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成帝国-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喏!”说着挠挠头。

    这时袁术发现不远的地方有数十女子别动队的身影:

    “咦,别动队怎么就这几人呢?”

    “公子也许还不知道,现在队里其实又快有二千余人了……”

    “怎么回事?”

    “回来的路上,夫人还是老样子收人的……”

    “晕,这丫头怎么能这样啊?”

    “夫人说,公子会把好的人挑出来的。其余的也算是给她们活路了,她们也会感谢公子的。”

    “额,照这么说来,你们是要吾帮你们选人咯?”

    “额……公子,伶俐不是这意思,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啊?都自己兄弟,吞吞吐吐做什么?”

    袁术的一句“自家兄弟”惹得四人心中一片火热,袁伶也不有顾虑了:

    “如公子所言,忠心的留下,可依然有不少体质不好的留下来,这样一来,就难以保证战斗力啊。”

    “嗯,这好办。公悦公服,汝等二人帮下忙,叫众女队员都来演武场。所做的事情不多。绕这个演武场兜圈子,坚持到最后的三百人留下便是!自己注意观察,体力明显不好,仍要拼命坚持的尽量带走,那样会出人命的。”

    “喏!”看到袁术这样关注平民的性命,心中十分感动。

    吩咐完四人,袁术看到黄忠,乐进、徐晃等人相继来到演武场。

    看到众人都来,袁术想看看众人武艺。询问黄忠:

    “汉升观院中众人武艺若何?”

    “皆不是善良之辈啊!”说着呵呵笑了。

    “那比之文谦呢?”

    “不好说,就文谦而言,已是不弱了。而且,文谦今后的任务会更重。当重新选择一人,接替文谦的职位。”

    文谦的重要,袁术知道,自己拜过把子的。所以袁术将自己的近卫都交给了他,也就是说在军事上,雪狼直属袁术,领队是乐进。军师则是贾诩。而银狐和鹰眼不同,直接领导者就是贾诩一人,当然,必要的时候袁术也能指挥他们,但袁术也知道这两队人在关键时候的重要性。所以乐进的责任是很重的。

    别看现在雪狼队伍扩大了,养着千余人,但任重道远。以后袁术周围的文臣会不断增加,这些都要乐进来保护。所以目前来说,武院中镇场面的人得好好思量了:

    “那汉升认为何人可以呢?”

    “高顺壮士吧。此人成熟稳重。做事细心负责。若是日后辅以兵法阵法传授,当是一位将才也。目前管理武院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嗯,汉升观高顺武艺若何?”

    “除却乐进,叙儿,德容,和公子身边4虎,众人皆在其上。令明和益德不一定能占到便宜,但毕竟年幼,不可同日而语。”

    “嗯,好吧。文谦去跟随文和先生。不要疏松了武艺和兵法知识。”

    “喏!进知道了。”

    “以后高顺就坐镇武院,训练书院中和袁家的庄丁护院。但要细心留意有资质的人,汝要为自己训练出一支亲兵。人数不要太多,八百至一千人最好,但一定要是精锐中的精锐。以后吾再给予精良的武器和盔甲,务要这千余人能冲锋陷阵,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喏,顺谢过公子。顺已经从公子交付与顺的八百人中挑选出百余人进行特别训练了,顺有一事想求教公子……”

    “哦,何事?”

    “请公子为这支队伍取名字。”

    “呵呵,这吾不内行,顺应该自己取名字,那样才有自己的士气。顺有何想法?”

    “公子,顺想唤作陷阵营。不过要分作两营,一营八百一营四百。”

    “为何做两营?”

    “一旦征战,必有损伤。其一能随时在四百人中补给。其次,八百人中的辎重总要有人来承担,于是……”

    “嗯,顺的想法不错。今后就叫陷阵营。不过颜家的人先训练着,以后颜良文丑独自领军时,这些人要给颜良文丑做都伯的。”袁术肯定道。

    这陷阵营就这么来的啊。想想身边的队伍,雪狼,银狐,鹰眼不知道具体人数,应该扩编了不少。其余有了女子别动队,陷阵营,燕云十八骑等。

    接着回到正题,袁术问道:

    “众人在高顺之上的有几人?”

    “德容好像侧重于政治和兵法。除去德容,其余诸人皆不在高顺之下。主要是因为高顺缺少训练而已。若是高顺好好锻炼。他日成就亦是不弱。”

    “嗯。一会高顺与纪灵,徐晃与庞德过过手,颜良文丑分别与奉义汉升过过手给汉升心中有个底。”

    “今后注意了,武院过的高顺三十招的日后将做都伯,过得五十招的都可成为曲长校尉。” 袁术慎重申明道:“这是考察的标准。能与高顺过五十招的,可以入中院学艺。能跟徐晃庞德对战百招的就可以跟汉升切磋了。”

    “汉升,德容和叙儿一样,先从武院开始,一级一级的锻炼出来!”

    “那益德可以吗?”

    “你?少惹是非就好。至于学习嘛,谁都可以。至于对练就免了,你只要开打就没完没了。什么时候养成沉稳的性格了再说吧。再就是习武是不许饮酒。”

    “喏……”

    演武场安排了一下,袁术想去看看文院中的人才了,袁财说有几人在中院了,能如中院的应该都算不错的了,也说明这些人都是好学之辈。

    袁术转身就听后面有人大叫:“快来快来,场内众位大哥,谁来与益德大战三百回合?”

    “吾刚才说啥啊?怎么转身就忘?”袁术转身,对张飞喝道,张飞连忙跟猫见老鼠一样缩到一边,不再吭声。

    “唉……可怜的孩子。要这么下去不把你憋坏才怪。”看着这样子的张飞,袁术心中怜悯:

    “你们有谁愿意跟益德陪练?”

    “公子,吾兄弟二人愿意。”颜良道。

    “去,你们二人陪练,那日后益德不更加脾气大?”转头对黄忠道:

    “汉升,日后这倔驴子归你管了,务必使之养成沉稳的性格。若是违抗命令,吾就将他送会涿郡老家去。”

    “公子别啊,益德日后一定听话。一定一定……”说着唯唯诺诺。

    “哦,对了,高顺,纪灵好像都过了及冠的年纪了吧?日后吾求吾师为汝等赐字。”

    “多谢公子栽培。”说着两人行礼。

    后来袁术求蔡邕为两人赐字:纪公成,高公义。

    袁术走后,众人开始切磋。纪灵和高顺,颜良和文丑,奉义和汉升几乎都是平手,但行家看门道,众人武艺若何,黄忠心中有了底了。对于张飞,黄忠也从徐晃口中得知了一些情况,再亲自和他过过手,也知道了他的底细。决定将张飞送到雪狼中去锻炼一下意志和性格。

    回到房中,两女还在睡,袁术吩咐了一下周围的侍女,然后才去文院中……

    &nnsp;
………………………………

第八十二章 文院震惊

    袁术踱步前往文院,莘莘学子在读书: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袁术仔细听了一会,忽然想起有了新的教书先生,于是在场中寻找先生,果见一身高长者,八尺有余,跟现在的一米九差不多了。蓄着半尺长得胡须,打理的甚为细致。虽是教书先生,但双目炯炯有神。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般教书匠能有的气质。这么个人,袁术不知道,三国里面没有叫程立的。想了很久,也看了很久。

    这时,袁术感觉身后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看时,是贾诩:

    “终于等到公子来了,诩恭候多时了。”

    “哦,文和有何事?”

    “多矣,一一告知公子罢。”

    “首先是元叹的事,诩思量着,是否使之在陈留宣扬一下南阳之富庶?吸引贤才良将,至少些许平民也好?”

    “嗯,就以吾之名号吧。令银狐出动就够了。估计平民容易相信。若是有文人士子打听,再抬出元叹就行。至于对答之言,还请文和想好告知元叹。”

    “其次,公子离开的数月间,书院进行过一次测试,书院中有十余人通过,其一就是这先生,唤作程立的。兖州东郡人,字仲德……”

    额,程仲德!这下袁术就知道是谁了,挥手制止了贾诩继续说下去。袁术一直以为程昱是个年轻人,没想到是个年纪不小了啊。

    “此人才学如何?”

    “跟子辅差不多。不过此人应该属于治国良才。”

    额,好像也是,程昱指挥作战的典故好像不多,但非常善于相人:初在山中读书,经荀彧荐仕曹操。曾於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曹操征河北,昱举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胜袁绍。后与刘备战,昱计挟亲赚徐庶,使庶来投。从南征,昱谏曹操以防火攻,又识黄盖粮船之伪,免大寨遭创,曹操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劝曹操班师……比之郭嘉,各有不同的特点。

    “嗯,吾想考察一番了。还有什么事?”

    本来贾诩还要说其余人的,被袁术一打断,就忘记了:

    “暂时没有了。只是山谷中众人想请公子指点迷津。”

    “嗯!知道了。”袁术想了想,又道:

    “请文和通知此人和已过中院的诸人均于中院中等待,吾要考校一番。请文和叫沮君德容一同参加。”

    “喏!”

    半个时辰后,人数到齐,其中居然还有两个约10岁的小孩,年纪最大的是贾诩。袁术笑了。看着屋中十余人,袁术道:

    “吾是此书院的谷主,也是当朝平虏将军。今日吾要考校诸位一番,还请各位不要顾虑,畅所欲言。文和子辅也一起参加。成绩优异的吾举荐给吾师,成为吾师之弟子。”

    “喏!请将军出题。”

    “就以吾为题!假如吾现在背叛天子,自立为王。”

    看到众人脸上一惊,袁术再次申明道:

    “吾是说假如。不要惊讶。请诸君设计攻城。”忽然觉得这样太抽象,应该现实点,于是决定以宛城为实体。

    “城池就以宛城为例。城高墙厚,城中兵精粮足,尚有三万精锐。城中粮草可支一年。四门封闭,禁止出入。城中百姓皆民心归附。尔等皆为主将,领兵五万。限一月内破城。”

    嘶,众人吸口冷气,精锐三万,守城明显不要这么多,所以就算攻进城池也还不一定就算拿下来了。只有歼灭城中所有有生力量,才算破城。四门封闭,细作就难以混入城中。

    “公子,算不算公子先前用过的霹雳车等先进武器?”贾诩问道。

    “不能,吾之绝技尚未公开,若是同等条件下,怕是五十万大军也强攻不下吾之宛城。”

    袁术看看众人,都在沉思,对贾诩道:

    “文和乃吾之智囊,请文和先说吧。”

    “呵呵,文和无甚良策。只有雕虫小计而已,还是先听听诸位的吧。”

    “嗯,好。就听诸位的,请堂中诸位畅所欲言。”

    “将军,草民有拙计一则,请将军不要介意。令人百般毁骂,引城中守将大怒,于城下交战,尚有一战而胜之机。”场中一小孩道。不足十岁的样子。

    “嗯,这招不错。嗯……但有些不足,若是守将沉稳,不与出战或是守将野战技能也是不弱,那么尔等就难了。所以交战一定要知己知彼。这招对付无能之辈尚可。”

    “若是如此,只须唤将军于城头答话,再令一骁将,将将军射下即可令城中大乱。”

    “嗯,这样说来,虽可能性不大,但也不失好计。吾麾下有汉升,然如汉升一般射艺高超者,更是大有人在,五原吕布就在汉升之上。还有何策么?要能使吾无招架破解之力的才算真正的妙计。”

    “如此,除却正常的以架设云梯从正面攻城外,严暂时尚无法也。不过若是思量数日,或许能找到更多的破绽。”

    “嗯!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么多,前途不可限量啊。”

    小孩拱手道谢,模样倒是很谦虚。

    “公子的要求甚高也,可令人诈称周围的郡县求援,要么混进城中,要么赚开城门,引城中守军前往救援,再于野外各个击破。待城中兵少,倒是可以强攻。还可以想办法挖地道攻如城中。不过,就是公子的要求甚高,只许一月,这样有些为难。”沮授有难色。

    “嗯,此计不错。城中兵马不可能都是城中之人,肯定有不少周围县的,这样一来,若是城中不救,则军心民心都会乱。若是救时,必中埋伏。此计不错。而且就算不知城中底细,亦可用之。如此很妙,且伤亡不大。地道也是不错的办法。不过这就要看此地的土质如何了。”袁术总结道。

    “将军,适才将军言,城中民心归附。可世家不一定归附,多数世家也不只此城才有,很多大的世家在周围各地都有。如此可令人寻找城外的世家写信射入城内,世家之人皆有不少家兵,只要告知尽量打开城门或是里应外合就给予重赏,这样,必定会有世家作乱的。”堂中程立仔细分析后道。

    “嗯,世家最重要的是看重家族利益。表面上是归附,实际上是心口不一的。只要重赏,世家必乱。”袁术想了想,又道:

    “吾以后必须要设一法限制世家。要不然会拖吾之后腿的。”

    “后腿?兄长后腿在哪?”张既跟袁术闹过几次,虽不是故意调皮,但袁术的新名词还是让这家伙感到新鲜,马上又闭上嘴巴,这是考校。

    “后腿以后你就知道了。不过德容有何良策耶?”

    “兄长,良策不敢当,最多如这为小兄弟而言。”说着指指前面第一位发言的小孩,“但是守城倒是没问题。”

    “哦,那也说说看?”

    “德容献丑了,首先坚守一条原则,任他百般毁骂,吾自不出战。这样一来,城外就只能进攻,而对于进攻,吾可以用火烧,用开水浇,用树木石头砸。若是怕世家捣乱,吾还有一法,世家不是都爱好功名么?先征召部分世家子弟,这样一来,世家必定不敢反叛的。再许以厚利,说不定战斗开始后还会助人助粮呢。”说完这里,张既停了一下,润润喉:

    “至于制衡世家,兄长可以在城中培养一些小的世家来制衡大的世家。”

    “嗯,不错!快快长大,有用你的地方的。”

    “若是吾倒是有一法可破城。”只见另一小孩道:

    “到达城下,立即攻城。必不破也。但如此三日,再对峙三日。然后撤兵……”说完停了一下,众人愕然,这就完了?袁术知道还有下文,也不做声,示意其继续。

    只见小孩拱拱手,接着道:

    “吾这一撤就撤个十天半个月,这样,而且还真的跑很远;至少要跑三五天路程。这样一来,城中必定以为吾已真的撤走。”这时又看看众人,只见众人神色,好像再说,都这样了,难道还是假撤不成?

    “所以,此时城中必定会要开城门放百姓商贾出城的。这时,令数千兵卒乔装入城,这样一来,城中就有了内应,半月后,吾再攻城,这样就能理应外合了。”

    “啊!妙计!妙计!”

    数人惊呼起来。是啊,要是敌兵退了,还不开门会引起骚乱的,这样的情况下,混进城中还是非常可行的。这时袁术心中开始喜欢这小孩了。

    堂中还有数人,一一发表,内容都差不多,最后只有贾诩了,袁术道:

    “文和,这就剩你了。还不说说?”

    “文和无甚妙计,不过只在众人的妙计上添些油而已。”

    “文和,咋婆婆妈妈的啊?快说吧。”

    “公子只要将城攻下么?按程先生所言,让城中世家起异心不难,如这位小兄弟所言,混进城中也不难。只不过不要太多麻烦,世家也许还要顾忌自己的族人是否还在军中会受到威胁,就如公子所领的军马,进得城中,还要对付公子令人头疼的巷战,怕是攻得下也不一定不被公子夺回去。”

    说道这里,袁术一愣,确实是这样,这家伙考虑还真周全啊。只听贾诩又道:

    “如此,还不如一个办法简单直接。”

    “什么办法?”袁术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很简单直接的打败自己。

    “投毒。”

    “啊……”众人脸色一变。此计真毒啊。

    “准确的是往军中的水源处投巴豆或乌头药。巴豆量少不会要人命,但会让人失去战斗力。乌头药也不会短时间要人命,但要找出毒源,在找解药解毒,这些虽然张先生都会,但时日会要很久,最少一月时间做不到,这时攻城,上得城头的怕是三千人都不到。五万人马,围三缺一,三面强攻,不出两日就能破城。”

    袁术知道,真的是要投毒的话,不可能只用巴豆乌头的。说不定砒霜都会用上的。袁术这才终于理解贾诩为什么叫毒士了。但现在袁术不这么认为,现在这家伙手里还有银狐,叫“鬼狐”最合适。

    “文和之言,震人心魄。此计真的很诡异,很毒辣。真吾之‘鬼狐’也。”

    “公子谬赞也。”

    “非也,现如今文和在吾麾下,吾相信文和必不会对吾投毒的。嘿嘿……”

    “公子急智,文和不及也……”说着亦笑。

    看到众人皆惊愕的神色,袁术知道众人还被贾诩的言辞震慑。打破气氛道:

    “今日诸君良策,令术大开眼界,请诸君告知吾名姓。”

    “李严,南阳宛人。”第一个发言的小孩道。

    晕,一记重磅炸弹炸得袁术脑袋嗡嗡作响。猪哥曾言,“此人之才可当陆逊也。”

    “晚辈不才,郭嘉。颍川阳翟人。”

    啊,又一重磅炸弹,袁术差点晕倒。

    “吾名程立,字仲德。东郡东阿人。数日前梦于泰山上捧日,想必吉兆。欲改名昱。吾闻将军善相人,请将军指教。”

    果是程昱,袁术彻底被击倒了。袁术先前就想过要征召这些人来,程昱更是意外收获。可这样一下都来,袁术还是震惊的不知所措。后面数人自我介绍几乎没听到了。

    看着袁术一下震惊的神情,贾诩有些不知所以,令众人先退下。然后在一旁等着。

    一会,袁术清醒过来,这才发现堂中只有贾诩一人,连忙叫郭嘉,程昱,李严进来。

    四人再进来,拱手侍立一旁。袁术一一询问:

    “李严,南阳人。熹平元年人。”

    “是也!”李严很惊奇。

    “郭嘉,颍川阳翟人。建宁三年人。”

    “是也。”

    “不是六岁时人称小太公么?”

    “额,乡民谬赞也。”

    额观其智慧与这名号,绝对假不了。呵呵,智谋之士啊。

    “程昱,东郡东阿人。永和六年人。”

    “谢公子成全。”原来程昱这刚改名字,袁术就这样称呼他,程昱把这当成了对他的尊重。

    “咦,文和,吾曾令人打探一人,唤作‘戏志才’的,可有消息?”

    “公子,此事正欲报之公子。”

    “哦,快快道来。”

    “此人本姓奚,西汉鲁候奚涓之后。后因姓氏原因,触犯了皇家忌讳,故隐姓埋名……”

    “什么?姓氏触犯皇室忌讳?”

    “奚本是黄帝后裔,乃是天下第一大姓氏啊。前汉时还有奚姓封侯的,本朝就忌讳起来了。”看到袁术不再追问,接着道:

    “此人正是奚姓后人,为了不让外人得知其姓氏,引来杀身之祸。故隐去姓氏,不做世家。只有名和字示人,唤作戏志才。其实此人姓奚名戏字志才。日后公子见到此人,不要提及此事为好。”

    “嗯!谢过文和先生。吾明白也。”

    “此人数年前到过一次南阳,颍川郡人。那位唤作郭嘉的应该知道。不过此人目前重病,正在救治中。”

    “将军,颍川郭嘉见过将军。数年前,吾读论语,有不解,曾请教戏君。后亦师亦友。常在一起饮酒赋诗。不过,此人姓氏确实不为人所知。此外,此人重病吾亦知之,不过因年前吾亦患病一次喘咳不止,吾嫌药苦,不可饮。有一唤作乌角先生的左道长赠吾一药丸,名五石散,于是四处打听,得知在山谷中,特来求药。见山谷众学子,有心向学,加上道长推托不再炼制五石散,故留在书院中,待有空闲就去纠缠。于是就见到了将军……”

    “嗯,五石散不可多服,否则会要你的小命的。只能一时应急。但下次再病,会比此次更重,以后切记。吾之山谷有神医,少时,郭嘉领路,文和领四人将其抬来书院救治。此外,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不在沮君之下,要好生招待。宛县的事情,文和叫沮君代为管理几天吧。”

    “喏!”

    “尔等三人下去准备,三日后吾领你们去见吾师。嗯,待志才痊愈,嘉与志才再一同前往吧。”

    各位朋友,春节很忙,小天尽量更完前100章,就是前三卷。实在困难最低也保证90章。谢谢理解!

    &nnsp;
………………………………

第八十三章 书院的发展

    离开文院,袁术还感觉一阵头胀发晕,原以为郭嘉会冲书院的名气而来,结果是这么个结果,历史上郭嘉吃五石散吃死了,现在却因我的到来,吃到我家来了。如果不出意外,一个五石散要吃出两个绝世之才啊。其次那个程昱还是捎带上的。还有一个可当陆逊的李严,狂晕啊……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想通这些,袁术想去看看山谷中的群众了,休息一天,然后叫来袁财,一同去视察民生。

    众人见到袁术,有呼家主的,有喊将军的,有呼老爷的,晕死,啥跟啥啊,袁术都统一了唤公子。统一了称呼,袁术又下田去跟老农侍弄土地,再询问田地产量等情况。

    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时的农业亩产竟然只有200斤,相当于现在的100斤,折合公斤就只有50了,“前世”百来斤袁术也不用多费力气就能提起。想想这产量真的很低啊,嘀咕一句:

    “唉,要是有杂交水稻和高产小麦就好了……”

    不料这句话被袁财听到,赶忙跑过来,询问什么叫高产小麦和杂交水稻。袁术只好坐下来,叫来几个老农和袁财一道坐在一起,谈论起什么叫杂交水稻和高产小麦。

    首先袁术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选种,再又讲解如何深耕细肥等,这时代谈不上什么肥料,袁术就告诉他们积粪为肥等,说实在的,袁术对于这两样东西,不过是好玩的时候,看电视科技频道里面,偶尔看到一两次而已。尽量凭记忆讲出来。这样一来,就十分抽象了,但是,适当选种和深耕细肥对于任何农产品都是有用的。

    其次又讲到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情况。其实这些东西都可以普遍用于农作物,只是此时的科技程度和农民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这些事而已。

    至于杂交配种的问题,袁术知道得更少了,只是引入了这么一个概念。此外,袁术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夏季南阳的气候比较适合种水稻的。于是交给袁财一个任务,找人去荆州南部交州扬州等地寻找水稻,再适当引种。这样,南阳就由一年一季变成一年两季,粮食产量会大大提高的。

    当然,这些东西的研发是要有人来做的,袁术叫袁财去宣传一下,看是不是有自愿做实验的人,就招到书院去做实验。

    花费一天的时间,袁术视察了自己所有的子民。

    回到书院,袁术决定去看看山谷中的成果了。要是都像书院一样,那多好啊!虽然袁术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还是不禁歪歪了。有一种打了鸡血一样的感觉……

    第二天,袁术领着袁财(袁财带路)就去挨个察看。

    造纸坊:纸张较白,表面比较光滑。试试书写效果,有点熟宣的感觉,但这当然不是。袁术感觉有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不能一再要求过高了。其次是量产,显然这已经不是问题了,书院的学子学习方法中有了一种抄书的方式,用的都是这里的纸,废纸又再入这里做原料再加工。看到这里,袁术对袁财提出了手纸的概念,袁财虽然觉得这样做不好,但是袁术先前在家里做的“好事”他自然知道,想想生产一些给自己的这个主人用用还差不多,就点头答应下来。

    煮酒坊:本来较为清澈的酒又开始有些浑浊了。袁术赶忙问什么原因,原来是不会自己烧碳啊。袁术将烧炭的法则教给袁财,让袁财去着手制作。再看文公酒已经有不少了,袁术决定暂时停止文公酒的储存,大量酿造文青和汾公级的,这样赚钱会要快很多。

    本来想去看看袁老头和马老头的,但想想还是专门抽时间去嘛,明天也行啊。于是去看马场。

    马场:看着近百来匹马,袁术看到了千军万马的场景。西羌鲜卑都说过送马的,袁术叫来袁财,令他去联系贺兰尽义,去鲜卑西羌将那些马收来。西羌马用于训练,鲜卑马用于以后作战用。不要很多,2000匹就够了。再就是要尽义去找几个鲜卑的驯马师过来。

    兵山:进入山谷,居然没看见有人?不是练兵么?几千人咋影都没有?每人总要有点声音啊?袁术正纳闷,忽然,树木后面有人闪出,树上有人跳下:

    “何人?敢擅闯军事重地?”原来是哨兵。这样的兵。袁术很满意。

    “吾来看看,怎不见领头的人啊?”袁术装陌生人,并示意袁财也不说话。

    “此乃军事重地,还请您速速离开。”哨兵很有礼貌的道。

    “军事重地?你就不要哄吾也。人都没有的地方,怎么会是军事重地啊?”

    “这位公子,”看得出来,这人是新来的,没见过袁术,但从衣着上看出来袁术的身份不弱,“敬请谅解。此处确实是军事重地。小人观公子也不是要与小人为难。只是乐大哥吩咐过,除了贾文和先生外只有书院的袁将军可以进去。”

    “嗯,不错!文谦带的好兵啊。吾喜欢。”袁术高兴的道:“那还请这位小哥通报乐大哥。说是有人找他。”

    “好吧,怠慢公子还请原谅。这就去请文谦大哥出来。”说着跑回去了。只剩下另一人继续看着。

    一会乐进出来,见到袁术,有些生气的看向哨兵,袁术看出问题了,连忙止住:

    这刚正不阿,知进退懂礼貌讲原则的兵不多见啊。于是叫跟乐进说清楚,只见乐进叹口气道:

    “公子,这其实是文和先生的主意。说什么若是让老兵做守卫的话,会有很多书院的熟人,如果都来的话,怕是以后老兵难做,但如果是新人的话,反正都不认识啊,所以也不怕得罪人的。”

    “嗯,此法不错。以后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