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下见过伍员外。”副千户许有福急忙笑着过来打招呼。
看了看他,伍进财笑着道:“许千户不必多礼,在下犬子在哪里?”
陪着笑,许有福指了指城外,说道:“还在外面,伍员外好大的面子,居然有大队骑兵护送公子回来,在下真是好生羡慕啊。”
“哪里!哪里!这都是托朝廷的福。”伍进财打着哈哈走到城墙垛口边,举目往外看去
见城外有大队的骑兵站着,队列前有几个人。
伍进财老眼昏花,看不清远处的人,于是大声说道:“诏儿,我是你爹,你在哪?快走过来让为父看看。”
“伍云诏,去吧,你爹在喊你呢。”牛欢说道。
听了这话,伍云诏看了看牛欢和马欢两人,便骑着马走到了城墙下,仰头看着城墙上站着的伍进财,流着泪说道:“爹。是我回来了。”
“诏儿。哥。”伍进财和伍天丽激动的喊道。
“许千户,打开城门放我儿进来吧。”伍进财对着许有福说道。
犹豫了一下,许有福说道:“伍员外,这些骑兵我不认识,外地军队没有军令是不能进城的,否则出了事,我担待不起啊。”想了一下,伍进财说道:“许千户,既如此说,我也不敢强求,那么把我父女俩放出去总可以吧。”
沉吟了一下,许有福说道:“好吧。来人,开城门放伍员外父女出去。”。
城门打开了一条缝,伍家父女走了出去。城门又关了
“爹,妹子,你们来了。我想死你们了。”见到亲人,伍云诏激动流着眼泪走了过来
劫后余生,父子父女抱头痛哭。
哭过后,伍天丽说道:“爹,哥,我们快过去谢过救命恩人才是。”
“对!对!对!是!是!是!”父子俩答应着急忙走了过去。
还未走进骑兵阵列,父女两个人就感到一股肃穆威严的气氛,骑兵队列整齐肃静,没有人说话。大家只是默默的看着伍进财三人。
巨大的压力让父女两个人不敢再继续前进了。
伍云诏这几日和牛欢马欢一路前来,已有了几分交情,见父亲和妹子不敢再前行了,知道是受军阵的压力,于是便笑了笑拉着两人走了过去。见他三人走了过来,牛欢和马欢互相看了看,两人就下了马迎了过来。
“犬子得以活命,全仗大军的救援,小老儿感谢俩位将军的大恩大德。请受小老儿父女父子一拜。”说着,伍进财三人就要跪下去。
知道此人以后是都督的合作伙伴,牛欢急忙拉住了伍进财,笑着道:“伍员外,你要感谢就谢我们都督吧,我们是奉他的命令前去救令郎的。”
看了他一眼,伍进财说道:“恕小老儿眼拙,这位将军有些眼熟,不知”
哈哈一笑,牛欢说道:“伍员外,我和都督在半个月前去过你家,还在你家喝了一顿酒呢,难道你忘了”
听了牛欢的话,伍进财仔细看了看他,终于想起来了,他拍了拍脑袋,一把拉住牛欢的手,高兴的说道:“是了!是了,确实如此,您当时就在赵都督的身边,小老儿还未请教将军的将军的贵姓。”
“免贵姓牛。牛欢”牛欢笑着道。
笑着点了点头,伍进财又对着马欢拱了拱手,十分客气的笑着道:“还没请教这位将军的尊姓大名”
“在下姓马名欢。”马欢笑着拱了拱手。
正说着话,士兵们欢呼起来,牛欢等人转头一看,见几个人骑马飞奔而来。看了看那熟悉的身影,牛欢说道:“都督来了,我们过去迎接。”说着,大家就走了过去。
飞马到了骑阵前,赵国华笑着挥手和士兵们打了招呼,这才跳下马走了过来。
“属下牛欢,属下马欢见过都督。”两人说着,对着赵国华恭敬的举右手行了个军礼,赵国华还礼后,笑着道:“事情还顺利吧。”
“伍公子完好无损的救了出来,天柱山的土匪也一网打尽。”马欢汇报道。
赵国华大声说道:“干得好,参战军官记二等功一次。士兵每人奖一个月的军饷。”
“谢都督。”大家高兴的说道。
看着赵国华在下属面前威严而又和蔼的气质,伍天丽小姐俏脸晕红,心里“嘭嘭”乱跳心说:“嫁夫当如是,我伍天丽要嫁就要嫁这样的男人。”边想边迷醉的看着他。
和下属打过招呼,看了伍进财一家三口,他又笑着说道:“伍员外,令郎全身而还,真是可喜可贺啊。”
躬身长长一揖,伍进财恭敬的说道:“小儿能够安全而回,全靠将军的鼎力帮助,将军大恩,小老儿一家永世难忘。”
淡然一笑,赵国华说道:“伍员外客气了,保境安民是军人的天职,这种事情,我不知道便罢,知道了我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听了这话,伍进财心里更加感动,伍云诏走了出来,“噗通”跪倒在地,磕了几个头说道:“在下伍云诏,感谢都督的救命之恩。”
“伍公子请起。”赵国华笑着拉起了他。
这时,牛欢说话了,他问道:“都督,那两个匪首已押来这里,如何处理,请都督示下。”
“押上来。”赵国华冷声道。
………………………………
二百一十五章 黑幕原来是这样
很快郎四虎和殷红就被五花大绑的推到了赵国华的面前。
冷冷的看了看两人一眼,赵国华说道:“你们俩要死?还是要活?”
“要活!要活!”草上飞殷红急忙连声说道。郎四虎“哼”了一声,也不说话
轻蔑的看了他一眼,赵国华对着草上飞殷红说道:“想活的话,就把是谁指使你们堵截伍员外的货以及撸伍公子上山勒索巨额赎金的事源源本本的说出来,否则的话”
“我说我说,事情是这样的”草上飞殷红把杨松等人暗算伍进财的事,完全的讲了出来。
听了草上飞殷红的供述,伍进财气的浑身发抖,胡子颤动,他咬牙切齿的说道:“我也猜到是杨松这狗贼,想不到还有其他三人,这些狗贼,太坏了,心太黑了,老夫真想现在就去杀了他们。”
伍小姐听说千户刘安是因为垂涎自己的姿色才与杨松合伙暗算自己父亲的,气的是脸红跺脚,“淫贼淫贼”的骂个不停。
“都督。我来杀了这两个贼子。”马欢说着,拔刀就要动手。
“慢着。我还有用。”赵国华阻止了他。
“就让你这两个狗贼多活几日。”说着,马欢对着草上飞殷红和两翼虎郎四虎两人狠狠的各自踢了一脚。
看了草上飞殷红一眼,赵国华问道:“刚才你说,这些事是杨松的侄儿谢云东来联系的那谢云东后来又去了哪里?”
“这,这我也不知道,你,你们的人打上山后,他就不见了。”殷红说道。
“我们打上山后也没发现这小子。”牛欢说道。
想了一下,赵国华对着伍进财一阵耳语,伍进财听得双眼放光,连连点头道:“行!行!行!就依都督说的办。”
然后,赵国华又对着马欢一阵耳语。
接着,赵国华又说道:“牛欢,你拿我名刺,去请浮梁县令和县丞主簿等官吏到景德镇佳味居做客,告诉他们,如果不去,我就带兵在城外等,什么时候同意来,什么时候撤兵,然后再让浮梁县令把杨松,苗天然,杜大拿,以及千户刘安请到佳味居,其余的话不要多说。马欢带兵在浮梁县城外等待。另外军中挑选十个士兵跟着去。”
“遵命。”牛欢举手行了个军礼,转身骑马向浮梁县城门而去。
县令吴良成坐立不安心惊胆颤在县衙里等了有一炷香的时辰,终于,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衙役回来了,这个衙役禀报他:“大人,外面来的骑兵是护送伍进财的儿子回来的官军,官军把他的儿子从土匪的救回来了。”
“哦。原来是这事。”吴良成松了一口气。
伍进财的儿子被天柱山的土匪掳上山的事,吴良成是知道的,因为伍进财也来县衙求过他,让他发兵去救伍进财的儿子伍云诏,可被吴良成拒绝了。吴良成不知道伍进财是怎样请动官军的,他也不想知道这些事。在他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少管闲事为好。
知道县城没事,于是他又放心的和小妾张梅香喝酒狎戏起来。
听说牛欢等人要找县令有事,见对方也是官军,而且没有恶意,带进城来的人也不多,许有福因此便把城门开了一边,让牛欢等人进了浮梁县城。
进了城,牛欢带人向浮梁县衙而去。
城外自古以来,浮梁一直是“望县”,其县署品级为五品,高出一般县署2级一般县为七品。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为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原由便是当地灿烂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国古代的三大国际贸易为:瓷器、茶叶和丝绸。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诗句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根据新唐书食物志记载:“浮梁每岁产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朝廷茶叶税的八分之三,为全国之首。
唐代,浮梁县当时还没有景德镇,景德镇称为昌南镇的制瓷业工匠霍仲初、陶玉所制的陶瓷精美绝仑,有假玉器之称,被时人称为“霍窑瓷”和“陶窑瓷”。宋代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真宗皇帝因欣赏浮梁县昌南镇所产的瓷器,将其年号赐给了这里当地名,易昌南镇为景德镇,从此景德镇之名便誉满天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将其年号赐给一个地方当地名。历史上只有两座城市的名称是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另一座是浙江省的绍兴市,但比景德镇晚一百多年。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开创了景德镇“官窑瓷”的烧造历史。明代,沿袭元代建制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清代,在景德镇设置“御窑瓷厂”,将景德镇的制瓷业推向了极致!
到了县衙门口,牛欢等人就要往里闯,守门的衙役见了,想拦又不敢拦,一个岁数大点的衙役急忙走过去客气的问道:“几位军爷,不知道县衙有何事?”
看了他一眼,牛欢说道:“我们要进县衙找县令,我家将军有话要我带给县令。”
“不知是什么话,可否由小人转达。”这个衙役问道。
看了看他,牛欢说道“我家将军请浮梁县令和县丞、主簿等官吏到景德镇佳味居做客,他说了,如果县令不去,他就带兵在城外等,什么时候同意来,什么时候撤兵。”
“这好吧,我进去转告县令大人。”听了这些话,这个衙役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
吴良成正在和小妾张梅香在后花园喝酒,这个衙役走进去,跪下磕过头,把牛欢说的话转告了吴良成。
听了那些话,看了赵国华的名刺,吴良成腾地站了起来,把手里的杯子摔在地上,怒气冲冲的说道:“一个四品武官而已,本官就不听他的,他能奈我何。请孙师爷过来。”
一会儿,一个五十多岁身材廋削,头发花白,三角眼,尖下巴的文士模样的人走了进来。此人就是吴良成的师爷尤精华。
“见过东翁。”尤精华躬身施礼。
指着那个衙役,吴良成强压着怒火,说道“杨三,你把姓赵的说的话对尤师爷再说一遍。”
杨三就是进来转述牛欢说的赵国华的话的那个衙役。
“是。大人。”杨三又说了一遍刚才转述的赵国华的话。
听了这些话,尤师爷沉吟了一阵,这才说道:“大人,我认为您还是低一下头的好。”
“他姓赵的不过才是个四品武官。我为何要向他低头?”吴良成说道。
躬身施了一礼,尤师爷说道:“大人,我浮梁的经济靠的是陶瓷和茶,如果你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就会把我们浮梁对外的交通要道派兵封锁起来,那我们县的商品进出就麻烦了,到时候可就是你去求他了,那时他再提出些别的非份要求来,我们就被动了。”
仔细的想了一下,吴良成这才说道:“好吧,本官就听先生的。来呀,备轿。前往景德镇佳味居,见一见那姓赵的武夫。尤师爷也随本官一同前往。”
“在下听从大人的吩咐。”尤师爷躬身道。
二十几个衙役前呼后拥的跟着县令吴良成的轿子向景德镇而去,岑县丞、齐主簿等官吏骑着马跟在后面。
来到景德镇,找到了佳味居,见到几十个穿黑蓝色军服的精壮士兵挎着腰刀,抬头挺胸、目不斜视的站在门口。
下了轿子,吴良成见了站在门口的士兵,那严肃和认真劲,让他不由得仔细的看了好几眼,和尤师爷互相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他这才抬腿迈了进去。
“在下赵国华,恭迎吴县令。”赵国华微笑着拱手迎了上来。
听说此人就是赵国华,吴良成便好奇的仔细打量起他来,见他身材修长,面目清秀文雅,文雅中又带着英武,一副儒将气质,丝毫没有一般武将的粗鲁,吴良成不由得对赵国华产生了一丝好感,也客气的拱手笑着说道:“劳赵将军在此等待,下官实在不敢当。”
“无妨。无妨。吴县令公务繁忙,在下多等一会,也是应该的。”赵国华笑着道。
两人客套了一番,赵国华就带着吴良成上了二楼的雅座。进了天字号雅座,见到伍进财正在里面坐着,伍进财见了吴良成,急忙起身迎了上来,躬身施礼道:“小民伍进财拜见吴大人、岑大人、齐大人”
“伍员外客气了,听说令公子被天柱山强人所掳,本官也十分忧心,本想出兵帮助员外救回令公子,可无奈天柱山强人势大,浮梁县又兵微将寡,正打算申请上宪出兵。不想令公子已平安回来,本官在此恭贺伍员外了。”吴良成捋着胡须微笑着说道。
………………………………
第二百一十六章 酒楼证四奸
听了这话,伍进财心中暗骂:“狗官,就知道伸手收银子,有事时一点靠不上。要不是人家赵国华发兵天柱山,我儿子还在土匪手里呢。”他心里骂着,可嘴上还不得不虚伪的装出一副感激的笑脸说道:“小民感谢大人的关心。大人的好意,小民心领了。”
哈哈一笑,看了看吴良成厚着脸说道:“伍员外客气了,守法安民,这是为官的本份嘛。”
岑县丞附和的说道:“是的,是的,浮梁县在吴大人的治理下,真是民丰县富,盗匪绝迹,一派盛世景象啊。”
齐主簿也赞同的说道:“不错,吴大人为了浮梁,可是夙夜操劳,经常是起五更,睡三更,听帮大人梳头的丫鬟说,因为操心浮梁的政事,大人的头发是掉的厉害,要不是大人头发多,早就掉光了。”
赵国华面带笑容饶有兴致的听着几人在互相吹捧,犹如在听相声一般,是听的有滋有味。
吹捧了一阵,见赵国华面带嘲笑,三人这才不好意思的住了嘴。
见几人住了嘴,赵国华这才笑着拱手道:“吴大人,在下有一事相求,还请大人帮忙。”
“赵将军不必客气,有事请说。”吴良成笑着道。
赵国华说道:“是这样的,在下初来贵地,还没见过浮梁的名流和乡绅,因此在下想借大人的面子,请浮梁县里所有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后天来此一聚,喝喝酒,吃吃饭,联络一下感情,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听了这话,吴良成仔细的看了赵国华几眼,见他一副人畜无害的笑脸,又看了看尤师爷齐主簿和岑县丞,见他们也在看他,于是笑着道:“赵将军此议葚合我意,这样吧,齐主簿代本官去请浮梁县的名流到此,就说本官请他们喝酒。”
“属下遵命。”齐主簿领命而去。
两天后,佳味居门口人流进出如潮,所有在浮梁县里排得上号的商贾和乡绅一拨一拨的往佳味居涌来,一个个肚大腰圆,头戴员外帽身穿缎子长袍脚穿船形厚底布鞋的乡绅和大商贾从一辆辆的马车里钻了出来,在奴仆的扶持下,走了下来。
“杨老板,你的宏盛瓷器行可是财源滚滚啊。”一个胖子笑着和杨松打着招呼
看了看他,杨松笑着说:“黄老兄,你的丰盛茶庄也不差啊,你看你,也不多喝点茶减减肥,再胖下去,你的那几房小妾,可就要冲你发火了哈哈哈哈”
“杨兄”杜大拿和苗天然结伴来了
“哦,苗贤弟,杜大哥,你们来了”杨松笑着迎了上去。
几个人走到一边,看了看周围,杜大拿低声说道:“这吴良成平白无故的怎么请我们吃酒了?这黄鼠狼给鸡拜年,怕是不安好心啊。”
“有什么办法,是齐主簿亲自登门下的帖子,他是官,我等是民,不来不行啊。大不了放点血给那吴良成。”苗天然无奈的说道。
伍进财走了过来,看着这几个算计他的坏家伙,他恨的暗自咬牙,可是想起赵国华的嘱咐,他强装笑脸的和杨松等人打起了招呼:“哟,几位都来了,怎么不进去啊,是不是怕佳味居店小菜差啊?”
噶噶一笑,杨松说道:“伍老兄,你的儿子可是命大啊,听说是被官军救回来的,不过这样的好事不会常有的,以后他出门可要注意了,不要再跑远了,免得下次又被土匪掳上山。”
“令公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伍家看来后继有人了。”杜大拿虚伪的笑着说道。
苗天然坏笑着道:“幸好这次是伍公子被土匪掳上山,如果被土匪掳上山的是伍小姐的话,恐怕伍员外就要当外公了”说完,苗天然哈哈大笑起来。
“无耻。”伍进财沉著脸拂袖而去。
看着气走了的伍进财,三个坏家伙挤眉弄眼的哈哈笑了起来。
来的客人都被迎进了收拾一新的一楼大堂里,十几桌人已坐的满满的了,大家边说话边等着知县吴良成的出现。
“哦咳,哦咳。”两声咳嗽声,知县吴良成和一个三十多岁,文士打扮的男子并肩步入了大堂,后面跟着岑县丞和齐主簿。
见了这几个人,大家停止了喧哗,起身拱手说道:“我等小民见过几位大人。”
“坐坐坐,大家不要客气。赵将军护送伍员外的公子回浮梁,为了感谢赵将军,伍员外请赵将军吃顿便饭,我作为浮梁的县令,为了表示对赵将军的尊重,请我浮梁的各位名流来此和将军见个面,表达一下感激之意。我身边这位就是赵将军,大家待会可得多敬赵将军几杯。”吴良成笑着说道。
“一定,一定。”大家连声答应着。
这时赵国华说话了,他大声道:“各位,在下姓赵名国华,在大明护**里担任都督一职,半个月前,在下的部队行军路过天柱山,接到当地百姓的控告,哭诉天柱山土匪的暴行,因此发兵围剿了该股土匪,顺便也救出了浮梁县的伍公子。”
“小老儿感谢赵将军的大恩。为了报答将军的大恩大德,小老儿决定把我伍家瓷场的一半份额赠送赵将军。”伍进财起身说道。
此话一出,大堂里叫好声四起,大家纷纷称赞伍进财知恩图报,有情有义。
伍进财的决定,让杨松对赵国华是恨的咬牙切齿,眼看这伍进财就要撑不住了,可是姓赵的横插一脚,坏了他的好事,可是人家手里有兵,他又没有办法,只得瞪大了眼睛恨恨的看着赵国华,借以发泄心中的仇恨。
感受到几束不友好的目光,赵国华看了过去,见到了杨松仇恨的眼睛,再看了看他身边的三个人,就知道这几个人一定就是浮梁县里暗算伍进财的那伙人。
冷冷的看了看这几个人,赵国华心说:“要好好的整治一下这几个家伙,免得他们以后再打坏主意。”
想到这,他拍了拍手,大声说道:“大家静一下,我有话要说。”
大堂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在下请问大人,浮梁县里如果有人勾结土匪,堵截财货,绑架乡绅,勒索巨额财物该当如何处置?”
这话一出,犹如热锅里倒了一杯水,整个大堂里一下子乱了起来,大家纷纷猜测着赵国华说的人是谁。杨松、杜大拿、苗天然、刘安等人则心里暗自打起鼓来,特别是杨松,想走又不敢,只得继续强作镇定的站着,
“这个如果确有其事,本官当严惩不贷。”吴良成一本正经的说道。
看了杨松等人一眼,赵国华大声道:“来人。”
话音刚落,楼上“咚咚咚”的跑下了百十个挎着腰刀的精壮士兵,这些士兵走到大堂门外,手按腰刀,堵住了出去的路。
见状,杨松等人心里一阵紧张,脑门上不由得流下了冷汗。
“赵将军,你这是为何?”吴良成紧张而又不解的问道。
拱了拱手,赵国华说道:“在座的人中,有人勾结天柱山土匪,堵截伍员外的货物,绑架伍公子,勒索伍家五十万两银子。所幸此事没有得逞,天柱山的土匪被我军一网打尽,匪首被捕获,为了证明此事,我已派人把匪首押来此地,大人听我一审如何?”
“好的。本官就听一听赵将军如何审案。”吴良成说道。
挪开了一块地方,找了张桌子过来,赵国华坐在凳子上,对着门外大声道:“带天柱山匪首两翼虎郎四虎和草上飞殷红进屋受审。”
“两个狗日的,走快点。”几个士兵嘴里骂着,押着两个匪首进了大堂。
见了两翼虎郎四虎的凶恶貌相,大家情不自禁的离开他一些距离。
走到赵国华面前,几个士兵喝斥道:“跪下。”
殷红急忙跪了下去,郎四虎看了看赵国华,冷笑着立而不跪。
对着牛欢奴了奴嘴,“啪”的一棍,只听“咔嚓”一声,“啊”的一声惨叫,郎四虎的小腿骨被打断跪倒在地,牛欢上去又踩了几脚,踩得郎四虎连声惨叫。
看着牛欢对郎四虎的折磨,听着郎四虎的惨叫,屋里的商贾和乡绅一阵阵的害怕,杨松等人则是双腿发软,心惊肉跳。
瞟了杨松等人一眼,赵国华不屑的轻轻“哼”了一声。这些都是赵国华安排好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暴力震摄杨松等人,以便于下一步的行动。反正郎四虎此人罪恶多端,事后也是要杀之人,打死了也不为过。
指着嗦嗦发抖的草上飞殷红,赵国华说道:“殷红,你是天柱山的三当家,你把天柱山是如何堵截伍员外的货物,强掳伍公子上山并勒索五十万两银子的事,详细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如有隐瞒,后果自负”
“是。罪人一定听从将军的吩咐。”殷红磕头道。
赵国华不耐烦的说道:“说吧。别啰嗦了。”。
“是是是,事情是这样的,三个月前,一个名叫谢云东的人来到天柱山,他说他是浮梁县瓷器大商人杨松的侄子”殷红就把谢云东说过的话全全部部的说了出来。
杨松和杜大拿等人听的脸色发白,惊慌失措,杨松跳着脚对县令吴良成说道:“吴大人你别听这贼的胡说,我等都是守法的良民岂能干那违法之事。”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秦蜀之咽喉
“那你说怎么才可以证明此事的真假呢?”赵国华盯着杜大拿问道。
看了看他,杜大拿说道:“除非把谢云东带到这里来,由他亲口说出此事来,才可以证明此事确实是我等所为,否则,我等死也不服。”
赵国华说道:“好吧,让你等死个心服口服。”说着他大声道“马欢何在?”。
“末将在这里。”马欢应声走了出来。
看了他一眼,赵国华说道:“谢云东可曾押来?”
“禀都督,那谢云东还押在外地我军大营里,末将以为只要有这两个匪首就可以指证奸人的毒谋了,所以就未曾押他同来。”
赵国华不满的说道“你呀,做事不仔细,记过一次。”
“是。末将以后做事一定会注意了。”马欢赔罪道。
转头看了看县令县令吴良成和齐主簿,岑县丞,赵国华说道:“伍员外家的事牵涉到杨松、杜大拿、苗天然、刘安等四人,鉴于这四人在浮梁县的势力和关系,为了避免其他事情的发生,本将决定把这四人押到我军中关押,几位大人不会不同意吧?”
“这个”县令吴良成犹豫着沉吟起来
“噗通!噗通!”四人跪倒在地,杨松磕着头说道:“大人,我等是良民,不会干那种坏事的,请大人不要相信那个匪首的话。”
“大人,我等是浮梁县的乡绅,即使有罪,也不应由外来的军人插手。”杜大拿一边磕着头一边说道。
“大人,你是五品文官,他是四品的武官,武不如文,你可不能听这姓赵的啊。”千户刘安挑拨的说道。
杨松等四人已被刚才赵国华手下整治匪首的手段的残酷吓怕了,生怕被押到军营里受酷刑,依仗着平时里对吴良成的孝敬,希望吴良成出面保护自己。
听了几人的话,吴良成看了看赵国华,试探着说道:“赵将军,虽然匪首供述是这几个人勾结土匪暗算伍员外,可是居中联系的歹人还没押到这里来,难以证明此事,因此,是否可以给本官一个面子,暂时不关押他们?”
默不出声的考虑了一阵,赵国华这才说道:“这样吧,苦主是伍员外一家,叫他们去求伍员外,如果伍员外答应放过他们,我就不追究此事了。”
此话一出,杨松等四人一下子愣住了,此时叫他们去求伍进财,实在是一件十分难堪的事,可是为了不受皮肉之苦,四人还是走到伍进财的面前,“噗通噗通”的跪倒在地,杨松磕着头说道:“伍大哥,你绕了小弟吧,过去的事都是我的不对,以后我一定改过。”
“伍兄,你大人有大量,就放过兄弟吧。”杜大拿跪在地上,抬着头告饶道。
“伍大哥,你说句话吧,难道你真的不想放过我们。”苗天然说道
千户刘安磕着头说道:“伍员外,我错了,我实在不该打伍小姐的主意,你就高抬贵手放过下官吧。”
听着这几人的哀求声,看着他们跪在地上给自己磕头的狼狈像,伍进财的心里比三伏天喝了几杯冰镇酸梅汤还舒坦,心头的恨也消散了几分。可是想到赵国华的嘱咐,他还是板着脸不出声。
见伍进财不出声,杨松等四人只得继续跪在地上哀求着。
“伍兄,你就放过他们吧,大家都是浮梁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只要他们认错,就放过他们吧。”绸缎商范老板帮着求情道。
吴良成也说道:“伍员外,看在本官的面子上,你就放过他们吧,本官答应你,以后一定严加处置他们。”
戏已演足,必须见好就收,伍进财假装随意看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