否也可以反转啊?”
“额,八卦阵反转?贫道研究研究。”
“也不全是,就是两个八卦阵重叠,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内外两阵分别反转,是不是可以衍生出很多新的阵法呢?”
“额,理论上是可行的。贫道研究一下。”
见到左慈跟自己讨论很投机,袁术心下有了些许小心思,当下拉住左慈分析各种自己已知的阵法,前世玩三国志游戏里面就有很多阵法,分别拿出来一一跟左慈讨论,并提出自己成熟或不成熟的观点,左慈本来也只是从书本中学习,只有自己理解的观点,现在有人提出许多新鲜观点出来,自然好好辩论一番,只到深夜,两人抵足而眠。次日醒来,左慈才恍然大悟,又中计了,不过心里不觉得少了什么,反而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稍后,袁术醒来,连忙道歉,左慈哑然失笑,这明的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罢了,罢了,公子这招比贾先生可要高明多了。吾也不外传,师命难为。昨日已经说好的,吾会教会文和先生,不过以后想学,就要常来哦,最好是带几个弟子来……”
额,袁术明白了,这左慈的意思就是让袁术带人到这里来,自己跟袁术讨论,别人就在一旁“偷听”,这样他也算不违师命,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更何况左慈也“学到”袁术的“正反八卦阵”了不是?
又是大半天,袁术才下的山来。
回到书院,叫来高顺纪灵和贾诩,叫他们一起去找左慈学阵法。尤其是尽快叫颜良文丑学两仪阵法和张飞的燕云十八骑学正反四象和正反五行阵法。叫高顺去跟左慈一起参悟正反八卦阵法。
休息一天后,袁术再去工谷,见到马袁二老,两人脸上有些许兴奋之色。
显然,兵器的雏形已成,棘轮也做了个大概,马车也基本做了出来。
当看到兵器架上的双铁戟时,典韦眼睛里闪动着异样的光芒,那样子跟看到美女差不多了,额,不至于吧,本是给你订做的啊,看来这样子是不会差太远噢:
“奉义,去,拿起来看看。”
“诶……”就差没跑过去了,拿在手上掂了掂,顺手舞动起来,虎虎生风,好不威风啊。舞了两下,停了下来,摇摇头,很惋惜的放在兵器架上。
“怎么?不喜欢?”
“公子,奉义很喜欢,只可惜太轻了。”
“轻?两把加起来有五十多斤啊。”马袁二老惊叫道。
“不忙,奉义,先不说重量,其它地方有不有不称手的地方?”
典韦摇摇头,说了几点无关紧要的建议,不过希望右手比左手的重一点。袁术道:
“这双铁戟是为你订做的,吾知道会有点轻的。吾是见你的兵器也不很称手而已。马老,烦请用陨铁打造。”
典韦虽然不能完全理会袁术的意思,但武人都爱神兵宝甲,自然十分兴奋。十分激动的拜谢袁术。随后,袁术又叫来昨日诸人。
张飞听说了昨日的好事,这下书都不读了,屁颠屁颠的跟着跑来。
到达工谷兵器室,袁术叫众人挑选称手的兵器,让袁术意外的是高顺很兴奋的拿走了唐刀,丫的,这刀刀身就有近一米长,加上刀柄就有一米多了,袁术知道,这比自己在网上看到过的唐刀要长些宽些了,显然,袁老没能完全体会,但看到高顺的举动时,袁术还是吃了一惊的,只听高顺喃喃道:
“好刀,好刀,步战能做短刀用。要是能把刀鞘跟刀柄接上,就能做把长刀了。”
额,经高顺这么一说,袁术还真觉得像那么回事,只要在刀鞘和刀柄尾部装了契合的接口就能固定起来了,这不就是一柄能马战的长刀吗?要是配合大盾的话,那不就是……袁术不好形容了,立马叫袁老记下,并再要高顺提了一点建议。
接着,徐晃选择了两刃斧,张飞选择的蛇矛,晕,这都是天注定的哦。文丑看了看新式的枪,还是感觉不好看,希望做成四棱的才好看,袁术也没说什么,毕竟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不过把枪做成四棱的,做得厚一点,加上血槽,应该威力会大增。
看到张飞高顺徐晃拿到好兵器,李严纪灵和颜良眼睛里有点失落。
袁术从枪架上取下月牙戟丢给颜良道:“试试这个。”
“公子。颜良习惯使刀。家传的也是颜家刀法。”
“那就请公悦以此戟为刀,试试看?”
虽然不解袁术的意思,颜良还是舞动了一下,几招后还是停了下来:
“虽然能做刀用,但毕竟不顺手。”
“呵呵,吾想公悦公服两人合练一个阵法,必须一人使戟一人使枪。公悦武艺在公服之上,且公服擅长配合,所以吾才有此想法。然后吾叫文和传你们两仪阵法,日后征战沙场,尔等两人同为先锋,以汝兄弟二人之高强的武艺,加上吾之钢枪重铠,配合完美的阵法,尔等将天下无敌也。只不过良要辛苦些罢了。既然良有难度,就算了。”袁术下套道。
可怜颜良被袁术描绘的光明前途陶醉了,名扬天下的好机会啊,当下拜道:
“请公子勿怪,良脑子简单了些。良愿为公子的大业吃尽苦中苦。”
“毋须多礼!”袁术连忙扶住,心里乐开了花。
“公成,严师弟,尔等想使用何种兵器?可以作图一观。吾唤他们亦为汝等订做。”
纪灵上前,画三尖两刃刀图样。
李严年纪还小,暂时学习枪法,也没准备。不过袁术看到李严的眼睛在看唐刀的时候闪烁着光芒。袁术决定以后找到好的武器再送他。
&nnsp;
………………………………
第九十章 学堂的一天
一应事情皆完备,袁术心情不错,好好睡了一晚。一应事情皆完备,袁术心情不错,好好睡了一晚。
天亮了,袁术又去拜望蔡邕。一直以来,袁术都没有好好听蔡邕讲过一堂课,是时候去听听课了。袁术看到电视里的私塾,以为所有读书都是那样读的。殊不知,真正的授课其实是像大学里面自修一样,靠自学的,老师也有自己研究的科目。此时,蔡邕研究的是音律。只有学生来问他时,他才会仔细讲解。
进到学堂里,袁术又看到熟悉的一幕,庞德黄叙闹作一团,像是要打架了。张飞倒是老实得很的样子,在跟李严请教什么。郭嘉缩在角落里,兀自看书,只有戏志才像个读书人一样,边走边看书,一边摇头晃脑的。袁术大怒:
“吵什么吵?要发疯了。都老实的给我作好了。”
听到袁术一声暴喝,大家都停了下来:
“志才见过公子。”说罢施礼。袁术的暴喝没有让戏志才感到惊慌和紧张,非常冷静。
“叙……叙见过师兄。”黄叙哆嗦了一下,也缩了回去。年纪不大,心性还未成型。毕竟这是第一次见袁术发怒。本来见得也不多。
“嘉见过师兄。”说完又埋头看书。好像是袁术把他打扰了……
“师兄!”李严微微施礼,虽说年幼,但也显得比较冷静的样子。
“师兄,快来评评礼。”再看看庞德和张飞,两人停了一下,可似乎又要继续。
“混账。这是读书吗?要不想学习就滚蛋。老子不喜欢来吵蛋的。以后要是再让吾看到汝等在此打闹,影响恩师休息,就都滚出去。”
“师兄,不怪德。”庞德争辩道。
“怎么?还有理了?”
“元叹师兄来信了,德拿到的,叙师弟要抢的。”
“元叹师兄对叙最好了,一定是给叙写的。”元叹对黄叙的关心,开始多应该是出于关心他身体开始的。
“就这事?胡闹?德容呢?”
“恩师叫他去整理书屋去了。”
额……看来恩师还是蛮喜欢张既的嘛。
“哼,看看你们,德容跟你们一起来的,现在恩师疼爱有加。你等呢?如此这般,将来何能担当大任?黄叙,要是不想学,就跟你父亲学习去。你等也一样,吾这里要的是文武全才。”袁术知道,文武全才是很难的,但上学的时候,不都是说要全面发展吗?这就是要他们两边都不落下。至于学得怎么样,那是资质问题。袁术觉得还应该举例说明一下,树个典型:
“尔等就不想像文和仲德一般做点事吗?看元叹都能代恩师了。”
“想是想,可公子从来不带令明外出啊。”庞德争辩道。
“噢,想出去?”
额,自己上学时作学堂也是坐不住的,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何必要求别人呢?但现在不能怎么想啊?看来得提点要求,刺激他们一下了。
“想出去是吗?那好,吾明年可能去一趟南方,若是有兴趣的可以一起去。”
听到这话,大家眼睛一亮。连在角落里埋头看书的郭嘉都抬起头来。
随后袁术转个弯: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得不到恩师的许可和通不过吾的考察,就想都别想。”
“当真?”
“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这倒是让大家收住了心神,庞德停下来,暗自握紧了拳头。看来在给自己加油。
“元叹的信呢?吾先看不过分吧?”
“喏。”庞德将信交给袁术。
接过书信,袁术迫不及待的坐到一旁,展开来看。丝毫没有刚才的威严形象。大家看得一阵愕然。
看过书信,元叹不过是说自己过得很好,向恩师和各位兄弟问好。守坟的事情比较简单,所以没有放弃学业。闲时也出去走动走动,也跟一些当地游侠豪杰走得来,也去拜访过一些世家学子。不过也请张既代向袁术道歉,花掉袁术不少米米了。也见识了一些当地的人物,地方上开始有人向往那种生活了。有的开始有迁移的想法了。也有一些文人世子想去书院拜望这里的豪杰了。
其次确实问到了黄叙的身体,令明张既也问候了一番,鼓励大家多努力。
看完后,袁术给众人看看,这是树立榜样。激励大家的兴趣。
接着,袁术看大家不闹了,这才问候一下各人的情况:
首先当然问戏志才,身体恢复如何,在治学何书等等:
“昔日闻志才在学习墨家经典,可志才可知墨家分三派:墨客、墨侠、墨匠,墨客主要治学墨家经典。墨侠主要习武强身,墨匠主要是制作研究等。吾亦是曾今见过墨匠的一些书籍而已。不知志才有何打算?”
“额,只是看过一些书籍,就能如此?看来墨家学问博大精深啊。志才必将努力学习墨家经典。”额,一句谦虚的话,有这样的效果啊。
随后询问郭嘉,郭嘉回答:
“嘉初看公子的三十五计,甚觉通俗易懂。故仔细体会起来。”
“哦,走为上一计,嘉如何理解?”
“就是在敌强己弱时,退后避敌锋芒,然后再寻找有利的战机攻击敌人。”
“额,不全对。”
郭嘉不解,深深一礼:
“还请师兄赐教。”那样子十分诚恳。袁术只是随口一问,现在也不得不谨慎回答:
“所谓走为上,可以理解为:在敌强己弱时,采取敌进吾退,敌驻吾扰,敌疲吾打,敌退吾追的方法,将敌人不断削弱再围歼。而在敌弱吾强时,吾等若是将其包围,则会激发敌人拼死一战的决心,这样一来,吾军就算取得胜利,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这时吾等撤走一角,采取围三缺一的方法,消磨敌人的士气。若是吾军虽强,但是包围不够,可以先退避三舍,然后设置陷阱,诱敌深入,利用天时地利消灭敌人。”
“嘉明白了。”袁术的答案给郭嘉很深的震撼,决定再次仔细深读。
“李严,刚才益德在找你讨教什么?”
“讨教谈不上。只是在问严是否见过师兄动武,武艺若何。严言师兄善于言辞折服,不曾见过师兄动武。”额,原来是这样,袁术正要说话,就听张飞嚷嚷道:
“师兄武艺若何?敢不敢跟益德大战三百合?”
“晕死。说话能不能有点理智?”一句话把张飞说懵了:
“大战三百合,吾没被你打死,也会被你累死……”说着大家哄然一笑:
“战你。一合就够了。”必杀技与战场交锋是不一样的。一般武者很不屑。但袁术当过兵,对兵王的东西很崇拜。所以就记住那么一招了。这一招能胜吕布,那就对张飞也不在话下,看到张飞不信:
“不能随便给你看到了,需得有点刺激的东西。就一招,若是败了,以后就老老实实的给吾读书,若是不然,就滚回去好了。”
袁术可不会说自己败了就怎么样。也不等张飞回过神来,袁术接着道:
“取你蛇矛来。吾就让你看看。”
“蛇矛还没打出来呢。就用木棒吧。”
说着去外面取来一根木棍,袁术也去折来一截树枝,两下在场中摆开:
张飞也不多话,挺“矛”就刺,袁术站在原地也不动,眼见“矛”就要刺到了,轻喝一声,迎面而上,众人冷吸一口气,丫的,惊险。
只见袁术一个连贯动作使出,拔“剑”,格挡,旋转,丝毫不乱,张飞没见过这种打法,惊异的迟疑了一下,正要做出反应,忽然只觉脖子一痛,袁术已经闪身而过,自己的脖子火辣辣的疼,啊,被“抹”了脖子,连忙丢掉木棍,捂住脖子。回头看时,只见袁术一个很酷的架势:
背对这张飞,眼睛直望前方,手中平持一树枝,身体倾斜,一脸的寒气。
不用说,自己已经被抹了脖子,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就一招啊……
看到张飞惊疑的神情,袁术笑了笑,故弄悬殊的道:
“连吾手中一招都过不了,你还想干什么?以后老老实实的学文习武。你是吾之师弟,吾绝对不会亏了你的。但是,你要听话。”
“喏!”张飞服气了,唯唯诺诺的样子。
这下袁术才发现,众人还愣在那里。一个一个拍醒:
“以后这些技能也会教给你们的。现在主要是要好好学习。知道吗?”
“喏!”众人齐答。
袁术不知此次交手对张飞的影响:后来,每次有人夸张飞武艺时,张飞都会惭愧的回答:“师兄那才是高手,吾之武艺在师兄手中,一合都过不了。”
这时,袁术想起要去拜见王越学必杀技的事了。可根据野史记载,现在王越是帝师,不轻易见客的。袁术有点犯难……
看到众人不再打闹,袁术再一一询问众人学业,庞德,黄叙在学习《孟子》,李严在学习《论语》,张既进步是最快的,众人说已经能跟蔡邕论道了。
正说话间,张既进来了,见到袁术,十分恭敬的行礼:
“德容见过师兄。”
“德容在里面忙什么?”袁术问道。
“家师唤德容代笔,给元叹回书信。”
“噢,元叹也给恩师写信了。都说些什么?德容都回了些什么?”
“元叹告诉恩师,家事都办好了。些许难题都已经解决了,不过在学业上有些问题,恩师唤吾给元叹作答。回书时,德容告知元叹,书院来了好几个师兄弟,以及益德令明等人的一些事情。”
“嗯,德容有进步啊。能跟恩师对答了。今后书院学堂里的事情,德容给好好管着,尤其是这几个祸精,要是不老实,就给吾送回老家去。只要通知贾先生就够了。不过若是诸人学业不精进,就唯你是问。”
“喏。”张既不亢不卑道。
“德容现在治经何典?学得如何?”
“既已经学完《论语》,《孟子》《四书》等,现在恩师在教导《礼记》和《商君书》”
“嗯?恩师在教导德容学习法家?”
“不全是。既觉得各家学说必有各家之长,做学问当要取各家所长,弃其糟粕,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所以才求恩师教诲。”
“嗯。话是这么说。那以后德容就要努力了。不过,以后也要多多学习兵家。像孙子兵法等!”
“喏!既谢过师兄!”
“好了,这里吾命德容为书院学长。管着这帮祸精。”
“喏!”众人唯唯诺诺。
“吾去拜见恩师。志才……”
“公子,志才在!”
“德容年纪尚幼,还请志才兄弟帮忙照看着。既然学习墨家,有空常去工谷转转。然后去武院,请教汉升教你太极心法。”
“喏。志才记下了。”
说完,袁术去看望蔡邕。
这个时候让张既当学长,主要是因为张既的成熟稳重,别看张既才十一二岁,可说话做事却是跟大人差不多。
不过想想也是,这时代十五六岁就结婚做爹,十一二岁本就不算小孩子了。但毕竟在袁术看来,还是小了点,所以叫戏志才帮忙看着点。
戏志才现在二十来岁了,日后出去,贾诩程昱或许都脱不开身,但是身边总要带着一个谋士的。所以戏志才就是不二人选了。书院里,先把张既的威望树立起来,袁术暂时还没打算这些人现在就出山的。毕竟,根据袁术已知的历史,张既顾雍都是是属于内政系列的人才。
见到蔡邕,脸色好多了,但仍然有些憔悴。看到袁术,似有所思。袁术问道:
“恩师有何事烦心耶?”
“元叹来信了。想必书信中的事件公路都知道了。”
“知道啊,怎么呢?”
“可有一件事情很麻烦,元叹难以做主。所以想要为师代为恳求公路。为师知道,只要开口。公路一定不会让为师为难。故为师正思之是否告知公路。”
“呵呵,恩师先要说来听听啊……”
“元叹书信中言,徐州琅琊莒县有一徐姓大户,由于家主得罪了当地盗贼,迫害致死,县令不但不救,还趁火打劫。并以通匪的罪名通缉徐家后人。徐家夫人带领幼子逃到陈留。元叹见其可怜,欲收留他们。只是……”
“只是元叹有心却无力。是吗?”袁术接道。
“嗯,元叹现在没有身份……”
“那恩师觉得弟子的身份够不?”
“公路的身份是够,只是元叹尚幼,不知人心叵测啊……”
“呵呵,不妨事。吾观元叹才智心性皆不错。应该没问题,实在不行,就派人打听下就知道了。真有其事,也好成全元叹一份心意。”
“如此,有劳公路了。不过还是谨慎一些好。”
“恩师客气了。都是自家兄弟的事。”
顾雍虽是世家,可跟袁术确是没法比的,袁术称顾雍为兄弟,认为自家人,这就更能拉近两人的心灵。
袁术觉得事不宜迟,跑到文院,叫来袁虎,令袁虎派五十雪狼先去顾雍那里,再通知贾诩,令银狐出马,查知事情的真相。
见到贾诩,袁术说起这件事,心里很不舒服,想将贪官杀之而后快。贾诩却劝阻袁术:
“贪官越多,被逼的寒门士子也会越多,这样更有利于发现人才。再就是,天下贪官多如牛毛,杀是杀不尽的……”后面的话,不要多说,袁术自己也能想清楚了。
吩咐完毕,袁术再来见蔡邕。毕竟,今天袁术是要来读书的……
年前说好更新到90章的!终于完成了,年后可能有要拖很长,十天?半个月?忙着给亲友拜年,给领导拜年,带宝宝出去搞亲子活动,战友聚会,同学聚会等等,忙都要忙死。不过请各位兄弟猛放心,此书是我的处女作,一定不会“太监”的,最近寻找到一军师,以后的情节会更加严密一些,精彩一些,曲折一些。尽量会满足兄弟们的胃口。
不过主线还是以纪实为主,不会变成武侠或玄幻!要是有些前后不一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证,以求此书的完美!
&nnsp;
………………………………
第九十一章 金兰结义
袁术听了三天,这里的祸精也老实了三天。
第四天,袁术去武院看看众人,才进武院,就听到有人窃窃私语,袁术觉得好奇,该不会是荤段子吧?于是,袁术偷偷听起来:
“别看益德武艺年纪小,武艺还真不错呢。”听声音像是文丑。
“可惜,莽撞了一点。要是像李严公明一样就好了。”这是黄忠。
“呵,那才多大啊?再大点,成熟了就好了。”好像还是文丑。
“那可不能那么说吧。李严还要小些呢。”这好像是颜良。
“李严心性不错哦。是可造之才。”黄忠道。
“看,正说小严呢,他就来了。”颜良道。
耶,说曹操,曹操就到啊。袁术歪歪着。
“小兄弟,怎么几天没来啊?不是隔天来一次吗?”
耶,这家伙小归小,做事情还挺刻苦的啊。一天学文一天习武啊。
“这几天公子在一起学习,严觉得是个机会,所以就没来了。”
“额,公子在学习?跟公子这么久,才听说公子去学堂学习。先前只知道是蔡大师的学生而已。”黄忠沉吟道。
“公子文韬武略真的很厉害呢!”
“额,吾等自然知道公子不是俗人,但还真没见过公子出手啊。”
“公子出手?那快说说,快说说。”颜良有点急切的想知道。
“从哪说起啊?这样吧,先说文才吧,公子可是诸子百家都懂啊,儒家就不用说了,道家,墨家,法家,一句话就能说出一家的思想方针和主要典籍,每本典籍讲的主要意思。唉,别说意思,就是看都看不完啊,有些书好像吾还没见过呢。”
“额,公子年纪好像不大啊?学这么多东西,难道天生就会啊?”
“你觉得都跟你一样笨吗?听说德容元叹都很不逊色呢。”
“还有么?”
“公子的书法好漂亮噢。”李严沉醉道。
听到这里,袁术想起了昨天写字的情景……李严道:
“公子写得一手好书法。那篆隶简直可以跟恩师的相媲美。后来,恩师又拿出一手绝活,以前恩师管鸿都时,创造一种叫作飞白的书体,煞是漂亮,额,应该是气势磅礴……”
听李严那声音,像是还在回味那感觉样。
“那这样,公子怎么样?”众人似乎觉得袁术应该也有后招。
“公子也现了一手,听说叫行书。飘逸潇洒。好像公子的性格噢。”
“看,公子不一般吧?”
“那公子武略如何?总该不会跟蔡大师比试吧?”
晕,这颜良还真能掰啊……
“吾等见过公子上沙场,还带领大家冲锋在前。可没见公子杀过敌人?”颜良道。
“额,怎么?”黄忠好像没明白。
“吾和文丑在公子身边啊,不知公子武艺如何,就一直在身边保护,见到有人过来就提前砍掉了,公子征战数日,愣是没杀一个人……嘿嘿……”
“大家都在聊什么啊?这么起劲?有什么新鲜事么?”远处有人打招呼,打断了原本想说话的李严。
“额,进哥哥,严好想你啊……”晕,现在李严还没进入青春期,声音还有些稚嫩,这话一出,袁术打个激灵,想起了《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声音……
“咦,听说跟公子学习了三天,可有什么收获?”乐进道。
“公子的本领很强,怕是几年几十年都学不完。”听声音好像徐晃。
“公子的本领不是一般的强,怎么,你见过公子的本领了?”听声音想是高顺啊。
“额……公子好厉害。”
“怎么?公子一般不会出手的,出手便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