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最强权臣-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锦衣卫拿着斧子,往小木箱猛劈,三五下便把木箱劈开。露出白花花的银子。这些银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制式银子。

    “皇上,这个小木箱是臣号召锦衣卫弟兄捐的银子,臣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银子,但臣与他们打赌,倘若里面的银子少于大臣们的银子,微臣立即引咎辞职!”

    锦衣卫兄弟拿着斧子的手有些颤抖,他一下又一下劈在木箱上。

    蹦蹦蹦,这响声如同心跳一般。

    啪的一声,木箱终于裂开了,露出一地的银子。大的、小的,干净的、脏的,五花八门,散落一地!虽然一时数不出来,但这一堆明显比那些官员的多!

    崇祯皇帝看着这些银子,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皇上,诸位大臣”骆辉环顾四周:“这边的银子多么干净大气啊,而这边银子又多么的无状、脏乱,我问诸位一句,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众臣皆哑口无言,骆辉继续道:“因为你们的银子都从账房支出的,所以那样新、那样整齐。而我锦衣卫弟兄们的银子,都是自己的生活用的,所以才这么的无状、脏乱!”

    崇祯听了之后,感慨不已:“满堂的公卿大臣,居然都不如锦衣卫一个衙门!”

    骆辉绝定称热打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间捐款,我极力劝了我父亲也捐了两万两,账单都记在另一本上。”

    “好,好、朕总算还有一个你这样的忠臣!”

    骆辉奉上名单:“皇上,你看了名单之后,就不会觉得只要微臣一个忠臣了!”

    崇祯皇帝接过名单,仔细查看:“诸位爱卿,这个董小宛是谁?”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这些个大臣们,还是有不些人听过董小宛的艳名的。

    崇祯楞住了:“诸位爱卿,难道没有一个人知道董小宛吗?”

    周延儒站了出来:“此女是一名青楼的妓女!”

    “妓女”崇祯皇帝懵住了,大臣们面面相觑。

    沉默之后,崇祯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最后愤怒,他一推桌子上的奏折,叽里呱啦掉落一地。

    “满堂的公卿大臣,竟然不如一个青楼女子!”

    众大臣慌忙下跪:“陛下恕罪!”
………………………………

第十七章:捐款不够,再来!

    周延儒等人决定为自己辩护:“陛下,微臣等廉洁奉公,只有这些银两,实在拿不出多的呢!”

    骆辉冷笑不止:“周大人,你捐了四百两,知道吗,北城一老伯知道大明朝需要捐款,立即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四百多两银子捐赠。堂堂大学士,竟然连一个老伯都不如!”

    周延儒何曾受到这种侮辱,他简直要气疯了。

    此时的他已经深深记住了骆辉,这个之前他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年轻人。

    (周延儒:武力:10;文采:80;谋略:48;外交:40;贪婪度:78;忠诚度:30;亲密度:…80;魅力:0,大局观:10)

    (魏德藻:武力:12;文采:78;谋略:50;外交:40;贪婪度:80;忠诚度:30;亲密度:…50;魅力:0,大局观:10)

    (李国瑞:武力:11;文采:75;谋略:52;外交:40;贪婪度:85;忠诚度:28;亲密度:…50;魅力:0,大局观:10)

    (薛国观:武力:12;文采:75;谋略:45;外交:40;贪婪度:78;忠诚度:55;亲密度:…40;魅力:5,大局观:25)

    叮,系统检测周延儒、魏澡德、李国瑞、薛国观四人亲密度(仇恨值)增加,奖励6点属性。

    “全部加大局观!”骆辉想要真正帮到大明,大局观必须强。

    谋略可以存一身,一家甚至一族,只有大局观强才可以救国。就好比战术与战略的区别。

    (骆辉:武力:65;文采:30;谋略:81;外交:40;贪婪度:50;忠诚度:60;亲密度:?;魅力:75,大局观:58)

    顺着脑袋一阵清明,骆辉对于拯救大明朝有了些方向。

    这时,此时募款已经清点完毕。官员总共募捐十二万三千两百两;锦衣卫总共募捐二十六万四千三百七十八两;其他百姓共募捐十三万一千五百三十六万两。

    合计五十一万九千一百一十四两,在骆辉的努力下,也只达成了一半的目标。

    群臣议论纷纷,不少官员面有愧色。而周延儒、魏德藻之辈则是恨得牙根痒痒的。

    崇祯皇帝:“这募款之数不够百万两,那么辽饷之事该当如何?”

    “皇上”骆辉站了出来:“微臣觉得还是应该再给大臣们一次机会!”

    “好,骆爱卿,这事就交由你去办!”

    “微臣领旨!”

    ······

    下朝之后,崇祯再次召见骆辉。

    御书房中,崇祯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大太监王承恩正替他研磨。

    崇祯皇帝停了下,看着他:“骆爱卿,募款之事,你有把握募到百万之数吗?”

    骆辉行礼:“回皇上,微臣有把握!”

    “好、好、好”崇祯皇帝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倘若人人都像爱卿这样忠君体国,朕何至于此,大明又何至于此。”

    骆辉正想说什么,王承恩突然跪下:“皇上,奴婢愿意为皇上分忧,号召宫人们捐款!”

    “皇上,您看,这不就是有一个忠君体国的人吗?”

    崇祯皇帝扶起王承恩:“你们都是忠臣,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骆辉:“皇上,微臣还有一个注意!”

    “有什么就说,不必藏着掖着!”

    “皇上,我觉得那些皇亲国戚、勋贵之家,也应该发动起来,毕竟募款越多对我大明朝越有利!”

    崇祯笑了笑:“你说对,国家正式缺钱之际,许多地方的军饷都拖欠着,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

    “皇上,微臣觉得这事需要一个带头人!”

    崇祯:“你觉得谁合适?”

    “周国丈!”

    “他?我了解他,此人十分的吝啬!”

    “皇上,正是因为他吝啬,才让他带头,皇上想想,一个如此吝啬的人都带头捐款了,那么其他人嫣有不捐之理!”

    崇祯抚掌而笑:“爱卿说得有理,我等会就去与皇后商量此事!”

    骆辉正要告退之时,崇祯叫住他:“对了,骆辉,明天你让那个董小宛还有你的两个表妹一起进坤宁宫觐见皇后,此次募款她们的功劳也不小!”

    “臣领旨!”

    ······

    坤宁宫,崇祯与皇后正在商谈。

    “明天该给她们什么奖赏呢!”周皇后问道。

    崇祯皇帝想了想,正欲开口。国丈爷周奎进来了。

    “皇上万岁万岁,皇后千岁千千岁!”

    “国丈不必多理,起来吧!”

    周奎带着笑脸:“是,不是知道皇上召我何事?”

    崇祯:“是这样的,骆爱卿号召群臣捐款,如今群臣、锦衣卫、宫里人,甚至京城的百姓都捐了,作为深受皇恩的皇亲国戚更应该起表率作用!”

    “又是这个骆辉!”周奎一想起他就恨得牙根痒痒的,那五万两气得他几天吃不下饭。

    如今他又要弄什么捐款,这不是要他命吗?

    “皇上”周奎的笑脸瞬间变哭脸,跪在地上:“皇上,微臣是真的穷啊,每天喝的是白粥,吃的是咸菜,微臣真没钱捐款!”

    “噢,是吗,那为何骆爱卿会欠你五万两白银?”

    周奎一下慌乱:“皇皇上,那只是白条而已,我只是帮人讨债而已!”

    崇祯盯着他:“你帮人讨债不收钱吗?”

    周奎立即磕头:“皇上,我只帮人收一次债,还没收着,那来的银子?”

    “你就别哭穷了,不管怎么样,你是一定要做表率的!”崇祯皇帝有些不高兴。

    周奎看着皇帝女婿似乎有些生气,不敢再哭穷。

    “好,皇上,为了我们大明朝,我豁出去了!”

    看着皇上、皇后期许的眼色,周奎咬咬牙,十分的肉痛:“我捐一千两!”

    “什么?”崇祯大怒不已:“你堂堂一个国丈才捐一千两?你知不知道一个青楼女子都可以为了大明捐了一万两,堂堂一个国丈,你连一个青楼女子都不如吗?”

    周奎看到皇帝发怒,顿时怕了。即使他是堂堂国丈,但在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面前,与普通人并无不同。

    “皇上,我捐一万两!”

    捐一千两已经是割他的肉了,捐一万两更是在挖他的心啊!
………………………………

第十八章:还不够,再来一次!

    没想到皇帝怒气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盛:“要是在平时也就算了,在如此关键的时候,连我们皇家的脸都不要了吗?”

    周奎哭了:“皇上,我捐一万五千两,真的已经是我们的全部家产了!”

    崇祯想不到他如此吝啬,也不愿意和他多言,拂袖而去。

    周奎见皇帝离开,急忙爬到女儿面前:“皇后,女儿,你就可怜可怜你爹吧,你爹是真的穷啊,我每天喝的是白粥,吃的是白菜,哪有那么多银子啊!”

    周皇后见自己父亲哭得如此伤心,让贴身宫女拿出两千两白银来。

    宫女有些不满:“皇后,这些可都是您平时省吃俭用来的!”

    皇后以手抚额:“都给他吧,毕竟是我爹,我怎么能看着他受苦呢!”

    周奎再次变脸,露出笑容:“多谢娘娘!”

    他抱着银子,边跑边转身:“女儿,爹谢谢你了!”

    看着周奎的样子,周皇后有些心伤。在她未嫁崇祯时,父女两确实过了不少苦日子,时至今日她还记得父亲喂她喝粥的样子。

    ······

    骆辉将入宫觐见皇后的事情和三女说了之后,三女既兴奋又紧张。毕竟那是皇宫,又是觐见皇后。

    特别是董小宛,她之前的身份是青楼女子,现在却要去最高贵的皇宫,心中五味杂陈。

    “别担心,皇后娘娘很和善,不会为难你们的!”骆辉安慰她们。

    三女心中颇安,然后就开始讨论该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容!

    骆辉忍不住提醒她们:“皇后娘娘生活非常简朴,千万不要穿华贵的衣服,也不要浓妆艳抹!”

    王馨拖着下巴:“听你这么一说,皇后娘娘真的是个很好的人咯!”

    “那是自然,皇家人哪个不是骄奢淫逸,节俭对于那些人来说就是笑话!”

    陈落雁:“那我们见了皇后该说什么呢?”

    骆辉:“我建议你们少说,当然皇后一旦问你们,你肯定是要回到的,倒时候如实回到就行了。”

    董小宛眉头微促:“我还是不去的好,两位妹妹去就行了!”

    陈落雁:“那怎么行呢,你可是主角啊!”

    “是啊,没什么好怕的!”骆辉也安慰她。

    董小宛看着三人殷切的神情,内心稍安。

    ······

    第二天一早,三女早早起床梳洗。

    骆辉也早早起床,今日对于他来说是有场仗要打了。

    进宫门前依然放着一个募捐箱子,不少大臣都重新捐款。数量大多是数千两,也少数官员没有继续捐款。如内阁首辅史可法,他第一次就已经将一大半的家产换成四千三百两白银给捐了。另一种,则是魏澡德、周延儒等人,成心想看骆辉的笑话。

    ······

    坤宁宫中,董小宛三女正在觐见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穿着正式的凤冠,接见的三女。

    三女看到坤宁宫真的如骆辉所说,惊讶不已,一时间对皇后娘娘更加尊敬了。

    周皇后看着董小宛,赞叹不已:“真是天生丽质,怪不是骆辉为了你赖了五万两的账。”

    董小宛小脸一红:“没想到草民那点事,皇后娘娘都知道了!”

    “可不止是我,就是陛下也是知道的!”

    “啊!”董小宛大吃一惊:“皇上没有生气吧!”

    周皇后:“那倒没有,他很信任骆辉,只是训斥了他一顿!”

    董小宛感动不已,又有些自责,没想到这件事都惊动了皇上和皇后!

    至于陈落雁和王馨更是懵了,什么五万两、还有皇上训斥,这些她们都不知道。

    想到这里,两女对视一眼,决定晚上回去好好的‘审审’他!

    ······

    朝堂之上,骆辉拿着一个账本:“启禀皇上,众位大臣们第二次捐款合计四十四万五千六百两!”

    崇祯眉头一皱,不是说能凑齐吗,怎么还差点。不过也不能过于苛责于他,加上内官和皇亲国戚所捐,一百万是能募到的。

    崇祯皇帝:“如此募款的事情就算告一段落,辽饷之事朕会布告天下,废除辽饷!”

    群臣脸色各异,议论纷纷。

    骆辉带头:“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小子,还挺会来事的!”众大臣也跟着附和。

    崇祯龙颜大悦:“诸位爱卿平身,此事,朕要封赏有功之人!”

    骆辉:“皇上,臣有本奏!”

    崇祯皇帝顿了下:“爱卿有话直言!”

    骆辉看了群臣一眼,走上前去:“皇上,臣要参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李国瑞大人!”

    李国瑞楞了下,他刚从内阁下来,就连户部尚书的位置也没了。如今还要被这个小子参一本,真是屋漏偏缝连夜雨!

    崇祯露出一些感兴趣的神色:“你要参他什么?”

    骆辉:“臣要参他五大罪状: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纵子杀人、结党营私、私蓄**。”

    他跪倒在地:“陛下,我没有啊,我是冤枉的!”

    李国瑞一听急了,竟然连**等事也给他抖了出来,这让他如何见人,心里这个恨啊,恨不得现在就撕了骆辉。

    “你有没有作这些事,等我禀报完,皇上自会判断!”

    骆辉拿出自己的奏折:“这里面都记载着呢,一桩桩,一件件,都有证据,那件能逃得过我们锦衣卫兄弟的眼睛!”

    奏折由太监呈阅皇上,崇祯不看则已,一看气得差点掀翻案台。

    “李国瑞,朕没想到你是这种人,嘴上说忠君体国,背地里干的都是些什么,为了钱你什么做不出来,竟然放高利贷致使几千户百姓家破人亡,你还敢私蓄**,亏你读的是圣人之书!”

    李国瑞一下子摊坐在地,他知道他完了。崇祯皇帝有两样特点,第一,是个道德君子,好控制;第二,杀起大臣那是绝对不手软!

    “来人啊!”崇祯皇帝怒目圆睁:“把李国瑞一家全部打入大牢,交三司受审定罪。”

    两个锦衣卫很快来驾着李国瑞,他嘴中不停的喊:“陛下恕罪”

    还没拖出殿外,黄白之物吓了出来。众大臣掩住口鼻,眼中尽是嫌恶。

    一个在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油条,就这样被搬倒。
………………………………

第十九章:皇后认女儿

    崇祯皱眉,正打算退朝时。

    骆辉再次发难:“陛下,臣还有本奏!”

    众大臣深情一滞,人人自危。特别是魏德藻、周延儒等人。他们开始有些害怕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了。

    崇祯看着,此刻心中有些为难,倘若他在弹劾那些大臣,他反而不好处理。

    但他还给了骆辉一个机会:“你说吧!”

    骆辉又拿出一本奏折:“臣要参户部主事严有龙、大理事正詹事丞黄功道、监察御史杨钰三人,贪脏枉法、官商勾结、欺压百姓、不知百姓疾苦,只知攀附上官!”

    “来人,拿下!”

    崇祯看了奏折,对于这三人他自然是非常生气,但对骆辉,他又多了几分信任和期待。

    没想到他还是挺聪明的,知道拿捏分寸。

    骆辉这时又拿出一本奏折:“皇上,臣还有本奏!”

    众官员一听这个消息,差点晕倒。有几个老臣吓得差点背过气去。

    这不是存心整人吗?众大臣对他是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皇上,我觉得还应该再给众位大臣一次机会,让他们再次捐款!”

    众大臣这才松了口气,却又发现不对劲。这不是在讹诈他们吗,如果捐款不让他满意,他还会继续的!

    崇祯皇帝露出满意的微笑:“此人不愧是太祖选中的人,当真是有些本事!”

    他甚至开始有些喜欢他,考虑着要不要把女儿嫁给他。

    骆辉看着众位大臣的脸色,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相信这才,官员们不敢在藏着掖着了。

    令他没想到是,散朝之后,他被叫到了内阁。

    这里就是除了皇帝外,权利最大的地方了。

    内阁首辅史可法和次辅陈新甲坐在主座上,骆辉坐次座上。

    陈新甲:“骆镇抚使,你刚才在朝堂上做了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虽然两人是亲戚,但在这里他们是同僚。骆辉也不敢公然喊他表叔。

    “大人,这都是卑职应该做的!”

    史可法:“虽然你做的对,但是你这么做等于把你自己推到所以文官的对立面,即使是我们也帮不了你!”

    骆辉:“大人,卑职若是怕死,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想我泱泱大明朝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如果我们再不做点事,局势就无法挽回了!”

    两个大人相视一笑:“皇上的眼光真是好,那么多人中把你发掘出来了!”

    崇祯的眼光确实好,许多良臣、忠臣都他发掘出来的,也有些死在的手里。

    这个骆辉自然不敢和他们说。

    史可法:“我们叫你来,是想提醒你,你这样做,那些大臣肯定是会反扑的,这段时间你要格外的小心。”

    骆辉拱了拱手:“多谢两个大人提醒,卑职感激不尽!”

    陈新甲:“史大人,我想和他私下聊几句!”

    史可法:“陈大人尽可聊,我不会打扰你的!”

    陈新甲把骆辉叫到一边:“侄儿,落雁那孩子没为难你吧!”

    骆辉笑了笑:“没,表叔,表妹她很好!”

    陈新甲笑了笑:“那就好,落雁那孩子有点任性,你以后要好好对她!”

    “表叔,那是自然!”

    陈新甲:“·······”

    这孩子这么聪明,怎么会听不出他的意思呢,还叫表叔?

    ······

    骆辉一出宫,就被他爹拉住了。

    批头就是一顿教训:“你怎么敢这么做,以后我们骆家是没有平静日子了!”

    骆辉:“爹,我即是骆家子孙,也是大明的子民,如果不为大明做点事,我良心不安!”

    “那你小子就敢和那些文人作对,我跟你说他们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和他们作对能有什么好下场!”

    “那我做都做了,还能怎么办?”

    骆养性脑子一转:“不行,你得尽快成婚,至少给我老骆家留给孩子,不至于我愧对祖宗!”

    骆辉翻了个白眼,有这么当爹的吗?

    被老爹纠缠一番后,骆辉回到庄园。他也想到了那人会反扑,但只要有崇祯的信任,就不会有大问题。

    他一回来,就被三女给缠住了。

    “表哥、表哥,知道皇后娘娘给了我们什么封赏吗?”

    她们两个像孩子般炫耀,骆辉故意问道:“什么封赏,说来听听!”

    本来她们是要问那五万两的事,但董小宛已经和她们解释过了。两人虽然有些酸酸的,也没有办法。

    王馨:“我被封丹阳县主,表姐也被封南阳县主,小宛姐姐更厉害,被封长清郡主!”

    “这么说,你们是被皇后认作干女儿了,看来皇后挺喜欢你们的!”

    王馨:“你怎么知道的?”

    陈落雁:“表妹,这还不好猜吗,不是皇后认我们做干女儿,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加封!”

    骆辉有些不怀好意的看着三人:“你们知道我父亲今天和我说了什么吗?”

    陈落雁:“说了什么?”

    骆辉:“他说让我早点给骆家留个后,以免后继无人!”

    两位表妹立即羞红脸:“坏表哥,就知道想坏事情!”

    骆辉:“嘿嘿,我又没说要和你们生小孩!”

    “呸,谁要和你生小孩了!”两表妹吓得落荒而逃。

    董小宛也红着脸,准备跟她们离开。

    骆辉一把抓她的滑嫩小手:“你要去哪,这里是你的房间!”

    “我要出去透透气”董小宛心跳加快,不敢看他。

    “要不要我打开窗户!”

    “不要”董小宛急忙摇摇头:“你表妹还在呢!”

    骆辉抱住她的小蛮腰:“不用担心,她们不会偷看的!”

    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骆辉这次终于得偿所愿。

    金销帐内,美人在怀,了却多少烦心事!

    这一夜,可苦了两位表妹,她们辗转难眠,脑海中不知不觉会想有些羞耻的事情。

    ······

    大臣们这回彻底老实,个个争着捐款。再也没有千两以下的了,骆辉拿着账单,足足有一百七十八万七千两!加上之前的九十多万两,一共两百七十万两白银。
………………………………

第二十章:募款有功,升官!

    再加上宦官捐的十八九万两与那些皇亲国戚所捐四十九万两,此次募款一共三百四十万年,差不多已经是大明一年的税收了(因为闯王和张献忠造反,许多地方无法收税)。

    崇祯皇帝这才是龙颜大悦,大大夸奖了骆辉。

    “骆爱卿听命,朕升你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兼京卫指挥同知!授怀远将军。”

    此任命一出,众大臣才明白崇祯是有多么信任骆辉。

    锦衣卫指挥佥事兼京卫指挥同知,后者还是从三品官职。也就是说骆辉一下子升了两级,还掌握了两个实权部门。

    本来锦衣卫就是骆养性当指挥使,现在骆辉在兼任京卫指挥同知。如此看来,崇祯绝不会仅仅让骆辉子承父业,当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这么简单。而是要培养他,往更高的地方去。

    叮,职位晋升,奖励10点属性!

    全部加大局观,骆辉不再犹豫。他的脑海犹如灌注一剂清凉液,顿时拨开云雾。

    (骆辉:武力:65;文采:30;谋略:81;外交:40;贪婪度:50;忠诚度:60;亲密度:?;魅力:75,大局观:68)

    他这才知道此时大明的局势有多么糜烂。

    辽东的满清铁骑虽然一时无法灭亡明朝,却耗费了大明大量的饷银和精力;

    西北的李自成、张献忠等辈更是时刻在插大明的心窝子,百姓的赋税不减,大明迟早灭在他们手中;

    大明内部文臣东林文士一家独大,他们看不起武将、时刻指手画脚,批评崇祯皇帝且贪婪无度、尸位素餐,是一帮蛀虫;

    那些藩王、皇亲国戚更是个个只知道索取,宁愿被反王屠戮,也不愿奉献国家。

    此外,那些商人、豪强更是和那些官员勾结,他给官员交费,而获取朝廷的免税政策。

    再加上今年来,各地天灾不断,百姓更是困苦。

    如今想要挽救大明只有两条路:

    与满清、反王讲和,稳住局势;

    清洗官场,打击豪强士绅;

    逐步减税,收取民心;

    改革军队,训练新军。

    以上每一条都是难上加难,光是第一步,那些大臣们绝对会死死咬住。

    第二条路就比较简单了:壮士断腕,皇上让关宁铁骑护送,衣冠南渡,重建一套班子,等到反王与满清打个你死我活,再坐收渔翁之利。但也有可能只保有半壁江山。

    但以骆辉对崇祯皇帝的了解,他没有这么大的魄力,也没有这么高的眼光。

    这些不仅骆辉能看出来,内阁的史可望、陈新甲等也能看出。

    崇祯皇帝已经秘密派出使者与满清接触了。

    ······

    骆辉回到家中,他的父亲给他设宴,有另外三人陪同。

    骆养性一一介绍:“辉儿,这三位都是我的好兄弟,老伙计,你姑父王同知、李同知、高佥事!”

    骆辉拱了拱手:“见过姑父,李叔,高叔!”

    李若珪:“都亏了贤侄你搅动局势,我和你高叔才有机会升官啊!”

    王国兴哈哈一笑:“看来以侄儿的能力,不久我也要高升了!”

    骆养性假装生气:“你小子,这就等不及了!”

    王国兴:“我有什么等不及的,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儿子,我就是干一辈子百户我都值得!”

    骆养性摇摇头:“哎,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这次捅了多大的马蜂窝啊,还不知道那些文官会怎么对付他呢!”

    王国兴收起笑容:“大哥,你放心,兄弟死也会保住你儿子的!”

    骆辉这才明白父亲的用意,不禁有些感动。他看着三位叔叔,都是忠臣度90左右的忠臣。甚至比他父亲都要忠诚些。

    这给他一种感觉,武将确实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文官要忠诚些。虽然因人而异,但总体如此。

    五人在一起喝了一顿,互通有无。这让骆辉对于锦衣卫这个机构更加了解了。

    锦衣卫是否强势不仅仅只看指挥使,更要看皇帝的性格。

    就像如今的崇祯皇帝,他过于相信那帮文臣,不太让太监参政,锦衣卫的作用自然也就弱了。

    当然也有好事,至少不用做太监们的鹰犬,可以和文官和平共处,混吃等死!

    一顿饭后,骆养性挽留过夜,四个好兄弟自然秉烛夜谈,不在话下。

    至于骆辉也在家住了一宿,他姑父也稍微过问了下表妹之事,被他敷衍过去。

    ······

    朝堂之上,骆辉感动气氛有些不对,所有文官都远离他三分,没有一个敢靠近他的。

    不多时,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今天他准备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

    然而龙椅还没做热,外面就响起了鼓声。

    “怎么回事?”崇祯皇帝有些生气的问王承恩。

    王承恩:“皇上,有人敲登闻鼓!”

    “登闻鼓!”骆辉一脸茫然。

    此时大学士、御史大夫周钟站了出来:“皇上,既然有人敲登闻鼓,必有天大冤情,何不宣上殿!”

    骆辉看着他,感觉到一丝不对,此人的忠臣度在群臣中是垫底的存在,怎么会关心别人的冤屈?

    但他也不会阻止,毕竟有人伸冤,敲响登闻鼓也是不容易。

    崇祯皇帝耐着性子:“带上来吧!”

    本来有冤案一个去刑部、去大理寺,怎么跑到朝堂上了。

    两个锦衣卫带着一个妇人,来到朝堂之上。

    那妇人一到殿上就磕头喊冤:“民妇有天大的冤情,请皇上为我做主!”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