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的乌真超哈总管为佟养性,他病死后,就由马光远代理。
马光远顺天大兴人,明建昌参将。天聪四年,努尔哈赤克永平,马光远带所部降,命隶正蓝旗,授梅勒额真,赐冠服、鞍马。天聪八年四月,因功改一等昂邦章京。天聪十年四月,诸臣劝皇太极称帝,汉将列中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及马光远五人。
看了他一眼,马光远说道:“一支民团而已,只不过是用了个诡计,使蒙古人吃了个大亏,没什么了不起的,他的火铳再厉害,也比不过咱的红衣大炮。”
“是极!是极!还是总管大人说的对。”鲍余点头哈腰的讨好道。
看了一眼远处的城墙,马光远说道:“今天我要看用大炮轰他娘的,让这些明狗尝尝我大清炮队的厉害。”
吃过早饭后,清军大营里牛角号“呜呜”的吹响了,一队队清军开出了大营。
列好了阵,扬古利骑马站在大阵前面,高声说道:“我大清铁骑自从五月底进入明国以来,无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涿州绝对不能成为一个例外。现在我命令;乌真超哈总管马光远指挥炮击守军,炮击结束后,汉军参领何必忠带着手下人马第一波攻城,”
“喳!喳!”两人答应着各自走开了。
此时,汉军八旗还没成立,要等到四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五年,汉八旗才正式成立
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由于清军取得松锦大战的胜利,将此战降人和之前大凌河降人编立佐领,与原先的汉人佐领一同组建汉军八旗,旗色与满洲八旗相同,到那时,汉军开始拥有**的旗籍,汉八旗才算正式成立。
:“大家赶紧趴下,鞑子要开炮了。”赵国华一直在用望远镜里观察着清军的动静,当他从看见了清军的火炮时,他急忙叫道。
说着,自己也躲到了一个炮击的死角里。
“趴下,趴下,鞑子要开炮了。”大家互相转告着趴倒在了城墙垛口后面。
大家刚趴下不一会,在一阵“嗵嗵”的巨响中,十几个黑色的铁球就飞了过来,有的砸在城墙上,砸的城墙一阵轻颤,有的砸在城墙垛口上,城砖被打得砖石飞溅,声势骇人,有几颗还飞进了城里,砸到了人,引起几声惨叫。
“嗵嗵”的炮击声不绝于耳,一颗颗的炮弹从远处飞来,打得城墙上砖石乱飞。
实心炮弹不会爆炸,但是动能强大,擦着就伤,碰着就死,明军士兵虽然趴在城墙上大大减少了伤亡,但是在密集的炮击下,一颗颗飞来的铁球还是把百十个明军士兵打死打残,看着死去明军士兵那无头的尸体,和断手断脚的重伤员,赵国华只得强忍恶心,等待着鞑子炮击的结束。
他知道鞑子要进攻,必须等炮击停止后才行。
“马将军,干的不错,此次涿州若下,你当记首功。”扬古利看着被炮击得尘土飞扬的涿州城墙,高兴的夸赞道。
拱手施了一礼,马光远恭敬地说道:“奴才不敢贪功,这都是爵爷指挥有方。”
见他如此谦卑,扬古利满意的点了点头。
两炷香后,炮击终于停止了,赵国华和李显指挥大家把死伤的明军士兵,抬下城楼然后准备迎接鞑子的进攻。
“汉军参领何必忠,开始攻城。”扬古利大声下令,
“喳。”何必忠答应着开始整队。
何必忠是延庆的游击将军,后来投降了清军,此次被拨到扬古利手下跟着出征。
想到守军已被炮击了一段时间了,应该是伤亡惨重,军心大乱了,此次进攻应该顺利多了,想到可以在主子面前博个头彩,何必忠心里一阵高兴。
很快,三千明军降兵列好了阵。他谄笑着对扬古利道:“爵爷可还有什么要吩咐奴才的?”
看了他一眼,扬古利说道:“何将军,自延庆投奔我大清后,你还没立过什么战功,你这参领能不能当得稳,就看找你的了,这次本爵希望你第一个进入涿州。”说完他一挥手,百多个手拿饱了布头的箭支的巴牙摆喇走了出来。
“王爷您这是……”何必忠惊慌的问道。
扬古利冷冷一笑:“何将军,我希望你和你的手下身上不要出现那种要命的红印。”
这些人是督阵的巴牙摆喇,他们虽然手执强弓,手中所用的箭却不是利箭,而是包了布头的轻箭,布头上全是红色的染料,有任何敢迟疑不进者,巴牙摆喇就会用红箭射击,战后查到身有红印者,一律处斩。因为大家谁也不知道轻箭会射向谁,这样一来,每个巴牙摆喇就能控制更长的战线。
听了这话,何必忠明白过来了,“鞑子这就是要自己去和明军死磕。但是谁让自己做了汉奸呢,没办法,只有往前冲了。”
“爵爷放心,我们身上不会出现红印的。”何必忠咬牙说道。
点了点头,扬古利面无表情的说道:“好。开始进攻吧”
何必忠拔出佩剑来,朝着涿州一指,大声叫道:“兄弟们,给我冲……”
………………………………
第八十九章 孙老汉的忧虑
永新县样的贵府宅的后花园里,杨得贵正在晒太阳。
上了年纪怕冷,进入冬天,没事情可干时,杨得贵就喜欢在花园里晒太阳,冬日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很是舒服。
把杨瑞和沈玉凤关了一段时间,杨得贵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想到自己百年后,杨家以后还要靠杨瑞撑持,杨得贵找个别的借口,狠狠抽打了他一顿这一顿,打的杨瑞遍体凌伤,躲在屋里养了七八天,才好意思出门。
这天,杨瑞从县学回家,刚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刘万世的刘明,黄葵的儿子黄忠明,陈兵的儿子陈有福,三个狐朋狗友嘻嘻哈哈的走了过来,见了杨瑞,刘明一脸喜色的说道:“杨兄,正要去你家找你呢。”
“是不是刘兄想喝酒了?不过今天我带的钱可不多。”杨瑞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四人在一起喝酒,经常是杨瑞付钱,杨瑞已心里已有点不满,加之他自持有些才华,对这三人更是有些看不起,不愿经常和他们泡在一起。
得意的摇了摇玉骨扇子,看了看四周,刘明故作神秘的说道:“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爹从吉安府的一个熟悉的衙役口中听说赵蛮子,被五省总理军务大臣卢象升调到北方去打鞑子了。”
“此事当真?”杨瑞激动的差点跳起三丈高。
这个消息太令他高兴了,他听他爹杨得贵说过,女真鞑子比流寇还要厉害百倍,如果说赵蛮子的民团对付流寇已是还是九死一生,那么对付鞑子就是百死一生了。
见他的高兴样,黄忠明笑着说道:“当然是真的了,事情是这样的”
听完了黄忠明的话,杨瑞兴奋的快步向家走去,张五和刘奇急忙跟了上去。
回到家,他来到后院,
“你来做什么?”见他又来后院,杨得贵冷着脸问道。
杨瑞道:“父亲,我听说了一个好消息,那赵蛮子,被六省总督卢象升调到京师去勤王打鞑子去了”
“是真吗?”杨得贵吃惊的站了起来。
杨瑞道:“是真的!”
“好,只要他回不来,看谁还敢收老夫田庄的治安费和商铺的入城费,待老夫再想个法子把那肥皂方子拿到手,到那时”杨得贵说着,捻着胡须奸笑起来。
鸣凤村化工坊,孙一平老汉指挥着工人们正在做肥皂和洗发膏,肥皂和洗发膏的销量是越来越大了,人手不够,又新招了一批工人,这才勉强够用。
别看他表面平静,但是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为何?只因为他在牵挂赵国华和义勇队的安危。
自从知道知县宋忠派牛师爷来通知了义勇队北上勤王的事,他就担忧起来。
他知道鸣凤村眼下的好日子都是赵国华带来了,义勇队也是靠赵国华和官府的关系才组建起来的。
一旦没有赵国华,这一切也就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爹,你老怎么了,为何老是愁眉苦脸的?”孙富不解的问道。
赵国华出征时,为了花工坊的安全,从青龙寨抽调了一千人组成了留守队,把马宝为由小队长提为留守队的队长,为了分权,又任命孙富为副队长。
马宝负责外面的守卫,孙富负责里面的巡察。
这段时间,孙富见父亲一直心事重重,今天忍不住便开口问了起来。
看了儿子一眼,孙一平叹了口气,道:“你说,你赵大哥和义勇队,被派去和鞑子打仗,我是在为他们担忧啊”
“爹,你担忧个啥?就赵大哥那本事,没事的。”孙富笑呵呵说道。
对赵国华的本事,他是心服口服,那肥皂,那洗发膏,都是人家一手搞出来的,银子那是哗哗的赚,一个人,就养了五六千兵,那可是知府大人也做不到的事。
鞑子虽然听说很厉害,但是,义勇队那几百支神机铳,可是大杀器,即使打不败鞑子
可是自保,根本没问题。
听了儿子的话,孙一平想了想道:“干脆你去县衙走一趟,看看有没有新的消息。”
“好吧。”孙富答应着,带了几个队员骑马走了。
闯塌天刘国能和张妙手从黑水峪突围后,在附近的山林里躲藏了一段时间,见官军撤走了,这才悄悄派人出来打探消息,当听说高迎祥被官军捉住了,不由得懵了。
几个人商量起以后的道路,比较了罗汝才,张献忠和李自成三人的本事和度量,决定去投奔李自成。
昼伏夜行,躲过数次官军的追击,终于在陕西商洛山附近找到了李自成。
密林里,一条长长的山沟里,一万左右衣着破旧的人正在里面休息,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大家正就着冷水,嚼着又黑又硬的杂面馒头,这就是李自成的农民军。
去年在滁州被卢象升战败后,李自成就逃到了陕西,今年五月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李自成率部与明军在陕北榆林、绥德一线作战。在乘胜进攻米脂时,不慎中了明将贺人龙的埋伏,外加天降暴雨,李自成部只剩百余骑脱险。
此后他一直躲在陕西的密林和山沟里不敢暴露踪迹。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明末农民军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民团捕杀。
山沟里一个干燥的山洞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商量着一件重要的事情
正中间是一个四十来岁,身材魁梧,四肢有力,面色黧黑刚毅,带点鹰钩鼻子的男子,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李自成。
他才三十二岁,但长年的征战和辛劳,使他看起来有些显老。
“听说闯王高迎祥在黑水峪被官军捉了,不知道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一个四十来岁,身材壮硕,四肢孔武有力的络腮胡黑大汉大声说道。
这个壮汉就是李自成的铁哥们刘宗敏,刘宗敏1607年1645年,字捷轩,陕西蓝田人,原为锻工,跟从李自成造反后逐渐成为他手下第一号大将。刘宗敏身材粗壮,武艺高强,力气过人但性情粗鲁。崇祯十一年1638年,随李自成突围潼关原,隐于商洛山。十六年任权将军,次年,在西安封汝侯。与农民军主力会师北京,加左都督衔。入京后,对明降官拷掠助饷。后随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回西安,进入湖广。
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刘宗敏于撤退中在通县属湖北省九宫山作战中被清军俘遭杀害,年仅38岁
“我看,还是派人到黑水峪附近打探一番。”面相温和的田见秀接口道。
田见秀字玉峰,李自成部将。性仁厚,有儒将之风,号锁天鹞从李自成征战,多有大功。与李自成自北京败退,逃至湖北,接受南明何腾蛟招抚,复降清将佟养和。李过南下时复归李过。旋又降清,多尔衮下令降叛反复者俱斩,被杀。
李自成对高迎祥还是忠诚的,也是感谢的,没有高迎祥的提拔,也就没有他现在一军中的地位,听了两人的话,他点点头:“二位兄弟说的是,我这就派人去黑水峪。”
刚说到这,李过走了进来,躬身道:“禀将军,闯塌天刘国能和张妙手来了。”
“啊?快跟我去迎接他们”说着,疾步走出了山洞。
刘国能和张妙手等人见了李自成,急忙躬身道:“李哥,兄弟没处吃饭了,特来请李哥赏口饭吃。”
话语中,已表明了投奔的意思。
李自成实力正弱之际,见两人来投,心里十分高兴,他拉着两人的手,爽朗的笑着道:“两位兄弟说笑了,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李自成吃干的,就绝对不会让你们喝稀的走,进山洞说说闯王的事”
接着,又吩咐李过:“把我们帐篷腾出来让刘兄弟的手下住。另外,再想法找点酒菜来,我要和刘兄弟他们喝一杯”说完,就挽着两人进山洞去了。
在“咚咚咚咚”的鼓点声中,三千多清军手执刀枪,排成一道百多米长的战线,一步一步向涿州城墙移动。
从望远镜里看得见攻过来的清军,赵国华放下眼镜,对李显说道“你看看,来的好像是投降鞑子的明军。”
“是吗?”李显说着,从赵国华手里接过望远镜。
………………………………
第九十章 不投降只有死
看了几眼,他就放下了望远镜,点头道:“是这些贪生怕死、忘记了祖宗的的狗东西他娘的,这些狗东西,既然来送死,那就收了他们的狗命,”
摇摇头,赵国华说道:“不,我想收了他们,我相信真心投降鞑子的只是一小部分。”
看了看他,考虑了一下,李显说道:“好吧,你打算怎么做。”
“这样这样……”赵国华说道。
“好,我这就去布置。”李显说着,就去布置了。
何必忠指挥着三千多明军降兵往涿州逼近,当走进了守军弓箭的射程时,他急忙说道:“举盾!护住身子。”
话音刚落,城头梆子响,“嗖嗖嗖”,数百支利箭带着风声射了过来,但是多数都射在了盾牌上,一些则射到了空地上,被射中的士兵微乎其微。
见了这情形,何必忠大喜,心说:“他娘的,守军的这箭法也太烂了,这一阵射下来,老子的兵一个也没射死,看来守城的官军水平也太差劲了,正好该老子立功了。”
想到这,他大声说道:“兄弟们,冲上城,这夺取涿州的头功就是我们的了,快点冲啊……”他高喊着,带头冲向了城墙。
“鞑子来了,快点投滚木擂石灰瓶啊。”城楼上的守军大声叫喊着,投下几个滚木和灰瓶及一些石块
可是这些东西都没有打中城下的明军降兵,因为这些人还没冲到城下。
看了一眼自己手下和城墙的距离,还有十来步才到城墙,何必忠不由得一阵好笑,这守将太胆小了。
为了做个样子给远处观战的扬古利看,他还是带着降兵在城下忽前忽后的跑动着,从远处看过来,就像是在躲避城上投下的滚木擂石。
在远处看着,扬古利微微点着头道:“这个姓何的,打仗还算卖力。”
“没滚木擂石了,快去城下搬。”城上守军惊慌的说道。
听说城上没滚木擂石了,城下的降军士气大振,飞跑过去,“啪嗒啪嗒”十几架云梯搭在了城墙上,降军们一手执刀一手往上攀爬。
“快跑啊,鞑子来了,晚了就没命了。”守军慌乱的叫喊着,往城楼两边逃跑了。
听着守军的叫喊声,降兵不由得更是兴奋,攀爬得更快了。
看着飞快的在云梯上攀爬的手下,何必忠高兴极了,他早已忘记了上次蒙古兵在城墙上的惨败。
很快,三千降军都上了城墙。
站在城墙上,何必忠看了看逃得只剩背影的明军,他正想指挥士兵下去打开城门,这时,几千穿黑蓝色衣服的士兵,手持火铳和一些明军从城楼两边围了过来,看样子足有六七千人。
“上当了,快列阵,准备战斗,另外,快派人下去求援。”何必忠下着命令。
听了命令,几个明军降兵上了梯子,就要往下去。
“站住!否则杀无赦。”赵国华在远处叫道。
见对方还有四五十步,这几个站在梯子上的降兵不以为然,继续往下走。
“呯呯”几声枪响,梯子上的人翻下了梯子。
何必忠走到城墙边一看,那几个人全部都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了,显然是都死了。
见对方火铳如此犀利,他急忙缩回了阵中。
涿州守军包围过来,到了双方距离不太远的地方,站住了。
看了这些明军降兵一眼,赵国华沉着脸厉声的喝道:“谁是头?快站出来。”。
队伍里骚动了一下,但没人站出来。
“对面的兄弟们,我知道你们投降鞑子也是被迫的,如果你们愿意反正回到大明的话,我们既往不疚。愿意反正的就扔下刀枪,抱头蹲下。我从一数到十,到时凡是站着的,一律杀了。”赵国华冷冷的说道。
听了这话,明军降兵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没人蹲下
“举枪,瞄准。一……二……三……”赵国华缓慢而大声的报着数字。
看着那如林的火铳,听着这催命的数字,明军降兵身体颤抖起来,仿佛听到了阎王的脚步。
“……七……八……九……”
明军降兵们再也受不住这压力了,他们扔下刀枪,呼啦啦的抱头蹲了下去。
那些还站着的二三百个明军降军,就显得分外突出了,这些人几乎都是何必忠的家丁。
冷冷的看了一眼,赵国华问道:“还有没有?”
犹豫了一下,又有二十来个人仍下刀枪,头蹲下。
“****的,你开枪吧,老子不拍死。”何必忠大声叫道。他不是不想投降,只是他投降清军后做了许多坏事,为了对鞑子表现忠心,他亲手杀了很多的大明百姓,还奸杀了一个大明官员的女儿。
他怕反正厚会被秋后算帐,而且他也不相信涿州能顶得住鞑子大军的攻击,他心想不投降要死,投降后鞑子攻破涿州也得死,也其这样,还不如硬气点。
不屑的看了他和那二三百个明军降军一眼,赵国华道:“全部杀了……”
“啪啪啪……”一阵简短而急促的枪声响,这些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反正的明军降军全部被射杀。
看着倒在地上的尸体,抱头蹲着的明军降军,暗自庆幸刚才的选择。
“你们,把这些尸体搬下去。”赵国华指着反正过来的明军降军冷声说道。
降军们不敢犹豫,急忙搬运起尸体来。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搬完了。
看了看明军降军们剃得光亮亮的脑门和脑后的小辫,他厌恶的命令他们把辫子割了。
割完鼠尾辫,把二千七百多反正过来的明军降军,编为了五个中队,十个小队,派了十五个义勇队的副小队长去担任中队长和小队长。
做完了这些事,这支明军降军就成为了一支负责搬运守城物资的辅兵。
见那些明军降兵上了城墙后却没有动静,扬古利正在疑惑,后来又听见一阵清脆的火铳声,他就知道那些明军降兵又完了。
看了一眼涿州的城墙,他阴沉着脸回营去了。
回了大营,扬古利在大营里召集众将商议攻打涿州的办法。
两次上了城墙都中计被歼,扬古利打算从从正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蓝旗各抽出三个牛录,共计十二个牛录三千六百人,由多隆敖带领,作为第一波攻城梯队,多隆敖提出一计,用乌真超哈的大炮轰击城墙,等城墙倒坍后,大军一举而入,趁势拿下涿州。
仔细的想了想,扬古利也感觉到多隆敖说的这个方法可行,确实,从心里说,他也怕这三千六百个满洲勇士,上了城墙后又回不来。
很快,一发发实心炮弹带着巨大的动能往东城门飞来,撞得城墙直颤,砖块土块嗦嗦直掉。
“国华,这鞑子的炮弹怎么专打东门了?”李显不解的问道。
用望远镜观察了一阵清军的重炮阵地,赵国华这才说道:“看来清军是想把东城门打烂了,从那里冲进来啊。”
“不怕,四门也被我们堵死了,他们就是打烂了城门,一下子也进不来。”李显说道。
赵国华点头同意,随后两个人来到了孙有德的铁匠铺
见两人来了,孙有德急忙的喊道:“来人,为两位大人上两杯好茶。”说着迎了过来,一脸笑容说道:“两位大人,小人有礼了”说着,对着两人一番打躬作揖。
“孙师傅,我和李大人过来看看三角钉做出了多少。!”赵国华问道
施了一礼,孙有德说道:“禀两位大人,现在还只是做出五千来个,距离三万个还差的远。”
“把这五千个拿来,我们今天要用。”赵国华说道。
听这话,孙有德徒弟牛二把做好的东西抬来。很快,牛二和一个人用扁担扛着一个大筐出来了。
两人走过去仔细看了,这三角钉有蚕豆大小,有四个尖刺,摸了摸尖刺,赵国华点了点头,把这些三角钉装入一个口袋,让牛二找了个手推车推到军营里。
到了军营,派人把东城门附近的三条街道的人家全部撤走,用沙袋封住门,两条街道连挖了好几个大坑,让人和马无法通行,只剩正中的一条道路上可以通行。路上撒满了土,道路前方用麻袋装土堆了几道半人多高的土墙,土墙后面和街道两边的房子上,埋伏了火铳手,土墙前架了虎蹲炮。
虎蹲炮前挖了几个大坑,后面也挖了好几个大坑,大坑里放了石灰粉,大坑上用竹子撑着草席,草席上铺了一层薄薄的土。
干完这些后,又收集了百多块木板。
“赵队长,你用这些木板做什么?防箭吗?”李显笑着问道。
神秘的一笑,赵国华道:“很快,你就知道了。”
………………………………
第九十一章 夺命的巷道
在清军十几门大炮持续不停地轰击下,东城门那一段城墙出现了一道道的裂缝,看样子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众将听令”扬古利大声道。
众甲喇和牛录等将领来到扬古利马前,躬身等待他下达军令。
指着已开裂的城墙,扬古利说道:“夺取涿州就在今日,城墙轰垮塌后,多隆敖带十二个牛录作为先锋,第一波冲进城去缠住守军,正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蓝旗的四个甲喇各留一个牛录做为预备,其余的全军出击,攻下涿州后,大索三日,我要让这些明狗知道抗拒我大清天兵的后果。”
“爵爷英明。”众将答应着,脸上都露出了贪婪而又残忍的笑容。
在清军持续不停的炮击下,又过了半个时辰,涿州东门一段十来米长的城墙终于轰隆隆倒坍了,浓浓的灰尘腾空而起,将那一段城墙完全淹没。
“满洲的勇士们,跟我冲啊!攻下涿州,大索三日,杀啊……”多隆敖狂野的嚎叫着带头骑马向缺口处冲去。
见甲喇大人如此勇武,清军士兵们士气高涨,尤其是听说攻下涿州,可以大索三日,更是奋勇争先,恨不得立时就跨进去抢银子抢女人。
见士兵们争先恐后的骑马飞奔而去,多隆敖就放慢了战马的速度,他知道城里那支民团极其狡猾不好对付,他可不想头一波进去,因此他不快不慢的骑马跟在后面奔跑着。
清军士兵飞快的骑马越过了城墙的缺口,进入了涿州,远远见到一堵半人高的麻袋堆的土墙。
土墙前面是二十来门虎蹲炮,缺口两边的街道已被几个又深又阔的大坑断绝了进去的路。
楞了一下,多隆敖指挥大队清军策马狂叫着直冲那堵半人多高的麻袋土墙而来。跑着跑着,战马嘶叫着,一批接一匹摔倒在地上,马上的清军一个接一个摔出老远。
“啊?这是怎么回事?”多隆敖吃惊的勒住了马
低头仔细一看,见地上的土里隐隐有一些东西,他跳下马捡起一个仔细看,见是一种从没见过的铁制三角刺
三角刺又尖又细,人和马的脚只要一踏中,就刺入肉中,疼的跳起来。
“卑鄙,可恶。”看完了这东西,多隆敖咬牙骂道,看了一眼远处土墙前面的明军,他说道:“大家下马牵行,注意脚下。”
听了命令,看了看那些摔得头破血流,骨断筋折的士兵,其余的人听话的下了马,牵着马慢慢前行。
可就是这样,还是有士兵或者马匹踩到三角钉上。
“哎呀,我的脚……”一个士兵抱着脚呼痛。
见清军慢吞吞的在向前走,李显笑了,他对着赵国华说道:“赵队长,你搞出来的这小东西还蛮厉害的,鞑子的骑兵都被它阻拦住了。”
笑了笑,赵国华没有说话。
清军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慢慢走,街道两边的房顶上,义勇队的火铳手们冷一枪热一枪的放着冷枪,不时有清军被打中倒在地上。
终于走出了那段铺着土的地段,地上再不见那种可恶的三角刺了,多隆敖这才松了一口气,但他却不知道,当清军走出那段土路时,就已进入虎蹲炮的射程了,这是经过赵国华算计好了的。
见清军已进入虎蹲炮的射程,李显大声道:“准备点火。”
“再等一下,等鞑子来的人更多一些再打不迟。”赵国华说道。
又等了一会,终于,鞑子大队人马都到齐了,除了百十个摔伤摔死的士兵外,还有三千五百多人马。
看着眼前这三千多铁骑,多隆敖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明军,得意的说道“卑鄙的明狗,你们就伸出脖子等着老子的马刀来砍吧。”
凭借这些人马,他有把握消灭城里的明军。
“上马。”多隆敖下令,清军士兵纷纷跨马而上。
此时正是开火的好时机,赵国华叫道:“点火!开炮!”
“点火!开炮!”李显重复了一遍命令。
话音刚落,“嗵嗵嗵嗵嗵”五声炮响,五门虎蹲炮口喷出了火焰,五团带着铁砂和碎石的散弹,飞向了正在整队上马的清军队伍中,立时,百多个清军和马匹就被打得一身稀烂的死在了地上。
清军队伍乱成一团,大家纷纷往后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