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了点头,多隆敖说道:“我被明军打败了,一千三百多人,只回来了六百来人。”

    “你们遭遇到明军的大队人马了?”德克济克惊讶的问道。

    “唉”的叹了一口气,多隆敖羞愧的说道:“如果是败给了明军,还稍微有点面子,可是却是败给了明朝的地方民团,真是丢死人了。”

    德克济克听了有些不信,但也不好多问,便说道:“走吧,爵爷在等你呢”

    多隆敖心里“咯噔”一下,但又不敢不去。

    想了想,还是壮着胆,跟着德克济克走了过去,走进大帐,“噗通”一下跪倒在地,磕着头说道:“爵爷,卑职打了败仗了,还请爵爷恕罪。”边说边连连磕头。

    冷冷的瞟了他一眼,扬古利寒着脸说道:“多隆敖,你把战败的经过仔细说来本爵一听,如有隐瞒,定斩不饶。”

    “是。”多隆敖答应着,就把在涿州城下和义勇大队作战的经过,仔细的讲述了一遍。

    听完后,扬古利沉思起来,

    蒙古镶蓝旗甲喇额真布日固德大声叫嚷:“爵爷,让我带二千铁骑去灭了这支民团,我保证把民团首领的脑袋,给你拿回来。”

    扬古利不出声,只是冷厉的盯了他一眼,布日固德挤急忙住了嘴。

    “多隆敖,你说这些民团,是用火铳把你打败的?”扬古利捋须沉声问道。

    “是的,爵爷。这支民团火铳数量众多,而且锐利。”多隆敖跪着回答。

    这下,扬古利有些疑惑了。

    明军的火铳是个什么东西,他早就知道了,如果凭借火铳能打败大清军队,那么大清早就被大明灭了,也没有今天大清八旗军队的辉煌了。

    仔细看了看多隆敖,见他一脸的认真,沉吟了一阵,扬古利道:“多隆敖,你带出去一千三百多人出征,却只回来了六百多人,按大清军律,当斩!来人,拉出去砍了。”

    话音刚落,几个白甲武士走进来,拖着多隆敖就往外走。

    “爵爷饶命!爵爷饶命!”。多隆敖吓的吓得魂不附体,大声哀求起来。

    兔死狐悲,德克济克见状,急忙跪下磕头道:“爵爷,多隆敖和那民团交过手,对那民团有些了解,还请饶多隆敖一命,让他待罪立功。”

    几个平日里和多隆敖交情不错的清军将领也跪下求情。

    “好吧,看在你们的面上,暂且饶他一命,打他一百军棍。”扬古利大声吩咐。

    多隆敖是镶蓝旗出身的将领,扬古利和镶蓝旗主济尔哈朗关系不错,他也不想为此得罪济尔哈朗,此时见有人为他求情,于是也就顺坡下驴了。

    受过刑后,让人把血肉模糊把多隆敖抬了出去,目光冷肃的扫了大家一眼,扬古利沉声道:“大清兵威,天下无敌,自从六月进入明境以来,还没吃过这种大亏,后天,兵发涿州,我倒要看看这小小的民团,究竟如何用火铳来和我大清铁骑抗衡。”

    大明的虚弱已被满清的高层看了眼里,随着一次次的胜利,他们有了取明而代之的想法,他们多次破关进犯大明抢劫人口和财货,目的有两个,一个就是消弱大明的国力,另一个就是震慑大明的军民,消弱大明的反抗意志,为以后入主入主中原扫平障碍。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明朝出现了有战斗力的部队和统帅,那是必须要彻底消灭的,这就是豪格兵发涿州的原因。

    “兵发涿州!兵发涿州!”清军将领狂吼着。

    涿州城里,李显进了州衙,把赵国华的主意告诉了知州范进。想了想,为了保住涿州,范进也顾不得得罪人了,一咬牙,他拿起帖子写了起来……

    当天晚上,涿州城里有点身份的乡绅,或者家资丰裕的商贾,都来到了知州衙门,商量保卫涿州的事情。

    “刘老板,你说这范大人请我们来商量保卫涿州的事,这不是开玩笑吗,我姓杨的既不能提刀上阵砍鞑子,也说不出什么打鞑子的主意来,来了有什么用?”

    说话的人是涿州的绸缎商杨明仁,此人家财万贯,在涿州也是数的上的富裕户。

    刘老板叫刘富财,是涿州开米铺的,广有钱财,家里至少五六十万两银子是有的。其他被请来的人,也是涿州有钱有势有头有脸的人物。

    看了看屋里被邀请而来的人,刘富财大概明白了,这是官府要拔毛了。

    他说道:“我们这些人虽然上不了阵,也出不了谋,划不了策,但是有点小钱啊,说不定是要我们出钱啊。”

    “凭什么要我们出钱,守城那是官军的事。我绝对不会出一分银子。拿这钱还不如到春满楼去快活。”满脸横肉的盐商胡大彪说道。

    仗着妻弟在京师里当个户部伺郎,胡大彪在这涿州很是张狂。

    刘富财刚要说话,几个衙役走了进来,大声说道:“知州大人到……”

    话音未落,知州范进,守备李显以及赵国华走了进来。

    进了屋,看了众人一眼,范进说道:“诸位,今天请诸位来,就是要商量一下保卫涿州的事,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

    “我没钱,保卫涿州是你们官府的事,和我们没关系,要钱没有,要命倒有一条。”胡大彪蛮横的打断了范进的话。

    神情尴尬的看了赵国华一眼,范进这才陪着笑脸说道:“胡员外,这事是不是可以商量一下。”
………………………………

第八十三章 拔铁公鸡的毛

    “这没什么可商量的。”胡大彪一脸骄横气的说道。

    知州范进的为人,他清楚,以妻弟的身份,量范进也不敢动自己一根毫毛

    范进张嘴还想再劝说,赵国华轻轻拍了他一下。

    看了他一眼,范进默默的退到了一边。

    冷冷的看了看屋里的这二十来个乡绅和大商贾,赵国华说道:“诸位都是涿州的名流,鞑子破城后的悲惨结果,大家都知道,要守住涿州,大家必须同心协力才行,现在我宣布一下,愿意出力的坐右边,愿意出钱的坐左边。”

    听了这话,大家一愣,互相看了看,没有人动作。

    知州范进和守备李显静静的看着赵国华。

    三人早已经商量好,由范进出面邀请城里的乡绅,和商贾来州衙开会,然后再由赵国华出面对付这些乡绅和商贾。

    “赵……赵队长,不知要出多少银子?”刘富财小心的问道。

    看了他一眼,赵国华呲牙一笑,说道:“鞑子来势太大,为了守住涿州,还要招募至少一万五千名丁壮帮助守城,我估计涿州的保卫战短时间不会结束,这些丁壮的工钱和伙食费就不是一个小数,诸位每人先捐一万两,鞑子走后,剩下的再退还你们。”

    “什么?一万两?”众人惊呼出声。

    一万两,相当于涿州一年税赋的十分之一了,不说这些人吃惊,就是知州范进和守备李显也惊的瞪大了眼,惊讶的看着赵国华。

    两人本以为赵国华只会每家收个三四百两,不想他一开口,就是这么大的数额。

    “这个数额太大了,在下家里实在拿不出来,在下还是出点力吧。”说着,刘富财坐到了右边。

    见状,其他的乡绅和商贾互相看了看,也跟着坐的了右边。

    知州范进和守备李显对视了一下,也不出声,他们等着看赵国华如何处理这事。

    看了看这些人,赵国华嘿嘿冷笑着道:“好!既然诸位员外选择出力,也好,看诸位的身体很是健壮,很适合做敢死队员,来人,把他们都送到军营的敢死队里,每人发一把砍刀,今晚就开始操练。如有不听,军棍伺候。”

    话音刚落,几十个义勇队员冲了进来,拖着这些人就往外走。

    “诸位,好好训练吧,多练点本事鞑子来时,敢死队可是第一波冲上去的,你们放心,如果你们战死了,知州大人是不会忘记发给你们家里抚恤金的。抚恤金有五十两,比起你们的家财来,虽然不多,可是也是官府对你们的为国捐躯的一点补偿。”赵国华脸色阴沉的说道。

    想到那血淋淋的战场和残肢断首,想到刀枪刺入身体那疼痛,这些铁公鸡害怕了。

    “姓赵的,你不能乱来。”刘富财嚎叫起来

    胡大彪挣扎着道:“我要去京师告你,我要告你。”

    其他的乡绅和商贾见状,急忙连声求饶。

    赵国华冷笑着道:“涿州是我们的家,守住涿州靠大家,在下绝对不允许涿州有坐享其成的人,对于那些不想出钱,也不想出力的,那就只有请他们全家离开涿州了,涿州不容许有只拿好处不出力的人。”

    “走就走。”胡大彪硬气的说着,就往外走。

    刘富财等几个人犹豫了一下,也打算跟着他走。

    看了他们一眼,赵国华冷冷的说道:“你们要走,也好,不过要是出城后,遇到鞑子可不要怪我啊……”

    这话一出,刘富财等人脸色一变,急忙顿住了脚,胡大彪也停步不走了。

    见状,赵国华故意大声说道:“来人,派车送几位员外和他们的家眷出城。”

    一声令下,十几个义勇队员走过来,推着刘富财等人就往外走,边推边说道:“趁鞑子还没来,快走吧。”

    见赵国华来硬的,刘富财顿时软了下来。

    他的脸色急剧的变幻起来,钱财虽重要,可是没有老命重要,而且那敢死队是第一波冲上去的,可以想见,一上去就是死路一条,没有命,什么都没有了

    他很快想通了,急忙回过身来,讪笑着道:“赵队长,范大人,哦,还有李守备,刚才的事,老朽是开个玩笑而已,赵队长说的对:“涿州是我们的家,守住涿州才能保住自己,为此我打算捐献白银三万两,还请诸位大人不要拒绝。”

    “啊?三万两?”范进和李显听得目瞪口呆,屋里的众乡绅和商贾也呆住了。

    赵国华哈哈一笑,拍手道:“好,刘员外带头捐资援军,此种行为值得赞扬。来人,为刘员外披红挂彩,跨马游街以示褒奖。”

    又打又拉,几招下来,早已把这些守财奴弄的没脾气了,有了刘富财开头,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大家纷纷捐银。

    没办法,胡大彪也只得黑着脸,咬着牙,乖乖的签字,认捐了三万两白银。

    毕竟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缩在城里总比城外安全。

    “真是太不敢相信了。”待屋里的乡绅和商贾走后,看着认捐名册表上的总共六十万两银子的认捐数字,范进和李显如在梦中,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队长,这会不会闹出事情来?”知州范进害怕的说道。

    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人后面的势力,

    看了他一眼,赵国华安慰道:“范大人,你放心吧,只要你守住了涿州,这件事就是个屁,到时候,你不仅没过,而且还有功。”

    “好吧,涿州就交给你了。”范进无奈的说道。

    弄到了银子,赵国华就下令招募城里的青壮组成支援前方总队,负责搬运守城器械,抬运伤员,辅助守城等一系列事情,并宣布每人每日六个大馒头,三分银子,如果战死,官府发给抚恤军五十两。

    这些条件一宣布,招募起丁壮来就容易多了。

    赵国华把招募来的一万五千丁壮中,最壮实的五千人抽出来组成补充大队,由刘有田率领,手执长枪负责城楼的救急,其他的人分为了消防大队,运输大队,救护大队,运输大队负责搬运守城的器械,救护大队负责抬运伤员,消防大队负责灭火。

    三千五百官军,汰去老弱,补充了二千精壮进去,和赵国华的义勇大队混编,突击队作为杀手锏在最危急时候用。补充大队由义勇队员负责训练,就是两个动作,“举枪!前刺!举枪!前刺!”

    做不好打五军棍,做的好的,奖励一钱银子。

    看着义勇队员对补充大队的训练,守备李显怀疑的问道:“赵队长,你这个办法有用吗?”他感觉动作有些太简单了。

    “时间紧迫,只能如此训练了。但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有效的。”赵国华说道。

    在棍棒和银子的交替刺激下,通过几天的强化训练,五千人的补充大队已刺的有模有样了。

    又试了火器,经过实验,虎蹲炮二十门,重一千三百余斤的佛狼机大铜铳二门,中号铜铁铳十架,中号铜铁铳每架约重二百斤,都还可以用,其它的就不行了。

    他派人认真的把这些火器擦拭一新,二十门虎蹲炮也亲自检查了一遍了。

    “来吧,凶名赫赫的后金八旗兵,我在涿州等着你们,不狠狠教训你们一番,我白穿越过来了。”赵国华心里暗自发誓。

    ga县里,扬古利也没闲着,也在调兵遣将。

    从多隆熬那里了解到,协守涿州的这支民团火器多而犀利,为了彻底压制他们,扬古利就调汉军的火器部队跟随出征,这支火器部队是炮兵,满语称为乌真超哈。

    他知道明军的火器,只能打七八十步,为了消灭这支民团,他把所属的白甲兵抽出一千名随行,而且每人穿两层甲,根据试验,两层甲完全可以抵挡的住火铳的射击。

    粮草、衣甲、兵员、战马、火药,扬古利一样一样的准备着,就等出兵报仇的日子了。

    京城的乾清宫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怒气冲冲的正在发火。

    今天早朝,他问众臣如何对付城外的鞑子军队,可是大臣们要不就是不说话,要不就是互相在指责,就是说不出一个合适的退敌之策,有人竟然说出迁都的昏话,这让他的心真是凉透了,没过多大一会就宣布散朝。

    “陛下,您也不必为这些人生气了,气坏了身子骨,可就是老奴的罪过了,毕竟像孙传庭、洪承畴和卢象升折等能干的人,是少数啊!”王承恩安慰道,

    听了这话,朱由检慢慢平静下来。

    看了一眼御案上堆积如小山一般的各地的奏章,他厌烦的皱了眉,一脸倦色的问道:“大伴,联不是早就下旨让孙传庭和洪承畴把孽贼高迎祥押送到京师处置吗,为何现在还没到?”
………………………………

第八十四章 鞑子来了

    “陛下,那高贼已在解往京师的路上了。”王承恩说道。

    朱由检咬牙切齿道:“高贼破凤阳,焚太祖皇陵,此恨大如天,等他押到京师,联要把他千刀万剐。”

    “这高贼也算个人物,流串了这么多年,要不是陛下用了孙、洪、卢三人,怎么能捉住此贼。”王承恩小小的拍了一下崇祯的马屁。

    朱由检苍白消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唉,可惜他们都在围剿流寇,否则的话,何至于让鞑子如此张狂。”

    看了一眼崇祯,王承恩道:“从崇祯二年到现在崇祯九年,鞑子兵三次进犯大明,有两次是从宣大破关入境,这宣大对京师很关键啊。”。

    听了这话,想起了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宣大总督梁庭栋。

    这两人的胆小和无能让崇祯失望透顶,他真想宰了这两个废物。

    “是呀,这宣大总督,是得换个能干的人了。”崇祯说着,看了一眼御案上一大堆的奏折,又无奈的坐了下去,批阅起来。

    这天早上,一万五千多清军浩浩荡荡的开到了涿州。

    “快看,鞑子来了,妈呀,好多的鞑子。”城上的瞭望兵吃惊的大叫着,嘴张的几乎可以放进一个鸭蛋了

    “咣咣咣咣”城头敲响了报警的铜锣。

    “鞑子来了,鞑子来了。快关城门”城上的守军边敲锣边大声叫喊着。

    厚重的城门“吱咯咯……”的关上了。

    听见鞑子来了的消息,城里一片混乱,到处是呼爹唤娘的叫声。

    赵国华带着义勇大队和补充大队,跟着知州范进和守备李显等人上了城墙。

    知州范进看着远处的清军,脸色发白的说道:“鞑子,终于还是来了。”

    “鞑子至少有一万三千人,看来涿州要有一场恶战了。”看着越走越近的清军大队人马,守备李显面色凝重的说道。

    赵国华镇定的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了就揍他们,不必害怕。”。

    听了这话,明军士兵慌乱的心情,才稍稍的安定了一些下来。

    清军的大部队走了过来,在离城三里站住了,在“呜呜”的号角声中,聚集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看人数足有一万五千人,远远的看去,一片彩旗的海洋。

    刀枪和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八旗兵凶名昭著,看到来了这么多的清兵,众人心理感到了极大的压力。虽然有义勇队和大家一起守城,可城墙上的很多士兵和将领都紧张的发出了粗重的喘气声。

    清军军纪严酷,所有军士静静而立,没有一丝的喧哗,步骑肃然列阵,整个军阵散出股摄人的气势。

    军阵前面正中间,一个将领金盔金甲,身后立有红伞盖二把、大纛二杆、小旗十杆、立瓜一对,左右是几十个清军的将领,后面是几百个穿银色盔甲的士兵兵密密护卫着。

    “看来是鞑子的大人物到了。”赵国华淡淡的说道。

    清军在城下五里处一条小河边开始掘壕立营,清军立营很快,不一会,大片的营帐便慢慢展现在城下,不久又有大队的辅役到河边挑水造饭,营地里一片的嘈杂热闹。

    立好营寨,扬古利带着几百马甲和十几个将领,走到在离城一里的地方,观察起涿州城。他慢慢走着,边走边看。看着高大坚固的城墙,密密麻麻严阵以待的守军,和闪亮如林的刀枪,他就知道,要攻下此城需要费点周折了。

    但是他也并不太在意。

    戎马生涯四十多年,攻取过的坚城不少,这涿州至多就是多扛几天而已。

    看完涿州的防御,扬古利就回去了。

    不久,一部分清军和辅役手拿斧头和锯子,乱哄哄的出去找木材了。

    连续两天,清军都在大营里忙活,没有攻城。

    赵国华拿着望远镜一直在观察清军大营的动静,他知道鞑子正在打制攻城器械,看来是一场恶战。

    “赵队长,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我见你一直拿它在看鞑营?”李显好奇的问道。

    “是千里眼。”说着,赵国华把望远镜递给了李显。

    李显接过来后照着赵国华的样子一看,鞑子已到了面前。

    “啊”的惊叫一声,他急忙放下手里的千里眼,一看鞑子还在远处,再用千里眼一看,鞑子又到了眼前。

    这下,他明白了。

    他高兴的说道:“这东西太好了,有了它,鞑营的情况看的清清楚楚,指挥打战方便多了,不知这样的千里眼还有吗?有的话,我也要弄一副,价钱好说。”

    “实在对不起,这东西我是从一个洋夷手里花了重金买的,而且就只有一副。”赵国华笑着道。

    听了这话,李显遗憾的说:“可惜没处买,否则的话,我无论如何也要买一个。”

    笑了笑,赵国华说道:“李兄,你放心,以后有机会,我送你一副。”

    “好!好!好!那我就多谢了。”李显高兴的说道。

    第三天早上辰时,城下清兵大营凄厉的的号角声呜——呜——呜——一地吹响,一队接一队的清兵步骑快速走出营来,慢慢的汇成一片。

    与之相应,涿州也城头响起号角声,一队队士卒匆匆登上城墙,而早已组织好的民夫也被聚集起来,随时准备参战。清军在城外肃然列阵后,踩着鼓点向城头缓缓逼近,后面的大阵中,牛皮战鼓擂得如同打雷。

    “传令下去,没有号令,什伍不得喧哗,不得擅自射击,违令者,斩!”李显大声道。

    走到了离城有三百米处,清军停住了脚步。

    一个清军军官出来,说了几句话,随即千多个清军,推着二十多辆有四个木轮的方形车子继续前进,其余的则抬着攻城的梯子步步逼进城墙。

    这时,赵国华把程冲,张顺,刘有田,黄得官叫了过来,吩咐他们每人带一千人和五十个突击队员,配合八百名官军,各自负责守卫一段城墙。

    四人答应着,去分兵防守了。

    见四个人走了,赵国华和李显又继续盯着走过来的鞑子。

    “这是鞑子镶蓝旗的一个甲喇。鞑子的每个甲喇,行则一路,止则一处,战也一处。”背后一个人说道。

    转头看了他一眼,见是李广利,赵国华点了点头,笑着问道:“家小安置好了?”

    “安置好了!属下感谢将军的关心。”李广利躬身施礼。

    指着走过来的鞑子,赵国华说道:“你给我说说来的这些鞑子的情况。”

    盯着城下,李广利说道:“鞑子每甲喇为五个牛录,合成一个大阵,每个牛录又单独列成一个小阵,战兵在前,辅兵在后,共计一千五百余人。这其中战兵,也就是披甲人为五百个,其余的都是辅兵与跟役,跟役又分有马的跟役与无甲的徒步。跟役身上未着甲,或是仅着内里没有铁的棉甲。”

    “那鞑子的战兵呢,是不是躲在车子里?”赵国华问道。

    点点头,李广利指着方形车子道:“将军说的不错!这种车子名叫盾车,是用来躲避城上的弓箭和火铳的,战兵就躲在车子里面。”

    听了介绍,赵国华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起这种盾车来。

    鞑子的盾车外形很粗糙的,也就是十来根粗木捆扎在一起,就成为盾车,下面有木制车轮可以推动。这种用粗木材捆扎成的粗糙盾车,除了大炮,火铳很难打穿它们。

    看着发出“轱辘轱辘”声音渐渐而近的盾车,赵国华思索起对付它们的办法。

    城上的重火力计有虎蹲炮二十门,铜炮铜铁佛朗机五副,佛狼机大铜铳二门,每门约重一千三百余斤,中号铜铁铳十架,每架约重二百斤,这些东西,要对付鞑子的盾车,效果不太好,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让鞑子离开盾车集中在一起才好,怎样才能让鞑子离开盾车集中在一起呢?”他动着脑筋。

    见他一副沉思的样子,李显急忙提醒道“赵队长,鞑子进入弓箭射程了,我们射吧。”

    “好吧。先迎头打他们一阵再说”赵国华说道。

    一声梆子响,上千利箭嗖嗖飞了下去,二三十个鞑子惨叫着倒在地上,其余鞑子则继续前行,对战死的同伴看也不看。

    又是一阵梆子响,又是二十多个鞑子伤在了箭下。

    这时,鞑子也开始反击了,掩护攻城的清兵,一支支的重箭嗖嗖飞了上来,十几个官兵躲避不及,惨叫着被射死在城头。

    在巴牙喇的打击下城头守军被压得不敢露头,而赵国华出于隐藏实力的考虑,又不想初战就使用81式步枪。

    “这样打法,太老套了,必须想个新的战法。”赵国华暗自道。

    脑中灵光一闪,他突地想到了一个方法,于是说道:“大家不*********为什么不许射?难道要放鞑子上来?”李显愤怒的说道。
………………………………

第八十五章 诱敌上墙

    看了他一眼,赵国华说道:“对,就是要放鞑子上来,我们才好消灭他们。”

    李显惊讶的问道“把鞑子放到城墙上来消灭?你没说错吧?”

    “对。没错。”赵国华道。

    听了这话,李显惊的目瞪口呆,指着他道:“你……简直是疯了,鞑子上了城墙,涿州就完了……。”

    “我没疯,我这叫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赵国华说道。

    盯着他,李显神色严肃,一脸凝重的问道:“鞑子上了城墙,赶不下去,涿州就完了,这个后果,你考虑过吗?”

    “当然考虑过,我之所以敢放鞑子上来,就是有绝对的把握,把上来的鞑子都灭了。既然我敢说,就有把握做到。请李兄相信我。”赵国华郑重说道。

    考虑了一阵,一咬牙,李显说道:“好,我听你的,你说吧,要我们怎么做。”

    赵国华走过来,对着李显附耳一阵低语……

    “好吧。我听你的,但愿你不要坑我。”说完,李显把百户刘二喜叫来,让他带二百个士兵和义勇大队的人唱一场戏给鞑子听听。

    “唱戏?。”刘二喜挠着头不解的说道。

    李显说:“就是你们互相拿刀枪砸着玩,假打,知道不?”

    “为何要这样做?”刘二喜大惑不解。

    “别问这么多,这是命令。”李显沉着脸说道。

    “是,属下遵命。”刘二喜急忙去布置了

    “很快,几百个明军士兵手拿刀枪和义勇大队叮叮当当的打斗起来,其他的士兵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见双方都是在用刀枪互相击打,这才知道这是在假打,大家虽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可是也看得有趣。”

    随即,赵国华把程冲叫了过来,安排了起来,吩咐他放鞑子上来,守城的官军则假意逃跑,然后大家在远处列好阵。待鞑子追过来后,不穿甲的由官军用弓箭射,穿甲的由义勇队用火铳打,突击队负责消灭鞑子中的悍勇者。

    程冲领命而去。

    布置完后,赵国华这才笑着说道:“李兄,你可以派人行事了。”

    于是李显走到了城垛口后大声说道:“下面的清军士兵们,不要射箭,我有话要说”

    甲喇额真阿拉坦乌拉指挥着蒙古镶蓝旗士兵正在往涿州城墙靠近,眼看已进入了守军弓箭的射程,可是城上仍然没有射箭,只是听得城头上刀枪在叮当乱响,还夹杂着一阵阵的惨叫,“难道城里发生了内讧?”

    他正在疑惑之际,听见城上有人说话,他不太听得懂汉话,于是就招手把一个懂汉话的蒙古跟役叫过来,问道:“城上在说什么话?”

    “禀甲喇大人,城头的明军叫我们不要射箭,他有话要说。”蒙古跟役说道。

    阿拉坦乌拉下令不准放箭,听令后,百十个已经张弓搭箭的蒙古战兵放下了弓箭。

    等了一下,李显才试探着伸出头,说道:“我是涿州守备,我们已打算投降你们,只是外来的援军不愿意,现在我们和他们正在交战,希望你们赶紧上来增援。”

    听了这个消息,蒙古跟役满脸喜色的告诉了阿拉坦乌拉。

    阿拉坦乌拉也十分高兴,这意味着他这个甲喇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伤亡就可以顺利进入涿州了,只是多年的征战经验使他还不敢相信这个事,想了想,他让跟役通知守军打开城门他想:“管你是不是真投降,只要打开了城门,就好办了。”

    听了鞑子的要求,李显走回来和赵国华商量对策。

    想了一下,赵国华派李显去城门口吩咐一下,让他的手下兄弟在那里喊杀喊打的再演一场戏,然后再回来对鞑子说城门由援军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